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6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百期刊评)衷心的祝贺 殷切的希望——《内蒙古史志》百期感言
  •     穿过时间的隧道,经历了首轮修志的艰难曲折,作为志书人的良师益友——《内蒙古史志》迎来了她的百期华诞。我作为一位长期阅读《内蒙古史志》并且受益多多的读者,衷心祝贺她办刊的成功,衷心感谢一茬又一茬刊物的主编、副主编和编辑同志们付出的巨大辛劳、聪明才智、理论思维和知识营养。一个刊物多年坚持不懈地办下去,并且越办内容越丰富,越办读者越爱看,突出地反映出了领导者的高瞻远瞩,博大情怀;突出地反映出了主编、副主编和编辑同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执着地做学问、执着地敬业精神!《内蒙古史志》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方志界的办刊宗旨,是尤其值得称道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首轮志书编纂的过程中,在启动二轮志书编纂的过程中,《内蒙古史志》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了丰富的修志知识,介绍了新鲜的修志经验,一步一步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事业引向成功,引向辉煌。此外,《内蒙古史志》还介绍了内蒙古地区独特的地情,古老的历史积淀,丰富的草原文化,奇丽的民族瑰宝,可赞的英雄人物,使她在全国林林总总的方志刊物中特色浓郁,颇具魅力。
        船有码头车有站。一个有生命力的刊物既不能有象船那样有一个停靠的码头,也不能象车那样有一个行驶的终点站。庆贺《内蒙古史志》出刊百期成功,只能是要求她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加油再加油,向着一个更远大更辉煌的目标冲刺!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正未有穷期,二轮志书编纂正面临着许多方面的挑战。《内蒙古史志》肩负的历史责任更加繁重,修志者对她有着更加殷切的期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地方志编纂永恒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转型性的急剧变化,不仅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而且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而向信息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发展,即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社会秩序,乃至以法治国、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二轮志书如何对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做一次集中而全面的记述,如何掌握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各方面内容和特点,编出既符合客观真实,又学术性和资料性俱佳的地情书、国情书,对于广大修志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客观地说,在许多方面修志者缺乏深刻地认识,有的甚至完全是认识的“盲点”。修志工作者思想落后于客观实际的现象十分普遍,新方志编纂理论研究仍然落在二轮志书编纂的后面。振奋起全体修志工作者大无畏的创新精神,深入探索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牢牢把握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各方面的内容和特点,在“通当今之变”的基础上去设计二轮志书篇目,真正从地情实际出发,“按脚做鞋”,二轮志书篇目才能百花齐放。现在出版的二轮志书仍然是因袭多于创新,有许多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的记述内容被摒弃在二轮志书之外,这是一个大的缺欠。针对二轮志书编纂的实际情况,我希望《内蒙古史志》高扬新方志编纂理论创新的旗帜,引导修志同仁一个一个地破解二轮志书编纂中的问题,为二轮志书编纂铺设一条创新的光明大道。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二轮志书编修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科学发展观应是修志工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各方面变化和发展,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又要看到存在问题,揭示出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持续发展乏力方面的问题。这是二轮志书编纂中最大的理论指导问题,也是最大的编纂实践问题。我希望《内蒙古史志》始终要抓住这个关键问题不放。因为大道理管着小道理,二轮志书编纂只有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通了,才能一通百通,一往无前。
        对《内蒙古史志》的希望还可再提出许多来。但我认为对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地情、国情进行集中全面的记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搞好二轮志书编纂创新的核心问题。这是我作为《内蒙古史志》一位老读者的心声。
    (作者:河北省辛集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百期刊评)衷心的祝贺 殷切的希望——《内蒙古史志》百期感言
  •     穿过时间的隧道,经历了首轮修志的艰难曲折,作为志书人的良师益友——《内蒙古史志》迎来了她的百期华诞。我作为一位长期阅读《内蒙古史志》并且受益多多的读者,衷心祝贺她办刊的成功,衷心感谢一茬又一茬刊物的主编、副主编和编辑同志们付出的巨大辛劳、聪明才智、理论思维和知识营养。一个刊物多年坚持不懈地办下去,并且越办内容越丰富,越办读者越爱看,突出地反映出了领导者的高瞻远瞩,博大情怀;突出地反映出了主编、副主编和编辑同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执着地做学问、执着地敬业精神!《内蒙古史志》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方志界的办刊宗旨,是尤其值得称道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首轮志书编纂的过程中,在启动二轮志书编纂的过程中,《内蒙古史志》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了丰富的修志知识,介绍了新鲜的修志经验,一步一步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事业引向成功,引向辉煌。此外,《内蒙古史志》还介绍了内蒙古地区独特的地情,古老的历史积淀,丰富的草原文化,奇丽的民族瑰宝,可赞的英雄人物,使她在全国林林总总的方志刊物中特色浓郁,颇具魅力。
        船有码头车有站。一个有生命力的刊物既不能有象船那样有一个停靠的码头,也不能象车那样有一个行驶的终点站。庆贺《内蒙古史志》出刊百期成功,只能是要求她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加油再加油,向着一个更远大更辉煌的目标冲刺!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正未有穷期,二轮志书编纂正面临着许多方面的挑战。《内蒙古史志》肩负的历史责任更加繁重,修志者对她有着更加殷切的期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地方志编纂永恒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转型性的急剧变化,不仅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而且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进而向信息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发展,即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社会秩序,乃至以法治国、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二轮志书如何对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做一次集中而全面的记述,如何掌握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各方面内容和特点,编出既符合客观真实,又学术性和资料性俱佳的地情书、国情书,对于广大修志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客观地说,在许多方面修志者缺乏深刻地认识,有的甚至完全是认识的“盲点”。修志工作者思想落后于客观实际的现象十分普遍,新方志编纂理论研究仍然落在二轮志书编纂的后面。振奋起全体修志工作者大无畏的创新精神,深入探索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牢牢把握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各方面的内容和特点,在“通当今之变”的基础上去设计二轮志书篇目,真正从地情实际出发,“按脚做鞋”,二轮志书篇目才能百花齐放。现在出版的二轮志书仍然是因袭多于创新,有许多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的记述内容被摒弃在二轮志书之外,这是一个大的缺欠。针对二轮志书编纂的实际情况,我希望《内蒙古史志》高扬新方志编纂理论创新的旗帜,引导修志同仁一个一个地破解二轮志书编纂中的问题,为二轮志书编纂铺设一条创新的光明大道。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二轮志书编修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科学发展观应是修志工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各方面变化和发展,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又要看到存在问题,揭示出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持续发展乏力方面的问题。这是二轮志书编纂中最大的理论指导问题,也是最大的编纂实践问题。我希望《内蒙古史志》始终要抓住这个关键问题不放。因为大道理管着小道理,二轮志书编纂只有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通了,才能一通百通,一往无前。
        对《内蒙古史志》的希望还可再提出许多来。但我认为对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地情、国情进行集中全面的记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搞好二轮志书编纂创新的核心问题。这是我作为《内蒙古史志》一位老读者的心声。
    (作者:河北省辛集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