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卷

  • 农牧业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领导名录】

    厅党组书记 厅长:郭健(蒙古族)

    副厅长:赵存才 云忠义(蒙古族)翟琇布仁(蒙古族)云挨厚(蒙古族)牧远(蒙古族)

    纪检组长:梁永宁(4月任职)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共设行政编制142人,设有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发展规划处(自治区农牧业资源区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财务处、经济合作处、科技教育处、种植业管理处、畜牧处(奶业管理办公室)、草原处(草原防火办公室)、饲料处、防疫监督处、医政药政处、农牧业机械化管理局、农牧场管理局、渔业局(内蒙古自治区渔政局)、乡镇企业局、农牧业产业化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22个职能处室局,另设派驻纪检组、监察室。厅属正厅级事业单位1个(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正处级事业单位28个。

    2012年,全区农牧业增加值达到1 447.43亿元,增长5.8%,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 611元,比上年增加969元,增长14.6%

    【粮食生产】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8.9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全年粮食总产量2 528.5万吨,比上年增长5.9%,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1 000公斤大关,粮食总产量首次进入全国前10强,粮食亩产首次达到300公斤以上;油料产量145.08万吨,增长8.4%;甜菜产量167.93万吨,增长6.5%;蔬菜产量1 476.29万吨,增长2.5%;水果(含果用瓜)产量283.5万吨,下降6%

    【畜牧业发展】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11 263万头(只),增长4.6%;牲畜总增6 827.4万头(只),牲畜总增率达63.4%。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0 654.2万头(只),比重为94.6%。全年肉类总产量245.74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73.9万吨、51.2万吨和88.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6%3%1.6%。牛奶产量910.2万吨,增长0.2%;山羊绒产量7 642吨,下降0.02%;禽蛋产量54.5万吨,增长3.8%;水产品产量13.16万吨,增长7.1%

    内蒙古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牛奶、羊肉、山羊绒、细羊毛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内蒙古正在成为我国绿色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农牧业经营与体制创新】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比重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达到70%。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牧区不同组织形式的生态家庭牧场已达3万多个,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和肉鸡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4.8%62.6%36.7%48.3%62.5%89.6%。农牧民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2 099个,比上年增加64个。农牧业生产由粗放向集约化发展,全区耕地、草牧场流转面积达7 378.2万亩,其中耕地1 670.2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18.34%,草牧场5 708万亩,占全区草原承包面积的5.46%

    【农牧业产业化】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1 849家,比上年增加70家;实现销售收入3 017.5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增加值908.4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210.7亿元,同比增长7.9%;实际上缴税金81.2亿元,同比增长4.2%。全区农牧业产业化交易额500万元以上流通企业达到517家,实现交易额83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5.1亿元。全区销售收入2 0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1 375家,实现销售收入2 966.5亿元,实现增加值892.4亿元,实现利润206.1亿元,实际上缴税金80.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占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的97%以上。亿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461家,实现销售收入2 514.8亿元,占5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的83.3%10亿元以上加工企业有33家,实现销售收入1 350.5亿元,占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的44.8%。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38家,自治区本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3家。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有9家。自治区100家非煤炭类重点企业中,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有27家。年内自治区龙头企业有“汉森”、“奥淳及图”、“绿色心情”(蒙牛)、“蒙都”、“响沙及图”、“谷道粮原”6个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达到45件,其中行政认定34件(占全区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总件数46件的73.9%),司法认定11件。

    【农牧业科技】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整合全区农牧业科技资源,建设玉米、马铃薯、设施蔬菜、肉羊、奶牛等10个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实施东部四盟市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百万亩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畜牧业“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等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农牧业科技示范服务全面推进。“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实施地区,地方品种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达到70公斤和50公斤以上,达到二级羊标准,部分指标超过特一级羊标准。乌珠穆沁羊选育群与未选育群相比胴体重提高3.49公斤。西门塔尔肉牛冷配与本交后代比较,胴体重增加36.74公斤。规模养殖场荷斯坦奶牛年平均单产提高到7吨以上。推广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5 420万亩,推广地膜覆盖面积2 455万亩;推广种子包衣技术7 165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 253万亩;防治病虫害面积1.34亿亩次;推广肉羊二、三元杂交改良及羔羊快速育肥技术约550万只、肉牛人工授精技术和持续育肥技术878万头。农牧业专利申请47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实用新型专利22件,专利授权22件;农牧业科研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82个,认定品种69个。培训农民428.3万人,发放技术资料445万份(册)。

