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1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志鉴论坛)加强地方志书的学术性
  • 在首轮新方志的编修中,胡乔木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领导同志都强调要加强地方志书的学术性。19911017日,胡乔木同志在听取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郦家驹工作汇报时说:“编写地方志必须具有严谨的学风,志书中任何一个门类都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从事地方志工作,还是要搞学问,要把它作为学术工作来抓,本来不是行政性的事。修地方志,应当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过去修志是一些很有学问的人去做的,它本身是一项学术性的工作。”①19965月,李铁映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指出:21世纪修志一定要“把志书的质量和学术品位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他后来在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对新一轮修志提出新要求:“新一轮修志就是要推出一批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很高科学水平和重要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志书,使修志真正上升为一个科学体系,把修志真正当成一门学问和学术来做。”

    那么,什么是志书的学术性呢?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地方志的学术性是成为“中国式地方史”,陈野先生认为,地方志的学术化是向地方史发展,其工作有五:一是从思想认识上树立地方志即中国式地方史的观念;二是从加强方志的学术性来考虑机构、人员问题;三是跳出志界现有模式的局限,进入史学范围来对体例作多方面的变革和尝试;四是提高入志资料的质量,对入志资料作学术意义上的研究、探讨;五是综合运用资料(包括入志资料和搜集到的所有资料),将地方志工作引向地方史研究。②

    一种观点认为,地方志书的学术性就是科学性。陈桥驿先生阐述什么是地方志的学术性,方志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关系,以及如何增强方志学术性等,他认为地方志的学术性“用最简单的意思表达,就是科学性”。他指出:地方志书增强学术性的几个方面是总体设计要和谐,门类安排要得当,内容记述要翔实准确,地图绘制要科学,照片选择要严格,二者与志书的文字部分要密切配合。③

    一种观点认为,加强志书的学术性,就是要加强述中之论。饶展雄先生说:“方志以记述资料为主,但在叙述中可作简短而精辟的论,而不是泛论、长篇大论,也不是传统方志中的那种有专门一段的议论。”而志书记述时进行的简而精的议论,体现其学术性。④

    一种观点认为,学术性的体现形式并非只有“论”,志书的学术性寓于资料性之中,志书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对资料的取舍、考证、编排和对资料的分析、归纳、提炼上。胡巧利先生认为,“志书是一种著述,并不是原始资料的简单汇编,而是经过了编纂者对原始资料的取舍、加工、整理、归纳和提炼,其中融会了编纂者的观点和思想,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学术性或著述性是志书所固有的属性”⑤

    究竟地方志书的学术性指何而言,加强志书学术性其真谛何在?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阐释“学术”和“学术性”这两个词。

    《说文解字》说,“学”从教,古学、教为一字。《国语·晋语九》云:“顺德以学子,择言以教子,择师保以相子。”韦昭注:“学,教也。”学为学习,引申为讲学、学识、学问、学说、学科等。“术”,《说文解字》释曰:“邑中道也,从行术声。”段玉裁注:“邑,国也,引申为技术。”术为道路,为人所由的道路,人由道路而达到一定的目标,引申为技术、技艺、办法、方法等。合起来在传统意义上,学术指学说和方法。

    民国梁启超给“学术”也下过定义:“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而至于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沉,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物,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器官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病,则医术也。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⑥这与传统意义上对学术的理解是相通的。

    《现代汉语词典》释“学术”为“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辞海》释“学术”为“有系统而较专门的学问”。两者的释义是相同的,涵盖所有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恐怕也包含系统、专门的学科知识与方法的双层含义。

    明确了学术的概念含义,对什么是志书的学术性也就好理解了。志书的学术性就是志书能够达到学术要求的属性。志书学术性表现的方面,我们可以围绕《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对学术的释义,即“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来阐述。

