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1年  /  第五期

第五期

  • (志鉴论坛)对地方志发展问题的一些思考
  • 一、地方志功能的探讨

    地方志理论研究及发展战略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认识上的混乱,使得地方志工作无所适从。要发展、完善地方志理论仍需从基本问题入手,仍需要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充分认识地方志的功能,对于拟定地方志发展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有关传统地方志功能的认识主要是“资政、教化、存史”,这是因袭了近1000多年的表述。近些年地方志工作者普遍认为这个说法陈旧,出现了“四功能说”、“五功能说”、“十功能说”,有此研究进一步提出“六方面说”(促经、建文、宣教、交流、资政、入藏)。

    总的来讲,地方志功能的确切内涵应当由其内外的主要矛盾构成,而不应因循历史,或者依赖良好的期望来设想。地方志的根本矛盾在于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获取广袤地情信息之间的困难,也可以说是社会实践的物质积累的文化反映,人类也正是借助文化上的积累才得以传承文明,而地方志的生存权也正是具有如此深厚的根基。因而“存史”是地方志先天遗传的功能。

    封建时期提出的所谓“资政、教化”功能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不成立的。在一个人治社会,统治阶层个人的学识、品行从何而来?比如唐宋,学养出于儒、道、佛,施政则依赖社会诉求、个人才能和良知,地方志作为文化之一种始终不是必备的功课。如果仅仅因为不同时期极少数地方官吏借助地方志而使一方大治,就将这种个人的自觉行为与确定的或者部分确定的施政惯性相等同,则过于牵强。施政需要的综合文化素质远非地方志一类文化能涵盖,许多文化类别也可找出“资政”的示例。

    社会、文化越是进步,能起到“资政、教化”功能的文化范畴也越广,地方志作为基础信息,要达到“资政、教化”功能所需进行信息加工的层次越多、内容越广、研究越深、问题越具体。就基础性信息资源而言,远不止地方志;就信息加工地对象而言,远不止地方志;但地方志“存史”的功能却是不可动摇的。

    那么如何定位地方志的“资政、教化”等功能呢?应当是将“存史”之外的功能统统视作辅助或者附属功能,是地方志次要矛盾的表现。比如“资政”,是具体地情信息和具体行政措施之间的矛盾,关乎具体政策能否落实以及能达到怎样的效果,甚至都可以预见到政策实施过程的阻碍和阶段;又比如“教化”,是具体地情信息和具体人文精神、面貌、习俗之间的矛盾等等。

    尤其是处于当今的信息时代,文化现象和需求空前壮大,地方志和各类属文化范畴正在经历广泛、深刻、剧烈的融合,地方志正处于将自身“资政、教化”等功能确立、发展并完善的极佳历史时期。只要我们还没有在施政制度上确立懂志用志、文化传播中占有最靠近大众的喉舌、开发研究进程中整合广泛的人力及资金等等,说地方志的“资政、教化”功能就是一厢情愿。

    二、地方志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现实地位

    首先需要从现代中外的以及与其他文化类属的多个视角来给地方志进行合乎现状的定位。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和国家档案局共同组成地方志小组,要求“各省市可根据具体条件和可能组织起来的力量(高等学校历史系与地理系、政府机关干部、中学教员、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科学研究机关、科普分会),自行决定。但希望每个县、市都有新修的志书。修志的组织应在各省、市、县党委和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之下,进行工作。编纂新方志的过程就是各种史料和实物搜集整理的过程。各地应当指定一定的机构(如档案馆、博物馆)对已搜集的史料和实物加以保存,并且应当考虑把修订方志形成一个制度。”

    再看看国外的情况。“从法国历史与科学文献委员会委员的构成来看,无论是专职或兼职人员或是公务员,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才能;从其业务开展来看,除了开展编辑、整理业务外,还从事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如前所述,该委员会下设若干研究机构,进行各方面的历史文献研究。” “美国每一个州政府都设有一位历史学者,是政府的官员,但要经过考试,很多人报考,考试成绩最好的担任此职。历史学者是官职名称,也是一位学者,他的职责不仅分管编修地方历史,还分管历史学会、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馆等,就好像你们的局长之类官职。”通过上述资料,对比我们当前地方志的工作体制,可以发现一些引人思考的现象:(1)现在还有多少兼职的历史、地理学家参与编志、修志?更进一步,有多少经济学家、环境科学专家参与编志、修志?(2)现在还有多少力量被我们整合、发动起来从事一系列的研究工作?(3)“存史”是政府分内的事情,但是如“促经、建文、宣教、交流、资政”是否应当与其他文化类属携手,是否应当是整合各方力量的各类资源(专业人才、资金、传播渠道、受众等)而后才能壮大,以至可以讲“大方志、大事业、大产业”的理想。