    【动植物防疫】全区共组织调拨供应疫苗近160 689.9万毫升头份,诊断试液800余万头份,免疫畜禽54 904万头只羽次,疫病监测36.4万头份,对2 499.85万头只动物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其中布病免疫6 042万头只次,检测牛羊945万头只,平均检测密度为9.8%,与2011年相比,牲畜检测阳性率下降1.1个百分点,降幅达52%;疫点数减少6 211个,降幅达48%;畜人感染率减少9.06/10万,降幅达41%,各项指标降幅明显。全区产地检疫动物共3 515.9万头只、屠宰检疫动物共3 862.8万头只,同比分别增加了1.4%1.2%,无害化处理6.4万头只病害动物。查处违法案件1 095件,同比增加28.3%。完善动物卫生监管信息数据库建设,对8 462个重点场所实施了监管,划分6 391个监管场所的风险等级,无害化处理27.8吨病害动物产品,登记备案并培训贩运经纪人5 264人,1 260名驻场官方兽医。规范实施了布病病畜扑杀、无害化处理工作,实行“一点一档”建档立册制度。

    全区农作物病虫鼠害发生面积13 691.01万亩次,防治14 266.79万亩次。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报刊发布植保信息5 000余期,发布手机短信3 000多条,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全区四级监管体系初步形成,监管示范县创建取得新成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监管队伍能力建设、监管工作水平得到了新提升,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稳步推进。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全年零疫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达到94.8%。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为100%,达到了国家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的预期目标。

    【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草原建设工作牧草123.20万亩,草地改良503.20万亩,饲用灌木557.66万亩,飞播牧草13万亩,草原围栏1 956.74万亩。生产牧草种子9 264吨,青贮贮量达251.75亿公斤。草原建设规模已经连续4年保持在4 000万亩以上,为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禁牧政策的可利用草原达4.47亿亩,实施草畜平衡制度的可利用草原面积达5.7亿亩,基本覆盖自治区所有的可利用草原。

    草原鼠虫害防治全区草原鼠害危害面积8 550.3万亩,严重危害面积3 606.10万亩;草原虫害危害面积11 329.12万亩,严重危害面积5 157.5万亩。针对严重的草原鼠虫害危害,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防治工作。共防治鼠害1 929.42万亩,虫害2 995.42万亩,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

    草原执法体系《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及标准》相继公布执行,形成了“一法两例两规章”的草原法律法规框架体系。

    草原执法监督草原违法案件发案总数16 070起,破坏草原面积138 802亩,立案15 988起,立案率为99.5%,结案15 717起,结案率为98.3%。开垦草原案件发案总数663起,破坏草原面积2.86万亩,立案659起,结案447起,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76起。

    草原野生植物采集收购按照采集计划审批的地区有赤峰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三个盟市,包括甘草、麻黄草、防风、远志等共478.8万公斤;办理草原野生植物收购56项,收购量为57.485万公斤,审批数量控制在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草原野生植物采集收购计划之内。

    完善草原承包落实草原权属面积11亿亩,其中落实集体草原所有权面积10.46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95%,落实国有草原使用权面积0.54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5%。草原承包面积10.4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94.55%,其中承包到户8.8亿亩,承包到联户1.6亿亩,发放草原经营权证1 481 521份,涉及农牧民1 926 822户。

    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牧区共划定基本草原8.4亿亩,涉及37个旗县,占全区草原面积63.6%,占划定基本草原旗县草原面积84.3%

