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7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人物剪影)在编史修志的辛劳中体现人生价值
  •    我于1960年参加工作。1992年放弃担任基层事业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任职,回市交通局任编史办主任,有人认为,搞编史工作既无权力,又无实惠是一项没名没利的软工作,但我认为,每一项伟大事业的前进和发展,永远离不开史志工作,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20053月已经退休5年的我,又受组织的聘请,重返编史修志岗位,主持包头公路交通新方志的编纂工作。无论是工作期间还是退休期间,我始终没有放弃在编史工作中辛勤的耕作,13年中我先后主编或参与编著了6本实用价值的书籍。有人问我,你已到享受晚年幸福的时候,为什么还是这样忙碌辛苦?为什么对编史工作这样热衷?我想起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不仅在多年从事编史工作中唤发了对这项工作的热爱,更主要的是,我是一名身患13年癌症的病人,我要在平凡的岗位上挑战自我,在编史修志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我的人生价值。

        一、修身历练  安于修史著人生

        我出身很贫寒,刚刚出世5个月,父亲病故,全家6口人的生活仅靠母亲给当地毛店的资本家干活挣些米面来维持。是共产党送我进小学念书,直至大专毕业。工作的历程中,我曾多次评为优秀青年、包头市五好职工、先进工作者、模范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后,组织的培养,个人工作的努力,先后担任市交通局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为充实基层,经局定调我到交通厅直属事业单位内蒙黄河航运管理处工作,先后担任党、政一把手,一干就是8年。1992年,我主动提出不担任领导,要求调回市局工作,当时一名分管厅长给我做工作,让我继续留任,系统内熟悉我的基层领导们指责我:“你年龄不算大,为什么弃官不要。”回局后,组织上对我非常信任,局长找我谈话说:“目前系统内一个运输公司需要一名经理兼书记,局编史办也需要一名同志,这两项工作,你考虑一下。”当时到一个公司任经理兼书记,对一些干部来讲,是求之不得的,好机会,如果我要去了,工作有搞头,在系统内名声好,自己的实惠多,而编史办呢? 这个部门不是机关的主要科室,组织人员全部是青一色退休同志,一些对编史修志工作没有足够认识的人,认为这个部门有也五八,没有也四十,更何况这是一个“三清”部门,“清贫”“清苦”“清静”。编史办工作从资料的收集到整理成书,确实是十分艰巨、十分劳累的。

        面对这一现实,我想:每个人都想有一份好的工作,都想有一个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好环境,编史工作虽然清苦艰难,只要我们自尊、自强、自信、有志气就会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贡献,在奉献中体现自身价值。在这工作转折的关键时刻,最终我选择了局编史办,从事编史修志工作。

        二、面对病魔挑战  敢于拼搏再新生

        1992年初,到局编史办后,第一项任务是参加了包头市《交通邮电卷》的编写工作。历经三个月,夜以继日的纂写了18万字的《公路篇》,我虽然劳累一些,但从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同行那里大量吸收营养,无论从认识水平上,还是在撰写志书的实际操作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后来用了二年多的时间对《包头公路交通志》的初稿进行了数次修改,重新定了篇目,将原来的8227735万字改变为51930万字。无论从篇目的结构上,还是内容的充实上,以及文字的精练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我们后来完成较高质量的《包头公路交通志》奠定了基础。

        正当我准备进行志书的总纂时,不幸的遭遇扑面而来,9311月,我被包头市二医院初步诊断为患了直肠癌,家人、同志和我,面对这一诊断结果,惊呆了,“这个病能治好吗?”“我能不能活下去?”“我还能活多久……”。当时我想的很多,后来我想到一点,那就是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首先不要被吓倒,我冷静下来,积极配合医院继续做各项检查和治疗。与此同时让我另一件担心的事就是即将要报批的《包头公路交通志》,如果我要做手术的话,不就搁浅了吗?想到这些我便把编史办公室的张俊同志叫到医院病房里,告诉他把志书稿给我送到医院里,我要总纂。张俊同志十分动情地说:“难道你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我对老张说:“如果我不把志书总纂完,即将成书的《包头公路交通志》又要继续延迟出版”。老张看到我这样执着,终于答应了。面对死神的挑战,我坚持拼搏,坐在病房的沙发上,在等待各项检查结果的时间里,在输完液体之后,我硬是一章一章、一节一节、一字一句地把30万字的志稿在二医院病房里总纂完毕,我的这种举动同病室的病友以及病房的大夫和护士们都感到震惊,不理解,他们问我“你已经确诊为十分严重的病,你图啥,非要带病把志稿看完”。我说:“为了尽快出版一本高质量的专业志书。”

