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卷
【概况】 包头市九原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北依阴山南麓,南临黄河北岸,东接包头市老城区东河区,西连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主要管辖区在包头市主城区的西南部,地处“呼包银”经济带核心区,是新规划的包头市委、市政府及市属机关所在地,是包头市传统的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新型工业发展基地和新的中心城区。1953年10月设立包头市人民政府郊区临时工作委员会,1957年正式建立包头市郊区,2000年1月更名为九原区,成为市四区之一。后经3次行政区划调整,区域面积由2244平方公里缩减为734平方公里。全区辖1个苏木、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个工业园区、5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面积734平方公里,总人口22.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7.8%。总人口中,女性为10.7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48.51%;城镇人口15.53万人,城镇化率为70.34%。由汉、蒙古、回、满族等19个民族构成,其中蒙古族主要聚居在西部阿嘎如泰苏木。九原区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在九原境内设置九原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设九原郡。匈奴、蒙古等民族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留有阿善遗址、赵长城、汉代古城、元代村落等众多历史遗址。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历史故事都与九原有关。
2016年,九原区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契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奋斗目标,按照“稳增长、调结构、抓城建、治环境、强管理、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九原新型工业园区、现代新都市中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秦汉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切实加强社会服务和管理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1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位列全市第二;财政收入完成20.3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位列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位列全市第三,是近年来最大增幅。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89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其他指标均超过全年预期,成为经济运行一大亮点。
【农业】 2016年,九原区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新增流转土地面积5000亩,引进培育产业化项目12个,新建智能温室4.8万平方米,建成4个市级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打造以梅林禾为代表的农村电商平台。实施土地整理项目4个,新增高标准农田5500亩、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完成24.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5.4万亩(小麦2.1万亩,玉米13.3万亩),经济作物8.8万亩(蔬菜7.2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9.94万吨(小麦0.63万吨、玉米9.31万吨),蔬菜商品量37.1万吨。九原区在哈林格尔镇打不气村、哈业胡同镇打不素村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采用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等新技术对引进的番茄、草莓、香草、枸杞新品种进行培育。其中,香草品种试种成功,并萃取了植物精油,填补了包头市香草种植及植物精油萃取技术的空白。自治区西部地区最大的双孢菇工厂化种植基地在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乌兰计五村建成,占地328亩,由内蒙古草原天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投资1.2亿元建设食用菌生产园区项目,主要建设24个标准化菇房、生产车间及相关基础设施和6000平方米智能化产品体验及展示区。2016年,九原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林业】 九原区投资12.8亿元,续建九原大道北段带状公园,完成世纪北路、经八路等7条道路绿化工程,实施赛汗塔拉公园改扩建和万水泉台地公园建设,加快二道沙河、四道沙河河道景观建设;新增绿地面积330万平方米,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继续深入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二期、京津风沙源治理及“六大重点区域”绿化工程,重点推进滨河路、包巴线等交通干线绿化造林工作;完成人工造林3900亩、封山育林5000亩、村屯绿化83个。完成村屯绿化1500亩、厂矿园区绿化500亩、城镇周边绿化完成200亩、黄河北岸绿化200亩、通道绿化1500亩;湿地公园昭君岛片区建设项目恢复植被570亩、退耕还湿3000亩;滨河大道以南计划完成生态补水19.8万方,栽植芦苇170亩,建设围栏10公里;打不素村、新胜村等地种植枸杞经济林200亩;投入4.7亿元,推进天然林保护二期、“六大重点区域”、经济林基地等绿化工程;投入3.1亿元,实施九原大道北段带状公园和二道沙河、四道沙河景观绿化工程。实施150公里通道、96个村庄、4000余户庭院绿化,完成绿化面积1.5万亩。推进公路铁路沿线苗木补植,完成巴音高勒公园、廉政广场提档升级。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3.6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增加1.6平方米。
