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卷
【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领导名录】
厅 长:长江 (蒙古族)
副厅长:王月胜 吕靖原
经济责任审计局局长:靳素平
总审计师:郭少华
副厅长:千梅海(女 朝鲜族)
纪检组长:贾苏平
【概况】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行政编制共152人,其中厅机关行政编制120人、驻海拉尔和赤峰审计处行政编制32人;审计厅机关实有人数110人,驻海拉尔和赤峰审计处实有人数30人;厅所属单位事业编制共46人,实有人数41人。
厅机关内设处室21个:办公室、人事处、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调研室、法规处、离退休人员工作处、财政审计处、行政事业审计处、金融审计处、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经贸审计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政府投资审计处、外资审计处、社会保障审计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处、企事业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处、派出审计一处、派出审计二处、审理处;自治区审计厅派出机构2个:驻海拉尔审计处、驻赤峰审计处;审计厅下设事业单位4个:内蒙古审计科研培训中心、内蒙古审计信息与计算技术服务中心、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内部审计管理中心。
【审计成果】2012年,全区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单位4 177个,其中专项审计调查99个,查出违规金额1 255 486万元,其中应上缴财政404 224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258 249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278 954万元;已上缴财政金额284 460万元,已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金额107 572万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166 850万元,已调账处理金额105 851万元。移送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处理事项8件,移交处理5人。提交审计工作报告、信息6 458篇,被批示采用3 997篇,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 25 篇。
【财政审计】
财政审计工作重点一是在全面把握财政收支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与分析了财政专项资金和非税收入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出建议和意见。二是以人大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揭示预算执行结果与人大批准的预算在规模和结构上存在的偏差,分析追加预算的合理性和追加预算审批程序的合法性,以进一步推动政府预算的完整、公开、透明。三是核实财政收入的真实性,部门综合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四是加大对税费征收和执行税收政策方面的审查力度,延伸审计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大户税费征管和缴纳情况,审查税务部门应征不征、少征和多征等擅自减、免、缓缴各种税费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查出主要问题年初收入预算编制偏低、造成超收过多追加预算过大;部分预算未细化到具体项目,专项资金立项依据不充分;滞留和超时限下拨专项资金,结转、结存各类项目资金;非税收入管理使用不规范。地税局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是:应征未征、延缓征收税费;预征税费和违规委托代收代缴税款;违规减免税款;部门决算不实等。对于审计查出的问题,均提出了改进建议,并依法进行处理处罚。
政府审议审计报告2012年7月,自治区审计厅长江厅长代表自治区政府向人大作了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自治区人大审议通过了审计工作报告。会前,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主持召开了政府第七次常务会议,对审计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这是自治区审计机关成立以来自治区政府第一次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在肯定审计工作的同时,会议就如何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出了要求。巴特尔主席强调:“对于审计发现的各种问题,各级政府和预算执行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地进行处理和整改,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精细化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坚持惩防并举,严格规范财政运行程序,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各部门、单位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警觉,不能什么钱都敢花、什么钱都敢用,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要有预防措施,堵塞漏洞,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金融审计】全区9个盟市审计局对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呼和浩特金谷农村合作银行等12家单位2011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调查。这是自治区审计厅首次对全区农村信用社系统进行抽样审计调查,以“掌握情况、揭示风险、规范经营、促进发展”为目标,调查了解自治区农信社2011年度资产状况、经营绩效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自治区农信社系统在资产管理和业务经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着力揭示影响其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促进全区农信社系统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加强管理,真正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行政事业审计】对自治区公安厅2011年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与审计署济南特派办共同组织全区和12个盟市45个旗县的审计机关对自治区所辖的50个县2006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在摸清调查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抽查了初中206所、小学777所,涉及初中在校生19.07万人、小学在校生46.54万人,分别占2011年初中、小学总数的49.64%、48.23%。组织自治区三级审计机关对全区2010至2012年3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对呼和浩特市校安工程实施了“上审下”。审计综合报告上报自治区政府后,自治区副主席作出批示。
