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早就想造访内蒙古最西北边的阿拉善,朋友告诉我,去阿拉善啊,它在天边。
———————题记
一、沙漠路
越野吉普在柏油路上疾驰,路两边刚才还是如紫铜雕镂的峭拔的贺兰山,好像在转瞬间,它隐去了,迎面扑来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柏油路笔直地向前伸展,在深秋灿烂的阳光下,闪着青白的光,仿佛天上泻下来的飞瀑。汽车沿着飞瀑,游过去,游过去……
我们穿行在戈壁滩的东沿———阿拉善沙漠。黄色,以不容商量的霸气,主宰着你的视野。一百公里过去了,二百公里过去了,路没有尽头,沙也没有尽头。
几千年了,路和沙,沙和路,就这样依傍在一起,扶携在一起,缠绕在一起,相伴而行,相依而存,相克相生。
早在秦汉时期的“秦直道”,经过这里;
悠远的古丝绸之路经过这里;
成吉思汗旌麾西指的铁骑经过这里;
解放大西北的雄师经过这里……
沙漠古道不断被掩盖的驼痕,蕴涵了多少历史遗存,包容着多少先人的大悲大喜!
曾经被金驼统治了几千年的沙漠古道,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终于有了纵横交织的沙漠公路。改革开放,沙石路又焕然变成了柏油路。还是在几天前,翻阅报纸,上边赫然登载着从阿拉善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到银川的高速公路开始建设的消息。我惊喜莫名,为我们阿拉善骄傲,为我们内蒙古骄傲,为我们的公路骄傲。
我在题记里提到的那位朋友告诉我,三十年前,他坐京吉普去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开会,跑了两天还没有出阿拉善左旗,才有“天边”之叹。而今天,从巴彦浩特出发,只要六个小时,阿左旗就轻松到达。到明天,也许用不到四个小时,这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了。
二、巴丹吉林沙漠
阿拉善,是五色斑斓的意思。那里集沙漠、绿洲、戈壁、峡谷为一体。2005年,以其古老神奇、遗存丰富、蕴含深厚被申报为世界沙漠地质公园。园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居延海三个园区和十几个景点,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交通最便捷、规模最大的沙漠旅游区。
一位要到沙漠探险的奥地利朋友鲁道夫问我,巴丹吉林沙漠有多大?我笑了笑,问他:奥地利有多大?他侧着头,疑疑惑惑地答道:八万平方公里。我问:它的五分之三是多少?他眨眨眼:四点八万平方公里。我夸他:算数题做得不错,这就是巴丹吉林的面积!他摇摇头,耸耸肩,惊飞的眉毛好半天挂在额头上:太不可思议了!
真正不可思议的,远不是巴丹吉林的面积!没有到巴丹吉林沙漠,你想象它,旷远、浩渺、单调、寂寥……一旦走近它、探访他、亲近他,你才发现,自己犯了多么大的主观臆断的错误。要形容巴丹吉林,也许只能用如诗、如歌、如梦、如幻这样八个字,当你喊出“芝麻开门”的时候,一座储满珍奇的宝库,便以其灿烂的光华辉映在你的面前。
巴丹吉林沙漠有 “五绝”:奇峰、鸣沙、秀湖、神泉、古遗存。
奇峰
世界最高的山峰在珠穆朗玛,这是尽人皆知的。要问世界最高的沙峰在哪里?相信能答上来的寥寥无几。在哪儿?就在巴丹吉林,就是那里的必鲁特沙峰。它海拔1609.59米,巍然耸立于起伏的沙浪之中。一年四时,一日之际,随着季节转换,随着光移影动,它魔幻般变化着自己的色彩身形,曲线如绘,沙脊如削。在这里所有的形容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而只能把它的美轮美奂,归于天工神力。
秀湖、神泉
也许是因为对海的期盼吧,沙漠人将湖也称作海子。巴丹吉林有113个清澈明净的海子,宛如镶嵌在金盘上的珍珠翡翠,它们或大或小、或东或西、牵手相连。有它们的地方,就有绿草如茵、天光水色、鸥鸟翔集。看着碧波云影,听着百灵鸣啭,没人不会在这里经受一次心灵的洗涤!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里又有咸水湖,又有淡水湖,还有一湖之中水面是咸的,而里边喷出的泉水却无比甘甜;更有闻人声而涌流,声停泉水也嘎然而止的,被牧民尊为“神泉”。
沙漠泉秀,并非无源之水。巴丹吉林地下水极为丰沛,有专家撰文称,水源来自500公里以外的祁连山积雪冰川,更有说与青藏高原一暗河相通的,如此说来,它们的神奇也就毫不足怪了!
