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卷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 锡林巴特尔(蒙古族)
管委会主任 :高海军
【概况】乌拉盖管理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处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交界地带,与沈阳、长春、锦州等东北重要工业基地距离均在800公里以内,是锡林郭勒盟面向东北开放的重要门户。现辖巴彦胡硕镇(建制镇)和哈拉盖图农牧场、乌拉盖牧场、贺斯格乌拉牧场、水库工作委员会(国有农牧场)。土地面积5 013.67平方公里,总人口4.25万人,有蒙、汉、满、回、维吾尔、达斡尔、东乡、哈尼、朝鲜、佤、彝等11个民族。
【自然资源】乌拉盖草原是自治区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甸草原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651万亩,土壤处于大兴安岭黑钙土区向栗钙土区过渡地带,黑钙土分布最广,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约占全盟总储量的1/3,地上水总量为17.4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约78.6亿立方米,水质为淡水,且埋藏较浅,易于开采。境内主要有乌拉盖河及其支流色也勒吉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在中上游形成乌拉盖水库和贺斯格乌拉水库。乌拉盖水库位于乌拉盖河中上游,总库容2.5亿立方米,每年提供工业用水量为4 760万立方米。贺斯格乌拉水库位于色也勒吉河上游,库容2 000万立方米。境内分布大小湖泊12个,泉水23处,水质上乘,开发潜力较大。
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金、银、萤石、锌、钯、粘土、石灰石、膨润土、矿泉水、煤等,特别是煤炭、矿泉水、萤石、膨润土、石灰石等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煤炭资源现已探明储量25亿吨,预计储量100亿吨以上,与白音华和霍林河煤田属一个成煤带。
野生植物501种,分属62科256属,野生药用植物有20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珍贵野生动物有鹿、狍子、黄羊、天鹅、百灵鸟、丹顶鹤,昆虫种类达几十种。
【农业】耕地面积为39.4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9.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73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95万亩。粮食总产量6.91万吨,同比增长28.37%,其中小麦产量4.32万吨,其他粮食作物产量1.84万吨,薯类产量0.75万吨;油料产量0.75万吨,同比增长40.6%。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1 318千瓦,拖拉机1 900余台,各类配套农业机械达到4 000余台。
【畜牧业】畜牧业以西门塔尔牛与乌珠穆沁羊为主,年末大小畜存栏总头数28.75万头(只),其中羊存栏羊27.75万只,牛存栏0.90万头。全年出栏羊29.88万只,出栏牛0.59万头,出栏生猪0.28万头。肉类总产量0.69万吨。
【林业】乌拉盖地区天然林绝大部分是次生林。主要分布在贺斯格乌拉牧场北部和哈拉盖图农牧场乌力吉敖包分场南乌拉盖河北侧一带,面积55 000亩。主要树种有灌木柳、山杏、山杨、小叶锦鸡、白桦、山榆等。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巴彦胡硕镇和各农牧场,多为农田防护林、城镇村落绿化林。全年完成京津风沙源工程任务3.5万亩、城镇绿化约1 450亩,编制申报《乌拉盖管理区2010-2020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截至2012年末,累计造林25.31万亩,森林覆盖率1.2%。
【水利】乌拉盖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于5月份通过水利厅组成的专家的评审,并取得自治区水利厅、发改委批复,上报到国家水利部、发改委。水土保持重点流域治理项目安排在乌拉盖水库沃尔滚小流域实施,采取生物、工程措施综合治理15.90平方公里,已完成初步设计,待2013年资金到位后开工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建设巴彦胡硕镇防洪堤加固项目,已委托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了项目设计方案,待水利厅批复后安排在2013年实施建设。编制申报《乌拉盖水库中上游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评价报告》,并于10月底完成评审。
完成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解决巴彦胡硕镇舍伯尔图嘎查134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目标的100%;水政执法大队对管理区境内建筑业、砖厂、砂场、采石场等取水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收取水资源费12万元;严格落实水利普查工作要求,完成填表上报工作。全年自来水用水量35万吨。
【工业】全年实施盟级重点项目9项,完成工业增加值26.49亿元,增长21%。国电贺斯格乌拉露天矿、鲁新农乃庙矿井建设完成投资4.6亿元,实现原煤产量2 000万吨。围绕煤炭转化和产业延伸,积极与国电东北公司会商,督促鲁新能源公司确定技术线路和落实投资计划,国电年处理1 200万吨褐煤低温热解项目、鲁新年处理300万吨褐煤提质项目开工建设,国电自备电厂项目完成备案,年产80万吨尿素项目完成技术路线设计。马勒戈山3 000吨铅锌金属矿选场项目获得备案批复。
