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黑城,蒙古语称哈拉浩特,意为黑色的城池。黑城,其实是黑水城的简称,是一座凭河而建的古城,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在黑城西南部分成两岔,从西北、东北两处绕行黑城,环抱着这座古城,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正因为是古老的黑河滋润养育了居延大地,也孕育了举世闻名的黑城文化。
黑城,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区东南25公里处,坐落于古代额济纳河东岸的三角洲,现存城墙高达10余米,远在10多里外,就能看见黑城西北隅高大的覆钵式白色佛塔,耸立在缥缈的浮云之间,神秘莫测。
据考古测定,黑城城墙为夯土板筑,内有横木、绳索和荆棘相勾连,底厚11.6米,上厚3.5米,东西长412米,南北宽374米,面积为157 457平方米。城墙四面加筑有“马面”,东、南墙各4个,南墙北壁五六个不等,使墙体更加牢固,城池基本完好。
黑城城墙西北角上,屹立着一座12米高的覆钵式佛塔,成为黑城的独特标志。城外西南角,有一座土坯筑建的圆顶清真寺。寺内青砖铺地,顶部莲花状的建筑图案别具风格。佛塔和清真寺形成鲜明的区别,使传统的佛教与异域的伊斯兰教,在同一座城中产生了距离之美,耐人寻味。
城池东西两墙各有一门,并设有瓮城。门道宽5米多,呈“L”形由城外进入城内。
城内建筑群落布局井然。以高台庙宇为中心,十字形主街道由此向四个方向延伸。街道两旁的王宫、官署、佛寺、兵营及民房的残垣断壁历历在目。西汉时期,黑城就是居延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1038年,党项人建立了西夏政权。西夏王朝在居延地区设置了“黑水镇燕军司”,驻地即黑城。在西夏党项语中,把这座军事重镇称为亦集乃城,而亦集乃汉语意为黑水。公元1226年春正月,蒙古帝国大汗成吉思汗率兵一举攻破黑城,居延地区归属蒙古帝国。公元1286年,元朝扩建黑城,并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统领山丹、西宁二州。明洪武五年,征西将军冯胜兵锋直至亦集乃,采用筑坝断水战术。黑城守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特别是断水的情况下被迫投降,军民全部内迁,明军旋即放弃此城。黑城地区被划为边外地,黑城在沙漠的怀抱中,沉睡了近700年。
黑城,因黑水而建,因黑水而兴,最后因黑水而亡。兴于斯,衰于斯。不禁让人想起一个悲壮的故事。
相传,当年黑城有一个名叫哈拉巴特尔的黑将军,此人英勇善战,威名远扬。后来,有大兵进犯,克城不下,来兵就把河水截断。黑将军在既无援兵,又无饮水的困境中,只好率众突围,决以死战。出战前,黑将军将80多车金银财宝和一顶镇城之宝——西夏皇冠,全部投入城内的枯井中。为了不使亲情骨肉遭受到入侵者的蹂躏,黑将军挥泪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推到井里,封土填埋。乘着夜色,挖通北城墙。黑将军身先士卒,带头冲出城外,一路拼杀,最后战死在城西的怪树林里。传说黑将军的一双儿女,后来变成了青白二蛇,守护着宝贵的遗产,静等先父归来。
沧海桑田,黑城昔日的辉煌已无从领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东方见闻录》(又称《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了这座城市曾经的繁荣景象。马可·波罗写道:“离开甘州城,向北行十二日,到达一个叫亦集乃的城市,它位于沙漠荒原(戈壁)的入口处,在唐古多省境内。居民是偶像教崇拜者,他们有骆驼和各种家畜。这里有一种兰列隼和许多优良的萨克尔隼”。清代《重修肃州新志》记载:“肃军探哨至其地,见城郭、宫室。有庙,大堂上盖琉璃绿瓦,壁泥鹿毛粉墙,梁乃布裹沙木,围七尺许,有记称至正元年,知其为元朝故城。明代无人居此”。足以想见,这座荒废的古城,在清乾隆年间,其遗存之规模依然宏伟,建筑依旧精美。
