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鉴论坛)心理素质对修志创新的影响——当代修志人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 心理素质对修志创新有没有影响?回答是肯定的。但是,从首轮修志到当前的二轮修志,志家们在论及修志人素质时,往往更多的关注其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而对心理素质论及较少,或语焉不祥。其实,修志实际已告诉我们,修志者的心理素质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尚若修志者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使文化层次高、思想素质好、或者外部经济条件优越,同样难以修出好志书来。为此,笔者就心理素质对修志创新的影响谈一点个人的浅见,求教于各位志界同仁。
一、修志创新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就方志编纂而言,心理素质是指表现在修志者身上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修志创新要求修志者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者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修志创新的必备条件。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修志创新,除了新在修志内容和形式上,更重要的新是人。这里,新人不仅表现在年龄上,也不仅指他的学历和知识层次,更不是什么新面孔(当然这些也是必须具备的)新人的新,应新在思想上,修志者必须是接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熏淘的新人,必须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处理问题的人,必须是用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的人,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人将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思想素质好,就不存在心理问题,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思想素质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而心理素质是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存在着心理问题,只不过人们没有意识到罢了。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日前公布了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调查,调查显示,三成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但这并不表明这些大学生思想不好或品德不佳。为此,有专家呼吁,我们在注重身体保健的同时应当关注人们的“心理保健”,就是针对各种心理问题而言的。笔者认为,欲使二轮修志顺利进展并多出佳志,应该在注重修志人“德”、“才”、“识”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修志人的心理健康。就一个修志群体而言,这种心理素质问题有时表现得较为突出。有的修志机构有抢第一、出风头的念头,既不认真学习修志理论,也不争取外力帮助,希图一鸣惊人,结果志稿质量低劣,评议时受到严厉批评,弄得班子上下灰心丧气,有的修志单位“远交近封”,对邻县市封锁修志信息,不交流经验,生怕自己有什么“好经验”被别人学了去,“夜郎自大”,结果编出来的志书不是内容不实就是疏漏薄弱,影响了质量;也有的志稿到了出版社,一味追求早早出书,甘愿笔削由人,以为“志书出版了就是一大胜利”,以致出现笔削失当、影响质量的憾事,凡此种种,都是不良心理状态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必须自觉的调整心态,稳定情绪,使之适度,这对于每个修志主体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当前修志创新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一)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因循守旧最为突出的是崇上泥古的思想理念,它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其崇上、泥古、保守、僵化的基本特征,严重地束缚着修志者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与修志创新格格不入的。这种落后的思维方式,在当前修志界普遍存在,在部分修志者当中几乎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修志修了几千年,老一套,只要跟着前人的脚印走,就不会有错,何况前轮志书还在,其篇章结构、体例模式均可仿效,不必花大力气去思考,至于“创新”,那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弄得不好还会犯错。于是,照搬首轮志书的篇目、体例、模式,“旧瓶装新酒”,省事又省力,何乐而不为?也有的修志人认为,修志是政府行为,领导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不去展现自己的主体意识,不去认真研究断限内出现的新事物,至于修出的志书质量如何?能否反映本行政区社会和自然的历史与现状?必去多思考。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修志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心态浮躁,盲目乐观。心态浮躁是修志创新的大忌。人是不能离开现实社会的。当今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名利主义等各种思潮泛滥,这些腐朽的思想潮流无一不在方志界有所反映,对我们修志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当看到,修志人员的素质决定志书的质量,这是理论研究和修志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李铁映在《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专门列了一个题目论述这个问题。