        科学的诊断是无可反驳的,通过单位同意决定进京治疗,局领导到家里看望我,嘱咐我,要我积极治疗。上火车时,同志们、亲友们、送站的几十人把包头车站的贵宾室挤得满满的,火车进站后,大家把我送上火车,我站在火车上,望着送我的同志们、亲友们,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我不是怕死,而是为同志们、亲友们的兄弟之情,友爱之心所感动,我暗下决心,只要有一线希望,一定要活下去,继续拼搏回报社会,报答各级领导、同志们对我的关心之情。

        北医三院的大夫们给我做了根治手术,手术历时七个小时,由于手术打击过大,术后连续十几天不能进食,全靠静脉输液维持营养,住院54天,体重降了30余斤。术后正值一年一度的春节,正月初五我便到医院放疗,又经历了呕吐、腹泻,腹部、内脏器官功能受到轻度损害。的确,当健康离我而去,宝贵的生命受到死亡威胁时,我才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可贵,因为只有活着,才能实现自己的追求,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拥有自己想拥有的一切。

        由于医护人员高超的医疗技术和精心的护理,领导、亲友、同志们的关心使我跳跃死亡的峡谷。手术后,仅仅休息了3个多月,我惦记着志书,上班后,打印送审稿、召开评审会、上报审批、安排印刷五校其稿,在后期出版《包头公路交通志》的过程中,我完全忘了自己是个刚做完手术的癌症患者。

        病后,我总结出“要抗争,不怕死,要精神,不马虎”12个字的抗癌信条。患癌症是人生最大的苦难之一,癌症康复是一条艰辛、崎岖、坎坷不平坦的道路,疾病早期的手术与放、化疗非常重要,但更主要的是要争取活,要有不怕死的气概和战胜疾病的毅力,要坦然地对待病情,既不惶惶不安,让病把你拿住,又不能大大咧咧,漫不经心,要精神,精神是征服一切的有力支柱,苦难对弱者来说是使人陷于灭顶之灾的沼泽,但对有精神的强者来说却恰恰是锤炼自己的熔炉。

        三、活着就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为社会做贡献

        今年是我患癌症的第13个年头,我已63周岁。进入花甲之年,回顾这劫后余生的13年,我反而觉得自己生活得比以往更加充实,对生命和人生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13年中,我一直战斗在自己的工作中,一直紧握手中的笔,活跃在编史修志的各项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为社会做贡献。

        我多次参加了编史修志的评审与研讨活动。

        19933月与199510月赴广州与太原参加了全国城市华北地区第三、四次研讨会。

        1994年赴巴盟临河市参加了厅编委会主持的《巴盟公路交通志》的评审。

        19959月赴乌海市,参加了厅编委会主持的《当代内蒙古公路交通》的评审。

        1996年赴呼市参加了厅编委员会主持的《现代公路运输》的评审。

        今年9月赴呼市参加了厅编史办主持的领导、专家咨询会,对《现代公路》(2册)进行了评审。

        对评审工作,我总是一丝不苟。每次参加评审前,都反复阅读送审稿,并认真作好准备,写出书面评审材料。在评审会上积极发言,多次受到交通厅编史办的好评,与此同时,也受到了各盟市同仁们的一致赞扬和认可。

        19968月,交通部黄河上游航运史审稿会在内蒙古包头召开。我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会议比较隆重,所组织的会议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我这几年,先后主编或参与编纂了6本实用价值的书籍。

        199510月完成《包头公路交通志》的编纂,正式出版发行。

        1997年初,包头市志·卷三<城市建设篇>60万字的篇幅,我亲自撰写了其中的“交通篇”,即公路、铁路、民航、水运4个专题的内容18万字。该书通过评审,修改后正式出版发行。