【城镇建设】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巴彦胡硕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对周边牧区辐射带动能力为目标,重点实施了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建设工程,集中供热和给排水主管网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增供热面积11万平方米,日处理50吨垃圾处理厂取得立项批复,日处理5 000吨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顺应居民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完成平房拆改201户,房地产开发新建、续建总建筑面积48.9万平方米。对巴彦胡硕镇适地适树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组织开展了义务植树等多种形式的绿化美化活动,城镇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开工建设贺斯格乌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对陈旧设备、老化线路全面升级改造,城镇配电设备完好率达到99%以上,执行阶梯电价惠民政策,售电量达到7 743万千瓦时,增长10.4%。认真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出台城镇精细化管理办法,年度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位居全盟第一,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城镇。
【环境保护】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签订禁牧合同967户、草畜平衡合同1 509户,74%的草牧场列入政策补贴范围。严格执行禁休牧、草畜平衡两项基本制度,日历年度牲畜控制在28万头(只)。大力实施乌拉盖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工程,科学论证乌拉盖水库对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乌拉盖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初步设计报国家发改委待批。推动生态保护重点区域退耕0.91万亩,完成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任务3.5万亩。以分场、嘎查为单元测算牧区容量,在培训引导、创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医疗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全年转移牧区人口1 082人,其中稳定转移522人。努力建设和谐矿区,在督促企业做好排土场绿化、植被恢复、疏于水循环利用等工作的同时,推动贺斯格乌拉牧场场部175户居民实现搬迁。草地植被平均高度为29.4厘米,平均盖度为79.6%,平均鲜草产草量为257.1公斤/亩,干草产草量为113.9公斤/亩。高度同比降低2.8厘米,降幅8.6%;盖度、鲜重、干重同期分别提高0.8%,0.8%,1.4%。严格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年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1%。
【交通】省道S101横穿全境,境内公路里程达到650公里,面向东北、联接周边工业区的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境内铁路里程达119公里,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融入东北市场奠定了基础。2012年开工建设三级通村油路348公里,年内交付使用90公里,有效改善牧区通行条件。
【电信】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1 800户、固定电话用户2 700户,建设基站64个,光纤长度1 200千米,3G网络覆盖三场镇,拥有4 355个网络端口和2 500个宽带用户。
【商贸服务业】完成货物周转量3.1亿吨公里,增长26%。进一步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新增个体商户363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 836万元,增长16.3%。城镇和乡村零售额分别为35 549万元、7 287万元,分别增长16.3%和16.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34 272万元,增长13.7%;住宿业675万元,增长20.9%;餐饮业7 889万元,增长28.9%。
【旅游业】打造“乌拉盖河徒步溯源之旅”旅游品牌,举办了国际传统弓邀请赛、全区青少年射箭锦标赛、第五届乌拉盖湖旅游节、牧人之家那达慕、布林泉端午节、旅游那达慕等多项活动,树立了“天边草原-乌拉盖”、“最美的天然草原”、“神奇草原、苍狼故地”等地方形象品牌。实现旅游收入7 024万元,同比增长13.1%,旅游人数达25.5万人次,同比增长14.95%。
【财政 金融】2012年地方财政总收入达11.6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全年财政总支出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 115万元,同比下降4.69%。
年末,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储银行、东乌珠穆沁旗农村信用联社3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工商银行入驻发展,贺场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投入运营。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8亿元,同比增长18.96%,各项贷款余额3.67亿元,同比增长8.6%。
各类保险机构3家,全年保险费收入1 640万元,同比增长12.87%,保险费支出630万元,同比增长25.5%。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 63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 25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 244人。农村养老保险全面启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49人。
【科技】2012年开展科技成果转化10项,有哈拉盖图农牧场1 000亩紫花苜蓿种植项目、400亩中草药种植项目;乌拉盖牧场的颗粒饲料加工和牲畜育肥项目以及2 012多脊椎、多胎肉羊新品种选育项目;贺斯格乌拉牧场西门塔尔牛育肥项目和高寒地区西门塔尔牛育种项目;巴彦胡硕镇草产品的加工转化项目,德勒哈达嘎查禁牧区草业收贮加工项目。自治区科技创新雪花肉牛养殖项目在乌拉盖管理区落户。
