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卷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长:张铁网
副局长:谢绍清(无党派)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刘波
党组成员 副局长:张立忠
党组成员 总工程师:娜日莎(女 蒙古族)
党组成员 副局长:马达
党组成员 计量院院长:吕金华
【概况】全系统努力践行“民生为本、民信为天”的质监核心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十字方针,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成功承办全区质量暨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认真部署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贯彻落实《纲要》方案,以自治区政府名义出台了《贯彻落实纲要2012年行动计划》。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实施安居畅行工程,推进蓝天碧水工程。
【质量管理】内蒙古伊利公司被教育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包头市稀土开发区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首批全国稀土新材料知名品牌示范区,162个QC小组发表成果。首次开展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公布了第一批51家内蒙古A级质量信用企业;与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质量教育的通知》,并配套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规范》。在鄂尔多斯市举办2012年内蒙古首届高层质量论坛,论坛会对研究内蒙古质量发展的思路措施,推进质量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质量奖】自《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评审实施细则》发布后,相继制定11个规范化的标准文本,组建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评审员专家库。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兴泰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5家企业获首届主席质量奖。自治区政府表彰48个“质量兴区”工作先进单位,99名质量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名牌产品】编制《内蒙古自治区2012-2014年名牌发展培育目录》,2012年评选了77个内蒙古名牌产品。至此,全区共有名牌企业167个,名牌产品218个。
【质量月活动】围绕“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主题,开展“质量月”活动,“实验室开放日”、群众满意度调查、质量进校园、进社区、质量志愿者服务、大学生义务质量监督服务活动,推动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参与质量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
【食品质量监管】扎实推进“放心乳粉从内蒙古做起”行动,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电子追溯体系建设,自治区政府已确定在全区推广鄂尔多斯市食品小作坊集中监管和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的做法。鄂尔多斯市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全国首家“创建国家食品生产安全示范城市”试点。加大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力度,安排2 611个批次监督抽查和1 623个批次风险监测,合格率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9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2012年全区共检测食品23 618个批次,合格22 570个批次,合格率95.56%。创新食品监管方式,建立食品安全责任约谈机制,约谈生产企业53次、地方政府15次、基层质监局16次。连续第二年开展食品企业和基层监管互查活动,共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96项,向企业提出整改要求1 860条次,向旗县质监部门提出监管改进要求63条,互查活动取得实效。
【食品专项整治】大力开展乳粉制固态成型制品、添加剂、奶酒、螺旋藻、牛肉干、肉制品、月饼、白酒、明胶等17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妥善应对乳制品泵含量异常、白酒塑化剂等突发事件,杜绝了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生产许可】2012年,新发食品生产许可证485家企业,换证445家企业、变更224家企业,注销105家企业,对8 164户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审查登记,并纳入监管范围。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将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影响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作为自治区监督抽查重点,共抽查2 945家企业生产的3 656种产品,其中2 620家3 306种产品合格,抽样合格率达90.4%,与上年相基本持平。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从二季度开始首次对抽查不合格产品及相关信息以局公告形式公布,同时在中国消费与质量网和内蒙古质监局网站公布。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批示,组织开展羊绒制品专项整治,检查生产企业127家,销售企业41家,抽查羊绒产品87批次,样品合格率75.9%,查处问题企业15家,假冒伪劣羊绒产品得到有效遏制。
制定《关于吊销、注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程序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报材料的相关要求》。完成1 161家工业企业分类监管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企业动态监管系统投入使用,各地已录入企业信息1 282家。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书264张,依法注销证书26张。对722家获证企业开展监督检查,查处无证企业86家。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组织开展打击非法特种设备生产经营,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的专项整治。立案查处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856起,结案率为96%;开展电梯起重机械专项整治。检查4 263家使用单位、98家电梯安装维保企业、下达安全指令书489余份,对全区2 844台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逐台按新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整改804台,封停36台;开展电站锅炉专项整治。全区共检查了151个电站锅炉使用单位的534台锅炉,对存在问题的企业下达115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开展游乐设施专项整治。对全区206家使用单位,349台设备进行了检查,下达安全指令书103份,查封3台套涉嫌无证制造游乐设施;开展气瓶专项整治。完成对全区484家气体充装站、23家检验站的整治工作。督促整改气瓶充装站45家,检验气瓶37.28万只,报废各类气瓶4.3万只。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制定《焊接绝热气瓶检验与评定》地方标准,完成《起重机械维修保养服务规范》等5个地方标准的讨论稿;推进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和气瓶电子标签监管系统的应用;制定实施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办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全区特种设备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平台,4个盟市已实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理论考试机考化和实际操作考试模拟化。
