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2卷  /  企业选介

2022卷

  • 央企内蒙古区域公司
  • 发布时间:07-05
  • 来源:
  •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概况】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控股管理的股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股东持股比例:中国华能集团公司70%,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至2021年底公司运行装机容量2064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855万千瓦占比90%新能源装机209万千瓦占比10%),煤炭产能2600万吨资产总额781.4亿元员工总数1.53万人,所属单位26个。拥有7个装机超百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上都电厂直送京津唐电网,魏家峁电厂是自治区首个特高压外送电厂;承担着内蒙古自治区8个盟市1.65亿平方米居民供热和部分重点工业企业的用气任务;是煤、电、热协同发展,发展新能源等产业的能源企业。

    【主要生产指标】  2021年,完成发电量9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完成煤炭产量1830万吨同比增长33.5%完成供热量8123万吉焦,同比持平;完成能源保供各项任务。供电煤耗完成304.77克/千瓦时同比降低2.97克/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完成7.79%,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  抓实抓细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司系统保持“零感染”。全面贯彻今冬明春能源保供要求,所有供热电厂全部提前供热,1.65亿平方米居民供热得到有效保障。加大控“非停”考核奖惩力度,累计非计划停运14次,同比下降36%,8家单位全年无非停,12台机组连续运行超过300天,15台机组连续运行超过200天。在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竞赛中,5台机组获得5A优胜机组奖,18台次机组获奖,创公司历年最好成绩。检修管理进一步强化,建成锅炉风机、油动机2座检修基地,自主完成18台机组检修任务,2台机组自主检修后连续运行超过100天。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9.9%。

    【经营管理】  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公司及时转变思路,提质增效,增收节支,紧盯电量、燃料两个关键要素,充分发挥产业协同优势,优化发电时序,争取政策支持,结算电价大幅提升。抢抓市场机遇,强力推进煤炭板块增产保供扩销,煤炭产业同比增利;公司保持稳健的经营态势。

    【企业发展】  成立新能源发展领导小组和区域工作组,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全面布局,主动作为,全力以赴争取新能源项目资源,争取到新能源开发规模130万千瓦,其中核准备案85万千瓦。魏家峁60万千瓦国家重点风光基地外送风电项目完成政府公示。锡林郭勒盟85万千瓦风电、润达10万千瓦光伏投入商业运营。完成锡林郭勒盟、达拉特旗、包头、乌兰察布等大基地项目申报工作。上都160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土建施工完成50%,达电五期工程全面开工。

    【企业改革】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达到91%。18家发电企业完成三项制度改革,完成高头窑井下市场化用工改革,公司本部完成机构撤并与人员调整。全口径劳动用工压减1675人,发电企业全口径用工人员效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同比提升61%。合理控制企业法人户数,2021年压减法人2户,法人总户数降至38户。持续处置资不抵债、“两非”企业,蒙华乌海热电公司完成登记注销,辽宁能港完成破产清算,兴绿农业完成股权转让,收购煤业公司所持北能公司39%股权。

    【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  公司系统两级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381次,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26期、领导干部培训班4期。公司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并全部完成908项办实事清单。庆祝建党百年,组织“永远跟党走”主题系列活动,开展职工文艺演出等20余项重大活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改革发展深度融合。加强干部上下交流、青工素质提升。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公司全局性会议时间缩短20%以上,赴基层单位专项检查大幅减少。

    【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压紧压实“两个责任”,聚焦关键领域精准监督执纪,受理信访举报127件,办结108件。全过程加强风险量化分析和监测预警,下发纪律检查意见书27份、监督意见书7份、风险提示书1份,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打开新局面。

    【荣誉】  2月,公司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授予先进会员企业荣誉称号。

    【要事】  4月26日,公司与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签署新能源基地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在和林发电公司一期工程周边成立电力工业园区,建设“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共同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清洁绿色、安全高效能源示范基地。4月28日,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炳华,副总经理锡斌在包头出席第一届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大会。会上,锡斌代表公司与固阳县政府、三一重能集团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在包头市固阳县共同开发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一体化融合基地。5月,中电联发布2020年度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公司有14台机组获得18个奖项,创历年最好成绩。12月31日,公司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重点产业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仲刚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石油分公司

     

    【概况】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石油分公司简称内蒙古石油分公司2001年2月成立,主要在内蒙古地区从事成品油零售、直销和批发以及润滑油、燃料油及非油品的销售等业务。截至2021年底,公司下辖9个盟市分公司,11个机关部室中心1个控股公司内蒙古有限公司1个参股公司高速石化公司。拥有在营加油376座,其中加气站36座,在营油库8座,资产总额53亿元职工总数2544人。

    【履行油气保供责任】  2021年10月后,国际原油价格高企,成品油市场价格屡创新高。特别是柴油终端销售市场一度出现十几年未遇的“油荒”。在极端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主动站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源资源供应的政治高度,对各盟市分公司下达硬任务释放成品油库存,协调总部调配自有炼厂油品配置资源,油品不涨价、经营不惜售,全力维护自治区成品油市场稳定。

    【拓展新能源项目】  创新开发充电合作模式,完成年度光伏项目和充电桩建设任务。呼和浩特秋岭公园加油站充分利用场地优势,打造成为首座风能光伏发电智能加油站。

    【转型发展】  推进“柴油转天然气”。细化可研论证、手续完善、设备采购安装、改造建设进度、验收投营等六大模块,落实时间节点和责任人,逐站倒排投营时间,新增天然气销售站点6座LNG销售增长48%。

    【中国石化新能源北方研究中心项目】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地区投资、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公司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建设中国石化新能源北方研究中心,引入集团公司的全国“两院”院士及科研人员,开展氢能储运销技术和区域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路线氢能制备和干热岩资源开发利用、新型煤化工绿色产业发展研究。至年末,项目进展顺利。

    【环保隐患治理】  完成赤峰油库紧急切断等17项安全隐患和呼市油库清污分流改造等5项环保隐患治理。开展黄河流域库站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2021年首次被集团公司评为“A档绿色企业”称号。

    【政治优势转化】  落实“第一议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在集团公司党史学习教育第十指导组帮扶下,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紧密结合,完成8个专题学习研讨,召开庆祝建党百年暨高质量党建推进会,公司领导班子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员工急难愁盼问题91项。建立“大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制修订30余项党建工作制度。建立督导机制,党建平台应用三率均达到100%。将党员发展名额向基层库站、党员空白班组倾斜,党员占比提高近9个百分点,库站空白班组党员覆盖率100%。打造企业文化,提炼出“与服务者同行、以奋斗者为本、为学习者赋能”的核心价值理念,弘扬蒙古马精神,不断增强干部员工的文化自信。董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

     

    【概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呼和浩特石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占地200万平方米,是中国石油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唯一炼油化工企业。公司原名呼和浩特炼油厂,曾隶属华北石油管理局、华北油田公司,是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工程之一,与二连油田开发、阿赛输油管线并称内蒙古三项石油工程。公司从1988年开始筹建1990年7月29日破土动工,1992年9月29日一次投产成功。中国石油重组改制后,于2000年7月1日划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直接管理,正式更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至2021年底在册员工1652人大专以上学历1087人;设有11个机关处室、5个直属单位、10个二级单位。

    呼和浩特石化炼油加工规模500万吨/年固定资产原值81.97亿元14套炼油装置、1套化工装置及配套系统;配套建设有长庆呼和浩特原油管道和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成品油管道。主要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聚丙烯树脂、石油苯、工业硫黄等6大类13种产品,主要满足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及河北周边地区市场需求,出口蒙古国。全年加工原油392.51万吨,实现轻质油收率76.8%,综合商品率92.2%炼油综合能耗69.17千克标准油/吨原油,新鲜水单耗0.47吨/吨,综合损失率0.50%。销售收入217.94亿元、税费71.41亿元盈利14.71亿元。净利润11.03亿元。

    【生产运行】  注重现场管控,推进平稳率收窄工作,呼和浩特石化公司监控的平稳率累计99.92%,同比增长0.05%。加强生产变更管理,开展生产变更预约、风险辨识,编制变更方案,强化对操作人员交底、培训,确保生产变更平稳受控。加强工艺防腐管理,严格原料和公用工程介质品质管控,强化设备及管线测厚、过热点监测,夯实装置长周期运行基础。加强冬季设备管线防冻凝管理,建立台账做到风险排查全覆盖,确保冬季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加强装置大检修运行末期保障运行工作,全面梳理排查影响装置运行的问题隐患,实行分级分类管控,精准防控措施,催化装置平稳运行41个月,创历史最好水平。推进机泵状态监测全覆盖,持续开展机泵振动攻关治理,实现全厂无D区运行机泵的管控目标。落实装置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做好大检修准备工作,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建立例会制度,反复修改完善大检修方案,为优质高效完成大检修任务奠定基础。

    【安全环保】  严格安全生产记分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记分管理制度,累计违章违规问题安全记分124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保证作业风险受控。严格现场监护到位,把住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最后一道关口。持续加大QHSE体系建设力度,推行值班现场“小审核”和专家生产异常专项审核,注重将体系建设融入日常管理中,提升QHSE体系建设水平。成立环保专班,强化VOCs达标排放和异味治理,将环保设施纳入生产装置统一管理,提升环保治理水平。

    【提质增效】  2021年,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依据形势变化,加强项目动态管控,累计增效1.29亿元。建立健全“事前算赢”管理机制,开好每月1次的经济活动分析会、每月两次的生产经营策略分析会,落实季度考核兑现,促进提质增效措施落地。优化产品结构,全年生产聚丙烯15.7万吨,同比增长5.4%推动甲基叔丁基醚MTBE互供,供给宁夏石化甲基叔丁基醚MTBE1800吨实现增效约150万元。优化蒸汽平衡和瓦斯平衡,提升加热炉热效率,提高直供料比例,2021年实现节能量3038吨标煤,节水量4.19万立方米。全年产品出厂合格率100%。拓展获取原油资源渠道2021年12月16日,巴彦原油通过汽车运输顺利入厂。加大成品油出口力度,2021年10月出口成品油2.02万吨创单月出口历史新高,为蒙古国燃油短缺提供紧急支援。

    【计划优化】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推进丙烷脱氢项目建设,至2021年底,土建完成90%、设计完成95%、采购完成60%。航煤接卸与储存设施改造项目进入施工末期。推进智能化炼油厂建设,通过“优化催化装置主分馏塔取热,提高蒸汽产量”等9个生产优化方案,为生产精益运行注入科技力量。着力推进信息化工作,自主研发推送包括“平稳率异常”“物料平稳异常”等8个模块的信息数据,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平稳运行。2021年5月19日,公司与中国航油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呼和浩特新机场场外航煤输油管线签订了首站投资建设框架协议。落实与天野化工合资合作项目,相继开展化肥甲醇业务评估、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尽职调查、法律尽职调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人事专项调研等工作,项目按计划推进。

     

    image.png 

    2021年5月19日,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与中国航油集团物流有限公司签订呼和浩特新机场场外航煤输油管线首站投资建设框架协议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提供)

     

    【管理体系融合】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推进管理创新工作,申报的两篇论文分别获评2021年度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论文一等奖和优秀成果二等奖。落实集团公司对标分析研讨会精神,深化对标对表工作,深化雷达图应用,促进对标对表工作再提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行领导人员选拔竞聘模式,促进干部队伍规范化建设。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公司参赛选手在全国油气开发专业、集团公司组织的技能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组织开展班组长TOS精益管理培训,强化培训效果应用,推动班组建设向精益管理迈进。突出合规、风险管控,以内控测试为抓手,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image.png 

    2021年10月19日至23日,公司组织2021年班组长TOS精益管理培训(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提供)

     

    【人才建设】  2021年,呼和浩特石化参赛选手在集团和国家各类竞赛中获得1金、2银、6铜的成绩。6月,呼和浩特石化举办中国石油2021年东部企业联赛化学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集团公司东部地区的6家炼化和销售企业60余名裁判员、参赛选手、领队、教练员参加竞赛。呼和浩特石化获得个人1金2银2铜,团体第一名,团队项目第二名和优秀组织奖。同月,在集团公司2021年炼化企业催化裂化装置设备员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2枚铜牌。7月,在第三届全国油气开发专业聚丙烯装置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2枚铜牌和优秀组织奖。