【教育】开工建设巴彦胡硕镇民办幼儿园,启动第二小学景观工程,教育办学硬件工程稳步推进。投资700余万元,改善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各学校和幼儿园接入全盟教育城域网,教学班级全部安装配备了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设备,实现“班班通”。完成蒙中校园景观建设,补充课桌椅650套,投资22万元购置饮水设备30台套,解决了在校学生饮用热水、纯净水问题。投资34万元,解决了在职教师统一服装问题,基础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组织公开竞聘中小学校长(园长)3名,外聘名校校长1名,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发挥。招录教师中小学教师10人、紧缺学科的特岗教师6名,教师外出培训学习100余人次。随着办学硬件环境的改善,管理区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中教学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乌拉盖中学中考成绩全盟旗县排名第一,五八年级通考全盟旗县排名进入前三位,乌拉盖蒙中考成绩全盟旗县排名第三,五八年级通考全盟旗县排名进入前三位,实现了教育办学质量新跨越2012年管理区共有全日制普通中学2所,普通中学招生202人,在校生722人,毕业生207人。小学校3所,普通小学招生31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1 592人,毕业生286人。幼儿园在院幼儿825人。
【文化】举办首届“走近乌拉盖河-乌拉盖河徒步溯源之旅”活动、第三届乌拉盖河畔的歌声群众文化艺术节、管理区首届春晚、首届“读书月”、锡林郭勒盟第五届草原歌曲电视大奖赛管理区选拔赛、中国摄影大展、“迎国庆”天边草原乌拉盖金秋名家笔会活动,以及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深入场镇、企业,开展“喜庆十八大,文化颂和谐”文化下乡活动。同时,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积极申报乌拉盖湖文化产业园区、布林泉蒙古族民俗文化村、综合型体育场馆和贺斯格淖尔草原湿地四个文化产业项目。
2012年末有线电视累计入户6 806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在全盟率先开通广播直播互动节目,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607套,在巴彦胡硕镇内的公园、广场、主要街道路口等处安装广播音响,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启动“三网融合”试点建设工程,完成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升级改造2 000户。管理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和图书馆各1座、场镇文化站和嘎查村文化活动室免费面向群众开放,博物馆正在建设当中。
【卫生】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对照创建自治区级优质服务旗县目标要求,对计生服务站、计生服务所进行全面整改。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免费开展布病筛查及农牧民健康体检,认真落实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城镇。管理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个,床位114张;卫生技术人员98人,其中医生56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卫生防疫工作人员8人,全年累计防疫12 422人次。
【体育】举办全区青少年射箭锦标赛、2012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乌拉盖国际传统射箭邀请赛、全盟第三届玛拉沁杯老年人门球赛,以及管理区首届“乒协杯”乒乓球羽毛球比赛、老年人台球赛、老年人太极拳剑比赛、老年人喜塔尔、中国象棋比赛、老年人健身秧歌比赛等赛事。
2012年末,管理区共有体育馆1座、老年门球场地2处,免费面向群众开放,可提供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身、门球等项目。
【社会保障】全年征集就业岗位3 115个,完成目标任务124.6%;安置城镇各类人员713人,完成目标任务118.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7%,低于全盟失业率目标0.13个百分点。农牧民转移就业506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 060万元,新创造就业岗位396个,担保资金规模、扶持额度和安置人员指标位于全盟前列。为590名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增补薪级工资,完成944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预调工作。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城乡“三无”及孤儿养育救助水平。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分别达到400元/月和350元/人.月,同比分别提高60元/月和70元/人.月,其中一类保障对象标准达到575元/人.月;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标准集中和分散分别达到6 400元/年和6 000元/年,同比提高1 400元/年;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标准集中和分散分别达到800元/月和600元/月,同比提高100元/月;孤儿养育标准集中和分散分别提至1 600元/月和1 300元/月,同比提高100元/月。大力推进各类高风险企业、服务业企业参加工伤保险,为233名就业困难人员申报社会保险补贴75.9万元。为管理区户籍企业续保及参加灵活就业人员给予养老保险补贴每年递增两个百分点,年内发放补贴65.92万元,受益1 393人。