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6年  /  第六期

第六期

  • (方言丛谈)内蒙古汉语方言音译地名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
  •     长期以来,蒙古民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在内蒙古这片土地上杂居共处,往来频繁。各民族的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至今,在内蒙古汉语方言这一活化石中,仍保留了许许多多涵盖方方面面的蒙古语借词和一些满语、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尤其突出的是,内蒙古汉语方言中,存在着许多蒙古语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地名。
        内蒙古汉语方言音译地名的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全音译,如“赛汗塔拉”等;
        (二)全音译加表示类别的汉语成分,如“呼和浩特市”等;
        (三)音译夹汉语其他成分,如“大召前街”等。
        本文通过内蒙古汉语方言音译地名来探索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
        一、地名与移民
      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与移民相关联的地名很多。就音译地名来看,最典型的莫过于由“板”(板申、板升)所构成的地名。“板”(板申、板升)来源于汉语“百姓”,蒙古语将其借入后,写作      ,意为房子、平房等。后来,汉语又从蒙语音译过来,写作“板申”、“板升”等,简称作“板”,意指房子、住房、村舍、居住地等,主要用来构成地名。在内蒙古地区由“板”构成的地名很多。有的已扩展成为村子或乡镇。仅以呼和浩特地区举例说明:
        口可板
        “口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青色”。因此处的房子远看呈青色而得名。
        羊盖板
        “羊盖”,藏语音译,意为“白色”。该处为盐碱地,土埌呈白色,因此而得名。
        桃花板
        “桃花”,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河湾处”。因其坐落于大黑河一河湾处,故而得名。
        刀刀板
      “刀刀”,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下边”。因其位于大青山山坡下,故称刀刀板。
        古路板
        “古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三”、“三个”等。清乾隆年间,此地早先只有三户人家居住,故称古路板,即“三间房”。
        乃莫板
        “乃莫”,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八”、“八个”等。乾隆三年,这里有三户蒙古族和五户山西迁来的汉族居住,故得名。“乃莫板”意为“八间房”,即八户人家。
        十六世纪中叶,今山西、陕西北部的汉族农民便相继大量流迁到今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垦荒为生。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关内大批农民继续向塞外流迁(历史上指的“走西口”)。这个期间流迁而来的农民有的是政府为了屯田戍边组织来的;有的则因生活所迫逃荒来的。到达草原后,他们首先要做的是搭一间简易的房子作为栖身之所。当时,蒙古族牧民居住的是蒙古包,流迁而来的汉族农民所建的房子其结构和造型都和蒙古包完全不同。在茫茫的草原上,“房子”是移民住地的一个突出标志。蒙古语音译词“板”也就随之出现并成了构成移民住地地名的一个重要成分。
      二、地名与宗教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有一些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地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召”和“喇嘛”构成的地名。
        (一)召(昭)
        “召”原为藏语音译词,意为“喇嘛庙”。后来蒙古语从藏语借入,写作    
    ;汉语又从蒙古语转借过来,写作“召”(昭)。
        在内蒙古地区,因为召一般是该地非常明显的宗教标志,所以召名常常借指为该地的地名。如:
        伊克昭盟
        “伊克”,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大”;“伊克昭”意为“大庙”。清顺治六年,因伊克昭周围各旗的旗长会盟于伊克昭庙上。后将会盟各旗总称为伊克昭盟。伊克昭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
        王爰召乡
        “王爰召”,蒙古语音译为“郡王佛寺”。王爰召乡由此而得名。其位于伊克昭盟达拉特旗。
        树林召镇
        清末,这里的释迦牟尼庙四周榆树成林,故称其为树林召。镇以庙名,其位于伊克昭盟达拉特旗。
        美岱召
        “美岱”,藏语音译,人名。当时,曾有一位名叫“美岱”的西藏喇嘛在当地的灵觉寺传播喇嘛教。后来,人们将灵觉寺改称为“美岱召”,再后来,美岱召周围的地方都叫美岱召。美岱召既是召名,同时又是该召所在地的地名。其位于包头市区。
        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召”经常与汉语成分结合在一起,构成召名和地名。如“太平召、大召、小召、大召前街、小召后街、召湾、召上、召地、召拐子街”等等。
