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卷

  • 武川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王雪峰(5月离任)云海(蒙古族 5月任职)

       长:云海(蒙古族 5月离任)靳春亮(5月任代县长)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成年11月离任)武文彪(11月任职)

    政协主席:张占福(11月离任)郝秀钢(11月任职)

    武装部长:张富

        委:陈源堂

    【概况】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北麓,背靠希拉穆仁草原,南临土默川平原,距呼和浩特市区33公里,县域总面积4 885平方公里,海拔1 600-2 000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0℃,无霜期11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约350毫米。全县辖63镇,93个行政村,总人口1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3万人。

    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32亿元、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3亿元、增长34.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5.38亿元、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0.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65亿万元、增长8.7%,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955.032.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0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09亿元、增长16.6%;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0 786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5 950元、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亿元、增长16.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亿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山地面积2 29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7%,丘陵面积2 588.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3%。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并有开采价值的矿藏28种之多,矿床、矿点、矿化点分布广,拥有金、银等金属矿藏,石灰石、风化煤等非金属矿藏,其中金、铁和风化煤为优势矿产。此外,武川县有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和水能资源,是投资兴建清洁能源电厂的理想所在。水资源:县境地下水主要有潜水和地表水,其中潜水42.03亿立方米,地表水1.30亿立方米。药材资源:是黄芪的主要产地,清末民初已获“正北芪之乡”美称。此外有近二百种野生药材遍布全县各地,药用价值较高的有党参、麻黄等30多种。

    【农业】坚持“抓龙头、抓特色、树品牌、建基地、带农户”的思路,全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激发农牧业生产活力。2012年,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98.68万亩,粮食总产量22.3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70.69万亩,产量65.5万吨,其中特色农产品小金瓜实现直供中南海,乡村笨鸡蛋走上人民大会堂餐桌。全县51.24万吨马铃薯取得无公害马铃薯产品认证,2万吨莜面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设施和避灾型农业,累计完成中棚建设面积1.2万亩,新建厚墙体温室800亩,高效节灌田13.78万亩,旱作稳产田15万亩。推动工业化与农牧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县农产品大多数通过467家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实现了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以创建品牌农产品为抓手,武川土豆、莜面、塞宝燕麦米等系列农产品以礼品盒走入全国各大农产品市场和超市。

    【畜牧业】在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方面,利用畜产品市场行情上涨的有利时机,全县共建成肉羊舍饲育肥场3个,养殖示范村9个,200只以上的养殖户235户,牲畜存栏量83.2万头,其中肉羊76.9万头,肉类产量1.4万吨;为优化牲畜养殖结构,全年累计购进优质种公羊3 000多头,推进千头奶牛牧场建设,为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建好“第一车间”。在特色养殖方面,发展山林虫草鸡养殖示范村120个,养殖规模60万羽,出栏40万羽。注重强化畜禽检疫免疫工作,产地检疫免疫100%

    【林业】按照创建“山水园林城镇”和打造“首府后花园”的战略目标,完成退耕还林工程3万亩,其中乔木造林2万亩,灌木造林1万亩;天保工程封山育林6万亩,人工造林4万亩,其中乔木林1万亩,灌木林3万亩;有序实施县城三大园林绿化工程,共新增绿地47.5万平方米;在继续实施天保工程、三北防护林的基础上,巩固“一镇两带三线”生态绿化成果,推进通道绿化长廊工程实施步伐;全县3000亩退耕地顺利通过国家阶段验收;完成上级下达的3万亩森林抚育试点任务;激发全民义务植树活力,共种植树木70万株;推进黄芩种植2.1万亩,果园种植苹果2 600亩;实施“两防一禁”,生态建设成果得到有效保护。2012年,被评为“生态文明先进县”。

    【水利】争取节水灌溉、安全饮水、防汛抗旱等9个水利项目建设资金4 085万元。在河道治理方面,开工建设小南河河道治理工程;拓展水源工程方面,全县新打各类机电井58眼,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2.05万亩;改善农村供水方面,按计划逐步推进16处农村生活供水工程,完成哈乐镇巨宝庄村镇生活供水工程;开展水土保持工程方面,完成照羊沟项目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0.4平方公里、完成国家水土保持坡耕地工程1.25万亩。

