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3卷  /  人物

2013卷

  • 第四届感动内蒙古人物
  • 2011~2012年度)

     

    丁新民——对民工亲如兄弟的路桥老总

    丁新民,男,62岁,蒙古族,中共党员,鄂尔多斯市东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在1969年内蒙古建设兵团时期,丁新民以“别人挑一我挑二”的吃苦精神,被师、团党委树为“丁铁人”。1975年后,他在原伊克昭盟公路总段担任环节干部,哪里落后,哪里有困难,他就主动要求去哪里,先后使11个二级单位一年改变面貌,被群众称为“一年一变样书记”。东方路桥创立之初,丁新民提出“让无产者变为有产者”的理念,让在这里干活的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也能逐步富裕。2007年以来,集团每年投入民工联队建设专项帮扶资金达3 000万元,民工联队由初来时只能完成年产值几十万元的“锹头队”普遍发展成了年产值上千万元、上亿元的施工队伍,有的已注册成为公司,实现了企业发展、民工增收、社会增效的多赢目标。几年中,集团为员工盖起了户均12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楼,使800多户员工搬进新居;给道班工人、新招聘大学生及部分农民工盖起住宅楼和廉租公寓,使这些长年累月工作在荒郊野外的筑路人住上了楼房。丁新民这样诠释“东方路桥”的含义,我们修的路有两条,一条是有形的路,即富国利民的物质之路;另一条是无形的路,即体现东方文化和精神的思想之路。他带头身体力行,东方路桥的路修到哪里,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好事做到哪里。

    感动印象:曾经的兵团战士,如今的路桥老总。志存高远、情怀博大。他喊出了“要让无产者变为有产者”的心声;他让民工享有劳动的尊严和政治上的平等;他把生命的激情都加注到事业的铺路机里。他的路修到哪里,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好事就做到哪里!

    颁奖词:你把人性的大道修在了老百姓的心坎里,你把情感的桥梁架在了工友们的心窝里,你修建了一条有形的富国利民之路,你也修建了一条无形的凝聚东方文化和美德的精神之路!

     

    王叶——从六岁开始照顾高位截瘫的痴心孝女

    王叶,女,23岁,汉族,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人。18年来,她用稚嫩的肩膀和坚韧的孝心撑起了残缺的家庭,坚定了母亲顽强活下去的希望。 王叶的母亲闫贵萍现今46岁,因为车祸身体高位截瘫,在床上整整躺了19年。她的丈夫在照顾她1年后,看到没有好转,便和她协议离婚,离开了她和一双儿女。从那时起,6岁的王叶就在爷爷、奶奶的帮助下,承担起侍奉瘫痪母亲的重任。

    6岁的小女孩,该是躺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而王叶不仅不能撒娇,而且还要给妈妈端饭喂饭,帮助护理妈妈。每天从奶奶家端回饭,小心地一口一口地喂妈妈吃。上小学后,王叶每天都是早早起床,帮妈妈洗涮,喂饭,在妈妈枕边放好吸管水,然后匆匆赶到学校。中午抽空回家照顾妈妈,晚上又伺候妈妈吃饭睡觉。每天定时还帮妈妈翻身,做按摩,晒太阳。妈妈虽然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但身上没有一处瘫痪病人常见的褥疮及溃烂,也没有难闻的异味。到读中学的时候,12岁的王叶毅然放弃求学的机会,独自撑起家庭重担,更加精心地照顾妈妈。为了维持生计,王叶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在乡村理发店当学徒。每天工作前给妈妈准备好一切需要的东西才离开,中午又急急忙忙赶回家做饭,喂饭,翻身,然后又赶回店里。直到2008年,王叶和哥哥带着母亲从乡下搬进了城里,租了20多平米的简陋小屋,开始边照料母亲,边打工的生活。她先后在理发店干过,卖过衣服,在食堂当过服务员,都因中午要回家照顾妈妈,干不长久。工作上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这个姑娘仍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谈起对妈妈18年不离不弃的精心照顾,王叶说:“我感觉世界上最大的爱就是母爱,百事孝为先,作为子女我对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应该做到的。”

    感动印象:18年前的一次惨烈车祸,妈妈高位截瘫,爸爸弃家而去。家庭的变故让她的童年戛然而止。然而只有六岁的她,用稚嫩的小手为妈妈洗衣做饭、按摩护理,与妈妈相依为命。如今依然像一片绿叶,无怨无悔地回报着对根的情义!

    颁奖词:你虽然没有做出经天纬地的事业,可你在十八年的青春岁月里无怨无悔,你体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的孝道精神!

     

    王金清——在黄河边上救回150多条生命的黄河义士

    王金清,男,39岁,汉族,包头稀土高新区万水泉镇第八农业分公司职员。在210国道黄河大桥边,问到王金清没几个人知道,但一说“王三”则尽人皆知,是因为他多年来在黄河边救人的生动事迹。王金清从17岁第一次救人到现今近20年的岁月,大约从黄河的激流中挽救了近150人的生命。其中有的是失足落水、有的是失意跳水、还有的是游泳体力不支的等等。多年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他,在一次次救人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自觉观察岸边游人的“职业习惯”,并能准确判断出其中潜在的失意和轻生者,并据此成功地劝阻了多名抑郁症、失恋者、和家里人闹矛盾以及一些得了绝症欲在黄河里寻短见的人。

