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卷

  • 新城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刘惠

    人大常委会主任:武志强

        长:薛燕群(满族)

    政协主席:郭双福

    武装部长:郝占成

        委:高小更

    【概况】新城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东与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为界,南接赛罕区,西邻回民区,北至武川县。全区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55平方公里,农区645平方公里。辖1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设26个行政村、4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6.7万人,有蒙古、汉、满、回等33个民族,为满族相对集中聚居区。区内驻有呼和浩特市党政军机关、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大中专院校、科研、新闻、出版单位和体育场馆、博物馆、影剧院,是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交通、邮电、通讯的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5.6亿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5 5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4 28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22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7年的0.411.588.1演进为0.310.888.9

    【农牧业】编制了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发展精品、特色、休闲观光农业。投资4亿元,建成日光温室、太阳能光伏温室1 400余栋,建成智能联动温室2万平方米,蔬菜保护地5 000余亩,香岛、绿丰达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初具规模。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突出发展特色花卉和果蔬种植,推广种植蝴蝶兰等花卉260万株、草莓300亩。农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达到7家,带动发展果蔬专业种植户300余户。畜牧业稳步发展。畜禽总数23万头(羽)。全面加强畜间布病、禽流感等疫病强制免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达100%。投资 5 600余万元,实施了面铺窑水库除险加固、保合少村人畜饮水安全等一批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 000亩、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投资1.2亿元,新建了青山大道、圣水梁旅游专线等农村道路200公里,打通了大青山“一环”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发放农业补贴资金1 900余万元。投入扶贫资金1 700余万元,重点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等项目21个,帮扶贫困人口1 300余人。全面完成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完成人工造林2.1万亩、封山育林11万亩。森林面积达到35万亩,森林覆盖率34.3%,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出贡献。全面启动大青山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实施大青山生态绿化等十大项目建设。其中,生态绿化项目完成租地任务2.6万亩,造林绿化1.1万亩;万亩草场、5 000亩休闲观光农业、水磨旧村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

    【工业经济】适应产城一体化发展趋势,鸿盛园区定位发展高端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项目引进和转型升级取得成效。引进企业87家,其中投产企业31家。初步形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文化创意、总部经济五大产业支撑体系。F-12高强有机纤维、通信级塑料光纤、中国联通西北基地、TCL液晶电视产业园、银宏干细胞、内蒙古大学科技园被列为全市重大项目,正在积极推进,部分已投产或试生产。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草原豆思动漫园等项目落户园区。引进中网福通消费数据园、大宗畜产品交易等项目的区域总部或全国总部。成立全市首家院士工作站。在培育园区高端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园外工业。大青山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完成投资31亿元;香岛2兆瓦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即将并网发电,31兆瓦太阳能屋顶光伏并网电站完成投资9 000万元。全区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3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

    【服务业】以金融电子、建材装饰、汽车贸易、商品批发、餐饮娱乐为主的特色商贸街区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集群化的良好态势。引进兴业银行、鄂尔多斯银行、内蒙古蒙银村镇银行、阳光保险公司,建设了奈伦国际金融商务中心、太伟方恒金融广场,全区各类金融、证券、保险机构达64家,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稳步提升;诚信数码广场、颐高数码广场等多家IT卖场集聚中山东路,构筑了电子核心区新优势;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建成运营,居然之家、蒙苑国际商业广场、润宇国际家居装饰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东库东西街家居建材装饰专业市场提档升级;保时捷、捷豹路虎、一汽奥迪、上海大众等汽车4S店相继落成,兴安北路--北二环中高档汽车贸易集聚区已现雏形;国际商贸城、维多利国际广场等一批现代商贸项目建成运营,喜来登大酒店、兴泰国航大酒店等多家星级酒店开业运营,现代商贸、餐饮娱乐业提质增效。不断加大开发建设力度,旅游业快速发展。修编了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建成太伟滑雪场,打造了小井沟、圣水梁等一批旅游景区景点,举办了将军衙署·丁香花开节、公主府摄影大赛等系列旅游宣传活动,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 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40亿元,其中,沿山一带景点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4亿元。