启动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制度,实现城乡低保同区域、同标准、同待遇,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加大低收入群众认定及城乡边缘困难群体临时救助力度,为低收入边缘群众291人发放救助资金19.99万元,切实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城乡大病救助“爱心工程”资金筹集力度,发放“爱心工程”救助金86.5万元,救助城乡贫困大病患者30人次,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全盟率先开展城乡低保人员参加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了管理区城乡困难群体“基本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爱心工程救助”的四重医疗保障体制,为567名城乡低保人员解决医疗负担重的难题。做好优抚安置拥军工作,妥善安置2名退伍士兵,出资帮扶资金10万元帮助改善边防连队办公环境。开展结对帮扶活动,11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基本生活得到稳定扶持。组织实施关爱老人活动,为206名75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津贴24.72万元。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00套,全面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完成平房拆改和危旧房改造410户,实现了平房拆改工作与城乡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
全年纳入统计制度的在岗职工总数达3 727人,同比增长8%。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3 544人,集体企业在岗职工人数19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人数164人。全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54人(其中:城镇524人,农村330人,分别比上年减少263人和632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506.4万元,同比减少130.4万元。现有社会福利机构1家,总床位数40张,共收养10人。
【人民生活】2012年,管理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2 375万元,增长15.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3 204元,增长6.39%。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1 684元,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4 816元,增长21.7%。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6 426元,增长19.3%。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9 074元,增长12.8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7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51%。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 锡林巴特尔(蒙古族)
管委会主任 :高海军
【概况】乌拉盖管理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处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交界地带,与沈阳、长春、锦州等东北重要工业基地距离均在800公里以内,是锡林郭勒盟面向东北开放的重要门户。现辖巴彦胡硕镇(建制镇)和哈拉盖图农牧场、乌拉盖牧场、贺斯格乌拉牧场、水库工作委员会(国有农牧场)。土地面积5 013.67平方公里,总人口4.25万人,有蒙、汉、满、回、维吾尔、达斡尔、东乡、哈尼、朝鲜、佤、彝等11个民族。
【自然资源】乌拉盖草原是自治区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甸草原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651万亩,土壤处于大兴安岭黑钙土区向栗钙土区过渡地带,黑钙土分布最广,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约占全盟总储量的1/3,地上水总量为17.4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约78.6亿立方米,水质为淡水,且埋藏较浅,易于开采。境内主要有乌拉盖河及其支流色也勒吉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在中上游形成乌拉盖水库和贺斯格乌拉水库。乌拉盖水库位于乌拉盖河中上游,总库容2.5亿立方米,每年提供工业用水量为4 760万立方米。贺斯格乌拉水库位于色也勒吉河上游,库容2 000万立方米。境内分布大小湖泊12个,泉水23处,水质上乘,开发潜力较大。
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金、银、萤石、锌、钯、粘土、石灰石、膨润土、矿泉水、煤等,特别是煤炭、矿泉水、萤石、膨润土、石灰石等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煤炭资源现已探明储量25亿吨,预计储量100亿吨以上,与白音华和霍林河煤田属一个成煤带。
野生植物501种,分属62科256属,野生药用植物有20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珍贵野生动物有鹿、狍子、黄羊、天鹅、百灵鸟、丹顶鹤,昆虫种类达几十种。
【农业】耕地面积为39.4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9.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73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95万亩。粮食总产量6.91万吨,同比增长28.37%,其中小麦产量4.32万吨,其他粮食作物产量1.84万吨,薯类产量0.75万吨;油料产量0.75万吨,同比增长40.6%。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1 318千瓦,拖拉机1 900余台,各类配套农业机械达到4 000余台。
