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内蒙古自治区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即具有外事工作的少数几个省区之一。进入21世纪,全区对外交流合作呈现出加速度的态势,基本形成高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地对外交流合作新格局,有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自治区不断加大因公出国工作服务对外经贸合作力度,因公出访和邀请外国人来华已涉70余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5年底,自治区与11个国家的4个州、31个城市建立38对友好城市(地区)关系。
《内蒙古自治区志·外事志(2005—2015)》(简称《外事志》)作为记述内蒙古自治区对外交往和外事工作的志书,比较系统、全面、客观的反映了2005—2015年间自治区对外交往的历史、现状和外事工作的开展历程,有助于深入了解自治区外事工作发展历史和探索自治区对外交往未来方向。《外事志》记述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内的外事及香港、澳门和侨务等工作,侧重记述官方外事工作,考虑到事件的完整性,对个别内容的记述上限或下限略有延伸。《外事志》体裁结构以志为主,志、述、表、录兼用,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志尾设修志始末,共分为外事机构、涉外管理、边界、对外交流、侨务5章16节,全书24.8万字。
《外事志》编修工作自2015年启动。2019年1月完成初稿,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地方志研究室通过终审验收。2022年9月完成第六轮修改,12月正式出版发行。
内蒙古自治区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即具有外事工作的少数几个省区之一。进入21世纪,全区对外交流合作呈现出加速度的态势,基本形成高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地对外交流合作新格局,有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自治区不断加大因公出国工作服务对外经贸合作力度,因公出访和邀请外国人来华已涉70余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5年底,自治区与11个国家的4个州、31个城市建立38对友好城市(地区)关系。
《内蒙古自治区志·外事志(2005—2015)》(简称《外事志》)作为记述内蒙古自治区对外交往和外事工作的志书,比较系统、全面、客观的反映了2005—2015年间自治区对外交往的历史、现状和外事工作的开展历程,有助于深入了解自治区外事工作发展历史和探索自治区对外交往未来方向。《外事志》记述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内的外事及香港、澳门和侨务等工作,侧重记述官方外事工作,考虑到事件的完整性,对个别内容的记述上限或下限略有延伸。《外事志》体裁结构以志为主,志、述、表、录兼用,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志尾设修志始末,共分为外事机构、涉外管理、边界、对外交流、侨务5章16节,全书24.8万字。
《外事志》编修工作自2015年启动。2019年1月完成初稿,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地方志研究室通过终审验收。2022年9月完成第六轮修改,12月正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