    【工业】按照打造新型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围绕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高效有机肥业、金属采选冶炼、清洁能源、农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抢抓产业转移有利时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显著提高。冀东水泥年产水泥熟料320万吨、水泥200万吨的两期生产线和两台9 000千瓦余热发电机组全面投入运营;推进武兰水泥年产150万吨水泥熟料和年产200万吨水泥的技改扩建项目投入生产;石材园区发展平台服务功能完善;永业生命素项目市场需求空间迅猛提升,风化煤资源得到高效转化利用;聚德鑫电解镍项目有序推进;风力并网发电稳步推进;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完成投资15亿元,预计2014年蓄水发电,实现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城镇建设】按照建设清新秀美、宜居亲和、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首府卫星城、打造首府后花园的目标。完成可镇总体规划和整体创意产业发展策划的修编论证,完成全县住房、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和得胜沟观光农业示范规划(讨论稿)。建成社会综合福利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环保监测大楼等项目。投资近亿元的东河治理工程启动建设。招商引资12.5亿元开发建设商品房50万平方米,廉租房7 100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搬迁188户,落实政府回购保障房552套,投资3 020万元改造旧街巷42 310米,建设垃圾转运站4座,水冲公厕8座,市政环卫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建成3个补充耕地储备库,新增耕地178公顷,为城镇建设拓展了用地保障。实施城区绿化和入城口景观绿化带工程,新增绿地47.5万平方米。2012年,被评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

    【环境保护】结合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督促削减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可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可有效削减化学需氧量(COD426吨、氨氮48吨的排放,实现上级下达年度减排任务,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通过城发热力公司锅炉脱硫改造,削减了二氧化硫污染物的排放,完成上级下达年度减排任务;通过运行集中垃圾处理厂项目,使可镇垃圾处理实现100%无害化。

    【交通】加快“融城化”发展步伐,构筑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推进道路升级改造建设。呼武一级公路投入运营,进一步缩短了与首府中心城区的距离;协调完成武川至格根塔拉一级公路境内征地拆迁前期工作和省道104线呼市至希拉穆仁一级公路设计工作;完成可镇至后营子等8条通村公路竣工通车。

    【旅游业】彰显北魏重镇、龙凤之乡、隋唐摇篮、茶丝古道、红色胜地、绿色名县的文化内涵,推进乡村民俗、塞上草原、生态景观和休闲农业观光、历史文化体验有机融合发展的旅游业态。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区位优势,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水平,形成以哈达门高原牧场、得胜沟红色旅游、五道沟农家乐等为主导的沿大青山北部黄金旅游带;完成《武川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谋划牌楼馆、抽水蓄能电站、田园自然观光线路的合理摆布,旅游业实现了观光型向复合型的多元化经营转变。全年累计接待游客约26万人(次),实现收入约4 000万元。

    【科技】坚持以技术跨越带动产业升级战略,把科技工作定位在服务“三农”和推动全县经济技术进步的位置上,着力抓好县域主导产业的培训工作。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63场(次),举办科技讲座、咨询87场(次),培训农民16 800人(次),编写、印刷、发放特色种植技术资料513 000余份、发放各类种植管理技术农牧业实用技术光盘2 500余张,科技培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着力提高产业发展后劲和可持续竞争能力。

    【教育】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年实施重点项目8个,涉及义务教育保障资金投入9 409万元,包含特殊教育、民族学校、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建设;通过拓展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执教水平,全县共有900余人次参加培训;全县现有1 670名教职工,其中小学专任教师822名,初中专任教师363名,高中专任教师198名;高考考生一本上线87名,二本上线183名,三本上线488人,占总报名人数的60.3%,小学、初中生辍学率均为零。

    【文化】开展“文化下乡”,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全年农村电影管理站下乡放映电影1 000多场;县乌兰牧骑开展形式多样的下乡村、进社区演出;全县完成93个村农家书屋建设。编辑出版了《武川爬山歌集》,《成成烽火》《神奇武川》等影视文化作品相继面世,武川旅游文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和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

    【卫生】投资8 500万元新建标准化综合医院投入使用,全年投入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资金633万元。

    【体育】结合“三八”节组织全县妇女登山比赛;全县“移动杯”篮球赛助推“消夏”文体活动走向市民;全县“农信杯”羽毛球赛事成功举办;弘扬马背文化,完成马术文化节的举办;完成自治区首届体育大会徒步穿越赛;组织“健康进社区”活动。

    【社会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统人数8 30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 495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7 67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15 247人。将符合条件的“五七工”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城镇新增就业2 516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5 129人。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4 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武川县
  •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王雪峰(5月离任)云海(蒙古族 5月任职)

