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3卷  /  教育

2013卷

  • 呼伦贝尔学院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王志

    党委副书记 院长:朱玉东

    党委副书记 纪检委书记:李雅梅(女)

    党委委员 副院长:德力(蒙古族)王广利 郭伟忠(达斡尔族)张德柱(蒙古族)梁秀梅(女)

    党委委员 组织部部长:张国栋

    党委委员 院长助理:常海(蒙古族)

    党委委员 党政办主任:乌云达来(蒙古族)

    【概况】呼伦贝尔学院是一所立足呼伦贝尔,服务内蒙古,面向全国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学院的前身为4所专科学校,即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伦贝尔盟分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4所专科学校开始招收本专科学生,奠定了呼伦贝尔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1993年,原呼伦贝尔盟行署批准四校合并组建呼伦贝尔大学;1997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四校合并组建专科层次的呼伦贝尔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晋升为本科院校。

    学院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分东、西、北三个校区,主体在东校区,西校区为初等教育学院,北校区为附属中学。学院占地面积近1700亩,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的体育馆、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科技实验大楼等,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23万余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00余万元,固定资产总值5亿余元。

    学院现有22个院系,教职工1178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4人,博士学位人员30人,硕士学位人员442人,在读博士22人,在读硕士74人。外聘客座教授100余人,以及来自欧美等国的外教1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1805人,其中,本科生9872人,专科生1780人,预科生114人,留学生39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3000余人。

    学院专业设置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有47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部分专业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形成相对完善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现有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7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3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7项,确定院级重点学科7个、院级特色学科8个。学院主办的蒙汉文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期刊。

    学院努力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自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6万余人。近年来,学院承担了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设有草原生态研究所、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院、游牧文化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培训中心、俄罗斯蒙古国情研究所、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20余个科研机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先争优和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一年来,学院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党总支被自治区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有8个基层党组织、10名党员分别获得自治区高工委、呼伦贝尔市委的表彰和奖励。学院的“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一年来完成了基础调研、制定帮扶计划、赠送帮扶物资以及提供智力支持等环节的各项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

    【党建工作】一是通过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推进学习领导型班子建设;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完善领导班子决策议事制度;强化作风建设,努力构建团结、和谐、务实的领导集体;二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发展、选树先进典型和加强统一战线及群团组织方面深入开展党建工作;三是完善干部选用机制,通过届中考核调整,切实加强了部门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学院整体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

    【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2012年全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是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做好招生、职称评聘、大宗物品采购、大额资金支出、基建项目招投标等方面工作。四是强化监督,完善监督检查措施,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五是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六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和行风建设。

    【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增强本科意识的学习讨论,学分制的强力推进,双学士学位教育的启动,扎实开展评估整改工作;进一步完善三级课程建设体系和逐级提升的良性发展机制;稳步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加强实验室管理,推进了实验室工作改革和创新;大力提升质量意识,通过第二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有效地推进了内涵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学院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如知名歌唱家布仁巴雅尔,添补了学院民族艺术学科带头人的空白;加强教学管理,推进质量工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开展社会名家讲坛和文化大讲堂活动,推动学风建设;成立“草原生态研究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院及北方少数民族艺术团”,成立专门机构,切实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彰显办学特色;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创造条件,新增设了农学、舞蹈等专业。

    【科研工作】成功召开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加强科研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夯实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在课题申报上,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项目,注重发挥科技服务实效。课题数量和质量及所获经费资助上再创学院新高。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如“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讨会”、“全国高校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联席会议”、“第二届现代中国俄语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进一步扩大学院的影响和声誉,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学院学报质量进一步提高,高教研究进一步深入。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广筑平台,相互借鉴,通过承办会议、外出培训及首届辅导员、班主任职业技能大赛,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交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制定《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实施细则》,发挥其导向功能,推进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发展;开展学院首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研立项工作;注重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精心打造赋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学院首批校园文化精品重点项目30个,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宿舍文化节、名家讲坛、文化大讲堂、摄影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文化育人载体,不断完善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模式;扎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新渠道、新思路,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和学院新闻网等;学院在全区高校2012年学生工作、维护高校稳定创建平安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和资助管理工作等四项评估中均获先进达标学校。

    【对外交流与合作】2012年,先后有俄罗斯、蒙古国、新加坡等国的高校教育组织及个人共8批次、64人次来访学院,学院派出4批次、6人次出访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有关教育组织;招收俄、蒙留学生42人,派出赴俄、蒙等国实习生15名,接收国外实习生38名;进一步加强对外籍专家、留学生的管理,不断提升外籍专家和留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环境,提高了服务水平。2012年获“一级涉外院校”荣誉称号。

    【内部管理】招生就业工作  新生报到率稳中有升;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44%,其中本科生就业率达96.95%,签约就业逐年提高,就业呈良性发展趋势。资助学生数和资助资金额度不断增大,资助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在校学生的一致好评。

    人事管理工作  积极推进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成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分级设置等工作,大力实施“草原英才”工程,认真做好人才引进与服务工作。

    成人教育工作  不断创新成人教育办学形式,积极拓展办学领域,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经济与社会效益逐年递增,服务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

    图书馆建设加强图书馆建设,发挥教辅作用。积极主动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充分发挥自身职能,队伍建设、管理能力、服务水平都得到较大程度的加强与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保障成效显著。2012年又建成两栋学生公寓并投入使用,运动场、育人广场、成功路等项目正在建设中,综合教学楼、东山专家公寓、教职工住宅楼等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完成。大范围进行绿化和美化校园工程,栽种树木近3000株,东山新校园山体绿化已起步,校容校貌得到了改观,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创建平安校园  切实抓好防范工作。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加大校园技防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园监控系统;完善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稳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呼伦贝尔学院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王志

