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2003年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于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浙江省天台县召开。此次会议是在近两年全国地方志刊物的定位、宗旨、内容及面临的形势都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使地方志刊物更好地指导续志工作而召开的。会议由《中国地方志》编辑部和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共同主办,浙江省天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承办,浙江金字机械电器有限公司、天台县高山移民新区建设指挥部协办。全国地方志刊物主编及编辑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金荣、《中国地方志》副主编于伟平共同主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秦其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田嘉、浙江省天台县委书记周学锋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五位同志作了主题发言。
浙江省天台县委书记周学锋首先对大会在天台县召开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与会同志们介绍了天台县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情况。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秦其明在讲话中指出,方志期刊作为方志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伴随着首轮修志活动诞生的。自那时以来,全国各地的方志期刊为弘扬方志文化,服务修志实践,促进方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方志期刊自身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区别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修志活动的一大标志。现在全国第一轮修志基本结束,第二轮修志工作在全国各地也全面启动,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办好方志期刊,更好地发挥方志期刊的作用,促进第二轮修志工作,是值得修志机构和方志期刊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讲话中还强调了如何进一步思考和明确方志期刊的定位,办刊的指导方针,以及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方志期刊的指导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强调了方志期刊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扩大作者队伍与读者群,通过方志期刊推动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强调了期刊作者队伍建设,以及加强方志期刊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与会代表围绕秦秘书长的讲话和五位同志的主题发言,就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新阶段方志期刊如何定位。与会代表认为,方志期刊办刊思路只有体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四新要求,才能推动续志达到新的起点、新的高度;方志期刊的服务对象应新人、老人兼顾,侧重新人;栏目和内容不仅要加大续志编纂方面的文章,如续志如何记述改革开放、续志记述重点应如何确定、续修方法改革与提高志书质量等,还要加大续志经验交流和工作研究文章的分量。
二、如何处理好方志期刊为修志服务与面向其他有关读者的关系。与会代表认为,从方志事业发展的需要、主办单位及职能以及全国各类期刊读者定位和市场划分来看,方志期刊应主要为修志服务,但也要加大地情研究、史志资料研究和方志产品宣传、读志用志推广等栏目的分量,以满足有关读者的需要。
三、方志期刊如何更好地为续修服务。与会代表认为,首先要明确方志期刊主要是以方志学和区域社会史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因此要加强对地情研究的指导,通过发表区域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打开志书编纂者的思路,提高志书质量。同时,要增强方志期刊的学术性与可读性。
四、方志期刊的类型及其优越性与局限性。与会代表认为,方志期刊可分为学术理论、工作指导类,学术理论、工作指导、综合文化类,以及集时事政治、文学艺术、综合文化类内容于一体,主要面向大众三类。由于地方志属于先进文化范畴,地方志工作的立法,续志的全面启动,以及信息时代的广泛交流等原因,方志期刊具有潜在的优越性。但又由于其势单力薄,内容缺乏生动,形式上缺乏创新,以及编辑力量总体上薄弱,本身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五、方志期刊如何为读志用志服务。与会代表认为,方志期刊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读志用志工作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可以从办刊的指导思想、稿件的选用、内容所占比例等方面开展读志用志。
六、打造方志期刊精品。与会代表认为,方志期刊要打造精品,应做到:把好政治关、选稿质量关、编校关、设计印刷关等;加强学术规范,开展学术争鸣;坚持市场调查,听取读者意见。
七、努力办好广告经营。与会代表认为,有条件的期刊要努力办好广告经营,这样不仅美化版面,还可以减少亏损。为此,编辑部不仅要把好文字编校关,还要把好广告审查关,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八、抓住报刊治理机遇,乘势发展。与会代表认为,目前的党政报刊治理工作,虽然给方志期刊带来一些影响,但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可以扩大读者群,扩大发行量,提高方志期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最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田嘉在总结时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召开这次会议是必要的、及时的。秦其明同志在会上的讲话具有指导性,为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拓展发展空间指明了方向。会议的几个主题发言各有特色,他们发言的题目构成了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主题发言后的自由发言也很精彩、深刻,丰富了本次座谈会的内容。