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1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珍珠滩)千载草青青—游呼和浩特南郊昭君墓
  • 在大青山南麓,土默特川北端,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土垒陵墓—昭君墓。陵墓所处的大黑河一带地势平坦,显得墓身巍峨高耸,十分雄壮。远远望去,在一片翠绿丛林的衬托下,青色与黑黄色互相交错掩映,形成“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景色。

    在秋高气爽,阳光暖照的中秋时节,我有机会走近昭君墓。游访昭君墓,是寻着美丽传说而来。很早就听到过很多关于昭君和昭君墓的美丽传说和故事,读过许多称颂王昭君的诗文;又是带着疑问、思考而来:西汉历史中众多和亲的女子,都默默无闻,唯独王昭君长久地受到人民的称颂和纪念,其故何也?

    走进昭君墓的陵园内,最先进入眼帘的是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并排骑马的英姿。陵墓的正南,高高竖立着刻有董必武创作并亲笔书写的“昭君自有千秋在”七言绝句的石碑。历代名家赞颂昭君的诗句,刻成石碑,整整齐齐地竖立在墓座的四周。墓的旁边建有一座陈列室,陈列着有关昭君的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墓前和墓顶都建一凉亭。陵墓周围绿树成荫,百草繁茂、垂柳依依、虫鸣鸟嘤。我拾级攀上墓顶,走进凉亭,放眼望去:大青山默默垂首,座座峰峦似乎在表达对昭君的无限敬意;土默特川碧野茫茫,株株小草仿佛在热情的接纳昭君这位水乡的女子永久地坐客草原;天上白云悠悠,为长眠在这里的昭君遮风避雨,驱热挡寒;大黑河流水潺潺,不停地传送着昭君的故事,述说着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塞外的漠南,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连年交战,白骨露野,生灵涂炭。为了平息战火,救民于劫难,玉皇大帝派天宫中的仙女王昭君下凡,嫁给单于,并命匈奴单于从漠北远道前来中原王朝的京都娶亲。昭君和单于辞别帝京,冒着肆虐的寒风和漫天的飞雪走向草原、走进大漠。当他们走到黑水河边,朔风怒号,走石飞沙,无法前进。这时昭君下了马,弹起了琵琶。琵琶声时而低沉,时而激越,声声传入天宫,玉帝深知昭君遭遇困境,马上令风神和雪神停止吹风撒雪。顿时风停止,天空彩霞万道,祥云缭绕,地上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春风拂面。不一会儿,大地上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满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绿了,近处的黑水清了,百鸟在昭君和单于马队的头顶上飞翔,鸣叫……

    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因此就在这儿定居下来。后来,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水缺草的地方,昭君的琵琶一划,地上就出现了一条玉带似的河流和一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有一个美丽的锦囊,她从里面取出一些种子,撒在地上,从此塞外便有了庄稼;她从袋里取出一把金剪子,用羊皮剪成犁、车、羊、马放在地上,就成了铁犁和木车,木车周围还出现了成群结队的羊群马群和骆驼群。

    过了好多年,有一天夜里,突然地上闪过一片红光,接着是一声巨响。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在这里平地长起一个小土山,山上碧草青青,山顶上还飘着五彩的浮云。老人们说,这是昭君完成了玉帝交给她的使命,回天宫去了,这座土山就是昭君坟墓……

    传说是美丽的,美丽传说源于美丽的故事,美丽的故事增添了景点的魅力。

    从《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和《琴操》的作者蔡邕的记述看,王昭君的出塞是自愿的,因为“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所以才“请掖庭令求行”的(汉代妃殡居住的后宫称为掖庭,掖庭令即管理掖庭的长官)。

    昭君出塞的时间是元帝竟宁元年,即公元前33年。西汉初年到昭君出塞的170多年间,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时弛时张。汉武帝以前,汉朝与匈奴的政策是和亲,因为那时国力微弱,不得不用和亲的办法换取边境的暂时安宁。武帝时期,由于国力充实,遂由和亲政策改变为战争政策,用战争手段解除匈奴贵族入侵和威胁。经过几次决定性的战争,匈奴接连大败,到武帝末年,匈奴再也无力和汉朝对抗。公元前60年以后,匈奴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先有五单于争立,继有郅支单于与呼韩邪单于地对抗。呼韩邪在与郅支的斗争中失败,被迫出走单于庭,因怕受到汉朝和郅支的夹击,争取主动,于公元前51年入汉觐见汉帝,与汉联合。郅支被消灭后,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入汉朝。在朝见期间,他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把王昭君配他为妻。