        1998年《公路法》颁布后,我立刻联想到应该有一本能够提高道路运输、运政人员的执法水平以及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的书。于是根据自己在交通局工作的经历、经验和所遇到的问题,主编了20余万字的《公路行车日题》。这本书编写出来,立刻引起有关领导的部门的注意,时任自治区副主席的沈淑济为该书作序;自治区交通厅厅长郝继业担任编委会主任;亲自为该书审稿把关;时任包头市委副书记孙桂芳等领导都分别为此书写了专文。《公路行车日题》由内蒙古人民出版发行后,一些盟市的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话索要,他们一致反映这本书是一本实用价值较高的工具书、执法书。

        1999年,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之际,为了体现科技兴国的伟人战略方针,展示包头五十年来的科技成果,在我的策划下,在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主编了45万字的《包头科技成果博览》,总结收录了全市各条战线获奖的科技成果624项,这本书于20007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02年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诞生55周年之际,自治区党委党史领导小组和组织部委托自治区党史研究室精心组织编写了《走进新世纪内蒙古——企业党的建设》大型系列丛书。我应邀参与这本书的编纂工作。全书88万多字,我为该书撰写了综述并对书中50多万字进行了编写和多次审改。这本书于2003年由内蒙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4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决定编写《走进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型画册。2003年年度,我不顾一年多的编写劳累,担任西部地区编辑负责人,该书百万字内容,西部地区的文字将近60万字,全部由我一手编写和审改。经过一年多的辛劳,这本书于2005年元旦由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正式核准出版与社会各界见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治区作家协会审核了我写的作品后,吸收我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给我颁发了会员证和作家采访证。

        20053月份,我不辱使命,重新主持编纂公路交通志工作。编纂新方志是一项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系列工程,为此我清醒地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

        一是公路交通续志主要编撰的这段历史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续志的编写必须服从于这个主旋律,把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主要内容,任务就显得十分繁重。

        二是续志编述的内容,跨越两个世纪,时间跨度大,长达15年,编纂难度就非常大。

        三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市交通系统的公路、运输以及服务部门,结构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数单位的管理人员交换频繁,一些单位几经搬迁,无疑对续志编写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带来极大困难。

        四是编史办抽调的编写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工作经验参差不齐,多数同志对编史修志工作比较生疏。

        鉴于上述情况的客观存在,志史办成立后,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抓自身建设。

        首先抓起步培训,参照有关资料,我自编了5个专题即编史修志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关于专业志的编写;盟市公路交通志如何编纂;略议大事记;包头公路交通志编写的内容概要进行专题讲课培训。

       其次,抓制度建设。

       办公室组建初期我们便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有史志办工作职责;史志办工作制度;史志办工作流程:史志办实绩考核目标;史志办工作人员册;史志办工作日志册,史志办编纂研究记录册,使我们的工作很快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强化了自身建设。

        第三,抓业务学习。

        从工作起步始终抓紧业务学习,四月初带领全体人员赴集宁志办学习;七月初又派两名同志参加了“全国史志理论研究与实践高级学术论坛”学习。日常每半月一次业务学习,先后学习了修志专家郭凤岐的专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修志代代永续发展志》,《浅谈第二轮修志如何搞好与首轮志书的衔接》等编纂新方志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充实办公室全体同志以适应编写第二届新方志工作的需求。

        第四,抓专题研究

        我们先后就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填写资料卡,怎样拟定篇目,怎样搞好两轮修志的衔接;如何达到图、照、表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我总结出在查阅档案资料时的方法是:“过目标题,细看内容,确定抄印”在填写资料卡时要“列专题、分项目、按时限”,在搜集资料的方法上狠抓了四个环节做了大量的工作,截至目前已索取到了近100万字的资料。为了充分展示“十五”期间,我市公路、运输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面貌,促使新方志的编纂进度,经局领导同意目前着手编写20012005《包头公路交通年鉴》已草拟了体例,2005年召开专家咨询会,请专家帮助审定。20065月份完成年鉴的编写初稿。

      四、几点体会

      十几年的编史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

      1、编史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任务。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总结过去,启示后代的重要工作。”能够达到“存史、资政、辅治、教化”的作用,我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西部大开发正在实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史志工作的重要性,更是不可替代,为此我们参与编纂新方志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坚定信念,增强信心,不辱使命去完成这一光荣任务。