        十六世纪前,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一般信仰的是萨满教。后来,明朝政府与蒙古贵族集团以及蒙古贵族集团之间因征伐战乱,带给蒙古高原的是血流成河,民不聊生。当时,无论是上层贵族,还是下层民众都深感难以生存。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传统的萨满教显得无能为力,丧失了从精神上稳定社会的作用。新的精神安慰与寄托是人们共同寻求的目标。这时,佛教的一个教派——来自西藏的喇嘛教(藏传佛教)来到了内蒙古地区。它传布和平,倡导“将涌血之大江变为溢乳之净海”的理念,赢得了蒙古族大众的信任与支持。其教义与文化在以畜牧业经济为基础的内蒙古地区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满足了内蒙古地区广大群众的精神需要。于是,人们放弃了古老的萨满教,接受了喇嘛教。随着喇嘛教的传播与人们对它的认同,在蒙古族住地兴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喇嘛庙。拿呼和浩特地区来说,从康熙到乾隆这一百多年间,就建起了像“大召”、“小召”等一大批召庙。民间流传说:“七大召,八小召,还有七十二个免名召”。因此,呼和浩特曾有“召城”之称。随着各地喇嘛庙的大量兴建,“召”也就逐渐转化为很多地方的地名。
        尽管蒙汉两民族都有不少人信仰佛教,但其信仰的教派有所不同。蒙古族一般信仰喇嘛教;汉族大部分信仰中原佛教。虽然汉语里有“寺”和“庙”,但它们与“召”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召”专指喇嘛庙,而“寺”“庙”所指比较广泛。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既有“寺、庙”,又有指喇嘛庙的“召”。在内蒙古自治区,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如前所述的含有“召”的地名;同时也可以看到许多含有“寺、庙”的地名。如“五塔寺、百灵庙、白庙子乡、文庙街、财神庙街、龙王庙街”等。
        “召”和“寺、庙”虽有所不同,但在使用过程中,召与寺、召与庙常常是融为一体的,有时还可以换用或连用(穆斯林礼拜寺院的“寺”不在此例)如:
        昆都仑召
        原名“法禧寺”,由乾隆皇帝赐名。因其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濒临昆都仑河,故又俗称为昆都仑召。
        乌素图召
        位于呼和浩特市的乌素图召主要由庆缘寺、法禧寺、长寿寺、罗汉寺、广寿寺五个寺院组成。乌素图召则是其总称。
        美岱召
        位于包头市的美岱召原名为“灵觉寺”(清代更名为“寿灵寺”),因美岱活佛在此坐床的缘故,人们又将其称为美岱召。
        这些都是“寺”、“召”换用的例子。
      呼和浩特市内著名的五塔寺,又称五塔寺召。这是“寺”、“召”连用的例子。
        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还有“召”和“庙”联合构成的词“召庙”。“召庙”在人们口语中非常活跃,常作为“庙”、“寺”、“召”的泛称而被广泛使用。
        但是,召与寺和庙所指范围毕竟不完全一样,如“关帝庙、文庙、财神庙”等是不能换成关帝召、文召、财神召的。
        (二)喇嘛
        藏语音译。指喇嘛教的僧人。原意为“上师”,是对高僧的尊称。后来蒙古语从藏语借入,写作    ;内蒙古汉语方言又从蒙古语转借过来,写作“喇嘛”。
        “喇嘛”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除了指喇嘛教的僧人外,还常常构成地名。如呼和浩特地区有:
        喇嘛营(子)
        呼和浩特地区有许多个地方的名称都叫“喇嘛营”。它们虽然都与喇嘛有关,但其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位于章盖营乡的喇嘛营因清乾隆年间此处有一喇嘛住户而得名。位于黄合少乡的喇嘛营也因该村曾住有喇嘛而得名。
        位于古城乡的喇嘛营因清代该处出家当喇嘛的人较多而得名。
        位于西把栅乡的喇嘛营因此地曾接待过过往传教的喇嘛而得名。
        喇嘛湾
        该地坐落在山湾处,并建有一座喇嘛庙而得名。
        拐喇嘛
        清末该处有一喇嘛庙,因庙里住有一拐喇嘛而得名。
        从十六世纪开始,喇嘛教在内蒙古各地广泛传播,“喇嘛”也随之走进了蒙古族群众的生活。这些来自青藏高原的喇嘛到了内蒙古草原后,不住华丽房屋,不吃高档饭菜。他们不仅精通佛理,道行高深,而且还懂得医学、数学、天文、地理等学问。这使百姓对其十分崇拜。他们宣扬和平,劝人行善,治病救人,助人为乐。在为患者治疗时,对穷苦牧民不收钱,对豪门贵族多收钱。这种“劫富济贫”的做法在草原上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他们赢得了广大劳动群众的钦佩与信赖。群众对喇嘛的好感可以从上述地名中得到印证。
      三、地名与经济
        最能说明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地名应该是“浩特”。“浩特”词义和所指对象从早先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从它的变化中,可以看到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线索。
        “浩特”是蒙古语    的音译。内蒙古汉语方言将其借入后,多指“城、市、城市”,构成地名。如:
        呼和浩特
        “呼和”,蒙古语    的音译,指“青色”。“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市,简称青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乌兰浩特
        “乌兰”,蒙古语     的音译,指“红色”。“乌兰浩特”意为红色的城市。位于兴安盟。
        锡林浩特
        “锡林”,蒙古语     的音译,指“山丘”。“锡林浩特”意为有山丘的城市。位于锡林郭勒盟。
        二连浩特
        “二连”,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有花纹的、幻景、斑斓”等。“二连浩特”意为斑斓的城市。位于锡林郭勒盟。
        巴彦浩特
        “巴彦”,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富饶”。“巴彦浩特”即富饶的城市。位于阿拉善盟。
        新浩特镇
        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有一个地方叫新浩特镇。新浩特意为“新城”或“新牧村”。