    昭君为什么要自愿出塞呢?原因之一是“入宫数岁,不得见御”,自然不能没有苦闷和愁思,她为解除悲怨,挣脱后宫“黄金的牢笼”,主动出塞。另一个原因,她对汉匈关系有一定的了解。据史载,公元前36年,传诣京师,将郅支的首级悬挂夷邸门。汉帝“以诛郅支单于告祠郊庙,赦天下。群臣上寿置酒,以其图书示后宫贵人。”元帝为了庆贺郅支伏诛和呼韩邪入朝,改元为“竟宁”。对这些轰动朝庭,喧赫天下的大事,昭君不可能不知。因此,她对于匈奴与汉朝关系的利害得失,不能没有感想和反应。所以当呼韩邪单于要求“婿汉氏以自亲”时,她便挺身而出,慷慨应召,自觉扮演一个“和亲使者”的角色,去肩负巩固和加强汉匈民族友好关系的重大使命。

    在王昭君的故事里,南北朝时梁朝的吴均在《西京杂记》一书中,凭空杜撰了一个画师毛延寿,这给后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一些人以为历史上真有个毛延寿。《西京杂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毛延寿),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西京杂记》是一本笔记小说,文学作品是可以虚构的,但此书传世之后,昭君故事里毛延寿就成了挥之不去的人物,后来的不少诗歌词赋都把责任推到毛延寿的身上,因为他的卑劣行径,误了昭君的青春,害得她背井离乡,远嫁胡地。明代的诗人唐龙甚至把毛延寿与陷害屈原的上官、陷害伍子胥的太宰嚭并提,把他们说成是“一路货色”。毛延寿这个虚构的人物在一些文学作品被进一步引申,马致远在《汉宫秋》中进一步描写毛延寿的阴谋败露,元帝与昭君发生了爱情,毛延寿畏罪逃至匈奴,把昭君的画像献给单于,单于遂率领百万雄师入侵边境,指名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被迫,只得忍痛割爱,将昭君嫁给匈奴。昭君行到黑河,投水自杀。在郭沫若《王昭君》中,毛延寿除了贪婪、狠毒之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淫棍,最使人感到阴森的是这个人不但天良丧尽,而且感情冰冷,他不但对别人的痛苦毫无同情,而且以别人的危难作为他进行要挟的可乘之机。这些文学作品为艺术需要对毛延寿的描写,可以说达到了艺术的真实,但不是历史的真实,包括蔡邕的《琴操》中关于昭君怨的记载,都与真实的历史面貌不符。

    昭君出塞的故事,广泛而强烈地吸引着历代文学艺术家,他们用诗词、小说、戏剧等各种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可以说,在极大程度上是由于历代文学艺术作品的咏唱和宣扬,而使昭君出塞的故事长期流传不衰。

    文学艺术作品大都是作者根据自己主观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创作的,因为作者所处的环境及主观世界的不同,所创作的昭君的形象也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尽相同。

    在汉代就有了以昭君出塞为内容的艺术作品,主旨是“怜其远嫁”。据《唐书·乐志》记:《明君》,汉曲也。元帝时,匈奴单于入朝,诏以王嫱配之……汉人怜其远嫁,为作此歌。”汉曲的情调是“哀怨”,哀怨的内容是“怜其远嫁”,其原因是,有对红颜薄命的同情,有安土重迁思想的表现。汉曲,这一基调,深远地影响着后代诗人,如南朝鲍照的《王昭君》:“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霜鞞旦夕惊,边茄中夜咽。”李白的《王昭君》:“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磋!”昭君一路孤寂,只有明月相送,只有明月陪伴,就够悲的了,但是,更可悲的是,去无返,永世不得归。

    西晋的石崇在《王明君辞》中强烈地表达了昭君嫁给异族是民族耻辱的大民族主义情感。石崇把和亲和再嫁说成是民族屈辱,人身羞耻,是昭君最哀怨之处,甚至说昭君不欲苟生:“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不易,积思常愤盈。”石崇这种民族屈辱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坏,历朝历代都有一些文人宣扬类似的思想,并且把王命、君恩,女子节操等封建意识都附会上去。