鸣沙
沙漠能鸣响,会唱歌,不是稀罕事,但巴丹吉林是世界最大的鸣沙区,在其中心地带,沙山皆可随风而鸣,随脚步而鸣,随人声而鸣,其声隆隆,山响谷应,如万马奔腾,如长天雷动,气势宏大,十分壮观。
古遗存
说古遗存,一是地质的,一是人文的。巴丹吉林有鬼斧神工、世界罕见的海森楚鲁风蚀石林和古生物化石群。那里的沙丘造型奇异,变幻莫测。它们既古拙又平淡,既秀巧又神奇。自然力以其伟岸,无尽地张扬着,而所有人工的斧凿雕琢,与之相比都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正是这些,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探险者,更吸引着世界各地研究地质、研究沙漠的专家学者。
在巴丹吉林的东缘,有一号称“中国西北古代艺术画廊”的曼德拉山岩画区。在近二十公里的区域里,分布着8000多幅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岩画。就内容说,有天光风色、月亮太阳、神人生物、骑马狩猎、歌舞放牧,举凡人世间有的,这里都会有;就表现形式而言,则原始、苍古、浑朴、壮观,其精美的构思和超然的想象力,就连现代人也会自叹弗如,难怪有人开玩笑说,他们的创作者里一定有梵·高、毕加索!
三、月亮湖
腾格里沙漠是地质公园的第二大景区,以具有全国最多沙漠湖著称。粗略统计,时令湖有四百多个。这里的湖大小不一,但有一个妙处,湖底下多是相通的,因之又被称作通湖。
在诸多的沙漠湖中,最有名气的要数月亮湖了。在那里有一个闻名遐迩的五A级月亮湖旅游区。它位于沙漠深处,极富传奇色彩,堪称大漠一颗耀眼的明珠,是所有到阿拉善旅游者必去的地方。
它的名气,首先是因为同某一位商界名人联系着。据说这位大贾商事不顺,从家资数亿,一下子亏得一文不名。为调整心情,专门找到沙漠僻地、荒无人烟的地方“面壁”。几年下来,果然得人生真谛,返身又入商圈,不久就再起东山,遂邀约几多名商巨贾,在月亮湖边建起高级会所。走进景区,但见环湖依势筑有十数栋两层木楼,造型别致典雅,不密不疏,星罗棋布,其间或以木板小桥相连,或以细石花径环绕;湖边沙莹如玉,湖中碧水映天,岸边丛丛簇簇的芦苇,像一群群爱扎堆的孩子,长得欢欢势势。碧兰的空中有鸥鸟翻飞,清可见底的湖水里有鱼儿游泳,真可谓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你想象不到,每年会有世界级的高峰论坛在这里召开。
你更想象不到,从景区入口到月亮湖区还有二十里沙海,游客是怎样越过去的。
冲浪,你肯定听说过,许多人还亲历过。
沙漠冲浪呢?
你肯定会说,开玩笑!沙漠怎么能冲浪!
但,这正是游客进入月亮湖的妙招,也正是月亮湖旅游区最惊险、最刺激的拿手好戏———一位往昔的草原好骑手,驾一辆吉普车过来,待四位游客坐定,车便轰然发动,直向沙海冲去。只见那边高如山,深如谷,哪里有路可走!哪里容车驰行!但是且慢,只见车子飞卷如风,专找了陡峭的沙坡,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急转,一会儿腾跳,一会儿左倾,一会儿右斜,犹如大海里的一叶扁舟。坐在车里,人们准备着,期待着,恐惧着,快乐着,狂喊着,爆笑着,在短短的二十几分钟行程里,让你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好像经历了漫长的整个人生……
有许多人说,太险了!我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
有许多人说,太棒了!我的心永远地放飞在阿拉善的月亮湖!
