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0年  /  第四期
  • (方言丛谈)包头方言探微之五
  •  

    圪泡

    圪泡是内蒙古西部区,乃至晋陕地区一个使用极为广泛而又极具特色的方言词。深刻了解本地方言的人,对圪泡意义的理解没有歧义,都知道是指私生子,在语言交际中,也能运用自如,了无障碍,但其因何而称之为“圪泡”,则由于许多人忽略了其所具有的深刻民俗内涵,因而在解释起来各说各话。或释之肤浅,以为与膀胱有关,因音定字,写作圪脬;或释之过深,妄自猜测,认为其出生不够光明正大,写作隔脬。最终不能切中要义,所以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释义。

    其实私生子之谓之圪泡,与私生子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大有关联。所谓私生子,用本地话说,就是大闺女养的,其母未结婚而与人怀孕所生。因为人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其出也突兀,所以谓之“圪泡”。圪泡也者,方言亦谓之“水圪泡”,即文语所说浮沤,是沉积时间较长的死水中因产生沼气而冷不丁地冒出来的气泡。私生子之出生,与之相类,而方言为隐讳其称,所以谓之圪泡,一者比喻形象,另外使用之初,也具有隐语的性质,可以避免在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说出时发生可能的冲突,因为明说某人是个私生子,在常识上来讲也是颇为忌讳的。只是最初作为隐语的“圪泡”,沿用既久,人所尽知,于是失去了秘密性,成为大众语言了。

    对“圪泡”一词这样解释,并非主观臆断,只要你向熟知方言掌故的老农询问为什么把私生子叫做“圪泡”,他会很简洁地告诉你:冒出来的嘛。而且方言在詈骂突然出现的人时,也经常说:从哪冒出这么个圪泡来?可见将私生子称做圪泡,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式的借用,与膀胱等并无瓜葛,人们使用中习焉不察,遂致失其本来面目。

    圪泡除了特指私生子之外,还引申指品质恶劣的人,在包头方言中是一个具有强烈憎恶色彩的詈语词,其构成的方言词极多,而且极具特色。比如骂人为灰圪泡,程度已属恶毒,而又重其“色彩”,复谓之灰蓝圪泡,其实是进一步往坏了刻画,与颜色毫无关系。又为了证明某人确是圪泡,则骂其为真至圪泡,是决无虚假的意思;进而还有活捉圪泡,是说其母与人私通,被人当场活捉,不幸居然还怀孕,所生者自然是活捉圪泡,描摹可谓深刻细致。此外,还有倯圪泡、野圪泡、老圪泡、小圪泡、贼圪泡、拐圪泡、瞎圪泡等,皆非文明语言。

    也可以指称东西,如说:这个车子忽零撩啦地用不成了,快把圪泡扔了算了;又俗谚曰:眼耐冻,嘴耐烧,鼻子耳朵倯圪泡。如此看来,圪泡一词,似乎是可以骂指所有物品的。

    圪泡在包头方言中还可以做形容词,是坏与不好的甚词,相当于普通话所说“王八蛋”的意思。如说:那个圪泡地方可欺负外地人嘞;那个圪泡路可难走嘞;这个圪泡手机动不动就坏了;圪泡单位,好几个月了不给发工资;圪泡文章,这么难写。

    一个小小的“水圪泡”,居然演变出这样多的意思来,的确是匪夷所思。

    撺掇

    包头方言中,大量地保留了元明时期的“官话”词语。这些词语在现代普通话中已有了较为通用的替代说法,所以日常很少使用,即使偶尔使用,人们也感到非常生疏,甚至就把它当作方言词语来看待了。

    撺掇就是一个产生在宋元时期而包头方言中频见使用的口语词。如方言经常说“众人撺掇得把事情办成了。”或“本来不想去,叫他一撺掇也去啦。”等等。撺掇的字面本义是顺势抛举,引申之,在借以形容抽象行为时,就产生了从旁极力帮衬、促成其事的意思。