    其一,有系统。这是对志书学术性提出的整体性要求。志书的学术性可以从某一方面表现出来,比如志书在事实记述清楚的基础上恰当地论可以体现学术性,但不能没有全面、系统的整体性的要求。全志的学术性包括观点的正确、结构的合理、体裁的完备、资料的全面系统翔实准确、记述的得体以及图表的安排是否合理等,最后要达到如胡乔木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中所说“地方志应当提供一种有系统的资料。这种有系统、有组织的资料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而言,说学术性就是科学性也未尝不可。当然,除学术性和科学性的重叠要求之外,学术性还有其独特的要求,比如超越于实用性的“学术独立”的精神等。

    其二,较专门。这是对志书学术性提出的个性化要求。专门性,是指为这门学科所独具的研究对象,特有的研究手段、方法和特有的学科知识。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学术性的独特内涵,当然也有与其他学科共同的学术性要求,所以,学科的学术性只是比较而言。我们不能拿别的学科的学术性来要求志书,比如不能拿其他学科理论论著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周密来要求志书,也不能拿史书的体现历史发展规律性来要求志书。志书应寻求表现学术性的独特方法和手段,志书的学术性主要是通过资料的选择、剪裁、编排和记述表现出来的,以资料的著述质量作为衡量标准。

    其三,是学问。这是对志书学术性提出的创新性要求。胡乔木同志指出,志书中任何一个门类都是一门专门的学问。这告诉我们,对志书的每个门类的记述,都须有严谨的学风,要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使用该学科的术语,吸纳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能违背该学科的学说、知识和方法。这应是起码的要求。进一步则是要按照学术创新的要求,在思想观点、体例篇目、内容资料、特色表达、编写方法、文体文风等方面,有所创造,为方志理论研究提供新经验、新观点、新方法。学术的生命在创新,嚼别人的馍,重复别人的研究过程和结论,那不是学术工作。学问学问,以问在先。学术工作,就是提出一个新问题,围绕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最后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过程。北京大学政治经济系主任朱天飙2005910日在北大做了一次讲座,他说:“学术问题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提出问题,这个是最重要的。学术永远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就是像今年发生了什么,一千年前发生了什么,严格来说这些都不是学术。什么是学术呢?就是你提出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但又是和常理不大一样的问题……提出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第二步是看别人是怎么说的,第三步才是自己怎么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才是学术。”⑦志书不能像理论论著那样围绕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但在创新方面其精神是相通的。比如有的续志篇目是照抄别的地方或前志的,这不是学术;有一件史实,是档案中记载的,别的材料也如是说,我把它记在志书里,这也不是学术,而是文字工作。而一件事情,我怀疑其在档案中和其他中的记载是错误的,我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查证核实,把它纠正过来并记入志书,这就是学术了。再比如,有一件史实,有不同的说法,我经过一番考证,确认了其中的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并记入志书,这也是学术。有些事情,虽然已在档案里或其他材料里都有记载,并且也都是准确的,但出于零散状态,我把它科学地组合在志书里,体现出新的编排思路,寄寓着一种观点,这也属于学术工作。其他像形成并表现出独到的编纂思想,体现了时代与地方特点,采用了新的体例结构或篇目设置方法,运用了一种新的体裁或编写方法,合理地表达出类目之间的联系等等,也都能体现学术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综上所述,围绕《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对“学术”的释义,并考虑到学说和方法两个方面,我们就能悟得方志著述学术性之真谛。