黑城真正遭受灭顶之灾,始于20世纪初期。1908年和1909年,科兹洛夫率领俄国探险队,先后两次在黑城大肆盗掘,特别是在城500米处挖掘的古塔里,劫掠大批珍贵文物。据科兹洛夫在其《蒙古、安多和死城哈拉浩特》一书中承认,两次黑城发掘,劫掠举世闻名的西夏文刊本和写本数千种,编号竟达8 000余号。其中,百分之八十为佛经。此外还有大批汉文、藏文、回鹘文、突厥文、女真文、蒙古文、叙利亚文书籍和手稿,其它文物不计其数,所获文物竟征用了近百峰骆驼才得以运走。消息一经传出,立刻震动了世界史学界。此后,英国人奥莱罗·斯坦因、美国人兰登·华尔纳、瑞典人斯文·赫定和沃尔克·贝格曼等相继到黑城进行挖掘,并掠走了许多价值连城的文物。
今天,这座西夏、元代的古城已成为额济纳旗著名的旅游景点。游人至此,无不为它的雄壮而惊叹,也无不为它的消亡而叹息。可谁又会品味出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所在是什么?古黑城的消亡仅仅是因为战争而导致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谁也不会留意环抱黑城的两条宽达2 000米的古河道,如今她早已被漫长的沙丘链所湮灭。曾经的涛涛黑水早已化作漫天的沙尘,曾经书写过黑城文明的先贤哲人也早已魂飞魄散。全球气候的灾变如同一把利剑,高悬在世人头顶,古老的黑城仅仅留给我们一句最后的警世箴言:但愿最后的一滴水不是我们的眼泪!让我们共同关爱我们的母亲吧,因为全人类只有一个家园,那就是我们的地球母亲。
(作者: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档案史志局)
黑城,蒙古语称哈拉浩特,意为黑色的城池。黑城,其实是黑水城的简称,是一座凭河而建的古城,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在黑城西南部分成两岔,从西北、东北两处绕行黑城,环抱着这座古城,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正因为是古老的黑河滋润养育了居延大地,也孕育了举世闻名的黑城文化。
黑城,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区东南25公里处,坐落于古代额济纳河东岸的三角洲,现存城墙高达10余米,远在10多里外,就能看见黑城西北隅高大的覆钵式白色佛塔,耸立在缥缈的浮云之间,神秘莫测。
据考古测定,黑城城墙为夯土板筑,内有横木、绳索和荆棘相勾连,底厚11.6米,上厚3.5米,东西长412米,南北宽374米,面积为157 457平方米。城墙四面加筑有“马面”,东、南墙各4个,南墙北壁五六个不等,使墙体更加牢固,城池基本完好。
黑城城墙西北角上,屹立着一座12米高的覆钵式佛塔,成为黑城的独特标志。城外西南角,有一座土坯筑建的圆顶清真寺。寺内青砖铺地,顶部莲花状的建筑图案别具风格。佛塔和清真寺形成鲜明的区别,使传统的佛教与异域的伊斯兰教,在同一座城中产生了距离之美,耐人寻味。
城池东西两墙各有一门,并设有瓮城。门道宽5米多,呈“L”形由城外进入城内。