【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创新审计思路,对全区2010至2011年度生态建设资金开展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此项审计,不仅对全区近年来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资金进行了全面审计,而且还把民生资金作为重点,将涉及全区广大农牧民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草原生态补偿资金以及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补助资金纳入审计范围,为维护广大农牧民切身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区共审计有关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500多个,调查建设项目800多个,走访农牧民8 800多户,审计资金总额达200多亿元。通过审计,不仅查处了滞留、挤占挪用等各类违纪违规资金22亿元,也查出了生态建设工程监管不到位、招投标流于形式、变相侵害农牧民利益等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还反映出违规占用草场、林地以及工程项目投向不合理、后期管护不到位、损失浪费等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副主席王玉明作了重要批示,自治区政府批转了审计结果报告,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关盟市党政领导对审计报告作了批示,并对审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为进一步推进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继续推行政府工程必审制度。一是组织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审计局统一对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4所高校新校区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审计调查,审计查出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等违规金额142 526万元。二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开展部分盟市的中小河流整治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滞留资金、未进行招投标、多付工程款、多计工程量、设计深度不够、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社保资金审计】2月至4月,根据国家的部署,全区抽调609名审计人员组成97个审计组,对全区11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本级和98个旗县(区、市)的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福利资金等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并延伸调查了740家企业、196个村(居)委会和196家医院。自治区审计厅及时成立了以长江厅长为组长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全区动员和部署工作。审计期间,审计厅领导分别到各盟市、旗县进行了督查指导,现场协调,针对审计涉及的海量的业务数据,专门成立了数据采集小组,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通过数据比对和查询,查出符合保障条件的特殊人员未纳入保障103 407人、重复参加各项社会保障59 793人,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33 024人次,违规享受待遇4 599.61万元。审计还查出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不到位202 682.93万元、违规使用社会保障资金40 130.27万元、银行少计社保基金存款利息4 493.09万元,以及社保资金使用效益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自治区审计厅的突出表现得到审计署的充分肯定,厅社会保障审计处荣立集体三等功。
【经济责任审计】全年共对14个盟市、厅局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至12月31日,完成经济责任审计1 258人,其中任中审计417人,离任849人。全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突出了以下重点:一是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规定》的实施意见,加深理解,抓好落实,就《规定》的宣传贯彻情况在7个盟市、部分党中央驻呼企业和自治区本级企业范围内开展了调研。二是扩大审计结果运用和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全区各级审计机关重点在提高审计质量上下功夫,力求在审计结果中反映出领导干部执行政策情况,分析出领导干部重大决策措施产生的影响,从而为干部考核提供依据。三是改进方法,提高效益。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将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财政决算审计等经常性审计相结合,一次进点完成两项目标任务。既有效解决了审计资源不足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又做到了使审计成果统一开发和利用,节约了审计费用,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
【外资审计】完成审计署授权审计国外贷援款项目11个,查出各类违规金额62 504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63 428万元,提出审计建议22条,移送有关部门处理事项4件,上报各类信息、简报和专题报告11篇。
【审计质量管理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召开全区审计工作座谈会,确定提高审计质量的具体措施,强调全区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始终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增强“三个第一位”的观念,要求广大审计人员把追求审计质量当作一种责任,严格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行为、突出重点,强化各个环节监控、力求多出精品项目。针对自治区审计信息化硬件建设不落后、但认识上有差距以及推广使用不足、计算机人才短缺等问题,厅党组明确提出“跟着走、不落后”的工作思路,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和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具有便捷、高效的重要作用,是促进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审计工作成效的必要条件。自治区审计厅制发了《2012年至2014年审计信息化建设规划》。
全年有15个审计项目深入开展计算机审计,在吉兰泰盐业公司审计项目中,解决了ERP管理模式下大型企业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的难题。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全国社保资金计算机审计任务,采集整理全区社保系统7个年度的社保资金财务和业务数据2.13T,对1 887个统计表文件进行了整理校验。5月,自治区金审二期工程通过了审计署及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联合验收。
在全区组织了全国审计系统AO2011版培训认证考试,培训479人、参加考试458人。推广审计会商系统的应用,成功转播了审计署集中整训、企业审计、金融审计、社保审计等5期视频培训班。
【队伍建设】在队伍建设上,继续倡导厅党组2008年提出的审计机关的共产党员要争做“五个方面的模范”。在创建和谐社会活动中,厅党组于2008年向审计干部提出要保持“六个健康”的倡议,即:审计干部要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思维健康、心态健康、行为健康、作风健康。5年来,队伍建设思路经过实践检验,符合审计工作实际,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为推动全区审计工作发挥了指导作用。
一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先进、争优秀、比贡献。2012年,审计厅被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集体。二是加大了选人用人的力度,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任用40名处级干部、轮岗交流22名干部、遴选4名公务员,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三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全年共举办39期培训班,培训2 015人次,先后派出127人次赴区外参加培训,选派16人到审计署特派办进行为期一年的实战锻炼。四是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树立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塑造审计精神。
【审计政务公开】以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审计厅党组坚持从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府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审计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努力探索和创新做好审计政务公开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总结归纳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办法,为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创造了公开透明的良好环境,全年共依申请公开审计、行政公文、政务信息77件,向社会公示审计结果3篇。