    要解释清楚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要解答这样三个基本问题:(1)地方志的生存权是无疑的,可是发展权是否有依据?如何在文化竞争中逐步占据有利地位?(2)诚然,“地方志书是运用独有的特殊体例,吸纳大量丰富翔实的资料,融某一地域(或国家)的自然、社会、人文、经济的历史和现状,撰写而成的,全面、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简言之,地方志不是简单的资料汇编,也不仅仅是资料性著述,而是全面系统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这段论述中隐藏着这样一些事实:a)“独有的特殊体例”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体例有较大的差异;b)“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完全可称为巨著,块头大、领域宽、工具性强、发行量少,所以我们的产品是极佳的必不可少的科学巨著但不是好商品;“目前,各种传媒的分工日益细化,品种也日趋丰富,地方志再也不能搞‘一本书主义’了……有人说它‘搬起来像砖头,翻开来没看头’。”c)“地方志不是简单的资料汇编,也不仅仅是资料性著述”,那么深层次的加工,在这种“只述不说”的“独有的特殊体例”中就主要表现在编排上,细致的工作可以做到将历史数据、相关背景信息罗列下来让读者自行比较以便产生自己的结论,我们似乎给读者进行信息深加工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当然我们的创造性是十分受限的;所以问题就是这个“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对哪些人算是成品,到达用志最广泛的各个领域还需哪些环节?这也是如何发展的问题。(3)地方志如何解决发展所需的市场定位、资金、人才等问题。

    200112,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长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经费上,除了依靠来自于政府的拨款外,还要充分吸收来自于社会的捐赠,甚至可以通过用志,从社会上获取一部分报酬。”这段话所揭示的是:地方志的生存权由政府确立,地方志有发展权,而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有偿用志。

    地方志发展(用志)的途径不外乎对志书、年鉴作各种深层次加工。面向地理的、经济的、文学的、民俗的、旅游的等等,如面向经济的,又可进一步深入加工到行业的、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商品供求关系的等等。那么这些知识产品被作为商品,去发挥自身“资政、教化、交流”等功能的过程就是有偿用志的实践过程。商品的形式和销售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电子图书、专业化网站、信息检索服务中心等,可以是纸制图书、期刊等,也可以是电视节目等。

    似乎地方志发展问题并不难,其实不然,面临的压力和竞争是来自多方面的:(1)多种传媒文化在细分市场条件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还会相当激烈。比如许多期刊按照自身规律分类详尽、图文并茂、印刷精致,可读性甚至收藏性都很强。又比如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商品供求关系的,目前有不少在这类服务中取得成功的网站。(2)竞争背后隐藏的是资本规模、成熟程度、政府导向等深刻背景。比如面向旅游类的,其后是旅游局(政府背景)、庞大的旅游产业规模、最贴近顾客需求的经验等等。(3)各类传媒文化在运营、固定消费群、资本、人才专业化等等方面伴随市场经济的成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市场嗅觉和竞争力。

    是否就此认为地方志在志书、年鉴之外难有作为呢?有利的因素可能要更多:(1)志书、年鉴本身面对的消费群体狭小不假,但在丰富的地情资讯与各类传媒文化经营的固有的文化范畴之间尚有很大的空间。(2)各类成熟的传媒文化是竞争者,但也可以是合作者,这是一个人才、资本、渠道等通通开放、流通的市场。(3)“与别的传媒相比,地方志和年鉴有许多优势。志鉴掌握丰富的地情资源,这是‘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志鉴的资料具有系统性、广泛性,这是‘人有我优’的优势。志鉴的信誉度和权威性则是‘人优我信’的优势。”虽然这些志鉴也会被任何传媒所使用,但藏身志鉴之后的是我们最可骄傲的资本——人才。(4)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政府、地方志办或许能通过政策引导以协助解决合作、引资等关键问题。根本上讲,地方志若想取得跨越式发展就必然存在招商引资的问题。