        2、要充分认识新方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从“八五”到“十五”自治区各盟市交通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大覆地的变化,是各盟市交通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就需要我们用新方志突出反映公路交通行业的优势和特色,展示公路运输事业日新月异的新面貌,真实地记录为公路交通运输事业拼搏奉献的建设者的伟大创业精神,从而有力地体现公路交通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新方志的编纂,还有助于社会各界了解并关注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为各级领导机关,经济部门和一切有志于研究公路交通事业的人士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和依据。可以说,新方志是进行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内蒙古、热爱交通事业,宣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的一部好教材,将为促进公路交通事业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繁荣本市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必须有老实严谨的科学态度,扎扎实实做好编纂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

        我三十多年的文字工作以及编史修志与写作的实践体会是:编史修志工作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光有满腔热情和积极努力的精神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老老实实,严严谨谨的科学态度,那就是遵循编史修志程序,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列出编写大纲拟定篇目,做好基础工作,广收博采资料,根据历史脉络认真编写,严谨审核,层层把关,这是完成一本好志书的必由之路,舍此别无捷径。

        4、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不辱使命完成新方志的编纂任务。

        提高编史修志人员的素质,是完成编史修志任务的必要条件,参与编纂新方志工作的同志,多数已进入花甲之年,不少同志身体状况欠佳,面对繁重的编纂任务,只要精心认真;只要不断进取;只要坚持拼搏,才能不辱使命,完成所承担的光荣任务。我是个癌症患者,癌症康复的目的,不单一的为活着,更主要的是回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只有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才能使你增强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才能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使自己无愧于社会,无愧于组织的培养,无愧于亲友、同志们对自己的关爱,成为体现自我人身价值的真正的生命强者。

        (此文先后被200412月《辽宁文史资料》、《内蒙古党史》、20051230《包头日报》等报刊全文刊登,并在华北、东北公路交通史志第12次研究会、2005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交通系统修志培训班大会宣读)

    (作者:包头市交通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人物剪影)在编史修志的辛劳中体现人生价值
  •    我于1960年参加工作。1992年放弃担任基层事业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任职,回市交通局任编史办主任,有人认为,搞编史工作既无权力,又无实惠是一项没名没利的软工作,但我认为,每一项伟大事业的前进和发展,永远离不开史志工作,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20053月已经退休5年的我,又受组织的聘请,重返编史修志岗位,主持包头公路交通新方志的编纂工作。无论是工作期间还是退休期间,我始终没有放弃在编史工作中辛勤的耕作,13年中我先后主编或参与编著了6本实用价值的书籍。有人问我,你已到享受晚年幸福的时候,为什么还是这样忙碌辛苦?为什么对编史工作这样热衷?我想起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不仅在多年从事编史工作中唤发了对这项工作的热爱,更主要的是,我是一名身患13年癌症的病人,我要在平凡的岗位上挑战自我,在编史修志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我的人生价值。

        一、修身历练  安于修史著人生

        我出身很贫寒,刚刚出世5个月,父亲病故,全家6口人的生活仅靠母亲给当地毛店的资本家干活挣些米面来维持。是共产党送我进小学念书,直至大专毕业。工作的历程中,我曾多次评为优秀青年、包头市五好职工、先进工作者、模范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后,组织的培养,个人工作的努力,先后担任市交通局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为充实基层,经局定调我到交通厅直属事业单位内蒙黄河航运管理处工作,先后担任党、政一把手,一干就是8年。1992年,我主动提出不担任领导,要求调回市局工作,当时一名分管厅长给我做工作,让我继续留任,系统内熟悉我的基层领导们指责我:“你年龄不算大,为什么弃官不要。”回局后,组织上对我非常信任,局长找我谈话说:“目前系统内一个运输公司需要一名经理兼书记,局编史办也需要一名同志,这两项工作,你考虑一下。”当时到一个公司任经理兼书记,对一些干部来讲,是求之不得的,好机会,如果我要去了,工作有搞头,在系统内名声好,自己的实惠多,而编史办呢? 这个部门不是机关的主要科室,组织人员全部是青一色退休同志,一些对编史修志工作没有足够认识的人,认为这个部门有也五八,没有也四十,更何况这是一个“三清”部门,“清贫”“清苦”“清静”。编史办工作从资料的收集到整理成书,确实是十分艰巨、十分劳累的。

