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卷
自治区是国家最大的羊养殖基地,羊肉产量占全国的1/4,为保障国家羊肉供给作出重要贡献。然而受市场供需因素影响,羊肉价格从2014年起快速下滑,直接影响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近期,我们联合自治区相关部门就羊肉价格下跌对农牧民收入影响情况赴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和通辽市开展实地调研,与部门同志和基层干部群众一道共同研究分析羊肉价格变化对养殖户收入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稳定肉羊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羊肉价格变动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
2011年以来,自治区活羊收购价一路走高,肉羊活体平均售价从2010年的14.57元/公斤提高到2012年的24.74元/公斤。在价格因素刺激下,全区肉羊饲养量快速增长,2014年羊存栏突破1亿头只,羊肉生产量92.6万吨。然而由于市场供应增加,同时经济下行环境下消费需求下降, 2014年活羊收购价明显回落,肉羊活体平均售价下降为17.5元/公斤,最低时跌到15元/公斤,除了规模化养殖户,其他养殖散户普遍出现亏损。2015年价格依然走低,肉羊活体收购价17.2元/公斤,较2014年略有回升。据农牧业部门估算,目前如果不考虑天然草场牧草和放牧人工成本,牧区出栏一只羔羊收入100元左右;农区出栏一只育肥羊收入20元~30元。根据自治区发改委的价格监测数据分析,按照一只羊活体平均毛重25公斤全成本核算,农牧民每出售一只羊,2014年亏损308元、2015年亏损277元,这与我们入户调查的结果基本吻合。据此估算,仅肉羊养殖一项,2015年与2013年相比,全区农牧民收入减少177亿元,人均减收1701元。虽然2015年底以来肉羊收购价格略有反弹,活体肉羊为17.8元/公斤,饲料价格有所下降,但冲抵不了饲草价格上涨成本,养殖散户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考虑到今年价格走势低迷,部分小规模养殖户养殖信心不足,甚至出现屠宰或出售基础母羊现象,直接危及肉羊产业健康发展,影响农牧民稳定增收。
2010—2015年羊肉成本收益情况分析表
二、保障肉羊产业健康发展地对策建议
肉羊养殖收入占农牧民可支配收入1/5,牧民70%的收入是靠养殖业。自治区人民政府应针对目前肉羊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降成本、调结构、建立市场风险保障制度、加强政策扶持等方面综合施策,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保障肉羊产业健康发展。
(一)引导农牧民调整畜牧业结构。肉羊养殖效益大幅下滑,农牧民继续发展肉羊养殖缺乏动力,当前养殖肉牛效益相对稳定,出现了“养肉牛热”的趋势。建议按照自治区提出的“稳羊增牛”发展思路,通过实施引进母牛补贴政策和发挥牧区适宜养殖母牛的优势,推进母牛扩群增量工程,形成“北繁南育”的生产格局,从容应对市场变化。同时要激励规模化养殖发展,对饲养100只以上基础母羊的牧民重点扶持,在标准化棚圈和储草棚等基础建设、饲草料购买等方面加大补贴力度,以利于扩大养殖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突出养殖规模效益。
(二)建立牧区活羊目标价格保障制度。目前牧区年出栏肉羊3000万只左右,如建立牧区活羊目标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保收益市场价格目标,每年需财政补贴130亿元。如建立牧区活羊目标价格保险制度,每只羊缴纳保费20元,共需保费6亿元,但保险公司最高赔付率只能达到保费的200%,12亿元的赔付与实际保障需求差距甚大。所以,无论自治区建立牧区活羊目标价格形成机制或是建立牧区活羊目标价格保险制度,都需要取得国家的支持。党中央明确提出:“探索开展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以及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试点”。2014年,国家已经出台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建议我区发改、财政、农牧等部门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对接,推动国家率先在自治区建立实施牧区活羊目标价格保障制度。
(三)缓解养殖户贷款压力。据了解,锡林郭勒盟80%以上牧户都有银行贷款,户均贷款10万元。基层反映,由于近两年畜产品价格下降明显,去年草原干旱,养殖户购买饲草来稳定养殖规模需要大量贷款,但由于养殖效益不高,各类商业银行纷纷收紧贷款授信额度,许多养殖户被迫转向借高利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依然突出。为稳定肉羊养殖规模,建议借鉴兴安盟、通辽等地农村牧区物权收益保证贷款改革的成功经验,将农牧民的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林权、水面承包经营权、生产设备、生产原料、产品的成品半成品等物权转换成为可以抵押的资产,彻底解决农牧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为农牧民扩大生产规模提供资金保障。对因牧业收入减少,购买饲草料支出较大,到期无力偿还贷款的牧民,协调商业银行对牧民贷款予以展期,并发放新的贷款,自治区财政可否考虑安排资金给予一定的贴息补助,确保养殖户生产不受影响。