【节能减排】完成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118份,锅炉设计文件鉴定75份,工业锅炉新产品定型试验42台,在用锅炉能效测试869台。有资质的在用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已达到11个。积极开展工业锅炉节能技改工作。阿拉善盟晨宏力化工公司等25家锅炉使用单位对锅炉进行节能改造,节能效果十分显著。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被自治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授予“十一五”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农业标准化】国家13个、自治区7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第二年启动工作进展顺利。其中,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薯种植标准化示范区,被全国马铃薯大会确定为现场观摩参观点,该项目承担单位为内蒙古民丰薯业有限公司。
【服务标准化】发布《蒙古族部落服饰》地方标准,填补了我国民族传统服饰地方标准的空白。《内蒙古蒙餐标准》已审定批准。“库伦荞麦”、“太和小米”、“固阳燕麦”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内蒙古烟草公司包头市公司的物流配送、包头市瑞洁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保洁服务和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的国家森林公园原生态旅游服务3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考核评估合格项目。南木鄂伦春猎民部落等4家企业为自治区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包头发电分公司,已通过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企业审查。内蒙古华电辉腾锡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申请国标委标准化良好行为“AAA”级企业。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申报国家第四批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单位。
【制修订标准】制修订地方标准64项,审定批准标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156%。自治区地方标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上升为国家标准。
【计量管理】加强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计量器具检测工作,全区共检定计量器具98万台件,受检率达到97.8%。新建计量标准101项、换证33项。与3 495家单位签订了《商业服务诚信计量承诺书》。对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494家耗能5 000吨标煤以上的大型生产企业进行了耗能计量数据采集。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医用强检计量器具、加油机、公路汽车衡、电子计价秤、热量表等计量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计量违法案件687起,有效规范了市场计量行为。
【执法打假】认真履行执法打假职能,由集中整治向常态化监管转变,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以执法打假‘利剑’行动为标志,开展农资打假下乡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9.3万人次,查处违法案件6 019起,其中查办大案要案201起,罚没款1.01亿元,涉案假冒伪劣产品货值9 982万元。查办案件数量、涉案货值、处罚金额都实现历史性突破。
【科技兴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兴检工作的意见》,编制《自治区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关于质检系统国家质检中心规划与能力建设分级管理实施意见》。完善科技质监工作领导负责制,并将科技质监能力建设纳入年底工作考核。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科技项目28个,比上年度提高56%,其中,技术改造项目23项。首次参加自治区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共申报科技项目19项。
【技术机构建设】8月30日,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发文批复,自治区锅检所、特检所、建材所、石化所、电子所全部由“所”改为院,进一步明确了职责任务、内设机构、经费拨款形式。理顺和调整了区直12个技术机构和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新增职能47项。成立建筑阻燃材料、石材产品自治区级质检中心,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建设煤炭产品及其分中心、煤矿安全计量器具产品、羊绒制品、蒙古族食品、汽车零配件装备类产品、马铃薯产品等7个国家中心。开展全区技术机构能力建设达标验收工作,对区局直属9家技术机构和盟市级26家直属技术机构能力建设进行实地验收,对13家旗县级技术机构能力建设达标工作进行抽查;对58家安检机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举办机动车安检机构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培训班3期,培训510人。发放安检机构资格许可证书22张。
【基础建设】启动自治区计量研究基地和特种设备检验基地2个基地、4个盟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7个盟市气瓶站或特检中心、以及24个旗县局综合检测楼,共计37个建设项目,开工面积超过14.5万平方米,累计投入已超过16亿元。
【队伍建设】制定下发《2012年度内蒙古质监系统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考核评分标准》和《对系统内年终综合考核排名末位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的制度》,推荐考察处级干部31人,调整56人;对12个单位的98名科级干部的任免职事项进行审核、备案;对系统内公务员队伍的基础信息进行整理修订,采集单位编码120个,完善公务员数据库。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85人,评出高级工程师36人,工程师80人。完成全区系统事业单位津补贴清理汇总工作,保证了下一步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时的工资总量准确核定;指导全系统事业单位完成2 952人的岗位聘用备案、聘用合同鉴定、岗位变动工资审批工作。
【文化宣传】把质监文化建设与法治质监、科技质监、和谐质监建设和质监形象建设结合起来,与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质监文化氛围。“质量之光”大型文艺汇演、“感动质监人物”评选及巡回演讲,成为内蒙古质监文化建设的精彩亮点。在内蒙古新闻媒体设“质监民生”、“天天质监”、“质监看台”、“质量报告”、“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等专栏和专版,在《中国质量报》发表稿件283篇,在自治区主流媒体发表856篇,在盟市级主流媒体发表2 842篇,对全社会监督产品质量、制售假冒伪劣和监督质检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长:张铁网