    帮衬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可以理解为帮助和促成,一则可以解释为鼓动和怂恿。

    其一如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十七出:“好姻缘辐凑,把你撺掇嫁一个好儿夫,那更效绸缪。”其中的撺掇,是玉成其事的意思。又如《水浒传》第二十六回:“王婆和那妇人谢道:‘难得何九叔撺掇,回家一发相谢。’”是帮忙的意思。而《平妖传》第十八回:“胡员外大喜,拱手道:‘全仗学究扶持撺掇。’”撺掇与扶持并列,较为明显地体现出撺掇的本义,相当于抬举和鼎力相助。

    其二如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二五:“子房为韩报秦,撺掇高祖入关。”是说张良为了报秦国灭韩的仇恨,一力怂恿刘邦入关,有点以公谋私的嫌疑。又如《西游记》第三十回:“他怪我撺掇师傅念‘紧箍儿咒’”撺掇在这里的意思,是撺掇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一目的,促使别人做原本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所以含有贬义。

     撺掇不仅可以用于具体的行为,也可以描摩抽象的事情。比如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是说杜鹃鸟的叫声,也在劝人归家。

    撺掇由于是个口语词,所以受方言口音的影响,发音也不尽相同,反映在书面上,就有许多的异文,但其意思没有丝毫的改变。

    一为撺顿或攛顿。如元朱庭玉《祆神急·闺思》套曲:“愁人倦听,杜鹃声更哀……把似唤将春去,争如撺顿取那人来!”元张可久《折桂令·幽居次韵》曲:“攛顿着小丫鬟舞元宵迓鼓,摸索着大肚皮装村酒葫芦。”

    二为撺断。如宋史达祖《庆清朝》词:“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撺断绿阴成。”又如元张可久《清江引·春思》曲:“杜鹃几声烟树暖,风雨相撺断。”元汤式《南吕·一枝花·夏闺怨》散套:“也是我孜孜的撺断他学干禄。”     

    三为撺道。如《西游记》第三十九回:“你这呆孽畜,撺道师傅咒我哩!”

    撺掇不仅在包头方言中屡见使用,在吴方言中也有保留,如鲁迅《呐喊·社戏》:“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由上述诸例可见,撺掇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方言词,只不过在方言中使用较为频繁而已。

    即溜

     “即溜”是个分音词。所谓分音词,又叫切脚语、反切语,是由古代反切注音形式演变而来的一种语言现象。其特点,是由反切上字的声母与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拚出本字。包头方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分音词,例如“不浪”是个分音词,合拚起来就是“棒”;“黑浪”也是个分音词,合拚就是“巷”,等等。

    因为分音词只是讲究对语音的忠实描写,所以常常是音无定字。“即溜”就有多种写法,如唧溜、鲫溜等,据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宋代宋祁所著《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说:“(三国魏)孙炎作反切语,本出于俚俗常言,尚数百种。故谓‘就’为鲫溜。凡人不慧者,即曰不鲫溜。”既然不慧为不鲫溜,那么显而易见鲫溜就是慧。慧者,聪明也,鲫溜的本义当是聪明、机灵的意思。唐卢仝《送伯龄过江》诗:“不唧溜钝汉,何由通姓名?”不唧溜与钝并列,其意义是相同的。

    需引起注意的是,鲫溜是“就”的分音词,具有聪明、机灵的意思,但遍查字书,却未见“就”关于这个意义的用例。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就”只是当时某个字或词的口语音,由于反切语鲫溜的完全替代,“就”的这一义项自然消亡了。

    即溜作为俚俗常言,其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派生出了许多的意义,而且因为其具有口语的特点,所以在大量使用口语的宋元词曲中经常可见。如宋周邦彦《青玉案》词:“玉体偎人情何厚,轻怜轻惜转唧溜。雨散云收眉儿皱。”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眼前不见意中人,枕满啼痕,把个唧溜庞儿为他瘦损。”二例中的唧溜,其义均为俊俏、漂亮。此义由南朝宋颜延之《类书纂要》所云“杭州人以秀为唧溜”可证明。