    王金清救人多年,但他从来不事声张。20095月,一位将近六旬的老妇人只身一人向水深处走去,正在岸边的王金清见状立刻跑过去将老人救回。老人长期患有抑郁症,曾多次走失,老人的亲属感激万分。20107月,王金清发现黄河大桥上一女子翻过护栏意欲跳河,当即驾驶游艇赶至现场。当他意欲劝阻时,这名女子还大喊:“你们赶快离开!不要管我!让我去死!”表现异常激烈,半个多小时后,这个女子还是纵身跳入黄河。王金清立即驾驶游艇将其救起,但被救者清醒后却辱骂王金清。王金清并不还嘴,只是反复告诉她,过了这个劲你会后悔自己行为。王金清水性好,艺高人胆大,每次救人从不顾及黄河浪高水险。他的事迹传开后,被人们誉为“黄河义士”,“黄河岸边的生命守望者”。

    感动印象:自打17岁那年偶然救起一个人之后,22年来他就没有离开过黄河,没有停止过救人。是他,不管风高浪急,不顾个人安危,从死神手里夺回一百多条宝贵的生命。人们把他称作“黄河义士”,母亲河岸边的守护神。

    颁奖词:黄河水急,考验了你的无私无畏;母亲河宽,见证了你的义薄云天!22年的救人生涯,一百多个鲜活的生命,是你用舍生忘死换来的无字丰碑!

     

    田祥——十七年背井离乡拾荒还债的诚信老人

    田祥,男,79岁,汉族,中共党员,赤峰市松山区大夫营子乡庆昌德村西南沟村民组的村民。1981年,田祥办起了全村第一家小商店,后来又相继办起了面粉加工厂、挂面厂,买了一台二手卡车,还办起了养猪场。办企业需要周转资金,田祥是个讲信用的人,借的钱都能按期还本付息,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到1991年,他的借款额达17万元。就在田祥的事业节节上升的时候,一些人产生了不信任情绪,怕自己的钱“黄”了。一时间,许多债主集体上门讨债。还发生了哄抢事件,他的车被开走,机器被抬走,肥猪也被赶走了。1992年,田祥为了还债一口气租下30多亩地种土豆,可老天爷却不肯帮忙下雨,一年下来,不仅没收成,连种子钱都赔了进去。1993年,田祥含着眼泪来到沈阳市于洪区捡破烂儿,每天出门和收工都是“两头不见太阳”。第二年,田祥的老伴儿也来到沈阳,两位60多岁的老人每天一起去捡破烂儿。一捡就是17年,他没回过一次家,因为攒不够钱,他觉得没脸见老亲旧邻。2010年末,田祥一分一角攒够了17万元现金,终于可以回家了。

    田祥走后,许多乡亲认为他不可能还钱了,当田祥拿着账本和现金挨门挨户还钱时,让乡亲们既吃惊又感动,都对田祥伸出大拇指说:“老田头是这份儿的!”田祥欠高永贤50元钱,高永贤已经去世多年,当田祥把50元钱还给高永贤的儿子高畔清时,高畔清握着田祥的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说起还账这件事,田祥有一个小黑布夹,里面装着两个学生用的作业本,这是田祥的欠账单。田祥说,“多年来我一直把它带在身边,这辈子还不上,我死了,就把这两本账单压在我的身上,下辈子接着还。人活在世上,要讲一个信字,要讲一个德字!”

    感动印象:他不惑之年艰苦创业,天命之年举步维艰。然而他言而有信,矢志不渝。从花甲到古稀之年,老两口背井离乡,拾荒还债;17年后诚归故里,义报乡亲。为的是让子孙后代能挺起腰杆做人!

    颁奖词:你拾回的是尊严,你还回的是诚信,你坚守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

     

    苏丹——为离异爱人捐献肝脏的生死伴侣

    苏丹,女,32岁,汉族,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苏丹是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人,田新丙则来自河南。苏丹与田新丙恋爱、结婚,相伴近10年,直到20126月离婚。此后两个月,田新丙被查出肝硬化中晚期,并伴有新生小肝癌,需进行肝移植,留给他救治的最佳时间只有36个月,且全国各大医院的肝源都非常紧缺。为此,苏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捐出自己的部分肝脏,挽救丈夫的生命。背着田新丙,苏丹去医院做了体检。她拿着体检报告对田新丙说,“我符合捐献条件,只要复婚就行。”器官移植,需要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根据要求,只有配偶、直系亲属、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或养父母养子女、继父母继子女等,才能成为活体肝供者。在苏丹的努力下,两人办理了复婚手续,并将所有需要的资料递交到了医院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但第一次伦理审查没有通过,一方面是出于对供者健康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是对苏丹复婚捐肝的动机产生了疑虑。苏丹为打消专家的疑虑,给医院写了一封长信,打动了一些评委自发地为苏丹奔走,终于进行了第二次审核,赢得委员们全票通过苏丹的捐肝请求。

    20121031日上午,田新丙被推入了10号手术室,与妻子所在的9号手术室一墙之隔。1910分,主刀医生取出了苏丹的590余克肝脏,直接被送入了隔壁,田新丙的肝脏移植手术顺利完成。这个打动人心的故事,主人公所为,说穿了可能只是淡淡的一句:“我要不去做,心理会不踏实的。”苏丹的这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人们从这个内蒙古姑娘身上看到了一幕有情有义、至真至善的人间大爱,也看到了内蒙古人身上特有的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高尚品格。

    感动印象:当曾经的伴侣生命垂危之际,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牺牲和奉献,在真爱的考验和生死的抉择面前,她把“肝胆相照”化作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用“舍身救夫”证明了人间的大爱。

    颁奖词:悲欢离合,生死相依,你用生命的奉献和无私的割舍,昭示了责任与付出的爱情真谛!