四、居延海
居延海是沙中之海。
我敢说,你未必听说过居延海,但你肯定会知道司马迁,知道他遭受宫刑的屈辱,那你就还应该知道司马迁遭此酷刑,是因为他在汉武帝面前,替戍边大将李广之子李陵说情惹恼了圣听所致。
李广、李陵、霍去病们在何处戍边?
就在居延海!
难怪史家称,早在秦汉时期,居延海就横空出世,彪炳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农耕游牧交相辉映,边塞沙场干戈不息;
难怪唐代的大诗人王维,在名诗《使至塞上》写道“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并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像灿烂的珠宝一样镶嵌在居延海的金冠上;
难怪当今我国仅存汉简不足四万枚,而其中三万多枚(占总量的3/4)是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居延海汉甲渠侯官遗址出土的。这批汉简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丰富、翔实的史料,一时轰动中外。这批汉简因之被称作“居延汉简”,而此次发掘与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被并称为二十世纪中国西北两大发现;
难怪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就有沙俄的文化盗贼科兹洛夫,将数十种西夏法典、数百种传世经卷,从这里盗掘而去,让今天的中国人看中国的史籍,却要去外国的博物馆!
居延系匈奴语,意为“天池”、“幽隐”。居延海最大面积曾到2600平方公里,秦汉时期也还有726平方公里,到清末水量锐减,而在几十年前,它几近干涸了。
失去了水的光华,居延海显得落寞而苍凉,仿佛陷入了久远的沉思默想,让记得她的风姿、懂得她丰厚蕴籍的人,更加魂牵梦绕。
如今进入居延海,你还能看到古城遗址13座,古代烽燧118座,西夏古庙宇十多座。他们如穿甲戴盔的古代勇士,仍然在居延海坚守……
同他们一起坚守的,还有胡杨!
汽车开到额济纳旗那片胡杨林,正是天欲暮时。在深蓝色天幕上,簇拥着夕阳的是热烈、绚丽的晚霞。沿着天沙相接的地平线,那么张扬,那么奔放。但是突然,我见红色向远处漫去,不是一点,而是一片,不是彩云飘动,而是烈火燃烧,不是居延海,而像是整个世界!
我们的向导巴特尔平静地说:看到了吧?那就是胡杨!
车里的人,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欢呼雀跃,接下来纷纷跳下车,一刹间就溶入到胡杨的“火海”中去了。
胡杨是神奇的。它一棵树上可以长出三种树叶,有的像白杨,有的像柳,有的像枫;
胡杨是神奇的。人称生长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
胡杨是神奇的。大漠那么酷烈的风沙摧残,那么炽热的骄阳炙烤,那么持久的干旱煎熬,却成就了它坚忍的性格,虬劲的身躯。我有一胡杨根雕,长尺许,宽不足二十公分,但从它那扭曲、盘结、挣扎的姿态,在他那累累创疤伤痕上,记录了多少次与大自然的抗争啊!它坚忍的生长着,有的连片成林,有的一树擎天。在达来库布北边,就有一株胡杨,高数丈,粗可六人合抱,被当地的蒙古族同胞称为神树,终年有远远近近的礼拜者,来此烧三柱高香,献一条哈达,以寄托自己的夙愿,祈求神树的祝福。
这样的胡杨林,全世界只有三处,这一处有500万亩,就在居延海,属于中国人!
