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卷

  • 武川县
  • 【概况】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阴山山脉中段农牧业区的交错地带。县城可可以力更镇距呼和浩特市区28公里,是首府呼和浩特通往希拉穆仁草原、格根塔拉草原和二连浩特、满都拉口岸的必经之地,也是首府向北开放的重要节点和交通要冲。县域总面积4885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2300米,年平均气温3.0℃,无霜期11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约350毫米。全县辖63镇,93个行政村,总人口17.3万人。全境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体呈南、西、东三面高而北部低的特征。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和河谷平原,境内大青山山脉的北坡为最高点,地势自南向北渐趋平缓,以山地向低山丘陵、波状丘陵过渡为主。县域山地面积229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47%,全县丘陵面积2588.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3%。武川是唯一原名原址保留至今的“北魏六镇”。抗日战争时期,武川是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带,现今的得胜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司令部遗址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5.6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同比增长1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0.4%。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3 1666931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6%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同比增长8.8%

    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有28种之多。其中,石灰石、黄金、铁、风化煤、花岗岩等资源储量巨大,为县域经济加速崛起构筑支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形成具有武川特色的农畜产业体系,造就了武川土豆、武川莜面、武川荞麦、武川肉羊等多个知名品牌。“武川土豆” “武川莜面”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武川县还是药材典籍记载中黄芪主要产地,清末民初已获“正北芪之乡”美称。有近200种野生药材遍布全县各地,药用价值较高的有党参、麻黄等30多种。

    【农牧业】  现代农牧业快速推进。新建成食用菌厚墙体温室3000栋和5条菌棒生产线,菌棒年生产能力4000万棒,全年生产食用菌1350吨,年产值1100万元。优然奶牛牧场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购进新西兰奶牛2776头,日产鲜奶45吨。新建50个标准化养殖场、20个家庭牧场,肉羊养殖规模116万只,年出栏62万只。集中连片种植优质牧草12.8万亩,全县总面积52万亩。种植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2万亩,一级种薯生产基地23万亩,总面积55万亩,产量6亿公斤。

    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投入609万元补贴各类农业机械478台(套),受益农户405户。全县农业机械化率86.5%。全县规模流转土地7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6%

    【工业】  把握国家环保、安全生产约束收紧和去产能政策,关停整顿40家小散矿山采选企业、小砖窑和铁合金企业。全县实施工业重点项目7项,总投资41.85亿元。环聚新能源一期10万千瓦项目并网发电,二期并网发电1万千瓦。蒙能新能源5万千瓦风电项目建成并网发电。山东国风5万千瓦风电项目完成核准。全县清洁能源装机总量188万千瓦。燕谷坊、燕荞圆、西贝、兴农泰华4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金三角园区。

    【第三产业】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遗址修复投资2100万元,郝区政府遗址修缮工程竣工。牌楼馆景区投入运营。2016年全县接待游客48万人次,同比增长10.3%;旅游收入8927万元,同比增长13.8%。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5亿元,同比增长27.2%;贷款余额43.4亿元,同比增长14.2%

    【城乡建设】  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对乡政府及行政村所在地、重要通道沿线、产业和人口集聚的318个村庄,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改造,惠及群众21 79760 150人。改造危旧房17 768户。新建水源220个、新建(改造)管网75.6万米。硬化街巷547公里。电网升级改造86个村。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200套、广播村村响207个。建设标准化卫生室25所。建设文化室72个。建设便民超市78家。整村签订移民安置协议319个村13 98237 032人,拆除185个村、搬迁人口890324 246人。集中流转土地45万亩,建设互助幸福院58处,解决6137名老年人的养老安置问题。

    城镇宜居品质不断改善。东河河道治理8.3公里,完成1.86公里滨河西路建设工程,打通5条断头路,形成可镇东部互联互通环城路网。完成城镇地下雨污分流工程7公里、市政道路及管网工程3.65公里。实施县府园等10个老旧小区5.2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安置可镇东西梁危旧房住户140户。新增水源井3处,日增供水6000立方米。以广场、公园、道路两侧为重点,完成城区绿化3000平方米。