     

    苏兆发——为贫困乡亲行医解难的退伍医生

    苏兆发,男,51岁,汉族,中共党员,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大榆树乡卫生院院长。1986年,苏兆发服役期满,在返回家乡参加工作和留在卓资县乡村的人生十字路口,他毅然选择了留守塞外山乡的路子。苏兆发为乡亲们看病的后房子乡,是个山区,自他为乡亲们看病以来,他先后用烂9辆自行车、3辆摩托车。后吉拉村、哈不亥等村,道路崎岖,连自行车也推不上去,他就把自行车或摩托车寄放在山下的老乡家中,自己徒步上山。苏兆发为百姓看病,不分白昼,有人夜间发病,他也总是随叫随到。时间长了,他门诊部的小铁门上被“请医生”的人敲下一个深深的凹坑。后吉拉村的患者李五娃病重生命垂危,苏大夫守在病榻前给他针灸、喂药、输液、打强心剂,通过两个昼夜的抢救,终于醒过来了。然而,远在河北省沧州市杜林镇苏兆发的老家里,苏兆发62岁的母亲患高血压、脑溢血,病情加重。弥留之间,她知道儿子仍在千里塞外内蒙古给农民看病,因为家里已经给儿子连发了两封病危电报,如今还没有回来,一定是那里也有病危的患者需要他抢救。两张病榻,这边的李五娃逐渐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平安如初了,而那边苏兆发的慈母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在偏僻山乡开展医疗的条件十分有限。一位农民受了腿伤,应该拍片确诊,可门诊部除了一台血压计,一个听诊器外,再没有先进仪器,这位农民不得不辗去30公里外的县医院,因错过了最佳时机而截了肢。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苏兆发的心。从那时起,他全家节衣缩食并向老家的亲戚朋友借款,向信用社贷款购置医疗器械。先后购买了X光机、B超机、心电图仪、微波治疗仪、彩超、尿沉渣分析仪、脑彩超、数码裂隙灯等高科技仪器等,个人总投资86万元。还新修盖了门诊房屋,增加了病床,购买了汽油发电机。为了乡亲们的健康,他年年月月奔波在山乡,对那些家庭贫困看不起病的农民,他决不收取医疗费用。30多年里,他为2 000余名贫困农民免除了医药费,累计金额23万元。

    感动印象:他这个来自内地的部队卫生员,当年复员时自愿留在了乌兰察布贫困山区。一边行医一边深造,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全科医生。不分白天黑夜,无论春夏秋冬,他总是随叫随到,风雨无阻,不知治好了多少患者。可他却没有能为远在家乡的父母养老送终,因为他把全部的精力和感情都倾注给了山区的父老乡亲。

    颁奖词:六年从军路,一生鱼水情,你用三十年的时间,把军人的情怀和医者的仁心融为一体,化作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骆超强——勇救落水渔民的大学生士兵

    骆超强,男,21岁,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66127部队战士。2009年,骆超强参加高考被义乌市工商学院录取,年底,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定休学参军,应征入伍到内蒙古军区边防第七团服役。下连后,骆超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写下了2本约5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在团局域网上发表了10余篇体会文章。他3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表明心迹:我从入伍第一天起,就有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远大志向,热情始终有增无减。20107月,骆超强与两名战友乘马巡逻时发现有可疑车辙,他和战友一边向连队报告,一边顺着辙印迅速追击,成功堵截了3名俄罗斯籍临界人员,避免了一起重大越境事件的发生。2010年腊月,白毛风卷着漫天大雪,一刮就是3天,一户村民的20多只羊羔被大风吹散,连续找了2天没有结果,骆超强了解情况后,凭借自己对连队边境管段地形熟悉和放牧的经验,帮助村民最终在边境线附近找到了羊群,受到了驻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2011623630分左右,二卡村渔民佟春山在达兰鄂洛木河起渔网时不慎滑入深水沟,身体下沉无法自救,大声呼喊救命。正在附近放马的骆超强,听到呼救声后,立刻乘马急速赶往河岸,接近河边时跳下马,边跑边甩掉防蚊帽和马靴,在自己水性不好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河里,将佟春山奋力托起,佟春山得救了,骆超强同志却献出了年仅20岁的宝贵生命。骆超强牺牲后,被内蒙古军区追认为共产党员、追记个人一等功、批准为革命烈士。

    感动印象:他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却初衷不改立志从军,从富庶的江南来到边疆;他有条件留在机关,却选择到边境上最艰苦的地方。当听到河里有人呼救的时候,他奋不顾身冲入河里,可自己却精疲力竭,永远长眠在草原上。他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诠释了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颁奖词:边境有你的哨位,营房里留着你的身影;河边拴着你的战马,草原上回荡着你的歌声。你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北疆大地骆超强,你这个来自南方的好兵!

     

    敖其尔——捐资助学,以苦为乐的银行员工

    敖其尔,男,55岁,蒙古族,中共党员,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职员。2011年起,他东奔西走,依靠传媒的力量,积极争取爱心善款31万元,帮助74名草原贫困学子顺路走进大学校门。20127月,他在单位捐款之后又专程去洪灾最严重的乌拉特后旗再献出爱心款1 000元,资助残疾贫困大学生2 000元。他一个多年老友这样评价敖其尔:“敖其尔是个地地道道的好人,总想着帮助别人,从没想过索取回报。”当牧区孩子乌恩高娃遇到了一个难得的出国留学机会,由于家庭困难,眼看就要和这样的机遇擦肩而过,敖其尔带着3万块钱来到了乌恩高娃的家,这让绝望中的女孩儿圆了梦。一次偶然机会敖其尔认识了盲人包那日苏,得知他颇有音乐天赋,敖其尔就为他买乐器、请老师……为了包那日苏的事,敖其尔东奔西走,那段时间他人整整瘦了一圈儿。后来,小有成绩的包那日苏在参加央视“非常6+1”栏目内蒙古分赛区比赛时,主持人问他最想说什么,虽然眼睛看不到,可他心理永远铭记的是:“感谢恩人敖其尔!”2010年全家积蓄5万多元作为女儿的学费,然而当看到电视上播出舟曲的孩子们受灾的画面时,敖其尔边看边抹眼泪,他想帮助这些苦难的孩子们,但作为父亲,敖其尔左右为难,懂事的女儿决定拿出自己的学费,她对父亲说:“爸,我勤工俭学也可以完成学业。”30年间,很多孩子和家庭得到了敖其尔的帮助,朴实、内敛的妻子与敖其尔一起支撑着、相扶着走过来,妻子陈银锁觉得:“他的品格和为人,我在结婚前就了解,他每资助或者帮助一个孩子和家庭都提前和我商量,征求我的意见,我觉得帮了别人,最坏的结果就是我们自己少享受点。”