城内建筑群落布局井然。以高台庙宇为中心,十字形主街道由此向四个方向延伸。街道两旁的王宫、官署、佛寺、兵营及民房的残垣断壁历历在目。西汉时期,黑城就是居延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1038年,党项人建立了西夏政权。西夏王朝在居延地区设置了“黑水镇燕军司”,驻地即黑城。在西夏党项语中,把这座军事重镇称为亦集乃城,而亦集乃汉语意为黑水。公元1226年春正月,蒙古帝国大汗成吉思汗率兵一举攻破黑城,居延地区归属蒙古帝国。公元1286年,元朝扩建黑城,并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统领山丹、西宁二州。明洪武五年,征西将军冯胜兵锋直至亦集乃,采用筑坝断水战术。黑城守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特别是断水的情况下被迫投降,军民全部内迁,明军旋即放弃此城。黑城地区被划为边外地,黑城在沙漠的怀抱中,沉睡了近700年。
黑城,因黑水而建,因黑水而兴,最后因黑水而亡。兴于斯,衰于斯。不禁让人想起一个悲壮的故事。
相传,当年黑城有一个名叫哈拉巴特尔的黑将军,此人英勇善战,威名远扬。后来,有大兵进犯,克城不下,来兵就把河水截断。黑将军在既无援兵,又无饮水的困境中,只好率众突围,决以死战。出战前,黑将军将80多车金银财宝和一顶镇城之宝——西夏皇冠,全部投入城内的枯井中。为了不使亲情骨肉遭受到入侵者的蹂躏,黑将军挥泪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推到井里,封土填埋。乘着夜色,挖通北城墙。黑将军身先士卒,带头冲出城外,一路拼杀,最后战死在城西的怪树林里。传说黑将军的一双儿女,后来变成了青白二蛇,守护着宝贵的遗产,静等先父归来。
沧海桑田,黑城昔日的辉煌已无从领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东方见闻录》(又称《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了这座城市曾经的繁荣景象。马可·波罗写道:“离开甘州城,向北行十二日,到达一个叫亦集乃的城市,它位于沙漠荒原(戈壁)的入口处,在唐古多省境内。居民是偶像教崇拜者,他们有骆驼和各种家畜。这里有一种兰列隼和许多优良的萨克尔隼”。清代《重修肃州新志》记载:“肃军探哨至其地,见城郭、宫室。有庙,大堂上盖琉璃绿瓦,壁泥鹿毛粉墙,梁乃布裹沙木,围七尺许,有记称至正元年,知其为元朝故城。明代无人居此”。足以想见,这座荒废的古城,在清乾隆年间,其遗存之规模依然宏伟,建筑依旧精美。
黑城真正遭受灭顶之灾,始于20世纪初期。1908年和1909年,科兹洛夫率领俄国探险队,先后两次在黑城大肆盗掘,特别是在城500米处挖掘的古塔里,劫掠大批珍贵文物。据科兹洛夫在其《蒙古、安多和死城哈拉浩特》一书中承认,两次黑城发掘,劫掠举世闻名的西夏文刊本和写本数千种,编号竟达8 000余号。其中,百分之八十为佛经。此外还有大批汉文、藏文、回鹘文、突厥文、女真文、蒙古文、叙利亚文书籍和手稿,其它文物不计其数,所获文物竟征用了近百峰骆驼才得以运走。消息一经传出,立刻震动了世界史学界。此后,英国人奥莱罗·斯坦因、美国人兰登·华尔纳、瑞典人斯文·赫定和沃尔克·贝格曼等相继到黑城进行挖掘,并掠走了许多价值连城的文物。
今天,这座西夏、元代的古城已成为额济纳旗著名的旅游景点。游人至此,无不为它的雄壮而惊叹,也无不为它的消亡而叹息。可谁又会品味出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所在是什么?古黑城的消亡仅仅是因为战争而导致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谁也不会留意环抱黑城的两条宽达2 000米的古河道,如今她早已被漫长的沙丘链所湮灭。曾经的涛涛黑水早已化作漫天的沙尘,曾经书写过黑城文明的先贤哲人也早已魂飞魄散。全球气候的灾变如同一把利剑,高悬在世人头顶,古老的黑城仅仅留给我们一句最后的警世箴言:但愿最后的一滴水不是我们的眼泪!让我们共同关爱我们的母亲吧,因为全人类只有一个家园,那就是我们的地球母亲。
(作者: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档案史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