    注释①《胡乔木同志谈新编地方志》,《上海修志向导》1992年第6期。

    ②陈野:《论新志书的学术方向》,《浙江方志》1991年第6期。

    ③陈桥驿:《地方志的学术性与实用性》,《浙江方志》1993年第4期。

    ④饶展雄:《关于方志之论与学术性问题》,《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6期。

    ⑤胡巧利:《志书资料性和学术性问题辩证》,《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11期。

    ⑥梁启超:《学与术》,载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第723页。

    ⑦朱天飙:《学习、学术与大学生活》,《北大讲座》第十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志鉴论坛)加强地方志书的学术性
  • 在首轮新方志的编修中,胡乔木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领导同志都强调要加强地方志书的学术性。19911017日,胡乔木同志在听取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郦家驹工作汇报时说:“编写地方志必须具有严谨的学风,志书中任何一个门类都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从事地方志工作,还是要搞学问,要把它作为学术工作来抓,本来不是行政性的事。修地方志,应当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过去修志是一些很有学问的人去做的,它本身是一项学术性的工作。”①19965月,李铁映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指出:21世纪修志一定要“把志书的质量和学术品位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他后来在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对新一轮修志提出新要求:“新一轮修志就是要推出一批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很高科学水平和重要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志书,使修志真正上升为一个科学体系,把修志真正当成一门学问和学术来做。”

    那么,什么是志书的学术性呢?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地方志的学术性是成为“中国式地方史”,陈野先生认为,地方志的学术化是向地方史发展,其工作有五:一是从思想认识上树立地方志即中国式地方史的观念;二是从加强方志的学术性来考虑机构、人员问题;三是跳出志界现有模式的局限,进入史学范围来对体例作多方面的变革和尝试;四是提高入志资料的质量,对入志资料作学术意义上的研究、探讨;五是综合运用资料(包括入志资料和搜集到的所有资料),将地方志工作引向地方史研究。②

    一种观点认为,地方志书的学术性就是科学性。陈桥驿先生阐述什么是地方志的学术性,方志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关系,以及如何增强方志学术性等,他认为地方志的学术性“用最简单的意思表达,就是科学性”。他指出:地方志书增强学术性的几个方面是总体设计要和谐,门类安排要得当,内容记述要翔实准确,地图绘制要科学,照片选择要严格,二者与志书的文字部分要密切配合。③

    一种观点认为,加强志书的学术性,就是要加强述中之论。饶展雄先生说:“方志以记述资料为主,但在叙述中可作简短而精辟的论,而不是泛论、长篇大论,也不是传统方志中的那种有专门一段的议论。”而志书记述时进行的简而精的议论,体现其学术性。④

    一种观点认为,学术性的体现形式并非只有“论”,志书的学术性寓于资料性之中,志书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对资料的取舍、考证、编排和对资料的分析、归纳、提炼上。胡巧利先生认为,“志书是一种著述,并不是原始资料的简单汇编,而是经过了编纂者对原始资料的取舍、加工、整理、归纳和提炼,其中融会了编纂者的观点和思想,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学术性或著述性是志书所固有的属性”⑤

    究竟地方志书的学术性指何而言,加强志书学术性其真谛何在?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阐释“学术”和“学术性”这两个词。

    《说文解字》说,“学”从教,古学、教为一字。《国语·晋语九》云:“顺德以学子,择言以教子,择师保以相子。”韦昭注:“学,教也。”学为学习,引申为讲学、学识、学问、学说、学科等。“术”,《说文解字》释曰:“邑中道也,从行术声。”段玉裁注:“邑,国也,引申为技术。”术为道路,为人所由的道路,人由道路而达到一定的目标,引申为技术、技艺、办法、方法等。合起来在传统意义上,学术指学说和方法。

    民国梁启超给“学术”也下过定义:“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而至于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沉,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物,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器官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病,则医术也。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⑥这与传统意义上对学术的理解是相通的。

    《现代汉语词典》释“学术”为“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辞海》释“学术”为“有系统而较专门的学问”。两者的释义是相同的,涵盖所有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恐怕也包含系统、专门的学科知识与方法的双层含义。

    明确了学术的概念含义,对什么是志书的学术性也就好理解了。志书的学术性就是志书能够达到学术要求的属性。志书学术性表现的方面,我们可以围绕《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对学术的释义,即“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来阐述。

