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提要:蒙古语中与马有关的熟语很多。其中有:与马的名称有关的熟语;与马的部位名称有关的熟语;与马的用具有关的熟语。对此类熟语很难进行汉语贴切翻译。本文将简介它们,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该文化现象的“庐山真面目”。
关键词:蒙古语与马有关熟语语言习俗
十三世纪,蒙古人和马共同创造了很多奇迹。马为蒙古人的生产、征战、交通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蒙古族崇尚马,他们创造的马文化非常丰富。在蒙古语中有关马的熟语很多。熟语,蒙古语称 。熟语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一般由两个以上词组成;二是成员词共同表达意思;三是很难用其他民族语言进行贴切翻译。汉译蒙古语中与马有关的熟语时,如果进行意译,会丢掉它的原味;如果进行直译,会出现汉语中无法理解的情况。如何准确贴切地翻译,是有待于探索的问题。为让更多的人了解上述文化特殊现象,笔者简介如下。
一、与马名称有关的熟语
(一)与(汉字标音为“乌那嘎”)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在特殊语境中,它同其它词一同分别表示下列意思。
1.表示故土。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努图格”。“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努图格”汉语意为乡。“乌那干.努图格”汉语意译为故乡、原乡。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巴古查”。“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巴古查”汉语意为游牧宿营地。“乌那干.巴古查”汉语意译为故土。
2.表示原生态。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白嘎丽”。“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白嘎丽”汉语意为大自然。“乌那干.白嘎丽”汉语意译为大自然(原生态的)。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都尔古”。“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都尔古”汉语意为形象。“乌那干.都尔古”汉语意译为大自然的原貌或原生态。
3.表示天生。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帖gi”。“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帖gi”汉语意为野马或胎发。“乌那干.帖gi”也称“乌那干.色博乐格”,汉语意译为胎发。
4.表示从小。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阿哈.都”。“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阿哈.都”汉语意为兄弟、朋友。“乌那干.阿哈.都”汉语意译为发小。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好乐宝”。“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好乐宝”汉语意为关系、联系。“乌那干.好乐宝”汉语意译为(双方)从小关系亲密。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巴嘎”。“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巴嘎”汉语意为小。“乌那干.巴嘎”汉语意译为幼小。
蒙古人说明两个人同岁时,常说 ,汉字标音为“尼格.吉乐.on.乌那嘎”。汉语直译为同一年生的马驹。值得一提的是,和蒙古人同样有游牧传统的哈萨克人把小男孩也昵称为我的小马驹。
5.表示风水、福禄、土地爷等。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阿拉坦.乌那嘎”。“阿拉坦”汉语意为金,“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阿拉坦.乌那嘎”汉语意译为金驹。在蒙古族文化中“阿拉坦.乌那嘎”象征着风水、福禄、土地爷等。民间认为“阿拉坦.乌那嘎”撒欢的地方非常吉祥。
6.表示世代。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包古勒”。“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包古勒”汉语意为奴隶。“乌那干.包古勒”汉语意译为世代奴隶。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沙比”。“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沙比”汉语意为徒弟。历史上,哲布尊丹巴等活佛就有“乌那干.沙比”即世代属民。
(二)与“萨尔巴”和“达格”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嗯.萨尔巴”。“嗯”汉语意为这个、这位,“萨尔巴”汉语意为不到周岁的马驹。扎鲁特旗的大人说淘气小孩或不太争气的年轻人时常用“嗯.萨尔巴”。带有不太赞赏的意思。“嗯.萨尔巴”汉语意译为这个小家伙或这个家伙。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达格.yin.其那很”。“达格”汉语意为不到两岁的马驹,“yin”为蒙古语语法的格,“其那很”汉语意为那么大。库伦旗的人形容和好的面团很大时,常说“达格.yin.其那很”。汉语意译为比较大。