    【农村牧区政策落实】继续加大惠农惠牧政策的落实,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和棉花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马铃薯良种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区共落实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79.32亿元。其中:农资综合补贴51.7亿元、粮食直补5.77亿元、良种补贴8.95亿元、农机补贴9.5亿元、畜牧业各种直接补贴3.4亿元。并通过“一卡通”的形式发放给农牧民,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保险稳步推进,为236.04万户农民承保农作物8 001.09万亩,保险签单保费18.12亿元。

    【农牧业机械化】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3 28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01.86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7.94万台,占拖拉机总量的56.9%

    农机购置补贴全年落实党中央、自治区“两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248亿元,补贴机具9.9万台套,近8万户农牧民受益。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0%80%44%,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

    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全区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 685万亩,实施面积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机械深松整地1 908万亩,稳步推进三年一轮深松目标。

    农机社会化服务全区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991个;农机固定资产10万元以上大户总数达到2.7万户;农机社会化服务比重达到20.6%。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全区农机化示范园区达到550个,示范园区农机标准化作业示范基地规模达到554.7万亩。

    农机质量及安全生产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持续稳定。全区拖拉机上牌率和检验率分别达到73.4%74.8%

    农机制造和流通产业农机工业产值超20亿元,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前的2003年相比,实现成倍增长,并涌现一批产值亿元以上农机经销企业。

    【渔业经济】全区渔业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水产品产量13.2万吨,比上年增长7.1%,养殖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比上年增长8.7%,渔业产值17.2亿元,比上年增长8.2%,渔民人均收入9 086元,比上年增长12.2%

    【农垦经济】全区农垦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实现121.8亿元,同比增长27.9%;实现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3亿元,同比增长8.5%。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豆总产36.2亿斤,同比增长6.9%;油料总产5.6亿斤,同比增长7.7%。畜牧业持续发展。全系统牧业年度大小畜存栏322.2万头(只),其中:小畜存栏276.3万只,大畜存栏45.9万头(匹),同比增长7.2%。畜产品供给持续增加,肉类产量8.1万吨,禽蛋产量5 717吨,鲜奶产量47.4万吨。垦区危房改造顺利实施。危房改造任务18 881户,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基本建成14 654户,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任务。职工收入显著增加。农牧场人均纯收入达到9 370元,同比增长13.4%。职工社会保障参保率保持稳定增长,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1.7%,医保参保率达到91.8%

    【饲料工业】2012年,自治区获证饲料生产企业576家,比上年减少11家,同比减少1.87%。年度备案企业452家。新办证饲料生产企业39家,注销42家,换证企业88家。饲料总产量为315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饲料工业总产值89.1亿元,同比增加25.06%。各类饲料分别为:配合饲料214.5万吨,同比减少1.02%,浓缩饲料92.96万吨,同比减少0.47%,添加剂预混料8.04万吨,同比增长63.97%。各品种饲料分别为:猪料49.5万吨,同比减少1.82%,蛋禽料30.13万吨,同比减少8.54;反刍料166.13万吨,同比增长7.82%。在全区普通饲料生产企业中,配合饲料年实际产量10万吨以上企业5家、5万吨以上6家、2万吨以上的20家。完成全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检3 755批次任务的133.7%,达到5 022批次,总体合格率达到94.8%,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反刍动物饲料牛羊源性成分例行监测合格率为100%;饲料安全专项监测合格率为100%;养殖场(户)“瘦肉精”专项监测合格率为100%

    【党建活动】全年7个基层党支部进行了改选。发展新党员5名,讨论转正党员3名。收交党费72 762.2元,其中上缴50 933.54元。组织厅机关和二级单位党员干部积极参加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的各种培训,全年组织22名支部书记、委员和5名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自治区工委党校的培训。组织系统各基层组织开展年度党员统计的培训、数据库维护、统计汇总工作。在厅系统窗口单位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草拟了《内蒙古农牧业厅关于在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具体意见》。下发《内蒙古自治区党员教育培训系列丛书——机关党员读本》、《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和《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等书籍。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农牧业
  •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领导名录】