    又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泐潭洪英禅师”:“僧拟议,师曰:‘不唧溜汉。’”《元曲选》缺名《气英布》一折:“曹参,你去军中精选二十个即溜军士,跟随何出使九江去者。”其义又为身手敏捷、精明伶俐。《警世通言》卷十五:“那一夜我眼也不曾合,他怎么拿得这样即溜?”也是动作利索、毫不拖泥带水的意思。清袁枚《随园随笔·方言古今不同》引明田汝成《委巷丛谈》:“杭人谓快速为鲫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这几项人极是老鲫溜,也会得使人喜,也会得使人怒,弄得人死心塌地,不敢不从。”文中的老鲫溜云云,相当于现在的老滑头。而所谓滑头,也就是聪明的贬义说法。  

    即溜在包头方言中多写作急溜,其意义主要是聪明、反应灵敏,与《气英布》和《警世通言》中所用相同。例如“那个后生可急溜了。”就是说那个小伙子机灵、不呆板。同时,它可作名词使用,如:他是个小急溜。还可以分开使用,如四字俗语急脚溜手,就是手脚急溜的意思。此外还有急跑溜逛、急说溜道等。又转音为“捉溜”,意义与急溜基本相同。当然,上述例词从“急”和“溜”也可以自成解释,但我们从中仍然能够看出有“即溜”的影子,这个意义上的“急”和“溜”,应该说是对即溜一词的发展。

    抬举

     “抬举”这个词,虽然还不能说是完全的方言词语,但它在普通话中的用例毕竟是很少的,经常所见,不过是“不识抬举”一词而已。中华书局编《中华成语词典》对“不识抬举”的释义是“不接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对抬举的解释也较为笼统:“因看重而赏识或提拔。”比起方言来,意义稍嫌狭窄。

    关于抬举的解释,顾名思义,应当是高举或举起来。这种抬举,并不止于手的动作,也可扩展到别的事物。如唐罗隐《春风》诗:“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由于抬举物体必定要小心翼翼、呵护有加,所以渐渐地就引申出爱护的意思来;又由于爱护对象的不同,引申义也就不尽相同。

    如果是对孩子,就是抚育。这个意义早在唐、五代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了。如敦煌变文的《父母恩重经》中,就随处可见“自小阿娘抬举,长成严父教招。”“咽苦吐甘抬举得,莫交辜负阿娘恩。”“就中苦是阿娘身,抬举孩儿岂但频。洗浣宁辞寒与热,抱持不倦苦兼辛。”等例文。元杂剧中的用例更多,意思也更为明显。如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孩儿,想从小间,俺两口儿怎生抬举你来,你如今峥嵘发达呵,你可休忘了俺两口的恩念。”又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父亲辞世,有母湛氏,抬举小生成人长大,训课读书。”包头方言中,经常说好不容易把娃娃抬举大等等,就是抚养的意思。

    倘若是对苗木,则是培育、务艺。如宋陶谷《清异录·百花》:“抬举牡丹法:常以九月取角屑、硫磺,碾如面,拌细土……至开时,大如碗面。”包头方言也有类似说法,如“温室里头种点儿东西可不好抬举了,冷了不行,热了也不行。”

    假使是对部下,便是赏识和奖掖。如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蒙主上抬举,加为六宫提督太监。”就是赏识提拔的意思。关于抬举的这一意义,《水浒传》第二回中说得至为明白:“忽一日,(宋徽宗)与高俅道:‘朕欲要抬举你,但有边功,方可升迁,先教枢密院与你入名,只是做随驾迁转的人。’后来没半年之间,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

    若是对老人,则是尊重和爱戴。如包头方言说:那个娃娃可孝顺了,把两个老人抬举得就像供神神了。方言中与抬举意义相近者,是抬掇和抬爱。对待物体或人,不是弃掷于地,而是用双手端掇起来,其爱戴之情可以想见;而抬爱云云,一个爱字,便道出了其词之真谛。这两个词,可以说是抬举的最好注脚。