【畜牧业】畜牧业以西门塔尔牛与乌珠穆沁羊为主,年末大小畜存栏总头数28.75万头(只),其中羊存栏羊27.75万只,牛存栏0.90万头。全年出栏羊29.88万只,出栏牛0.59万头,出栏生猪0.28万头。肉类总产量0.69万吨。
【林业】乌拉盖地区天然林绝大部分是次生林。主要分布在贺斯格乌拉牧场北部和哈拉盖图农牧场乌力吉敖包分场南乌拉盖河北侧一带,面积55 000亩。主要树种有灌木柳、山杏、山杨、小叶锦鸡、白桦、山榆等。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巴彦胡硕镇和各农牧场,多为农田防护林、城镇村落绿化林。全年完成京津风沙源工程任务3.5万亩、城镇绿化约1 450亩,编制申报《乌拉盖管理区2010-2020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截至2012年末,累计造林25.31万亩,森林覆盖率1.2%。
【水利】乌拉盖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于5月份通过水利厅组成的专家的评审,并取得自治区水利厅、发改委批复,上报到国家水利部、发改委。水土保持重点流域治理项目安排在乌拉盖水库沃尔滚小流域实施,采取生物、工程措施综合治理15.90平方公里,已完成初步设计,待2013年资金到位后开工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建设巴彦胡硕镇防洪堤加固项目,已委托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了项目设计方案,待水利厅批复后安排在2013年实施建设。编制申报《乌拉盖水库中上游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评价报告》,并于10月底完成评审。
完成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解决巴彦胡硕镇舍伯尔图嘎查134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目标的100%;水政执法大队对管理区境内建筑业、砖厂、砂场、采石场等取水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收取水资源费12万元;严格落实水利普查工作要求,完成填表上报工作。全年自来水用水量35万吨。
【工业】全年实施盟级重点项目9项,完成工业增加值26.49亿元,增长21%。国电贺斯格乌拉露天矿、鲁新农乃庙矿井建设完成投资4.6亿元,实现原煤产量2 000万吨。围绕煤炭转化和产业延伸,积极与国电东北公司会商,督促鲁新能源公司确定技术线路和落实投资计划,国电年处理1 200万吨褐煤低温热解项目、鲁新年处理300万吨褐煤提质项目开工建设,国电自备电厂项目完成备案,年产80万吨尿素项目完成技术路线设计。马勒戈山3 000吨铅锌金属矿选场项目获得备案批复。
【城镇建设】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巴彦胡硕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对周边牧区辐射带动能力为目标,重点实施了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建设工程,集中供热和给排水主管网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增供热面积11万平方米,日处理50吨垃圾处理厂取得立项批复,日处理5 000吨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顺应居民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完成平房拆改201户,房地产开发新建、续建总建筑面积48.9万平方米。对巴彦胡硕镇适地适树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组织开展了义务植树等多种形式的绿化美化活动,城镇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开工建设贺斯格乌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对陈旧设备、老化线路全面升级改造,城镇配电设备完好率达到99%以上,执行阶梯电价惠民政策,售电量达到7 743万千瓦时,增长10.4%。认真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出台城镇精细化管理办法,年度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位居全盟第一,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城镇。
【环境保护】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签订禁牧合同967户、草畜平衡合同1 509户,74%的草牧场列入政策补贴范围。严格执行禁休牧、草畜平衡两项基本制度,日历年度牲畜控制在28万头(只)。大力实施乌拉盖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工程,科学论证乌拉盖水库对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乌拉盖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初步设计报国家发改委待批。推动生态保护重点区域退耕0.91万亩,完成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任务3.5万亩。以分场、嘎查为单元测算牧区容量,在培训引导、创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医疗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全年转移牧区人口1 082人,其中稳定转移522人。努力建设和谐矿区,在督促企业做好排土场绿化、植被恢复、疏于水循环利用等工作的同时,推动贺斯格乌拉牧场场部175户居民实现搬迁。草地植被平均高度为29.4厘米,平均盖度为79.6%,平均鲜草产草量为257.1公斤/亩,干草产草量为113.9公斤/亩。高度同比降低2.8厘米,降幅8.6%;盖度、鲜重、干重同期分别提高0.8%,0.8%,1.4%。严格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年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1%。
【交通】省道S101横穿全境,境内公路里程达到650公里,面向东北、联接周边工业区的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境内铁路里程达119公里,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融入东北市场奠定了基础。2012年开工建设三级通村油路348公里,年内交付使用90公里,有效改善牧区通行条件。