【水利】 2016年,九原区投入2950万元实施三项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工程。其中,三湖河灌区东大渠节水配套工程,投入1500万元,建设渠道衬砌14公里,进水闸35座,节制闸2座。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投入250万元,治理节水面积2000亩,主要更新配套机泵7台套,建设井房7座,管道渗水井7座,地埋干支管道12公里,滴灌软带20公里。投入2500万元,实施城乡管道直饮水工程和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完成黄金小区、万达花园等小区的管道直饮水工程,南圪堵等2个村的供水管道改造工程和永丰村等7个村的安全饮水管网改造工程,解决3.6万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投资1059.5万元的九原区(西部)节水增效项目,涉及2个镇3个自然村,实施1.1万亩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内容为更新配套机泵57台(套),井房57座,管道排水井57座,地埋干支管道84公里,滴灌软带7482公里。
【工业】 九原区扶持工业企业稳定生产经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13户企业争取产业扶持、电价补贴等专项资金10.6亿元,帮助7户企业争取“助保贷”资金8000万元,推动5户规模以上停产企业复产、9户亏损企业扭亏,帮助4户中小企业在“新四板”成功挂牌上市,新增上限企业7家,获批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打造4个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2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九原区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4.05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黑色金属冶炼企业生产增长势态较好,明拓实现产值40.41亿元,同比增长12.0%,君诚实现产值7.70亿元,同比增长29.8%。以东方希望碳素为代表的非金属的矿物制品业处于上升态势,同比增长242.0%。以华美、鑫达黄金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1.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制造处于下降态势,神华完成产值46.35亿元,同比降低9.30%。由于电力市场需求下降,热力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同比降低7.9%。九原区总投资约170亿元神雾新型电石法乙炔化工80万吨/年聚乙烯多联产示范项目正式签署入园协议书。
【城镇建设】 九原区推进旧城区改造,投资3.7亿元,打通韩庆坝路、纬五路等7条城市断头路,实施农机路雨污分流改造,创建哈林格尔街、步行街等5条景观示范街,改造太原路、转龙街等8条背街小巷,投入资金8000万元,实施富康、新春等7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集中力量、划片征拆,重点实施永茂隆社区、井坪新村、二道沙河南村等区域拆迁改造,全年完成5600户、70万平方米。深入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投资15.2亿元,完成7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生产队)建设任务,改造危旧土房5594户,修建通村公路26公里,硬化街巷581公里。投资2800万元对建新街、太原路、农机路3条道路进行雨污分流工程。总投资6亿元的赛汗塔拉城中草原西门区及综合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完成九原区包环铁路二道沙河平交道口立交改造工程。
【环境保护】 九原区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关停违法小作坊107家。完成韩庆坝铬渣、原铜厂砷泥治理,实施华电废水资源化利用等工程,清理取缔黄河昭君坟水源地违法经营企业及违章建筑,开展主城区及周边重点区域燃煤散烧治理,顺利通过党中央环保专项督察。加强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整改,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24处、8.6万平方米,整改率90%以上。
【商业】 2016年,九原区投资107.6亿元实施9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年内完成投资49.1亿元。其中:商贸流通类项目3项,总投资4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1亿元,均为续建项目;房地产类项目6项,总投资58.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8.1亿元,其中4项为新建项目、2项为续建项目。共接待客商来访14批次,洽谈项目7项。其中,总投资13亿元的陕西商会大厦项目、总投资11.6亿元的包头建筑业商会大厦项目、总投资4.2亿元的包头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一体化运营项目及入驻横竖街企业12户等4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意向总投资额28.8亿元。签约湖南大厦综合体项目1项,协议总投资额18亿元。总投资27亿元的包商银行商务大厦主体工程竣工。项目位于建设路与建华路交叉口西南角,西邻展览馆、南邻科技馆,占地面积49.77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综合办公楼、金融产业链办公楼、五星级酒店。2016年8月25—26日,内蒙古首届蒙商大会暨民间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包头举行,九原区积极与有意向投资的企业洽谈,推荐总投资约210亿元的多个招商项目,发放投资指南1000余册,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3个。
【旅游】 九原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乡村旅游,挖掘整合具有九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和旅游业融合互动,制定全区文化旅游总体规划,推动沿黄旅游项目融入全市旅游发展规划,推进冬奥中心、温泉小镇等休闲度假项目,推动黄河风情渔业美食村等特色旅游项目发展壮大,加快建设鹿文化产业园、都市农业示范园等观光采摘项目,推动反映九原历史风貌、人文典故题材电影《布衣郡守》开机拍摄,开展星级旅游景点创建活动,加快推进梅力更休闲观光农业园建设,着力打造“九原九景”旅游品牌,加强宣传推介、策划精品线路,围绕促进休闲消费增投资,加快推进小白河欢乐天地、黄河湿地露营地、中东砂之船等一批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建设进度。黄河谣民俗园、天佑生态农业园、信步闲庭农业合作社、枣园度假村、老兵渔村、万泉渔业养殖农民合作社、田禾养殖农民合作社被自治区旅游局评定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包头市旅游局评定、批准九原区信步闲庭、郭平鱼馆、老袁飞鱼馆、刘玉祥鱼馆、绿景庄园、建伟度假村、万兴泓泽生态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自治区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2016年年底,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户已29家。全年共接待游客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4亿元。
