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那 瓌( ? — 552年)
阿那瓌 ,柔然族,柔然汗国衰落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可汗。他生长在柔然汗国内乱迭起、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的时期。卒于552年。
487年,柔然的属部敕勒副伏罗部分离出去,在西域建立了高车国。高车国与北魏联合,共击柔然。492年(北魏太和十六年),北魏阳平王元颐等将领,率7万骑兵大举进攻柔然,接着高车国又不断袭击柔然,使柔然丧师失地,发生内乱。柔然可汗豆仑因屡败于高车国,被部众杀死。阿那瓌的祖父那盖袭可汗位。506年,那盖死,其子伏图(阿那瓌之父)袭汗位,号佗汗可汗,改元始平。为了对付高车国,伏图主动与北魏和好,但遭到北魏的拒绝。这时,北魏已由平城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对柔然采取防守策略。不久,伏图征高车国,被高车王弥娥突杀死。伏图的长子丑奴(阿那瓌之兄)立,号豆罗伏跋豆伐可汗,改元建昌。516年(建昌九年),丑奴大破高车国,杀死弥娥突,恢复了柔然旧土,为父报了仇。
丑奴维持了短暂的安定局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又开始加剧,一场流血的宫廷事变爆发了。当时,有一个女巫医名叫地万,年20多岁,常假托鬼神,为人治病,受到丑奴的宠信。她私自把丑奴的儿子祖惠藏起来,又诡称说祖惠在天上,她能呼唤下来。她装神弄鬼一番,将祖惠交给丑奴,丑奴信以为真,对地万越发信任。丑奴封地万为“圣女”,纳为“可贺敦” (皇后),授给地万原来的丈夫副升牟爵位,赐牛马羊3000千头。史称“地万既挟左道,亦有姿色,丑奴甚加重爱,信用其言,乱其国政”①。过了几年,祖惠渐渐长大,他对母亲说:“我一直呆在地万家,根本没有上天的事,是地万教我说上过天的。”其母将实情告诉丑奴,丑奴仍执迷不误。地万害怕实情败露,就向丑奴进谗,丑奴遂秘密将祖惠杀死。丑奴和地万的所作所为,引起丑奴母吕邻氏、诸弟和大臣的不满。520年(北魏正光元年),丑奴母派李具列等人去杀地万,丑奴闻讯大怒,要杀李具列等人。这时,正值高车国进攻柔然,丑奴战败,被其母及大臣所杀。部众拥立丑奴弟阿那瓌为可汗。但不过10天,其族兄示发率众数万讨伐阿那瓌,阿那瓌战败,与其弟乙居伐投奔北魏。他的母亲及另外两个弟弟被示发杀害。后来,阿那瓌从兄子婆罗门又击败示发,示发逃到柔然东面的地豆于部,被该部杀死。
阿那瓌在柔然的内乱中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形势所逼,不得不投奔北魏。他认识到,只有依靠强大的北魏,才能挽回败局,重新当柔然的可汗。阿那瓌到北魏后,受到隆重的接待,被安排在专门招待北方少数民族官员的燕然馆内居住。北魏封他为朔方郡公、蠕蠕王, “赐以衣冕,加之轺盖,禄从、仪卫,同于戚藩”。当时,有一首杂曲歌辞《阿那瓌》,描写阿那瓌出入洛阳城的情形说:
“闻有匈奴主,杂骑起尖埃,
列观长平坂,驱马渭桥来。”
歌中的“匈奴主”,指阿那瓌。北魏对阿那瓌如此殊遇,是为了分裂和瓦解柔然。但阿那瓌一心想返回漠北,在北魏孝明帝元诩接见他时,他说:“求乞兵马,还向本国,诛翦叛逆,收集亡散”②。北魏朝廷内部有人同意阿那瓌返国,有的反对他回国。阿那瓌用黄金百斤贿赂宰相元义,最后北魏同意他返回国内。临行前,北魏赠给阿那瓌各种武器、衣物、丝绸、干粮、马匹、骆驼、牛、羊,还有粟20万石等。
521年(北魏正光二年),柔然部众阿那瓌从父兄婆罗门为弥偶可社句可汗。北魏先遣使者到漠北柔然联系阿那瓌回国事宜,婆罗门对北魏使者非常傲慢,但还是派人迎接阿那瓌。阿那瓌害怕婆罗门与他作对,不敢返回漠北,又要求暂回洛阳。这时,高车国进攻柔然,婆罗门战败,率10万余众投降北魏。柔然汗国陷入了“主奔于上,民散于下,而余党实繁,部落犹众”的分裂局面。