【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领导名录】
厅 长:长江 (蒙古族)
副厅长:王月胜 吕靖原
经济责任审计局局长:靳素平
总审计师:郭少华
副厅长:千梅海(女 朝鲜族)
纪检组长:贾苏平
【概况】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行政编制共152人,其中厅机关行政编制120人、驻海拉尔和赤峰审计处行政编制32人;审计厅机关实有人数110人,驻海拉尔和赤峰审计处实有人数30人;厅所属单位事业编制共46人,实有人数41人。
厅机关内设处室21个:办公室、人事处、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调研室、法规处、离退休人员工作处、财政审计处、行政事业审计处、金融审计处、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经贸审计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政府投资审计处、外资审计处、社会保障审计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处、企事业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处、派出审计一处、派出审计二处、审理处;自治区审计厅派出机构2个:驻海拉尔审计处、驻赤峰审计处;审计厅下设事业单位4个:内蒙古审计科研培训中心、内蒙古审计信息与计算技术服务中心、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内部审计管理中心。
【审计成果】2012年,全区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单位4 177个,其中专项审计调查99个,查出违规金额1 255 486万元,其中应上缴财政404 224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258 249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278 954万元;已上缴财政金额284 460万元,已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金额107 572万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166 850万元,已调账处理金额105 851万元。移送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处理事项8件,移交处理5人。提交审计工作报告、信息6 458篇,被批示采用3 997篇,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 25 篇。
【财政审计】
财政审计工作重点一是在全面把握财政收支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与分析了财政专项资金和非税收入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出建议和意见。二是以人大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揭示预算执行结果与人大批准的预算在规模和结构上存在的偏差,分析追加预算的合理性和追加预算审批程序的合法性,以进一步推动政府预算的完整、公开、透明。三是核实财政收入的真实性,部门综合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四是加大对税费征收和执行税收政策方面的审查力度,延伸审计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大户税费征管和缴纳情况,审查税务部门应征不征、少征和多征等擅自减、免、缓缴各种税费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查出主要问题年初收入预算编制偏低、造成超收过多追加预算过大;部分预算未细化到具体项目,专项资金立项依据不充分;滞留和超时限下拨专项资金,结转、结存各类项目资金;非税收入管理使用不规范。地税局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是:应征未征、延缓征收税费;预征税费和违规委托代收代缴税款;违规减免税款;部门决算不实等。对于审计查出的问题,均提出了改进建议,并依法进行处理处罚。
政府审议审计报告2012年7月,自治区审计厅长江厅长代表自治区政府向人大作了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自治区人大审议通过了审计工作报告。会前,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主持召开了政府第七次常务会议,对审计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这是自治区审计机关成立以来自治区政府第一次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在肯定审计工作的同时,会议就如何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出了要求。巴特尔主席强调:“对于审计发现的各种问题,各级政府和预算执行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严肃认真地进行处理和整改,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精细化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坚持惩防并举,严格规范财政运行程序,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各部门、单位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警觉,不能什么钱都敢花、什么钱都敢用,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要有预防措施,堵塞漏洞,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金融审计】全区9个盟市审计局对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呼和浩特金谷农村合作银行等12家单位2011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调查。这是自治区审计厅首次对全区农村信用社系统进行抽样审计调查,以“掌握情况、揭示风险、规范经营、促进发展”为目标,调查了解自治区农信社2011年度资产状况、经营绩效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自治区农信社系统在资产管理和业务经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着力揭示影响其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促进全区农信社系统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加强管理,真正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行政事业审计】对自治区公安厅2011年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与审计署济南特派办共同组织全区和12个盟市45个旗县的审计机关对自治区所辖的50个县2006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在摸清调查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抽查了初中206所、小学777所,涉及初中在校生19.07万人、小学在校生46.54万人,分别占2011年初中、小学总数的49.64%、48.23%。组织自治区三级审计机关对全区2010至2012年3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对呼和浩特市校安工程实施了“上审下”。审计综合报告上报自治区政府后,自治区副主席作出批示。
【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创新审计思路,对全区2010至2011年度生态建设资金开展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此项审计,不仅对全区近年来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资金进行了全面审计,而且还把民生资金作为重点,将涉及全区广大农牧民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草原生态补偿资金以及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补助资金纳入审计范围,为维护广大农牧民切身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区共审计有关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500多个,调查建设项目800多个,走访农牧民8 800多户,审计资金总额达200多亿元。