        “浩特”在蒙古语里比较早的意思指蒙古包门前临时围起来的地方,是放牧归来牲畜的歇处;后来把牲畜圈起来的地方称“浩特”;再后来把邻近几个或一些蒙古包连系起来也称为“浩特”或称为“牧村”;以后牧区由若干户集居而组成的生产单位还称“浩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把大小不同的城市又称作浩特。
        “浩特”的词义和所指对象的变化,反映了内蒙古地区牧业经济趋向城市贸易的发展过程。
      四、地名与地理
        在内蒙古地区,有许多用“胡同”、“忽同”构成的地名。
        “胡同”(忽洞)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井、水井”。它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多用来构成地名。如包头地区有:
        腮胡同
        “腮”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好”、“好的”。因该地有水质好的井而得名。   
        毛胡同
        “毛”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坏的”。因该地有碱水或水质不好的井而得名。
        哈页胡同
        “哈页”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两、二”。因该地有两眼井而得名。
        以肯胡同
        “以肯”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大”。因该地有大井而得名。
        乌兰胡同
      “乌兰”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红色的”。因此地泥土为红色,打井时,挖出来的是红土,故得名。
       公胡同街坊
        “公”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深。因此处有深水井而得名。
        胡同沟门
        因此地(沟门)早年曾有一眼井而得名。
        胡同图
        蒙古语音译,意为“有井的地方”。
        人类离不开水,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井”为人类及一切生物提供了水源。所以,许多地方的地名都含有“井”。内蒙古汉语方言中既有含蒙古语借词“胡同”(忽同)的地名;又有含汉语“井”的地名。如呼和浩特地区的“甜水井、满水井、大井壕、小井壕、小井乡、小井沟、双水井”;包头地区的“三眼井、小井、井坝梁、井子沟、井坪”等。
        蒙古语借词“胡同”不仅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使用,而且早已被北京话吸收,并进入了普通话。在北京话里,胡同指人们居住的小街小巷。最初这些叫做胡同的小街小巷多与水井有关。北京在没有自来水的时代,其民用水主要依靠水井。人们的聚居之地,必然要有水井;有水井的地方才能成为人们聚居之地。可以说,没有井,就没有老北京的胡同。
        如今北京带“井”字的胡同有许多。如“大井、小井、甜水井、三眼井、二眼井、井楼、井院、罗家井”等。在众多带井字的胡同里,著名的“王府井”是一个亮点。它原名叫“王府街”。因明代永乐年间在此修建了十王府而得名。清代宣统时,人们因此地有一口甜水井,随之将其改为“王府井”。现在的王府井虽已不再是从前的小街小巷,而是繁华的闹市,但从王府街到王府井,它折射出了水井与北京胡同的不解之缘。
        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与水井的关系不再像从前那么密不可分了。它已完全转化为人群居住的小街小巷。如“石碑胡同、花枝胡同、兵马司胡同、砖塔胡同、劈柴胡同、船板胡同、绒线胡同、米市胡同、羊肉胡同、耳朵眼胡同、铁狮子胡同等。这些胡同的存在已不再是由“井”来决定的了。事实上,有些小街小巷并未带胡同二字,但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它仍然是胡同。如:东文昌阁、西文昌阁、马神庙、兵部洼、回回营等。不仅如此,“胡同”在人们的使用中还增加了新的义项,如“死胡同”,原指走不通的胡同,后来用它比喻“绝路”等。
        “胡同”是独具北京特色的名牌产品。它充满了古色古香的老北京文化,是举世瞩目的一道风景线。改革开放后,北京人创造出了“胡同游”旅游项目,以此,更为广泛地向世人展示了“胡同”的内涵。
        五、地名与人名、官职、宗教职称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有许多地名都是由人名、官职、宗教职称构成的。如呼和浩特地区:
        班定营
        “班定”,藏语音译,意为“小喇嘛”。清代有一位名叫班定的蒙古族人(用的是藏名)居住此地而得名。
        根堡
        藏语音译。清康熙年间,名叫根堡拉西的蒙古族居民居此地而得名。
        章盖营
        “章盖”,满语音译。“章盖”又作“章京”。“章盖”(章京)来源于汉语的“将军”。满语将其借入后,作为清代官名,多为军职。后来,汉语又从满语音译过来,写作章盖(章京)。“章盖营”为当时有一官职为章盖的官员居住此地得名。
        甲兰板(扎兰板)
        “甲兰”,满语音译。清代官职名称,即“参领”(也叫“协领”)。该地以官职甲兰得名。“甲兰”也写作“扎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一地名为“扎兰屯”。“扎兰屯”意为参领驻地。
        古尔丹巴
        藏语音译,意为“跳神喇嘛”。跳神喇嘛为宗教职称。因此地曾有跳神喇嘛居住,故得此地名。
        从上述地名中可以看到,蒙古族常用藏语为人命名。蒙藏两民族虽然居住的地理位置相距遥远,但共同的宗教信仰在他们中间产生了社会亲和力。清朝提倡满蒙一家,互相通婚;满八旗和蒙古八旗联合驻防。满蒙两民族又都为地处北疆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他们杂居相处,联系密切。蒙、藏、满等民族在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史实,我们可以在上述地名中得到印证。
        六、地名与色彩词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的“查干”(厂汉、查汉)是蒙古语色彩词         的音译,意为“白的”、“白色的”、“纯洁的”等,除此之外,它还有“喜庆”、“吉祥”、“善良”、“美好”等引申义。
        内蒙古地区有很多带“查干”(厂汉、查汉)的地名。如锡林郭勒盟有:
        白音查干
        “白音”,蒙古语音译,意为“富饶”。“白音查干”直译为“富饶、白色”,实际意义为“富饶、吉祥”或“富饶、美丽”。
       查干胡舒
        “胡舒”,蒙古语音译,意为“山嘴”。“查干胡舒“直译为“白色山嘴”,实指“平缓的山嘴”或“安全的山嘴”。
        查干诺尔
        “诺尔”,蒙古语音译,意为“湖”。“查干诺尔”直译为“白湖”,实指“美丽的湖”、“吉祥的湖”。
       查干乌苏
        “乌苏”,蒙古语音译,意为“水”。“查干乌苏”直译为“白色的水”,实指“纯洁的水”、“吉祥的水”。
      查干宝拉格
      “宝拉格”,蒙古语音译,意为“泉”、“泉水”。“查干宝拉格”直译为“白色的泉”,实指“纯洁的清泉”、“吉祥的清泉”。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查干”除表示“白的”、“白色的”以外,它在蒙古民族心目中,常常总是同“喜庆、吉祥、善良、美好”等意义联系在一起。在蒙古语中,“正月”直译为“白月”,“春节”直译为“白节”,“长城”直译为“白墙”。其他如“吉日”(白+天)、“善心”(白+心眼)、“锦绣前程”或“顺风路”(白+足迹)、“好事”或“慈善事业”(白+事业)等词语中都含有“查干”这一语言成分。
        “查干”所表示的“喜庆”、“吉祥”、“善良”、“美好”等意义,实际上是蒙古民族的宗教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折射。
        蒙古民族的先民信奉的是萨满教。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尚白”,以白鸟为吉祥物。在萨满祭词中的“招鸟祭词”里,首先招唤的是“白鸟”(即“白天鹅”)。白鸟是古代蒙古、布里亚特等部族所崇拜的图腾。在新疆的蒙古人中,至今还流传着白鸟是蒙古人祖先的故事。
        逐水草而迁徙的古代蒙古民族,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有“白食”和“红食”。白食指奶和奶制食品;红食指肉和肉制食品。蒙古民族传统的餐饮礼仪以洁白的奶和奶食品为上品。款待宾客时的规矩为“白先红后”。宾客来了,要请他们先饮奶茶并品尝各种奶食品。在一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里,蒙古民族都是以奶和奶食品为主要饮食,只有到了严寒的冬季,人体需要补充热量,才以肉食为主。民以食为天。纯洁无瑕的白食养育了千秋万代蒙古族人民。所以,自古以来“查干”作为一种吉祥、美好的标志,一直保留在蒙古民族的心目之中。内蒙古地区,不仅很多地名含“查干”,而且很多人名亦用“查干”或含“查干”。
        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还有许多带色彩词“呼和”、“乌兰”的地名。“呼和”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蓝的”、“蓝色的”、“青的”、“青色的”。
        呼和浩特
        意为青色的城市,简称青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和陶勒盖(村)
        “陶勒盖”,蒙古语音译,意为“头”(此处指山头)。呼和陶勒盖指“青色的山头”。(位于伊克昭盟)
        呼和木都苏木
        “木都”,蒙古语音译,意为“树木”,“苏木”蒙古语音译,意为“乡”。呼和木都苏木意为绿树乡。(位于伊克昭盟)
        蒙古民族喜欢、崇尚蓝色或青色,来自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天的崇拜。天为蓝色。
        “乌兰”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红色的”、“红”、“赤”、“朱”。
      乌兰察布(盟)
      “察布”,蒙古语音译,意为“山口”。“乌兰察布”指红色山口。
      乌兰浩特(市)
      “乌兰浩特”蒙古语音译,指红色的城市(位于兴安盟)。
      乌兰镇
        指红色的镇(位于伊克昭盟)
        红色是火的颜色。火是古代蒙古氏族部落特别崇拜和尊敬的神。他们认为火把黑暗变成了光明;火可以祛除邪恶。因此,蒙古民族喜欢红色。
        在内蒙古地区“呼和、乌兰”不仅可以构成地名,还可以构成人名或直接作为人名。
      七、地名与民间传说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有些音译地名的来源同民间传说有关。如:
        包头
        包头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有鹿”。它是内蒙古地区的一个大型重工业城市。
        关于包头地名的由来,有一种说法,认为“包头”是“泊头”的转写。据记载,历史上距今包头不远处,曾有一个停泊船只的地方叫“泊头”(即码头),因而得名。
        实际上,包头又称“鹿城”。“鹿”是包头市的重要标志。
        包头为什么叫“鹿城”?民间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途经九峰山,看见一群鹿在泉边饮水。他一箭射中了头鹿。头鹿尽管身负重伤,却带着箭向西飞奔。成吉思汗率军追至九原郡处。头鹿突然消失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棵高大的柳树。大汗急令部下挖地探索,一直挖到三丈深才见到了柳树的根。而其根正是被追赶的头鹿。这时,成吉思汗忙率部下向头鹿跪拜,并说:“包克图!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包克图”即为“包头”。因此,“包头”便成了该地的地名。
        不管这一传说的内容是否真实,但“包头”地名的由来含有如此壮美的故事,就使得包头这个城市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色彩。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的音译地名,包含有多民族语言的语汇。这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音译地名,不仅显示了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而且也丰富、发展了内蒙古汉语方言的词汇系统。
        注:本文标音采自《蒙汉辞典》,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6年11月版。