    在历代作家中,有一些借咏昭君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平,或表达对人生、政治的见解,或谴责社会黑暗。如李白的《于阗采花》:“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汉地多明姝,胡中无花可方比。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娥眉,胡沙埋皓齿。”诗人极力赞扬了王昭君的美丽:以人比花,花人相似,以胡汉对比,“胡中美女多羞死”,“胡中无花可方比”。作者笔锋一转要表达的是,像王昭君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女,本应让她去其相称的去处,可事情恰“相反”,却被恶人陷害,“埋没胡沙”,像丑女无盐竟至“翻在深宫”。诗人以极为愤怒之情,谴责了妍丑不分,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李商隐的《王昭君》也属这一类:“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为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李商隐借骂毛延寿,痛斥了当时一手遮天,认钱认势不认人,毫无人格,毫无人性,排斥异己,压制才良的宦官、军阀以及朋党。中唐诗人戎昱的《咏史》,题为咏史实为喻今:“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诉为辅佐臣。”诗人借王昭君出塞的故事,谴责了唐肃宋李亨嫁幼女宁国公主给回纥可汗,用以借回纥兵攻打安禄山、史朝义的做法。

    一些有识之士充分肯定了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作用,认识到和亲给汉匈两族人民之间带来和平、友好,使两个民族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的实际意义。如吴师道《昭君出塞图》:“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峰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卢昭的《题昭君出塞图》:“草黄沙白马如出,落日悲茄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唐人张中素的《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历史上出塞和亲的女子很多,而且大多是帝室的公主。据史载,在王昭君前,汉王朝就有十余名公主出塞和亲。然而,她们的事迹,绝大多数都消逝在历史的烟雨之中,不被人提起,唯独出身普通的宫女王昭君却留名千古,世世代代为人们所怀念。在塞外,除了呼和浩特南郊的青冢外,还有十几个昭君墓,显然,这些墓的出现,反映北方少数民族对昭君的崇敬和爱戴。在江南,人们把她出生的家庭叫“昭君宅”,生长的村落叫“昭君村”,浣纱洗涤的河流叫“香溪”,行走过的桥叫“琵琶桥”,并且多处为她树碑、建庙。这一切,无不真诚地凝结着人们对昭君的敬仰,深切地寄托着人们对昭君的怀念。

    昭君出塞是西汉历史上一次富有重大意义的政治行动,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汉与匈奴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因此,昭君理应名垂青史,千古留芳。

    昭君出生在江南水乡,后被选进后宫,虽“入宫数岁,不得见御”,但是,生活中每天都是锦衣玉食,在一般人看来,这衣食无忧的生活,应该满足,没有必要远嫁到黄沙漫漫的胡地,更何况,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同。面对这些困难,昭君毅然决然前行,表现她超凡脱俗的见识与勇气。

    在汉代,远嫁塞外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汉初时,刘邦为了争取汉匈关系的缓和,曾打算把女儿长公主鲁元嫁给冒顿单于。吕后听后,非常惊恐,日夜对高帝哭泣说:“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武帝时,为了联络乌孙共同抗击匈奴,曾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嫁给乌孙王昆莫。可是,细君因不习惯乌孙民族的生活,整日悲愁。愿当黄鹊,飞回故土:“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毡为墙,以肉为食酪为浆。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鹊兮归故乡。”这些前朝之事,昭君未必不知,然而她自愿出塞和亲,表现出她脱俗的见识。

    昭君出塞及出塞后在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如从长安到漠北的单于廷,千里迢迢,黄沙滚滚。她克服了一路风尘之苦,如北周庚信《明君词》:“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茄声。”李商隐诗云:“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在塞外单于庭生活期间,昭君克服了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等困难,她不仅在匈奴生儿育女,学会了匈奴语言,习惯于住穹庐,被毡裘、食畜肉、饮酪浆的游牧生活,而且为了完成和亲的使命,不惜忍受一定的屈辱,在呼韩邪单于死后“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大阔氏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当时,匈奴人有“父死妻其后母”这种原始群婚制度遗留下来的风俗。与汉人相比,是一种落后的风俗,因此,昭君曾上书成帝,要求归汉。因为昭君与单于的婚姻关系,实际上反映了汉匈两族的政治关系,如果昭君不“从胡俗”归汉,将会给汉匈关系以不良的影响。所以,成帝接到昭君求归的上书后,赦令昭君“从胡俗”,表明汉朝尊重匈奴的风俗习惯,珍惜汉匈团结友好的关系。昭君深深地体会到汉朝的旨意,接到成帝的赦令后,便打消归汉的念头,以汉匈友好为重,打破汉人传统的伦理观念,忍受“子蒸其母”的委屈,继续履行她的使命,以成就汉匈两族的团结友好事业。