    厅党组书记 厅长:郭健(蒙古族)

    副厅长:赵存才 云忠义(蒙古族)翟琇布仁(蒙古族)云挨厚(蒙古族)牧远(蒙古族)

    纪检组长:梁永宁(4月任职)

    【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共设行政编制142人,设有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发展规划处(自治区农牧业资源区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财务处、经济合作处、科技教育处、种植业管理处、畜牧处(奶业管理办公室)、草原处(草原防火办公室)、饲料处、防疫监督处、医政药政处、农牧业机械化管理局、农牧场管理局、渔业局(内蒙古自治区渔政局)、乡镇企业局、农牧业产业化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22个职能处室局,另设派驻纪检组、监察室。厅属正厅级事业单位1个(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正处级事业单位28个。

    2012年,全区农牧业增加值达到1 447.43亿元,增长5.8%,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 611元,比上年增加969元,增长14.6%

    【粮食生产】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8.9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全年粮食总产量2 528.5万吨,比上年增长5.9%,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1 000公斤大关,粮食总产量首次进入全国前10强,粮食亩产首次达到300公斤以上;油料产量145.08万吨,增长8.4%;甜菜产量167.93万吨,增长6.5%;蔬菜产量1 476.29万吨,增长2.5%;水果(含果用瓜)产量283.5万吨,下降6%

    【畜牧业发展】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11 263万头(只),增长4.6%;牲畜总增6 827.4万头(只),牲畜总增率达63.4%。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0 654.2万头(只),比重为94.6%。全年肉类总产量245.74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73.9万吨、51.2万吨和88.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6%3%1.6%。牛奶产量910.2万吨,增长0.2%;山羊绒产量7 642吨,下降0.02%;禽蛋产量54.5万吨,增长3.8%;水产品产量13.16万吨,增长7.1%

    内蒙古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牛奶、羊肉、山羊绒、细羊毛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内蒙古正在成为我国绿色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农牧业经营与体制创新】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比重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达到70%。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牧区不同组织形式的生态家庭牧场已达3万多个,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和肉鸡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4.8%62.6%36.7%48.3%62.5%89.6%。农牧民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2 099个,比上年增加64个。农牧业生产由粗放向集约化发展,全区耕地、草牧场流转面积达7 378.2万亩,其中耕地1 670.2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18.34%,草牧场5 708万亩,占全区草原承包面积的5.46%

    【农牧业产业化】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1 849家,比上年增加70家;实现销售收入3 017.5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增加值908.4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210.7亿元,同比增长7.9%;实际上缴税金81.2亿元,同比增长4.2%。全区农牧业产业化交易额500万元以上流通企业达到517家,实现交易额83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5.1亿元。全区销售收入2 0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1 375家,实现销售收入2 966.5亿元,实现增加值892.4亿元,实现利润206.1亿元,实际上缴税金80.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占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的97%以上。亿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461家,实现销售收入2 514.8亿元,占5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的83.3%10亿元以上加工企业有33家,实现销售收入1 350.5亿元,占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的44.8%。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38家,自治区本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3家。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有9家。自治区100家非煤炭类重点企业中,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有27家。年内自治区龙头企业有“汉森”、“奥淳及图”、“绿色心情”(蒙牛)、“蒙都”、“响沙及图”、“谷道粮原”6个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达到45件,其中行政认定34件(占全区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总件数46件的73.9%),司法认定11件。

    【农牧业科技】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整合全区农牧业科技资源,建设玉米、马铃薯、设施蔬菜、肉羊、奶牛等10个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实施东部四盟市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百万亩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畜牧业“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等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农牧业科技示范服务全面推进。“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实施地区,地方品种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达到70公斤和50公斤以上,达到二级羊标准,部分指标超过特一级羊标准。乌珠穆沁羊选育群与未选育群相比胴体重提高3.49公斤。西门塔尔肉牛冷配与本交后代比较,胴体重增加36.74公斤。规模养殖场荷斯坦奶牛年平均单产提高到7吨以上。推广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5 420万亩,推广地膜覆盖面积2 455万亩;推广种子包衣技术7 165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 253万亩;防治病虫害面积1.34亿亩次;推广肉羊二、三元杂交改良及羔羊快速育肥技术约550万只、肉牛人工授精技术和持续育肥技术878万头。农牧业专利申请47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实用新型专利22件,专利授权22件;农牧业科研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审定农作物新品种82个,认定品种69个。培训农民428.3万人,发放技术资料445万份(册)。