【教育】 2016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续建8所公办幼儿园,完成4所中小学综合改造,面向知名师范院校选聘教师20余名,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高标准通过国家县域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
【文化】 2016年,九原区着力发展文化事业。改扩建8个苏木镇文化广播服务中心,新建61个文体小广场、17个文化活动室,区文化馆复评为国家一级馆,建成全国首家县级骨器展厅,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黄河谣民俗文化博物馆。梅力更景区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新建7个星级旅游接待点。区群文中心下乡演出场次达105场,观众人数6万多人次。在九原区49个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共播放电影561场,观影人数18 680人;在巴音高勒广场和文化广场两个公益电影放映点共放映公益电影209场,观影人数21 750人。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顺利举办 “阅读生活、快乐人生”捐书赠书活动,累计捐赠图书600多册。九原区被文化部、财政部授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九原区文化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体育】 2016年,九原区投资500万元新(改)建4座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室内足球场馆。分别在包三十三中学、包四十九中学、沙河一小、沙河二小。其中,在包四十九中学、沙河二小新建室内足球馆2座,建筑规模2600平方米;包三十三中学、沙河一小改建室内足球馆2座,建筑规模2100平方米。九原区苏木乡镇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实现旗县全民健身中心、苏木乡镇小型健身中心、嘎查村活动站点全覆盖。全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81%的苏木乡镇建有小型健身中心,60%的嘎查村建有全民健身活动点,一大批健身广场、户外营地、健身步道等设施投入使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包头三十三中在“包头中燃杯”全国重点高中男子篮球精英赛中获得冠军,在“体彩杯”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锦标赛夺得高中组第一名。
【卫生】 2016年,九原区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深化公立医院医药体制改革,区医院晋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建4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全市首个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初步形成。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纸质)167 761份,建立电子档案162 179份。对出生医学证明进行软件化管理,全年累计发放出生医学证明951份。儿童入托体检率100%;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全面落实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包头市九原区医院与石拐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签订孕产妇、新生儿急救绿色转诊通道协议,并举行 “石拐区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授牌仪式。
【新区建设】 2016年,围绕新都市区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集中全区精干力量,统筹各类项目资金,开展大规模的征地拆迁工作。新区全年共拆迁4个片区,征收企业75户、居民2488户,腾出用地面积 728亩,为新区各项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1.5公里,新建续建道路19条,完成绿化面积19.1万平方米。包九中分校投入使用。
【园区建设】 2016年,九原区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切实增强承载能力,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入驻条件。九原工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6.4亿元,新收储土地3000亩,完成旧南绕城公路(园区段)综合改造工程,实施经七路、纬四路等道路景观提升工程,铺设污水管线4.3公里,建成220千伏变电站。园区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40.9%,增速位列全市工业园区第一位,被评为自治区现代煤化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九原物流园区累计投入资金4.8亿元,铁路货运专线建成通车,年货物吞吐量32.6万吨。全国排名第二的天津无水港、排名第四的曹妃甸内陆港入驻建设。多式联运中心主体已完工,新建物流仓储库房10万平方米,26家有进出口业务企业及物流企业入驻。九原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4.7亿元,建成“两横两纵”4.8公里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配套建设有序推进,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年底,已引进企业7家、开工建设5家。