    昭君出塞,对继续推进汉朝和匈奴两族团结友好,促进汉匈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作用。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昭君出塞后,从此“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边人获安,中外合一(中原汉朝与塞外匈奴合为一家),生人休息六十余年。”同时,昭君出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她死后,她的女儿须卜居次云,女婿须卜当,仍继承她的生平之志,继续为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而努力。东汉初,呼韩邪的孙辈酿落尸逐单于,仍沿用“呼韩邪”的称号与汉恢复友好。

    走下昭君墓,站在刻有董必武副主席亲笔书写的昭君诗的石碑前,默诵董老诗:“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董老诗,意境高远,气魄宏伟,充分肯定了昭君出塞的积极意义和历史作用,批判了历代舞文弄墨的词客对昭君这个历史人物的歪曲和贬抑,表达了不光是今天,乃至“千秋”都要坚持民族关系和平友好的政治远见。

    远望呼和浩特,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这块历史上胡汉必争之地,如果没有今天和平稳定的民族关系,恐怕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荒野之地,或是残垣断壁的弃城。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说:“在大青山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走出墓园,回首高大的墓体,我深深地祝愿,这个为了民族团结友好,为胡汉两地的和平安宁而出塞远嫁,尽心竭力的人,永远在这里安息吧!你是民族团结的使者,你是民族友好的象征。我相信,虽然你的“形骸早已化灭,陵谷几经变易”,你开启的民族团结、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将永远繁茂,如你的陵墓--千载草青青。

    (作者: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珍珠滩)千载草青青—游呼和浩特南郊昭君墓
  • 在大青山南麓,土默特川北端,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土垒陵墓—昭君墓。陵墓所处的大黑河一带地势平坦,显得墓身巍峨高耸,十分雄壮。远远望去,在一片翠绿丛林的衬托下,青色与黑黄色互相交错掩映,形成“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景色。

    在秋高气爽,阳光暖照的中秋时节,我有机会走近昭君墓。游访昭君墓,是寻着美丽传说而来。很早就听到过很多关于昭君和昭君墓的美丽传说和故事,读过许多称颂王昭君的诗文;又是带着疑问、思考而来:西汉历史中众多和亲的女子,都默默无闻,唯独王昭君长久地受到人民的称颂和纪念,其故何也?

    走进昭君墓的陵园内,最先进入眼帘的是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并排骑马的英姿。陵墓的正南,高高竖立着刻有董必武创作并亲笔书写的“昭君自有千秋在”七言绝句的石碑。历代名家赞颂昭君的诗句,刻成石碑,整整齐齐地竖立在墓座的四周。墓的旁边建有一座陈列室,陈列着有关昭君的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墓前和墓顶都建一凉亭。陵墓周围绿树成荫,百草繁茂、垂柳依依、虫鸣鸟嘤。我拾级攀上墓顶,走进凉亭,放眼望去:大青山默默垂首,座座峰峦似乎在表达对昭君的无限敬意;土默特川碧野茫茫,株株小草仿佛在热情的接纳昭君这位水乡的女子永久地坐客草原;天上白云悠悠,为长眠在这里的昭君遮风避雨,驱热挡寒;大黑河流水潺潺,不停地传送着昭君的故事,述说着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塞外的漠南,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连年交战,白骨露野,生灵涂炭。为了平息战火,救民于劫难,玉皇大帝派天宫中的仙女王昭君下凡,嫁给单于,并命匈奴单于从漠北远道前来中原王朝的京都娶亲。昭君和单于辞别帝京,冒着肆虐的寒风和漫天的飞雪走向草原、走进大漠。当他们走到黑水河边,朔风怒号,走石飞沙,无法前进。这时昭君下了马,弹起了琵琶。琵琶声时而低沉,时而激越,声声传入天宫,玉帝深知昭君遭遇困境,马上令风神和雪神停止吹风撒雪。顿时风停止,天空彩霞万道,祥云缭绕,地上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春风拂面。不一会儿,大地上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满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绿了,近处的黑水清了,百鸟在昭君和单于马队的头顶上飞翔,鸣叫……