        面对这一现实,我想:每个人都想有一份好的工作,都想有一个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好环境,编史工作虽然清苦艰难,只要我们自尊、自强、自信、有志气就会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贡献,在奉献中体现自身价值。在这工作转折的关键时刻,最终我选择了局编史办,从事编史修志工作。

        二、面对病魔挑战  敢于拼搏再新生

        1992年初,到局编史办后,第一项任务是参加了包头市《交通邮电卷》的编写工作。历经三个月,夜以继日的纂写了18万字的《公路篇》,我虽然劳累一些,但从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同行那里大量吸收营养,无论从认识水平上,还是在撰写志书的实际操作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后来用了二年多的时间对《包头公路交通志》的初稿进行了数次修改,重新定了篇目,将原来的8227735万字改变为51930万字。无论从篇目的结构上,还是内容的充实上,以及文字的精练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我们后来完成较高质量的《包头公路交通志》奠定了基础。

        正当我准备进行志书的总纂时,不幸的遭遇扑面而来,9311月,我被包头市二医院初步诊断为患了直肠癌,家人、同志和我,面对这一诊断结果,惊呆了,“这个病能治好吗?”“我能不能活下去?”“我还能活多久……”。当时我想的很多,后来我想到一点,那就是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首先不要被吓倒,我冷静下来,积极配合医院继续做各项检查和治疗。与此同时让我另一件担心的事就是即将要报批的《包头公路交通志》,如果我要做手术的话,不就搁浅了吗?想到这些我便把编史办公室的张俊同志叫到医院病房里,告诉他把志书稿给我送到医院里,我要总纂。张俊同志十分动情地说:“难道你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我对老张说:“如果我不把志书总纂完,即将成书的《包头公路交通志》又要继续延迟出版”。老张看到我这样执着,终于答应了。面对死神的挑战,我坚持拼搏,坐在病房的沙发上,在等待各项检查结果的时间里,在输完液体之后,我硬是一章一章、一节一节、一字一句地把30万字的志稿在二医院病房里总纂完毕,我的这种举动同病室的病友以及病房的大夫和护士们都感到震惊,不理解,他们问我“你已经确诊为十分严重的病,你图啥,非要带病把志稿看完”。我说:“为了尽快出版一本高质量的专业志书。”

        科学的诊断是无可反驳的,通过单位同意决定进京治疗,局领导到家里看望我,嘱咐我,要我积极治疗。上火车时,同志们、亲友们、送站的几十人把包头车站的贵宾室挤得满满的,火车进站后,大家把我送上火车,我站在火车上,望着送我的同志们、亲友们,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我不是怕死,而是为同志们、亲友们的兄弟之情,友爱之心所感动,我暗下决心,只要有一线希望,一定要活下去,继续拼搏回报社会,报答各级领导、同志们对我的关心之情。

        北医三院的大夫们给我做了根治手术,手术历时七个小时,由于手术打击过大,术后连续十几天不能进食,全靠静脉输液维持营养,住院54天,体重降了30余斤。术后正值一年一度的春节,正月初五我便到医院放疗,又经历了呕吐、腹泻,腹部、内脏器官功能受到轻度损害。的确,当健康离我而去,宝贵的生命受到死亡威胁时,我才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可贵,因为只有活着,才能实现自己的追求,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拥有自己想拥有的一切。

        由于医护人员高超的医疗技术和精心的护理,领导、亲友、同志们的关心使我跳跃死亡的峡谷。手术后,仅仅休息了3个多月,我惦记着志书,上班后,打印送审稿、召开评审会、上报审批、安排印刷五校其稿,在后期出版《包头公路交通志》的过程中,我完全忘了自己是个刚做完手术的癌症患者。