(三)与“茂日”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日”。汉语意为马(总称)。在特殊语境中它分别表示下列意思。
1.表示大。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珠拉”。“茂仁”汉语意为马的,词根为“茂日”,“珠拉”汉语意为佛灯。大年初一一早蒙古人举行给天磕头仪式时,点的大佛灯叫“茂仁.珠拉”。汉语意译为大佛灯。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刚”。“茂仁”汉语意为马的,词根为“茂日”,“刚”汉语意为缸。“茂仁.刚”汉语意译为大缸。鄂尔多斯西部的蒙古人把大一些的缸叫做“茂仁.刚”。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希都”。“茂仁”汉语意为马的,词根为“茂日”,“希都”汉语意为牙。“茂仁.希都”汉语意译为大牙。它是与“胡ra干·希都”(汉语直译为羊羔的牙,汉语意译为小牙)相对而言的。
2.表示快速。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道不图拉嘎”。“茂仁”汉语意为马的,词根为“茂日”,“道不图拉嘎”汉语意为奔跑。“茂仁.道不图拉嘎”汉语意译为快速,形容人来去的速度很快或走马观花之意。
3.表示运气。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hi·茂日”。“hi”汉语意为气,“茂日”汉语意为气。“hi·茂日”汉语意译为风禄马。蒙古族特别讲究“hi·茂日”。
4.表示光临。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日兰·萨嘎塔胡”。“茂日兰”汉语意为骑着马,词根为“茂日”,“萨嘎塔胡”为敬语,汉语意为坐。“茂日兰·萨嘎塔胡”汉语意译为光临。对来访的客人表示尊重时,用此词组。
5.表示忠诚。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日.闹海.么图”。“茂日”汉语意为马,“闹海”汉语意为狗,“么图”汉语意为象。“茂日.闹海.么图”汉语意译为忠诚。
6.表示去“方便”。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日.哈日胡”。“茂日”汉语意为马,“哈日胡”汉语意为看。“茂日.哈日胡”汉语意译为去“方便”。
7.表示其它意思。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查木查”。“茂仁”汉语意为马的,词根为“茂日”,“查木查”汉语意为袍子。“茂仁.查木查”汉语意译为长衫。察哈尔人把蒙古袍的里面穿的白色袍子叫“茂仁.查木查”。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吉达”(马+茅)、“茂仁.陶高”(马+锅)、“茂仁.扎莫”(马+道)等的“茂仁”是否表示了特殊含义,有待于探讨。
(四)与“呼鲁格”一词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呼鲁格”。汉语意为骏马。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日·呼鲁格”。“乌日”汉语意为子,“呼鲁格”汉语意为骏马。“乌日·呼鲁格”汉语意译为徒弟。在蒙古族“博”教(萨满教)界,“博”是“希图根”的“乌日·呼鲁格”。该词组在其它地方不用。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都尔本·呼鲁格”。“都尔本”汉语意为四个,“呼鲁格”汉语意为骏马。历史上把成吉思汗的四个大将称为“都尔本·呼鲁格”。该词组在其它地方不用。
(五)与“西尔嘎”和“额木尼格”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纳林.西尔嘎.乌纳古拉胡”。“纳林”汉语意为细或小,“西尔嘎”汉语意为黄马,“乌纳古拉胡”汉语意为让(他)骑。“纳林.西尔嘎.乌纳古拉胡”汉语意译为用柳条抽打。鄂尔多斯人把一种酷刑——用柳条抽打人叫“纳林.西尔嘎.乌纳古拉胡”。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嗯.额木尼格”。“嗯”汉语意为这个,“额木尼格”汉语意为未驯服的马。“嗯.额木尼格”指不懂事的人,即口语常说的生货。
(六)与“阿吉尔嘎”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阿吉尔嘎”。汉语意为种公马。它在特殊语境中,有特殊含义。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阿吉尔干·宝如干”。“阿吉日干”,汉语意为种公马,词根为“阿吉尔嘎”,“宝如干”汉语意为雨。“阿吉尔干·宝如干”汉语意译为暴雨。在这里以种公马的烈来形容雨下得很猛。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查干.阿吉尔干·好ri木”。“查干”汉语意为白色,“阿吉尔干”汉语意为种公马,词根为“阿吉尔嘎”,“好ri木”汉语意为婚礼。“查干.阿吉尔干·好ri木”汉语意译为婚礼或祝福礼。主婚礼结束的第二天一早,新婚者的蒙古包两侧各拴一匹马进行祝福礼。新郎是黄金家族后裔时,蒙古包两侧拴的是二匹白色种公马。