    与石油工业出版社合作,创办炼化企业首家中油书店,建设一个图书室和两个图书角,5000余册图书供员工免费借阅。呼和浩特石化连续13年举办迎新年赠书活动,利用中油书店平台举办HSE体系知识大讲堂,开展HSE管理咨询专家韩文成的新书首发式,石油工业出版社向公司赠书仪式等系列主题活动,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学习阅读环境,助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扶贫帮困】  按照“精准帮扶、分级帮扶、分类帮扶”的原则,对帮扶对象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帮扶对象全覆盖、不遗漏、不重复。2021年元旦春节、中秋国庆期间,集中帮扶困难员工家庭304户次,发放帮扶资金159.82万元。在金秋助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家庭收入情况和特殊困难情况界定帮扶对象,帮扶10户困难家庭子女求学,发放助学金3.5万元。加强日常帮扶人员的管理,对突发变故造成困难家庭进行应急帮扶,帮扶11户困难家庭度过难关,发放帮扶资金9.02万元。全年帮扶人员325人次,发放帮扶资金172.34万元。

    【和谐企业建设】  开展反内盗宣传教育,从人防、物防、技防入手,强化源头防范和风险管控,重点时期升级管控,呼和浩特石化治安秩序和谐稳定。加强保密培训教育,组织违规存储涉密信息全覆盖排查,消除泄密风险。开展信访维稳重点群体及风险隐患大排查,强化特殊时期维稳管控,受到集团公司电报嘉勉。制定并推进公司健康计划,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员工心理健康评估,引导员工主动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完成102号楼产权证的办理和幼儿园移交工作,协调解决“三供”移交后续问题,保障矿区服务质量。宣传落实集团公司重病保障项目政策,2021年呼和浩特石化有10余名重病员工享受到重病保障政策的福利待遇,切实保障公司员工权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呼和浩特石化持续强化疫情防控,贯彻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和集团公司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推进疫苗接种,严格外来入厂人员和公司外出返厂人员疫情管控,筑牢疫情防线。协调有关部门在宝石花医院设置疫苗接种点,在册员工两针疫苗接种1537人接种率96.8%。组织全员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承包商人员签订率达到100%。为呼和浩特石化基层各单位科学配发防护口罩、消毒液、测温枪、洗手液等日常防护用品,储备防护服520套,有效保障防疫物资供应。充分利用“呼石化防控办公室”“呼石化疫情防控工作”等微信群,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和公司防控指令,及时掌握防疫相关信息。坚持“员工和家属并重、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并重”原则,保持警惕,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严密防范,牢牢守住工作场所“零疫情”的底线,实现公司“不发生一例感染、不因疫情导致停工”的工作目标。何淑华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

     

    【概况】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粮集团公司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油的经营管理,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中央事权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重要骨干企业。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简称:中储粮集团内蒙古分公司组建于2003年10月,是中储粮集团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性管理机构,内设7个处室,在全区管理14个直属库和1个粮油质监中心,分布在自治区11个盟市乌海市除外39个旗县区,负责内蒙古地区中央储备粮油及各类政策性粮油的储存管理。

    【落实调控政策】  中储粮集团内蒙古分公司改革购销运营机制,加大“六统一”轮换机制贯彻力度,落实24小时决策审批,灵活运用先购后销、先销后购、边销边购的轮换方式,采取购销双向竞价模式,做到“一库一策、精准施策”,轮换购销中心和直属企业“两个积极性”得到提升,购销工作效率高、措施实,轮换购销创效下好成绩。同时探索购销两头延伸布局,购销中心与直属企业转作风、转思想,转方式,增能力,主动融入市场,着力推进购销两头延伸。在收购端,与大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掌控一手粮源;在销售端,与大型终端用粮企业对接,开展银、企、商深度合作,提升轮换“销终端”比例,拓宽粮食销售渠道,实现粮食优质优价。购销两头延伸切实打通粮食购销中间环节,从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方面作出有益探索,为购销改革提供保障。

    【夯实“两个确保”基础】  中储粮集团内蒙古分公司加强储粮全链条全过程管理,突出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管控,精益化开展粮情分析和实时在线监控,推动库存管理更加规范、质量管控更加严格,2021年度“标准仓、规范库”复评审100%达标,有4家直属库被评为集团公司“标杆库”。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制订实施分公司仓储科技创新三年发展规划,以开展“零内循环,保水内循环,调质内循环”为目标,开展智能化粮仓建设。仓容建设有序落实、高标准推进。2021年集团公司批复分公司建仓项目15个,建设仓容95万吨,投资概算11.3亿元。2021年分公司辖区自有资金和维修改造投资计划建设项目115个,总投资1.8亿元,仓储基础设施得到巩固提升,进一步夯实“两个确保”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

    【发挥保供稳市作用】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储粮集团内蒙古分公司及直属企业响应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号召,落实保供稳市政策,切实保障地方粮食加工企业复工复产需要,充分发挥调控主力军作用。各直属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多种方式开展粮食收购,推行“一站式”售粮服务,在少数民族地区开通“蒙汉双语服务窗口”,推广“惠三农”售粮APP,截至年末,辖区累计注册用户达3.3万人,关注人数达3.7万人,累计预约车数达3.4万辆,预约数量126.9万吨。

    【强化内部风险管控】  中储粮集团内蒙古分公司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梳理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110多项,建立分年度“立改废”工作台账,新建和修订制度58项,经营管理权限决策清单更加清晰,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推进“法治中储粮建设”,组织法务人员和律师开展法务工作调研和普法送法到企业活动,企业和干部员工依法治企水平进一步提升。对辖区监督检查实现全覆盖,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机制有效建立,首次实施分公司批复建仓项目跟踪审计,全年累计开展工程项目、经济责任审计59个,节省资金800余万元。推进内部改革,制定并实施分公司改革方案及其配套的1+N机制,企业经济平稳运行.14家直属企业全部盈利,完成预期目标的109.88%。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公众开放日活动】  2021年,中储粮集团内蒙古分公司策划和组织11家直属库,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开展以“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为主题的第四届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围绕储粮技术创新、粮库智能化管理、绿色环保储粮、服务“三农”、爱粮节粮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向社会公众展示现代“大国粮仓”的独特魅力,让公众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使科技绿色储粮和中储粮责任理念深入社会、深入公众。年内有46篇新闻通讯报道刊载新华网、人民网及自治区主流媒体,其中有4篇被选登“学习强国”,中储粮的社会传播面和影响力持续提升,进一步树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信心,展现“国之大者”的社会责任担当。付天一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概况】  2021年是“再创一个新蒙牛”战略落地的第一年。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集团”实现强开局,整体业绩呈现高增长、高质量、可持续的强大韧性,为实现五年目标打下基础。在中粮集团带领下,蒙牛集团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保障质量、提升品质、做优品牌,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奶业振兴,助力国民经济行稳致远。蒙牛集团围绕“消费者至爱、国际化、更具责任感、文化基因强大、数智化”的战略画像,做好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全年收入881.42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50.255亿元同比增42.6%。蒙牛旗下各品类均取得领先行业的高速增长,特仑苏、优益C、每日鲜语、随变等明星单品持续创造最佳销售记录。蒙牛产品为中国消费者首选乳品品牌之一,旗下常温、低温、冰品、鲜奶、奶粉、奶酪等主要业务,均取得增长,多个品类保持行业第一。常温、低温、鲜奶在内的蒙牛液态奶收入765.144亿元,同比增12.9%,其中高端白奶特仑苏营收业绩超300亿元,成为全球乳业第一大单品。冰淇淋收入42.40亿元,同比增长61%奶粉业务收入49.491亿元。

    【品牌影响力扩大】  2021年,蒙牛各大品类推陈出新,不断满足消费者对营养改善、健康免疫、绿色环保的更高需求。特仑苏推出沙漠有机纯牛奶,优益C凭借自主研发菌种发布系列新品原生高倍营养奶鲜菲乐Fairlife成功上市。不断创新与消费者沟通方式,打造更加年轻化、有温度、负责任的品牌形象。“每日鲜语”回收塑料瓶,打造出中国第一条废塑料再生环保路。“随变”冰淇淋首次签约虚拟偶像RICHBOOM凭借“年轻力”屡屡出圈。

    在体育IP合作上,蒙牛坚持长期主义,再度携手国际足联成为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

    【提升全球资源整合力】  蒙牛以全球最严标准为消费者打造一杯好奶。2021年,蒙牛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从技术引进、品牌布局、标准升级、公司治理等维度打造“世界品质”。年内,蒙牛收购东南亚冰淇淋领先品牌艾雪Aice,推进印尼等地业务拓展,不断加强大洋洲优质奶源与领先产能协同,加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蒙牛与可口可乐合资组建的“可牛了”,把风靡北美的高端乳品和膜技术带到中国市场。中国乳业产业园八期项目顺利投产,为中国乳业抢占科研创新、智能制造、供应链交易、组织与人才“四大高地”。

    持续推进的“欧盟对标项目”,2021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多措并举对114项原料指标、38项产品指标进行升级,实现主要品类品质达到欧盟标准,成为中国唯一一家经SGS通标公司认证的企业。

    【公司治理】  2021年,蒙牛集团完成董事会成员变更。新任董事会组成更加多元,任期更加合理,体现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战略能力进一步加强、ESG管理更加优化,为持续推进现代化公司治理、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更好体系支撑。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蒙牛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2021年,蒙牛斩获中国食品行业MSCIESG最高评级BBB,蝉联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分股,获评全国公益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中华慈善奖”,位列国资委“央企ESG·先锋50指数”第2名。更好的“国家队”履责模式,支撑蒙牛的业绩增长。

    蒙牛把产业链完整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探索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在全国布局的十大产业集群,直接和间接带动全国150万农牧民增收致富。仅“中国乳业产业园30万头奶源基地”项目,每年推动内蒙古超过220万吨青贮、苜蓿、燕麦等饲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牧民增加收入近9亿元。“不让贫困山区学生输在营养起跑线”,蒙牛长期开展营养普惠工程,持续为欠发达地区学生捐赠学生奶。截至2021年,该工程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惠及学生2500万以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行动中,在云南、青海、四川抗震救灾,在河南暴雨灾害现场,都能看见蒙牛产品、捐赠物资和志愿者的身影。蒙牛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承诺“携全产业链降碳,率行业之先实现碳中和”。2021年,蒙牛获“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旗下22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蒙牛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有机牧场入选UNGC《企业碳中和路径图》优秀案例。

    【铸就强大文化内驱力】  2021年,蒙牛以“消费者第一第一第一”为主线推进文化建设,打造贯穿全年的各类主题活动,让企业文化入脑入心践于行,把组织力转化为强大生产力。蒙牛通过培育、引进内外部专业团队,打造研发创新的主力军,通过举办“创新大赛”“牛客松”等活动,培育“异想才能天开”的价值观,鼓励广大员工开展多领域自主创新。

    12月蒙牛对使用22年的LOGO进行焕新。新LOGO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草原、母亲河、牛角等图文结构元素,延续消费者认知。同时,主要图形元素突破边框,扩大内涵,展现出“脚踏草原、放眼全球、仰望星空”的博大胸怀,体现勇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蒙牛,正向着“草原牛、世界牛,全球至爱,营养二十亿消费者”的愿景迈进。

    【数智化创新力提升】  从新品研发,到智能制造,再到数智奶源智慧牧场建设,蒙牛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其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化动力。2021年,蒙牛形成“一把手”挂帅的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达成“一片天、一张图、N场仗”的共识,规划应用场景化、能力服务化、数据融合化、技术组件化、资源共享化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的升级应用,给蒙牛带来成果。全面推动智能工厂改造,通过对现有60多个工厂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供应链全面优化。蒙牛沈阳工厂成功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人机协同作业”“产品质量优化”和“基于数字孪生的制造”项目入选2021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荣誉】  1月12日,国务院扶贫办发布《2020年企业精准扶贫案例名单通告》,蒙牛综合扶贫、产业扶贫案例入选其中,成为案例50佳。

    【要事】  4月初,由蒙牛承担筹建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完成筹建任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验收通过,蒙牛建成乳业唯一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之一,中国乳业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助力中国乳业抢占“四大高地”。7月6日,蒙牛旗下公司收购中国圣牧约10.5亿普通股,成为中国圣牧最大股东。7月13日,蒙牛以非公开发行方式持有妙可蓝多股份比例达28.46%,成为后者控股股东。10月25日,蒙牛与国际足联联合宣布,蒙牛成为2022年国际足联卡塔尔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同日,蒙牛宣布续签梅西以及新签姆巴佩作为品牌代言人。11月3日,蒙牛“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屈波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概况】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至2021年底,总占地面积112平方千米,各类机械动力设备1.1万余台,从业人员1万余人。发展成为轮履两大系列和车炮一体化军品、铁路车辆、车辆零部件、石油机械、推土机、专用汽车等产品为核心,跨多地区、股权多元的现代化装备制造集团。开发应急救援系列装备、森林消防灭火系列装备、4×4特种车辆等军民融合系列产品,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坚持科技引领,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设有科研所、工艺研究所、计量检测中心,创造多个中国第一,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特种车辆研发制造集团,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责任、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主要指标】  主营业务收入170.39亿元,利润总额10.08亿万元,净利润9.1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2.2万元/人·年。成本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6.00%经营性现金净流入4.10亿元。