【电信】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1 800户、固定电话用户2 700户,建设基站64个,光纤长度1 200千米,3G网络覆盖三场镇,拥有4 355个网络端口和2 500个宽带用户。
【商贸服务业】完成货物周转量3.1亿吨公里,增长26%。进一步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新增个体商户363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 836万元,增长16.3%。城镇和乡村零售额分别为35 549万元、7 287万元,分别增长16.3%和16.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34 272万元,增长13.7%;住宿业675万元,增长20.9%;餐饮业7 889万元,增长28.9%。
【旅游业】打造“乌拉盖河徒步溯源之旅”旅游品牌,举办了国际传统弓邀请赛、全区青少年射箭锦标赛、第五届乌拉盖湖旅游节、牧人之家那达慕、布林泉端午节、旅游那达慕等多项活动,树立了“天边草原-乌拉盖”、“最美的天然草原”、“神奇草原、苍狼故地”等地方形象品牌。实现旅游收入7 024万元,同比增长13.1%,旅游人数达25.5万人次,同比增长14.95%。
【财政 金融】2012年地方财政总收入达11.6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全年财政总支出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 115万元,同比下降4.69%。
年末,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储银行、东乌珠穆沁旗农村信用联社3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工商银行入驻发展,贺场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投入运营。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8亿元,同比增长18.96%,各项贷款余额3.67亿元,同比增长8.6%。
各类保险机构3家,全年保险费收入1 640万元,同比增长12.87%,保险费支出630万元,同比增长25.5%。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 63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 25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 244人。农村养老保险全面启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49人。
【科技】2012年开展科技成果转化10项,有哈拉盖图农牧场1 000亩紫花苜蓿种植项目、400亩中草药种植项目;乌拉盖牧场的颗粒饲料加工和牲畜育肥项目以及2 012多脊椎、多胎肉羊新品种选育项目;贺斯格乌拉牧场西门塔尔牛育肥项目和高寒地区西门塔尔牛育种项目;巴彦胡硕镇草产品的加工转化项目,德勒哈达嘎查禁牧区草业收贮加工项目。自治区科技创新雪花肉牛养殖项目在乌拉盖管理区落户。
【教育】开工建设巴彦胡硕镇民办幼儿园,启动第二小学景观工程,教育办学硬件工程稳步推进。投资700余万元,改善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各学校和幼儿园接入全盟教育城域网,教学班级全部安装配备了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设备,实现“班班通”。完成蒙中校园景观建设,补充课桌椅650套,投资22万元购置饮水设备30台套,解决了在校学生饮用热水、纯净水问题。投资34万元,解决了在职教师统一服装问题,基础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组织公开竞聘中小学校长(园长)3名,外聘名校校长1名,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发挥。招录教师中小学教师10人、紧缺学科的特岗教师6名,教师外出培训学习100余人次。随着办学硬件环境的改善,管理区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中教学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乌拉盖中学中考成绩全盟旗县排名第一,五八年级通考全盟旗县排名进入前三位,乌拉盖蒙中考成绩全盟旗县排名第三,五八年级通考全盟旗县排名进入前三位,实现了教育办学质量新跨越2012年管理区共有全日制普通中学2所,普通中学招生202人,在校生722人,毕业生207人。小学校3所,普通小学招生31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1 592人,毕业生286人。幼儿园在院幼儿825人。
【文化】举办首届“走近乌拉盖河-乌拉盖河徒步溯源之旅”活动、第三届乌拉盖河畔的歌声群众文化艺术节、管理区首届春晚、首届“读书月”、锡林郭勒盟第五届草原歌曲电视大奖赛管理区选拔赛、中国摄影大展、“迎国庆”天边草原乌拉盖金秋名家笔会活动,以及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深入场镇、企业,开展“喜庆十八大,文化颂和谐”文化下乡活动。同时,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积极申报乌拉盖湖文化产业园区、布林泉蒙古族民俗文化村、综合型体育场馆和贺斯格淖尔草原湿地四个文化产业项目。
2012年末有线电视累计入户6 806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在全盟率先开通广播直播互动节目,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607套,在巴彦胡硕镇内的公园、广场、主要街道路口等处安装广播音响,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启动“三网融合”试点建设工程,完成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升级改造2 000户。管理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和图书馆各1座、场镇文化站和嘎查村文化活动室免费面向群众开放,博物馆正在建设当中。