    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因此就在这儿定居下来。后来,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水缺草的地方,昭君的琵琶一划,地上就出现了一条玉带似的河流和一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有一个美丽的锦囊,她从里面取出一些种子,撒在地上,从此塞外便有了庄稼;她从袋里取出一把金剪子,用羊皮剪成犁、车、羊、马放在地上,就成了铁犁和木车,木车周围还出现了成群结队的羊群马群和骆驼群。

    过了好多年,有一天夜里,突然地上闪过一片红光,接着是一声巨响。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在这里平地长起一个小土山,山上碧草青青,山顶上还飘着五彩的浮云。老人们说,这是昭君完成了玉帝交给她的使命,回天宫去了,这座土山就是昭君坟墓……

    传说是美丽的,美丽传说源于美丽的故事,美丽的故事增添了景点的魅力。

    从《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和《琴操》的作者蔡邕的记述看,王昭君的出塞是自愿的,因为“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所以才“请掖庭令求行”的(汉代妃殡居住的后宫称为掖庭,掖庭令即管理掖庭的长官)。

    昭君出塞的时间是元帝竟宁元年,即公元前33年。西汉初年到昭君出塞的170多年间,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时弛时张。汉武帝以前,汉朝与匈奴的政策是和亲,因为那时国力微弱,不得不用和亲的办法换取边境的暂时安宁。武帝时期,由于国力充实,遂由和亲政策改变为战争政策,用战争手段解除匈奴贵族入侵和威胁。经过几次决定性的战争,匈奴接连大败,到武帝末年,匈奴再也无力和汉朝对抗。公元前60年以后,匈奴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先有五单于争立,继有郅支单于与呼韩邪单于地对抗。呼韩邪在与郅支的斗争中失败,被迫出走单于庭,因怕受到汉朝和郅支的夹击,争取主动,于公元前51年入汉觐见汉帝,与汉联合。郅支被消灭后,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入汉朝。在朝见期间,他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把王昭君配他为妻。

    昭君为什么要自愿出塞呢?原因之一是“入宫数岁,不得见御”,自然不能没有苦闷和愁思,她为解除悲怨,挣脱后宫“黄金的牢笼”,主动出塞。另一个原因,她对汉匈关系有一定的了解。据史载,公元前36年,传诣京师,将郅支的首级悬挂夷邸门。汉帝“以诛郅支单于告祠郊庙,赦天下。群臣上寿置酒,以其图书示后宫贵人。”元帝为了庆贺郅支伏诛和呼韩邪入朝,改元为“竟宁”。对这些轰动朝庭,喧赫天下的大事,昭君不可能不知。因此,她对于匈奴与汉朝关系的利害得失,不能没有感想和反应。所以当呼韩邪单于要求“婿汉氏以自亲”时,她便挺身而出,慷慨应召,自觉扮演一个“和亲使者”的角色,去肩负巩固和加强汉匈民族友好关系的重大使命。

    在王昭君的故事里,南北朝时梁朝的吴均在《西京杂记》一书中,凭空杜撰了一个画师毛延寿,这给后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一些人以为历史上真有个毛延寿。《西京杂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毛延寿),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西京杂记》是一本笔记小说,文学作品是可以虚构的,但此书传世之后,昭君故事里毛延寿就成了挥之不去的人物,后来的不少诗歌词赋都把责任推到毛延寿的身上,因为他的卑劣行径,误了昭君的青春,害得她背井离乡,远嫁胡地。明代的诗人唐龙甚至把毛延寿与陷害屈原的上官、陷害伍子胥的太宰嚭并提,把他们说成是“一路货色”。毛延寿这个虚构的人物在一些文学作品被进一步引申,马致远在《汉宫秋》中进一步描写毛延寿的阴谋败露,元帝与昭君发生了爱情,毛延寿畏罪逃至匈奴,把昭君的画像献给单于,单于遂率领百万雄师入侵边境,指名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被迫,只得忍痛割爱,将昭君嫁给匈奴。昭君行到黑河,投水自杀。在郭沫若《王昭君》中,毛延寿除了贪婪、狠毒之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淫棍,最使人感到阴森的是这个人不但天良丧尽,而且感情冰冷,他不但对别人的痛苦毫无同情,而且以别人的危难作为他进行要挟的可乘之机。这些文学作品为艺术需要对毛延寿的描写,可以说达到了艺术的真实,但不是历史的真实,包括蔡邕的《琴操》中关于昭君怨的记载,都与真实的历史面貌不符。