        病后,我总结出“要抗争,不怕死,要精神,不马虎”12个字的抗癌信条。患癌症是人生最大的苦难之一,癌症康复是一条艰辛、崎岖、坎坷不平坦的道路,疾病早期的手术与放、化疗非常重要,但更主要的是要争取活,要有不怕死的气概和战胜疾病的毅力,要坦然地对待病情,既不惶惶不安,让病把你拿住,又不能大大咧咧,漫不经心,要精神,精神是征服一切的有力支柱,苦难对弱者来说是使人陷于灭顶之灾的沼泽,但对有精神的强者来说却恰恰是锤炼自己的熔炉。

        三、活着就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为社会做贡献

        今年是我患癌症的第13个年头,我已63周岁。进入花甲之年,回顾这劫后余生的13年,我反而觉得自己生活得比以往更加充实,对生命和人生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13年中,我一直战斗在自己的工作中,一直紧握手中的笔,活跃在编史修志的各项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为社会做贡献。

        我多次参加了编史修志的评审与研讨活动。

        19933月与199510月赴广州与太原参加了全国城市华北地区第三、四次研讨会。

        1994年赴巴盟临河市参加了厅编委会主持的《巴盟公路交通志》的评审。

        19959月赴乌海市,参加了厅编委会主持的《当代内蒙古公路交通》的评审。

        1996年赴呼市参加了厅编委员会主持的《现代公路运输》的评审。

        今年9月赴呼市参加了厅编史办主持的领导、专家咨询会,对《现代公路》(2册)进行了评审。

        对评审工作,我总是一丝不苟。每次参加评审前,都反复阅读送审稿,并认真作好准备,写出书面评审材料。在评审会上积极发言,多次受到交通厅编史办的好评,与此同时,也受到了各盟市同仁们的一致赞扬和认可。

        19968月,交通部黄河上游航运史审稿会在内蒙古包头召开。我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会议比较隆重,所组织的会议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我这几年,先后主编或参与编纂了6本实用价值的书籍。

        199510月完成《包头公路交通志》的编纂,正式出版发行。

        1997年初,包头市志·卷三<城市建设篇>60万字的篇幅,我亲自撰写了其中的“交通篇”,即公路、铁路、民航、水运4个专题的内容18万字。该书通过评审,修改后正式出版发行。

        1998年《公路法》颁布后,我立刻联想到应该有一本能够提高道路运输、运政人员的执法水平以及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的书。于是根据自己在交通局工作的经历、经验和所遇到的问题,主编了20余万字的《公路行车日题》。这本书编写出来,立刻引起有关领导的部门的注意,时任自治区副主席的沈淑济为该书作序;自治区交通厅厅长郝继业担任编委会主任;亲自为该书审稿把关;时任包头市委副书记孙桂芳等领导都分别为此书写了专文。《公路行车日题》由内蒙古人民出版发行后,一些盟市的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话索要,他们一致反映这本书是一本实用价值较高的工具书、执法书。

        1999年,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之际,为了体现科技兴国的伟人战略方针,展示包头五十年来的科技成果,在我的策划下,在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主编了45万字的《包头科技成果博览》,总结收录了全市各条战线获奖的科技成果624项,这本书于20007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02年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诞生55周年之际,自治区党委党史领导小组和组织部委托自治区党史研究室精心组织编写了《走进新世纪内蒙古——企业党的建设》大型系列丛书。我应邀参与这本书的编纂工作。全书88万多字,我为该书撰写了综述并对书中50多万字进行了编写和多次审改。这本书于2003年由内蒙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4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决定编写《走进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型画册。2003年年度,我不顾一年多的编写劳累,担任西部地区编辑负责人,该书百万字内容,西部地区的文字将近60万字,全部由我一手编写和审改。经过一年多的辛劳,这本书于2005年元旦由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正式核准出版与社会各界见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治区作家协会审核了我写的作品后,吸收我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给我颁发了会员证和作家采访证。

        20053月份,我不辱使命,重新主持编纂公路交通志工作。编纂新方志是一项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系列工程,为此我清醒地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

        一是公路交通续志主要编撰的这段历史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续志的编写必须服从于这个主旋律,把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主要内容,任务就显得十分繁重。

        二是续志编述的内容,跨越两个世纪,时间跨度大,长达15年,编纂难度就非常大。

        三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市交通系统的公路、运输以及服务部门,结构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数单位的管理人员交换频繁,一些单位几经搬迁,无疑对续志编写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带来极大困难。