    地方志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地方志还是一个在市场经济下刚刚起步的弱小文化分支,解决发展所需的市场定位、资金、人才问题刻不容缓。人才可以合作、兼职、内部专业化分工挖掘潜力,市场定位的确需企业家的运筹、敏锐、果敢,而目前情况是,寻求各种可能的突破方向已经有所收获,但资金却始终是遥不可及。

    事实上,就地方志资源开发,同仁们已经做出具体而深入的努力,比如在地方志数字化建设方面,“地方志对于社会的作用是主动的,要从编者和读者的互利中得到发展。凭着地方志的巨大资源和它的高价值、低成本(仅录入成本),虽然未经论证,相信经济风险是不大的。”“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已不满足于以文献为单位,而是希望通过简单、快捷的方式检索到所需文献中的具体事件、数据、结论等知识单元,同时将所需知识单元和与其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方志资源,多角度、多侧面地深入揭示方志内涵,依据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需求特点和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所提供的技术保证,达到知识创新的目标,因此,方志资源库的建库模式应定位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重组与多媒体展示的平台上。”这些文章都系统分析了数字化所能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并具体研究了实现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即便如此,我们有多少地方志办完成了这个目标,我们还在等着资金到位,然后是队伍到位,然后是出精品创品牌的梦想,“大方志、大事业、大产业”的理想距离我们有多远?

    三、地方志发展战略的探讨

    目前地方志引人注目的话题有两个:地方志在建设文化大省中的作用,关于“大方志、大事业、大产业”的新观念。

    志鉴隶属地方文化资源,是文化基石,但在建设文化大省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应由两点决定:(1)志鉴本身的读者群层次和数量,是他们基于本土地情信息实践了“资政、教化、交流”等地方志的辅助功能。(2)地方志在志鉴之外延伸开拓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目前要统计主流文化现象和范畴的话,地方志会以什么样的标准进入什么样的层次是未知的,而作为基础的文化资源被阅读被利用的范围越广、越深,则其社会效益越显,如何深化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应当可以成为地方志发展的一个契机。但显而易见,将这种基础性作用发展为主导性作用为时尚早,这是从影响力、受众广度、产品等方面来看;可是从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来看(文化大省的标准并不清晰、一致,但文化产业的产出和创收一定是最重要的一条),共有的文化现象和范畴是资本、市场运作、市场条件的直接较量,独有的文化现象和范畴显然需要以地方志所代表的独特地方文化为主导进行较量,除了文化特色外,文化产品、文化推广理应是地方志的责任,更是发展的良机。

    “大方志、大事业、大产业”是非常吸引人的远景,可是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展开的还远远不够,许多地方志办除了志鉴,就是一本方志内部期刊。从发展战略上讲,要取得跨越式发展完全有可能:(1)从一个精品期刊、一档精品电视系列节目做起,关键是市场定位要准,可预见的读者或观众群数量及市场潜力足够大,就能稳步扩大地方志的号召力和吸引力,为引资、合作打好基础,建立并发展稳健的市场基础。(2)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过程中,精心打造、开发多元化的文化产品,致力于特色文化的推广,就一定能扩大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反过来又能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俗文化,地方志也就能逐步占据地域文化开发和推广的主导地位。(3)以现有人力、财力、影响力是不足以创出大方志、大事业、大产业的,地方志应当在以志鉴“存史”的天职之外,轻装前进。因此工作重心应着眼在地方志文化的推广上(甚至应当设置地域文化推广事业部,放开经营),即以核心、特色、优质的文化产品推广计划来牵引、组织相关的人才、机构参与进来,利益共享。这方面的工作可以服务于政府也可以是民间。

    综上所述,地方志发展战略应以地域文化推广为中心,应以地域文化的旗手为目标,应以文化消费性和科学性文化产品的开发参与市场竞争,应高度重视培养“地方通”的人才。事实上,在文化产业的信息加工链条中,地方志握有最丰富、全面、系统的地情信息,若不断加强“地方通”型的、能熟练管理文化产品的设计、开发、营销过程的人才培养,则在信息加工的各种方向均能引导地方志延伸文化(用志)的发展,那将是真正的“大方志”时代。

    以上讨论仅是一家之言,旨在抛砖引玉,错误和疏漏之处希望广大同仁和读者给予指正。

    (作者: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志鉴论坛)对地方志发展问题的一些思考
  • 一、地方志功能的探讨