    其次,抬举又有关照、照看之义。如金无名氏《刘知远诸宫调》第二:“丈人相见便神和,招入舍好抬举。”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张君瑞病恹恹担带不去,说不得凄凉,觑不得凄楚。骨消肉尽,只有筋脉皮肤,又没个亲熟的人抬举。”明高则诚《琵琶记·蔡公逼试》:“去到长安,那里无人抬举,他遂流落去街上乞食。”等等。

    总之,所谓抬举,是对人的一种良好态度,表现在行动上,则是无微不至的看顾。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当个香炉供器地看待。对这种看待不领情或不珍惜,便是“不识抬举”。这样一看,《中华成语词典》对“抬举”的解释,显然是不全面的。

    毛猴子

    抽陀螺为我国传统民间游戏,而陀螺之名,各地或有不同。如包头方言称之为“猴子”或“毛猴子”。东北方言则谓之“冰猴”或“冰尜”。山东《莱阳县志》记陀螺曰:“削木寸余,尖其一端,于冰地鞭击,旋转不已,谓之打猴。”可见当地也叫猴子。有的地方称抽陀螺为“打懒老婆”,也许就称陀螺为“懒老婆”。

    陀螺通常用圆木棒做成,约一寸多长。将一端削尖钉上圆钉,有的则安上“滚珠”,用手或者鞭绳缠绕旋转在冰面上,然后拿鞭子抽打,越抽越转,最后几乎是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因为旋转的陀螺含有力量,所以儿童们在游戏时,会使劲抽打自己的陀螺,在认为已经力道充足时,就让它与别人的陀螺碰撞,比赛谁的陀螺厉害。在文娱生活落后的年代里,抽陀螺是乡村儿童冬天里极富趣味的娱乐方式。因为是户外活动,所以也有健身和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

    关于陀螺的形制及玩法,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记之甚详:“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实而无柄,绕以鞭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掣其绳,一掣,陀螺则转,无声也。视其缓而鞭之,转转无复住。转之急,正如卓立地上,顶光旋旋,影不动也。”类似陀螺的玩具在宋代时叫做“千千”,清方以智《通雅·器用十三》说:“惜千千,转轮也。《南宋市肆记》载京瓦儿戏之场有惜千千,盖如京师之放空钟、抽陀螺乎?形扁丸,有脐,以绳卷而放之,其转不已,谓之千千,或其遗称。”     

    此外,清杭世骏《橙花馆集·<妆域联句>序》中又有这样的记载:“妆域者,形圆环如璧,径四寸,以象牙为之。面平,镂以树、石、人物,丹碧粲然。背微隆起,作坐龙盘屈状,旁刻妆域二小字,楷法精谨。当背党中央凸出,置铁针仅及寸,界以局,手旋之,使针卓立轮转如飞。复以袖拂,则久久不能停,逾局者有罚。相传为前代宫人角胜之戏。”此“妆域”,即包头乡间所谓“捻转转”,只不过是用象牙雕刻而成,精致漂亮一些罢了。

     “毛猴子”为乡间俗称,大概人们见陀螺被抽打而旋转,类似于猴子,故而才如此命名的吧。不过据说在“文革”期间,因为触犯了伟人的忌讳,所以有好事者一度曾改名为“蒋猴子”。“蒋猴子”者,蒋介石也。人民公敌,儿童尽情率意地鞭打,一者能够泄私愤,另外又可以增强娱乐效果,改得的确不错。但世代风俗,积习难改,人们过后仍旧还叫“毛猴子”,当然其中也并不含有任何大不敬的意思。

    另外补充一点,陀螺在日本谓之“独乐”,这名字据说也是从中国传入的。体会其意义,可能是因为陀螺可以一个人抽着玩,所以古人才取了这样有意思的名字吧。

     