    【安全环保】  2021年,未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及环境污染事件,无新增职业病病例,万元可比价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9.16%、11.94%和11.94%。对涉及的93个业务板块分解细化为24个业务部门的安全职责,创建体系化“大安全”管理模式。“湿型水玻璃砂铸造生产线废砂再生利用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兵器工业集团第一届科技开发项目200万元资金支持,“特型捕集罩与净化滤筒除尘器应用”“热锻能耗管控平台的研究应用”列入兵器工业集团小改小革优秀案例集。完成845线固废堆场一期治理和富卓铸造公司排污许可证的申领,并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完成销号,280多吨废旧电镀生产线废液废渣及4500余吨焦油渣全部依法合规处置,北方创业公司新线焊接烟尘治理等20个污染治理项目如期完成建设。制定96张个性化安全检查表单,形成36家分子公司大排查大整顿巡查报告。年内,共组织开展安全环保综合、专项检查60余次,迎接上级检查26次,累计排查各类隐患3720余条项,整改率100%。安全评审各种车辆设备。完成26台压力容器超期服役、无专用弹药拆箱间等问题隐患的源头治理,提升公司重点场所和工艺过程的本质安全度。组织29家单位4370余名接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完成26家单位年度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对25家分子公司的295个接害班组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组织安全环保应急培训和演练486次,强化企地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

    【生产运行】  推行“1141”生产管理模式,提升各单位生产风险识别和自主突破能力,增强装备履约能力和产品质量保障水平。推进生产系统信息化建设,推动生产指挥调度系统高效应用,强化信息系统的数据互联效率。开展军贸产品“提品质创品牌”专项活动,推动批次管理生产机制的建立,实现零部件可追溯的目标,高质量完成巴基斯坦订单生产任务。

    【科技创新】  2021年科技投入强度达到主营业务收入的4.4%。争取外部科研经费3.28亿元,其中获得地方政府财政支持1000余万元。自主科技投入5亿元以上,自筹研发增长率2.7%。桥箱公司及时推出满足需要的车桥及分系统产品。石油钻具完成V150高钢级钻杆等特殊钻具开发。一机徐工推土机产品型谱不断拓宽。一机集团负压救护车投入使用。履带式森林消防车成功进入国家应急装备储备体系,4×4通信指挥车实现森林消防部队首次订货,7型装备列入国家应急管理部装备专项计划,7型装备列入公安部警用特种车辆采购目录。成功中标应急管理部防汛抢险急需技术装备揭榜攻关项目——“车载堤防险情隐患快速探测成套技术装备”项目。获得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在数字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32项厂控项目完成全部研制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工艺改进与创新创效3025万元,专利受理42项。

    【知识产权与专利】  2021年申请专利242项,其中发明专利158项,占比65%。组织开展各类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初评通过兵器工业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4项。组织完成公司2021科技成果评审43项、2021年科技论文评审201项。

    【创新创建各类平台】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通过自治区工信厅组织的技术创新诊断和国家发改委复评审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顺利通过年审。公司下属3家子公司获批包头市首批工业设计中心,1家子公司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桥箱公司车桥及传动系统研究开发中心”。推动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运行及建设,受理发明/国防专利17项,授权42项。完成9项开放课题验收。成功举办2021年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周“虚拟现实技术进校园”主题活动;承办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内蒙古站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启动会。

    【企业管理与改革】  编制发布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完成国务院国资委标杆企业创建申报,成功入选国家级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全国200家”,是内蒙古自治区获此殊荣的三家企业之一。安排投资约1.5亿元,先后开展精密铸造生产线改造,中小型零部件涂漆生产线建设,焊接,切割及打磨烟尘治理以及VOC治理等项目的立项实施,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环境和节能减排条件,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按规定完成四道沙河沟边土地交由青山区政府收储,处置获兵器工业集团批复。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改革效果获得国资委专刊刊发;全部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务。万佳信息公司引入奇安信非公资本1500余万元实施混改,于2021年3月正式挂牌运营。完成对北奔特车公司、青岛开世公司、陕西金叶公司的股权退出,全额收回投资,有效防范投资风险。

    【企业脱贫攻坚】  北方机械控股公司解决历史债务脱困方案已取得兵器工业集团批复,获得6550万元政策资金支持,历史带息负债得到解决。通过妥善安置职工、盘活闲置资产、产品退出等有效措施有效提升经营发展质量,实现脱困发展。风雷钻具公司在完成增资7.1亿元后,借助优势资源,坚持钻铤、钻杆、螺杆钻具“三足鼎立”发展,延伸产业链,先后在新疆、陕西、四川等地开展钻具租赁业务,由钻具制造商向钻具服务商转型,经营发展进一步提升。富卓铸造公司在兵器工业集团及一机集团支持帮助下亏损面得到有效控制,经营逐步向好。桥箱公司在进入一机集团后,引机制、激活力、拼市场,围绕北奔、军品、行业三大主要业务领域持续用力,提前两年完成脱困任务,实现利润1500万元以上。

    【上市公司管理】  一机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2020—2021信息披露评级为“A”。推进资本运作,全面实施好首期一机股份股权激励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确保方案批复,依法合规做好激励对象股份授予、登记、开户、监控、回购、异动处理等工作,使长期激励成为推动经营发展的强力助力。

    【质量管理】  组建由董事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提出“1335”推进模式,召开公司2021年度管理评审会,评审通过“一机股份公司新时代装备建设质量管理体系试点示范工程推进实施方案V1.0版”确定6个阶段、20个步骤、38项主要任务,为新体系顺利推进提供指导和依据。在新生产线论证和旧线改造方案论证中,将自动化检测作为重点审核项点,不断提升自动化、数字化检测检验覆盖率。围绕行星变速机构的试验、履带大部件初装等7条生产线,对生产线上的尺寸检测、联调试验检测、螺栓智能拧紧检测等开展自动化、数字化数据采集。先后解决各单位使用、运行、系统设计等方面问题22项,提高系统的适用率和使用效率。追溯项数增加16.7%。结合2021年重点质量工作计划,制定装备质量综合整治及提升工程38项主要措施任务。装备质量综合整治及提升工程三年期任务完成率100%。全年组织各单位固化综合整治成果21项,会同工艺技术部门推进工艺质量标准群建设,形成技术标准17项,建立长效机制。

    【信息化建设】  规划数字化“一张网”的发展格局,形成数字化“一张网”实施方案,明确信息化发展布局、技术架构、数据架构,确定信息系统整体集成路线。同步兵器工业集团完成公司涉密网接入兵工网实施方案,支撑突击装备协同研制。落实“数字一机”重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评审,开展二级节点建设部署。统筹信息化管理及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制定《信息化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及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业务流程编码规则》,提升业务管理水平。有序推进****各项工作,顺利通过涉密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现场检查。

    【人力资源】  落实兵器科学家培养计划,确定第一批次培养目标2人,第二批次培养目标4人,选派兵器工业集团“青年英才”2人,新增“种子计划”1人。优化人才队伍结构,2021年新招聘高校毕业生285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134人,硕士和“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及比例为历年最高,引进市场化人才19人,全面超额完成兵器工业集团考核指标。

    全年调整交流提任中层领导人员99人其中提任80后中层副职19人80后占比由16%提升至24%。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选拔车间副主任65人。从严规范选拔任用体系建设,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及能力提升。聚焦“高精尖缺”,打造领军人才队伍,新增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自治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1人,新增全国技术能手8人,新建成于庆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大师工作室数量达到5个,继续保持兵器工业集团首位,新增自治区“草原英才”技能人才1人,自治区技术能手2人,自治区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1人。推荐中国兵器首席技师5名、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15名其中80后11人占比55%。11月28日,兵器工业集团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公司被评为“兵器工业集团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围绕核心和主体工种选拔71名高技能人才重点培养。新申报技术能手、技师、高级技师240人,培养“一专多能”人才410人,1名高素质技能人才获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281人和543人进入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职级通道。新选拔4名“80后”公司科技带头人,科技带头人达到29人。选派10名青年科技人才前往兵器一院学习。探索业绩考核与薪酬激励新模式,修订出台《领导人员绩效与薪酬管理办法》,实施分类考核“ABCD”分级评价。《大型军工企业多元化薪酬激励体系构建与实施》获第二十七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大型军工整体上市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总部组织结构调整优化》获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

    【荣誉】  公司被评为2021年度兵器工业集团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被评为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第六分公司李学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四分公司赵晶,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战略发展部邢艳明,获评兵器工业集团2019—2020年度军工建设能力先进个人。田希慧  翁儒波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概况】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重集团”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国家重要军工研发生产基地和中国矿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坚持服务国家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两大使命,遵循军民融合发展,形成防务装备产品、特种钢及延伸产品、矿用车等工程机械三大核心产品,是“中国制造2025”强基工程中标产品,是国家能源局确定的国产化示范产品。矿用车销往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遍布国内外500多个大型矿山和重点水利水电等工程,2016年入选中国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销量居全球前三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内蒙古自治区和包头市两级院士工作站、内蒙古自治区特种管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特种钢及制品检测与测试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和企业设立的研究所。把生产优质武器装备作为崇高追求,多项产品填补了中国武器装备的空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等32项,创造了诸多“第一”。自主研发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打破国外产品长期垄断局面,使中国第一次进入世界耐高温高压厚壁成型材料的“极端制造”领域。

    【生产经营主要指标】  2021年,北重集团完成“两利四率”等各项经营指标,经营质量持续稳健运行。实现营业收入74.7亿元利润总额7557万元实现增加值15.2亿元同比增加4.8%全员劳动生产率18.9万元/人·年,同比提高8%;经营活动现金流、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率等指标大幅改善,安全、质量、环保、保密各项工作取得预期目标,实现“十四五”开局首胜。

    拓展特种钢市场,全年收入10.7亿元,进入民品“小巨人”行列;签订订单14.4亿元同比增长55%P92等产品占比80%以上,模具钢增幅超过60%。成功中标18个超临界火电机组项目,再创历史新高。树牢公司四大管道国产化“行业领军者”地位。矿用车产品保持行业领跑优势,全年收入18.7亿元,国内市场中标率80%以上。累计销售无人驾驶矿车110台,销量全球前三。新开拓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市场,海外订单占比50%以上。设立“澳瑞北重矿业有限公司”,为拓展国际市场迈出关键一步。

    【进出口贸易】  矿用车国际市场,实现澳洲项目15台NTE360A的发运NTE240电动轮矿用车首次进入俄罗斯市场,新开拓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个国际市场,为站稳澳洲高端市场,增强客户对矿用车的后期使用、备件供应和服务保障能力,设立海外第一家合资公司——澳瑞北重矿业有限公司,公司国际化经营迈出“关键一步”。在国际舞台彰显北重品牌,打造矿用车产品的“国家名片”。

    【科研生产】  北重集团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主驱动,开展产品开发与技术攻关,探索推动“军令状”“揭榜挂帅”等中长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特种液压泵阀技术、大尺度极端制造技术列入兵器工业集团原创技术策源地。军品科研取得新进展。民品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成立“兵器装备特种液压泵阀国产化攻关创新联合体”,为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提供组织支撑。推动矿用车国产电驱动系统核心技术攻关,首台国产化电驱动NTE360B电动轮矿用车下线运行。P92锻制三通实现项目化应用,填补了国内电力装备材料空白;BZH919等新模具钢首次突破亿元。工艺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全面构建公司关键核心工艺技术体系,形成14项领域、32项关键核心工艺技术;获批成立兵器工业集团精密塑性成形工艺中心,首次突破XXXX挤压工艺技术;XXXX挤锻复合成形等关键技术难关,首次实现3.6万吨挤压机在军品制造领域的应用。

    【战略合作】  北重集团与南京理工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材料学院、西安工业大学、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科院光电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哈电集团和东方电气等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为公司科技创新提供支持,促进公司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提升公司整体形象。

    【企业精益管理】  北重集团建立精益管理工作运行长效机制,修订完成《精益管理工作管理办法》《管理创新活动管理办法》等4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精益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分级分类式课题”管理机制,延伸至班组,加大覆盖面。建立一体化精益改善责任体系,全年组织制定精益改善课题114项结题率100%。开展精益课题管理信息化手段应用,在功能上实现精益课题立项、管控、评审和总结等一系列工作线上化。以智能制造为方向,总体协调推进精益生产线建设,组织成立跨部门、跨业务领域推进办公室,制定专项推进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围绕工艺优化、设备布局、物流配送、信息化能力建设和现场管理提升,按计划完成相关基础性工作,为后续生产线整体系统集成奠定基础,9月,顺利通过兵器工业集团四级达标升级的现场审核。

