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2013年3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在呼和浩特市华辰酒店举办《内蒙古年鉴》撰稿人培训会议。参加培训的有各盟市、旗县区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年鉴撰稿人,以及自治区部分委办厅局、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民主党派的年鉴组稿和撰稿人,共160多人。培训会旨在进一步提高《内蒙古年鉴》的撰稿质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乌日吉图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查干浪涛、孟秀芳出席会议。查干浪涛主持会议。
乌日吉图在讲话中回顾了《内蒙古年鉴》自1998年创刊以来的编辑出版工作情况,并针对内蒙古年鉴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加强领导,供稿单位的领导要重视年鉴工作,按照组稿通知要求,制订组稿工作计划,落实撰稿人员,明确分工,确保组稿经费和相应条件到位;二是要确保时效性。各组稿单位每年按时交稿,确保年鉴编辑出版任务按时完成;三是保证年鉴质量,把提高年鉴的编纂质量作为地方志工作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做到客观、真实、全面,为大众提供准确、适用的信息。四是要求全体撰稿人员珍惜培训机会,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把各自承担的编写工作做得更好,供稿质量再上台阶,更好地发挥《内蒙古年鉴》的作用与价值。
会上,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作了《年鉴工作的思考与创新》讲座。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年鉴基础知识与年鉴编纂的基本要领,分析了年鉴与方志的关系以及年鉴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如何创新年鉴工作。讲座深入浅出,鞭辟入里,让广大撰稿人对年鉴的选题、文体和框架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地情资料处齐迎春谈了做好《内蒙古年鉴》编撰工作的几点思考,针对年鉴稿件的报送、年鉴条目的写法以及编撰年鉴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最后,地情资料处副处长姚思泰强调了培训的意义与目的,并部署了2013年度内蒙古年鉴供稿任务。
年鉴编纂工作是地方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年鉴》客观全面地记载了自治区各地区、各部门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发展变化情况和一些大事、要事,为社会大众和各级领导提供了全面、客观、权威的区情资料。通过这次培训,各有关单位的撰稿工作者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加强了联系交流。
2013年3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在呼和浩特市华辰酒店举办《内蒙古年鉴》撰稿人培训会议。参加培训的有各盟市、旗县区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年鉴撰稿人,以及自治区部分委办厅局、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民主党派的年鉴组稿和撰稿人,共160多人。培训会旨在进一步提高《内蒙古年鉴》的撰稿质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乌日吉图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查干浪涛、孟秀芳出席会议。查干浪涛主持会议。
乌日吉图在讲话中回顾了《内蒙古年鉴》自1998年创刊以来的编辑出版工作情况,并针对内蒙古年鉴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加强领导,供稿单位的领导要重视年鉴工作,按照组稿通知要求,制订组稿工作计划,落实撰稿人员,明确分工,确保组稿经费和相应条件到位;二是要确保时效性。各组稿单位每年按时交稿,确保年鉴编辑出版任务按时完成;三是保证年鉴质量,把提高年鉴的编纂质量作为地方志工作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做到客观、真实、全面,为大众提供准确、适用的信息。四是要求全体撰稿人员珍惜培训机会,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把各自承担的编写工作做得更好,供稿质量再上台阶,更好地发挥《内蒙古年鉴》的作用与价值。
会上,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作了《年鉴工作的思考与创新》讲座。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年鉴基础知识与年鉴编纂的基本要领,分析了年鉴与方志的关系以及年鉴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如何创新年鉴工作。讲座深入浅出,鞭辟入里,让广大撰稿人对年鉴的选题、文体和框架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地情资料处齐迎春谈了做好《内蒙古年鉴》编撰工作的几点思考,针对年鉴稿件的报送、年鉴条目的写法以及编撰年鉴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最后,地情资料处副处长姚思泰强调了培训的意义与目的,并部署了2013年度内蒙古年鉴供稿任务。
年鉴编纂工作是地方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年鉴》客观全面地记载了自治区各地区、各部门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发展变化情况和一些大事、要事,为社会大众和各级领导提供了全面、客观、权威的区情资料。通过这次培训,各有关单位的撰稿工作者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加强了联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