       长:云海(蒙古族 5月离任)靳春亮(5月任代县长)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成年11月离任)武文彪(11月任职)

    政协主席:张占福(11月离任)郝秀钢(11月任职)

    武装部长:张富

        委:陈源堂

    【概况】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北麓,背靠希拉穆仁草原,南临土默川平原,距呼和浩特市区33公里,县域总面积4 885平方公里,海拔1 600-2 000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0℃,无霜期11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约350毫米。全县辖63镇,93个行政村,总人口1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3万人。

    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32亿元、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3亿元、增长34.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5.38亿元、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0.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65亿万元、增长8.7%,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955.032.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0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09亿元、增长16.6%;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0 786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5 950元、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亿元、增长16.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亿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山地面积2 29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7%,丘陵面积2 588.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3%。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并有开采价值的矿藏28种之多,矿床、矿点、矿化点分布广,拥有金、银等金属矿藏,石灰石、风化煤等非金属矿藏,其中金、铁和风化煤为优势矿产。此外,武川县有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和水能资源,是投资兴建清洁能源电厂的理想所在。水资源:县境地下水主要有潜水和地表水,其中潜水42.03亿立方米,地表水1.30亿立方米。药材资源:是黄芪的主要产地,清末民初已获“正北芪之乡”美称。此外有近二百种野生药材遍布全县各地,药用价值较高的有党参、麻黄等30多种。

    【农业】坚持“抓龙头、抓特色、树品牌、建基地、带农户”的思路,全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激发农牧业生产活力。2012年,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198.68万亩,粮食总产量22.3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70.69万亩,产量65.5万吨,其中特色农产品小金瓜实现直供中南海,乡村笨鸡蛋走上人民大会堂餐桌。全县51.24万吨马铃薯取得无公害马铃薯产品认证,2万吨莜面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设施和避灾型农业,累计完成中棚建设面积1.2万亩,新建厚墙体温室800亩,高效节灌田13.78万亩,旱作稳产田15万亩。推动工业化与农牧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县农产品大多数通过467家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实现了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以创建品牌农产品为抓手,武川土豆、莜面、塞宝燕麦米等系列农产品以礼品盒走入全国各大农产品市场和超市。

    【畜牧业】在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方面,利用畜产品市场行情上涨的有利时机,全县共建成肉羊舍饲育肥场3个,养殖示范村9个,200只以上的养殖户235户,牲畜存栏量83.2万头,其中肉羊76.9万头,肉类产量1.4万吨;为优化牲畜养殖结构,全年累计购进优质种公羊3 000多头,推进千头奶牛牧场建设,为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建好“第一车间”。在特色养殖方面,发展山林虫草鸡养殖示范村120个,养殖规模60万羽,出栏40万羽。注重强化畜禽检疫免疫工作,产地检疫免疫100%

    【林业】按照创建“山水园林城镇”和打造“首府后花园”的战略目标,完成退耕还林工程3万亩,其中乔木造林2万亩,灌木造林1万亩;天保工程封山育林6万亩,人工造林4万亩,其中乔木林1万亩,灌木林3万亩;有序实施县城三大园林绿化工程,共新增绿地47.5万平方米;在继续实施天保工程、三北防护林的基础上,巩固“一镇两带三线”生态绿化成果,推进通道绿化长廊工程实施步伐;全县3000亩退耕地顺利通过国家阶段验收;完成上级下达的3万亩森林抚育试点任务;激发全民义务植树活力,共种植树木70万株;推进黄芩种植2.1万亩,果园种植苹果2 600亩;实施“两防一禁”,生态建设成果得到有效保护。2012年,被评为“生态文明先进县”。

    【水利】争取节水灌溉、安全饮水、防汛抗旱等9个水利项目建设资金4 085万元。在河道治理方面,开工建设小南河河道治理工程;拓展水源工程方面,全县新打各类机电井58眼,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2.05万亩;改善农村供水方面,按计划逐步推进16处农村生活供水工程,完成哈乐镇巨宝庄村镇生活供水工程;开展水土保持工程方面,完成照羊沟项目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0.4平方公里、完成国家水土保持坡耕地工程1.25万亩。