                      (作者:包头市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方言丛谈)包头方言探微之五
  •  

    圪泡

    圪泡是内蒙古西部区,乃至晋陕地区一个使用极为广泛而又极具特色的方言词。深刻了解本地方言的人,对圪泡意义的理解没有歧义,都知道是指私生子,在语言交际中,也能运用自如,了无障碍,但其因何而称之为“圪泡”,则由于许多人忽略了其所具有的深刻民俗内涵,因而在解释起来各说各话。或释之肤浅,以为与膀胱有关,因音定字,写作圪脬;或释之过深,妄自猜测,认为其出生不够光明正大,写作隔脬。最终不能切中要义,所以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释义。

    其实私生子之谓之圪泡,与私生子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大有关联。所谓私生子,用本地话说,就是大闺女养的,其母未结婚而与人怀孕所生。因为人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其出也突兀,所以谓之“圪泡”。圪泡也者,方言亦谓之“水圪泡”,即文语所说浮沤,是沉积时间较长的死水中因产生沼气而冷不丁地冒出来的气泡。私生子之出生,与之相类,而方言为隐讳其称,所以谓之圪泡,一者比喻形象,另外使用之初,也具有隐语的性质,可以避免在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说出时发生可能的冲突,因为明说某人是个私生子,在常识上来讲也是颇为忌讳的。只是最初作为隐语的“圪泡”,沿用既久,人所尽知,于是失去了秘密性,成为大众语言了。

    对“圪泡”一词这样解释,并非主观臆断,只要你向熟知方言掌故的老农询问为什么把私生子叫做“圪泡”,他会很简洁地告诉你:冒出来的嘛。而且方言在詈骂突然出现的人时,也经常说:从哪冒出这么个圪泡来?可见将私生子称做圪泡,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式的借用,与膀胱等并无瓜葛,人们使用中习焉不察,遂致失其本来面目。

    圪泡除了特指私生子之外,还引申指品质恶劣的人,在包头方言中是一个具有强烈憎恶色彩的詈语词,其构成的方言词极多,而且极具特色。比如骂人为灰圪泡,程度已属恶毒,而又重其“色彩”,复谓之灰蓝圪泡,其实是进一步往坏了刻画,与颜色毫无关系。又为了证明某人确是圪泡,则骂其为真至圪泡,是决无虚假的意思;进而还有活捉圪泡,是说其母与人私通,被人当场活捉,不幸居然还怀孕,所生者自然是活捉圪泡,描摹可谓深刻细致。此外,还有倯圪泡、野圪泡、老圪泡、小圪泡、贼圪泡、拐圪泡、瞎圪泡等,皆非文明语言。

    也可以指称东西,如说:这个车子忽零撩啦地用不成了,快把圪泡扔了算了;又俗谚曰:眼耐冻,嘴耐烧,鼻子耳朵倯圪泡。如此看来,圪泡一词,似乎是可以骂指所有物品的。

    圪泡在包头方言中还可以做形容词,是坏与不好的甚词,相当于普通话所说“王八蛋”的意思。如说:那个圪泡地方可欺负外地人嘞;那个圪泡路可难走嘞;这个圪泡手机动不动就坏了;圪泡单位,好几个月了不给发工资;圪泡文章,这么难写。

    一个小小的“水圪泡”,居然演变出这样多的意思来,的确是匪夷所思。

    撺掇

    包头方言中,大量地保留了元明时期的“官话”词语。这些词语在现代普通话中已有了较为通用的替代说法,所以日常很少使用,即使偶尔使用,人们也感到非常生疏,甚至就把它当作方言词语来看待了。

    撺掇就是一个产生在宋元时期而包头方言中频见使用的口语词。如方言经常说“众人撺掇得把事情办成了。”或“本来不想去,叫他一撺掇也去啦。”等等。撺掇的字面本义是顺势抛举,引申之,在借以形容抽象行为时,就产生了从旁极力帮衬、促成其事的意思。