    (作者: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方言丛谈)内蒙古汉语方言音译地名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
  •     长期以来,蒙古民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在内蒙古这片土地上杂居共处,往来频繁。各民族的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至今,在内蒙古汉语方言这一活化石中,仍保留了许许多多涵盖方方面面的蒙古语借词和一些满语、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尤其突出的是,内蒙古汉语方言中,存在着许多蒙古语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地名。
        内蒙古汉语方言音译地名的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全音译,如“赛汗塔拉”等;
        (二)全音译加表示类别的汉语成分,如“呼和浩特市”等;
        (三)音译夹汉语其他成分,如“大召前街”等。
        本文通过内蒙古汉语方言音译地名来探索其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
        一、地名与移民
      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与移民相关联的地名很多。就音译地名来看,最典型的莫过于由“板”(板申、板升)所构成的地名。“板”(板申、板升)来源于汉语“百姓”,蒙古语将其借入后,写作      ,意为房子、平房等。后来,汉语又从蒙语音译过来,写作“板申”、“板升”等,简称作“板”,意指房子、住房、村舍、居住地等,主要用来构成地名。在内蒙古地区由“板”构成的地名很多。有的已扩展成为村子或乡镇。仅以呼和浩特地区举例说明:
        口可板
        “口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青色”。因此处的房子远看呈青色而得名。
        羊盖板
        “羊盖”,藏语音译,意为“白色”。该处为盐碱地,土埌呈白色,因此而得名。
        桃花板
        “桃花”,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河湾处”。因其坐落于大黑河一河湾处,故而得名。
        刀刀板
      “刀刀”,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下边”。因其位于大青山山坡下,故称刀刀板。
        古路板
        “古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三”、“三个”等。清乾隆年间,此地早先只有三户人家居住,故称古路板,即“三间房”。
        乃莫板
        “乃莫”,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八”、“八个”等。乾隆三年,这里有三户蒙古族和五户山西迁来的汉族居住,故得名。“乃莫板”意为“八间房”,即八户人家。
        十六世纪中叶,今山西、陕西北部的汉族农民便相继大量流迁到今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垦荒为生。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关内大批农民继续向塞外流迁(历史上指的“走西口”)。这个期间流迁而来的农民有的是政府为了屯田戍边组织来的;有的则因生活所迫逃荒来的。到达草原后,他们首先要做的是搭一间简易的房子作为栖身之所。当时,蒙古族牧民居住的是蒙古包,流迁而来的汉族农民所建的房子其结构和造型都和蒙古包完全不同。在茫茫的草原上,“房子”是移民住地的一个突出标志。蒙古语音译词“板”也就随之出现并成了构成移民住地地名的一个重要成分。
      二、地名与宗教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有一些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地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召”和“喇嘛”构成的地名。
        (一)召(昭)
        “召”原为藏语音译词,意为“喇嘛庙”。后来蒙古语从藏语借入,写作    
    ;汉语又从蒙古语转借过来,写作“召”(昭)。
        在内蒙古地区,因为召一般是该地非常明显的宗教标志,所以召名常常借指为该地的地名。如:
        伊克昭盟
        “伊克”,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大”;“伊克昭”意为“大庙”。清顺治六年,因伊克昭周围各旗的旗长会盟于伊克昭庙上。后将会盟各旗总称为伊克昭盟。伊克昭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
        王爰召乡
        “王爰召”,蒙古语音译为“郡王佛寺”。王爰召乡由此而得名。其位于伊克昭盟达拉特旗。
        树林召镇
        清末,这里的释迦牟尼庙四周榆树成林,故称其为树林召。镇以庙名,其位于伊克昭盟达拉特旗。
        美岱召
        “美岱”,藏语音译,人名。当时,曾有一位名叫“美岱”的西藏喇嘛在当地的灵觉寺传播喇嘛教。后来,人们将灵觉寺改称为“美岱召”,再后来,美岱召周围的地方都叫美岱召。美岱召既是召名,同时又是该召所在地的地名。其位于包头市区。
        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召”经常与汉语成分结合在一起,构成召名和地名。如“太平召、大召、小召、大召前街、小召后街、召湾、召上、召地、召拐子街”等等。