他说:“志书是人修的,所以修志人员的素质决定志书的质量。有什么样的人才素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志书。志书的质量取决于人才!”(《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l期)笔者以为,这里所说的“修志人员的素质”包含着心理素质。很难想象,一个心理素质不佳的人能在修志事业中有多在作为。在我国方志界,从首轮修志到当前的二轮修志,产生了一大批铁心修志、甘于奉献的修志人物,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可贵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志德,心理素质方面也处于良好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些人,支撑着社会主义方志事业的大厦。但毋庸讳言,当今确实有那么一些修志同行,其心理和兴趣并不是专心致志地放在修志业务上,而是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利益,是主编还是副主编?第几副主编?十分在乎。平时忙于饭局、牌桌、应酬的时间多于钻研业务的时间,这就形成了一种怪现象,被人称为“三苦”的修志机构并不那么苦。修志时优哉游哉,自我感觉“特别好”,“修志嘛,不就那么回事,不难。”“当年首轮志书都修出来了,还怕二轮修志?”因而“乐观”得很,他们忘记了“事成于惧,而毁于忽”的古训,将修志当成既有名又有利而且不必担责的美差,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三)畏惧艰苦,任务主义。在当前方志界,“修志创新”已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口号。如何“创新”?有些修志人似乎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比如修志要注重地方特色啦,“三贴近”啦,调查研究啦,等等,这些他们都懂,但真正做起来就难了,因为要实践这些科学理念,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付出汗水和心血。他们常常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例如,有的修志人不愿做艰苦的实地考察,深入的社会调查和细致的查证核实工作;有的修志人抱着有多少“米”做多少“饭”的思想,不愿进一步挖掘资料;也有的修志人不对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满足于客观主义、自然主义地罗列资料,造成资料堆砌,记流水账,于是写人物没有细节,写事物缺乏典型,使复杂的社会生活平面化,所有这些,都是畏惧艰苦在作祟。畏惧艰苦的核心是一个“懒”字。笔者故乡有句俗话:“眼是懒汉,手是好汉”。这句来自民间的“名言”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任何事情,如果用眼睛一瞅,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事情的难易程度是由人心来判断的,人心都有懒惰的一面,但是,如果你埋下头,不气馁,不抱怨,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做下去,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修志是一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非常艰巨的事业,这对我们每个修志者来说必须有心理准备,因此畏惧艰苦是修志的大敌,如果不通过修志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是不可能修出好志书来的,但据笔者所知,在当今修志队伍中,畏惧艰苦已不是个别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二轮修志中一个危险的心理倾向。
近两年来,笔者在学习和研究方志理论中,结识了几位当代知名的方志专家和省内有定评的佳志编纂主编,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知识上是博学之士,在为人上是谦谦君子,尤其是在心理方面处于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他们虽然业务繁忙,却不急不躁,不急功近利;他们尽管在方志界名声显赫,却低调待人,十分平和,甚至对笔者这样一个从事方志研究的新学员都能耐心地解答咨询,寄送相关资料,热心扶持,不厌其烦,实在令人敬佩。近日媒体披露:当45岁的梅洛获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时,他却感到很突然,认为自己还年轻,应该在10年或20年后才能获得此奖。随后他表示将把一部分奖金捐给慈善机构。(《中国青年报》2006年10月10日)这表明这位美国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不是急功近利、追名逐利。这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但时下一些修志人员的心态不得不就让人忧虑。有些修志人在学识上不无过人之处,但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对待事业,常常是文人相轻,互不服气,在修志机构中争个你高我低,内耗不断,有个别的修志单位甚至闹得不可开交,最近浙江就有一个县为此更换了县志办的头头。还有个别的修志机构,由于其负责人盛气凌人,导致两个主要编修人员先后愤然辞职。在这里,笔者无意指责某个县或某些人,但修志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解决,将贻误我们的修志事业,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三、如何提高修志人的心理素质
这可是个大题目,应当由方志专家、心理学家来做。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言。当今,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的内心和谐,所谓内心和谐,笔者以为就是道德高尚。我们每一个修志人,不论年龄大小,处在什么地位,都要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就会心胸宽广,追求高雅,有了这种心态,干事就能不敷衍了事,待人也就不斤斤计较。前不久在媒体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有个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科学时报》2006年7月7日)细读文章之后,觉得裘院士这“三要”对当今修志人提高心理素质颇有参考意义,值得一说。