(四)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调查了解到,活体肉羊收购价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终端市场销售价,肉羊加工企业每只羊的加工利润仍然保持在50元,比2013年还高20元,说明肉羊产业加工销售环节太多也是肉羊收购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支持牧区有一定经营能力的养殖合作社联合直销。同时采取互联网+销售模式,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减少中间环节,打破屠宰加工、销售环节的垄断地位。一是盟市级政府积极与京津地区同级政府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协调京津地区社区居开放便民市场,为草原羊肉直销创造条件。二是盟市旗县政府出台扶持政策,给予进入京津等大城市直销的养殖企业、合作社一定资金扶持,对其租用的冷藏运输车、以及周转冷库给予租金补贴。三是自治区出资购买电商销售服务平台,供做网店的养殖企业、合作社免费上线使用。同时安排专项资金,补贴草原肉羊养殖环节佩戴电子可追溯耳标,实现养殖、加工、销售全程可追溯,为保护草原羊肉优质品牌,实现优质优价创造条件。
(五)避免进口羊肉对市场冲击。2015年11月,中国已解除蒙古国西部5省牛羊肉口蹄疫禁令,并于今年初与该国签署了向中国出口牛羊肉的议定书,进口量近20万吨,受到冲击的首先是自治区牛羊养殖业。我们建议应积极与蒙古国沟通,在进口其肉类产品的同时,协商进口低价优质牧草,以降低自治区养殖成本和保护草原生态。同时海关、商务等部门应加强市场监测,动态分析养殖成本效益,及时研判养殖户的承受能力,合理运用国际贸易规则,适时采取非关税贸易救济措施,控制进口节奏,避免短期集中大量进口给自治区肉羊养殖业形成冲击。
课题主持:雷继鹏 自治区研发室
课题人员:李 健 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王建龙 自治区农牧业厅
温占茂 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陈晓庆 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赵趣超 自治区发改委
王海威 自治区发改委
报告执笔:陈晓庆
自治区是国家最大的羊养殖基地,羊肉产量占全国的1/4,为保障国家羊肉供给作出重要贡献。然而受市场供需因素影响,羊肉价格从2014年起快速下滑,直接影响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近期,我们联合自治区相关部门就羊肉价格下跌对农牧民收入影响情况赴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和通辽市开展实地调研,与部门同志和基层干部群众一道共同研究分析羊肉价格变化对养殖户收入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稳定肉羊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羊肉价格变动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
2011年以来,自治区活羊收购价一路走高,肉羊活体平均售价从2010年的14.57元/公斤提高到2012年的24.74元/公斤。在价格因素刺激下,全区肉羊饲养量快速增长,2014年羊存栏突破1亿头只,羊肉生产量92.6万吨。然而由于市场供应增加,同时经济下行环境下消费需求下降, 2014年活羊收购价明显回落,肉羊活体平均售价下降为17.5元/公斤,最低时跌到15元/公斤,除了规模化养殖户,其他养殖散户普遍出现亏损。2015年价格依然走低,肉羊活体收购价17.2元/公斤,较2014年略有回升。据农牧业部门估算,目前如果不考虑天然草场牧草和放牧人工成本,牧区出栏一只羔羊收入100元左右;农区出栏一只育肥羊收入20元~30元。根据自治区发改委的价格监测数据分析,按照一只羊活体平均毛重25公斤全成本核算,农牧民每出售一只羊,2014年亏损308元、2015年亏损277元,这与我们入户调查的结果基本吻合。据此估算,仅肉羊养殖一项,2015年与2013年相比,全区农牧民收入减少177亿元,人均减收1701元。虽然2015年底以来肉羊收购价格略有反弹,活体肉羊为17.8元/公斤,饲料价格有所下降,但冲抵不了饲草价格上涨成本,养殖散户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考虑到今年价格走势低迷,部分小规模养殖户养殖信心不足,甚至出现屠宰或出售基础母羊现象,直接危及肉羊产业健康发展,影响农牧民稳定增收。
2010—2015年羊肉成本收益情况分析表
二、保障肉羊产业健康发展地对策建议
肉羊养殖收入占农牧民可支配收入1/5,牧民70%的收入是靠养殖业。自治区人民政府应针对目前肉羊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降成本、调结构、建立市场风险保障制度、加强政策扶持等方面综合施策,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保障肉羊产业健康发展。