    昭君出塞的故事,广泛而强烈地吸引着历代文学艺术家,他们用诗词、小说、戏剧等各种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可以说,在极大程度上是由于历代文学艺术作品的咏唱和宣扬,而使昭君出塞的故事长期流传不衰。

    文学艺术作品大都是作者根据自己主观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创作的,因为作者所处的环境及主观世界的不同,所创作的昭君的形象也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尽相同。

    在汉代就有了以昭君出塞为内容的艺术作品,主旨是“怜其远嫁”。据《唐书·乐志》记:《明君》,汉曲也。元帝时,匈奴单于入朝,诏以王嫱配之……汉人怜其远嫁,为作此歌。”汉曲的情调是“哀怨”,哀怨的内容是“怜其远嫁”,其原因是,有对红颜薄命的同情,有安土重迁思想的表现。汉曲,这一基调,深远地影响着后代诗人,如南朝鲍照的《王昭君》:“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霜鞞旦夕惊,边茄中夜咽。”李白的《王昭君》:“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磋!”昭君一路孤寂,只有明月相送,只有明月陪伴,就够悲的了,但是,更可悲的是,去无返,永世不得归。

    西晋的石崇在《王明君辞》中强烈地表达了昭君嫁给异族是民族耻辱的大民族主义情感。石崇把和亲和再嫁说成是民族屈辱,人身羞耻,是昭君最哀怨之处,甚至说昭君不欲苟生:“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不易,积思常愤盈。”石崇这种民族屈辱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坏,历朝历代都有一些文人宣扬类似的思想,并且把王命、君恩,女子节操等封建意识都附会上去。

    在历代作家中,有一些借咏昭君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平,或表达对人生、政治的见解,或谴责社会黑暗。如李白的《于阗采花》:“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汉地多明姝,胡中无花可方比。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娥眉,胡沙埋皓齿。”诗人极力赞扬了王昭君的美丽:以人比花,花人相似,以胡汉对比,“胡中美女多羞死”,“胡中无花可方比”。作者笔锋一转要表达的是,像王昭君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女,本应让她去其相称的去处,可事情恰“相反”,却被恶人陷害,“埋没胡沙”,像丑女无盐竟至“翻在深宫”。诗人以极为愤怒之情,谴责了妍丑不分,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李商隐的《王昭君》也属这一类:“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为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李商隐借骂毛延寿,痛斥了当时一手遮天,认钱认势不认人,毫无人格,毫无人性,排斥异己,压制才良的宦官、军阀以及朋党。中唐诗人戎昱的《咏史》,题为咏史实为喻今:“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诉为辅佐臣。”诗人借王昭君出塞的故事,谴责了唐肃宋李亨嫁幼女宁国公主给回纥可汗,用以借回纥兵攻打安禄山、史朝义的做法。

    一些有识之士充分肯定了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作用,认识到和亲给汉匈两族人民之间带来和平、友好,使两个民族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的实际意义。如吴师道《昭君出塞图》:“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峰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卢昭的《题昭君出塞图》:“草黄沙白马如出,落日悲茄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唐人张中素的《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历史上出塞和亲的女子很多,而且大多是帝室的公主。据史载,在王昭君前,汉王朝就有十余名公主出塞和亲。然而,她们的事迹,绝大多数都消逝在历史的烟雨之中,不被人提起,唯独出身普通的宫女王昭君却留名千古,世世代代为人们所怀念。在塞外,除了呼和浩特南郊的青冢外,还有十几个昭君墓,显然,这些墓的出现,反映北方少数民族对昭君的崇敬和爱戴。在江南,人们把她出生的家庭叫“昭君宅”,生长的村落叫“昭君村”,浣纱洗涤的河流叫“香溪”,行走过的桥叫“琵琶桥”,并且多处为她树碑、建庙。这一切,无不真诚地凝结着人们对昭君的敬仰,深切地寄托着人们对昭君的怀念。