北魏统治者吸取历史上处置匈奴的经验,把柔然分割成两部。婆罗门被安置在西海郡(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海地区),阿那瓌被安置在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县白灵淖乡)。北魏让阿那瓌和婆罗门相互牵制,以削弱其实力。同时,保存柔然势力,也是为了抵御日益强盛的高车国。
当时,柔然汗国“连兵积年,饥馑相仍”,社会经济已处在崩溃的边缘。阿那瓌只好上表北魏朝廷,请求赈济。522 年(北魏正光三年),阿那瓌“上表求粟,以为田种,诏给万石”。但是,赈济还不能完全解决柔然的饥荒问题,阿那瓌还经常率众入塞抢掠。523年,北魏尚书左丞、北道行台元孚去慰劳阿那瓌,反而被拘留,阿那瓌率30万众,驱掠牲畜,逃回漠北。北魏派李崇等率10万骑兵追赶阿那瓌,不及而还。后来,阿那瓌将元孚释放,上表谢罪,名义上仍然臣属于北魏。
523年(北魏正光四年),北魏爆发了六镇各族人民大起义。为了镇压起义的各族人民,北魏王朝只得请求阿那瓌出兵相助。公元525年(北魏正光六年),阿那瓌率10万柔然兵,南下击溃了破六韩拔陵领导的起义军。这一年,阿那瓌自号敕连头兵豆伐可汗(意为神圣把揽),国力渐强。527年,阿那瓌主动提出,愿帮助北魏再次镇压起义军,但北魏统治者害怕阿那瓌反复,婉言谢绝。次年,北魏朝廷对阿那瓌大加奖赏,下诏表彰他镇压起义军的“功绩”,准许他以后“赞拜不言名,上书不称臣”③。
阿那瓌从520年称汗到552年自杀身亡,在位32年,是柔然可汗中执政时间较长的一位可汗。他在位期间,基本上同北魏保持了和平友好关系。柔然与北魏相互派遣使者的次数急骤增加。阿那瓌从北魏返国后,几乎每年都向北魏朝贡。例如, 527年 (北魏孝昌三年),他3次遣使朝贡, 532年 (北魏太昌元年),他遣使朝贡4次。533年 (北魏永熙二年),阿那瓌为自己的长子向北魏提出尚公主,第二年北魏孝武皇帝令范阳王诲之长女琅琊公主出嫁柔然。当时,出现了“阴山息警,弱水无尘”的安定和平局面。阿那瓌还主动学习中原地区的典章制度。在他之前,柔然可汗曾模仿中原的“年号”制度。从他开始,开始模仿北魏的官制,他在洛阳住过3个多月,“心慕中国,立官号,僭以王者,遂有侍中,黄门之属”④。他委任齐人淳于覃为秘书监、黄门郎,掌其文墨。阿那瓌吸收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和文化,促进了柔然社会的发展。
534—535年,北魏开始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实权掌握在鲜卑化的汉人高欢父子手中。西魏实权掌握在宇文泰父子手中。东、西魏相互战争频繁,但实力相当,谁也不能把对方兼并。他们都力图把柔然拉到自己一边,“竟结阿那瓌为婚好”。阿那瓌为了进一步复兴柔然,也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外部环境。从534—552年这18年里,阿那瓌积极采取与东、西魏和好通婚政策,从而使柔然汗国后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进一步发展。
西魏丞相宇文泰将元翌的女儿封为化政公主,嫁给阿那瓌兄弟塔塞。阿那瓌让长女郁久闾氏嫁给西魏文帝。阿那瓌对这次和亲很重视,陪送了很多财礼。537年(西魏大统三年),年仅14岁的郁久闾开始动身前往西魏,随车700辆,带马一匹,骆驼1000头。西魏迎亲使扶凤王元孚请郁久闾氏面朝南方。但因柔然风俗以东为贵,所以她对元孚说:“我未见魏主,故蠕蠕女也。魏信向南,我自东面。”元孚无话可答,同意郁久闾氏按柔然习俗,面朝东方。这次婚嫁,西魏送给柔然大批钱财、丝绸等礼物。