    地方志理论研究及发展战略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认识上的混乱,使得地方志工作无所适从。要发展、完善地方志理论仍需从基本问题入手,仍需要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充分认识地方志的功能,对于拟定地方志发展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有关传统地方志功能的认识主要是“资政、教化、存史”,这是因袭了近1000多年的表述。近些年地方志工作者普遍认为这个说法陈旧,出现了“四功能说”、“五功能说”、“十功能说”,有此研究进一步提出“六方面说”(促经、建文、宣教、交流、资政、入藏)。

    总的来讲,地方志功能的确切内涵应当由其内外的主要矛盾构成,而不应因循历史,或者依赖良好的期望来设想。地方志的根本矛盾在于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获取广袤地情信息之间的困难,也可以说是社会实践的物质积累的文化反映,人类也正是借助文化上的积累才得以传承文明,而地方志的生存权也正是具有如此深厚的根基。因而“存史”是地方志先天遗传的功能。

    封建时期提出的所谓“资政、教化”功能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不成立的。在一个人治社会,统治阶层个人的学识、品行从何而来?比如唐宋,学养出于儒、道、佛,施政则依赖社会诉求、个人才能和良知,地方志作为文化之一种始终不是必备的功课。如果仅仅因为不同时期极少数地方官吏借助地方志而使一方大治,就将这种个人的自觉行为与确定的或者部分确定的施政惯性相等同,则过于牵强。施政需要的综合文化素质远非地方志一类文化能涵盖,许多文化类别也可找出“资政”的示例。

    社会、文化越是进步,能起到“资政、教化”功能的文化范畴也越广,地方志作为基础信息,要达到“资政、教化”功能所需进行信息加工的层次越多、内容越广、研究越深、问题越具体。就基础性信息资源而言,远不止地方志;就信息加工地对象而言,远不止地方志;但地方志“存史”的功能却是不可动摇的。

    那么如何定位地方志的“资政、教化”等功能呢?应当是将“存史”之外的功能统统视作辅助或者附属功能,是地方志次要矛盾的表现。比如“资政”,是具体地情信息和具体行政措施之间的矛盾,关乎具体政策能否落实以及能达到怎样的效果,甚至都可以预见到政策实施过程的阻碍和阶段;又比如“教化”,是具体地情信息和具体人文精神、面貌、习俗之间的矛盾等等。

    尤其是处于当今的信息时代,文化现象和需求空前壮大,地方志和各类属文化范畴正在经历广泛、深刻、剧烈的融合,地方志正处于将自身“资政、教化”等功能确立、发展并完善的极佳历史时期。只要我们还没有在施政制度上确立懂志用志、文化传播中占有最靠近大众的喉舌、开发研究进程中整合广泛的人力及资金等等,说地方志的“资政、教化”功能就是一厢情愿。

    二、地方志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现实地位

    首先需要从现代中外的以及与其他文化类属的多个视角来给地方志进行合乎现状的定位。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和国家档案局共同组成地方志小组,要求“各省市可根据具体条件和可能组织起来的力量(高等学校历史系与地理系、政府机关干部、中学教员、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科学研究机关、科普分会),自行决定。但希望每个县、市都有新修的志书。修志的组织应在各省、市、县党委和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之下,进行工作。编纂新方志的过程就是各种史料和实物搜集整理的过程。各地应当指定一定的机构(如档案馆、博物馆)对已搜集的史料和实物加以保存,并且应当考虑把修订方志形成一个制度。”

    再看看国外的情况。“从法国历史与科学文献委员会委员的构成来看,无论是专职或兼职人员或是公务员,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才能;从其业务开展来看,除了开展编辑、整理业务外,还从事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如前所述,该委员会下设若干研究机构,进行各方面的历史文献研究。” “美国每一个州政府都设有一位历史学者,是政府的官员,但要经过考试,很多人报考,考试成绩最好的担任此职。历史学者是官职名称,也是一位学者,他的职责不仅分管编修地方历史,还分管历史学会、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馆等,就好像你们的局长之类官职。”通过上述资料,对比我们当前地方志的工作体制,可以发现一些引人思考的现象:(1)现在还有多少兼职的历史、地理学家参与编志、修志?更进一步,有多少经济学家、环境科学专家参与编志、修志?(2)现在还有多少力量被我们整合、发动起来从事一系列的研究工作?(3)“存史”是政府分内的事情,但是如“促经、建文、宣教、交流、资政”是否应当与其他文化类属携手,是否应当是整合各方力量的各类资源(专业人才、资金、传播渠道、受众等)而后才能壮大,以至可以讲“大方志、大事业、大产业”的理想。