        十六世纪前,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一般信仰的是萨满教。后来,明朝政府与蒙古贵族集团以及蒙古贵族集团之间因征伐战乱,带给蒙古高原的是血流成河,民不聊生。当时,无论是上层贵族,还是下层民众都深感难以生存。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传统的萨满教显得无能为力,丧失了从精神上稳定社会的作用。新的精神安慰与寄托是人们共同寻求的目标。这时,佛教的一个教派——来自西藏的喇嘛教(藏传佛教)来到了内蒙古地区。它传布和平,倡导“将涌血之大江变为溢乳之净海”的理念,赢得了蒙古族大众的信任与支持。其教义与文化在以畜牧业经济为基础的内蒙古地区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满足了内蒙古地区广大群众的精神需要。于是,人们放弃了古老的萨满教,接受了喇嘛教。随着喇嘛教的传播与人们对它的认同,在蒙古族住地兴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喇嘛庙。拿呼和浩特地区来说,从康熙到乾隆这一百多年间,就建起了像“大召”、“小召”等一大批召庙。民间流传说:“七大召,八小召,还有七十二个免名召”。因此,呼和浩特曾有“召城”之称。随着各地喇嘛庙的大量兴建,“召”也就逐渐转化为很多地方的地名。
        尽管蒙汉两民族都有不少人信仰佛教,但其信仰的教派有所不同。蒙古族一般信仰喇嘛教;汉族大部分信仰中原佛教。虽然汉语里有“寺”和“庙”,但它们与“召”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召”专指喇嘛庙,而“寺”“庙”所指比较广泛。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既有“寺、庙”,又有指喇嘛庙的“召”。在内蒙古自治区,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如前所述的含有“召”的地名;同时也可以看到许多含有“寺、庙”的地名。如“五塔寺、百灵庙、白庙子乡、文庙街、财神庙街、龙王庙街”等。
        “召”和“寺、庙”虽有所不同,但在使用过程中,召与寺、召与庙常常是融为一体的,有时还可以换用或连用(穆斯林礼拜寺院的“寺”不在此例)如:
        昆都仑召
        原名“法禧寺”,由乾隆皇帝赐名。因其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濒临昆都仑河,故又俗称为昆都仑召。
        乌素图召
        位于呼和浩特市的乌素图召主要由庆缘寺、法禧寺、长寿寺、罗汉寺、广寿寺五个寺院组成。乌素图召则是其总称。
        美岱召
        位于包头市的美岱召原名为“灵觉寺”(清代更名为“寿灵寺”),因美岱活佛在此坐床的缘故,人们又将其称为美岱召。
        这些都是“寺”、“召”换用的例子。
      呼和浩特市内著名的五塔寺,又称五塔寺召。这是“寺”、“召”连用的例子。
        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还有“召”和“庙”联合构成的词“召庙”。“召庙”在人们口语中非常活跃,常作为“庙”、“寺”、“召”的泛称而被广泛使用。
        但是,召与寺和庙所指范围毕竟不完全一样,如“关帝庙、文庙、财神庙”等是不能换成关帝召、文召、财神召的。
        (二)喇嘛
        藏语音译。指喇嘛教的僧人。原意为“上师”,是对高僧的尊称。后来蒙古语从藏语借入,写作    ;内蒙古汉语方言又从蒙古语转借过来,写作“喇嘛”。
        “喇嘛”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除了指喇嘛教的僧人外,还常常构成地名。如呼和浩特地区有:
        喇嘛营(子)
        呼和浩特地区有许多个地方的名称都叫“喇嘛营”。它们虽然都与喇嘛有关,但其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位于章盖营乡的喇嘛营因清乾隆年间此处有一喇嘛住户而得名。位于黄合少乡的喇嘛营也因该村曾住有喇嘛而得名。
        位于古城乡的喇嘛营因清代该处出家当喇嘛的人较多而得名。
        位于西把栅乡的喇嘛营因此地曾接待过过往传教的喇嘛而得名。
        喇嘛湾
        该地坐落在山湾处,并建有一座喇嘛庙而得名。
        拐喇嘛
        清末该处有一喇嘛庙,因庙里住有一拐喇嘛而得名。
        从十六世纪开始,喇嘛教在内蒙古各地广泛传播,“喇嘛”也随之走进了蒙古族群众的生活。这些来自青藏高原的喇嘛到了内蒙古草原后,不住华丽房屋,不吃高档饭菜。他们不仅精通佛理,道行高深,而且还懂得医学、数学、天文、地理等学问。这使百姓对其十分崇拜。他们宣扬和平,劝人行善,治病救人,助人为乐。在为患者治疗时,对穷苦牧民不收钱,对豪门贵族多收钱。这种“劫富济贫”的做法在草原上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他们赢得了广大劳动群众的钦佩与信赖。群众对喇嘛的好感可以从上述地名中得到印证。
      三、地名与经济
        最能说明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地名应该是“浩特”。“浩特”词义和所指对象从早先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从它的变化中,可以看到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线索。
        “浩特”是蒙古语    的音译。内蒙古汉语方言将其借入后,多指“城、市、城市”,构成地名。如:
        呼和浩特
        “呼和”,蒙古语    的音译,指“青色”。“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市,简称青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乌兰浩特
        “乌兰”,蒙古语     的音译,指“红色”。“乌兰浩特”意为红色的城市。位于兴安盟。
        锡林浩特
        “锡林”,蒙古语     的音译,指“山丘”。“锡林浩特”意为有山丘的城市。位于锡林郭勒盟。
        二连浩特
        “二连”,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有花纹的、幻景、斑斓”等。“二连浩特”意为斑斓的城市。位于锡林郭勒盟。
        巴彦浩特
        “巴彦”,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富饶”。“巴彦浩特”即富饶的城市。位于阿拉善盟。
        新浩特镇
        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有一个地方叫新浩特镇。新浩特意为“新城”或“新牧村”。