        四是编史办抽调的编写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工作经验参差不齐,多数同志对编史修志工作比较生疏。

        鉴于上述情况的客观存在,志史办成立后,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抓自身建设。

        首先抓起步培训,参照有关资料,我自编了5个专题即编史修志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关于专业志的编写;盟市公路交通志如何编纂;略议大事记;包头公路交通志编写的内容概要进行专题讲课培训。

       其次,抓制度建设。

       办公室组建初期我们便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有史志办工作职责;史志办工作制度;史志办工作流程:史志办实绩考核目标;史志办工作人员册;史志办工作日志册,史志办编纂研究记录册,使我们的工作很快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强化了自身建设。

        第三,抓业务学习。

        从工作起步始终抓紧业务学习,四月初带领全体人员赴集宁志办学习;七月初又派两名同志参加了“全国史志理论研究与实践高级学术论坛”学习。日常每半月一次业务学习,先后学习了修志专家郭凤岐的专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修志代代永续发展志》,《浅谈第二轮修志如何搞好与首轮志书的衔接》等编纂新方志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充实办公室全体同志以适应编写第二届新方志工作的需求。

        第四,抓专题研究

        我们先后就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填写资料卡,怎样拟定篇目,怎样搞好两轮修志的衔接;如何达到图、照、表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我总结出在查阅档案资料时的方法是:“过目标题,细看内容,确定抄印”在填写资料卡时要“列专题、分项目、按时限”,在搜集资料的方法上狠抓了四个环节做了大量的工作,截至目前已索取到了近100万字的资料。为了充分展示“十五”期间,我市公路、运输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面貌,促使新方志的编纂进度,经局领导同意目前着手编写20012005《包头公路交通年鉴》已草拟了体例,2005年召开专家咨询会,请专家帮助审定。20065月份完成年鉴的编写初稿。

      四、几点体会

      十几年的编史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

      1、编史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任务。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总结过去,启示后代的重要工作。”能够达到“存史、资政、辅治、教化”的作用,我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西部大开发正在实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史志工作的重要性,更是不可替代,为此我们参与编纂新方志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坚定信念,增强信心,不辱使命去完成这一光荣任务。

        2、要充分认识新方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从“八五”到“十五”自治区各盟市交通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大覆地的变化,是各盟市交通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就需要我们用新方志突出反映公路交通行业的优势和特色,展示公路运输事业日新月异的新面貌,真实地记录为公路交通运输事业拼搏奉献的建设者的伟大创业精神,从而有力地体现公路交通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新方志的编纂,还有助于社会各界了解并关注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为各级领导机关,经济部门和一切有志于研究公路交通事业的人士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和依据。可以说,新方志是进行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内蒙古、热爱交通事业,宣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的一部好教材,将为促进公路交通事业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繁荣本市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必须有老实严谨的科学态度,扎扎实实做好编纂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

        我三十多年的文字工作以及编史修志与写作的实践体会是:编史修志工作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光有满腔热情和积极努力的精神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老老实实,严严谨谨的科学态度,那就是遵循编史修志程序,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列出编写大纲拟定篇目,做好基础工作,广收博采资料,根据历史脉络认真编写,严谨审核,层层把关,这是完成一本好志书的必由之路,舍此别无捷径。

        4、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不辱使命完成新方志的编纂任务。

        提高编史修志人员的素质,是完成编史修志任务的必要条件,参与编纂新方志工作的同志,多数已进入花甲之年,不少同志身体状况欠佳,面对繁重的编纂任务,只要精心认真;只要不断进取;只要坚持拼搏,才能不辱使命,完成所承担的光荣任务。我是个癌症患者,癌症康复的目的,不单一的为活着,更主要的是回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只有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才能使你增强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才能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使自己无愧于社会,无愧于组织的培养,无愧于亲友、同志们对自己的关爱,成为体现自我人身价值的真正的生命强者。

        (此文先后被200412月《辽宁文史资料》、《内蒙古党史》、20051230《包头日报》等报刊全文刊登,并在华北、东北公路交通史志第12次研究会、2005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交通系统修志培训班大会宣读)

    (作者:包头市交通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