    【城市建设】按照首府实现“十年巨变”、打造“一流首府城市”总体要求,围绕“三大板块”、“一街五区”建设规划,深入推进“城建靓区”战略,掀起新一轮城区改造建设热潮,首府核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城区框架进一步拓展,基本形成了建成区、成吉思汗特色景观区、东河新区330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格局,城区面积由原来的47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55平方公里。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投资31亿元,改造小街巷120条,综合改造老旧小区230个,完成了东河河道和小哈拉沁河道整治工程,实施了200余栋楼体的建筑节能改造,拆除了3.5万平方米边角地危旧房屋。配合建设了海东路东段等28条市政道路。“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建成区征拆工作进展顺利,累计拆除建筑面积470万平方米,征收土地6 000余亩。南店村拆迁工作全面完成,一家村拆迁工作接近尾声,三合村拆迁改造任务过半,毫沁营村、沙梁村、塔利村改造全面启动。村民还迁小区有序建设,开工建设还迁房1.2万套、11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水平提升。绿化面积1 100余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由24.1%提高到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1.6平方米增加到16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建成和回购廉租住房1 550 套,完成新城家园等经济适用住房项目15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公租房6 068套,改造农村危旧平房555户,实施北垣街房管局平房区等4处棚户区改造工程,近2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大型公建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有序推进。开工建设项目90余个,完成投资200亿元。建成成吉思汗公园、波士名人国际大厦等10个大型公用项目和70余个大型建筑。丰泰金翡丽、兴泰御都等一大批现代气息浓郁、配套功能完善的商住项目即将建成。

    开展“创模”、“创卫”工作,城市管理取得实效。规范“马路市场”和户外广告。建成11个标准化菜市场,设立和规范10处棚架式便民市场、18个临时便民市场。打造新华大街等25条市容管理严管街、8条“门前三包”管理示范街。整治火车站周边多年形成的占道经营、强买强卖现象,清理取缔北二环等地段10余处旧货市场。全面清理京藏高速公路两侧等区域多年积存垃圾15万立方米。将60条小街巷、10个“城中村”和火车站等重点、难点地段纳入环卫专业管理。拆除燃煤锅炉、茶浴炉192台,削减二氧化硫670吨。改造、新建农村卫生户厕5 100座。投资 8 300 万元,建成水冲公厕、垃圾转运站各13座和南店大型垃圾中转站,购置和更新一批市容执法装备和环卫作业设备,充实城管执法队员130名,建立公安、市容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加强。以“卫片”执法检查为重点,全面查处违法用地行为,组织60余次强制拆除行动,依法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集中整治砂石开采秩序,私采滥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创模”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创卫”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

    【科技】区财政投入科技资金3 500余万元,争取项目扶持资金3 900余万元,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07项,申报成功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9项。一批农牧业适用技术和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应用推广。

    【教育】教育投入逐年加大,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中小学校布局优化,学校软硬件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投资6.2亿元,新建、扩建了12所中小学校,完成重建、加固26所学校的校安工程;投资1.3亿元,开工建设博雅幼儿园、区蒙古族幼儿园、东河九年一贯制自治区示范学校;投资2 600万元,完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推进了全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

    【文体】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站建设等系列惠民工程。投入2 000余万元,建成64个公共文化体育场所、29个农家书屋和农民健身场地,建成自治区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一期工程32公里。免费为偏远村庄安装数字电视接收设备1 860套。群众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 000余场,举办首届满族书画展、两届区运会和首届农运会。打造了古路板“二月二龙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满族太平鼓舞”等11个项目进入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卫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疾病防控能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投资6 500万元,建成了区疾控大楼,新建、改扩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扎实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

    【就业 社会保障】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发放城乡养老金近4 80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98.5%。为麻花板等7个村的1.07万人办理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险。逐年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等保障标准,发放城乡低保金1.4亿元,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0万人(次),实现了应保尽保;发放医疗、教育、取暖、廉租住房等专项救助资金2 300万元,救助3.3万人()

    【社会服务管理】智慧城区建设有序开展,顶层设计方案初步完成。投资3 000余万元,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区48个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均120平方米以上,达标率100%46个社区活动用房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达标率96%。社区办公经费逐年增加,最低标准为每年3万元。重视为老服务工作,开设街道、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处,设置床位140张。全面开展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基层服务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公开招聘、选调786人充实到教育、卫生、社区等工作岗位。落实职称工资等各项政策待遇,实施了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工作。投资600余万元,新建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和10个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灾害预防和公共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成功战胜了今年夏季较大洪涝灾害。完成了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务,全面开展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人防、档案、红十字、妇女儿童和关心下一代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五年来共荣获国家级荣誉27项、自治区级荣誉35项。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新城区
  •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刘惠