        “浩特”在蒙古语里比较早的意思指蒙古包门前临时围起来的地方,是放牧归来牲畜的歇处;后来把牲畜圈起来的地方称“浩特”;再后来把邻近几个或一些蒙古包连系起来也称为“浩特”或称为“牧村”;以后牧区由若干户集居而组成的生产单位还称“浩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把大小不同的城市又称作浩特。
        “浩特”的词义和所指对象的变化,反映了内蒙古地区牧业经济趋向城市贸易的发展过程。
      四、地名与地理
        在内蒙古地区,有许多用“胡同”、“忽同”构成的地名。
        “胡同”(忽洞)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井、水井”。它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多用来构成地名。如包头地区有:
        腮胡同
        “腮”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好”、“好的”。因该地有水质好的井而得名。   
        毛胡同
        “毛”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坏的”。因该地有碱水或水质不好的井而得名。
        哈页胡同
        “哈页”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两、二”。因该地有两眼井而得名。
        以肯胡同
        “以肯”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大”。因该地有大井而得名。
        乌兰胡同
      “乌兰”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红色的”。因此地泥土为红色,打井时,挖出来的是红土,故得名。
       公胡同街坊
        “公”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深。因此处有深水井而得名。
        胡同沟门
        因此地(沟门)早年曾有一眼井而得名。
        胡同图
        蒙古语音译,意为“有井的地方”。
        人类离不开水,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井”为人类及一切生物提供了水源。所以,许多地方的地名都含有“井”。内蒙古汉语方言中既有含蒙古语借词“胡同”(忽同)的地名;又有含汉语“井”的地名。如呼和浩特地区的“甜水井、满水井、大井壕、小井壕、小井乡、小井沟、双水井”;包头地区的“三眼井、小井、井坝梁、井子沟、井坪”等。
        蒙古语借词“胡同”不仅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使用,而且早已被北京话吸收,并进入了普通话。在北京话里,胡同指人们居住的小街小巷。最初这些叫做胡同的小街小巷多与水井有关。北京在没有自来水的时代,其民用水主要依靠水井。人们的聚居之地,必然要有水井;有水井的地方才能成为人们聚居之地。可以说,没有井,就没有老北京的胡同。
        如今北京带“井”字的胡同有许多。如“大井、小井、甜水井、三眼井、二眼井、井楼、井院、罗家井”等。在众多带井字的胡同里,著名的“王府井”是一个亮点。它原名叫“王府街”。因明代永乐年间在此修建了十王府而得名。清代宣统时,人们因此地有一口甜水井,随之将其改为“王府井”。现在的王府井虽已不再是从前的小街小巷,而是繁华的闹市,但从王府街到王府井,它折射出了水井与北京胡同的不解之缘。
        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与水井的关系不再像从前那么密不可分了。它已完全转化为人群居住的小街小巷。如“石碑胡同、花枝胡同、兵马司胡同、砖塔胡同、劈柴胡同、船板胡同、绒线胡同、米市胡同、羊肉胡同、耳朵眼胡同、铁狮子胡同等。这些胡同的存在已不再是由“井”来决定的了。事实上,有些小街小巷并未带胡同二字,但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它仍然是胡同。如:东文昌阁、西文昌阁、马神庙、兵部洼、回回营等。不仅如此,“胡同”在人们的使用中还增加了新的义项,如“死胡同”,原指走不通的胡同,后来用它比喻“绝路”等。
        “胡同”是独具北京特色的名牌产品。它充满了古色古香的老北京文化,是举世瞩目的一道风景线。改革开放后,北京人创造出了“胡同游”旅游项目,以此,更为广泛地向世人展示了“胡同”的内涵。
        五、地名与人名、官职、宗教职称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有许多地名都是由人名、官职、宗教职称构成的。如呼和浩特地区:
        班定营
        “班定”,藏语音译,意为“小喇嘛”。清代有一位名叫班定的蒙古族人(用的是藏名)居住此地而得名。
        根堡
        藏语音译。清康熙年间,名叫根堡拉西的蒙古族居民居此地而得名。
        章盖营
        “章盖”,满语音译。“章盖”又作“章京”。“章盖”(章京)来源于汉语的“将军”。满语将其借入后,作为清代官名,多为军职。后来,汉语又从满语音译过来,写作章盖(章京)。“章盖营”为当时有一官职为章盖的官员居住此地得名。
        甲兰板(扎兰板)
        “甲兰”,满语音译。清代官职名称,即“参领”(也叫“协领”)。该地以官职甲兰得名。“甲兰”也写作“扎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一地名为“扎兰屯”。“扎兰屯”意为参领驻地。
        古尔丹巴
        藏语音译,意为“跳神喇嘛”。跳神喇嘛为宗教职称。因此地曾有跳神喇嘛居住,故得此地名。
        从上述地名中可以看到,蒙古族常用藏语为人命名。蒙藏两民族虽然居住的地理位置相距遥远,但共同的宗教信仰在他们中间产生了社会亲和力。清朝提倡满蒙一家,互相通婚;满八旗和蒙古八旗联合驻防。满蒙两民族又都为地处北疆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他们杂居相处,联系密切。蒙、藏、满等民族在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史实,我们可以在上述地名中得到印证。
        六、地名与色彩词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的“查干”(厂汉、查汉)是蒙古语色彩词         的音译,意为“白的”、“白色的”、“纯洁的”等,除此之外,它还有“喜庆”、“吉祥”、“善良”、“美好”等引申义。