    【动植物防疫】全区共组织调拨供应疫苗近160 689.9万毫升头份,诊断试液800余万头份,免疫畜禽54 904万头只羽次,疫病监测36.4万头份,对2 499.85万头只动物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其中布病免疫6 042万头只次,检测牛羊945万头只,平均检测密度为9.8%,与2011年相比,牲畜检测阳性率下降1.1个百分点,降幅达52%;疫点数减少6 211个,降幅达48%;畜人感染率减少9.06/10万,降幅达41%,各项指标降幅明显。全区产地检疫动物共3 515.9万头只、屠宰检疫动物共3 862.8万头只,同比分别增加了1.4%1.2%,无害化处理6.4万头只病害动物。查处违法案件1 095件,同比增加28.3%。完善动物卫生监管信息数据库建设,对8 462个重点场所实施了监管,划分6 391个监管场所的风险等级,无害化处理27.8吨病害动物产品,登记备案并培训贩运经纪人5 264人,1 260名驻场官方兽医。规范实施了布病病畜扑杀、无害化处理工作,实行“一点一档”建档立册制度。

    全区农作物病虫鼠害发生面积13 691.01万亩次,防治14 266.79万亩次。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报刊发布植保信息5 000余期,发布手机短信3 000多条,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全区四级监管体系初步形成,监管示范县创建取得新成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监管队伍能力建设、监管工作水平得到了新提升,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稳步推进。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全年零疫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达到94.8%。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为100%,达到了国家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的预期目标。

    【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草原建设工作牧草123.20万亩,草地改良503.20万亩,饲用灌木557.66万亩,飞播牧草13万亩,草原围栏1 956.74万亩。生产牧草种子9 264吨,青贮贮量达251.75亿公斤。草原建设规模已经连续4年保持在4 000万亩以上,为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禁牧政策的可利用草原达4.47亿亩,实施草畜平衡制度的可利用草原面积达5.7亿亩,基本覆盖自治区所有的可利用草原。

    草原鼠虫害防治全区草原鼠害危害面积8 550.3万亩,严重危害面积3 606.10万亩;草原虫害危害面积11 329.12万亩,严重危害面积5 157.5万亩。针对严重的草原鼠虫害危害,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防治工作。共防治鼠害1 929.42万亩,虫害2 995.42万亩,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

    草原执法体系《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及标准》相继公布执行,形成了“一法两例两规章”的草原法律法规框架体系。

    草原执法监督草原违法案件发案总数16 070起,破坏草原面积138 802亩,立案15 988起,立案率为99.5%,结案15 717起,结案率为98.3%。开垦草原案件发案总数663起,破坏草原面积2.86万亩,立案659起,结案447起,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76起。

    草原野生植物采集收购按照采集计划审批的地区有赤峰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三个盟市,包括甘草、麻黄草、防风、远志等共478.8万公斤;办理草原野生植物收购56项,收购量为57.485万公斤,审批数量控制在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草原野生植物采集收购计划之内。

    完善草原承包落实草原权属面积11亿亩,其中落实集体草原所有权面积10.46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95%,落实国有草原使用权面积0.54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5%。草原承包面积10.4亿亩,占全区落实草原权属总面积的94.55%,其中承包到户8.8亿亩,承包到联户1.6亿亩,发放草原经营权证1 481 521份,涉及农牧民1 926 822户。

    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牧区共划定基本草原8.4亿亩,涉及37个旗县,占全区草原面积63.6%,占划定基本草原旗县草原面积84.3%