    【企业成本管理】  全方位压降成本,围绕管理创效、重点任务、风险防控、成本管控四大领域,详细制定102项降本增效具体措施,逐项跟踪、逐月落实,全方位压降经营成本,节创价值6889万元。全过程严控“两金”,分类制定方案,压降一年期以上应收2.7亿元、非正常存货900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资产质量与资产周转率显著提升。坚持预算刚性约束,压缩非生产性和一般性费用支出,严控外委外协,年度预算执行率95%以上;全年“三公”经费1598万元,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严控融资成本,科学测算、精准实施,多途径争取低成本融资15.4亿元,财务费用同比降低2122万元。强化管理提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提升督查督办质量,确保各项安排落到实处。建立单耗、总量“双控”机制,实施能耗红线预警,节能降耗455万元。

    【铁路线运输管理】  结合生产计划,及时掌握各车间、部门的运输需求及产能和产品结构情况,主动谋划公路、铁路运输工作,把握运输提前量,实行定点车与线路车相结合、互补的公路运输方式,全力保障军民品、科研试制生产的产品运输任务。加强对汽车司机、搬运人员教育管理,优质服务,保证运输质量。2021年4月,北重集团在掌握新奥蒙华物流有限公司铁路外发的情况,主动与该公司联系,经过合同约定,承揽到新奥蒙华物流有限公司铁路调车服务工作,提升北重集团地对外创收能力。车间与呼铁局货运主管部门、包头货运中心、新贤城货运车间联系,就装载方案进行合作论证,为做好铁路外发工作奠定基础。

    【厂办大集体改革】  2021年,北重集团推动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双百行动”改革工作。完成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提升公司管理,释放改革红利,激发经营活力。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收尾工作,妥善解决员工医保接续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华中公司资产处置、税务注销、工商注销及55名职工安置等工作,完成国资委厂办大集体改革专项任务。

    【人力资源】  严把选人用人关,选拔任用中层领导96人次,选拔任用科级领导212人次,全年选派、接受6名科级干部挂职锻炼,2名中层领导调任包头市直机关和旗县区任职处级领导职务,推动企校地融合,加大年轻干部的岗位历练。根据公司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清单,依据“全职+柔性”的引才模式和“一校一策”的薪酬分配方案,全年引进263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134人,“柔性”引才4名博士进入博士后工作站。谋划2022年人才引进,2021年累计签约151人其中硕士12人,本科35人。北重集团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4000余人次,企业新型学徒制1000余人。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匠心杯”装备维修职业技能竞赛,北重集团选派的杨佳龙获得焊工比赛项目银奖,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李文奇获得焊工比赛项目第15名,苗逢春获得无损检测项目优胜奖。北重集团戎鹏强、王士良、夏永红、冀苗、包吉日木图分别获得第十五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第六届自治区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和全区技术能手;戎鹏强自治区级大师工作室升级为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公司被兵器工业集团评为2021年度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北重集团与自治区、包头市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成功争取援企稳岗补贴、技能提升培训等多项政策资金计8734万元,为公司各类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推进公司退休人员档案社会化移交工作,基本完成公司20917名退休人员档案扫描及整理工作,完成向昆区、东河、青山等旗县区档案馆移交退休人员档案5220本。

    【安全生产】  北重集团为提高各层级人员安全意识和知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加强新安全生产法的宣传贯彻,完成944人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和专题培训。应对2021年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体系,将兵器工业集团的39条措施细化固化为87项具体措施和470条具体内容进行落实,推动各级领导人员值班带班制度执行落实,提升安全监督和险情应对能力。为强化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能力,组织开展安全风险和应知应会评估,创新编制“一人一册”“一人一卷”,完成公司全部岗位4500名员工安全合格证发放,强化一线员工风险防控和事故预防能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开展全系统、全流程、全工艺、全覆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累计辨识管控各类风险6131项。经过细化强化各职能部门、各单位隐患排查整治,查出问题隐患896项,均整改完毕。完成危险化学品库浓度报警器线路改造、弹药库防护土堤改造等10项督办整改工作。以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协调作战能力为目标,组织开展大型综合应急预案演练1次,推进各级各类应急演练78次,与消防救援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应急物资、应急救援力量共建共享。终端扫码目视化应用项目上线运行,经过前期业务需求调研、安全检查标准制作涵盖48类2345台设备和52个三级危险点、设备及人员信息收集整理和录入,实现设备点检和三级危险点巡回检查目视化线上扫码检查,对问题隐患的提交流转以及问题闭环整改信息的归档。开展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落实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完成职业健康体检2503人。

    【环境保护】  建立固体废物全流程全要素减排管控体系,经过规范基层单位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推进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应用,固体废物排放较上年减少63.06吨。深化减排单位主体责任体系建设,开展环境风险识别评估,建立健全“分层管理、分级防控”的环境风险管理机制,编制年度排污许可执行报告2份,制定企业自行监测方案3份,全年开展监测1620次,监测指标9441项次。推进废气减排治理项目建设,加强能力建设,实施精准治污,开展13项环境保护提标改造项目,投资4250万元,为历年新高。加强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实现排污单位环保全覆盖,全年开展巡查自查和交叉检查12次,共计发现环境保护问题51项,发现并整改环境保护问题51项,压实各级环保职责,逐步强化工业污染防治管控能力,提升环境保护管理水平。

    【荣誉】  2021年,北重集团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被中国企联授予3A级信用企业,北方兵器城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大国工匠、全国道德模范戎鹏强为原型摄制的微电影《定海神针》和《当U2遇上红Ⅱ》入选第四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作品。北方股份被兵器工业集团评为管理提升示范单位,特钢事业部109车间党支部获评兵器工业集团基层示范党支部。王士良被中央组织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闫炯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北疆工匠”。

     

    包头铝业有限公司

     

    【概况】  包头铝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包头铝厂,始建于1958年,为国家“一五”规划建设的国内第二家电解铝企业。2003年,中铝集团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资产划转协议,2007年包铝正式进入中铝集团。主要产品有高纯铝、各种铝合金、铝液、普铝锭、炭阳极及蒸汽等。包头铝业有限公司是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有3条电解铝生产线、3条高纯铝生产线、2台33万千瓦自备机组。内蒙古华云新材料有限公司由包头铝业与包头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50:50合资设立,简称“内蒙古华云”,有2条电解铝生产线、3台35万千瓦自备机组。

    【生产经营】  2021年,包头铝业含内蒙古华云铝产品产量127.54万吨,同比增长2.07%,其中高纯铝产量6.28万吨同比增长17.9%。发电量12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4%。上缴税费10.55亿元同比增长192.21%。创造工业总产值210.85亿元,同比增长134.71%。盈利26.04亿元同比增长240.11%创历史最好纪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image.png 

    包头铝业智能工厂集控中心(包头铝业有限公司提供)

     

    【践行“绿色包铝”】  整改完成“企业自查、中铝督察、中央督察”3个层面99项问题,形成整改档案105份,各项整改任务按时销号。完成危废合规划处置清零,治理噪声超标点位43个,SO₂同比减排881.8吨,通过自治区第二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复核。内蒙古华云铁路专用线及输煤系统项目建成投运,80%电煤实现“绿色换乘”,大幅减少电煤公路运输带来的粉尘污染。

    【能耗“双控”目标落实】  5月后,启动118次应急预案,发挥自备电厂避峰填谷优势,主动调整工艺参数,实行电解柔性生产模式,实现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同比降低14万吨标煤目标,完成能耗“双控”任务,顺利通过能源体系审核认证,电解全系列保持平稳运行。

     

    image.png 

    内蒙古华云新材料铁路专用线及输煤系统投产启动仪式现场包头铝业有限公司提供)

     

    【新能源项目建设】  至年末,达茂旗120万千瓦市场化新能源项目完成项目可研编制,初步制定项目主要节点计划,派专人实时跟踪电网建设进程,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固阳县10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完成规划方案、建议书,项目场地5个测风塔破土动工,正与内蒙古院讨论项目接入系统方案。华云一厂外部停车场1.7MW分布式光伏项目取得立项批复,正在启动建筑安装调试施工、设备设施、监理单位预招标工作。

    【科技创新】  搭建中铝领域技术中心和人才互补协同创新平台。组建电解铝节能降碳和高纯铝技术中心,电解铝大修渣炭渣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电解铝智能制造技术以及电解铝清洁能源耦合利用技术分中心,形成公司“2+3”技术创新体系,开展攻关项目37项,获得授权专利16项,“铝钢焊接新技术”“均流阳极钢爪”“碳素阳极焙烧烟气深度净化与废物循环利用”等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先进单位”。基本建成智能工厂1.0版本,上线行业首个铝电解大数据平台、高精人机定位网络和首个5G+铝电解智能化管控集群,强化生产集中调度和应急指挥,顺利通过智能工厂1.0版验收,协同优化全工序全流程智能控制和能源质量,被工信部列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新技术应用,启动实施电解铝节能降碳集成技术工业试验项目,开展全石墨化、插铜钢棒、FHEST2阴极组合技术单槽试验,形成铝钢直焊、低阻钢爪等阳极组合技术推进计划,实现7台试验槽全部启动,初步达到直流电耗“12450”和“12200”的阶段试验目标。合金化技术开发,开展铸造铝合金锭连续化生产技术和高附加值合金化产品研发,推进产品中试。优化AlSi7系铸造铝合金工艺流程,形成一套完整的铝硅系铸造铝合金快速合金化工艺技术,缩短熔硅时间10%以上,提高合金化生产效率15%20%。高纯化工作迈开步伐,立足全球偏析法生产高纯铝单体最大生产厂商、60%国内市场份额优势,包铝加快高纯化研究攻关力度,成立高纯铝专项推进组,引进技术合作院校,形成5N高纯铝研发技术路线,集中力量攻关5N级超高纯高级铝液和高附加值合金化产品的开发研制,加快推动5N高纯铝产业化。

    【安全生产】  把标准化班会嵌入信息化平台,实现线上记录考评,合格率提升10.8%,班组安全规程考试通过率同比上升45.3%。提高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度,推行“安全卫士”和“葡萄图”安全管理工具,正向激励员工主动参与隐患排查,排查隐患53626项,整改53570项开展“三敬畏、反三违”“五查五严”专项行动和重要危险源管控工作发现问题1283项整改1254项,事故同比降低64%。加强承包商安全一体化管理,落实“日检、周汇、月评价”工作机制,紧盯施工现场,查出发包单位及属地单位监管不到位问题102项,承包商隐患60项,合理应用CARC表,推行作业前安全评价,开展“平安包铝在行动——提升本质安全”活动,改善作业点风险460个。至年末,企业保持安全无事故,安全风险总值由年初233043.55降至210096.76风险总值降低率9.85%。

    【荣誉】  1月11日,包头铝业再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六连冠1月19日,包铝获自治区两工种职业技能比赛团体奖;4月6日,包铝智能工厂电解槽无线测温诊断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月27日,包铝电解四厂维检区工艺车工段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5月7日,包铝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5月29日,国内多家知名网络媒体集中采访包铝数字工厂建设运行情况;6月16日,包铝建安公司热控班组获评内蒙古自治区青年文明号;7月8日,包头铝业成功研发“铝电解供电整流自动化系统智能教学与实训平台”填补国内空白;7月28日,包铝一名员工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9月14日,包铝成功研发ZL205A铝合金圆铸锭;9月25日,包头铝业《研创叶轮给煤机载波通讯控制回路输出方式新技术》获内蒙古自治区质量管理小组一等质量科技成果、有色金属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优秀奖;12月2日,包铝获评中国质量协会“第十九届全国质量奖”荣誉称号,成为铝冶炼行业首个获奖企业;12月22日,包铝三项QC成果获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奖项;12月31日,包头铝业品牌首次进入内蒙古品牌价值前十强,内蒙古品牌组委会授予“内蒙古百强品牌”和“内蒙古品牌建设标杆企业”荣誉称号。

    【要事】  7月23日,包铝污水治理见成效,实现污水零排放、全回用;9月9日,内蒙古华云铁路专用线和输煤系统正式投产启动;11月18日,包头铝业与上海交通大学启动高纯铝领域合作。张智鹏