副局长:谢绍清(无党派)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刘波
党组成员 副局长:张立忠
党组成员 总工程师:娜日莎(女 蒙古族)
党组成员 副局长:马达
党组成员 计量院院长:吕金华
【概况】全系统努力践行“民生为本、民信为天”的质监核心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十字方针,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成功承办全区质量暨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认真部署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贯彻落实《纲要》方案,以自治区政府名义出台了《贯彻落实纲要2012年行动计划》。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实施安居畅行工程,推进蓝天碧水工程。
【质量管理】内蒙古伊利公司被教育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包头市稀土开发区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首批全国稀土新材料知名品牌示范区,162个QC小组发表成果。首次开展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公布了第一批51家内蒙古A级质量信用企业;与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质量教育的通知》,并配套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规范》。在鄂尔多斯市举办2012年内蒙古首届高层质量论坛,论坛会对研究内蒙古质量发展的思路措施,推进质量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质量奖】自《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评审实施细则》发布后,相继制定11个规范化的标准文本,组建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评审员专家库。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兴泰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5家企业获首届主席质量奖。自治区政府表彰48个“质量兴区”工作先进单位,99名质量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名牌产品】编制《内蒙古自治区2012-2014年名牌发展培育目录》,2012年评选了77个内蒙古名牌产品。至此,全区共有名牌企业167个,名牌产品218个。
【质量月活动】围绕“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主题,开展“质量月”活动,“实验室开放日”、群众满意度调查、质量进校园、进社区、质量志愿者服务、大学生义务质量监督服务活动,推动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参与质量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
【食品质量监管】扎实推进“放心乳粉从内蒙古做起”行动,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电子追溯体系建设,自治区政府已确定在全区推广鄂尔多斯市食品小作坊集中监管和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的做法。鄂尔多斯市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全国首家“创建国家食品生产安全示范城市”试点。加大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力度,安排2 611个批次监督抽查和1 623个批次风险监测,合格率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9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2012年全区共检测食品23 618个批次,合格22 570个批次,合格率95.56%。创新食品监管方式,建立食品安全责任约谈机制,约谈生产企业53次、地方政府15次、基层质监局16次。连续第二年开展食品企业和基层监管互查活动,共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96项,向企业提出整改要求1 860条次,向旗县质监部门提出监管改进要求63条,互查活动取得实效。
【食品专项整治】大力开展乳粉制固态成型制品、添加剂、奶酒、螺旋藻、牛肉干、肉制品、月饼、白酒、明胶等17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妥善应对乳制品泵含量异常、白酒塑化剂等突发事件,杜绝了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生产许可】2012年,新发食品生产许可证485家企业,换证445家企业、变更224家企业,注销105家企业,对8 164户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审查登记,并纳入监管范围。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将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影响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作为自治区监督抽查重点,共抽查2 945家企业生产的3 656种产品,其中2 620家3 306种产品合格,抽样合格率达90.4%,与上年相基本持平。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从二季度开始首次对抽查不合格产品及相关信息以局公告形式公布,同时在中国消费与质量网和内蒙古质监局网站公布。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批示,组织开展羊绒制品专项整治,检查生产企业127家,销售企业41家,抽查羊绒产品87批次,样品合格率75.9%,查处问题企业15家,假冒伪劣羊绒产品得到有效遏制。
制定《关于吊销、注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程序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报材料的相关要求》。完成1 161家工业企业分类监管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工业企业动态监管系统投入使用,各地已录入企业信息1 282家。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书264张,依法注销证书26张。对722家获证企业开展监督检查,查处无证企业86家。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组织开展打击非法特种设备生产经营,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的专项整治。立案查处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856起,结案率为96%;开展电梯起重机械专项整治。检查4 263家使用单位、98家电梯安装维保企业、下达安全指令书489余份,对全区2 844台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逐台按新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整改804台,封停36台;开展电站锅炉专项整治。全区共检查了151个电站锅炉使用单位的534台锅炉,对存在问题的企业下达115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开展游乐设施专项整治。对全区206家使用单位,349台设备进行了检查,下达安全指令书103份,查封3台套涉嫌无证制造游乐设施;开展气瓶专项整治。完成对全区484家气体充装站、23家检验站的整治工作。督促整改气瓶充装站45家,检验气瓶37.28万只,报废各类气瓶4.3万只。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制定《焊接绝热气瓶检验与评定》地方标准,完成《起重机械维修保养服务规范》等5个地方标准的讨论稿;推进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和气瓶电子标签监管系统的应用;制定实施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工作质量考核办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全区特种设备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平台,4个盟市已实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理论考试机考化和实际操作考试模拟化。