    【农村牧区政策落实】继续加大惠农惠牧政策的落实,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和棉花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马铃薯良种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区共落实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79.32亿元。其中:农资综合补贴51.7亿元、粮食直补5.77亿元、良种补贴8.95亿元、农机补贴9.5亿元、畜牧业各种直接补贴3.4亿元。并通过“一卡通”的形式发放给农牧民,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保险稳步推进,为236.04万户农民承保农作物8 001.09万亩,保险签单保费18.12亿元。

    【农牧业机械化】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3 28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01.86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7.94万台,占拖拉机总量的56.9%

    农机购置补贴全年落实党中央、自治区“两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248亿元,补贴机具9.9万台套,近8万户农牧民受益。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0%80%44%,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

    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全区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 685万亩,实施面积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机械深松整地1 908万亩,稳步推进三年一轮深松目标。

    农机社会化服务全区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991个;农机固定资产10万元以上大户总数达到2.7万户;农机社会化服务比重达到20.6%。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全区农机化示范园区达到550个,示范园区农机标准化作业示范基地规模达到554.7万亩。

    农机质量及安全生产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持续稳定。全区拖拉机上牌率和检验率分别达到73.4%74.8%

    农机制造和流通产业农机工业产值超20亿元,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前的2003年相比,实现成倍增长,并涌现一批产值亿元以上农机经销企业。

    【渔业经济】全区渔业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水产品产量13.2万吨,比上年增长7.1%,养殖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比上年增长8.7%,渔业产值17.2亿元,比上年增长8.2%,渔民人均收入9 086元,比上年增长12.2%

    【农垦经济】全区农垦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实现121.8亿元,同比增长27.9%;实现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3亿元,同比增长8.5%。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豆总产36.2亿斤,同比增长6.9%;油料总产5.6亿斤,同比增长7.7%。畜牧业持续发展。全系统牧业年度大小畜存栏322.2万头(只),其中:小畜存栏276.3万只,大畜存栏45.9万头(匹),同比增长7.2%。畜产品供给持续增加,肉类产量8.1万吨,禽蛋产量5 717吨,鲜奶产量47.4万吨。垦区危房改造顺利实施。危房改造任务18 881户,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基本建成14 654户,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任务。职工收入显著增加。农牧场人均纯收入达到9 370元,同比增长13.4%。职工社会保障参保率保持稳定增长,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1.7%,医保参保率达到91.8%

    【饲料工业】2012年,自治区获证饲料生产企业576家,比上年减少11家,同比减少1.87%。年度备案企业452家。新办证饲料生产企业39家,注销42家,换证企业88家。饲料总产量为315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饲料工业总产值89.1亿元,同比增加25.06%。各类饲料分别为:配合饲料214.5万吨,同比减少1.02%,浓缩饲料92.96万吨,同比减少0.47%,添加剂预混料8.04万吨,同比增长63.97%。各品种饲料分别为:猪料49.5万吨,同比减少1.82%,蛋禽料30.13万吨,同比减少8.54;反刍料166.13万吨,同比增长7.82%。在全区普通饲料生产企业中,配合饲料年实际产量10万吨以上企业5家、5万吨以上6家、2万吨以上的20家。完成全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检3 755批次任务的133.7%,达到5 022批次,总体合格率达到94.8%,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反刍动物饲料牛羊源性成分例行监测合格率为100%;饲料安全专项监测合格率为100%;养殖场(户)“瘦肉精”专项监测合格率为100%

    【党建活动】全年7个基层党支部进行了改选。发展新党员5名,讨论转正党员3名。收交党费72 762.2元,其中上缴50 933.54元。组织厅机关和二级单位党员干部积极参加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的各种培训,全年组织22名支部书记、委员和5名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自治区工委党校的培训。组织系统各基层组织开展年度党员统计的培训、数据库维护、统计汇总工作。在厅系统窗口单位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草拟了《内蒙古农牧业厅关于在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具体意见》。下发《内蒙古自治区党员教育培训系列丛书——机关党员读本》、《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和《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等书籍。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