(七)与“格古”、“节格尔特”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格古·萨嘎胡”。“格古”汉语意为母马,“萨嘎胡”汉语意为挤。“格古·萨嘎胡”汉语意为挤马奶。在特殊语境中,哈拉哈蒙古人把两个羊拐骨往上不停地轮流扔着玩叫“格古·萨嘎胡”。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好雅尔.节格尔特”。“好雅尔”汉语意为两个,“节格日特”汉语意为枣红马。“好雅尔.节格尔特”汉语译为两个枣红马,在特殊语境中指步行。
二、与马的某部位名称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词汇中,马的部位名称很多。在一些特殊语境它们有特殊含义。
(一)与 (汉字标音为“hi拉嘎苏”)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hi拉嘎森.阿米”。“hi拉嘎森”汉语意为马尾毛或马鬃,词根为“hi拉嘎苏”,“阿米”汉语意为生命。“hi拉嘎森.阿米”汉语意译为小命。在这里用马尾毛、马鬃的细来形容命的脆弱、弱小。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hi拉嘎森.特对”。“hi拉嘎森”汉语意为马尾毛或马鬃,词根为“hi拉嘎苏”。“特对”汉语意为那么一点。“hi拉嘎森.特对”意为非常微小。形容一个人一点都不让别人时用此熟语。
(二)与 (汉字标音为“得乐.色古乐”)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得乐.色古乐.乌日古乐胡”。“得乐.色古乐”汉语意为马鬃和马尾巴,“乌日古乐胡”汉语意为让它生长。“得乐.色古乐.乌日古乐胡”汉语意译为添醋加油。有时把“乌日古乐胡”换说成“那莫胡”,表达的意思同样。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得乐·得格古尔”。“茂仁”汉语意为马的,“得乐”汉语意为马鬃,“得格古尔”汉语意为上面。“茂仁·得乐·得格古尔”汉语意译为经常骑马,在特殊语境中指走马观花,快速做事。
三、与马的用具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中马的用具的词特别丰富。在一些特殊语境中,它们有特殊含义。
(一)与 (汉字标音为“闹格图”)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期rai.闹格图乐胡”。“期rai”汉语意为脸面。“闹格图乐胡”,词根为“闹格图”(汉语意为马笼子),原意为给带上马笼子。“期rai.闹格图乐胡”描述孕妇脸上长妊娠斑。
(二)与 (汉字标音为“都如格”)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都如格·古尤乐格胡”。“都如格”汉语意为马镫,“古尤乐格胡”原意为让跑。“都如格·古尤乐格胡”汉语意译为偷盗。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都如格.哈日希乐都乐胡”。“都日格”汉语意为马镫,“哈日希乐都乐胡”汉语意为冲突或碰撞。“都如格.哈日希乐都乐胡”描述两个人各自骑一匹马同行时俩者的马镫相互碰撞,形容他俩走得很近。“都如格.哈日希乐都乐胡”汉语意译为友好并肩行走。
蒙古语,汉字标音为“都如格.内勒胡”。“都如格”汉语意为马镫,“内勒胡”汉语意为合。“都如格.内勒胡”汉语意译为(和不好的人)同流合污。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都如格.清嘎拉胡”。“都如格”汉语意为马镫,“清嘎拉胡”汉语意为上劲儿。“都如格.清嘎拉胡”汉语意译为喝上马酒,在特殊语境中表示鼓励。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胡勒.都如格.胡尔胡”。“胡勒”汉语意为脚,“都如格”汉语意为马镫,“胡尔胡”汉语意为够得上。“胡勒.都如格.胡尔胡”汉语意译为成人、自立。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得格森.都如根.得格日”。“得格森”汉语意为绳子的。“都如根”,词根为“都如格”汉语意为马镫,“得格日”汉语意为上。“得森.都如根.得格日”汉语意译为将就、勉强。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都如根·照古斯”。“都如根”,词根为“都如格”,汉语意为马镫,“照古斯”汉语意为钱。“都如根·照古斯”汉语意译为古钱币。指中间有方形孔的古铜币。这里的“都如根”有无特殊含义有待于探讨。
(三)与 (汉字标音为“朝乐不古尔”)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尼格.朝乐不古尔.on.特对”。“尼格”汉语意为一个,“朝乐不古尔”汉语意为缰绳,“on”为蒙古语语法的格,“特对”汉语意为那么些。“尼格.朝乐不古尔.on.特对”汉语意为一丈长,表示一定长度。
(四)与 (汉字标音为“吉鲁”)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主格.吉鲁.乌该”。“主格”汉语意为方向,“吉鲁”汉语意为缰绳,“乌该”汉语意为没有。“主格.吉鲁.乌该”汉语意译为没有规矩。形容人不讲理时用该词组。