    人大常委会主任:武志强

        长:薛燕群(满族)

    政协主席:郭双福

    武装部长:郝占成

        委:高小更

    【概况】新城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东与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为界,南接赛罕区,西邻回民区,北至武川县。全区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55平方公里,农区645平方公里。辖1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设26个行政村、4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6.7万人,有蒙古、汉、满、回等33个民族,为满族相对集中聚居区。区内驻有呼和浩特市党政军机关、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大中专院校、科研、新闻、出版单位和体育场馆、博物馆、影剧院,是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交通、邮电、通讯的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5.6亿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5 5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4 28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22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7年的0.411.588.1演进为0.310.888.9

    【农牧业】编制了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发展精品、特色、休闲观光农业。投资4亿元,建成日光温室、太阳能光伏温室1 400余栋,建成智能联动温室2万平方米,蔬菜保护地5 000余亩,香岛、绿丰达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初具规模。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突出发展特色花卉和果蔬种植,推广种植蝴蝶兰等花卉260万株、草莓300亩。农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达到7家,带动发展果蔬专业种植户300余户。畜牧业稳步发展。畜禽总数23万头(羽)。全面加强畜间布病、禽流感等疫病强制免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达100%。投资 5 600余万元,实施了面铺窑水库除险加固、保合少村人畜饮水安全等一批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 000亩、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投资1.2亿元,新建了青山大道、圣水梁旅游专线等农村道路200公里,打通了大青山“一环”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发放农业补贴资金1 900余万元。投入扶贫资金1 700余万元,重点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等项目21个,帮扶贫困人口1 300余人。全面完成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完成人工造林2.1万亩、封山育林11万亩。森林面积达到35万亩,森林覆盖率34.3%,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出贡献。全面启动大青山生态综合治理保护工程,实施大青山生态绿化等十大项目建设。其中,生态绿化项目完成租地任务2.6万亩,造林绿化1.1万亩;万亩草场、5 000亩休闲观光农业、水磨旧村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

    【工业经济】适应产城一体化发展趋势,鸿盛园区定位发展高端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项目引进和转型升级取得成效。引进企业87家,其中投产企业31家。初步形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文化创意、总部经济五大产业支撑体系。F-12高强有机纤维、通信级塑料光纤、中国联通西北基地、TCL液晶电视产业园、银宏干细胞、内蒙古大学科技园被列为全市重大项目,正在积极推进,部分已投产或试生产。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草原豆思动漫园等项目落户园区。引进中网福通消费数据园、大宗畜产品交易等项目的区域总部或全国总部。成立全市首家院士工作站。在培育园区高端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园外工业。大青山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完成投资31亿元;香岛2兆瓦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即将并网发电,31兆瓦太阳能屋顶光伏并网电站完成投资9 000万元。全区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3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

    【服务业】以金融电子、建材装饰、汽车贸易、商品批发、餐饮娱乐为主的特色商贸街区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集群化的良好态势。引进兴业银行、鄂尔多斯银行、内蒙古蒙银村镇银行、阳光保险公司,建设了奈伦国际金融商务中心、太伟方恒金融广场,全区各类金融、证券、保险机构达64家,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稳步提升;诚信数码广场、颐高数码广场等多家IT卖场集聚中山东路,构筑了电子核心区新优势;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建成运营,居然之家、蒙苑国际商业广场、润宇国际家居装饰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东库东西街家居建材装饰专业市场提档升级;保时捷、捷豹路虎、一汽奥迪、上海大众等汽车4S店相继落成,兴安北路--北二环中高档汽车贸易集聚区已现雏形;国际商贸城、维多利国际广场等一批现代商贸项目建成运营,喜来登大酒店、兴泰国航大酒店等多家星级酒店开业运营,现代商贸、餐饮娱乐业提质增效。不断加大开发建设力度,旅游业快速发展。修编了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建成太伟滑雪场,打造了小井沟、圣水梁等一批旅游景区景点,举办了将军衙署·丁香花开节、公主府摄影大赛等系列旅游宣传活动,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 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40亿元,其中,沿山一带景点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4亿元。