    帮衬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可以理解为帮助和促成,一则可以解释为鼓动和怂恿。

    其一如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十七出:“好姻缘辐凑,把你撺掇嫁一个好儿夫,那更效绸缪。”其中的撺掇,是玉成其事的意思。又如《水浒传》第二十六回:“王婆和那妇人谢道:‘难得何九叔撺掇,回家一发相谢。’”是帮忙的意思。而《平妖传》第十八回:“胡员外大喜,拱手道:‘全仗学究扶持撺掇。’”撺掇与扶持并列,较为明显地体现出撺掇的本义,相当于抬举和鼎力相助。

    其二如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二五:“子房为韩报秦,撺掇高祖入关。”是说张良为了报秦国灭韩的仇恨,一力怂恿刘邦入关,有点以公谋私的嫌疑。又如《西游记》第三十回:“他怪我撺掇师傅念‘紧箍儿咒’”撺掇在这里的意思,是撺掇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一目的,促使别人做原本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所以含有贬义。

     撺掇不仅可以用于具体的行为,也可以描摩抽象的事情。比如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是说杜鹃鸟的叫声,也在劝人归家。

    撺掇由于是个口语词,所以受方言口音的影响,发音也不尽相同,反映在书面上,就有许多的异文,但其意思没有丝毫的改变。

    一为撺顿或攛顿。如元朱庭玉《祆神急·闺思》套曲:“愁人倦听,杜鹃声更哀……把似唤将春去,争如撺顿取那人来!”元张可久《折桂令·幽居次韵》曲:“攛顿着小丫鬟舞元宵迓鼓,摸索着大肚皮装村酒葫芦。”

    二为撺断。如宋史达祖《庆清朝》词:“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撺断绿阴成。”又如元张可久《清江引·春思》曲:“杜鹃几声烟树暖,风雨相撺断。”元汤式《南吕·一枝花·夏闺怨》散套:“也是我孜孜的撺断他学干禄。”     

    三为撺道。如《西游记》第三十九回:“你这呆孽畜,撺道师傅咒我哩!”

    撺掇不仅在包头方言中屡见使用,在吴方言中也有保留,如鲁迅《呐喊·社戏》:“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由上述诸例可见,撺掇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方言词,只不过在方言中使用较为频繁而已。

    即溜

     “即溜”是个分音词。所谓分音词,又叫切脚语、反切语,是由古代反切注音形式演变而来的一种语言现象。其特点,是由反切上字的声母与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拚出本字。包头方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分音词,例如“不浪”是个分音词,合拚起来就是“棒”;“黑浪”也是个分音词,合拚就是“巷”,等等。

    因为分音词只是讲究对语音的忠实描写,所以常常是音无定字。“即溜”就有多种写法,如唧溜、鲫溜等,据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宋代宋祁所著《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说:“(三国魏)孙炎作反切语,本出于俚俗常言,尚数百种。故谓‘就’为鲫溜。凡人不慧者,即曰不鲫溜。”既然不慧为不鲫溜,那么显而易见鲫溜就是慧。慧者,聪明也,鲫溜的本义当是聪明、机灵的意思。唐卢仝《送伯龄过江》诗:“不唧溜钝汉,何由通姓名?”不唧溜与钝并列,其意义是相同的。

    需引起注意的是,鲫溜是“就”的分音词,具有聪明、机灵的意思,但遍查字书,却未见“就”关于这个意义的用例。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就”只是当时某个字或词的口语音,由于反切语鲫溜的完全替代,“就”的这一义项自然消亡了。

    即溜作为俚俗常言,其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派生出了许多的意义,而且因为其具有口语的特点,所以在大量使用口语的宋元词曲中经常可见。如宋周邦彦《青玉案》词:“玉体偎人情何厚,轻怜轻惜转唧溜。雨散云收眉儿皱。”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眼前不见意中人,枕满啼痕,把个唧溜庞儿为他瘦损。”二例中的唧溜,其义均为俊俏、漂亮。此义由南朝宋颜延之《类书纂要》所云“杭州人以秀为唧溜”可证明。