“做人要知足”。这里是说,我们每个修志人在物质条件、名利地位、生活待遇上要知足。在当前二轮修志中,大多数地方都实现了“一纳入五到位”,物质条件比首轮修志时好多了。当年是手抄笔写,如今用上了电脑;当年出门搜集资料是自行车、公交车甚至走路,如今大都能小车往返;修志者的生活待遇一般都高于社会上普通劳动者的标准。如果有人说二轮修志的物质条件不如以前,那是不符合实际的。尤其让广大修志人欣慰的是,首轮修志时靠的是行政权力推动,如今《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并实施了,国家将修志列入法制轨道,为我们修好二轮志书提供了法律保障,这实在是我们修志人的福音。我们要知足,知足才能常乐,淡泊方可明志。我们要变“知足”为动力,全心全意投入到修志事业中去。
“做事要知不足”。古往今来,“自满”是成就任何一项事业的大敌。志书是资料性著述,修志是一件艰巨、复杂的学术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自满”和“知足”,相反,要时时“知不足”。而时下修志队伍中,有少数人“感觉”特别“良好”,“修志嘛,容易”成为口头禅,他们聚友打牌的劲头很大,通宵达旦也不知足,可是修起志来却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标准能怎么低就怎么低,活儿干得越少越好,扬言“志书只要能公开出版,就是胜利”,这种人在方志界虽然不多,但严重影响修志事业。对这样一些修志人,我们不能一味地排斥他们,而是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学习,使他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用责任心和使命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的心态从事修志,从而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修志人的光荣使命。
“做学问要不知足”。修志是一项复杂的学术性劳动。李铁映同志指出:“新编地方志是一种特殊体例的著述”,必须“把修志真正当成一门学问和学术来做。一本好的志书,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一部学术专著”,现在有些修志人在心理上并没有将修志当成一门学问和学术来做,而是满足于一种自然主义的记述。有些志稿不是缺少翔实的资料,就是缺少与资料相应的观点。笔者以为,志稿中任何观点都必须有足够的资料来支撑,任何资料也必须有相应的观点来统领,做到观点与资料相统一,这是修志做学问的基本要求。现在的问题是,有些修志人心理上浮躁浅薄,工作上敷衍塞责;做学问时,浅尝辄止,只学了些皮毛,便自以为很有学问了。这种心态对修志创新、提高修志质量是十分有害的。
总之,我们修志人如果牢记裘院士讲的“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并在修志实践中实践这“三要”,自觉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二轮修志就能顺利推进,二轮志书的质量就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志鉴论坛)心理素质对修志创新的影响——当代修志人心理健康问题浅析
- 心理素质对修志创新有没有影响?回答是肯定的。但是,从首轮修志到当前的二轮修志,志家们在论及修志人素质时,往往更多的关注其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而对心理素质论及较少,或语焉不祥。其实,修志实际已告诉我们,修志者的心理素质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尚若修志者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使文化层次高、思想素质好、或者外部经济条件优越,同样难以修出好志书来。为此,笔者就心理素质对修志创新的影响谈一点个人的浅见,求教于各位志界同仁。
一、修志创新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就方志编纂而言,心理素质是指表现在修志者身上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修志创新要求修志者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者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修志创新的必备条件。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修志创新,除了新在修志内容和形式上,更重要的新是人。这里,新人不仅表现在年龄上,也不仅指他的学历和知识层次,更不是什么新面孔(当然这些也是必须具备的)新人的新,应新在思想上,修志者必须是接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熏淘的新人,必须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处理问题的人,必须是用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的人,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人将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思想素质好,就不存在心理问题,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思想素质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而心理素质是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存在着心理问题,只不过人们没有意识到罢了。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日前公布了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调查,调查显示,三成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但这并不表明这些大学生思想不好或品德不佳。为此,有专家呼吁,我们在注重身体保健的同时应当关注人们的“心理保健”,就是针对各种心理问题而言的。