(五)与 “甘珠嘎”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甘珠嘎.塔古”。“甘珠嘎”汉语意为马鞍的皮捎绳,“塔古”汉语意为欠缺。“甘珠嘎.塔古”汉语意译为拙劣的或能力不够。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甘珠嘎.都仁”。“甘珠嘎”汉语意为马鞍的皮捎绳,“都仁”汉语意为满。“甘珠嘎.都仁”汉语意译为收获很大,形容满载而归。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甘珠嘎.陶苏拉胡”。“甘珠嘎”汉语意为马鞍的皮捎绳,“陶苏拉胡”汉语意为上油。“甘珠嘎.陶苏拉胡”汉语意译为有收获。“甘珠嘎.米拉胡”和它表示同一个意思。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甘珠嘎.内勒胡”。“甘珠嘎”汉语意为马鞍的皮捎绳,“内勒胡”汉语意为合。“甘珠嘎.内勒胡”汉语意译为和谐。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陶鲁盖.ban.甘珠嘎拉胡”。“陶鲁盖”,汉语意为脑袋。“ban”为蒙古语语法的格。“甘珠嘎拉胡”汉语意为吊挂,词根为甘珠嘎。“陶鲁盖.ban.甘珠嘎拉胡”汉语意译为垂头丧气。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古雅.ban.甘珠嘎拉胡”。“古雅”汉语意为腿,“ban”蒙古语语法的格,“甘珠嘎拉胡”汉语意为吊挂。“古雅.ban.甘珠嘎拉胡”汉语意译为空手来。
(六)与 (汉字标音为“卓杰”)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卓杰.好乐不胡”。“卓杰”汉语意为马嚼环。“好乐不胡”汉语意为连。“卓杰.好乐不胡”汉语意译为并辔而行,并肩前进。
(七)与 (汉字标音为“图纱”)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图纱.宝乐胡”。“图纱”汉语意为马的前腿绊子,“宝乐胡”汉语意为当作。“图纱.宝乐胡”汉语意译为当绊脚石或帮倒忙。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图纱.gi.海旗乐胡”。“图纱”汉语意为马的前两腿绊子,“gi”为蒙古语语法的格,“海旗乐胡”汉语意为剪断。“图纱.gi.海旗乐胡”汉语意译为剪断绊子。它和下面将谈到的“乌如格乐.旗都尔.yi.塔苏拉胡”来源于同一个民俗。
(八)与 (汉字标音为“乌如格乐.旗都尔”)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如格乐.旗都尔.yi.塔苏拉胡”。“乌如格乐”汉语意为马的偏绊子(绊马的左前腿和右后腿或绊马的右前腿和左后腿),“旗都尔”汉语意为马的三个腿的绊子,“yi”为蒙古语语法的格,“塔苏拉胡”汉语意为截断。“乌如格乐.旗都尔.yi.塔苏拉胡”汉语意译为截断绊子。幼儿学会走路时,把黑白两个颜色线圈从孩子的头部套下去滑到双腿部时,把它从前后面分别剪短和砍断。蒙古人认为,每个婴儿出生时自带绊子,经过举行这样的仪式,孩子走路不轻易摔倒,寓意孩子人生的路顺顺利利。线的黑色和白色寓意该孩子将来儿女双全。哈萨克人也有截断脚绊子的习俗。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如格乐.tai·茂日·贵车胡·ban白胡”。“乌如格乐”汉语意为马的前后两个腿的偏绊子(绊马的左前腿和右后腿或绊马的右前腿和左后腿),“tai”为蒙古语语法的格,“茂日”汉语意为马,“贵车胡·ban.白胡”汉语意为赶不上。“乌如格乐.tai·茂日·贵车胡·ban白胡”汉语意译为能力体力弱化或老化,形容老化的程度不轻。
(九)与 (汉字标音为“哈扎嘎尔”)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哈扎嘎尔.达如胡”。“哈扎嘎尔”汉语意为马嚼子,“达如胡”汉语意为低下。“哈扎嘎尔.达如胡”汉语意译为马昂头走,在特殊语境中指瞌睡。
(十)与 (汉字标音为“额莫格勒”)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额莫格勒.on.博郭尔格.eche.温都日.达巴.达巴森.乌给”。“额莫格勒.on.博郭尔格”汉语意为马鞍的前桥,“温都日”汉语意为高,“达巴”汉语意为岭或坡,“达巴森”汉语意为跨越,“乌给”汉语意为没有。“额莫格勒.on.博郭尔格.eche.温都日.达巴.达巴森.乌给”汉语意译为见世面很窄。
(十一)与 (汉字标音为“乌日嘎”)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日嘎.Yin.茂日.希格”。“乌日嘎”汉语意为套马杆,“yin”蒙古语语法的格,“茂日”汉语意为马,“希格”汉语意为象。“乌日嘎.yin.茂日.希格”汉语意译为勤快,用来比喻做事速度快、积极的人。
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和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蒙古语中与有关马的熟语很多,这一文化现象生长的肥沃土壤是畜牧业生产生活以及相关的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民族语言文化的关键是要保护好它的“生态环境”。上述文化现象展现了游牧民族形象思维的发达;体现了游牧民族想象力的丰富。它是游牧人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格.阿凯姆编,巴特尔、宝音图转写,《蒙古语熟
语解释词典》,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4年4月。
2.内蒙古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内蒙古自治区
志·民俗志》,方志出版社,2014年8月。
3.布林特古斯主编,《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内蒙
古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
4.仁钦道尔吉编,《蒙汉熟语小词典》,内蒙古教育
出版社,1998年6月。
