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东邻鄂尔多斯市,西连阿拉善盟,南界鄂尔多斯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隔河相望;是“宁蒙陕甘”(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经济区的结合部,也是沿黄河经济带的中心区域,地处黄河上游,素有“黄河金腰带上的明珠”之称。地理坐标为北纬39°02′30″~39°54′55″,东经106°36′25″~107°08′05″。东西相距约45公里,南北距离约100公里,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
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包钢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乌海地区作为资源富集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1976年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乌海市成立,由乌达市、海勃湾市2个县级市合并而成,辖海勃湾、乌达、拉僧庙3个办事处。1980年1月,将3个办事处改为市辖区,即海勃湾区、乌达区,拉僧庙办事处更名为海南区。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级直辖市。1988年1月,乌海市经国务院批准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1994年1月,乌海市被国家民委和国家体改委确定为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1998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乌海市建设高载能工业区。
《乌海市志(1994—2008)》编修工作于2008年10月启动,由乌海市档案史志局编纂,历时4年付梓出版,是第一部《乌海市志》的续编,真实、准确、全面地记述了乌海市1994年至2008年以来乌海市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脉络,并且突出了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是反映乌海市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性文献。
志书为中编体,结构为横排门类、纵述历史。共设政区、自然环境等21编,编下设有章,章下设有节,节下有一、(一)、1、(1)等若干层次。志首设有编纂委员会名单、编辑人员名单、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初稿撰稿人名单、序、概述、大事记。志尾设有人物、附录和后记。志书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七种文体进行记述,以文字记述为主,适当配有图、表、录。志书前面配有地图4幅,彩色史料照片50幅。
全书100.8万字,2012年6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东邻鄂尔多斯市,西连阿拉善盟,南界鄂尔多斯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隔河相望;是“宁蒙陕甘”(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经济区的结合部,也是沿黄河经济带的中心区域,地处黄河上游,素有“黄河金腰带上的明珠”之称。地理坐标为北纬39°02′30″~39°54′55″,东经106°36′25″~107°08′05″。东西相距约45公里,南北距离约100公里,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
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包钢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乌海地区作为资源富集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1976年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乌海市成立,由乌达市、海勃湾市2个县级市合并而成,辖海勃湾、乌达、拉僧庙3个办事处。1980年1月,将3个办事处改为市辖区,即海勃湾区、乌达区,拉僧庙办事处更名为海南区。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级直辖市。1988年1月,乌海市经国务院批准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1994年1月,乌海市被国家民委和国家体改委确定为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1998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乌海市建设高载能工业区。
《乌海市志(1994—2008)》编修工作于2008年10月启动,由乌海市档案史志局编纂,历时4年付梓出版,是第一部《乌海市志》的续编,真实、准确、全面地记述了乌海市1994年至2008年以来乌海市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脉络,并且突出了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是反映乌海市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性文献。
志书为中编体,结构为横排门类、纵述历史。共设政区、自然环境等21编,编下设有章,章下设有节,节下有一、(一)、1、(1)等若干层次。志首设有编纂委员会名单、编辑人员名单、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初稿撰稿人名单、序、概述、大事记。志尾设有人物、附录和后记。志书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七种文体进行记述,以文字记述为主,适当配有图、表、录。志书前面配有地图4幅,彩色史料照片50幅。
全书100.8万字,2012年6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