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卷
【概况】 石拐区位于包头市中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阴山山脉大青山腹地,东与土默特右旗隔山而居;南部与东河区相望,西南与九原区相接,西以包固公路为界与青山区毗邻,北部与固阳县相连。区辖5个街道、1个镇、1个苏木,6个社区(居委会)、17个行政村(嘎查)。面积761平方千米,全区常住人口24745人。区人民政府驻地喜桂图新区。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5亿元,剔除2020年一季度光伏项目一次性计入5.5亿元,实现正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亿元,剔除2020年一次性收入以及2021年政策性减收因素,同比增长48%;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7327元和20946元,同比增长6%和10%;综合能源消费量215万吨标煤(当量值),单位GDP能耗下降3.5%,完成能耗双控指标任务。
【农牧业】 2021年,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2.2万亩,年总产量23300吨。蔬菜种植面积0.09万亩,总产量3375吨。2021年末,牲畜存栏10.66万头。其中:羊存栏7.6万只、牛存栏0.06万头、生猪存栏3万头。牲畜出栏13.5万头(只),同比增长36%。其中,羊出栏7.2万只、肉牛出栏0.017万头、生猪出栏6.3万头。
【生态修复与保护】 2021年,开展自动巡航、动物监测、森林火灾勘察、森林资源调查、保护区影像数据及生态恢复治理修复成果数据收集,出动无人机约100余次。投资70万元,实施年度林业保护项目,完成赵长城、五当召周边人工林抚育2000余亩、重点林区道路两侧和重点林区内坟墓周边打设防火隔离带1000余亩、重点林区维修维护防火道路30余千米。国有林场疑似开垦图斑核查,完成耕地图斑1090块,总面积1402公顷排查工作。
【水务】 修改更新河道名录及河长名录,取消水普外5条河道,更换河长公示牌36块,落实区级河湖长6名,苏木乡镇级河湖长26名,延伸落实嘎查村级河湖长36名。开展河湖专项整治和“清四乱”行动150人次,机械50余台次,投入15.7万元用于河道清淤治理,整改河湖问题23处。全年审发取水许可手续4家,批复取水许可量20.52万立方米。全年累计投入抗旱经费87万元、发放抗旱水泵11台。
【工业】 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30家,停产15家,总产值完成160.2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0%。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合计190.8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87%,煤炭开采洗选业完成工业产值47.7亿元,同比增长33.2%,原煤累计采集量1396万吨,同比减少10.1%;工业园区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7.5%;用电量19.8亿元,同比下降30%;上缴税金3.3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
【交通】 投资近237万元,实施白草沟村道路面翻修养护工程,路线全长2.01千米。投资54.14万元,在喜桂图新区民众出行密集点位,安装12座公交候车亭。修复4条、68千米水毁路段。包石一级公路及后坝隧道收费站收缴通行费近1740万元。
【旅游业】 举办首届“欢腾喜桂图”文化旅游季活动,推出6条旅游自驾游线路和10个网红打卡地,利用抖音、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宣传发布信息12条。举办“六进”景区系列活动12场,吸引游客6万余人,拉动消费80余万元。投入20余万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成旅游厕所44个。获第三批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全年接待游客100.72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1488.2万元,旅游综合收入3.02亿元。
【城镇建设】 投资912万元,实施康宁路等连接S211两条“断头路”打通工程。投资730万元,实施二园区4.2千米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投资276万元,完成石拐污水处理厂总氮提标改造工程。投资370万元,完成石拐旧区水质净化工程。投资830万元,建设迎宾“口袋公园”,完成施工招标,开始进场施工;投资1100万元,实施S211省道隔离带绿化工程,完成总工程量75%。
【乡村振兴】 开展防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全面摸底排查工作,抽调378人排查常住农牧户3784户,其中,一般常住户3628户、建档立卡脱贫户156户。脱贫人口中享受低保77人。投资103万元,维修、维护26个自然村115台净水设备。投入防汛抗旱经费87万元,完成猫土塔等8处防汛护地坝工程建设,发放抗旱水泵11台。实施正沟河道防洪工程治理。
【环境保护】 完成总投资1.1亿元的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一期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并投入使用;完成亚新隆顺14个排口在线监控设施验收。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延续或首次发放排污许可证15家。完成石拐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超标改造工程。完成饮用水水质净化工程并投入使用。
【科技】 9月18日,包头市石拐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名个人获评2020年自治区级优秀科普志愿者。完善绘宇测绘入库科技型级中小企业名单;自治区科技厅备案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家(绿缘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石拐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07亿元。亚新隆顺申报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度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备案通过。包头市联众大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报自治区级、包头市级众创空间通过审核。下达企业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30万元,企业研发后补助资金4.5万元,科技城转化资金5.2万元。举办“第二届石拐区中小学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大赛”。
【社会保障】 2021年,新参保企业76户,参保缴费单位374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861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2223人。完成620名“五类”人员养老保险代缴8.7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1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以内。农牧民转移就业4013人。全区无“零就业家庭”。全区医保参保2.72万人,缴纳参保资金856万元,参保比例99%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年享受医保待遇累计1019人次,医保基金支出366万元。
【荣誉】 雅化集团内蒙古柯达化工有限公司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石拐区人大常委会机关、政协机关、档案史志馆等15家单位获国家节约型机关称号。区档案史志馆编纂的《石拐年鉴(2020)》获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奖。石拐区五当召镇缸房地村互助幸福大院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区机关工委闫晓凤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区农牧局贾严迪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李忠)