     

    image.png 

    2021年12月,包头铝业有限公司获得铝行业(第十九届)2021年首家全国质量奖(包头铝业有限公司提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央企内蒙古区域公司
  • 发布时间:07-05
  • 来源:
  •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概况】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控股管理的股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股东持股比例:中国华能集团公司70%,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至2021年底公司运行装机容量2064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855万千瓦占比90%新能源装机209万千瓦占比10%),煤炭产能2600万吨资产总额781.4亿元员工总数1.53万人,所属单位26个。拥有7个装机超百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上都电厂直送京津唐电网,魏家峁电厂是自治区首个特高压外送电厂;承担着内蒙古自治区8个盟市1.65亿平方米居民供热和部分重点工业企业的用气任务;是煤、电、热协同发展,发展新能源等产业的能源企业。

    【主要生产指标】  2021年,完成发电量9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完成煤炭产量1830万吨同比增长33.5%完成供热量8123万吉焦,同比持平;完成能源保供各项任务。供电煤耗完成304.77克/千瓦时同比降低2.97克/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完成7.79%,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  抓实抓细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司系统保持“零感染”。全面贯彻今冬明春能源保供要求,所有供热电厂全部提前供热,1.65亿平方米居民供热得到有效保障。加大控“非停”考核奖惩力度,累计非计划停运14次,同比下降36%,8家单位全年无非停,12台机组连续运行超过300天,15台机组连续运行超过200天。在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竞赛中,5台机组获得5A优胜机组奖,18台次机组获奖,创公司历年最好成绩。检修管理进一步强化,建成锅炉风机、油动机2座检修基地,自主完成18台机组检修任务,2台机组自主检修后连续运行超过100天。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9.9%。

    【经营管理】  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公司及时转变思路,提质增效,增收节支,紧盯电量、燃料两个关键要素,充分发挥产业协同优势,优化发电时序,争取政策支持,结算电价大幅提升。抢抓市场机遇,强力推进煤炭板块增产保供扩销,煤炭产业同比增利;公司保持稳健的经营态势。

    【企业发展】  成立新能源发展领导小组和区域工作组,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全面布局,主动作为,全力以赴争取新能源项目资源,争取到新能源开发规模130万千瓦,其中核准备案85万千瓦。魏家峁60万千瓦国家重点风光基地外送风电项目完成政府公示。锡林郭勒盟85万千瓦风电、润达10万千瓦光伏投入商业运营。完成锡林郭勒盟、达拉特旗、包头、乌兰察布等大基地项目申报工作。上都160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土建施工完成50%,达电五期工程全面开工。

    【企业改革】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达到91%。18家发电企业完成三项制度改革,完成高头窑井下市场化用工改革,公司本部完成机构撤并与人员调整。全口径劳动用工压减1675人,发电企业全口径用工人员效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同比提升61%。合理控制企业法人户数,2021年压减法人2户,法人总户数降至38户。持续处置资不抵债、“两非”企业,蒙华乌海热电公司完成登记注销,辽宁能港完成破产清算,兴绿农业完成股权转让,收购煤业公司所持北能公司39%股权。

    【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  公司系统两级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381次,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26期、领导干部培训班4期。公司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并全部完成908项办实事清单。庆祝建党百年,组织“永远跟党走”主题系列活动,开展职工文艺演出等20余项重大活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改革发展深度融合。加强干部上下交流、青工素质提升。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公司全局性会议时间缩短20%以上,赴基层单位专项检查大幅减少。

    【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压紧压实“两个责任”,聚焦关键领域精准监督执纪,受理信访举报127件,办结108件。全过程加强风险量化分析和监测预警,下发纪律检查意见书27份、监督意见书7份、风险提示书1份,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打开新局面。

    【荣誉】  2月,公司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授予先进会员企业荣誉称号。

    【要事】  4月26日,公司与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签署新能源基地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在和林发电公司一期工程周边成立电力工业园区,建设“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共同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清洁绿色、安全高效能源示范基地。4月28日,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炳华,副总经理锡斌在包头出席第一届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大会。会上,锡斌代表公司与固阳县政府、三一重能集团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在包头市固阳县共同开发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一体化融合基地。5月,中电联发布2020年度全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公司有14台机组获得18个奖项,创历年最好成绩。12月31日,公司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重点产业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仲刚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石油分公司

     

    【概况】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石油分公司简称内蒙古石油分公司2001年2月成立,主要在内蒙古地区从事成品油零售、直销和批发以及润滑油、燃料油及非油品的销售等业务。截至2021年底,公司下辖9个盟市分公司,11个机关部室中心1个控股公司内蒙古有限公司1个参股公司高速石化公司。拥有在营加油376座,其中加气站36座,在营油库8座,资产总额53亿元职工总数2544人。

    【履行油气保供责任】  2021年10月后,国际原油价格高企,成品油市场价格屡创新高。特别是柴油终端销售市场一度出现十几年未遇的“油荒”。在极端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主动站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源资源供应的政治高度,对各盟市分公司下达硬任务释放成品油库存,协调总部调配自有炼厂油品配置资源,油品不涨价、经营不惜售,全力维护自治区成品油市场稳定。

    【拓展新能源项目】  创新开发充电合作模式,完成年度光伏项目和充电桩建设任务。呼和浩特秋岭公园加油站充分利用场地优势,打造成为首座风能光伏发电智能加油站。

    【转型发展】  推进“柴油转天然气”。细化可研论证、手续完善、设备采购安装、改造建设进度、验收投营等六大模块,落实时间节点和责任人,逐站倒排投营时间,新增天然气销售站点6座LNG销售增长48%。

    【中国石化新能源北方研究中心项目】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地区投资、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公司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建设中国石化新能源北方研究中心,引入集团公司的全国“两院”院士及科研人员,开展氢能储运销技术和区域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路线氢能制备和干热岩资源开发利用、新型煤化工绿色产业发展研究。至年末,项目进展顺利。

    【环保隐患治理】  完成赤峰油库紧急切断等17项安全隐患和呼市油库清污分流改造等5项环保隐患治理。开展黄河流域库站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2021年首次被集团公司评为“A档绿色企业”称号。

    【政治优势转化】  落实“第一议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在集团公司党史学习教育第十指导组帮扶下,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紧密结合,完成8个专题学习研讨,召开庆祝建党百年暨高质量党建推进会,公司领导班子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员工急难愁盼问题91项。建立“大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制修订30余项党建工作制度。建立督导机制,党建平台应用三率均达到100%。将党员发展名额向基层库站、党员空白班组倾斜,党员占比提高近9个百分点,库站空白班组党员覆盖率100%。打造企业文化,提炼出“与服务者同行、以奋斗者为本、为学习者赋能”的核心价值理念,弘扬蒙古马精神,不断增强干部员工的文化自信。董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

     

    【概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呼和浩特石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占地200万平方米,是中国石油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唯一炼油化工企业。公司原名呼和浩特炼油厂,曾隶属华北石油管理局、华北油田公司,是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工程之一,与二连油田开发、阿赛输油管线并称内蒙古三项石油工程。公司从1988年开始筹建1990年7月29日破土动工,1992年9月29日一次投产成功。中国石油重组改制后,于2000年7月1日划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直接管理,正式更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至2021年底在册员工1652人大专以上学历1087人;设有11个机关处室、5个直属单位、10个二级单位。

    呼和浩特石化炼油加工规模500万吨/年固定资产原值81.97亿元14套炼油装置、1套化工装置及配套系统;配套建设有长庆呼和浩特原油管道和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成品油管道。主要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聚丙烯树脂、石油苯、工业硫黄等6大类13种产品,主要满足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及河北周边地区市场需求,出口蒙古国。全年加工原油392.51万吨,实现轻质油收率76.8%,综合商品率92.2%炼油综合能耗69.17千克标准油/吨原油,新鲜水单耗0.47吨/吨,综合损失率0.50%。销售收入217.94亿元、税费71.41亿元盈利14.71亿元。净利润11.03亿元。

    【生产运行】  注重现场管控,推进平稳率收窄工作,呼和浩特石化公司监控的平稳率累计99.92%,同比增长0.05%。加强生产变更管理,开展生产变更预约、风险辨识,编制变更方案,强化对操作人员交底、培训,确保生产变更平稳受控。加强工艺防腐管理,严格原料和公用工程介质品质管控,强化设备及管线测厚、过热点监测,夯实装置长周期运行基础。加强冬季设备管线防冻凝管理,建立台账做到风险排查全覆盖,确保冬季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加强装置大检修运行末期保障运行工作,全面梳理排查影响装置运行的问题隐患,实行分级分类管控,精准防控措施,催化装置平稳运行41个月,创历史最好水平。推进机泵状态监测全覆盖,持续开展机泵振动攻关治理,实现全厂无D区运行机泵的管控目标。落实装置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做好大检修准备工作,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建立例会制度,反复修改完善大检修方案,为优质高效完成大检修任务奠定基础。

    【安全环保】  严格安全生产记分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记分管理制度,累计违章违规问题安全记分124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保证作业风险受控。严格现场监护到位,把住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最后一道关口。持续加大QHSE体系建设力度,推行值班现场“小审核”和专家生产异常专项审核,注重将体系建设融入日常管理中,提升QHSE体系建设水平。成立环保专班,强化VOCs达标排放和异味治理,将环保设施纳入生产装置统一管理,提升环保治理水平。

    【提质增效】  2021年,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依据形势变化,加强项目动态管控,累计增效1.29亿元。建立健全“事前算赢”管理机制,开好每月1次的经济活动分析会、每月两次的生产经营策略分析会,落实季度考核兑现,促进提质增效措施落地。优化产品结构,全年生产聚丙烯15.7万吨,同比增长5.4%推动甲基叔丁基醚MTBE互供,供给宁夏石化甲基叔丁基醚MTBE1800吨实现增效约150万元。优化蒸汽平衡和瓦斯平衡,提升加热炉热效率,提高直供料比例,2021年实现节能量3038吨标煤,节水量4.19万立方米。全年产品出厂合格率100%。拓展获取原油资源渠道2021年12月16日,巴彦原油通过汽车运输顺利入厂。加大成品油出口力度,2021年10月出口成品油2.02万吨创单月出口历史新高,为蒙古国燃油短缺提供紧急支援。

    【计划优化】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推进丙烷脱氢项目建设,至2021年底,土建完成90%、设计完成95%、采购完成60%。航煤接卸与储存设施改造项目进入施工末期。推进智能化炼油厂建设,通过“优化催化装置主分馏塔取热,提高蒸汽产量”等9个生产优化方案,为生产精益运行注入科技力量。着力推进信息化工作,自主研发推送包括“平稳率异常”“物料平稳异常”等8个模块的信息数据,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平稳运行。2021年5月19日,公司与中国航油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呼和浩特新机场场外航煤输油管线签订了首站投资建设框架协议。落实与天野化工合资合作项目,相继开展化肥甲醇业务评估、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尽职调查、法律尽职调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人事专项调研等工作,项目按计划推进。

     

    image.png 

    2021年5月19日,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与中国航油集团物流有限公司签订呼和浩特新机场场外航煤输油管线首站投资建设框架协议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提供)

     

    【管理体系融合】  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推进管理创新工作,申报的两篇论文分别获评2021年度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论文一等奖和优秀成果二等奖。落实集团公司对标分析研讨会精神,深化对标对表工作,深化雷达图应用,促进对标对表工作再提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行领导人员选拔竞聘模式,促进干部队伍规范化建设。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公司参赛选手在全国油气开发专业、集团公司组织的技能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组织开展班组长TOS精益管理培训,强化培训效果应用,推动班组建设向精益管理迈进。突出合规、风险管控,以内控测试为抓手,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image.png 

    2021年10月19日至23日,公司组织2021年班组长TOS精益管理培训(呼和浩特石化公司提供)

     

    【人才建设】  2021年,呼和浩特石化参赛选手在集团和国家各类竞赛中获得1金、2银、6铜的成绩。6月,呼和浩特石化举办中国石油2021年东部企业联赛化学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集团公司东部地区的6家炼化和销售企业60余名裁判员、参赛选手、领队、教练员参加竞赛。呼和浩特石化获得个人1金2银2铜,团体第一名,团队项目第二名和优秀组织奖。同月,在集团公司2021年炼化企业催化裂化装置设备员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2枚铜牌。7月,在第三届全国油气开发专业聚丙烯装置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2枚铜牌和优秀组织奖。