可以说,这次会议是一次与时俱进的会议,是一次认真准备的会议,是一次理论研究、工作探讨和同行汇聚的会议,这次会议必将对新形势下方志期刊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3年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于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浙江省天台县召开。此次会议是在近两年全国地方志刊物的定位、宗旨、内容及面临的形势都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使地方志刊物更好地指导续志工作而召开的。会议由《中国地方志》编辑部和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共同主办,浙江省天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承办,浙江金字机械电器有限公司、天台县高山移民新区建设指挥部协办。全国地方志刊物主编及编辑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金荣、《中国地方志》副主编于伟平共同主持。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秦其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田嘉、浙江省天台县委书记周学锋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五位同志作了主题发言。
浙江省天台县委书记周学锋首先对大会在天台县召开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与会同志们介绍了天台县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情况。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秦其明在讲话中指出,方志期刊作为方志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伴随着首轮修志活动诞生的。自那时以来,全国各地的方志期刊为弘扬方志文化,服务修志实践,促进方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方志期刊自身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区别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修志活动的一大标志。现在全国第一轮修志基本结束,第二轮修志工作在全国各地也全面启动,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办好方志期刊,更好地发挥方志期刊的作用,促进第二轮修志工作,是值得修志机构和方志期刊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讲话中还强调了如何进一步思考和明确方志期刊的定位,办刊的指导方针,以及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方志期刊的指导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强调了方志期刊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扩大作者队伍与读者群,通过方志期刊推动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强调了期刊作者队伍建设,以及加强方志期刊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与会代表围绕秦秘书长的讲话和五位同志的主题发言,就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新阶段方志期刊如何定位。与会代表认为,方志期刊办刊思路只有体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四新要求,才能推动续志达到新的起点、新的高度;方志期刊的服务对象应新人、老人兼顾,侧重新人;栏目和内容不仅要加大续志编纂方面的文章,如续志如何记述改革开放、续志记述重点应如何确定、续修方法改革与提高志书质量等,还要加大续志经验交流和工作研究文章的分量。
二、如何处理好方志期刊为修志服务与面向其他有关读者的关系。与会代表认为,从方志事业发展的需要、主办单位及职能以及全国各类期刊读者定位和市场划分来看,方志期刊应主要为修志服务,但也要加大地情研究、史志资料研究和方志产品宣传、读志用志推广等栏目的分量,以满足有关读者的需要。
三、方志期刊如何更好地为续修服务。与会代表认为,首先要明确方志期刊主要是以方志学和区域社会史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因此要加强对地情研究的指导,通过发表区域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打开志书编纂者的思路,提高志书质量。同时,要增强方志期刊的学术性与可读性。
四、方志期刊的类型及其优越性与局限性。与会代表认为,方志期刊可分为学术理论、工作指导类,学术理论、工作指导、综合文化类,以及集时事政治、文学艺术、综合文化类内容于一体,主要面向大众三类。由于地方志属于先进文化范畴,地方志工作的立法,续志的全面启动,以及信息时代的广泛交流等原因,方志期刊具有潜在的优越性。但又由于其势单力薄,内容缺乏生动,形式上缺乏创新,以及编辑力量总体上薄弱,本身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五、方志期刊如何为读志用志服务。与会代表认为,方志期刊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读志用志工作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可以从办刊的指导思想、稿件的选用、内容所占比例等方面开展读志用志。
六、打造方志期刊精品。与会代表认为,方志期刊要打造精品,应做到:把好政治关、选稿质量关、编校关、设计印刷关等;加强学术规范,开展学术争鸣;坚持市场调查,听取读者意见。
七、努力办好广告经营。与会代表认为,有条件的期刊要努力办好广告经营,这样不仅美化版面,还可以减少亏损。为此,编辑部不仅要把好文字编校关,还要把好广告审查关,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八、抓住报刊治理机遇,乘势发展。与会代表认为,目前的党政报刊治理工作,虽然给方志期刊带来一些影响,但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可以扩大读者群,扩大发行量,提高方志期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最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田嘉在总结时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召开这次会议是必要的、及时的。秦其明同志在会上的讲话具有指导性,为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拓展发展空间指明了方向。会议的几个主题发言各有特色,他们发言的题目构成了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主题发言后的自由发言也很精彩、深刻,丰富了本次座谈会的内容。可以说,这次会议是一次与时俱进的会议,是一次认真准备的会议,是一次理论研究、工作探讨和同行汇聚的会议,这次会议必将对新形势下方志期刊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