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0年  /  第四期
  • (文化博览)国名由来
  •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全称“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全国总面积22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437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式气候,其他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沿海地区气温3839℃,内地有时高达54℃;冬季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

    国名源于该王国创始人伊本·沙特(18801953)的名字,是由沙特家族的名称与阿拉伯一词合成的。这个国家之所以用“沙特”命名,是为表彰沙特家族在王国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沙特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公元8世纪为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公元16世纪,阿拉伯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统治。沙特家族的发迹,可追溯到18世纪中叶,其发祥地是当时“内志”(当时阿拉伯半岛的两个重要区域之一,另一个为“汉志”)的“德拉依叶”。“德拉依叶”是个小地方,酋长是穆罕默德·伊本·沙特。1744年,他与伊斯兰教瓦哈比派的创立者瓦哈卜合作,由此建立了第一个沙特国。其后150年间,沙特国的疆土不断扩大。1902年,伊本·沙特攻克了利雅得(今沙特阿拉伯首都)。1913年,他成为内志的“苏丹”,后又经多年征战讨伐,打败了侯赛因(“汉志”王),统一了“汉志”与“内志”等广大地区。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兼并汉志,随后逐渐统一了阿拉伯半岛。1926年,建立了“汉志、内志及归属地区王国”。1932924,定国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意为沙特王室的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在中国史书上称为“大食”,希伯来语意为“旷野”“荒芜”,而阿拉伯语意指“沙漠”。据史料记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853年的亚述碑文中。公元前830年左右,“阿拉比亚”一词以波斯楔形文字的形式出现,指的就是阿拉伯。此后,希罗多德及其以后的希腊、罗马史家,都用“阿拉伯人”或“阿拉比亚人”指称整个半岛上的居民。但半岛居民首次采用“阿拉伯人”这一称谓,见于公元前后南方的古代碑刻。沙特在阿拉伯语中为“幸福”之意,所以,沙特阿拉伯即为“幸福的沙漠”之意。

     

     

     

    巴林全称“巴林王国”,位于波斯湾中部的岛国,面积662平方公里,人口约46.6万,国内由36个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最大的是巴林岛,巴林是阿拉伯世界唯一岛屿组成的国家,国土总面积706.5平方公里,界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距沙特阿拉伯东海岸24公里,卡塔尔西海岸28公里。巴林属热带沙漠气候。

    巴林国名得名于岛名。其岛名一说在阿拉伯语中意为“两个海”,可能指卡塔尔和哈萨两海岸之间的岛屿均为其所有。另说意为“两股泉水”,因该岛不仅有咸的海水,又有成批的自流井水和海底泉水。后来沿海一带确定地名时,就把围绕麦纳麦岛的一群岛屿称为巴林群岛。

    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代楔形文字记载中,称巴林为“海滨之国”,岛名“迪尔蒙”。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其为“阿拉特岛”。3世纪,波斯萨珊王朝称其为“阿尔瓦岛”。古阿拉伯地理学家,把现在的卡塔尔、哈萨地区、科威特沿海及近海诸岛统称为“巴林海岸”。

    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到此。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巴士拉省的一部分。1507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巴林。1602年,被波斯人占领。1783年,赶走了波斯人,巴林酋长国宣布独立。1820年,英国人入侵,强迫其签订波斯湾总和平条约。1880年以后,沦为英国保护国。1933年,英国攫取了巴林石油开采权。195711月,英政府声明巴林是“英国保护下的独立酋长国”。1971814,宣布独立,成立巴林国。2002214,更名为巴林王国。

                       

    (作者: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文化博览)国名由来
  •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全称“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全国总面积22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437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原属地中海式气候,其他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沿海地区气温3839℃,内地有时高达54℃;冬季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

    国名源于该王国创始人伊本·沙特(18801953)的名字,是由沙特家族的名称与阿拉伯一词合成的。这个国家之所以用“沙特”命名,是为表彰沙特家族在王国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沙特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公元8世纪为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公元16世纪,阿拉伯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统治。沙特家族的发迹,可追溯到18世纪中叶,其发祥地是当时“内志”(当时阿拉伯半岛的两个重要区域之一,另一个为“汉志”)的“德拉依叶”。“德拉依叶”是个小地方,酋长是穆罕默德·伊本·沙特。1744年,他与伊斯兰教瓦哈比派的创立者瓦哈卜合作,由此建立了第一个沙特国。其后150年间,沙特国的疆土不断扩大。1902年,伊本·沙特攻克了利雅得(今沙特阿拉伯首都)。1913年,他成为内志的“苏丹”,后又经多年征战讨伐,打败了侯赛因(“汉志”王),统一了“汉志”与“内志”等广大地区。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兼并汉志,随后逐渐统一了阿拉伯半岛。1926年,建立了“汉志、内志及归属地区王国”。1932924,定国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意为沙特王室的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在中国史书上称为“大食”,希伯来语意为“旷野”“荒芜”,而阿拉伯语意指“沙漠”。据史料记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853年的亚述碑文中。公元前830年左右,“阿拉比亚”一词以波斯楔形文字的形式出现,指的就是阿拉伯。此后,希罗多德及其以后的希腊、罗马史家,都用“阿拉伯人”或“阿拉比亚人”指称整个半岛上的居民。但半岛居民首次采用“阿拉伯人”这一称谓,见于公元前后南方的古代碑刻。沙特在阿拉伯语中为“幸福”之意,所以,沙特阿拉伯即为“幸福的沙漠”之意。

     

     

     

    巴林全称“巴林王国”,位于波斯湾中部的岛国,面积662平方公里,人口约46.6万,国内由36个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最大的是巴林岛,巴林是阿拉伯世界唯一岛屿组成的国家,国土总面积706.5平方公里,界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之间,距沙特阿拉伯东海岸24公里,卡塔尔西海岸28公里。巴林属热带沙漠气候。

    巴林国名得名于岛名。其岛名一说在阿拉伯语中意为“两个海”,可能指卡塔尔和哈萨两海岸之间的岛屿均为其所有。另说意为“两股泉水”,因该岛不仅有咸的海水,又有成批的自流井水和海底泉水。后来沿海一带确定地名时,就把围绕麦纳麦岛的一群岛屿称为巴林群岛。

    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代楔形文字记载中,称巴林为“海滨之国”,岛名“迪尔蒙”。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其为“阿拉特岛”。3世纪,波斯萨珊王朝称其为“阿尔瓦岛”。古阿拉伯地理学家,把现在的卡塔尔、哈萨地区、科威特沿海及近海诸岛统称为“巴林海岸”。

    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到此。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巴士拉省的一部分。1507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巴林。1602年,被波斯人占领。1783年,赶走了波斯人,巴林酋长国宣布独立。1820年,英国人入侵,强迫其签订波斯湾总和平条约。1880年以后,沦为英国保护国。1933年,英国攫取了巴林石油开采权。195711月,英政府声明巴林是“英国保护下的独立酋长国”。1971814,宣布独立,成立巴林国。2002214,更名为巴林王国。

                       

    (作者: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