说明:文中汉字标音蒙古语语法的格及汉语中没有的语音时,采用了汉语拼音记述;用汉字标音蒙古语时,主要依据了蒙古语书写的音节;所例举的个别词语,是否属于熟语,有待于研究。但为了保留资料,笔者将其收入。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
提要:蒙古语中与马有关的熟语很多。其中有:与马的名称有关的熟语;与马的部位名称有关的熟语;与马的用具有关的熟语。对此类熟语很难进行汉语贴切翻译。本文将简介它们,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该文化现象的“庐山真面目”。
关键词:蒙古语与马有关熟语语言习俗
十三世纪,蒙古人和马共同创造了很多奇迹。马为蒙古人的生产、征战、交通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蒙古族崇尚马,他们创造的马文化非常丰富。在蒙古语中有关马的熟语很多。熟语,蒙古语称 。熟语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一般由两个以上词组成;二是成员词共同表达意思;三是很难用其他民族语言进行贴切翻译。汉译蒙古语中与马有关的熟语时,如果进行意译,会丢掉它的原味;如果进行直译,会出现汉语中无法理解的情况。如何准确贴切地翻译,是有待于探索的问题。为让更多的人了解上述文化特殊现象,笔者简介如下。
一、与马名称有关的熟语
(一)与(汉字标音为“乌那嘎”)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在特殊语境中,它同其它词一同分别表示下列意思。
1.表示故土。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努图格”。“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努图格”汉语意为乡。“乌那干.努图格”汉语意译为故乡、原乡。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巴古查”。“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巴古查”汉语意为游牧宿营地。“乌那干.巴古查”汉语意译为故土。
2.表示原生态。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白嘎丽”。“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白嘎丽”汉语意为大自然。“乌那干.白嘎丽”汉语意译为大自然(原生态的)。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都尔古”。“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都尔古”汉语意为形象。“乌那干.都尔古”汉语意译为大自然的原貌或原生态。
3.表示天生。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帖gi”。“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帖gi”汉语意为野马或胎发。“乌那干.帖gi”也称“乌那干.色博乐格”,汉语意译为胎发。
4.表示从小。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阿哈.都”。“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阿哈.都”汉语意为兄弟、朋友。“乌那干.阿哈.都”汉语意译为发小。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好乐宝”。“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好乐宝”汉语意为关系、联系。“乌那干.好乐宝”汉语意译为(双方)从小关系亲密。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巴嘎”。“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巴嘎”汉语意为小。“乌那干.巴嘎”汉语意译为幼小。
蒙古人说明两个人同岁时,常说 ,汉字标音为“尼格.吉乐.on.乌那嘎”。汉语直译为同一年生的马驹。值得一提的是,和蒙古人同样有游牧传统的哈萨克人把小男孩也昵称为我的小马驹。
5.表示风水、福禄、土地爷等。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阿拉坦.乌那嘎”。“阿拉坦”汉语意为金,“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阿拉坦.乌那嘎”汉语意译为金驹。在蒙古族文化中“阿拉坦.乌那嘎”象征着风水、福禄、土地爷等。民间认为“阿拉坦.乌那嘎”撒欢的地方非常吉祥。
6.表示世代。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包古勒”。“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包古勒”汉语意为奴隶。“乌那干.包古勒”汉语意译为世代奴隶。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那干.沙比”。“乌那干”,词根为“乌那嘎”,汉语意为马驹的,“沙比”汉语意为徒弟。历史上,哲布尊丹巴等活佛就有“乌那干.沙比”即世代属民。
(二)与“萨尔巴”和“达格”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嗯.萨尔巴”。“嗯”汉语意为这个、这位,“萨尔巴”汉语意为不到周岁的马驹。扎鲁特旗的大人说淘气小孩或不太争气的年轻人时常用“嗯.萨尔巴”。带有不太赞赏的意思。“嗯.萨尔巴”汉语意译为这个小家伙或这个家伙。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达格.yin.其那很”。“达格”汉语意为不到两岁的马驹,“yin”为蒙古语语法的格,“其那很”汉语意为那么大。库伦旗的人形容和好的面团很大时,常说“达格.yin.其那很”。汉语意译为比较大。