    与石油工业出版社合作,创办炼化企业首家中油书店,建设一个图书室和两个图书角,5000余册图书供员工免费借阅。呼和浩特石化连续13年举办迎新年赠书活动,利用中油书店平台举办HSE体系知识大讲堂,开展HSE管理咨询专家韩文成的新书首发式,石油工业出版社向公司赠书仪式等系列主题活动,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学习阅读环境,助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扶贫帮困】  按照“精准帮扶、分级帮扶、分类帮扶”的原则,对帮扶对象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帮扶对象全覆盖、不遗漏、不重复。2021年元旦春节、中秋国庆期间,集中帮扶困难员工家庭304户次,发放帮扶资金159.82万元。在金秋助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家庭收入情况和特殊困难情况界定帮扶对象,帮扶10户困难家庭子女求学,发放助学金3.5万元。加强日常帮扶人员的管理,对突发变故造成困难家庭进行应急帮扶,帮扶11户困难家庭度过难关,发放帮扶资金9.02万元。全年帮扶人员325人次,发放帮扶资金172.34万元。

    【和谐企业建设】  开展反内盗宣传教育,从人防、物防、技防入手,强化源头防范和风险管控,重点时期升级管控,呼和浩特石化治安秩序和谐稳定。加强保密培训教育,组织违规存储涉密信息全覆盖排查,消除泄密风险。开展信访维稳重点群体及风险隐患大排查,强化特殊时期维稳管控,受到集团公司电报嘉勉。制定并推进公司健康计划,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员工心理健康评估,引导员工主动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完成102号楼产权证的办理和幼儿园移交工作,协调解决“三供”移交后续问题,保障矿区服务质量。宣传落实集团公司重病保障项目政策,2021年呼和浩特石化有10余名重病员工享受到重病保障政策的福利待遇,切实保障公司员工权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呼和浩特石化持续强化疫情防控,贯彻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和集团公司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推进疫苗接种,严格外来入厂人员和公司外出返厂人员疫情管控,筑牢疫情防线。协调有关部门在宝石花医院设置疫苗接种点,在册员工两针疫苗接种1537人接种率96.8%。组织全员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承包商人员签订率达到100%。为呼和浩特石化基层各单位科学配发防护口罩、消毒液、测温枪、洗手液等日常防护用品,储备防护服520套,有效保障防疫物资供应。充分利用“呼石化防控办公室”“呼石化疫情防控工作”等微信群,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和公司防控指令,及时掌握防疫相关信息。坚持“员工和家属并重、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并重”原则,保持警惕,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严密防范,牢牢守住工作场所“零疫情”的底线,实现公司“不发生一例感染、不因疫情导致停工”的工作目标。何淑华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

     

    【概况】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粮集团公司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油的经营管理,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中央事权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重要骨干企业。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简称:中储粮集团内蒙古分公司组建于2003年10月,是中储粮集团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性管理机构,内设7个处室,在全区管理14个直属库和1个粮油质监中心,分布在自治区11个盟市乌海市除外39个旗县区,负责内蒙古地区中央储备粮油及各类政策性粮油的储存管理。

    【落实调控政策】  中储粮集团内蒙古分公司改革购销运营机制,加大“六统一”轮换机制贯彻力度,落实24小时决策审批,灵活运用先购后销、先销后购、边销边购的轮换方式,采取购销双向竞价模式,做到“一库一策、精准施策”,轮换购销中心和直属企业“两个积极性”得到提升,购销工作效率高、措施实,轮换购销创效下好成绩。同时探索购销两头延伸布局,购销中心与直属企业转作风、转思想,转方式,增能力,主动融入市场,着力推进购销两头延伸。在收购端,与大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掌控一手粮源;在销售端,与大型终端用粮企业对接,开展银、企、商深度合作,提升轮换“销终端”比例,拓宽粮食销售渠道,实现粮食优质优价。购销两头延伸切实打通粮食购销中间环节,从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方面作出有益探索,为购销改革提供保障。

    【夯实“两个确保”基础】  中储粮集团内蒙古分公司加强储粮全链条全过程管理,突出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管控,精益化开展粮情分析和实时在线监控,推动库存管理更加规范、质量管控更加严格,2021年度“标准仓、规范库”复评审100%达标,有4家直属库被评为集团公司“标杆库”。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制订实施分公司仓储科技创新三年发展规划,以开展“零内循环,保水内循环,调质内循环”为目标,开展智能化粮仓建设。仓容建设有序落实、高标准推进。2021年集团公司批复分公司建仓项目15个,建设仓容95万吨,投资概算11.3亿元。2021年分公司辖区自有资金和维修改造投资计划建设项目115个,总投资1.8亿元,仓储基础设施得到巩固提升,进一步夯实“两个确保”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

    【发挥保供稳市作用】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储粮集团内蒙古分公司及直属企业响应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号召,落实保供稳市政策,切实保障地方粮食加工企业复工复产需要,充分发挥调控主力军作用。各直属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多种方式开展粮食收购,推行“一站式”售粮服务,在少数民族地区开通“蒙汉双语服务窗口”,推广“惠三农”售粮APP,截至年末,辖区累计注册用户达3.3万人,关注人数达3.7万人,累计预约车数达3.4万辆,预约数量126.9万吨。

    【强化内部风险管控】  中储粮集团内蒙古分公司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梳理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110多项,建立分年度“立改废”工作台账,新建和修订制度58项,经营管理权限决策清单更加清晰,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推进“法治中储粮建设”,组织法务人员和律师开展法务工作调研和普法送法到企业活动,企业和干部员工依法治企水平进一步提升。对辖区监督检查实现全覆盖,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机制有效建立,首次实施分公司批复建仓项目跟踪审计,全年累计开展工程项目、经济责任审计59个,节省资金800余万元。推进内部改革,制定并实施分公司改革方案及其配套的1+N机制,企业经济平稳运行.14家直属企业全部盈利,完成预期目标的109.88%。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公众开放日活动】  2021年,中储粮集团内蒙古分公司策划和组织11家直属库,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开展以“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为主题的第四届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围绕储粮技术创新、粮库智能化管理、绿色环保储粮、服务“三农”、爱粮节粮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向社会公众展示现代“大国粮仓”的独特魅力,让公众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使科技绿色储粮和中储粮责任理念深入社会、深入公众。年内有46篇新闻通讯报道刊载新华网、人民网及自治区主流媒体,其中有4篇被选登“学习强国”,中储粮的社会传播面和影响力持续提升,进一步树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信心,展现“国之大者”的社会责任担当。付天一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概况】  2021年是“再创一个新蒙牛”战略落地的第一年。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集团”实现强开局,整体业绩呈现高增长、高质量、可持续的强大韧性,为实现五年目标打下基础。在中粮集团带领下,蒙牛集团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保障质量、提升品质、做优品牌,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奶业振兴,助力国民经济行稳致远。蒙牛集团围绕“消费者至爱、国际化、更具责任感、文化基因强大、数智化”的战略画像,做好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全年收入881.42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50.255亿元同比增42.6%。蒙牛旗下各品类均取得领先行业的高速增长,特仑苏、优益C、每日鲜语、随变等明星单品持续创造最佳销售记录。蒙牛产品为中国消费者首选乳品品牌之一,旗下常温、低温、冰品、鲜奶、奶粉、奶酪等主要业务,均取得增长,多个品类保持行业第一。常温、低温、鲜奶在内的蒙牛液态奶收入765.144亿元,同比增12.9%,其中高端白奶特仑苏营收业绩超300亿元,成为全球乳业第一大单品。冰淇淋收入42.40亿元,同比增长61%奶粉业务收入49.491亿元。

    【品牌影响力扩大】  2021年,蒙牛各大品类推陈出新,不断满足消费者对营养改善、健康免疫、绿色环保的更高需求。特仑苏推出沙漠有机纯牛奶,优益C凭借自主研发菌种发布系列新品原生高倍营养奶鲜菲乐Fairlife成功上市。不断创新与消费者沟通方式,打造更加年轻化、有温度、负责任的品牌形象。“每日鲜语”回收塑料瓶,打造出中国第一条废塑料再生环保路。“随变”冰淇淋首次签约虚拟偶像RICHBOOM凭借“年轻力”屡屡出圈。

    在体育IP合作上,蒙牛坚持长期主义,再度携手国际足联成为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

    【提升全球资源整合力】  蒙牛以全球最严标准为消费者打造一杯好奶。2021年,蒙牛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从技术引进、品牌布局、标准升级、公司治理等维度打造“世界品质”。年内,蒙牛收购东南亚冰淇淋领先品牌艾雪Aice,推进印尼等地业务拓展,不断加强大洋洲优质奶源与领先产能协同,加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蒙牛与可口可乐合资组建的“可牛了”,把风靡北美的高端乳品和膜技术带到中国市场。中国乳业产业园八期项目顺利投产,为中国乳业抢占科研创新、智能制造、供应链交易、组织与人才“四大高地”。

    持续推进的“欧盟对标项目”,2021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多措并举对114项原料指标、38项产品指标进行升级,实现主要品类品质达到欧盟标准,成为中国唯一一家经SGS通标公司认证的企业。

    【公司治理】  2021年,蒙牛集团完成董事会成员变更。新任董事会组成更加多元,任期更加合理,体现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战略能力进一步加强、ESG管理更加优化,为持续推进现代化公司治理、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更好体系支撑。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蒙牛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2021年,蒙牛斩获中国食品行业MSCIESG最高评级BBB,蝉联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分股,获评全国公益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中华慈善奖”,位列国资委“央企ESG·先锋50指数”第2名。更好的“国家队”履责模式,支撑蒙牛的业绩增长。

    蒙牛把产业链完整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探索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在全国布局的十大产业集群,直接和间接带动全国150万农牧民增收致富。仅“中国乳业产业园30万头奶源基地”项目,每年推动内蒙古超过220万吨青贮、苜蓿、燕麦等饲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牧民增加收入近9亿元。“不让贫困山区学生输在营养起跑线”,蒙牛长期开展营养普惠工程,持续为欠发达地区学生捐赠学生奶。截至2021年,该工程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惠及学生2500万以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行动中,在云南、青海、四川抗震救灾,在河南暴雨灾害现场,都能看见蒙牛产品、捐赠物资和志愿者的身影。蒙牛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承诺“携全产业链降碳,率行业之先实现碳中和”。2021年,蒙牛获“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旗下22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蒙牛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有机牧场入选UNGC《企业碳中和路径图》优秀案例。

    【铸就强大文化内驱力】  2021年,蒙牛以“消费者第一第一第一”为主线推进文化建设,打造贯穿全年的各类主题活动,让企业文化入脑入心践于行,把组织力转化为强大生产力。蒙牛通过培育、引进内外部专业团队,打造研发创新的主力军,通过举办“创新大赛”“牛客松”等活动,培育“异想才能天开”的价值观,鼓励广大员工开展多领域自主创新。

    12月蒙牛对使用22年的LOGO进行焕新。新LOGO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草原、母亲河、牛角等图文结构元素,延续消费者认知。同时,主要图形元素突破边框,扩大内涵,展现出“脚踏草原、放眼全球、仰望星空”的博大胸怀,体现勇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蒙牛,正向着“草原牛、世界牛,全球至爱,营养二十亿消费者”的愿景迈进。

    【数智化创新力提升】  从新品研发,到智能制造,再到数智奶源智慧牧场建设,蒙牛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其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化动力。2021年,蒙牛形成“一把手”挂帅的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达成“一片天、一张图、N场仗”的共识,规划应用场景化、能力服务化、数据融合化、技术组件化、资源共享化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的升级应用,给蒙牛带来成果。全面推动智能工厂改造,通过对现有60多个工厂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供应链全面优化。蒙牛沈阳工厂成功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人机协同作业”“产品质量优化”和“基于数字孪生的制造”项目入选2021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荣誉】  1月12日,国务院扶贫办发布《2020年企业精准扶贫案例名单通告》,蒙牛综合扶贫、产业扶贫案例入选其中,成为案例50佳。

    【要事】  4月初,由蒙牛承担筹建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完成筹建任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验收通过,蒙牛建成乳业唯一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之一,中国乳业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助力中国乳业抢占“四大高地”。7月6日,蒙牛旗下公司收购中国圣牧约10.5亿普通股,成为中国圣牧最大股东。7月13日,蒙牛以非公开发行方式持有妙可蓝多股份比例达28.46%,成为后者控股股东。10月25日,蒙牛与国际足联联合宣布,蒙牛成为2022年国际足联卡塔尔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同日,蒙牛宣布续签梅西以及新签姆巴佩作为品牌代言人。11月3日,蒙牛“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屈波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概况】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至2021年底,总占地面积112平方千米,各类机械动力设备1.1万余台,从业人员1万余人。发展成为轮履两大系列和车炮一体化军品、铁路车辆、车辆零部件、石油机械、推土机、专用汽车等产品为核心,跨多地区、股权多元的现代化装备制造集团。开发应急救援系列装备、森林消防灭火系列装备、4×4特种车辆等军民融合系列产品,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坚持科技引领,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设有科研所、工艺研究所、计量检测中心,创造多个中国第一,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特种车辆研发制造集团,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责任、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主要指标】  主营业务收入170.39亿元,利润总额10.08亿万元,净利润9.1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2.2万元/人·年。成本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6.00%经营性现金净流入4.10亿元。