【卫生】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对照创建自治区级优质服务旗县目标要求,对计生服务站、计生服务所进行全面整改。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免费开展布病筛查及农牧民健康体检,认真落实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城镇。管理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个,床位114张;卫生技术人员98人,其中医生56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卫生防疫工作人员8人,全年累计防疫12 422人次。
【体育】举办全区青少年射箭锦标赛、2012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乌拉盖国际传统射箭邀请赛、全盟第三届玛拉沁杯老年人门球赛,以及管理区首届“乒协杯”乒乓球羽毛球比赛、老年人台球赛、老年人太极拳剑比赛、老年人喜塔尔、中国象棋比赛、老年人健身秧歌比赛等赛事。
2012年末,管理区共有体育馆1座、老年门球场地2处,免费面向群众开放,可提供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身、门球等项目。
【社会保障】全年征集就业岗位3 115个,完成目标任务124.6%;安置城镇各类人员713人,完成目标任务118.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7%,低于全盟失业率目标0.13个百分点。农牧民转移就业506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 060万元,新创造就业岗位396个,担保资金规模、扶持额度和安置人员指标位于全盟前列。为590名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增补薪级工资,完成944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预调工作。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城乡“三无”及孤儿养育救助水平。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分别达到400元/月和350元/人.月,同比分别提高60元/月和70元/人.月,其中一类保障对象标准达到575元/人.月;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标准集中和分散分别达到6 400元/年和6 000元/年,同比提高1 400元/年;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标准集中和分散分别达到800元/月和600元/月,同比提高100元/月;孤儿养育标准集中和分散分别提至1 600元/月和1 300元/月,同比提高100元/月。大力推进各类高风险企业、服务业企业参加工伤保险,为233名就业困难人员申报社会保险补贴75.9万元。为管理区户籍企业续保及参加灵活就业人员给予养老保险补贴每年递增两个百分点,年内发放补贴65.92万元,受益1 393人。启动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制度,实现城乡低保同区域、同标准、同待遇,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加大低收入群众认定及城乡边缘困难群体临时救助力度,为低收入边缘群众291人发放救助资金19.99万元,切实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城乡大病救助“爱心工程”资金筹集力度,发放“爱心工程”救助金86.5万元,救助城乡贫困大病患者30人次,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全盟率先开展城乡低保人员参加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了管理区城乡困难群体“基本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爱心工程救助”的四重医疗保障体制,为567名城乡低保人员解决医疗负担重的难题。做好优抚安置拥军工作,妥善安置2名退伍士兵,出资帮扶资金10万元帮助改善边防连队办公环境。开展结对帮扶活动,11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基本生活得到稳定扶持。组织实施关爱老人活动,为206名75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津贴24.72万元。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00套,全面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完成平房拆改和危旧房改造410户,实现了平房拆改工作与城乡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
全年纳入统计制度的在岗职工总数达3 727人,同比增长8%。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3 544人,集体企业在岗职工人数19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人数164人。全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54人(其中:城镇524人,农村330人,分别比上年减少263人和632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506.4万元,同比减少130.4万元。现有社会福利机构1家,总床位数40张,共收养10人。
【人民生活】2012年,管理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2 375万元,增长15.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3 204元,增长6.39%。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1 684元,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4 816元,增长21.7%。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6 426元,增长19.3%。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9 074元,增长12.8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7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