(三)与“茂日”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日”。汉语意为马(总称)。在特殊语境中它分别表示下列意思。
1.表示大。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珠拉”。“茂仁”汉语意为马的,词根为“茂日”,“珠拉”汉语意为佛灯。大年初一一早蒙古人举行给天磕头仪式时,点的大佛灯叫“茂仁.珠拉”。汉语意译为大佛灯。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刚”。“茂仁”汉语意为马的,词根为“茂日”,“刚”汉语意为缸。“茂仁.刚”汉语意译为大缸。鄂尔多斯西部的蒙古人把大一些的缸叫做“茂仁.刚”。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希都”。“茂仁”汉语意为马的,词根为“茂日”,“希都”汉语意为牙。“茂仁.希都”汉语意译为大牙。它是与“胡ra干·希都”(汉语直译为羊羔的牙,汉语意译为小牙)相对而言的。
2.表示快速。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道不图拉嘎”。“茂仁”汉语意为马的,词根为“茂日”,“道不图拉嘎”汉语意为奔跑。“茂仁.道不图拉嘎”汉语意译为快速,形容人来去的速度很快或走马观花之意。
3.表示运气。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hi·茂日”。“hi”汉语意为气,“茂日”汉语意为气。“hi·茂日”汉语意译为风禄马。蒙古族特别讲究“hi·茂日”。
4.表示光临。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日兰·萨嘎塔胡”。“茂日兰”汉语意为骑着马,词根为“茂日”,“萨嘎塔胡”为敬语,汉语意为坐。“茂日兰·萨嘎塔胡”汉语意译为光临。对来访的客人表示尊重时,用此词组。
5.表示忠诚。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日.闹海.么图”。“茂日”汉语意为马,“闹海”汉语意为狗,“么图”汉语意为象。“茂日.闹海.么图”汉语意译为忠诚。
6.表示去“方便”。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日.哈日胡”。“茂日”汉语意为马,“哈日胡”汉语意为看。“茂日.哈日胡”汉语意译为去“方便”。
7.表示其它意思。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查木查”。“茂仁”汉语意为马的,词根为“茂日”,“查木查”汉语意为袍子。“茂仁.查木查”汉语意译为长衫。察哈尔人把蒙古袍的里面穿的白色袍子叫“茂仁.查木查”。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吉达”(马+茅)、“茂仁.陶高”(马+锅)、“茂仁.扎莫”(马+道)等的“茂仁”是否表示了特殊含义,有待于探讨。
(四)与“呼鲁格”一词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呼鲁格”。汉语意为骏马。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日·呼鲁格”。“乌日”汉语意为子,“呼鲁格”汉语意为骏马。“乌日·呼鲁格”汉语意译为徒弟。在蒙古族“博”教(萨满教)界,“博”是“希图根”的“乌日·呼鲁格”。该词组在其它地方不用。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都尔本·呼鲁格”。“都尔本”汉语意为四个,“呼鲁格”汉语意为骏马。历史上把成吉思汗的四个大将称为“都尔本·呼鲁格”。该词组在其它地方不用。
(五)与“西尔嘎”和“额木尼格”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纳林.西尔嘎.乌纳古拉胡”。“纳林”汉语意为细或小,“西尔嘎”汉语意为黄马,“乌纳古拉胡”汉语意为让(他)骑。“纳林.西尔嘎.乌纳古拉胡”汉语意译为用柳条抽打。鄂尔多斯人把一种酷刑——用柳条抽打人叫“纳林.西尔嘎.乌纳古拉胡”。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嗯.额木尼格”。“嗯”汉语意为这个,“额木尼格”汉语意为未驯服的马。“嗯.额木尼格”指不懂事的人,即口语常说的生货。
(六)与“阿吉尔嘎”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阿吉尔嘎”。汉语意为种公马。它在特殊语境中,有特殊含义。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阿吉尔干·宝如干”。“阿吉日干”,汉语意为种公马,词根为“阿吉尔嘎”,“宝如干”汉语意为雨。“阿吉尔干·宝如干”汉语意译为暴雨。在这里以种公马的烈来形容雨下得很猛。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查干.阿吉尔干·好ri木”。“查干”汉语意为白色,“阿吉尔干”汉语意为种公马,词根为“阿吉尔嘎”,“好ri木”汉语意为婚礼。“查干.阿吉尔干·好ri木”汉语意译为婚礼或祝福礼。主婚礼结束的第二天一早,新婚者的蒙古包两侧各拴一匹马进行祝福礼。新郎是黄金家族后裔时,蒙古包两侧拴的是二匹白色种公马。