    【安全环保】  2021年,未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及环境污染事件,无新增职业病病例,万元可比价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9.16%、11.94%和11.94%。对涉及的93个业务板块分解细化为24个业务部门的安全职责,创建体系化“大安全”管理模式。“湿型水玻璃砂铸造生产线废砂再生利用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兵器工业集团第一届科技开发项目200万元资金支持,“特型捕集罩与净化滤筒除尘器应用”“热锻能耗管控平台的研究应用”列入兵器工业集团小改小革优秀案例集。完成845线固废堆场一期治理和富卓铸造公司排污许可证的申领,并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完成销号,280多吨废旧电镀生产线废液废渣及4500余吨焦油渣全部依法合规处置,北方创业公司新线焊接烟尘治理等20个污染治理项目如期完成建设。制定96张个性化安全检查表单,形成36家分子公司大排查大整顿巡查报告。年内,共组织开展安全环保综合、专项检查60余次,迎接上级检查26次,累计排查各类隐患3720余条项,整改率100%。安全评审各种车辆设备。完成26台压力容器超期服役、无专用弹药拆箱间等问题隐患的源头治理,提升公司重点场所和工艺过程的本质安全度。组织29家单位4370余名接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完成26家单位年度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对25家分子公司的295个接害班组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组织安全环保应急培训和演练486次,强化企地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

    【生产运行】  推行“1141”生产管理模式,提升各单位生产风险识别和自主突破能力,增强装备履约能力和产品质量保障水平。推进生产系统信息化建设,推动生产指挥调度系统高效应用,强化信息系统的数据互联效率。开展军贸产品“提品质创品牌”专项活动,推动批次管理生产机制的建立,实现零部件可追溯的目标,高质量完成巴基斯坦订单生产任务。

    【科技创新】  2021年科技投入强度达到主营业务收入的4.4%。争取外部科研经费3.28亿元,其中获得地方政府财政支持1000余万元。自主科技投入5亿元以上,自筹研发增长率2.7%。桥箱公司及时推出满足需要的车桥及分系统产品。石油钻具完成V150高钢级钻杆等特殊钻具开发。一机徐工推土机产品型谱不断拓宽。一机集团负压救护车投入使用。履带式森林消防车成功进入国家应急装备储备体系,4×4通信指挥车实现森林消防部队首次订货,7型装备列入国家应急管理部装备专项计划,7型装备列入公安部警用特种车辆采购目录。成功中标应急管理部防汛抢险急需技术装备揭榜攻关项目——“车载堤防险情隐患快速探测成套技术装备”项目。获得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在数字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32项厂控项目完成全部研制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工艺改进与创新创效3025万元,专利受理42项。

    【知识产权与专利】  2021年申请专利242项,其中发明专利158项,占比65%。组织开展各类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初评通过兵器工业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4项。组织完成公司2021科技成果评审43项、2021年科技论文评审201项。

    【创新创建各类平台】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通过自治区工信厅组织的技术创新诊断和国家发改委复评审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顺利通过年审。公司下属3家子公司获批包头市首批工业设计中心,1家子公司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桥箱公司车桥及传动系统研究开发中心”。推动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运行及建设,受理发明/国防专利17项,授权42项。完成9项开放课题验收。成功举办2021年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周“虚拟现实技术进校园”主题活动;承办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内蒙古站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启动会。

    【企业管理与改革】  编制发布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完成国务院国资委标杆企业创建申报,成功入选国家级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全国200家”,是内蒙古自治区获此殊荣的三家企业之一。安排投资约1.5亿元,先后开展精密铸造生产线改造,中小型零部件涂漆生产线建设,焊接,切割及打磨烟尘治理以及VOC治理等项目的立项实施,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环境和节能减排条件,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按规定完成四道沙河沟边土地交由青山区政府收储,处置获兵器工业集团批复。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改革效果获得国资委专刊刊发;全部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务。万佳信息公司引入奇安信非公资本1500余万元实施混改,于2021年3月正式挂牌运营。完成对北奔特车公司、青岛开世公司、陕西金叶公司的股权退出,全额收回投资,有效防范投资风险。

    【企业脱贫攻坚】  北方机械控股公司解决历史债务脱困方案已取得兵器工业集团批复,获得6550万元政策资金支持,历史带息负债得到解决。通过妥善安置职工、盘活闲置资产、产品退出等有效措施有效提升经营发展质量,实现脱困发展。风雷钻具公司在完成增资7.1亿元后,借助优势资源,坚持钻铤、钻杆、螺杆钻具“三足鼎立”发展,延伸产业链,先后在新疆、陕西、四川等地开展钻具租赁业务,由钻具制造商向钻具服务商转型,经营发展进一步提升。富卓铸造公司在兵器工业集团及一机集团支持帮助下亏损面得到有效控制,经营逐步向好。桥箱公司在进入一机集团后,引机制、激活力、拼市场,围绕北奔、军品、行业三大主要业务领域持续用力,提前两年完成脱困任务,实现利润1500万元以上。

    【上市公司管理】  一机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2020—2021信息披露评级为“A”。推进资本运作,全面实施好首期一机股份股权激励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确保方案批复,依法合规做好激励对象股份授予、登记、开户、监控、回购、异动处理等工作,使长期激励成为推动经营发展的强力助力。

    【质量管理】  组建由董事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提出“1335”推进模式,召开公司2021年度管理评审会,评审通过“一机股份公司新时代装备建设质量管理体系试点示范工程推进实施方案V1.0版”确定6个阶段、20个步骤、38项主要任务,为新体系顺利推进提供指导和依据。在新生产线论证和旧线改造方案论证中,将自动化检测作为重点审核项点,不断提升自动化、数字化检测检验覆盖率。围绕行星变速机构的试验、履带大部件初装等7条生产线,对生产线上的尺寸检测、联调试验检测、螺栓智能拧紧检测等开展自动化、数字化数据采集。先后解决各单位使用、运行、系统设计等方面问题22项,提高系统的适用率和使用效率。追溯项数增加16.7%。结合2021年重点质量工作计划,制定装备质量综合整治及提升工程38项主要措施任务。装备质量综合整治及提升工程三年期任务完成率100%。全年组织各单位固化综合整治成果21项,会同工艺技术部门推进工艺质量标准群建设,形成技术标准17项,建立长效机制。

    【信息化建设】  规划数字化“一张网”的发展格局,形成数字化“一张网”实施方案,明确信息化发展布局、技术架构、数据架构,确定信息系统整体集成路线。同步兵器工业集团完成公司涉密网接入兵工网实施方案,支撑突击装备协同研制。落实“数字一机”重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评审,开展二级节点建设部署。统筹信息化管理及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制定《信息化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及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业务流程编码规则》,提升业务管理水平。有序推进****各项工作,顺利通过涉密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现场检查。

    【人力资源】  落实兵器科学家培养计划,确定第一批次培养目标2人,第二批次培养目标4人,选派兵器工业集团“青年英才”2人,新增“种子计划”1人。优化人才队伍结构,2021年新招聘高校毕业生285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134人,硕士和“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及比例为历年最高,引进市场化人才19人,全面超额完成兵器工业集团考核指标。

    全年调整交流提任中层领导人员99人其中提任80后中层副职19人80后占比由16%提升至24%。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选拔车间副主任65人。从严规范选拔任用体系建设,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及能力提升。聚焦“高精尖缺”,打造领军人才队伍,新增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自治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1人,新增全国技术能手8人,新建成于庆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大师工作室数量达到5个,继续保持兵器工业集团首位,新增自治区“草原英才”技能人才1人,自治区技术能手2人,自治区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1人。推荐中国兵器首席技师5名、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15名其中80后11人占比55%。11月28日,兵器工业集团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公司被评为“兵器工业集团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围绕核心和主体工种选拔71名高技能人才重点培养。新申报技术能手、技师、高级技师240人,培养“一专多能”人才410人,1名高素质技能人才获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281人和543人进入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职级通道。新选拔4名“80后”公司科技带头人,科技带头人达到29人。选派10名青年科技人才前往兵器一院学习。探索业绩考核与薪酬激励新模式,修订出台《领导人员绩效与薪酬管理办法》,实施分类考核“ABCD”分级评价。《大型军工企业多元化薪酬激励体系构建与实施》获第二十七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大型军工整体上市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总部组织结构调整优化》获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

    【荣誉】  公司被评为2021年度兵器工业集团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被评为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第六分公司李学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四分公司赵晶,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战略发展部邢艳明,获评兵器工业集团2019—2020年度军工建设能力先进个人。田希慧  翁儒波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概况】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重集团”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国家重要军工研发生产基地和中国矿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坚持服务国家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两大使命,遵循军民融合发展,形成防务装备产品、特种钢及延伸产品、矿用车等工程机械三大核心产品,是“中国制造2025”强基工程中标产品,是国家能源局确定的国产化示范产品。矿用车销往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遍布国内外500多个大型矿山和重点水利水电等工程,2016年入选中国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销量居全球前三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内蒙古自治区和包头市两级院士工作站、内蒙古自治区特种管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特种钢及制品检测与测试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和企业设立的研究所。把生产优质武器装备作为崇高追求,多项产品填补了中国武器装备的空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等32项,创造了诸多“第一”。自主研发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打破国外产品长期垄断局面,使中国第一次进入世界耐高温高压厚壁成型材料的“极端制造”领域。

    【生产经营主要指标】  2021年,北重集团完成“两利四率”等各项经营指标,经营质量持续稳健运行。实现营业收入74.7亿元利润总额7557万元实现增加值15.2亿元同比增加4.8%全员劳动生产率18.9万元/人·年,同比提高8%;经营活动现金流、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率等指标大幅改善,安全、质量、环保、保密各项工作取得预期目标,实现“十四五”开局首胜。

    拓展特种钢市场,全年收入10.7亿元,进入民品“小巨人”行列;签订订单14.4亿元同比增长55%P92等产品占比80%以上,模具钢增幅超过60%。成功中标18个超临界火电机组项目,再创历史新高。树牢公司四大管道国产化“行业领军者”地位。矿用车产品保持行业领跑优势,全年收入18.7亿元,国内市场中标率80%以上。累计销售无人驾驶矿车110台,销量全球前三。新开拓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市场,海外订单占比50%以上。设立“澳瑞北重矿业有限公司”,为拓展国际市场迈出关键一步。

    【进出口贸易】  矿用车国际市场,实现澳洲项目15台NTE360A的发运NTE240电动轮矿用车首次进入俄罗斯市场,新开拓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个国际市场,为站稳澳洲高端市场,增强客户对矿用车的后期使用、备件供应和服务保障能力,设立海外第一家合资公司——澳瑞北重矿业有限公司,公司国际化经营迈出“关键一步”。在国际舞台彰显北重品牌,打造矿用车产品的“国家名片”。

    【科研生产】  北重集团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主驱动,开展产品开发与技术攻关,探索推动“军令状”“揭榜挂帅”等中长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特种液压泵阀技术、大尺度极端制造技术列入兵器工业集团原创技术策源地。军品科研取得新进展。民品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成立“兵器装备特种液压泵阀国产化攻关创新联合体”,为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提供组织支撑。推动矿用车国产电驱动系统核心技术攻关,首台国产化电驱动NTE360B电动轮矿用车下线运行。P92锻制三通实现项目化应用,填补了国内电力装备材料空白;BZH919等新模具钢首次突破亿元。工艺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全面构建公司关键核心工艺技术体系,形成14项领域、32项关键核心工艺技术;获批成立兵器工业集团精密塑性成形工艺中心,首次突破XXXX挤压工艺技术;XXXX挤锻复合成形等关键技术难关,首次实现3.6万吨挤压机在军品制造领域的应用。

    【战略合作】  北重集团与南京理工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材料学院、西安工业大学、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科院光电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哈电集团和东方电气等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为公司科技创新提供支持,促进公司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提升公司整体形象。

    【企业精益管理】  北重集团建立精益管理工作运行长效机制,修订完成《精益管理工作管理办法》《管理创新活动管理办法》等4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精益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分级分类式课题”管理机制,延伸至班组,加大覆盖面。建立一体化精益改善责任体系,全年组织制定精益改善课题114项结题率100%。开展精益课题管理信息化手段应用,在功能上实现精益课题立项、管控、评审和总结等一系列工作线上化。以智能制造为方向,总体协调推进精益生产线建设,组织成立跨部门、跨业务领域推进办公室,制定专项推进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围绕工艺优化、设备布局、物流配送、信息化能力建设和现场管理提升,按计划完成相关基础性工作,为后续生产线整体系统集成奠定基础,9月,顺利通过兵器工业集团四级达标升级的现场审核。