    实现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厂汗以力更、土城子小流域综合治理30平方公里。完成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得胜沟项目区50平方公里。新建和改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实施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振兴元、黄合少项目区1.1万亩。完成大青山后坡生态建设等国家重点生态项目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万亩。G209武川段绿化600亩,东河两岸生态绿化240亩,S104S311沿线主要节点村以及村委会所在地121个村全部进行绿化。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完成1个自治区级生态乡和11个自治区级生态村的创建。

    【扶贫开发】  精准脱贫稳步推进。组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回头看,以县级建档立卡为补充,创新解决贫困线边缘人口帮扶问题措施与办法,确保贫困户精准识别与帮扶措施全覆盖。全年实现脱贫21994255人。

    【教育】  投入6253万元改善8所学校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均衡达标工作通过自治区、国家评估认定。职教中心实训楼、第一中学体育馆及看台、第二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投入使用。

    【文化】  举办以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主题第四届“莜面文化节”。大型爬山调抗战历史剧《青山儿女》获呼和浩特市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和自治区文化厅、文联“优秀剧目奖”“展演一等奖”。非遗项目“爬山调”“莜面制作技艺”“武川刻纸”已申报区市两级。《青山劲松》《隋唐盛世与武川英雄》《绝牲》等优秀文史作品正式出版发行。举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交响乐演奏会”和“武川县首届民间春节联欢晚会”。

    【社会保障】  落实各项惠民优抚政策,开展城乡低保规范整顿工作,调整931人、新增1007人,实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开展“送政策、送温暖”活动,发放各类救助救灾慰问金1.06亿元,救助慰问各类困难群众10万余人次。发放困难家庭大学生救助金367万元、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1167万元、“暖心煤”工程补贴2630万元。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68%。新增城镇就业1574人,城镇就业培训4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 11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51人,创业培训240人。

    【社会管理】  投资1500万元升级改造应急指挥中心。发挥党政联合接访作用,全年受理信访突出问题1952123人次,化解信访矛盾案件151起。

    【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亲民务实新形象。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年办理三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9件,政协提案165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向社会公开责任清单3157项,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及时回应群众来信来访,县长热线受理群众来电1200余件,县长信箱答复群众反映问题65件。

    (撰稿人:郭建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武川县
  • 【概况】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阴山山脉中段农牧业区的交错地带。县城可可以力更镇距呼和浩特市区28公里,是首府呼和浩特通往希拉穆仁草原、格根塔拉草原和二连浩特、满都拉口岸的必经之地,也是首府向北开放的重要节点和交通要冲。县域总面积4885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2300米,年平均气温3.0℃,无霜期11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约350毫米。全县辖63镇,93个行政村,总人口17.3万人。全境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体呈南、西、东三面高而北部低的特征。地貌分为山地、丘陵和河谷平原,境内大青山山脉的北坡为最高点,地势自南向北渐趋平缓,以山地向低山丘陵、波状丘陵过渡为主。县域山地面积229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47%,全县丘陵面积2588.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3%。武川是唯一原名原址保留至今的“北魏六镇”。抗日战争时期,武川是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地带,现今的得胜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司令部遗址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5.6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同比增长1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0.4%。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3 1666931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6%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同比增长8.8%

    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有28种之多。其中,石灰石、黄金、铁、风化煤、花岗岩等资源储量巨大,为县域经济加速崛起构筑支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形成具有武川特色的农畜产业体系,造就了武川土豆、武川莜面、武川荞麦、武川肉羊等多个知名品牌。“武川土豆” “武川莜面”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武川县还是药材典籍记载中黄芪主要产地,清末民初已获“正北芪之乡”美称。有近200种野生药材遍布全县各地,药用价值较高的有党参、麻黄等30多种。

    【农牧业】  现代农牧业快速推进。新建成食用菌厚墙体温室3000栋和5条菌棒生产线,菌棒年生产能力4000万棒,全年生产食用菌1350吨,年产值1100万元。优然奶牛牧场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购进新西兰奶牛2776头,日产鲜奶45吨。新建50个标准化养殖场、20个家庭牧场,肉羊养殖规模116万只,年出栏62万只。集中连片种植优质牧草12.8万亩,全县总面积52万亩。种植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2万亩,一级种薯生产基地23万亩,总面积55万亩,产量6亿公斤。