538年(大统四年),郁久闾氏到达西魏京城长安。当时文帝和乙弗皇后(吐谷浑乙弗部人)恩爱很深,要废掉乙弗皇后,文帝犹豫不决。阿那瓌率兵度过黄河,迫使文帝必须废掉乙弗皇后,否则柔然大军将进驻长安。迫于柔然的压力,文帝只好将乙弗皇后废掉,立郁久闾氏为皇后(魏悼后)。540年(大统六年)春,魏悼后神经错乱,因生产死去,柔然以此为借口,派军渡河,首锋达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文帝无奈,让中常侍曹宠向乙弗后传达“赐死”的谕旨。乙弗后挥泪对曹宠说:“愿至尊享千万岁,天下康宁,死无恨也。”
东魏借魏悼后之死,离间柔然与西魏的关系,并对柔然展开“和亲”攻势。540年 (兴和二年),东魏高欢派使者到柔然,申和好之意,阿那瓌也派使者到东魏朝贡,并为其长子庵罗辰请婚。东魏以常山王妹乐安公主许婚,改称兰陵郡长公主。次年春,阿那瓌特派使者带着1000匹马作为聘礼,到东魏迎亲。东魏孝静帝派使者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北送兰陵公主出嫁。嫁妆及所用物品非常丰厚,由宰相高欢亲自经理。高欢还亲送兰陵公主到楼烦(今山西宁武县)之北。当时,和亲是柔然与东魏之间的一件大事。《魏书》作者魏收曾赋《出塞》及《公主远嫁》诗二首。另一诗人祖珽也与之唱和,一时被人们传诵。
542年 (兴和四年),阿那瓌将自己的孙女邻和公主嫁给高欢第五子高湛。过了3年,阿那瓌又提出将自己爱女嫁给高欢的要求。高欢已有娄氏作皇后,对阿那瓌的和亲要求举棋不定。娄后劝高欢:“国家大计,愿不疑也。”于是,高欢娶阿那瓌爱女为正室,称“蠕蠕公主”,改娄氏为“妃”。阿那瓌弟弟秃突佳亲自到东魏对高欢说:“待见外孙,然后返国”。蠕蠕公主性格严毅,从来不学说一句汉话。高欢有一段时间因病卧床不起,没到公主住处,秃突佳便对高欢不满。高欢不敢怠慢,只好抱病赶到公主住所。547年 (武定五年),高欢去世,其子高澄依照柔然婚俗,收继蠕蠕公主为妻,生下一女。
由阿那瓌复兴的柔然汗国,虽然一时颇为强盛,但被柔然统治者奴役的部落和奴隶很快就掀起了反抗斗争。552年(北齐天保三年),阿那瓌率军镇压突厥族人民的起义,兵败自杀。不久,柔然汗国灭亡。
阿那瓌走过了曲折、坎坷的道路,历经内乱与外患的风风雨雨。在柔然汗国衰落时期,他能够与北魏、西魏、东魏保持良好的关系,主动吸收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文化制度,促进了中原与漠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他曾使一度衰败的柔然汗国得以复兴,为柔然族的兴盛发展做出了贡献。纵观他的—生可以说,他是一位有作为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杰出历史人物。
①《魏书》卷一○三《蠕蠕传》。
②《魏书》卷一○三《蠕蠕传》。
③《魏书》卷一○三《蠕蠕传》。
④《北史》卷九八《蠕蠕传》。
骨 力 裴 罗(?—747年)
骨力裴罗,即怀仁可汗骨力裴罗,本名逸标芯,回纥族。骨力裴罗继父位,成为回纥诸部的首领。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骨力裴罗卒。
骨力裴罗出身于回纥药罗葛氏贵族家庭。这个家庭自吐迷度以来,一直世袭回纥部首领,还继袭瀚海都督。骨力裴罗的祖父伏帝匐和父亲承宗都做过本部首领,同时兼任瀚海都督。唐玄宗开元年间,凉州都督王君(音绰)以私怨虐待居住在甘州、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及内蒙古阿拉善部分地区)地区的回纥等4部落,并诬告4部谋反。唐玄宗将瀚海都督承宗等4人流放。回纥诸部推举承宗族的瀚海