(七)与“格古”、“节格尔特”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格古·萨嘎胡”。“格古”汉语意为母马,“萨嘎胡”汉语意为挤。“格古·萨嘎胡”汉语意为挤马奶。在特殊语境中,哈拉哈蒙古人把两个羊拐骨往上不停地轮流扔着玩叫“格古·萨嘎胡”。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好雅尔.节格尔特”。“好雅尔”汉语意为两个,“节格日特”汉语意为枣红马。“好雅尔.节格尔特”汉语译为两个枣红马,在特殊语境中指步行。
二、与马的某部位名称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词汇中,马的部位名称很多。在一些特殊语境它们有特殊含义。
(一)与 (汉字标音为“hi拉嘎苏”)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hi拉嘎森.阿米”。“hi拉嘎森”汉语意为马尾毛或马鬃,词根为“hi拉嘎苏”,“阿米”汉语意为生命。“hi拉嘎森.阿米”汉语意译为小命。在这里用马尾毛、马鬃的细来形容命的脆弱、弱小。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hi拉嘎森.特对”。“hi拉嘎森”汉语意为马尾毛或马鬃,词根为“hi拉嘎苏”。“特对”汉语意为那么一点。“hi拉嘎森.特对”意为非常微小。形容一个人一点都不让别人时用此熟语。
(二)与 (汉字标音为“得乐.色古乐”)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得乐.色古乐.乌日古乐胡”。“得乐.色古乐”汉语意为马鬃和马尾巴,“乌日古乐胡”汉语意为让它生长。“得乐.色古乐.乌日古乐胡”汉语意译为添醋加油。有时把“乌日古乐胡”换说成“那莫胡”,表达的意思同样。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茂仁·得乐·得格古尔”。“茂仁”汉语意为马的,“得乐”汉语意为马鬃,“得格古尔”汉语意为上面。“茂仁·得乐·得格古尔”汉语意译为经常骑马,在特殊语境中指走马观花,快速做事。
三、与马的用具有关的熟语
蒙古语中马的用具的词特别丰富。在一些特殊语境中,它们有特殊含义。
(一)与 (汉字标音为“闹格图”)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期rai.闹格图乐胡”。“期rai”汉语意为脸面。“闹格图乐胡”,词根为“闹格图”(汉语意为马笼子),原意为给带上马笼子。“期rai.闹格图乐胡”描述孕妇脸上长妊娠斑。
(二)与 (汉字标音为“都如格”)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都如格·古尤乐格胡”。“都如格”汉语意为马镫,“古尤乐格胡”原意为让跑。“都如格·古尤乐格胡”汉语意译为偷盗。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都如格.哈日希乐都乐胡”。“都日格”汉语意为马镫,“哈日希乐都乐胡”汉语意为冲突或碰撞。“都如格.哈日希乐都乐胡”描述两个人各自骑一匹马同行时俩者的马镫相互碰撞,形容他俩走得很近。“都如格.哈日希乐都乐胡”汉语意译为友好并肩行走。
蒙古语,汉字标音为“都如格.内勒胡”。“都如格”汉语意为马镫,“内勒胡”汉语意为合。“都如格.内勒胡”汉语意译为(和不好的人)同流合污。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都如格.清嘎拉胡”。“都如格”汉语意为马镫,“清嘎拉胡”汉语意为上劲儿。“都如格.清嘎拉胡”汉语意译为喝上马酒,在特殊语境中表示鼓励。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胡勒.都如格.胡尔胡”。“胡勒”汉语意为脚,“都如格”汉语意为马镫,“胡尔胡”汉语意为够得上。“胡勒.都如格.胡尔胡”汉语意译为成人、自立。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得格森.都如根.得格日”。“得格森”汉语意为绳子的。“都如根”,词根为“都如格”汉语意为马镫,“得格日”汉语意为上。“得森.都如根.得格日”汉语意译为将就、勉强。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都如根·照古斯”。“都如根”,词根为“都如格”,汉语意为马镫,“照古斯”汉语意为钱。“都如根·照古斯”汉语意译为古钱币。指中间有方形孔的古铜币。这里的“都如根”有无特殊含义有待于探讨。
(三)与 (汉字标音为“朝乐不古尔”)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尼格.朝乐不古尔.on.特对”。“尼格”汉语意为一个,“朝乐不古尔”汉语意为缰绳,“on”为蒙古语语法的格,“特对”汉语意为那么些。“尼格.朝乐不古尔.on.特对”汉语意为一丈长,表示一定长度。
(四)与 (汉字标音为“吉鲁”)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主格.吉鲁.乌该”。“主格”汉语意为方向,“吉鲁”汉语意为缰绳,“乌该”汉语意为没有。“主格.吉鲁.乌该”汉语意译为没有规矩。形容人不讲理时用该词组。