    昭君出塞是西汉历史上一次富有重大意义的政治行动,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汉与匈奴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因此,昭君理应名垂青史,千古留芳。

    昭君出生在江南水乡,后被选进后宫,虽“入宫数岁,不得见御”,但是,生活中每天都是锦衣玉食,在一般人看来,这衣食无忧的生活,应该满足,没有必要远嫁到黄沙漫漫的胡地,更何况,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同。面对这些困难,昭君毅然决然前行,表现她超凡脱俗的见识与勇气。

    在汉代,远嫁塞外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汉初时,刘邦为了争取汉匈关系的缓和,曾打算把女儿长公主鲁元嫁给冒顿单于。吕后听后,非常惊恐,日夜对高帝哭泣说:“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武帝时,为了联络乌孙共同抗击匈奴,曾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嫁给乌孙王昆莫。可是,细君因不习惯乌孙民族的生活,整日悲愁。愿当黄鹊,飞回故土:“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毡为墙,以肉为食酪为浆。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鹊兮归故乡。”这些前朝之事,昭君未必不知,然而她自愿出塞和亲,表现出她脱俗的见识。

    昭君出塞及出塞后在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如从长安到漠北的单于廷,千里迢迢,黄沙滚滚。她克服了一路风尘之苦,如北周庚信《明君词》:“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茄声。”李商隐诗云:“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在塞外单于庭生活期间,昭君克服了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等困难,她不仅在匈奴生儿育女,学会了匈奴语言,习惯于住穹庐,被毡裘、食畜肉、饮酪浆的游牧生活,而且为了完成和亲的使命,不惜忍受一定的屈辱,在呼韩邪单于死后“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大阔氏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当时,匈奴人有“父死妻其后母”这种原始群婚制度遗留下来的风俗。与汉人相比,是一种落后的风俗,因此,昭君曾上书成帝,要求归汉。因为昭君与单于的婚姻关系,实际上反映了汉匈两族的政治关系,如果昭君不“从胡俗”归汉,将会给汉匈关系以不良的影响。所以,成帝接到昭君求归的上书后,赦令昭君“从胡俗”,表明汉朝尊重匈奴的风俗习惯,珍惜汉匈团结友好的关系。昭君深深地体会到汉朝的旨意,接到成帝的赦令后,便打消归汉的念头,以汉匈友好为重,打破汉人传统的伦理观念,忍受“子蒸其母”的委屈,继续履行她的使命,以成就汉匈两族的团结友好事业。

    昭君出塞,对继续推进汉朝和匈奴两族团结友好,促进汉匈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作用。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昭君出塞后,从此“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边人获安,中外合一(中原汉朝与塞外匈奴合为一家),生人休息六十余年。”同时,昭君出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她死后,她的女儿须卜居次云,女婿须卜当,仍继承她的生平之志,继续为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而努力。东汉初,呼韩邪的孙辈酿落尸逐单于,仍沿用“呼韩邪”的称号与汉恢复友好。

    走下昭君墓,站在刻有董必武副主席亲笔书写的昭君诗的石碑前,默诵董老诗:“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董老诗,意境高远,气魄宏伟,充分肯定了昭君出塞的积极意义和历史作用,批判了历代舞文弄墨的词客对昭君这个历史人物的歪曲和贬抑,表达了不光是今天,乃至“千秋”都要坚持民族关系和平友好的政治远见。

    远望呼和浩特,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这块历史上胡汉必争之地,如果没有今天和平稳定的民族关系,恐怕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荒野之地,或是残垣断壁的弃城。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说:“在大青山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走出墓园,回首高大的墓体,我深深地祝愿,这个为了民族团结友好,为胡汉两地的和平安宁而出塞远嫁,尽心竭力的人,永远在这里安息吧!你是民族团结的使者,你是民族友好的象征。我相信,虽然你的“形骸早已化灭,陵谷几经变易”,你开启的民族团结、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将永远繁茂,如你的陵墓--千载草青青。

    (作者: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