    感动印象:作为一名普通的银行员工,他三十年来或以一己之力默默付出,或奔走呼号捐资助学,自家却一贫如洗。他深知没有知识和文化的草原是荒芜的,硬是把许许多多贫困的孩子们送上人生的征程!

    颁奖词:你把孩子们扶上知识的马背,你把爱心献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未来,你把平凡的人生融入草原,化作无私的大爱!

     

    塔拉——助推元上都申遗成功的考古学者

    塔拉,男,57岁,蒙古族,内蒙古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元上都遗址是元代实行两都制的重要见证,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是一座拥抱着巨大人类文明的废墟,2012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领军人物,早在1997年,塔拉就利用航空遥感摄影技术,对元上都这座草原名城进行航拍,为全面研究元上都遗址奠定了基础。为了申遗工作,考古工作者们付出了太多的辛劳和努力,但他们始终无怨无悔。塔拉说:“元上都申遗,我们责无旁贷!”20126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第42处世界遗产,也是内蒙古世界遗产零的突破,这是塔拉十几年倾心于元上都遗址所得到的最好回报。

    1976年参加工作以来,塔拉常年奋战在田野考古工作第一线,先后主持50余处重大考古发掘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由他主持的吐尔基山辽墓发掘获评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2005年“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三等奖”,燕家梁元代遗址的发掘工作获评2007年“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三等奖”。为克服“只挖不写”这一困扰中国考古学界的垢病,塔拉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与潜心研究,发表有《呼鲁斯太匈奴墓》、《中国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的遥感考古学考察》、《内蒙古中南部鄂尔多斯文化》等近百篇学术论文与考古报告。他主持编写的《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内蒙古东部(赤峰)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内蒙古东部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分别被授予20032005年“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及“第六届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一书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建院30年标志性成果奖”。塔拉因其高度的敬业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及突出的工作业绩,多次受到各类表彰,1989年被授予“全国文物安全保卫工作先进个人”,1998年被授予“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内蒙古杰出人才”并获自治区政府重奖。

    感动印象:他用一腔热血、十余年的光阴,在心理浇注着一个美丽的梦想;他用牧人的情怀、学者的追求,在草原上憧憬着一个考古者的理想。当元上都申遗成功的时候,他没有大喜大悲。因为苍天荒漠间他挥洒了他的豪情,酷暑严寒中他坚守着信念。他以牧人的情怀在守望着蒙元文化的敖包,金莲川——永远是他驻守在心灵的怀想。

    颁奖词:是你,用信念的恪守仰望着草原那寂寥的星空;是你,用学者的勤奋拨开那厚厚的历史尘埃;是你,让尘封八百年的辉煌重现天日,是你,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向元上都!

     

    雷永军——以利刃除恶的无畏刑警

    雷永军,男,38岁,汉族,中共党员,包头市公安局昆区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雷永军,一名普通的基层刑侦大队长,在破案抓逃的第一线,他始终如旗帜般坚守;在打击犯罪的战斗中,他像一把利刃,令犯罪分子胆寒。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多次荣获“自治区人民满意民警”、“全区指纹破案会战先进个人”,全区金盾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1012月,昆区分局刑警大队接报一起非法拘禁案。经过前期侦查,雷永军敏感地发现,此案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有深刻背景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雷永军带人走访受害群众2 000余人,排查各类线索上万条,掌握了该集团大量犯罪的证据,查清了以武某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犯罪事实。20114月,在市局的统一指挥下,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70余人,一举打掉了这个长年盘踞昆区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实现了全市“打黑”战绩“零”的突破。“群众看公安,首先看破案”,作为一名刑警,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和利益放在首位。2011814日,昆区华丽家族小区某居民家中发生一起特大入室盗窃案,丢失现金、名表以及珠宝首饰共计价值200余万元。雷永军带领刑侦、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调查。连续八天的侦查,雷永军没有合过一眼,困了,他就掐自己的大腿提神。因为他知道,时间对于侦查的重要,谁赢得了时间,谁就赢得了胜利。2011年以来,昆区刑侦大队连续侦破各类刑事案件7 300余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 500余人,抓获各类逃犯320余名。雷永军却记不清有多少个假日没有回过家,多少次在老人、妻子和儿子面前“失信”。因为他的奉献、果敢、无私,他的战友和朋友都亲切地叫他“雷子”。而雷永军说:当刑警我一生无悔!

    感动印象:作为一个刑警大队长,他在大案要案前立下的都是军令状;面对黑恶势力,他手持正义之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他在一次次扫黑除恶的战斗中运筹帷幄,果断亮剑,战果辉煌!亲人们担心他的安危,战友们关注他的健康。但警察的使命,人民的重托,让他时刻使命在身,箭在弦上!