(一)引导农牧民调整畜牧业结构。肉羊养殖效益大幅下滑,农牧民继续发展肉羊养殖缺乏动力,当前养殖肉牛效益相对稳定,出现了“养肉牛热”的趋势。建议按照自治区提出的“稳羊增牛”发展思路,通过实施引进母牛补贴政策和发挥牧区适宜养殖母牛的优势,推进母牛扩群增量工程,形成“北繁南育”的生产格局,从容应对市场变化。同时要激励规模化养殖发展,对饲养100只以上基础母羊的牧民重点扶持,在标准化棚圈和储草棚等基础建设、饲草料购买等方面加大补贴力度,以利于扩大养殖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突出养殖规模效益。
(二)建立牧区活羊目标价格保障制度。目前牧区年出栏肉羊3000万只左右,如建立牧区活羊目标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保收益市场价格目标,每年需财政补贴130亿元。如建立牧区活羊目标价格保险制度,每只羊缴纳保费20元,共需保费6亿元,但保险公司最高赔付率只能达到保费的200%,12亿元的赔付与实际保障需求差距甚大。所以,无论自治区建立牧区活羊目标价格形成机制或是建立牧区活羊目标价格保险制度,都需要取得国家的支持。党中央明确提出:“探索开展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以及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试点”。2014年,国家已经出台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建议我区发改、财政、农牧等部门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对接,推动国家率先在自治区建立实施牧区活羊目标价格保障制度。
(三)缓解养殖户贷款压力。据了解,锡林郭勒盟80%以上牧户都有银行贷款,户均贷款10万元。基层反映,由于近两年畜产品价格下降明显,去年草原干旱,养殖户购买饲草来稳定养殖规模需要大量贷款,但由于养殖效益不高,各类商业银行纷纷收紧贷款授信额度,许多养殖户被迫转向借高利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依然突出。为稳定肉羊养殖规模,建议借鉴兴安盟、通辽等地农村牧区物权收益保证贷款改革的成功经验,将农牧民的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林权、水面承包经营权、生产设备、生产原料、产品的成品半成品等物权转换成为可以抵押的资产,彻底解决农牧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为农牧民扩大生产规模提供资金保障。对因牧业收入减少,购买饲草料支出较大,到期无力偿还贷款的牧民,协调商业银行对牧民贷款予以展期,并发放新的贷款,自治区财政可否考虑安排资金给予一定的贴息补助,确保养殖户生产不受影响。
(四)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调查了解到,活体肉羊收购价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终端市场销售价,肉羊加工企业每只羊的加工利润仍然保持在50元,比2013年还高20元,说明肉羊产业加工销售环节太多也是肉羊收购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支持牧区有一定经营能力的养殖合作社联合直销。同时采取互联网+销售模式,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减少中间环节,打破屠宰加工、销售环节的垄断地位。一是盟市级政府积极与京津地区同级政府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协调京津地区社区居开放便民市场,为草原羊肉直销创造条件。二是盟市旗县政府出台扶持政策,给予进入京津等大城市直销的养殖企业、合作社一定资金扶持,对其租用的冷藏运输车、以及周转冷库给予租金补贴。三是自治区出资购买电商销售服务平台,供做网店的养殖企业、合作社免费上线使用。同时安排专项资金,补贴草原肉羊养殖环节佩戴电子可追溯耳标,实现养殖、加工、销售全程可追溯,为保护草原羊肉优质品牌,实现优质优价创造条件。
(五)避免进口羊肉对市场冲击。2015年11月,中国已解除蒙古国西部5省牛羊肉口蹄疫禁令,并于今年初与该国签署了向中国出口牛羊肉的议定书,进口量近20万吨,受到冲击的首先是自治区牛羊养殖业。我们建议应积极与蒙古国沟通,在进口其肉类产品的同时,协商进口低价优质牧草,以降低自治区养殖成本和保护草原生态。同时海关、商务等部门应加强市场监测,动态分析养殖成本效益,及时研判养殖户的承受能力,合理运用国际贸易规则,适时采取非关税贸易救济措施,控制进口节奏,避免短期集中大量进口给自治区肉羊养殖业形成冲击。
课题主持:雷继鹏 自治区研发室
课题人员:李 健 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王建龙 自治区农牧业厅
温占茂 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陈晓庆 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赵趣超 自治区发改委
王海威 自治区发改委
报告执笔:陈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