笔者认为,欲使二轮修志顺利进展并多出佳志,应该在注重修志人“德”、“才”、“识”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修志人的心理健康。就一个修志群体而言,这种心理素质问题有时表现得较为突出。有的修志机构有抢第一、出风头的念头,既不认真学习修志理论,也不争取外力帮助,希图一鸣惊人,结果志稿质量低劣,评议时受到严厉批评,弄得班子上下灰心丧气,有的修志单位“远交近封”,对邻县市封锁修志信息,不交流经验,生怕自己有什么“好经验”被别人学了去,“夜郎自大”,结果编出来的志书不是内容不实就是疏漏薄弱,影响了质量;也有的志稿到了出版社,一味追求早早出书,甘愿笔削由人,以为“志书出版了就是一大胜利”,以致出现笔削失当、影响质量的憾事,凡此种种,都是不良心理状态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必须自觉的调整心态,稳定情绪,使之适度,这对于每个修志主体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当前修志创新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一)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因循守旧最为突出的是崇上泥古的思想理念,它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其崇上、泥古、保守、僵化的基本特征,严重地束缚着修志者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与修志创新格格不入的。这种落后的思维方式,在当前修志界普遍存在,在部分修志者当中几乎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修志修了几千年,老一套,只要跟着前人的脚印走,就不会有错,何况前轮志书还在,其篇章结构、体例模式均可仿效,不必花大力气去思考,至于“创新”,那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弄得不好还会犯错。于是,照搬首轮志书的篇目、体例、模式,“旧瓶装新酒”,省事又省力,何乐而不为?也有的修志人认为,修志是政府行为,领导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不去展现自己的主体意识,不去认真研究断限内出现的新事物,至于修出的志书质量如何?能否反映本行政区社会和自然的历史与现状?必去多思考。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修志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心态浮躁,盲目乐观。心态浮躁是修志创新的大忌。人是不能离开现实社会的。当今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名利主义等各种思潮泛滥,这些腐朽的思想潮流无一不在方志界有所反映,对我们修志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当看到,修志人员的素质决定志书的质量,这是理论研究和修志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李铁映在《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专门列了一个题目论述这个问题。他说:“志书是人修的,所以修志人员的素质决定志书的质量。有什么样的人才素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志书。志书的质量取决于人才!”(《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l期)笔者以为,这里所说的“修志人员的素质”包含着心理素质。很难想象,一个心理素质不佳的人能在修志事业中有多在作为。在我国方志界,从首轮修志到当前的二轮修志,产生了一大批铁心修志、甘于奉献的修志人物,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可贵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志德,心理素质方面也处于良好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些人,支撑着社会主义方志事业的大厦。但毋庸讳言,当今确实有那么一些修志同行,其心理和兴趣并不是专心致志地放在修志业务上,而是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利益,是主编还是副主编?第几副主编?十分在乎。平时忙于饭局、牌桌、应酬的时间多于钻研业务的时间,这就形成了一种怪现象,被人称为“三苦”的修志机构并不那么苦。修志时优哉游哉,自我感觉“特别好”,“修志嘛,不就那么回事,不难。”“当年首轮志书都修出来了,还怕二轮修志?”因而“乐观”得很,他们忘记了“事成于惧,而毁于忽”的古训,将修志当成既有名又有利而且不必担责的美差,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三)畏惧艰苦,任务主义。在当前方志界,“修志创新”已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口号。如何“创新”?有些修志人似乎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比如修志要注重地方特色啦,“三贴近”啦,调查研究啦,等等,这些他们都懂,但真正做起来就难了,因为要实践这些科学理念,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付出汗水和心血。他们常常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例如,有的修志人不愿做艰苦的实地考察,深入的社会调查和细致的查证核实工作;有的修志人抱着有多少“米”做多少“饭”的思想,不愿进一步挖掘资料;也有的修志人不对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满足于客观主义、自然主义地罗列资料,造成资料堆砌,记流水账,于是写人物没有细节,写事物缺乏典型,使复杂的社会生活平面化,所有这些,都是畏惧艰苦在作祟。畏惧艰苦的核心是一个“懒”字。笔者故乡有句俗话:“眼是懒汉,手是好汉”。这句来自民间的“名言”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任何事情,如果用眼睛一瞅,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事情的难易程度是由人心来判断的,人心都有懒惰的一面,但是,如果你埋下头,不气馁,不抱怨,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做下去,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修志是一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非常艰巨的事业,这对我们每个修志者来说必须有心理准备,因此畏惧艰苦是修志的大敌,如果不通过修志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是不可能修出好志书来的,但据笔者所知,在当今修志队伍中,畏惧艰苦已不是个别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二轮修志中一个危险的心理倾向。