(五)与 “甘珠嘎”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甘珠嘎.塔古”。“甘珠嘎”汉语意为马鞍的皮捎绳,“塔古”汉语意为欠缺。“甘珠嘎.塔古”汉语意译为拙劣的或能力不够。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甘珠嘎.都仁”。“甘珠嘎”汉语意为马鞍的皮捎绳,“都仁”汉语意为满。“甘珠嘎.都仁”汉语意译为收获很大,形容满载而归。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甘珠嘎.陶苏拉胡”。“甘珠嘎”汉语意为马鞍的皮捎绳,“陶苏拉胡”汉语意为上油。“甘珠嘎.陶苏拉胡”汉语意译为有收获。“甘珠嘎.米拉胡”和它表示同一个意思。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甘珠嘎.内勒胡”。“甘珠嘎”汉语意为马鞍的皮捎绳,“内勒胡”汉语意为合。“甘珠嘎.内勒胡”汉语意译为和谐。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陶鲁盖.ban.甘珠嘎拉胡”。“陶鲁盖”,汉语意为脑袋。“ban”为蒙古语语法的格。“甘珠嘎拉胡”汉语意为吊挂,词根为甘珠嘎。“陶鲁盖.ban.甘珠嘎拉胡”汉语意译为垂头丧气。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古雅.ban.甘珠嘎拉胡”。“古雅”汉语意为腿,“ban”蒙古语语法的格,“甘珠嘎拉胡”汉语意为吊挂。“古雅.ban.甘珠嘎拉胡”汉语意译为空手来。
(六)与 (汉字标音为“卓杰”)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卓杰.好乐不胡”。“卓杰”汉语意为马嚼环。“好乐不胡”汉语意为连。“卓杰.好乐不胡”汉语意译为并辔而行,并肩前进。
(七)与 (汉字标音为“图纱”)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图纱.宝乐胡”。“图纱”汉语意为马的前腿绊子,“宝乐胡”汉语意为当作。“图纱.宝乐胡”汉语意译为当绊脚石或帮倒忙。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图纱.gi.海旗乐胡”。“图纱”汉语意为马的前两腿绊子,“gi”为蒙古语语法的格,“海旗乐胡”汉语意为剪断。“图纱.gi.海旗乐胡”汉语意译为剪断绊子。它和下面将谈到的“乌如格乐.旗都尔.yi.塔苏拉胡”来源于同一个民俗。
(八)与 (汉字标音为“乌如格乐.旗都尔”)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如格乐.旗都尔.yi.塔苏拉胡”。“乌如格乐”汉语意为马的偏绊子(绊马的左前腿和右后腿或绊马的右前腿和左后腿),“旗都尔”汉语意为马的三个腿的绊子,“yi”为蒙古语语法的格,“塔苏拉胡”汉语意为截断。“乌如格乐.旗都尔.yi.塔苏拉胡”汉语意译为截断绊子。幼儿学会走路时,把黑白两个颜色线圈从孩子的头部套下去滑到双腿部时,把它从前后面分别剪短和砍断。蒙古人认为,每个婴儿出生时自带绊子,经过举行这样的仪式,孩子走路不轻易摔倒,寓意孩子人生的路顺顺利利。线的黑色和白色寓意该孩子将来儿女双全。哈萨克人也有截断脚绊子的习俗。
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如格乐.tai·茂日·贵车胡·ban白胡”。“乌如格乐”汉语意为马的前后两个腿的偏绊子(绊马的左前腿和右后腿或绊马的右前腿和左后腿),“tai”为蒙古语语法的格,“茂日”汉语意为马,“贵车胡·ban.白胡”汉语意为赶不上。“乌如格乐.tai·茂日·贵车胡·ban白胡”汉语意译为能力体力弱化或老化,形容老化的程度不轻。
(九)与 (汉字标音为“哈扎嘎尔”)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哈扎嘎尔.达如胡”。“哈扎嘎尔”汉语意为马嚼子,“达如胡”汉语意为低下。“哈扎嘎尔.达如胡”汉语意译为马昂头走,在特殊语境中指瞌睡。
(十)与 (汉字标音为“额莫格勒”)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额莫格勒.on.博郭尔格.eche.温都日.达巴.达巴森.乌给”。“额莫格勒.on.博郭尔格”汉语意为马鞍的前桥,“温都日”汉语意为高,“达巴”汉语意为岭或坡,“达巴森”汉语意为跨越,“乌给”汉语意为没有。“额莫格勒.on.博郭尔格.eche.温都日.达巴.达巴森.乌给”汉语意译为见世面很窄。
(十一)与 (汉字标音为“乌日嘎”)有关的熟语。蒙古语 ,汉字标音为“乌日嘎.Yin.茂日.希格”。“乌日嘎”汉语意为套马杆,“yin”蒙古语语法的格,“茂日”汉语意为马,“希格”汉语意为象。“乌日嘎.yin.茂日.希格”汉语意译为勤快,用来比喻做事速度快、积极的人。
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和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蒙古语中与有关马的熟语很多,这一文化现象生长的肥沃土壤是畜牧业生产生活以及相关的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民族语言文化的关键是要保护好它的“生态环境”。上述文化现象展现了游牧民族形象思维的发达;体现了游牧民族想象力的丰富。它是游牧人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格.阿凯姆编,巴特尔、宝音图转写,《蒙古语熟
语解释词典》,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4年4月。
2.内蒙古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内蒙古自治区
志·民俗志》,方志出版社,2014年8月。
3.布林特古斯主编,《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内蒙
古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
4.仁钦道尔吉编,《蒙汉熟语小词典》,内蒙古教育
出版社,1998年6月。
说明:文中汉字标音蒙古语语法的格及汉语中没有的语音时,采用了汉语拼音记述;用汉字标音蒙古语时,主要依据了蒙古语书写的音节;所例举的个别词语,是否属于熟语,有待于研究。但为了保留资料,笔者将其收入。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