【节能减排】完成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118份,锅炉设计文件鉴定75份,工业锅炉新产品定型试验42台,在用锅炉能效测试869台。有资质的在用锅炉能效测试机构已达到11个。积极开展工业锅炉节能技改工作。阿拉善盟晨宏力化工公司等25家锅炉使用单位对锅炉进行节能改造,节能效果十分显著。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被自治区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授予“十一五”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农业标准化】国家13个、自治区7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第二年启动工作进展顺利。其中,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薯种植标准化示范区,被全国马铃薯大会确定为现场观摩参观点,该项目承担单位为内蒙古民丰薯业有限公司。
【服务标准化】发布《蒙古族部落服饰》地方标准,填补了我国民族传统服饰地方标准的空白。《内蒙古蒙餐标准》已审定批准。“库伦荞麦”、“太和小米”、“固阳燕麦”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内蒙古烟草公司包头市公司的物流配送、包头市瑞洁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保洁服务和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的国家森林公园原生态旅游服务3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考核评估合格项目。南木鄂伦春猎民部落等4家企业为自治区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包头发电分公司,已通过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企业审查。内蒙古华电辉腾锡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申请国标委标准化良好行为“AAA”级企业。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申报国家第四批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单位。
【制修订标准】制修订地方标准64项,审定批准标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156%。自治区地方标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上升为国家标准。
【计量管理】加强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计量器具检测工作,全区共检定计量器具98万台件,受检率达到97.8%。新建计量标准101项、换证33项。与3 495家单位签订了《商业服务诚信计量承诺书》。对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494家耗能5 000吨标煤以上的大型生产企业进行了耗能计量数据采集。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医用强检计量器具、加油机、公路汽车衡、电子计价秤、热量表等计量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计量违法案件687起,有效规范了市场计量行为。
【执法打假】认真履行执法打假职能,由集中整治向常态化监管转变,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以执法打假‘利剑’行动为标志,开展农资打假下乡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9.3万人次,查处违法案件6 019起,其中查办大案要案201起,罚没款1.01亿元,涉案假冒伪劣产品货值9 982万元。查办案件数量、涉案货值、处罚金额都实现历史性突破。
【科技兴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兴检工作的意见》,编制《自治区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关于质检系统国家质检中心规划与能力建设分级管理实施意见》。完善科技质监工作领导负责制,并将科技质监能力建设纳入年底工作考核。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科技项目28个,比上年度提高56%,其中,技术改造项目23项。首次参加自治区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共申报科技项目19项。
【技术机构建设】8月30日,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发文批复,自治区锅检所、特检所、建材所、石化所、电子所全部由“所”改为院,进一步明确了职责任务、内设机构、经费拨款形式。理顺和调整了区直12个技术机构和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新增职能47项。成立建筑阻燃材料、石材产品自治区级质检中心,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建设煤炭产品及其分中心、煤矿安全计量器具产品、羊绒制品、蒙古族食品、汽车零配件装备类产品、马铃薯产品等7个国家中心。开展全区技术机构能力建设达标验收工作,对区局直属9家技术机构和盟市级26家直属技术机构能力建设进行实地验收,对13家旗县级技术机构能力建设达标工作进行抽查;对58家安检机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举办机动车安检机构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培训班3期,培训510人。发放安检机构资格许可证书22张。
【基础建设】启动自治区计量研究基地和特种设备检验基地2个基地、4个盟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7个盟市气瓶站或特检中心、以及24个旗县局综合检测楼,共计37个建设项目,开工面积超过14.5万平方米,累计投入已超过16亿元。
【队伍建设】制定下发《2012年度内蒙古质监系统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考核评分标准》和《对系统内年终综合考核排名末位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的制度》,推荐考察处级干部31人,调整56人;对12个单位的98名科级干部的任免职事项进行审核、备案;对系统内公务员队伍的基础信息进行整理修订,采集单位编码120个,完善公务员数据库。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85人,评出高级工程师36人,工程师80人。完成全区系统事业单位津补贴清理汇总工作,保证了下一步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时的工资总量准确核定;指导全系统事业单位完成2 952人的岗位聘用备案、聘用合同鉴定、岗位变动工资审批工作。
【文化宣传】把质监文化建设与法治质监、科技质监、和谐质监建设和质监形象建设结合起来,与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质监文化氛围。“质量之光”大型文艺汇演、“感动质监人物”评选及巡回演讲,成为内蒙古质监文化建设的精彩亮点。在内蒙古新闻媒体设“质监民生”、“天天质监”、“质监看台”、“质量报告”、“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等专栏和专版,在《中国质量报》发表稿件283篇,在自治区主流媒体发表856篇,在盟市级主流媒体发表2 842篇,对全社会监督产品质量、制售假冒伪劣和监督质检工作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