    又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泐潭洪英禅师”:“僧拟议,师曰:‘不唧溜汉。’”《元曲选》缺名《气英布》一折:“曹参,你去军中精选二十个即溜军士,跟随何出使九江去者。”其义又为身手敏捷、精明伶俐。《警世通言》卷十五:“那一夜我眼也不曾合,他怎么拿得这样即溜?”也是动作利索、毫不拖泥带水的意思。清袁枚《随园随笔·方言古今不同》引明田汝成《委巷丛谈》:“杭人谓快速为鲫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这几项人极是老鲫溜,也会得使人喜,也会得使人怒,弄得人死心塌地,不敢不从。”文中的老鲫溜云云,相当于现在的老滑头。而所谓滑头,也就是聪明的贬义说法。  

    即溜在包头方言中多写作急溜,其意义主要是聪明、反应灵敏,与《气英布》和《警世通言》中所用相同。例如“那个后生可急溜了。”就是说那个小伙子机灵、不呆板。同时,它可作名词使用,如:他是个小急溜。还可以分开使用,如四字俗语急脚溜手,就是手脚急溜的意思。此外还有急跑溜逛、急说溜道等。又转音为“捉溜”,意义与急溜基本相同。当然,上述例词从“急”和“溜”也可以自成解释,但我们从中仍然能够看出有“即溜”的影子,这个意义上的“急”和“溜”,应该说是对即溜一词的发展。

    抬举

     “抬举”这个词,虽然还不能说是完全的方言词语,但它在普通话中的用例毕竟是很少的,经常所见,不过是“不识抬举”一词而已。中华书局编《中华成语词典》对“不识抬举”的释义是“不接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对抬举的解释也较为笼统:“因看重而赏识或提拔。”比起方言来,意义稍嫌狭窄。

    关于抬举的解释,顾名思义,应当是高举或举起来。这种抬举,并不止于手的动作,也可扩展到别的事物。如唐罗隐《春风》诗:“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由于抬举物体必定要小心翼翼、呵护有加,所以渐渐地就引申出爱护的意思来;又由于爱护对象的不同,引申义也就不尽相同。

    如果是对孩子,就是抚育。这个意义早在唐、五代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了。如敦煌变文的《父母恩重经》中,就随处可见“自小阿娘抬举,长成严父教招。”“咽苦吐甘抬举得,莫交辜负阿娘恩。”“就中苦是阿娘身,抬举孩儿岂但频。洗浣宁辞寒与热,抱持不倦苦兼辛。”等例文。元杂剧中的用例更多,意思也更为明显。如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孩儿,想从小间,俺两口儿怎生抬举你来,你如今峥嵘发达呵,你可休忘了俺两口的恩念。”又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父亲辞世,有母湛氏,抬举小生成人长大,训课读书。”包头方言中,经常说好不容易把娃娃抬举大等等,就是抚养的意思。

    倘若是对苗木,则是培育、务艺。如宋陶谷《清异录·百花》:“抬举牡丹法:常以九月取角屑、硫磺,碾如面,拌细土……至开时,大如碗面。”包头方言也有类似说法,如“温室里头种点儿东西可不好抬举了,冷了不行,热了也不行。”

    假使是对部下,便是赏识和奖掖。如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蒙主上抬举,加为六宫提督太监。”就是赏识提拔的意思。关于抬举的这一意义,《水浒传》第二回中说得至为明白:“忽一日,(宋徽宗)与高俅道:‘朕欲要抬举你,但有边功,方可升迁,先教枢密院与你入名,只是做随驾迁转的人。’后来没半年之间,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

    若是对老人,则是尊重和爱戴。如包头方言说:那个娃娃可孝顺了,把两个老人抬举得就像供神神了。方言中与抬举意义相近者,是抬掇和抬爱。对待物体或人,不是弃掷于地,而是用双手端掇起来,其爱戴之情可以想见;而抬爱云云,一个爱字,便道出了其词之真谛。这两个词,可以说是抬举的最好注脚。