    【工业】按照打造新型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围绕水泥生产和石材加工、高效有机肥业、金属采选冶炼、清洁能源、农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抢抓产业转移有利时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显著提高。冀东水泥年产水泥熟料320万吨、水泥200万吨的两期生产线和两台9 000千瓦余热发电机组全面投入运营;推进武兰水泥年产150万吨水泥熟料和年产200万吨水泥的技改扩建项目投入生产;石材园区发展平台服务功能完善;永业生命素项目市场需求空间迅猛提升,风化煤资源得到高效转化利用;聚德鑫电解镍项目有序推进;风力并网发电稳步推进;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完成投资15亿元,预计2014年蓄水发电,实现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城镇建设】按照建设清新秀美、宜居亲和、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首府卫星城、打造首府后花园的目标。完成可镇总体规划和整体创意产业发展策划的修编论证,完成全县住房、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和得胜沟观光农业示范规划(讨论稿)。建成社会综合福利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环保监测大楼等项目。投资近亿元的东河治理工程启动建设。招商引资12.5亿元开发建设商品房50万平方米,廉租房7 100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搬迁188户,落实政府回购保障房552套,投资3 020万元改造旧街巷42 310米,建设垃圾转运站4座,水冲公厕8座,市政环卫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建成3个补充耕地储备库,新增耕地178公顷,为城镇建设拓展了用地保障。实施城区绿化和入城口景观绿化带工程,新增绿地47.5万平方米。2012年,被评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

    【环境保护】结合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督促削减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可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可有效削减化学需氧量(COD426吨、氨氮48吨的排放,实现上级下达年度减排任务,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通过城发热力公司锅炉脱硫改造,削减了二氧化硫污染物的排放,完成上级下达年度减排任务;通过运行集中垃圾处理厂项目,使可镇垃圾处理实现100%无害化。

    【交通】加快“融城化”发展步伐,构筑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推进道路升级改造建设。呼武一级公路投入运营,进一步缩短了与首府中心城区的距离;协调完成武川至格根塔拉一级公路境内征地拆迁前期工作和省道104线呼市至希拉穆仁一级公路设计工作;完成可镇至后营子等8条通村公路竣工通车。

    【旅游业】彰显北魏重镇、龙凤之乡、隋唐摇篮、茶丝古道、红色胜地、绿色名县的文化内涵,推进乡村民俗、塞上草原、生态景观和休闲农业观光、历史文化体验有机融合发展的旅游业态。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区位优势,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水平,形成以哈达门高原牧场、得胜沟红色旅游、五道沟农家乐等为主导的沿大青山北部黄金旅游带;完成《武川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谋划牌楼馆、抽水蓄能电站、田园自然观光线路的合理摆布,旅游业实现了观光型向复合型的多元化经营转变。全年累计接待游客约26万人(次),实现收入约4 000万元。

    【科技】坚持以技术跨越带动产业升级战略,把科技工作定位在服务“三农”和推动全县经济技术进步的位置上,着力抓好县域主导产业的培训工作。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63场(次),举办科技讲座、咨询87场(次),培训农民16 800人(次),编写、印刷、发放特色种植技术资料513 000余份、发放各类种植管理技术农牧业实用技术光盘2 500余张,科技培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着力提高产业发展后劲和可持续竞争能力。

    【教育】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年实施重点项目8个,涉及义务教育保障资金投入9 409万元,包含特殊教育、民族学校、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建设;通过拓展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执教水平,全县共有900余人次参加培训;全县现有1 670名教职工,其中小学专任教师822名,初中专任教师363名,高中专任教师198名;高考考生一本上线87名,二本上线183名,三本上线488人,占总报名人数的60.3%,小学、初中生辍学率均为零。

    【文化】开展“文化下乡”,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全年农村电影管理站下乡放映电影1 000多场;县乌兰牧骑开展形式多样的下乡村、进社区演出;全县完成93个村农家书屋建设。编辑出版了《武川爬山歌集》,《成成烽火》《神奇武川》等影视文化作品相继面世,武川旅游文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和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

    【卫生】投资8 500万元新建标准化综合医院投入使用,全年投入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资金633万元。

    【体育】结合“三八”节组织全县妇女登山比赛;全县“移动杯”篮球赛助推“消夏”文体活动走向市民;全县“农信杯”羽毛球赛事成功举办;弘扬马背文化,完成马术文化节的举办;完成自治区首届体育大会徒步穿越赛;组织“健康进社区”活动。

    【社会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统人数8 30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 495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7 67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15 247人。将符合条件的“五七工”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城镇新增就业2 516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5 129人。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4 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