每到秋日渐深之时,额济纳旗都举办胡杨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家,云集到达赖库布,观光的游客也趋之若鹜,那时的旅店会一铺难求,空前盛况可见一斑。
阿拉善的美景太多太多,阿拉善的珍宝太多太多,阿拉善的故事太多太多,但要而言之,阿拉善的美,是苍凉的美、古老的美、原始的美、寂寞的美,它以无与伦比的浩瀚广袤、斑斓深厚的文化堆积、纯粹完整的沙漠元素,博取了“中国最美沙漠”的美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考古、探险、科研、旅游的人们纷至沓来,以勃勃的生机,谱写着沙漠的春天。
越野吉普在疾驰。沙正长,路也正长。再往前就该是哈日乌拉草原上的东风航天城了———神舟飞天的梦想在那里演绎,一个更加神秘的地方。要写他,应该是另一篇文章,那题目就不是 “在天边”,而该是“到天上”了……
(作者:内蒙古集通铁路公司)
早就想造访内蒙古最西北边的阿拉善,朋友告诉我,去阿拉善啊,它在天边。
———————题记
一、沙漠路
越野吉普在柏油路上疾驰,路两边刚才还是如紫铜雕镂的峭拔的贺兰山,好像在转瞬间,它隐去了,迎面扑来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柏油路笔直地向前伸展,在深秋灿烂的阳光下,闪着青白的光,仿佛天上泻下来的飞瀑。汽车沿着飞瀑,游过去,游过去……
我们穿行在戈壁滩的东沿———阿拉善沙漠。黄色,以不容商量的霸气,主宰着你的视野。一百公里过去了,二百公里过去了,路没有尽头,沙也没有尽头。
几千年了,路和沙,沙和路,就这样依傍在一起,扶携在一起,缠绕在一起,相伴而行,相依而存,相克相生。
早在秦汉时期的“秦直道”,经过这里;
悠远的古丝绸之路经过这里;
成吉思汗旌麾西指的铁骑经过这里;
解放大西北的雄师经过这里……
沙漠古道不断被掩盖的驼痕,蕴涵了多少历史遗存,包容着多少先人的大悲大喜!
曾经被金驼统治了几千年的沙漠古道,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终于有了纵横交织的沙漠公路。改革开放,沙石路又焕然变成了柏油路。还是在几天前,翻阅报纸,上边赫然登载着从阿拉善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到银川的高速公路开始建设的消息。我惊喜莫名,为我们阿拉善骄傲,为我们内蒙古骄傲,为我们的公路骄傲。
我在题记里提到的那位朋友告诉我,三十年前,他坐京吉普去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开会,跑了两天还没有出阿拉善左旗,才有“天边”之叹。而今天,从巴彦浩特出发,只要六个小时,阿左旗就轻松到达。到明天,也许用不到四个小时,这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了。
二、巴丹吉林沙漠
阿拉善,是五色斑斓的意思。那里集沙漠、绿洲、戈壁、峡谷为一体。2005年,以其古老神奇、遗存丰富、蕴含深厚被申报为世界沙漠地质公园。园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居延海三个园区和十几个景点,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交通最便捷、规模最大的沙漠旅游区。
一位要到沙漠探险的奥地利朋友鲁道夫问我,巴丹吉林沙漠有多大?我笑了笑,问他:奥地利有多大?他侧着头,疑疑惑惑地答道:八万平方公里。我问:它的五分之三是多少?他眨眨眼:四点八万平方公里。我夸他:算数题做得不错,这就是巴丹吉林的面积!他摇摇头,耸耸肩,惊飞的眉毛好半天挂在额头上:太不可思议了!
真正不可思议的,远不是巴丹吉林的面积!没有到巴丹吉林沙漠,你想象它,旷远、浩渺、单调、寂寥……一旦走近它、探访他、亲近他,你才发现,自己犯了多么大的主观臆断的错误。要形容巴丹吉林,也许只能用如诗、如歌、如梦、如幻这样八个字,当你喊出“芝麻开门”的时候,一座储满珍奇的宝库,便以其灿烂的光华辉映在你的面前。
巴丹吉林沙漠有 “五绝”:奇峰、鸣沙、秀湖、神泉、古遗存。
奇峰
世界最高的山峰在珠穆朗玛,这是尽人皆知的。要问世界最高的沙峰在哪里?相信能答上来的寥寥无几。在哪儿?就在巴丹吉林,就是那里的必鲁特沙峰。它海拔1609.59米,巍然耸立于起伏的沙浪之中。一年四时,一日之际,随着季节转换,随着光移影动,它魔幻般变化着自己的色彩身形,曲线如绘,沙脊如削。在这里所有的形容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而只能把它的美轮美奂,归于天工神力。
秀湖、神泉
也许是因为对海的期盼吧,沙漠人将湖也称作海子。巴丹吉林有113个清澈明净的海子,宛如镶嵌在金盘上的珍珠翡翠,它们或大或小、或东或西、牵手相连。有它们的地方,就有绿草如茵、天光水色、鸥鸟翔集。看着碧波云影,听着百灵鸣啭,没人不会在这里经受一次心灵的洗涤!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里又有咸水湖,又有淡水湖,还有一湖之中水面是咸的,而里边喷出的泉水却无比甘甜;更有闻人声而涌流,声停泉水也嘎然而止的,被牧民尊为“神泉”。
沙漠泉秀,并非无源之水。巴丹吉林地下水极为丰沛,有专家撰文称,水源来自500公里以外的祁连山积雪冰川,更有说与青藏高原一暗河相通的,如此说来,它们的神奇也就毫不足怪了!