【招商引资】 2016年,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参加“兰洽会”“蒙商大会”“大数据产业推介会”等招商活动,成功引进绿地集团、中国铁建,积极对接中海地产、中东集团,全国前50强房地产企业引进5家、在谈4家。神华二期、神雾化工等项目基本具备开工条件,万达广场、包商大厦等主体完工,恒大、富力等项目销售良好,房地产业逆势上扬,量价齐涨。全年竣工项目48个,为历年之最。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实体经济,保证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需要。全年争取到位上级各类资金6.7亿元、基金4.4亿元。全年共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97个,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311亿元,完成投资率109%,位居全市第二。
【对外开放】 2016年,B型保税中心当年申报、当年获批,成为目前全国仅有的46个、全自治区仅有的2个B型保税中心之一,促进了全市乃至自治区物流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7月27日,自治区首列中亚班列(九原物流园至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国际集装箱班列)开行。成为全国第26个城市、自治区首列开行中亚的货运班列,打通了中西部地区向西开放的重要贸易通道。首列中亚班列将从包头蒙西公铁国际物流港(九原区)始发,途经包兰线、临哈线、兰新线,通过中哈口岸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再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抵达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市,全程运输距离4332公里,历时8天,较海运减少约800公里。
【重点领域改革】 2016年,九原区承接落实上级改革任务,积极探索具有地区特点的改革创新。政府系统158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制定出台各类制度性成果81项。深化完善农村牧区“三个一体化”改革,构建环境卫生、综合执法、设施维护长效管理机制。深化财税领域改革,应对“营改增”税收政策变化,建立“综合治税”“以地控税、以税节地”信息征管平台。统筹做好存量债务置换,申请落实债务置换资金15亿元。抓住市级党政机关所在地的优势,整合市区两级行政服务资源,实现区市民大厅与市行政审批大厅合署办公,区级食品药品检测中心挂牌入驻市级中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激发了民间投资和市场活力,市场主体1.7万户,同比增长10.3%。深化农村领域改革,出台鼓励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奖励办法,带动1000户农牧民户均增收7000元。改革创新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获评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区
【抢险救灾】 2016年8月17日、22日,包头市普降大雨,九原区7个乡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险情发生后,九原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领导及水务、防汛和各镇、苏木、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立刻赶赴现场,全力组织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共出动抢险人员1877人,挖掘机81辆,装载机135辆,其他车辆702辆,完成土石方43 000多立方米,沙子620立方米,沙袋2600袋,完成渠背加固2000米,清淤2000米,紧急转移疏散群众115人。
【政府自身建设】 2016年,九原区政府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0件,政协委员提案42件,办复率100%。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在29个政府部门推行权责清单制度,明确权责事项3554项。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介入政府行政决策和政策制定。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启动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推动19个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自治区、包头市相关配套规定,“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4.8%,完成一般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全年审计节约资金1.1亿元。精心组织政府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干部群众作风不断改进。
【社会保障】 2016年,九原区以改善民生为宗旨,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服务能力。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发放各类惠农惠牧补贴1.4亿元,为3874户低收入农牧民发放“暖心煤”补贴,免费为165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新建4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并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2连增,“五大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4万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0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100人。加强创业平台建设,打造2个市级、4个区级创业园,帮助1100人成功创业;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759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27万人。
【人民生活】 2016年,九原区安排民生支出16.66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79%。 切实抓好脱贫攻坚,研究制定“1+4”制度体系,建立电子扶贫系统,出台21项帮扶措施。全年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农村基本消灭了危旧房,城市居住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贫困人口减少1370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2 385元,同比增长7.6%;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876元,同比增长7.5%。城乡收入差距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撰稿人: 王立杰)