【概况】 石拐区位于包头市中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阴山山脉大青山腹地,东与土默特右旗隔山而居;南部与东河区相望,西南与九原区相接,西以包固公路为界与青山区毗邻,北部与固阳县相连。区辖5个街道、1个镇、1个苏木,6个社区(居委会)、17个行政村(嘎查)。面积761平方千米,全区常住人口24745人。区人民政府驻地喜桂图新区。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5亿元,剔除2020年一季度光伏项目一次性计入5.5亿元,实现正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亿元,剔除2020年一次性收入以及2021年政策性减收因素,同比增长48%;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7327元和20946元,同比增长6%和10%;综合能源消费量215万吨标煤(当量值),单位GDP能耗下降3.5%,完成能耗双控指标任务。
【农牧业】 2021年,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2.2万亩,年总产量23300吨。蔬菜种植面积0.09万亩,总产量3375吨。2021年末,牲畜存栏10.66万头。其中:羊存栏7.6万只、牛存栏0.06万头、生猪存栏3万头。牲畜出栏13.5万头(只),同比增长36%。其中,羊出栏7.2万只、肉牛出栏0.017万头、生猪出栏6.3万头。
【生态修复与保护】 2021年,开展自动巡航、动物监测、森林火灾勘察、森林资源调查、保护区影像数据及生态恢复治理修复成果数据收集,出动无人机约100余次。投资70万元,实施年度林业保护项目,完成赵长城、五当召周边人工林抚育2000余亩、重点林区道路两侧和重点林区内坟墓周边打设防火隔离带1000余亩、重点林区维修维护防火道路30余千米。国有林场疑似开垦图斑核查,完成耕地图斑1090块,总面积1402公顷排查工作。
【水务】 修改更新河道名录及河长名录,取消水普外5条河道,更换河长公示牌36块,落实区级河湖长6名,苏木乡镇级河湖长26名,延伸落实嘎查村级河湖长36名。开展河湖专项整治和“清四乱”行动150人次,机械50余台次,投入15.7万元用于河道清淤治理,整改河湖问题23处。全年审发取水许可手续4家,批复取水许可量20.52万立方米。全年累计投入抗旱经费87万元、发放抗旱水泵11台。
【工业】 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30家,停产15家,总产值完成160.2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0%。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合计190.8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87%,煤炭开采洗选业完成工业产值47.7亿元,同比增长33.2%,原煤累计采集量1396万吨,同比减少10.1%;工业园区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7.5%;用电量19.8亿元,同比下降30%;上缴税金3.3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
【交通】 投资近237万元,实施白草沟村道路面翻修养护工程,路线全长2.01千米。投资54.14万元,在喜桂图新区民众出行密集点位,安装12座公交候车亭。修复4条、68千米水毁路段。包石一级公路及后坝隧道收费站收缴通行费近1740万元。
【旅游业】 举办首届“欢腾喜桂图”文化旅游季活动,推出6条旅游自驾游线路和10个网红打卡地,利用抖音、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宣传发布信息12条。举办“六进”景区系列活动12场,吸引游客6万余人,拉动消费80余万元。投入20余万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成旅游厕所44个。获第三批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全年接待游客100.72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1488.2万元,旅游综合收入3.02亿元。
【城镇建设】 投资912万元,实施康宁路等连接S211两条“断头路”打通工程。投资730万元,实施二园区4.2千米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投资276万元,完成石拐污水处理厂总氮提标改造工程。投资370万元,完成石拐旧区水质净化工程。投资830万元,建设迎宾“口袋公园”,完成施工招标,开始进场施工;投资1100万元,实施S211省道隔离带绿化工程,完成总工程量75%。
【乡村振兴】 开展防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全面摸底排查工作,抽调378人排查常住农牧户3784户,其中,一般常住户3628户、建档立卡脱贫户156户。脱贫人口中享受低保77人。投资103万元,维修、维护26个自然村115台净水设备。投入防汛抗旱经费87万元,完成猫土塔等8处防汛护地坝工程建设,发放抗旱水泵11台。实施正沟河道防洪工程治理。
【环境保护】 完成总投资1.1亿元的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一期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并投入使用;完成亚新隆顺14个排口在线监控设施验收。实施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延续或首次发放排污许可证15家。完成石拐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超标改造工程。完成饮用水水质净化工程并投入使用。
【科技】 9月18日,包头市石拐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名个人获评2020年自治区级优秀科普志愿者。完善绘宇测绘入库科技型级中小企业名单;自治区科技厅备案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家(绿缘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石拐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07亿元。亚新隆顺申报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度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备案通过。包头市联众大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报自治区级、包头市级众创空间通过审核。下达企业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30万元,企业研发后补助资金4.5万元,科技城转化资金5.2万元。举办“第二届石拐区中小学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大赛”。
【社会保障】 2021年,新参保企业76户,参保缴费单位374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861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2223人。完成620名“五类”人员养老保险代缴8.7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1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以内。农牧民转移就业4013人。全区无“零就业家庭”。全区医保参保2.72万人,缴纳参保资金856万元,参保比例99%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年享受医保待遇累计1019人次,医保基金支出366万元。
【荣誉】 雅化集团内蒙古柯达化工有限公司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石拐区人大常委会机关、政协机关、档案史志馆等15家单位获国家节约型机关称号。区档案史志馆编纂的《石拐年鉴(2020)》获第八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二等奖。石拐区五当召镇缸房地村互助幸福大院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区机关工委闫晓凤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区农牧局贾严迪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