    要解释清楚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要解答这样三个基本问题:(1)地方志的生存权是无疑的,可是发展权是否有依据?如何在文化竞争中逐步占据有利地位?(2)诚然,“地方志书是运用独有的特殊体例,吸纳大量丰富翔实的资料,融某一地域(或国家)的自然、社会、人文、经济的历史和现状,撰写而成的,全面、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简言之,地方志不是简单的资料汇编,也不仅仅是资料性著述,而是全面系统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这段论述中隐藏着这样一些事实:a)“独有的特殊体例”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体例有较大的差异;b)“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完全可称为巨著,块头大、领域宽、工具性强、发行量少,所以我们的产品是极佳的必不可少的科学巨著但不是好商品;“目前,各种传媒的分工日益细化,品种也日趋丰富,地方志再也不能搞‘一本书主义’了……有人说它‘搬起来像砖头,翻开来没看头’。”c)“地方志不是简单的资料汇编,也不仅仅是资料性著述”,那么深层次的加工,在这种“只述不说”的“独有的特殊体例”中就主要表现在编排上,细致的工作可以做到将历史数据、相关背景信息罗列下来让读者自行比较以便产生自己的结论,我们似乎给读者进行信息深加工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当然我们的创造性是十分受限的;所以问题就是这个“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对哪些人算是成品,到达用志最广泛的各个领域还需哪些环节?这也是如何发展的问题。(3)地方志如何解决发展所需的市场定位、资金、人才等问题。

    200112,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长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经费上,除了依靠来自于政府的拨款外,还要充分吸收来自于社会的捐赠,甚至可以通过用志,从社会上获取一部分报酬。”这段话所揭示的是:地方志的生存权由政府确立,地方志有发展权,而推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有偿用志。

    地方志发展(用志)的途径不外乎对志书、年鉴作各种深层次加工。面向地理的、经济的、文学的、民俗的、旅游的等等,如面向经济的,又可进一步深入加工到行业的、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商品供求关系的等等。那么这些知识产品被作为商品,去发挥自身“资政、教化、交流”等功能的过程就是有偿用志的实践过程。商品的形式和销售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电子图书、专业化网站、信息检索服务中心等,可以是纸制图书、期刊等,也可以是电视节目等。

    似乎地方志发展问题并不难,其实不然,面临的压力和竞争是来自多方面的:(1)多种传媒文化在细分市场条件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还会相当激烈。比如许多期刊按照自身规律分类详尽、图文并茂、印刷精致,可读性甚至收藏性都很强。又比如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商品供求关系的,目前有不少在这类服务中取得成功的网站。(2)竞争背后隐藏的是资本规模、成熟程度、政府导向等深刻背景。比如面向旅游类的,其后是旅游局(政府背景)、庞大的旅游产业规模、最贴近顾客需求的经验等等。(3)各类传媒文化在运营、固定消费群、资本、人才专业化等等方面伴随市场经济的成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市场嗅觉和竞争力。

    是否就此认为地方志在志书、年鉴之外难有作为呢?有利的因素可能要更多:(1)志书、年鉴本身面对的消费群体狭小不假,但在丰富的地情资讯与各类传媒文化经营的固有的文化范畴之间尚有很大的空间。(2)各类成熟的传媒文化是竞争者,但也可以是合作者,这是一个人才、资本、渠道等通通开放、流通的市场。(3)“与别的传媒相比,地方志和年鉴有许多优势。志鉴掌握丰富的地情资源,这是‘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志鉴的资料具有系统性、广泛性,这是‘人有我优’的优势。志鉴的信誉度和权威性则是‘人优我信’的优势。”虽然这些志鉴也会被任何传媒所使用,但藏身志鉴之后的是我们最可骄傲的资本——人才。(4)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政府、地方志办或许能通过政策引导以协助解决合作、引资等关键问题。根本上讲,地方志若想取得跨越式发展就必然存在招商引资的问题。