【概况】 包头市九原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北依阴山南麓,南临黄河北岸,东接包头市老城区东河区,西连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主要管辖区在包头市主城区的西南部,地处“呼包银”经济带核心区,是新规划的包头市委、市政府及市属机关所在地,是包头市传统的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新型工业发展基地和新的中心城区。1953年10月设立包头市人民政府郊区临时工作委员会,1957年正式建立包头市郊区,2000年1月更名为九原区,成为市四区之一。后经3次行政区划调整,区域面积由2244平方公里缩减为734平方公里。全区辖1个苏木、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个工业园区、5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面积734平方公里,总人口22.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7.8%。总人口中,女性为10.7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48.51%;城镇人口15.53万人,城镇化率为70.34%。由汉、蒙古、回、满族等19个民族构成,其中蒙古族主要聚居在西部阿嘎如泰苏木。九原区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在九原境内设置九原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设九原郡。匈奴、蒙古等民族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留有阿善遗址、赵长城、汉代古城、元代村落等众多历史遗址。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历史故事都与九原有关。
2016年,九原区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契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奋斗目标,按照“稳增长、调结构、抓城建、治环境、强管理、惠民生”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九原新型工业园区、现代新都市中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秦汉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切实加强社会服务和管理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1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位列全市第二;财政收入完成20.3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位列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位列全市第三,是近年来最大增幅。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89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其他指标均超过全年预期,成为经济运行一大亮点。
【农业】 2016年,九原区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新增流转土地面积5000亩,引进培育产业化项目12个,新建智能温室4.8万平方米,建成4个市级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打造以梅林禾为代表的农村电商平台。实施土地整理项目4个,新增高标准农田5500亩、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完成24.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5.4万亩(小麦2.1万亩,玉米13.3万亩),经济作物8.8万亩(蔬菜7.2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9.94万吨(小麦0.63万吨、玉米9.31万吨),蔬菜商品量37.1万吨。九原区在哈林格尔镇打不气村、哈业胡同镇打不素村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采用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等新技术对引进的番茄、草莓、香草、枸杞新品种进行培育。其中,香草品种试种成功,并萃取了植物精油,填补了包头市香草种植及植物精油萃取技术的空白。自治区西部地区最大的双孢菇工厂化种植基地在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乌兰计五村建成,占地328亩,由内蒙古草原天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投资1.2亿元建设食用菌生产园区项目,主要建设24个标准化菇房、生产车间及相关基础设施和6000平方米智能化产品体验及展示区。2016年,九原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林业】 九原区投资12.8亿元,续建九原大道北段带状公园,完成世纪北路、经八路等7条道路绿化工程,实施赛汗塔拉公园改扩建和万水泉台地公园建设,加快二道沙河、四道沙河河道景观建设;新增绿地面积330万平方米,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继续深入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二期、京津风沙源治理及“六大重点区域”绿化工程,重点推进滨河路、包巴线等交通干线绿化造林工作;完成人工造林3900亩、封山育林5000亩、村屯绿化83个。完成村屯绿化1500亩、厂矿园区绿化500亩、城镇周边绿化完成200亩、黄河北岸绿化200亩、通道绿化1500亩;湿地公园昭君岛片区建设项目恢复植被570亩、退耕还湿3000亩;滨河大道以南计划完成生态补水19.8万方,栽植芦苇170亩,建设围栏10公里;打不素村、新胜村等地种植枸杞经济林200亩;投入4.7亿元,推进天然林保护二期、“六大重点区域”、经济林基地等绿化工程;投入3.1亿元,实施九原大道北段带状公园和二道沙河、四道沙河景观绿化工程。实施150公里通道、96个村庄、4000余户庭院绿化,完成绿化面积1.5万亩。推进公路铁路沿线苗木补植,完成巴音高勒公园、廉政广场提档升级。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3.6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增加1.6平方米。