    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投入609万元补贴各类农业机械478台(套),受益农户405户。全县农业机械化率86.5%。全县规模流转土地7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6%

    【工业】  把握国家环保、安全生产约束收紧和去产能政策,关停整顿40家小散矿山采选企业、小砖窑和铁合金企业。全县实施工业重点项目7项,总投资41.85亿元。环聚新能源一期10万千瓦项目并网发电,二期并网发电1万千瓦。蒙能新能源5万千瓦风电项目建成并网发电。山东国风5万千瓦风电项目完成核准。全县清洁能源装机总量188万千瓦。燕谷坊、燕荞圆、西贝、兴农泰华4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金三角园区。

    【第三产业】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遗址修复投资2100万元,郝区政府遗址修缮工程竣工。牌楼馆景区投入运营。2016年全县接待游客48万人次,同比增长10.3%;旅游收入8927万元,同比增长13.8%。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5亿元,同比增长27.2%;贷款余额43.4亿元,同比增长14.2%

    【城乡建设】  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对乡政府及行政村所在地、重要通道沿线、产业和人口集聚的318个村庄,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改造,惠及群众21 79760 150人。改造危旧房17 768户。新建水源220个、新建(改造)管网75.6万米。硬化街巷547公里。电网升级改造86个村。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200套、广播村村响207个。建设标准化卫生室25所。建设文化室72个。建设便民超市78家。整村签订移民安置协议319个村13 98237 032人,拆除185个村、搬迁人口890324 246人。集中流转土地45万亩,建设互助幸福院58处,解决6137名老年人的养老安置问题。

    城镇宜居品质不断改善。东河河道治理8.3公里,完成1.86公里滨河西路建设工程,打通5条断头路,形成可镇东部互联互通环城路网。完成城镇地下雨污分流工程7公里、市政道路及管网工程3.65公里。实施县府园等10个老旧小区5.2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安置可镇东西梁危旧房住户140户。新增水源井3处,日增供水6000立方米。以广场、公园、道路两侧为重点,完成城区绿化3000平方米。

    实现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厂汗以力更、土城子小流域综合治理30平方公里。完成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得胜沟项目区50平方公里。新建和改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实施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振兴元、黄合少项目区1.1万亩。完成大青山后坡生态建设等国家重点生态项目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万亩。G209武川段绿化600亩,东河两岸生态绿化240亩,S104S311沿线主要节点村以及村委会所在地121个村全部进行绿化。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完成1个自治区级生态乡和11个自治区级生态村的创建。

    【扶贫开发】  精准脱贫稳步推进。组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回头看,以县级建档立卡为补充,创新解决贫困线边缘人口帮扶问题措施与办法,确保贫困户精准识别与帮扶措施全覆盖。全年实现脱贫21994255人。

    【教育】  投入6253万元改善8所学校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均衡达标工作通过自治区、国家评估认定。职教中心实训楼、第一中学体育馆及看台、第二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投入使用。

    【文化】  举办以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主题第四届“莜面文化节”。大型爬山调抗战历史剧《青山儿女》获呼和浩特市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和自治区文化厅、文联“优秀剧目奖”“展演一等奖”。非遗项目“爬山调”“莜面制作技艺”“武川刻纸”已申报区市两级。《青山劲松》《隋唐盛世与武川英雄》《绝牲》等优秀文史作品正式出版发行。举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交响乐演奏会”和“武川县首届民间春节联欢晚会”。

    【社会保障】  落实各项惠民优抚政策,开展城乡低保规范整顿工作,调整931人、新增1007人,实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开展“送政策、送温暖”活动,发放各类救助救灾慰问金1.06亿元,救助慰问各类困难群众10万余人次。发放困难家庭大学生救助金367万元、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1167万元、“暖心煤”工程补贴2630万元。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68%。新增城镇就业1574人,城镇就业培训4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 11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51人,创业培训240人。

    【社会管理】  投资1500万元升级改造应急指挥中心。发挥党政联合接访作用,全年受理信访突出问题1952123人次,化解信访矛盾案件151起。

    【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亲民务实新形象。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年办理三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9件,政协提案165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向社会公开责任清单3157项,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及时回应群众来信来访,县长热线受理群众来电1200余件,县长信箱答复群众反映问题65件。

    (撰稿人:郭建东)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