    其一,有系统。这是对志书学术性提出的整体性要求。志书的学术性可以从某一方面表现出来,比如志书在事实记述清楚的基础上恰当地论可以体现学术性,但不能没有全面、系统的整体性的要求。全志的学术性包括观点的正确、结构的合理、体裁的完备、资料的全面系统翔实准确、记述的得体以及图表的安排是否合理等,最后要达到如胡乔木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中所说“地方志应当提供一种有系统的资料。这种有系统、有组织的资料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而言,说学术性就是科学性也未尝不可。当然,除学术性和科学性的重叠要求之外,学术性还有其独特的要求,比如超越于实用性的“学术独立”的精神等。

    其二,较专门。这是对志书学术性提出的个性化要求。专门性,是指为这门学科所独具的研究对象,特有的研究手段、方法和特有的学科知识。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学术性的独特内涵,当然也有与其他学科共同的学术性要求,所以,学科的学术性只是比较而言。我们不能拿别的学科的学术性来要求志书,比如不能拿其他学科理论论著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周密来要求志书,也不能拿史书的体现历史发展规律性来要求志书。志书应寻求表现学术性的独特方法和手段,志书的学术性主要是通过资料的选择、剪裁、编排和记述表现出来的,以资料的著述质量作为衡量标准。

    其三,是学问。这是对志书学术性提出的创新性要求。胡乔木同志指出,志书中任何一个门类都是一门专门的学问。这告诉我们,对志书的每个门类的记述,都须有严谨的学风,要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使用该学科的术语,吸纳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能违背该学科的学说、知识和方法。这应是起码的要求。进一步则是要按照学术创新的要求,在思想观点、体例篇目、内容资料、特色表达、编写方法、文体文风等方面,有所创造,为方志理论研究提供新经验、新观点、新方法。学术的生命在创新,嚼别人的馍,重复别人的研究过程和结论,那不是学术工作。学问学问,以问在先。学术工作,就是提出一个新问题,围绕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最后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过程。北京大学政治经济系主任朱天飙2005910日在北大做了一次讲座,他说:“学术问题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提出问题,这个是最重要的。学术永远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就是像今年发生了什么,一千年前发生了什么,严格来说这些都不是学术。什么是学术呢?就是你提出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但又是和常理不大一样的问题……提出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第二步是看别人是怎么说的,第三步才是自己怎么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才是学术。”⑦志书不能像理论论著那样围绕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但在创新方面其精神是相通的。比如有的续志篇目是照抄别的地方或前志的,这不是学术;有一件史实,是档案中记载的,别的材料也如是说,我把它记在志书里,这也不是学术,而是文字工作。而一件事情,我怀疑其在档案中和其他中的记载是错误的,我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查证核实,把它纠正过来并记入志书,这就是学术了。再比如,有一件史实,有不同的说法,我经过一番考证,确认了其中的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并记入志书,这也是学术。有些事情,虽然已在档案里或其他材料里都有记载,并且也都是准确的,但出于零散状态,我把它科学地组合在志书里,体现出新的编排思路,寄寓着一种观点,这也属于学术工作。其他像形成并表现出独到的编纂思想,体现了时代与地方特点,采用了新的体例结构或篇目设置方法,运用了一种新的体裁或编写方法,合理地表达出类目之间的联系等等,也都能体现学术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综上所述,围绕《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对“学术”的释义,并考虑到学说和方法两个方面,我们就能悟得方志著述学术性之真谛。

    注释①《胡乔木同志谈新编地方志》,《上海修志向导》1992年第6期。

    ②陈野:《论新志书的学术方向》,《浙江方志》1991年第6期。

    ③陈桥驿:《地方志的学术性与实用性》,《浙江方志》1993年第4期。

    ④饶展雄:《关于方志之论与学术性问题》,《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6期。

    ⑤胡巧利:《志书资料性和学术性问题辩证》,《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11期。

    ⑥梁启超:《学与术》,载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第723页。

    ⑦朱天飙:《学习、学术与大学生活》,《北大讲座》第十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