    党委副书记 院长:朱玉东

    党委副书记 纪检委书记:李雅梅(女)

    党委委员 副院长:德力(蒙古族)王广利 郭伟忠(达斡尔族)张德柱(蒙古族)梁秀梅(女)

    党委委员 组织部部长:张国栋

    党委委员 院长助理:常海(蒙古族)

    党委委员 党政办主任:乌云达来(蒙古族)

    【概况】呼伦贝尔学院是一所立足呼伦贝尔,服务内蒙古,面向全国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学院的前身为4所专科学校,即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伦贝尔盟分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4所专科学校开始招收本专科学生,奠定了呼伦贝尔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1993年,原呼伦贝尔盟行署批准四校合并组建呼伦贝尔大学;1997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四校合并组建专科层次的呼伦贝尔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晋升为本科院校。

    学院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分东、西、北三个校区,主体在东校区,西校区为初等教育学院,北校区为附属中学。学院占地面积近1700亩,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的体育馆、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科技实验大楼等,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23万余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00余万元,固定资产总值5亿余元。

    学院现有22个院系,教职工1178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4人,博士学位人员30人,硕士学位人员442人,在读博士22人,在读硕士74人。外聘客座教授100余人,以及来自欧美等国的外教1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1805人,其中,本科生9872人,专科生1780人,预科生114人,留学生39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3000余人。

    学院专业设置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有47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部分专业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形成相对完善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现有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7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3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7项,确定院级重点学科7个、院级特色学科8个。学院主办的蒙汉文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期刊。

    学院努力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自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6万余人。近年来,学院承担了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设有草原生态研究所、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院、游牧文化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培训中心、俄罗斯蒙古国情研究所、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20余个科研机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先争优和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一年来,学院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党总支被自治区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有8个基层党组织、10名党员分别获得自治区高工委、呼伦贝尔市委的表彰和奖励。学院的“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一年来完成了基础调研、制定帮扶计划、赠送帮扶物资以及提供智力支持等环节的各项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

    【党建工作】一是通过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推进学习领导型班子建设;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完善领导班子决策议事制度;强化作风建设,努力构建团结、和谐、务实的领导集体;二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发展、选树先进典型和加强统一战线及群团组织方面深入开展党建工作;三是完善干部选用机制,通过届中考核调整,切实加强了部门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学院整体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

    【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2012年全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是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做好招生、职称评聘、大宗物品采购、大额资金支出、基建项目招投标等方面工作。四是强化监督,完善监督检查措施,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五是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六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和行风建设。

    【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增强本科意识的学习讨论,学分制的强力推进,双学士学位教育的启动,扎实开展评估整改工作;进一步完善三级课程建设体系和逐级提升的良性发展机制;稳步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加强实验室管理,推进了实验室工作改革和创新;大力提升质量意识,通过第二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有效地推进了内涵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学院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如知名歌唱家布仁巴雅尔,添补了学院民族艺术学科带头人的空白;加强教学管理,推进质量工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开展社会名家讲坛和文化大讲堂活动,推动学风建设;成立“草原生态研究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院及北方少数民族艺术团”,成立专门机构,切实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彰显办学特色;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创造条件,新增设了农学、舞蹈等专业。

    【科研工作】成功召开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加强科研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夯实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在课题申报上,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项目,注重发挥科技服务实效。课题数量和质量及所获经费资助上再创学院新高。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如“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讨会”、“全国高校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联席会议”、“第二届现代中国俄语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进一步扩大学院的影响和声誉,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学院学报质量进一步提高,高教研究进一步深入。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广筑平台,相互借鉴,通过承办会议、外出培训及首届辅导员、班主任职业技能大赛,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交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制定《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实施细则》,发挥其导向功能,推进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发展;开展学院首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研立项工作;注重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精心打造赋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学院首批校园文化精品重点项目30个,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宿舍文化节、名家讲坛、文化大讲堂、摄影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文化育人载体,不断完善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模式;扎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新渠道、新思路,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和学院新闻网等;学院在全区高校2012年学生工作、维护高校稳定创建平安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和资助管理工作等四项评估中均获先进达标学校。

    【对外交流与合作】2012年,先后有俄罗斯、蒙古国、新加坡等国的高校教育组织及个人共8批次、64人次来访学院,学院派出4批次、6人次出访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有关教育组织;招收俄、蒙留学生42人,派出赴俄、蒙等国实习生15名,接收国外实习生38名;进一步加强对外籍专家、留学生的管理,不断提升外籍专家和留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环境,提高了服务水平。2012年获“一级涉外院校”荣誉称号。

    【内部管理】招生就业工作  新生报到率稳中有升;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44%,其中本科生就业率达96.95%,签约就业逐年提高,就业呈良性发展趋势。资助学生数和资助资金额度不断增大,资助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在校学生的一致好评。

    人事管理工作  积极推进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成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分级设置等工作,大力实施“草原英才”工程,认真做好人才引进与服务工作。

    成人教育工作  不断创新成人教育办学形式,积极拓展办学领域,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经济与社会效益逐年递增,服务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

    图书馆建设加强图书馆建设,发挥教辅作用。积极主动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充分发挥自身职能,队伍建设、管理能力、服务水平都得到较大程度的加强与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保障成效显著。2012年又建成两栋学生公寓并投入使用,运动场、育人广场、成功路等项目正在建设中,综合教学楼、东山专家公寓、教职工住宅楼等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完成。大范围进行绿化和美化校园工程,栽种树木近3000株,东山新校园山体绿化已起步,校容校貌得到了改观,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创建平安校园  切实抓好防范工作。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加大校园技防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园监控系统;完善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稳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