近两年来,笔者在学习和研究方志理论中,结识了几位当代知名的方志专家和省内有定评的佳志编纂主编,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知识上是博学之士,在为人上是谦谦君子,尤其是在心理方面处于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他们虽然业务繁忙,却不急不躁,不急功近利;他们尽管在方志界名声显赫,却低调待人,十分平和,甚至对笔者这样一个从事方志研究的新学员都能耐心地解答咨询,寄送相关资料,热心扶持,不厌其烦,实在令人敬佩。近日媒体披露:当45岁的梅洛获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时,他却感到很突然,认为自己还年轻,应该在10年或20年后才能获得此奖。随后他表示将把一部分奖金捐给慈善机构。(《中国青年报》2006年10月10日)这表明这位美国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不是急功近利、追名逐利。这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但时下一些修志人员的心态不得不就让人忧虑。有些修志人在学识上不无过人之处,但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对待事业,常常是文人相轻,互不服气,在修志机构中争个你高我低,内耗不断,有个别的修志单位甚至闹得不可开交,最近浙江就有一个县为此更换了县志办的头头。还有个别的修志机构,由于其负责人盛气凌人,导致两个主要编修人员先后愤然辞职。在这里,笔者无意指责某个县或某些人,但修志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解决,将贻误我们的修志事业,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三、如何提高修志人的心理素质
这可是个大题目,应当由方志专家、心理学家来做。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言。当今,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的内心和谐,所谓内心和谐,笔者以为就是道德高尚。我们每一个修志人,不论年龄大小,处在什么地位,都要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就会心胸宽广,追求高雅,有了这种心态,干事就能不敷衍了事,待人也就不斤斤计较。前不久在媒体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有个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科学时报》2006年7月7日)细读文章之后,觉得裘院士这“三要”对当今修志人提高心理素质颇有参考意义,值得一说。
“做人要知足”。这里是说,我们每个修志人在物质条件、名利地位、生活待遇上要知足。在当前二轮修志中,大多数地方都实现了“一纳入五到位”,物质条件比首轮修志时好多了。当年是手抄笔写,如今用上了电脑;当年出门搜集资料是自行车、公交车甚至走路,如今大都能小车往返;修志者的生活待遇一般都高于社会上普通劳动者的标准。如果有人说二轮修志的物质条件不如以前,那是不符合实际的。尤其让广大修志人欣慰的是,首轮修志时靠的是行政权力推动,如今《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并实施了,国家将修志列入法制轨道,为我们修好二轮志书提供了法律保障,这实在是我们修志人的福音。我们要知足,知足才能常乐,淡泊方可明志。我们要变“知足”为动力,全心全意投入到修志事业中去。
“做事要知不足”。古往今来,“自满”是成就任何一项事业的大敌。志书是资料性著述,修志是一件艰巨、复杂的学术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自满”和“知足”,相反,要时时“知不足”。而时下修志队伍中,有少数人“感觉”特别“良好”,“修志嘛,容易”成为口头禅,他们聚友打牌的劲头很大,通宵达旦也不知足,可是修起志来却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标准能怎么低就怎么低,活儿干得越少越好,扬言“志书只要能公开出版,就是胜利”,这种人在方志界虽然不多,但严重影响修志事业。对这样一些修志人,我们不能一味地排斥他们,而是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学习,使他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用责任心和使命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的心态从事修志,从而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修志人的光荣使命。
“做学问要不知足”。修志是一项复杂的学术性劳动。李铁映同志指出:“新编地方志是一种特殊体例的著述”,必须“把修志真正当成一门学问和学术来做。一本好的志书,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一部学术专著”,现在有些修志人在心理上并没有将修志当成一门学问和学术来做,而是满足于一种自然主义的记述。有些志稿不是缺少翔实的资料,就是缺少与资料相应的观点。笔者以为,志稿中任何观点都必须有足够的资料来支撑,任何资料也必须有相应的观点来统领,做到观点与资料相统一,这是修志做学问的基本要求。现在的问题是,有些修志人心理上浮躁浅薄,工作上敷衍塞责;做学问时,浅尝辄止,只学了些皮毛,便自以为很有学问了。这种心态对修志创新、提高修志质量是十分有害的。
总之,我们修志人如果牢记裘院士讲的“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并在修志实践中实践这“三要”,自觉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二轮修志就能顺利推进,二轮志书的质量就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