【水利】 2016年,九原区投入2950万元实施三项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工程。其中,三湖河灌区东大渠节水配套工程,投入1500万元,建设渠道衬砌14公里,进水闸35座,节制闸2座。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投入250万元,治理节水面积2000亩,主要更新配套机泵7台套,建设井房7座,管道渗水井7座,地埋干支管道12公里,滴灌软带20公里。投入2500万元,实施城乡管道直饮水工程和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完成黄金小区、万达花园等小区的管道直饮水工程,南圪堵等2个村的供水管道改造工程和永丰村等7个村的安全饮水管网改造工程,解决3.6万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投资1059.5万元的九原区(西部)节水增效项目,涉及2个镇3个自然村,实施1.1万亩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内容为更新配套机泵57台(套),井房57座,管道排水井57座,地埋干支管道84公里,滴灌软带7482公里。
【工业】 九原区扶持工业企业稳定生产经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13户企业争取产业扶持、电价补贴等专项资金10.6亿元,帮助7户企业争取“助保贷”资金8000万元,推动5户规模以上停产企业复产、9户亏损企业扭亏,帮助4户中小企业在“新四板”成功挂牌上市,新增上限企业7家,获批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打造4个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2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九原区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4.05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黑色金属冶炼企业生产增长势态较好,明拓实现产值40.41亿元,同比增长12.0%,君诚实现产值7.70亿元,同比增长29.8%。以东方希望碳素为代表的非金属的矿物制品业处于上升态势,同比增长242.0%。以华美、鑫达黄金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1.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制造处于下降态势,神华完成产值46.35亿元,同比降低9.30%。由于电力市场需求下降,热力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同比降低7.9%。九原区总投资约170亿元神雾新型电石法乙炔化工80万吨/年聚乙烯多联产示范项目正式签署入园协议书。
【城镇建设】 九原区推进旧城区改造,投资3.7亿元,打通韩庆坝路、纬五路等7条城市断头路,实施农机路雨污分流改造,创建哈林格尔街、步行街等5条景观示范街,改造太原路、转龙街等8条背街小巷,投入资金8000万元,实施富康、新春等7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集中力量、划片征拆,重点实施永茂隆社区、井坪新村、二道沙河南村等区域拆迁改造,全年完成5600户、70万平方米。深入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投资15.2亿元,完成7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生产队)建设任务,改造危旧土房5594户,修建通村公路26公里,硬化街巷581公里。投资2800万元对建新街、太原路、农机路3条道路进行雨污分流工程。总投资6亿元的赛汗塔拉城中草原西门区及综合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完成九原区包环铁路二道沙河平交道口立交改造工程。
【环境保护】 九原区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关停违法小作坊107家。完成韩庆坝铬渣、原铜厂砷泥治理,实施华电废水资源化利用等工程,清理取缔黄河昭君坟水源地违法经营企业及违章建筑,开展主城区及周边重点区域燃煤散烧治理,顺利通过党中央环保专项督察。加强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整改,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24处、8.6万平方米,整改率90%以上。
【商业】 2016年,九原区投资107.6亿元实施9项服务业重点项目,年内完成投资49.1亿元。其中:商贸流通类项目3项,总投资4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1亿元,均为续建项目;房地产类项目6项,总投资58.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8.1亿元,其中4项为新建项目、2项为续建项目。共接待客商来访14批次,洽谈项目7项。其中,总投资13亿元的陕西商会大厦项目、总投资11.6亿元的包头建筑业商会大厦项目、总投资4.2亿元的包头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一体化运营项目及入驻横竖街企业12户等4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意向总投资额28.8亿元。签约湖南大厦综合体项目1项,协议总投资额18亿元。总投资27亿元的包商银行商务大厦主体工程竣工。项目位于建设路与建华路交叉口西南角,西邻展览馆、南邻科技馆,占地面积49.77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综合办公楼、金融产业链办公楼、五星级酒店。2016年8月25—26日,内蒙古首届蒙商大会暨民间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包头举行,九原区积极与有意向投资的企业洽谈,推荐总投资约210亿元的多个招商项目,发放投资指南1000余册,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3个。
【旅游】 九原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乡村旅游,挖掘整合具有九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和旅游业融合互动,制定全区文化旅游总体规划,推动沿黄旅游项目融入全市旅游发展规划,推进冬奥中心、温泉小镇等休闲度假项目,推动黄河风情渔业美食村等特色旅游项目发展壮大,加快建设鹿文化产业园、都市农业示范园等观光采摘项目,推动反映九原历史风貌、人文典故题材电影《布衣郡守》开机拍摄,开展星级旅游景点创建活动,加快推进梅力更休闲观光农业园建设,着力打造“九原九景”旅游品牌,加强宣传推介、策划精品线路,围绕促进休闲消费增投资,加快推进小白河欢乐天地、黄河湿地露营地、中东砂之船等一批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建设进度。黄河谣民俗园、天佑生态农业园、信步闲庭农业合作社、枣园度假村、老兵渔村、万泉渔业养殖农民合作社、田禾养殖农民合作社被自治区旅游局评定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包头市旅游局评定、批准九原区信步闲庭、郭平鱼馆、老袁飞鱼馆、刘玉祥鱼馆、绿景庄园、建伟度假村、万兴泓泽生态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自治区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2016年年底,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户已29家。全年共接待游客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4亿元。