    颁奖词:你是正义的神剑,你是邪恶的克星,你用无私无畏和无限忠诚塑造警魂,你是咱百姓安居乐业的守护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第四届感动内蒙古人物
  • 2011~2012年度)

     

    丁新民——对民工亲如兄弟的路桥老总

    丁新民,男,62岁,蒙古族,中共党员,鄂尔多斯市东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在1969年内蒙古建设兵团时期,丁新民以“别人挑一我挑二”的吃苦精神,被师、团党委树为“丁铁人”。1975年后,他在原伊克昭盟公路总段担任环节干部,哪里落后,哪里有困难,他就主动要求去哪里,先后使11个二级单位一年改变面貌,被群众称为“一年一变样书记”。东方路桥创立之初,丁新民提出“让无产者变为有产者”的理念,让在这里干活的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也能逐步富裕。2007年以来,集团每年投入民工联队建设专项帮扶资金达3 000万元,民工联队由初来时只能完成年产值几十万元的“锹头队”普遍发展成了年产值上千万元、上亿元的施工队伍,有的已注册成为公司,实现了企业发展、民工增收、社会增效的多赢目标。几年中,集团为员工盖起了户均12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楼,使800多户员工搬进新居;给道班工人、新招聘大学生及部分农民工盖起住宅楼和廉租公寓,使这些长年累月工作在荒郊野外的筑路人住上了楼房。丁新民这样诠释“东方路桥”的含义,我们修的路有两条,一条是有形的路,即富国利民的物质之路;另一条是无形的路,即体现东方文化和精神的思想之路。他带头身体力行,东方路桥的路修到哪里,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好事做到哪里。

    感动印象:曾经的兵团战士,如今的路桥老总。志存高远、情怀博大。他喊出了“要让无产者变为有产者”的心声;他让民工享有劳动的尊严和政治上的平等;他把生命的激情都加注到事业的铺路机里。他的路修到哪里,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好事就做到哪里!

    颁奖词:你把人性的大道修在了老百姓的心坎里,你把情感的桥梁架在了工友们的心窝里,你修建了一条有形的富国利民之路,你也修建了一条无形的凝聚东方文化和美德的精神之路!

     

    王叶——从六岁开始照顾高位截瘫的痴心孝女

    王叶,女,23岁,汉族,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人。18年来,她用稚嫩的肩膀和坚韧的孝心撑起了残缺的家庭,坚定了母亲顽强活下去的希望。 王叶的母亲闫贵萍现今46岁,因为车祸身体高位截瘫,在床上整整躺了19年。她的丈夫在照顾她1年后,看到没有好转,便和她协议离婚,离开了她和一双儿女。从那时起,6岁的王叶就在爷爷、奶奶的帮助下,承担起侍奉瘫痪母亲的重任。

    6岁的小女孩,该是躺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而王叶不仅不能撒娇,而且还要给妈妈端饭喂饭,帮助护理妈妈。每天从奶奶家端回饭,小心地一口一口地喂妈妈吃。上小学后,王叶每天都是早早起床,帮妈妈洗涮,喂饭,在妈妈枕边放好吸管水,然后匆匆赶到学校。中午抽空回家照顾妈妈,晚上又伺候妈妈吃饭睡觉。每天定时还帮妈妈翻身,做按摩,晒太阳。妈妈虽然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但身上没有一处瘫痪病人常见的褥疮及溃烂,也没有难闻的异味。到读中学的时候,12岁的王叶毅然放弃求学的机会,独自撑起家庭重担,更加精心地照顾妈妈。为了维持生计,王叶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在乡村理发店当学徒。每天工作前给妈妈准备好一切需要的东西才离开,中午又急急忙忙赶回家做饭,喂饭,翻身,然后又赶回店里。直到2008年,王叶和哥哥带着母亲从乡下搬进了城里,租了20多平米的简陋小屋,开始边照料母亲,边打工的生活。她先后在理发店干过,卖过衣服,在食堂当过服务员,都因中午要回家照顾妈妈,干不长久。工作上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这个姑娘仍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谈起对妈妈18年不离不弃的精心照顾,王叶说:“我感觉世界上最大的爱就是母爱,百事孝为先,作为子女我对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应该做到的。”

    感动印象:18年前的一次惨烈车祸,妈妈高位截瘫,爸爸弃家而去。家庭的变故让她的童年戛然而止。然而只有六岁的她,用稚嫩的小手为妈妈洗衣做饭、按摩护理,与妈妈相依为命。如今依然像一片绿叶,无怨无悔地回报着对根的情义!

    颁奖词:你虽然没有做出经天纬地的事业,可你在十八年的青春岁月里无怨无悔,你体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的孝道精神!

     

    王金清——在黄河边上救回150多条生命的黄河义士

    王金清,男,39岁,汉族,包头稀土高新区万水泉镇第八农业分公司职员。在210国道黄河大桥边,问到王金清没几个人知道,但一说“王三”则尽人皆知,是因为他多年来在黄河边救人的生动事迹。王金清从17岁第一次救人到现今近20年的岁月,大约从黄河的激流中挽救了近150人的生命。其中有的是失足落水、有的是失意跳水、还有的是游泳体力不支的等等。多年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他,在一次次救人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自觉观察岸边游人的“职业习惯”,并能准确判断出其中潜在的失意和轻生者,并据此成功地劝阻了多名抑郁症、失恋者、和家里人闹矛盾以及一些得了绝症欲在黄河里寻短见的人。

