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0年  /  第三期
  • (文化博览)国名由来
  • 伊朗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南面濒临海湾和阿曼湾。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之间,总面积163.6万平方公里。它是一个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全国总人口7004.9万,伊朗全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其国名由来,说法不同:

    一种说法是古代波斯人自称为“伊兰”,即“光明”之意。1935年改称为“伊朗”,就是“伊兰”的译音。

    另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期,伊朗各部落是由当地居民和从中亚细亚草原来的一支部落融合而成,这样形成的民族把自己称为“雅利安人”。在古波斯语和梵文中,“雅利安”意为“高贵的”,“雅利安人”即为“高等人种”,其国名也就叫“雅利安人之国”。伊朗便由“雅利安人”的音转而得名,“伊朗”一词的意思即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伊朗旧称波斯、安息。波斯一词源自居鲁士所属的阿契美尼家族的发祥地Pars,在闪语中指“骑兵”、“养马人”,在塞姆语中意为“马夫”,在梵文中则意为“骑士”,都和波斯出产骏马、波斯人善于骑射有关。“安息”则是为建立安息国家的阿尔萨息(二世)的汉译。伊朗是个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觉性的人创宗教———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我国也称“袄教”。公元前550年,一代英豪居鲁士大帝建立了统一的波斯帝国,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331年),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为希腊人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亚历山大死后,在伊朗又建立了安息王朝(公元前246~公元224年)和萨珊王朝(公元224651年)。718世纪,阿拉伯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和土耳其人先后侵入。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逐渐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19051911年,伊朗发生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25年末,建立巴列维王朝。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197941,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科威特

    科威特全称“科威特国”,科威特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西北角,北和西北与伊拉克接壤(边界线长240公里);西部、南部与沙特相邻(边界线长250公里),和沙特之间有中立区;东频波斯湾,与伊朗隔海相望,海岸线长195公里。陆地面积17818平方公里。气候属热带沙漠型。夏季长,刮西风、干燥,气温45,最高52;冬季短,最低气温可达0;春夏多沙尘暴。

    其国名是由城市名而来。据传,17世纪时,科威特这块地方被称作“古赖因”,意为“小犄角”。这是因为科威特好似月牙中的一汪碧水,月牙的两端犹如一对牛角的缘故。1614年,古赖因地方哈立德家族的酋长伊本·欧赖依阿尔在现在的科威特市区近海处修建了一座城堡,定名为欧赖依阿尔库特。“库特”在科威特土语中意为“城堡”、“要塞”。

    18世纪后半叶,哈立德家族的酋长苏莱依曼死后8年,即1760年,从贾赫腊到海角又修起了一道土墙,将陆上三面围住,墙外挖一道护城壕,于是形成一座三面有墙一面临海的城市。科威特人凭借这道坚固严实的城墙抵御附近部落的侵袭,保护自己得以在这里繁衍生息。因此,科威特人特别喜欢这座城堡,并将它叫作“小城堡”。“小城堡”一词,在阿拉伯语中,音即“科威特”。后来,科威特成了这个城市的名称。

    7世纪时,科威特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756年,建立科威特酋长国。1871年,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899年,英国成为科威特的宗主国。1939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61619独立时,科威特国便作为国名被确定下来。

    科威特既是国名,又为首都名,也是省名,还是省会名称。一名四用,这在世界地名中极为少见。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文化博览)国名由来
  • 伊朗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南面濒临海湾和阿曼湾。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之间,总面积163.6万平方公里。它是一个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全国总人口7004.9万,伊朗全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其国名由来,说法不同:

    一种说法是古代波斯人自称为“伊兰”,即“光明”之意。1935年改称为“伊朗”,就是“伊兰”的译音。

    另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期,伊朗各部落是由当地居民和从中亚细亚草原来的一支部落融合而成,这样形成的民族把自己称为“雅利安人”。在古波斯语和梵文中,“雅利安”意为“高贵的”,“雅利安人”即为“高等人种”,其国名也就叫“雅利安人之国”。伊朗便由“雅利安人”的音转而得名,“伊朗”一词的意思即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伊朗旧称波斯、安息。波斯一词源自居鲁士所属的阿契美尼家族的发祥地Pars,在闪语中指“骑兵”、“养马人”,在塞姆语中意为“马夫”,在梵文中则意为“骑士”,都和波斯出产骏马、波斯人善于骑射有关。“安息”则是为建立安息国家的阿尔萨息(二世)的汉译。伊朗是个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觉性的人创宗教———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我国也称“袄教”。公元前550年,一代英豪居鲁士大帝建立了统一的波斯帝国,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331年),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为希腊人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亚历山大死后,在伊朗又建立了安息王朝(公元前246~公元224年)和萨珊王朝(公元224651年)。718世纪,阿拉伯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和土耳其人先后侵入。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逐渐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19051911年,伊朗发生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25年末,建立巴列维王朝。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197941,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科威特

    科威特全称“科威特国”,科威特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西北角,北和西北与伊拉克接壤(边界线长240公里);西部、南部与沙特相邻(边界线长250公里),和沙特之间有中立区;东频波斯湾,与伊朗隔海相望,海岸线长195公里。陆地面积17818平方公里。气候属热带沙漠型。夏季长,刮西风、干燥,气温45,最高52;冬季短,最低气温可达0;春夏多沙尘暴。

    其国名是由城市名而来。据传,17世纪时,科威特这块地方被称作“古赖因”,意为“小犄角”。这是因为科威特好似月牙中的一汪碧水,月牙的两端犹如一对牛角的缘故。1614年,古赖因地方哈立德家族的酋长伊本·欧赖依阿尔在现在的科威特市区近海处修建了一座城堡,定名为欧赖依阿尔库特。“库特”在科威特土语中意为“城堡”、“要塞”。

    18世纪后半叶,哈立德家族的酋长苏莱依曼死后8年,即1760年,从贾赫腊到海角又修起了一道土墙,将陆上三面围住,墙外挖一道护城壕,于是形成一座三面有墙一面临海的城市。科威特人凭借这道坚固严实的城墙抵御附近部落的侵袭,保护自己得以在这里繁衍生息。因此,科威特人特别喜欢这座城堡,并将它叫作“小城堡”。“小城堡”一词,在阿拉伯语中,音即“科威特”。后来,科威特成了这个城市的名称。

    7世纪时,科威特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756年,建立科威特酋长国。1871年,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899年,英国成为科威特的宗主国。1939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61619独立时,科威特国便作为国名被确定下来。

    科威特既是国名,又为首都名,也是省名,还是省会名称。一名四用,这在世界地名中极为少见。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