        内蒙古地区有很多带“查干”(厂汉、查汉)的地名。如锡林郭勒盟有:
        白音查干
        “白音”,蒙古语音译,意为“富饶”。“白音查干”直译为“富饶、白色”,实际意义为“富饶、吉祥”或“富饶、美丽”。
       查干胡舒
        “胡舒”,蒙古语音译,意为“山嘴”。“查干胡舒“直译为“白色山嘴”,实指“平缓的山嘴”或“安全的山嘴”。
        查干诺尔
        “诺尔”,蒙古语音译,意为“湖”。“查干诺尔”直译为“白湖”,实指“美丽的湖”、“吉祥的湖”。
       查干乌苏
        “乌苏”,蒙古语音译,意为“水”。“查干乌苏”直译为“白色的水”,实指“纯洁的水”、“吉祥的水”。
      查干宝拉格
      “宝拉格”,蒙古语音译,意为“泉”、“泉水”。“查干宝拉格”直译为“白色的泉”,实指“纯洁的清泉”、“吉祥的清泉”。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查干”除表示“白的”、“白色的”以外,它在蒙古民族心目中,常常总是同“喜庆、吉祥、善良、美好”等意义联系在一起。在蒙古语中,“正月”直译为“白月”,“春节”直译为“白节”,“长城”直译为“白墙”。其他如“吉日”(白+天)、“善心”(白+心眼)、“锦绣前程”或“顺风路”(白+足迹)、“好事”或“慈善事业”(白+事业)等词语中都含有“查干”这一语言成分。
        “查干”所表示的“喜庆”、“吉祥”、“善良”、“美好”等意义,实际上是蒙古民族的宗教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折射。
        蒙古民族的先民信奉的是萨满教。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尚白”,以白鸟为吉祥物。在萨满祭词中的“招鸟祭词”里,首先招唤的是“白鸟”(即“白天鹅”)。白鸟是古代蒙古、布里亚特等部族所崇拜的图腾。在新疆的蒙古人中,至今还流传着白鸟是蒙古人祖先的故事。
        逐水草而迁徙的古代蒙古民族,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有“白食”和“红食”。白食指奶和奶制食品;红食指肉和肉制食品。蒙古民族传统的餐饮礼仪以洁白的奶和奶食品为上品。款待宾客时的规矩为“白先红后”。宾客来了,要请他们先饮奶茶并品尝各种奶食品。在一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里,蒙古民族都是以奶和奶食品为主要饮食,只有到了严寒的冬季,人体需要补充热量,才以肉食为主。民以食为天。纯洁无瑕的白食养育了千秋万代蒙古族人民。所以,自古以来“查干”作为一种吉祥、美好的标志,一直保留在蒙古民族的心目之中。内蒙古地区,不仅很多地名含“查干”,而且很多人名亦用“查干”或含“查干”。
        在内蒙古汉语方言中,还有许多带色彩词“呼和”、“乌兰”的地名。“呼和”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蓝的”、“蓝色的”、“青的”、“青色的”。
        呼和浩特
        意为青色的城市,简称青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和陶勒盖(村)
        “陶勒盖”,蒙古语音译,意为“头”(此处指山头)。呼和陶勒盖指“青色的山头”。(位于伊克昭盟)
        呼和木都苏木
        “木都”,蒙古语音译,意为“树木”,“苏木”蒙古语音译,意为“乡”。呼和木都苏木意为绿树乡。(位于伊克昭盟)
        蒙古民族喜欢、崇尚蓝色或青色,来自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天的崇拜。天为蓝色。
        “乌兰”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红色的”、“红”、“赤”、“朱”。
      乌兰察布(盟)
      “察布”,蒙古语音译,意为“山口”。“乌兰察布”指红色山口。
      乌兰浩特(市)
      “乌兰浩特”蒙古语音译,指红色的城市(位于兴安盟)。
      乌兰镇
        指红色的镇(位于伊克昭盟)
        红色是火的颜色。火是古代蒙古氏族部落特别崇拜和尊敬的神。他们认为火把黑暗变成了光明;火可以祛除邪恶。因此,蒙古民族喜欢红色。
        在内蒙古地区“呼和、乌兰”不仅可以构成地名,还可以构成人名或直接作为人名。
      七、地名与民间传说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有些音译地名的来源同民间传说有关。如:
        包头
        包头是蒙古语      的音译,意为“有鹿”。它是内蒙古地区的一个大型重工业城市。
        关于包头地名的由来,有一种说法,认为“包头”是“泊头”的转写。据记载,历史上距今包头不远处,曾有一个停泊船只的地方叫“泊头”(即码头),因而得名。
        实际上,包头又称“鹿城”。“鹿”是包头市的重要标志。
        包头为什么叫“鹿城”?民间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途经九峰山,看见一群鹿在泉边饮水。他一箭射中了头鹿。头鹿尽管身负重伤,却带着箭向西飞奔。成吉思汗率军追至九原郡处。头鹿突然消失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棵高大的柳树。大汗急令部下挖地探索,一直挖到三丈深才见到了柳树的根。而其根正是被追赶的头鹿。这时,成吉思汗忙率部下向头鹿跪拜,并说:“包克图!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包克图”即为“包头”。因此,“包头”便成了该地的地名。
        不管这一传说的内容是否真实,但“包头”地名的由来含有如此壮美的故事,就使得包头这个城市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色彩。
        内蒙古汉语方言中的音译地名,包含有多民族语言的语汇。这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音译地名,不仅显示了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而且也丰富、发展了内蒙古汉语方言的词汇系统。
        注:本文标音采自《蒙汉辞典》,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6年11月版。
    (作者: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