    王金清救人多年,但他从来不事声张。20095月,一位将近六旬的老妇人只身一人向水深处走去,正在岸边的王金清见状立刻跑过去将老人救回。老人长期患有抑郁症,曾多次走失,老人的亲属感激万分。20107月,王金清发现黄河大桥上一女子翻过护栏意欲跳河,当即驾驶游艇赶至现场。当他意欲劝阻时,这名女子还大喊:“你们赶快离开!不要管我!让我去死!”表现异常激烈,半个多小时后,这个女子还是纵身跳入黄河。王金清立即驾驶游艇将其救起,但被救者清醒后却辱骂王金清。王金清并不还嘴,只是反复告诉她,过了这个劲你会后悔自己行为。王金清水性好,艺高人胆大,每次救人从不顾及黄河浪高水险。他的事迹传开后,被人们誉为“黄河义士”,“黄河岸边的生命守望者”。

    感动印象:自打17岁那年偶然救起一个人之后,22年来他就没有离开过黄河,没有停止过救人。是他,不管风高浪急,不顾个人安危,从死神手里夺回一百多条宝贵的生命。人们把他称作“黄河义士”,母亲河岸边的守护神。

    颁奖词:黄河水急,考验了你的无私无畏;母亲河宽,见证了你的义薄云天!22年的救人生涯,一百多个鲜活的生命,是你用舍生忘死换来的无字丰碑!

     

    田祥——十七年背井离乡拾荒还债的诚信老人

    田祥,男,79岁,汉族,中共党员,赤峰市松山区大夫营子乡庆昌德村西南沟村民组的村民。1981年,田祥办起了全村第一家小商店,后来又相继办起了面粉加工厂、挂面厂,买了一台二手卡车,还办起了养猪场。办企业需要周转资金,田祥是个讲信用的人,借的钱都能按期还本付息,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到1991年,他的借款额达17万元。就在田祥的事业节节上升的时候,一些人产生了不信任情绪,怕自己的钱“黄”了。一时间,许多债主集体上门讨债。还发生了哄抢事件,他的车被开走,机器被抬走,肥猪也被赶走了。1992年,田祥为了还债一口气租下30多亩地种土豆,可老天爷却不肯帮忙下雨,一年下来,不仅没收成,连种子钱都赔了进去。1993年,田祥含着眼泪来到沈阳市于洪区捡破烂儿,每天出门和收工都是“两头不见太阳”。第二年,田祥的老伴儿也来到沈阳,两位60多岁的老人每天一起去捡破烂儿。一捡就是17年,他没回过一次家,因为攒不够钱,他觉得没脸见老亲旧邻。2010年末,田祥一分一角攒够了17万元现金,终于可以回家了。

    田祥走后,许多乡亲认为他不可能还钱了,当田祥拿着账本和现金挨门挨户还钱时,让乡亲们既吃惊又感动,都对田祥伸出大拇指说:“老田头是这份儿的!”田祥欠高永贤50元钱,高永贤已经去世多年,当田祥把50元钱还给高永贤的儿子高畔清时,高畔清握着田祥的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说起还账这件事,田祥有一个小黑布夹,里面装着两个学生用的作业本,这是田祥的欠账单。田祥说,“多年来我一直把它带在身边,这辈子还不上,我死了,就把这两本账单压在我的身上,下辈子接着还。人活在世上,要讲一个信字,要讲一个德字!”

    感动印象:他不惑之年艰苦创业,天命之年举步维艰。然而他言而有信,矢志不渝。从花甲到古稀之年,老两口背井离乡,拾荒还债;17年后诚归故里,义报乡亲。为的是让子孙后代能挺起腰杆做人!

    颁奖词:你拾回的是尊严,你还回的是诚信,你坚守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

     

    苏丹——为离异爱人捐献肝脏的生死伴侣

    苏丹,女,32岁,汉族,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苏丹是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人,田新丙则来自河南。苏丹与田新丙恋爱、结婚,相伴近10年,直到20126月离婚。此后两个月,田新丙被查出肝硬化中晚期,并伴有新生小肝癌,需进行肝移植,留给他救治的最佳时间只有36个月,且全国各大医院的肝源都非常紧缺。为此,苏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捐出自己的部分肝脏,挽救丈夫的生命。背着田新丙,苏丹去医院做了体检。她拿着体检报告对田新丙说,“我符合捐献条件,只要复婚就行。”器官移植,需要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根据要求,只有配偶、直系亲属、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或养父母养子女、继父母继子女等,才能成为活体肝供者。在苏丹的努力下,两人办理了复婚手续,并将所有需要的资料递交到了医院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但第一次伦理审查没有通过,一方面是出于对供者健康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是对苏丹复婚捐肝的动机产生了疑虑。苏丹为打消专家的疑虑,给医院写了一封长信,打动了一些评委自发地为苏丹奔走,终于进行了第二次审核,赢得委员们全票通过苏丹的捐肝请求。

    20121031日上午,田新丙被推入了10号手术室,与妻子所在的9号手术室一墙之隔。1910分,主刀医生取出了苏丹的590余克肝脏,直接被送入了隔壁,田新丙的肝脏移植手术顺利完成。这个打动人心的故事,主人公所为,说穿了可能只是淡淡的一句:“我要不去做,心理会不踏实的。”苏丹的这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人们从这个内蒙古姑娘身上看到了一幕有情有义、至真至善的人间大爱,也看到了内蒙古人身上特有的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高尚品格。

    感动印象:当曾经的伴侣生命垂危之际,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牺牲和奉献,在真爱的考验和生死的抉择面前,她把“肝胆相照”化作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用“舍身救夫”证明了人间的大爱。

    颁奖词:悲欢离合,生死相依,你用生命的奉献和无私的割舍,昭示了责任与付出的爱情真谛!