【教育】 2016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续建8所公办幼儿园,完成4所中小学综合改造,面向知名师范院校选聘教师20余名,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高标准通过国家县域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
【文化】 2016年,九原区着力发展文化事业。改扩建8个苏木镇文化广播服务中心,新建61个文体小广场、17个文化活动室,区文化馆复评为国家一级馆,建成全国首家县级骨器展厅,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黄河谣民俗文化博物馆。梅力更景区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新建7个星级旅游接待点。区群文中心下乡演出场次达105场,观众人数6万多人次。在九原区49个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共播放电影561场,观影人数18 680人;在巴音高勒广场和文化广场两个公益电影放映点共放映公益电影209场,观影人数21 750人。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顺利举办 “阅读生活、快乐人生”捐书赠书活动,累计捐赠图书600多册。九原区被文化部、财政部授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九原区文化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体育】 2016年,九原区投资500万元新(改)建4座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室内足球场馆。分别在包三十三中学、包四十九中学、沙河一小、沙河二小。其中,在包四十九中学、沙河二小新建室内足球馆2座,建筑规模2600平方米;包三十三中学、沙河一小改建室内足球馆2座,建筑规模2100平方米。九原区苏木乡镇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实现旗县全民健身中心、苏木乡镇小型健身中心、嘎查村活动站点全覆盖。全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81%的苏木乡镇建有小型健身中心,60%的嘎查村建有全民健身活动点,一大批健身广场、户外营地、健身步道等设施投入使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包头三十三中在“包头中燃杯”全国重点高中男子篮球精英赛中获得冠军,在“体彩杯”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锦标赛夺得高中组第一名。
【卫生】 2016年,九原区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深化公立医院医药体制改革,区医院晋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建4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全市首个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初步形成。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纸质)167 761份,建立电子档案162 179份。对出生医学证明进行软件化管理,全年累计发放出生医学证明951份。儿童入托体检率100%;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全面落实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包头市九原区医院与石拐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签订孕产妇、新生儿急救绿色转诊通道协议,并举行 “石拐区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授牌仪式。
【新区建设】 2016年,围绕新都市区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集中全区精干力量,统筹各类项目资金,开展大规模的征地拆迁工作。新区全年共拆迁4个片区,征收企业75户、居民2488户,腾出用地面积 728亩,为新区各项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1.5公里,新建续建道路19条,完成绿化面积19.1万平方米。包九中分校投入使用。
【园区建设】 2016年,九原区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切实增强承载能力,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入驻条件。九原工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6.4亿元,新收储土地3000亩,完成旧南绕城公路(园区段)综合改造工程,实施经七路、纬四路等道路景观提升工程,铺设污水管线4.3公里,建成220千伏变电站。园区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40.9%,增速位列全市工业园区第一位,被评为自治区现代煤化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九原物流园区累计投入资金4.8亿元,铁路货运专线建成通车,年货物吞吐量32.6万吨。全国排名第二的天津无水港、排名第四的曹妃甸内陆港入驻建设。多式联运中心主体已完工,新建物流仓储库房10万平方米,26家有进出口业务企业及物流企业入驻。九原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4.7亿元,建成“两横两纵”4.8公里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配套建设有序推进,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年底,已引进企业7家、开工建设5家。
【招商引资】 2016年,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参加“兰洽会”“蒙商大会”“大数据产业推介会”等招商活动,成功引进绿地集团、中国铁建,积极对接中海地产、中东集团,全国前50强房地产企业引进5家、在谈4家。神华二期、神雾化工等项目基本具备开工条件,万达广场、包商大厦等主体完工,恒大、富力等项目销售良好,房地产业逆势上扬,量价齐涨。全年竣工项目48个,为历年之最。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实体经济,保证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需要。全年争取到位上级各类资金6.7亿元、基金4.4亿元。全年共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97个,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311亿元,完成投资率109%,位居全市第二。