    【企业成本管理】  全方位压降成本,围绕管理创效、重点任务、风险防控、成本管控四大领域,详细制定102项降本增效具体措施,逐项跟踪、逐月落实,全方位压降经营成本,节创价值6889万元。全过程严控“两金”,分类制定方案,压降一年期以上应收2.7亿元、非正常存货900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资产质量与资产周转率显著提升。坚持预算刚性约束,压缩非生产性和一般性费用支出,严控外委外协,年度预算执行率95%以上;全年“三公”经费1598万元,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严控融资成本,科学测算、精准实施,多途径争取低成本融资15.4亿元,财务费用同比降低2122万元。强化管理提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提升督查督办质量,确保各项安排落到实处。建立单耗、总量“双控”机制,实施能耗红线预警,节能降耗455万元。

    【铁路线运输管理】  结合生产计划,及时掌握各车间、部门的运输需求及产能和产品结构情况,主动谋划公路、铁路运输工作,把握运输提前量,实行定点车与线路车相结合、互补的公路运输方式,全力保障军民品、科研试制生产的产品运输任务。加强对汽车司机、搬运人员教育管理,优质服务,保证运输质量。2021年4月,北重集团在掌握新奥蒙华物流有限公司铁路外发的情况,主动与该公司联系,经过合同约定,承揽到新奥蒙华物流有限公司铁路调车服务工作,提升北重集团地对外创收能力。车间与呼铁局货运主管部门、包头货运中心、新贤城货运车间联系,就装载方案进行合作论证,为做好铁路外发工作奠定基础。

    【厂办大集体改革】  2021年,北重集团推动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双百行动”改革工作。完成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提升公司管理,释放改革红利,激发经营活力。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收尾工作,妥善解决员工医保接续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华中公司资产处置、税务注销、工商注销及55名职工安置等工作,完成国资委厂办大集体改革专项任务。

    【人力资源】  严把选人用人关,选拔任用中层领导96人次,选拔任用科级领导212人次,全年选派、接受6名科级干部挂职锻炼,2名中层领导调任包头市直机关和旗县区任职处级领导职务,推动企校地融合,加大年轻干部的岗位历练。根据公司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清单,依据“全职+柔性”的引才模式和“一校一策”的薪酬分配方案,全年引进263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134人,“柔性”引才4名博士进入博士后工作站。谋划2022年人才引进,2021年累计签约151人其中硕士12人,本科35人。北重集团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4000余人次,企业新型学徒制1000余人。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匠心杯”装备维修职业技能竞赛,北重集团选派的杨佳龙获得焊工比赛项目银奖,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李文奇获得焊工比赛项目第15名,苗逢春获得无损检测项目优胜奖。北重集团戎鹏强、王士良、夏永红、冀苗、包吉日木图分别获得第十五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第六届自治区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和全区技术能手;戎鹏强自治区级大师工作室升级为国家级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公司被兵器工业集团评为2021年度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北重集团与自治区、包头市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成功争取援企稳岗补贴、技能提升培训等多项政策资金计8734万元,为公司各类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推进公司退休人员档案社会化移交工作,基本完成公司20917名退休人员档案扫描及整理工作,完成向昆区、东河、青山等旗县区档案馆移交退休人员档案5220本。

    【安全生产】  北重集团为提高各层级人员安全意识和知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加强新安全生产法的宣传贯彻,完成944人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和专题培训。应对2021年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体系,将兵器工业集团的39条措施细化固化为87项具体措施和470条具体内容进行落实,推动各级领导人员值班带班制度执行落实,提升安全监督和险情应对能力。为强化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能力,组织开展安全风险和应知应会评估,创新编制“一人一册”“一人一卷”,完成公司全部岗位4500名员工安全合格证发放,强化一线员工风险防控和事故预防能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开展全系统、全流程、全工艺、全覆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累计辨识管控各类风险6131项。经过细化强化各职能部门、各单位隐患排查整治,查出问题隐患896项,均整改完毕。完成危险化学品库浓度报警器线路改造、弹药库防护土堤改造等10项督办整改工作。以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协调作战能力为目标,组织开展大型综合应急预案演练1次,推进各级各类应急演练78次,与消防救援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应急物资、应急救援力量共建共享。终端扫码目视化应用项目上线运行,经过前期业务需求调研、安全检查标准制作涵盖48类2345台设备和52个三级危险点、设备及人员信息收集整理和录入,实现设备点检和三级危险点巡回检查目视化线上扫码检查,对问题隐患的提交流转以及问题闭环整改信息的归档。开展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落实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完成职业健康体检2503人。

    【环境保护】  建立固体废物全流程全要素减排管控体系,经过规范基层单位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推进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应用,固体废物排放较上年减少63.06吨。深化减排单位主体责任体系建设,开展环境风险识别评估,建立健全“分层管理、分级防控”的环境风险管理机制,编制年度排污许可执行报告2份,制定企业自行监测方案3份,全年开展监测1620次,监测指标9441项次。推进废气减排治理项目建设,加强能力建设,实施精准治污,开展13项环境保护提标改造项目,投资4250万元,为历年新高。加强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实现排污单位环保全覆盖,全年开展巡查自查和交叉检查12次,共计发现环境保护问题51项,发现并整改环境保护问题51项,压实各级环保职责,逐步强化工业污染防治管控能力,提升环境保护管理水平。

    【荣誉】  2021年,北重集团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被中国企联授予3A级信用企业,北方兵器城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大国工匠、全国道德模范戎鹏强为原型摄制的微电影《定海神针》和《当U2遇上红Ⅱ》入选第四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作品。北方股份被兵器工业集团评为管理提升示范单位,特钢事业部109车间党支部获评兵器工业集团基层示范党支部。王士良被中央组织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闫炯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北疆工匠”。

     

    包头铝业有限公司

     

    【概况】  包头铝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包头铝厂,始建于1958年,为国家“一五”规划建设的国内第二家电解铝企业。2003年,中铝集团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资产划转协议,2007年包铝正式进入中铝集团。主要产品有高纯铝、各种铝合金、铝液、普铝锭、炭阳极及蒸汽等。包头铝业有限公司是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有3条电解铝生产线、3条高纯铝生产线、2台33万千瓦自备机组。内蒙古华云新材料有限公司由包头铝业与包头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50:50合资设立,简称“内蒙古华云”,有2条电解铝生产线、3台35万千瓦自备机组。

    【生产经营】  2021年,包头铝业含内蒙古华云铝产品产量127.54万吨,同比增长2.07%,其中高纯铝产量6.28万吨同比增长17.9%。发电量12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4%。上缴税费10.55亿元同比增长192.21%。创造工业总产值210.85亿元,同比增长134.71%。盈利26.04亿元同比增长240.11%创历史最好纪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image.png 

    包头铝业智能工厂集控中心(包头铝业有限公司提供)

     

    【践行“绿色包铝”】  整改完成“企业自查、中铝督察、中央督察”3个层面99项问题,形成整改档案105份,各项整改任务按时销号。完成危废合规划处置清零,治理噪声超标点位43个,SO₂同比减排881.8吨,通过自治区第二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复核。内蒙古华云铁路专用线及输煤系统项目建成投运,80%电煤实现“绿色换乘”,大幅减少电煤公路运输带来的粉尘污染。

    【能耗“双控”目标落实】  5月后,启动118次应急预案,发挥自备电厂避峰填谷优势,主动调整工艺参数,实行电解柔性生产模式,实现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同比降低14万吨标煤目标,完成能耗“双控”任务,顺利通过能源体系审核认证,电解全系列保持平稳运行。

     

    image.png 

    内蒙古华云新材料铁路专用线及输煤系统投产启动仪式现场包头铝业有限公司提供)

     

    【新能源项目建设】  至年末,达茂旗120万千瓦市场化新能源项目完成项目可研编制,初步制定项目主要节点计划,派专人实时跟踪电网建设进程,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固阳县10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完成规划方案、建议书,项目场地5个测风塔破土动工,正与内蒙古院讨论项目接入系统方案。华云一厂外部停车场1.7MW分布式光伏项目取得立项批复,正在启动建筑安装调试施工、设备设施、监理单位预招标工作。

    【科技创新】  搭建中铝领域技术中心和人才互补协同创新平台。组建电解铝节能降碳和高纯铝技术中心,电解铝大修渣炭渣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电解铝智能制造技术以及电解铝清洁能源耦合利用技术分中心,形成公司“2+3”技术创新体系,开展攻关项目37项,获得授权专利16项,“铝钢焊接新技术”“均流阳极钢爪”“碳素阳极焙烧烟气深度净化与废物循环利用”等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先进单位”。基本建成智能工厂1.0版本,上线行业首个铝电解大数据平台、高精人机定位网络和首个5G+铝电解智能化管控集群,强化生产集中调度和应急指挥,顺利通过智能工厂1.0版验收,协同优化全工序全流程智能控制和能源质量,被工信部列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新技术应用,启动实施电解铝节能降碳集成技术工业试验项目,开展全石墨化、插铜钢棒、FHEST2阴极组合技术单槽试验,形成铝钢直焊、低阻钢爪等阳极组合技术推进计划,实现7台试验槽全部启动,初步达到直流电耗“12450”和“12200”的阶段试验目标。合金化技术开发,开展铸造铝合金锭连续化生产技术和高附加值合金化产品研发,推进产品中试。优化AlSi7系铸造铝合金工艺流程,形成一套完整的铝硅系铸造铝合金快速合金化工艺技术,缩短熔硅时间10%以上,提高合金化生产效率15%20%。高纯化工作迈开步伐,立足全球偏析法生产高纯铝单体最大生产厂商、60%国内市场份额优势,包铝加快高纯化研究攻关力度,成立高纯铝专项推进组,引进技术合作院校,形成5N高纯铝研发技术路线,集中力量攻关5N级超高纯高级铝液和高附加值合金化产品的开发研制,加快推动5N高纯铝产业化。

    【安全生产】  把标准化班会嵌入信息化平台,实现线上记录考评,合格率提升10.8%,班组安全规程考试通过率同比上升45.3%。提高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度,推行“安全卫士”和“葡萄图”安全管理工具,正向激励员工主动参与隐患排查,排查隐患53626项,整改53570项开展“三敬畏、反三违”“五查五严”专项行动和重要危险源管控工作发现问题1283项整改1254项,事故同比降低64%。加强承包商安全一体化管理,落实“日检、周汇、月评价”工作机制,紧盯施工现场,查出发包单位及属地单位监管不到位问题102项,承包商隐患60项,合理应用CARC表,推行作业前安全评价,开展“平安包铝在行动——提升本质安全”活动,改善作业点风险460个。至年末,企业保持安全无事故,安全风险总值由年初233043.55降至210096.76风险总值降低率9.85%。

    【荣誉】  1月11日,包头铝业再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六连冠1月19日,包铝获自治区两工种职业技能比赛团体奖;4月6日,包铝智能工厂电解槽无线测温诊断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月27日,包铝电解四厂维检区工艺车工段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5月7日,包铝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5月29日,国内多家知名网络媒体集中采访包铝数字工厂建设运行情况;6月16日,包铝建安公司热控班组获评内蒙古自治区青年文明号;7月8日,包头铝业成功研发“铝电解供电整流自动化系统智能教学与实训平台”填补国内空白;7月28日,包铝一名员工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9月14日,包铝成功研发ZL205A铝合金圆铸锭;9月25日,包头铝业《研创叶轮给煤机载波通讯控制回路输出方式新技术》获内蒙古自治区质量管理小组一等质量科技成果、有色金属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优秀奖;12月2日,包铝获评中国质量协会“第十九届全国质量奖”荣誉称号,成为铝冶炼行业首个获奖企业;12月22日,包铝三项QC成果获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奖项;12月31日,包头铝业品牌首次进入内蒙古品牌价值前十强,内蒙古品牌组委会授予“内蒙古百强品牌”和“内蒙古品牌建设标杆企业”荣誉称号。

    【要事】  7月23日,包铝污水治理见成效,实现污水零排放、全回用;9月9日,内蒙古华云铁路专用线和输煤系统正式投产启动;11月18日,包头铝业与上海交通大学启动高纯铝领域合作。张智鹏

     

    image.png 

    2021年12月,包头铝业有限公司获得铝行业(第十九届)2021年首家全国质量奖(包头铝业有限公司提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