     

    苏兆发——为贫困乡亲行医解难的退伍医生

    苏兆发,男,51岁,汉族,中共党员,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大榆树乡卫生院院长。1986年,苏兆发服役期满,在返回家乡参加工作和留在卓资县乡村的人生十字路口,他毅然选择了留守塞外山乡的路子。苏兆发为乡亲们看病的后房子乡,是个山区,自他为乡亲们看病以来,他先后用烂9辆自行车、3辆摩托车。后吉拉村、哈不亥等村,道路崎岖,连自行车也推不上去,他就把自行车或摩托车寄放在山下的老乡家中,自己徒步上山。苏兆发为百姓看病,不分白昼,有人夜间发病,他也总是随叫随到。时间长了,他门诊部的小铁门上被“请医生”的人敲下一个深深的凹坑。后吉拉村的患者李五娃病重生命垂危,苏大夫守在病榻前给他针灸、喂药、输液、打强心剂,通过两个昼夜的抢救,终于醒过来了。然而,远在河北省沧州市杜林镇苏兆发的老家里,苏兆发62岁的母亲患高血压、脑溢血,病情加重。弥留之间,她知道儿子仍在千里塞外内蒙古给农民看病,因为家里已经给儿子连发了两封病危电报,如今还没有回来,一定是那里也有病危的患者需要他抢救。两张病榻,这边的李五娃逐渐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平安如初了,而那边苏兆发的慈母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在偏僻山乡开展医疗的条件十分有限。一位农民受了腿伤,应该拍片确诊,可门诊部除了一台血压计,一个听诊器外,再没有先进仪器,这位农民不得不辗去30公里外的县医院,因错过了最佳时机而截了肢。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苏兆发的心。从那时起,他全家节衣缩食并向老家的亲戚朋友借款,向信用社贷款购置医疗器械。先后购买了X光机、B超机、心电图仪、微波治疗仪、彩超、尿沉渣分析仪、脑彩超、数码裂隙灯等高科技仪器等,个人总投资86万元。还新修盖了门诊房屋,增加了病床,购买了汽油发电机。为了乡亲们的健康,他年年月月奔波在山乡,对那些家庭贫困看不起病的农民,他决不收取医疗费用。30多年里,他为2 000余名贫困农民免除了医药费,累计金额23万元。

    感动印象:他这个来自内地的部队卫生员,当年复员时自愿留在了乌兰察布贫困山区。一边行医一边深造,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全科医生。不分白天黑夜,无论春夏秋冬,他总是随叫随到,风雨无阻,不知治好了多少患者。可他却没有能为远在家乡的父母养老送终,因为他把全部的精力和感情都倾注给了山区的父老乡亲。

    颁奖词:六年从军路,一生鱼水情,你用三十年的时间,把军人的情怀和医者的仁心融为一体,化作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骆超强——勇救落水渔民的大学生士兵

    骆超强,男,21岁,汉族,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66127部队战士。2009年,骆超强参加高考被义乌市工商学院录取,年底,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定休学参军,应征入伍到内蒙古军区边防第七团服役。下连后,骆超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写下了2本约5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在团局域网上发表了10余篇体会文章。他3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表明心迹:我从入伍第一天起,就有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远大志向,热情始终有增无减。20107月,骆超强与两名战友乘马巡逻时发现有可疑车辙,他和战友一边向连队报告,一边顺着辙印迅速追击,成功堵截了3名俄罗斯籍临界人员,避免了一起重大越境事件的发生。2010年腊月,白毛风卷着漫天大雪,一刮就是3天,一户村民的20多只羊羔被大风吹散,连续找了2天没有结果,骆超强了解情况后,凭借自己对连队边境管段地形熟悉和放牧的经验,帮助村民最终在边境线附近找到了羊群,受到了驻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2011623630分左右,二卡村渔民佟春山在达兰鄂洛木河起渔网时不慎滑入深水沟,身体下沉无法自救,大声呼喊救命。正在附近放马的骆超强,听到呼救声后,立刻乘马急速赶往河岸,接近河边时跳下马,边跑边甩掉防蚊帽和马靴,在自己水性不好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河里,将佟春山奋力托起,佟春山得救了,骆超强同志却献出了年仅20岁的宝贵生命。骆超强牺牲后,被内蒙古军区追认为共产党员、追记个人一等功、批准为革命烈士。

    感动印象:他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却初衷不改立志从军,从富庶的江南来到边疆;他有条件留在机关,却选择到边境上最艰苦的地方。当听到河里有人呼救的时候,他奋不顾身冲入河里,可自己却精疲力竭,永远长眠在草原上。他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诠释了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颁奖词:边境有你的哨位,营房里留着你的身影;河边拴着你的战马,草原上回荡着你的歌声。你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北疆大地骆超强,你这个来自南方的好兵!

     

    敖其尔——捐资助学,以苦为乐的银行员工

    敖其尔,男,55岁,蒙古族,中共党员,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职员。2011年起,他东奔西走,依靠传媒的力量,积极争取爱心善款31万元,帮助74名草原贫困学子顺路走进大学校门。20127月,他在单位捐款之后又专程去洪灾最严重的乌拉特后旗再献出爱心款1 000元,资助残疾贫困大学生2 000元。他一个多年老友这样评价敖其尔:“敖其尔是个地地道道的好人,总想着帮助别人,从没想过索取回报。”当牧区孩子乌恩高娃遇到了一个难得的出国留学机会,由于家庭困难,眼看就要和这样的机遇擦肩而过,敖其尔带着3万块钱来到了乌恩高娃的家,这让绝望中的女孩儿圆了梦。一次偶然机会敖其尔认识了盲人包那日苏,得知他颇有音乐天赋,敖其尔就为他买乐器、请老师……为了包那日苏的事,敖其尔东奔西走,那段时间他人整整瘦了一圈儿。后来,小有成绩的包那日苏在参加央视“非常6+1”栏目内蒙古分赛区比赛时,主持人问他最想说什么,虽然眼睛看不到,可他心理永远铭记的是:“感谢恩人敖其尔!”2010年全家积蓄5万多元作为女儿的学费,然而当看到电视上播出舟曲的孩子们受灾的画面时,敖其尔边看边抹眼泪,他想帮助这些苦难的孩子们,但作为父亲,敖其尔左右为难,懂事的女儿决定拿出自己的学费,她对父亲说:“爸,我勤工俭学也可以完成学业。”30年间,很多孩子和家庭得到了敖其尔的帮助,朴实、内敛的妻子与敖其尔一起支撑着、相扶着走过来,妻子陈银锁觉得:“他的品格和为人,我在结婚前就了解,他每资助或者帮助一个孩子和家庭都提前和我商量,征求我的意见,我觉得帮了别人,最坏的结果就是我们自己少享受点。”