通过审计,不仅查处了滞留、挤占挪用等各类违纪违规资金22亿元,也查出了生态建设工程监管不到位、招投标流于形式、变相侵害农牧民利益等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还反映出违规占用草场、林地以及工程项目投向不合理、后期管护不到位、损失浪费等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副主席王玉明作了重要批示,自治区政府批转了审计结果报告,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关盟市党政领导对审计报告作了批示,并对审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为进一步推进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继续推行政府工程必审制度。一是组织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审计局统一对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4所高校新校区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审计调查,审计查出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等违规金额142 526万元。二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开展部分盟市的中小河流整治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查出滞留资金、未进行招投标、多付工程款、多计工程量、设计深度不够、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社保资金审计】2月至4月,根据国家的部署,全区抽调609名审计人员组成97个审计组,对全区11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本级和98个旗县(区、市)的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福利资金等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并延伸调查了740家企业、196个村(居)委会和196家医院。自治区审计厅及时成立了以长江厅长为组长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全区动员和部署工作。审计期间,审计厅领导分别到各盟市、旗县进行了督查指导,现场协调,针对审计涉及的海量的业务数据,专门成立了数据采集小组,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通过数据比对和查询,查出符合保障条件的特殊人员未纳入保障103 407人、重复参加各项社会保障59 793人,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33 024人次,违规享受待遇4 599.61万元。审计还查出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不到位202 682.93万元、违规使用社会保障资金40 130.27万元、银行少计社保基金存款利息4 493.09万元,以及社保资金使用效益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自治区审计厅的突出表现得到审计署的充分肯定,厅社会保障审计处荣立集体三等功。
【经济责任审计】全年共对14个盟市、厅局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至12月31日,完成经济责任审计1 258人,其中任中审计417人,离任849人。全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突出了以下重点:一是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规定》的实施意见,加深理解,抓好落实,就《规定》的宣传贯彻情况在7个盟市、部分党中央驻呼企业和自治区本级企业范围内开展了调研。二是扩大审计结果运用和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全区各级审计机关重点在提高审计质量上下功夫,力求在审计结果中反映出领导干部执行政策情况,分析出领导干部重大决策措施产生的影响,从而为干部考核提供依据。三是改进方法,提高效益。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将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财政决算审计等经常性审计相结合,一次进点完成两项目标任务。既有效解决了审计资源不足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又做到了使审计成果统一开发和利用,节约了审计费用,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
【外资审计】完成审计署授权审计国外贷援款项目11个,查出各类违规金额62 504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63 428万元,提出审计建议22条,移送有关部门处理事项4件,上报各类信息、简报和专题报告11篇。
【审计质量管理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召开全区审计工作座谈会,确定提高审计质量的具体措施,强调全区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始终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增强“三个第一位”的观念,要求广大审计人员把追求审计质量当作一种责任,严格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行为、突出重点,强化各个环节监控、力求多出精品项目。针对自治区审计信息化硬件建设不落后、但认识上有差距以及推广使用不足、计算机人才短缺等问题,厅党组明确提出“跟着走、不落后”的工作思路,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和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具有便捷、高效的重要作用,是促进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审计工作成效的必要条件。自治区审计厅制发了《2012年至2014年审计信息化建设规划》。
全年有15个审计项目深入开展计算机审计,在吉兰泰盐业公司审计项目中,解决了ERP管理模式下大型企业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的难题。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全国社保资金计算机审计任务,采集整理全区社保系统7个年度的社保资金财务和业务数据2.13T,对1 887个统计表文件进行了整理校验。5月,自治区金审二期工程通过了审计署及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联合验收。
在全区组织了全国审计系统AO2011版培训认证考试,培训479人、参加考试458人。推广审计会商系统的应用,成功转播了审计署集中整训、企业审计、金融审计、社保审计等5期视频培训班。
【队伍建设】在队伍建设上,继续倡导厅党组2008年提出的审计机关的共产党员要争做“五个方面的模范”。在创建和谐社会活动中,厅党组于2008年向审计干部提出要保持“六个健康”的倡议,即:审计干部要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思维健康、心态健康、行为健康、作风健康。5年来,队伍建设思路经过实践检验,符合审计工作实际,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为推动全区审计工作发挥了指导作用。
一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先进、争优秀、比贡献。2012年,审计厅被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集体。二是加大了选人用人的力度,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任用40名处级干部、轮岗交流22名干部、遴选4名公务员,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三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全年共举办39期培训班,培训2 015人次,先后派出127人次赴区外参加培训,选派16人到审计署特派办进行为期一年的实战锻炼。四是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树立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塑造审计精神。
【审计政务公开】以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审计厅党组坚持从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府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审计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努力探索和创新做好审计政务公开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总结归纳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办法,为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创造了公开透明的良好环境,全年共依申请公开审计、行政公文、政务信息77件,向社会公示审计结果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