    其次,抬举又有关照、照看之义。如金无名氏《刘知远诸宫调》第二:“丈人相见便神和,招入舍好抬举。”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张君瑞病恹恹担带不去,说不得凄凉,觑不得凄楚。骨消肉尽,只有筋脉皮肤,又没个亲熟的人抬举。”明高则诚《琵琶记·蔡公逼试》:“去到长安,那里无人抬举,他遂流落去街上乞食。”等等。

    总之,所谓抬举,是对人的一种良好态度,表现在行动上,则是无微不至的看顾。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当个香炉供器地看待。对这种看待不领情或不珍惜,便是“不识抬举”。这样一看,《中华成语词典》对“抬举”的解释,显然是不全面的。

    毛猴子

    抽陀螺为我国传统民间游戏,而陀螺之名,各地或有不同。如包头方言称之为“猴子”或“毛猴子”。东北方言则谓之“冰猴”或“冰尜”。山东《莱阳县志》记陀螺曰:“削木寸余,尖其一端,于冰地鞭击,旋转不已,谓之打猴。”可见当地也叫猴子。有的地方称抽陀螺为“打懒老婆”,也许就称陀螺为“懒老婆”。

    陀螺通常用圆木棒做成,约一寸多长。将一端削尖钉上圆钉,有的则安上“滚珠”,用手或者鞭绳缠绕旋转在冰面上,然后拿鞭子抽打,越抽越转,最后几乎是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因为旋转的陀螺含有力量,所以儿童们在游戏时,会使劲抽打自己的陀螺,在认为已经力道充足时,就让它与别人的陀螺碰撞,比赛谁的陀螺厉害。在文娱生活落后的年代里,抽陀螺是乡村儿童冬天里极富趣味的娱乐方式。因为是户外活动,所以也有健身和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

    关于陀螺的形制及玩法,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记之甚详:“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实而无柄,绕以鞭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掣其绳,一掣,陀螺则转,无声也。视其缓而鞭之,转转无复住。转之急,正如卓立地上,顶光旋旋,影不动也。”类似陀螺的玩具在宋代时叫做“千千”,清方以智《通雅·器用十三》说:“惜千千,转轮也。《南宋市肆记》载京瓦儿戏之场有惜千千,盖如京师之放空钟、抽陀螺乎?形扁丸,有脐,以绳卷而放之,其转不已,谓之千千,或其遗称。”     

    此外,清杭世骏《橙花馆集·<妆域联句>序》中又有这样的记载:“妆域者,形圆环如璧,径四寸,以象牙为之。面平,镂以树、石、人物,丹碧粲然。背微隆起,作坐龙盘屈状,旁刻妆域二小字,楷法精谨。当背党中央凸出,置铁针仅及寸,界以局,手旋之,使针卓立轮转如飞。复以袖拂,则久久不能停,逾局者有罚。相传为前代宫人角胜之戏。”此“妆域”,即包头乡间所谓“捻转转”,只不过是用象牙雕刻而成,精致漂亮一些罢了。

     “毛猴子”为乡间俗称,大概人们见陀螺被抽打而旋转,类似于猴子,故而才如此命名的吧。不过据说在“文革”期间,因为触犯了伟人的忌讳,所以有好事者一度曾改名为“蒋猴子”。“蒋猴子”者,蒋介石也。人民公敌,儿童尽情率意地鞭打,一者能够泄私愤,另外又可以增强娱乐效果,改得的确不错。但世代风俗,积习难改,人们过后仍旧还叫“毛猴子”,当然其中也并不含有任何大不敬的意思。

    另外补充一点,陀螺在日本谓之“独乐”,这名字据说也是从中国传入的。体会其意义,可能是因为陀螺可以一个人抽着玩,所以古人才取了这样有意思的名字吧。

     

                      (作者:包头市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