    感动印象:作为一名普通的银行员工,他三十年来或以一己之力默默付出,或奔走呼号捐资助学,自家却一贫如洗。他深知没有知识和文化的草原是荒芜的,硬是把许许多多贫困的孩子们送上人生的征程!

    颁奖词:你把孩子们扶上知识的马背,你把爱心献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未来,你把平凡的人生融入草原,化作无私的大爱!

     

    塔拉——助推元上都申遗成功的考古学者

    塔拉,男,57岁,蒙古族,内蒙古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元上都遗址是元代实行两都制的重要见证,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是一座拥抱着巨大人类文明的废墟,2012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领军人物,早在1997年,塔拉就利用航空遥感摄影技术,对元上都这座草原名城进行航拍,为全面研究元上都遗址奠定了基础。为了申遗工作,考古工作者们付出了太多的辛劳和努力,但他们始终无怨无悔。塔拉说:“元上都申遗,我们责无旁贷!”20126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第42处世界遗产,也是内蒙古世界遗产零的突破,这是塔拉十几年倾心于元上都遗址所得到的最好回报。

    1976年参加工作以来,塔拉常年奋战在田野考古工作第一线,先后主持50余处重大考古发掘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由他主持的吐尔基山辽墓发掘获评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2005年“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三等奖”,燕家梁元代遗址的发掘工作获评2007年“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三等奖”。为克服“只挖不写”这一困扰中国考古学界的垢病,塔拉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与潜心研究,发表有《呼鲁斯太匈奴墓》、《中国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的遥感考古学考察》、《内蒙古中南部鄂尔多斯文化》等近百篇学术论文与考古报告。他主持编写的《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内蒙古东部(赤峰)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内蒙古东部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分别被授予20032005年“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及“第六届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一书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建院30年标志性成果奖”。塔拉因其高度的敬业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及突出的工作业绩,多次受到各类表彰,1989年被授予“全国文物安全保卫工作先进个人”,1998年被授予“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内蒙古杰出人才”并获自治区政府重奖。

    感动印象:他用一腔热血、十余年的光阴,在心理浇注着一个美丽的梦想;他用牧人的情怀、学者的追求,在草原上憧憬着一个考古者的理想。当元上都申遗成功的时候,他没有大喜大悲。因为苍天荒漠间他挥洒了他的豪情,酷暑严寒中他坚守着信念。他以牧人的情怀在守望着蒙元文化的敖包,金莲川——永远是他驻守在心灵的怀想。

    颁奖词:是你,用信念的恪守仰望着草原那寂寥的星空;是你,用学者的勤奋拨开那厚厚的历史尘埃;是你,让尘封八百年的辉煌重现天日,是你,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向元上都!

     

    雷永军——以利刃除恶的无畏刑警

    雷永军,男,38岁,汉族,中共党员,包头市公安局昆区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雷永军,一名普通的基层刑侦大队长,在破案抓逃的第一线,他始终如旗帜般坚守;在打击犯罪的战斗中,他像一把利刃,令犯罪分子胆寒。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多次荣获“自治区人民满意民警”、“全区指纹破案会战先进个人”,全区金盾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1012月,昆区分局刑警大队接报一起非法拘禁案。经过前期侦查,雷永军敏感地发现,此案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有深刻背景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雷永军带人走访受害群众2 000余人,排查各类线索上万条,掌握了该集团大量犯罪的证据,查清了以武某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犯罪事实。20114月,在市局的统一指挥下,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70余人,一举打掉了这个长年盘踞昆区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实现了全市“打黑”战绩“零”的突破。“群众看公安,首先看破案”,作为一名刑警,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和利益放在首位。2011814日,昆区华丽家族小区某居民家中发生一起特大入室盗窃案,丢失现金、名表以及珠宝首饰共计价值200余万元。雷永军带领刑侦、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调查。连续八天的侦查,雷永军没有合过一眼,困了,他就掐自己的大腿提神。因为他知道,时间对于侦查的重要,谁赢得了时间,谁就赢得了胜利。2011年以来,昆区刑侦大队连续侦破各类刑事案件7 300余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 500余人,抓获各类逃犯320余名。雷永军却记不清有多少个假日没有回过家,多少次在老人、妻子和儿子面前“失信”。因为他的奉献、果敢、无私,他的战友和朋友都亲切地叫他“雷子”。而雷永军说:当刑警我一生无悔!

    感动印象:作为一个刑警大队长,他在大案要案前立下的都是军令状;面对黑恶势力,他手持正义之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他在一次次扫黑除恶的战斗中运筹帷幄,果断亮剑,战果辉煌!亲人们担心他的安危,战友们关注他的健康。但警察的使命,人民的重托,让他时刻使命在身,箭在弦上!

    颁奖词:你是正义的神剑,你是邪恶的克星,你用无私无畏和无限忠诚塑造警魂,你是咱百姓安居乐业的守护神!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