    【城市建设】按照首府实现“十年巨变”、打造“一流首府城市”总体要求,围绕“三大板块”、“一街五区”建设规划,深入推进“城建靓区”战略,掀起新一轮城区改造建设热潮,首府核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城区框架进一步拓展,基本形成了建成区、成吉思汗特色景观区、东河新区330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格局,城区面积由原来的47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55平方公里。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投资31亿元,改造小街巷120条,综合改造老旧小区230个,完成了东河河道和小哈拉沁河道整治工程,实施了200余栋楼体的建筑节能改造,拆除了3.5万平方米边角地危旧房屋。配合建设了海东路东段等28条市政道路。“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建成区征拆工作进展顺利,累计拆除建筑面积470万平方米,征收土地6 000余亩。南店村拆迁工作全面完成,一家村拆迁工作接近尾声,三合村拆迁改造任务过半,毫沁营村、沙梁村、塔利村改造全面启动。村民还迁小区有序建设,开工建设还迁房1.2万套、11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水平提升。绿化面积1 100余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由24.1%提高到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1.6平方米增加到16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建成和回购廉租住房1 550 套,完成新城家园等经济适用住房项目15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公租房6 068套,改造农村危旧平房555户,实施北垣街房管局平房区等4处棚户区改造工程,近2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大型公建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有序推进。开工建设项目90余个,完成投资200亿元。建成成吉思汗公园、波士名人国际大厦等10个大型公用项目和70余个大型建筑。丰泰金翡丽、兴泰御都等一大批现代气息浓郁、配套功能完善的商住项目即将建成。

    开展“创模”、“创卫”工作,城市管理取得实效。规范“马路市场”和户外广告。建成11个标准化菜市场,设立和规范10处棚架式便民市场、18个临时便民市场。打造新华大街等25条市容管理严管街、8条“门前三包”管理示范街。整治火车站周边多年形成的占道经营、强买强卖现象,清理取缔北二环等地段10余处旧货市场。全面清理京藏高速公路两侧等区域多年积存垃圾15万立方米。将60条小街巷、10个“城中村”和火车站等重点、难点地段纳入环卫专业管理。拆除燃煤锅炉、茶浴炉192台,削减二氧化硫670吨。改造、新建农村卫生户厕5 100座。投资 8 300 万元,建成水冲公厕、垃圾转运站各13座和南店大型垃圾中转站,购置和更新一批市容执法装备和环卫作业设备,充实城管执法队员130名,建立公安、市容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加强。以“卫片”执法检查为重点,全面查处违法用地行为,组织60余次强制拆除行动,依法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集中整治砂石开采秩序,私采滥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创模”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创卫”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

    【科技】区财政投入科技资金3 500余万元,争取项目扶持资金3 900余万元,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07项,申报成功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9项。一批农牧业适用技术和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应用推广。

    【教育】教育投入逐年加大,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中小学校布局优化,学校软硬件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投资6.2亿元,新建、扩建了12所中小学校,完成重建、加固26所学校的校安工程;投资1.3亿元,开工建设博雅幼儿园、区蒙古族幼儿园、东河九年一贯制自治区示范学校;投资2 600万元,完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推进了全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

    【文体】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站建设等系列惠民工程。投入2 000余万元,建成64个公共文化体育场所、29个农家书屋和农民健身场地,建成自治区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一期工程32公里。免费为偏远村庄安装数字电视接收设备1 860套。群众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 000余场,举办首届满族书画展、两届区运会和首届农运会。打造了古路板“二月二龙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满族太平鼓舞”等11个项目进入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卫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疾病防控能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投资6 500万元,建成了区疾控大楼,新建、改扩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扎实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

    【就业 社会保障】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发放城乡养老金近4 80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98.5%。为麻花板等7个村的1.07万人办理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险。逐年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等保障标准,发放城乡低保金1.4亿元,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0万人(次),实现了应保尽保;发放医疗、教育、取暖、廉租住房等专项救助资金2 300万元,救助3.3万人()

    【社会服务管理】智慧城区建设有序开展,顶层设计方案初步完成。投资3 000余万元,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区48个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均120平方米以上,达标率100%46个社区活动用房面积均达到300平方米以上,达标率96%。社区办公经费逐年增加,最低标准为每年3万元。重视为老服务工作,开设街道、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处,设置床位140张。全面开展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基层服务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公开招聘、选调786人充实到教育、卫生、社区等工作岗位。落实职称工资等各项政策待遇,实施了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工作。投资600余万元,新建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和10个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灾害预防和公共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成功战胜了今年夏季较大洪涝灾害。完成了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务,全面开展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工作。人防、档案、红十字、妇女儿童和关心下一代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五年来共荣获国家级荣誉27项、自治区级荣誉35项。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