    地方志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地方志还是一个在市场经济下刚刚起步的弱小文化分支,解决发展所需的市场定位、资金、人才问题刻不容缓。人才可以合作、兼职、内部专业化分工挖掘潜力,市场定位的确需企业家的运筹、敏锐、果敢,而目前情况是,寻求各种可能的突破方向已经有所收获,但资金却始终是遥不可及。

    事实上,就地方志资源开发,同仁们已经做出具体而深入的努力,比如在地方志数字化建设方面,“地方志对于社会的作用是主动的,要从编者和读者的互利中得到发展。凭着地方志的巨大资源和它的高价值、低成本(仅录入成本),虽然未经论证,相信经济风险是不大的。”“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已不满足于以文献为单位,而是希望通过简单、快捷的方式检索到所需文献中的具体事件、数据、结论等知识单元,同时将所需知识单元和与其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方志资源,多角度、多侧面地深入揭示方志内涵,依据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需求特点和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所提供的技术保证,达到知识创新的目标,因此,方志资源库的建库模式应定位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重组与多媒体展示的平台上。”这些文章都系统分析了数字化所能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并具体研究了实现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即便如此,我们有多少地方志办完成了这个目标,我们还在等着资金到位,然后是队伍到位,然后是出精品创品牌的梦想,“大方志、大事业、大产业”的理想距离我们有多远?

    三、地方志发展战略的探讨

    目前地方志引人注目的话题有两个:地方志在建设文化大省中的作用,关于“大方志、大事业、大产业”的新观念。

    志鉴隶属地方文化资源,是文化基石,但在建设文化大省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应由两点决定:(1)志鉴本身的读者群层次和数量,是他们基于本土地情信息实践了“资政、教化、交流”等地方志的辅助功能。(2)地方志在志鉴之外延伸开拓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目前要统计主流文化现象和范畴的话,地方志会以什么样的标准进入什么样的层次是未知的,而作为基础的文化资源被阅读被利用的范围越广、越深,则其社会效益越显,如何深化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应当可以成为地方志发展的一个契机。但显而易见,将这种基础性作用发展为主导性作用为时尚早,这是从影响力、受众广度、产品等方面来看;可是从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来看(文化大省的标准并不清晰、一致,但文化产业的产出和创收一定是最重要的一条),共有的文化现象和范畴是资本、市场运作、市场条件的直接较量,独有的文化现象和范畴显然需要以地方志所代表的独特地方文化为主导进行较量,除了文化特色外,文化产品、文化推广理应是地方志的责任,更是发展的良机。

    “大方志、大事业、大产业”是非常吸引人的远景,可是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展开的还远远不够,许多地方志办除了志鉴,就是一本方志内部期刊。从发展战略上讲,要取得跨越式发展完全有可能:(1)从一个精品期刊、一档精品电视系列节目做起,关键是市场定位要准,可预见的读者或观众群数量及市场潜力足够大,就能稳步扩大地方志的号召力和吸引力,为引资、合作打好基础,建立并发展稳健的市场基础。(2)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过程中,精心打造、开发多元化的文化产品,致力于特色文化的推广,就一定能扩大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反过来又能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俗文化,地方志也就能逐步占据地域文化开发和推广的主导地位。(3)以现有人力、财力、影响力是不足以创出大方志、大事业、大产业的,地方志应当在以志鉴“存史”的天职之外,轻装前进。因此工作重心应着眼在地方志文化的推广上(甚至应当设置地域文化推广事业部,放开经营),即以核心、特色、优质的文化产品推广计划来牵引、组织相关的人才、机构参与进来,利益共享。这方面的工作可以服务于政府也可以是民间。

    综上所述,地方志发展战略应以地域文化推广为中心,应以地域文化的旗手为目标,应以文化消费性和科学性文化产品的开发参与市场竞争,应高度重视培养“地方通”的人才。事实上,在文化产业的信息加工链条中,地方志握有最丰富、全面、系统的地情信息,若不断加强“地方通”型的、能熟练管理文化产品的设计、开发、营销过程的人才培养,则在信息加工的各种方向均能引导地方志延伸文化(用志)的发展,那将是真正的“大方志”时代。

    以上讨论仅是一家之言,旨在抛砖引玉,错误和疏漏之处希望广大同仁和读者给予指正。

    (作者: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