鸣沙
沙漠能鸣响,会唱歌,不是稀罕事,但巴丹吉林是世界最大的鸣沙区,在其中心地带,沙山皆可随风而鸣,随脚步而鸣,随人声而鸣,其声隆隆,山响谷应,如万马奔腾,如长天雷动,气势宏大,十分壮观。
古遗存
说古遗存,一是地质的,一是人文的。巴丹吉林有鬼斧神工、世界罕见的海森楚鲁风蚀石林和古生物化石群。那里的沙丘造型奇异,变幻莫测。它们既古拙又平淡,既秀巧又神奇。自然力以其伟岸,无尽地张扬着,而所有人工的斧凿雕琢,与之相比都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正是这些,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探险者,更吸引着世界各地研究地质、研究沙漠的专家学者。
在巴丹吉林的东缘,有一号称“中国西北古代艺术画廊”的曼德拉山岩画区。在近二十公里的区域里,分布着8000多幅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岩画。就内容说,有天光风色、月亮太阳、神人生物、骑马狩猎、歌舞放牧,举凡人世间有的,这里都会有;就表现形式而言,则原始、苍古、浑朴、壮观,其精美的构思和超然的想象力,就连现代人也会自叹弗如,难怪有人开玩笑说,他们的创作者里一定有梵·高、毕加索!
三、月亮湖
腾格里沙漠是地质公园的第二大景区,以具有全国最多沙漠湖著称。粗略统计,时令湖有四百多个。这里的湖大小不一,但有一个妙处,湖底下多是相通的,因之又被称作通湖。
在诸多的沙漠湖中,最有名气的要数月亮湖了。在那里有一个闻名遐迩的五A级月亮湖旅游区。它位于沙漠深处,极富传奇色彩,堪称大漠一颗耀眼的明珠,是所有到阿拉善旅游者必去的地方。
它的名气,首先是因为同某一位商界名人联系着。据说这位大贾商事不顺,从家资数亿,一下子亏得一文不名。为调整心情,专门找到沙漠僻地、荒无人烟的地方“面壁”。几年下来,果然得人生真谛,返身又入商圈,不久就再起东山,遂邀约几多名商巨贾,在月亮湖边建起高级会所。走进景区,但见环湖依势筑有十数栋两层木楼,造型别致典雅,不密不疏,星罗棋布,其间或以木板小桥相连,或以细石花径环绕;湖边沙莹如玉,湖中碧水映天,岸边丛丛簇簇的芦苇,像一群群爱扎堆的孩子,长得欢欢势势。碧兰的空中有鸥鸟翻飞,清可见底的湖水里有鱼儿游泳,真可谓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你想象不到,每年会有世界级的高峰论坛在这里召开。
你更想象不到,从景区入口到月亮湖区还有二十里沙海,游客是怎样越过去的。
冲浪,你肯定听说过,许多人还亲历过。
沙漠冲浪呢?
你肯定会说,开玩笑!沙漠怎么能冲浪!
但,这正是游客进入月亮湖的妙招,也正是月亮湖旅游区最惊险、最刺激的拿手好戏———一位往昔的草原好骑手,驾一辆吉普车过来,待四位游客坐定,车便轰然发动,直向沙海冲去。只见那边高如山,深如谷,哪里有路可走!哪里容车驰行!但是且慢,只见车子飞卷如风,专找了陡峭的沙坡,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急转,一会儿腾跳,一会儿左倾,一会儿右斜,犹如大海里的一叶扁舟。坐在车里,人们准备着,期待着,恐惧着,快乐着,狂喊着,爆笑着,在短短的二十几分钟行程里,让你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好像经历了漫长的整个人生……
有许多人说,太险了!我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
有许多人说,太棒了!我的心永远地放飞在阿拉善的月亮湖!