【对外开放】 2016年,B型保税中心当年申报、当年获批,成为目前全国仅有的46个、全自治区仅有的2个B型保税中心之一,促进了全市乃至自治区物流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7月27日,自治区首列中亚班列(九原物流园至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国际集装箱班列)开行。成为全国第26个城市、自治区首列开行中亚的货运班列,打通了中西部地区向西开放的重要贸易通道。首列中亚班列将从包头蒙西公铁国际物流港(九原区)始发,途经包兰线、临哈线、兰新线,通过中哈口岸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再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抵达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市,全程运输距离4332公里,历时8天,较海运减少约800公里。
【重点领域改革】 2016年,九原区承接落实上级改革任务,积极探索具有地区特点的改革创新。政府系统158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制定出台各类制度性成果81项。深化完善农村牧区“三个一体化”改革,构建环境卫生、综合执法、设施维护长效管理机制。深化财税领域改革,应对“营改增”税收政策变化,建立“综合治税”“以地控税、以税节地”信息征管平台。统筹做好存量债务置换,申请落实债务置换资金15亿元。抓住市级党政机关所在地的优势,整合市区两级行政服务资源,实现区市民大厅与市行政审批大厅合署办公,区级食品药品检测中心挂牌入驻市级中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激发了民间投资和市场活力,市场主体1.7万户,同比增长10.3%。深化农村领域改革,出台鼓励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奖励办法,带动1000户农牧民户均增收7000元。改革创新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获评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区
【抢险救灾】 2016年8月17日、22日,包头市普降大雨,九原区7个乡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险情发生后,九原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领导及水务、防汛和各镇、苏木、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立刻赶赴现场,全力组织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共出动抢险人员1877人,挖掘机81辆,装载机135辆,其他车辆702辆,完成土石方43 000多立方米,沙子620立方米,沙袋2600袋,完成渠背加固2000米,清淤2000米,紧急转移疏散群众115人。
【政府自身建设】 2016年,九原区政府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0件,政协委员提案42件,办复率100%。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在29个政府部门推行权责清单制度,明确权责事项3554项。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面介入政府行政决策和政策制定。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启动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推动19个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自治区、包头市相关配套规定,“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4.8%,完成一般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全年审计节约资金1.1亿元。精心组织政府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干部群众作风不断改进。
【社会保障】 2016年,九原区以改善民生为宗旨,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服务能力。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发放各类惠农惠牧补贴1.4亿元,为3874户低收入农牧民发放“暖心煤”补贴,免费为165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新建4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并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2连增,“五大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4万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0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100人。加强创业平台建设,打造2个市级、4个区级创业园,帮助1100人成功创业;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759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27万人。
【人民生活】 2016年,九原区安排民生支出16.66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79%。 切实抓好脱贫攻坚,研究制定“1+4”制度体系,建立电子扶贫系统,出台21项帮扶措施。全年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农村基本消灭了危旧房,城市居住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贫困人口减少1370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2 385元,同比增长7.6%;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876元,同比增长7.5%。城乡收入差距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撰稿人: 王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