司马护输为首领,起兵袭杀王君,逃入突厥。这个事件之后,骨力裴罗就继承了父亲的首领之位,成为了回纥诸部的首领。
742年 (唐玄宗天宝元年),回纥、葛逻禄、拔悉密3部乘突厥内乱,联合出兵攻杀突厥可汗骨咄叶护,共推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骨力裴罗和葛逻禄酋长为左右叶护。突厥余众立乌苏米施可汗为主。唐朔方节度使王忠嗣与拔悉密等3部进击乌苏,乌苏逃走。
744年 (唐玄宗天宝三年),骨力裴罗联合葛逻禄击败拔悉密,杀颉跌伊施可汗,自立为骨咄禄阙毗伽可汗,建立了回纥汗国,汗庭于乌德鞬山(即于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并遣使告唐。唐玄宗先封骨力裴罗为奉义王,不久册封他为怀仁可汗。从此,唐朝正式承认了回纥可汗的地位,唐朝与回纥诸部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回纥汗国的建立,结束了漠北各民族分裂割据的局面,在历史发展上有进步作用。
745年 (唐玄宗天宝四年),骨力裴罗攻杀后突厥的末代可汗——白眉可汗,遣使送白眉首级到长安报功,唐朝拜怀仁可汗为左骁员外大将军。回纥势力日益强盛,长期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
骨力裴罗建立的回纥汗国,实力和规模都远远超过了吐迷度时期。统治的部众有11姓,共11个大部落。汗国控制的地域,东起室韦(今额尔古纳河一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尽有古匈奴故地。阴山以北的巴彦淖尔高原、乌兰察布高原、锡林郭勒高原、呼伦贝尔高原均在回纥汗国的控制之下。
回纥是随水草流移的游牧民族,畜牧业是主要社会经济部门。回纥盛产良马,与唐朝互市,每岁动辄以马数万匹易绢帛。狩猎业在社会经济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由于狩猎业发达,每年要向唐朝缴纳貂皮作为贡赋。
骨力裴罗建立的回纥汗国,社会性质是奴隶制。回纥人“以寇抄为生”,在对外战争中,回纥贵族掳掠大量外族人口,把掳获的人口作为其奴隶。吐迷度攻破薛延陀时,“并其部曲,奄有其地”。“契丹旧为回纥牧羊,鞑靼旧为回纥牧牛”②,表明回纥广泛使用种族奴隶。
吐迷度时期,政权机构已初具规模,骨力裴罗建立汗国后,国势强盛,政治制度更为完备。他采用突厥制度,也兼采一些唐朝制度。回纥最高统治者为可汗。次为特勤、叶护 (副王、总督),设(又译作“杀”,别部领兵者)。特勤、叶护、设,常以可汗的子弟或宗室充任。再次为阿波(统兵马官)、阎洪达(评议国事官)、达干(统兵马官)、梅禄(皇室总管,掌兵者)。可汗属下的诸部首领,常授以俟斤、啜、俟利发、颉利发及都督等称号。又仿照唐制,设置内宰相(3人)、外宰相(6人)、将军、司马等官。
骨力裴罗也采用突厥的统治方法,分区域进行统治。除可汗汗庭直辖地区外,把其余统治地区划分为左、右2部(今天的阴山以北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均由右部统辖),分别派遣左杀与右杀去进行管辖,并在被征服的每个部落或国家置一吐屯(监使),督察贡赋和政事。可汗、贵族,匐(音伯,即伯克、牧主贵族)是统治阶级。他们享有各种特权,占有大量牲畜和奴隶,迫使奴隶从事各种劳役。
参考书目:
①《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②〔宋〕王明清:《挥尘前录》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