四、居延海
居延海是沙中之海。
我敢说,你未必听说过居延海,但你肯定会知道司马迁,知道他遭受宫刑的屈辱,那你就还应该知道司马迁遭此酷刑,是因为他在汉武帝面前,替戍边大将李广之子李陵说情惹恼了圣听所致。
李广、李陵、霍去病们在何处戍边?
就在居延海!
难怪史家称,早在秦汉时期,居延海就横空出世,彪炳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农耕游牧交相辉映,边塞沙场干戈不息;
难怪唐代的大诗人王维,在名诗《使至塞上》写道“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并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像灿烂的珠宝一样镶嵌在居延海的金冠上;
难怪当今我国仅存汉简不足四万枚,而其中三万多枚(占总量的3/4)是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居延海汉甲渠侯官遗址出土的。这批汉简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丰富、翔实的史料,一时轰动中外。这批汉简因之被称作“居延汉简”,而此次发掘与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被并称为二十世纪中国西北两大发现;
难怪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就有沙俄的文化盗贼科兹洛夫,将数十种西夏法典、数百种传世经卷,从这里盗掘而去,让今天的中国人看中国的史籍,却要去外国的博物馆!
居延系匈奴语,意为“天池”、“幽隐”。居延海最大面积曾到2600平方公里,秦汉时期也还有726平方公里,到清末水量锐减,而在几十年前,它几近干涸了。
失去了水的光华,居延海显得落寞而苍凉,仿佛陷入了久远的沉思默想,让记得她的风姿、懂得她丰厚蕴籍的人,更加魂牵梦绕。
如今进入居延海,你还能看到古城遗址13座,古代烽燧118座,西夏古庙宇十多座。他们如穿甲戴盔的古代勇士,仍然在居延海坚守……
同他们一起坚守的,还有胡杨!
汽车开到额济纳旗那片胡杨林,正是天欲暮时。在深蓝色天幕上,簇拥着夕阳的是热烈、绚丽的晚霞。沿着天沙相接的地平线,那么张扬,那么奔放。但是突然,我见红色向远处漫去,不是一点,而是一片,不是彩云飘动,而是烈火燃烧,不是居延海,而像是整个世界!
我们的向导巴特尔平静地说:看到了吧?那就是胡杨!
车里的人,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欢呼雀跃,接下来纷纷跳下车,一刹间就溶入到胡杨的“火海”中去了。
胡杨是神奇的。它一棵树上可以长出三种树叶,有的像白杨,有的像柳,有的像枫;
胡杨是神奇的。人称生长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
胡杨是神奇的。大漠那么酷烈的风沙摧残,那么炽热的骄阳炙烤,那么持久的干旱煎熬,却成就了它坚忍的性格,虬劲的身躯。我有一胡杨根雕,长尺许,宽不足二十公分,但从它那扭曲、盘结、挣扎的姿态,在他那累累创疤伤痕上,记录了多少次与大自然的抗争啊!它坚忍的生长着,有的连片成林,有的一树擎天。在达来库布北边,就有一株胡杨,高数丈,粗可六人合抱,被当地的蒙古族同胞称为神树,终年有远远近近的礼拜者,来此烧三柱高香,献一条哈达,以寄托自己的夙愿,祈求神树的祝福。
这样的胡杨林,全世界只有三处,这一处有500万亩,就在居延海,属于中国人!
每到秋日渐深之时,额济纳旗都举办胡杨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家,云集到达赖库布,观光的游客也趋之若鹜,那时的旅店会一铺难求,空前盛况可见一斑。
阿拉善的美景太多太多,阿拉善的珍宝太多太多,阿拉善的故事太多太多,但要而言之,阿拉善的美,是苍凉的美、古老的美、原始的美、寂寞的美,它以无与伦比的浩瀚广袤、斑斓深厚的文化堆积、纯粹完整的沙漠元素,博取了“中国最美沙漠”的美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考古、探险、科研、旅游的人们纷至沓来,以勃勃的生机,谱写着沙漠的春天。
越野吉普在疾驰。沙正长,路也正长。再往前就该是哈日乌拉草原上的东风航天城了———神舟飞天的梦想在那里演绎,一个更加神秘的地方。要写他,应该是另一篇文章,那题目就不是 “在天边”,而该是“到天上”了……
(作者:内蒙古集通铁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