(1914—1944.3)
高桥,原名高明海,曾化名苏然、徐文良,男,生于1914年,辽宁省辽阳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攻占了沈阳,初中未毕业的高桥被迫流徒到关内,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1934年,高桥进入河南洛阳军校受训。他刻苦攻读,努力掌握军事知识和作战本领。1935年学业结束后,他拒绝到国民党军队服役,暂时到唐山海关做雇员,借以栖身寻求救国之门。在这里,他遇到了中共地下党员朱欣陶,并经朱介绍,见到了前来检查工作的中共河北省委的李楚离,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参加了冀东武装抗日大暴动,曾历任冀东第十四总队队长、第五总队队长和八路军第二十八团一营营长、冀东军分区十三团一营营长、十一团参谋长等职,转战于丰润、迁西、遵化等地,打了很多胜仗。
1942年秋,高桥率领冀东军分区十一团,与十二团参谋长周嘉美和十二团二营营长杨思路各带主力一部,共计700余人,赴承平宁地区(即承德、平泉、宁城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活动。11月末,在我军主力撤回冀东后,他率领两个连的兵力坚持在承平宁地区活动。他们配合武工队,神出鬼没、声东击西,搅得敌人昼夜不得安宁。
1943年5月初,高桥第二次奉命出关,与团长赵文进率十一团全体指战员再赴承平宁开展武装斗争。部队所到之处,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传全国抗战形势,号召群众组织起来保家卫国。在高桥和赵文进的指挥下,十一团围攻了驻承德十一道河的一营伪军。5月末,冀东军分区决定进行恢复基本区战役,高桥、赵文进奉命率十一团撤回冀东。
与此同时,冀东党组织决定建立承平宁联合县,同时抽调十一团两个连组成冀东军分区第三区队,高桥任第三区队队长、中共承平宁联合县工委委员。随后,高桥率300多名战士第三次奔赴承平宁前线。从6月起,他率领部队连续取得承德烟筒山银矿、十一道河寇杖子、宁城黑里河沟、三座店、黑里河川头道营子、驿马吐川、平泉平房大沟等战斗的胜利,威名大震,使承平宁地区与我冀东区形成了互为依辅、互相支持之势。
1943年冬季,是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最严酷的斗争岁月。为了扼杀承平宁地区日益壮大的抗日武装,敌人加紧实行残酷的集家并村政策。同时,不断充实伪警察机构,大力发展自卫团,组织地方警察讨伐大队,妄图挤走或歼灭承平宁地区八路军抗日武装。
1944年2月,日伪集结重兵围攻承平宁抗日游击区,高桥为了保存实力,令三区大部人员转移到冀东,自己只留两个通讯班共22人,坚持在宁城地区活动,以牵制敌人。3月29日,他率领战士迂回到宁城八素台沟双庙村老西沟,被日伪讨伐队200多人包围。因敌我力量悬殊,他又身负重伤,突围中壮烈牺牲,时年30岁。
(1914—1944.3)
高桥,原名高明海,曾化名苏然、徐文良,男,生于1914年,辽宁省辽阳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攻占了沈阳,初中未毕业的高桥被迫流徒到关内,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1934年,高桥进入河南洛阳军校受训。他刻苦攻读,努力掌握军事知识和作战本领。1935年学业结束后,他拒绝到国民党军队服役,暂时到唐山海关做雇员,借以栖身寻求救国之门。在这里,他遇到了中共地下党员朱欣陶,并经朱介绍,见到了前来检查工作的中共河北省委的李楚离,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参加了冀东武装抗日大暴动,曾历任冀东第十四总队队长、第五总队队长和八路军第二十八团一营营长、冀东军分区十三团一营营长、十一团参谋长等职,转战于丰润、迁西、遵化等地,打了很多胜仗。
1942年秋,高桥率领冀东军分区十一团,与十二团参谋长周嘉美和十二团二营营长杨思路各带主力一部,共计700余人,赴承平宁地区(即承德、平泉、宁城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活动。11月末,在我军主力撤回冀东后,他率领两个连的兵力坚持在承平宁地区活动。他们配合武工队,神出鬼没、声东击西,搅得敌人昼夜不得安宁。
1943年5月初,高桥第二次奉命出关,与团长赵文进率十一团全体指战员再赴承平宁开展武装斗争。部队所到之处,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传全国抗战形势,号召群众组织起来保家卫国。在高桥和赵文进的指挥下,十一团围攻了驻承德十一道河的一营伪军。5月末,冀东军分区决定进行恢复基本区战役,高桥、赵文进奉命率十一团撤回冀东。
与此同时,冀东党组织决定建立承平宁联合县,同时抽调十一团两个连组成冀东军分区第三区队,高桥任第三区队队长、中共承平宁联合县工委委员。随后,高桥率300多名战士第三次奔赴承平宁前线。从6月起,他率领部队连续取得承德烟筒山银矿、十一道河寇杖子、宁城黑里河沟、三座店、黑里河川头道营子、驿马吐川、平泉平房大沟等战斗的胜利,威名大震,使承平宁地区与我冀东区形成了互为依辅、互相支持之势。
1943年冬季,是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最严酷的斗争岁月。为了扼杀承平宁地区日益壮大的抗日武装,敌人加紧实行残酷的集家并村政策。同时,不断充实伪警察机构,大力发展自卫团,组织地方警察讨伐大队,妄图挤走或歼灭承平宁地区八路军抗日武装。
1944年2月,日伪集结重兵围攻承平宁抗日游击区,高桥为了保存实力,令三区大部人员转移到冀东,自己只留两个通讯班共22人,坚持在宁城地区活动,以牵制敌人。3月29日,他率领战士迂回到宁城八素台沟双庙村老西沟,被日伪讨伐队200多人包围。因敌我力量悬殊,他又身负重伤,突围中壮烈牺牲,时年30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