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卷

  • 清水河县
  • 发布时间:07-05
  • 来源:
  • 【概况】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境最南端。整体位置处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为核心的西部经济腹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及首府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是两省三市三县交汇处。东南与山西省平鲁县、偏关县为邻,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相望,北连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全县总面积2818平方千米,辖4个镇、4个乡和1个工业园区,103个行政村、6个社区,798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3.74万人,常住人口76674人。2021年,清水河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9.33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45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1.38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0.50亿元,同比增长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515万元,同比增长3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3亿元,同比增长185.3%;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2592元,同比增长10.5%;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127元,同比增长6.6%。

    【乡村振兴】  57户“六类人员”开展危房改造,为家庭困难学生补贴资金484.13万元,57.3%的脱贫人口纳入低保,为全县11.08万农民缴纳防返贫险。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项目64个,发放小额信贷1572.5万元,为1321名脱贫人口设立公益岗位,易地搬迁群众全部纳入迁入地管理。全年总计拨付各级各类衔接资金1.56亿元。推进3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重点打造老牛坡、三十一号、高茂泉窑3个自治区级示范村,改造农村户厕4450座,完成供水保障建设维修工程48处、电力农网改造227千米,新建和维修公路95千米,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完成8个乡镇村庄规划,全县103个行政村划分122个网格配备247名专职网格员。鼓励和支持外出乡贤、人才返乡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60余人。

    【农牧业】  建设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奶牛核心育种场与国家胚胎工程中心,首批1500头优质种牛入场,奶产兴实现新突破。“蒙清农业”成功申报国家第七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高茂泉窑、巴图沟等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步伐。

    【工业效能】  有效应对能耗“双控”和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多重影响,全年开复工重点工业项目9个,完成投资15.3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总数22家,完成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34.8%。开工建设旭阳中燃年产300万吨焦炭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继续推进三联化工整体迁建项目。恒源年产2×20万吨煅烧高岭土一期、蒙西年产10万吨煅烧高岭土建成投产。推进绿盎粉煤灰年提取2万吨氢氧化铝中试项目,华银能源年回收拆解10万辆报废汽车建设项目建成投运。中萃能源15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大唐托电950兆瓦风电、广东风电300兆瓦光伏公园等5个新能源项目落地。

    【生态环境】  启动实施黄河重点生态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完成蚂蚁森林沙棘公益造林、草原修复治理、人工饲草基地等生态绿化5.6万亩,组织义务植树30万株。实施沿黄河废弃矿山综合治理项目,修复废弃无主矿山18处3.04平方千米。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6.7平方千米,开工建设15座大型淤地坝,完成5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50平方千米,八龙湾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见成效。

    【营商环境优化】  完成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设立“一窗受理、一事一办、帮办代办、跨省通办、办不成事反映”等窗口,建成“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落实企业开办“零”成本政策,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0.5个工作日,服务事项平均审批时限缩短80%以上。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我承诺”活动,兑现招商引资承诺资金1473.27万元。围绕绿色农产品加工、现代化工、清洁能源等6大优势产业,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全年累计签约项目42个、落地27个,完成投资18.02亿元,超额完成年内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文化旅游】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黄河、长城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项目储备库,老牛湾景区获中国互联网中心“年度最佳推广旅游胜地”称号,中国旅游报“亮丽内蒙古”整版刊登《打造黄河老牛湾四季皆美高质量发展旅游区》,完成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创建AAAAA级景区规划设计工作,老牛坡扶贫产业园(二期)建成投运,贾浪沟旅游区恢复运营,八龙湾小流域、石峡口生态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接待游客52.6万人次、收入1.84亿元,激发全域旅游新潜力。

    【民生保障】  全年民生领域累计投入1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04%。城镇新增就业1190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600余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完成红旗小学教学辅助用房、明德幼儿园和一中迁建主体工程建设,招聘教师20名,推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完成县医院发热门诊和传染病房改造工程,招聘5名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引进三级医院专家294人次坐诊,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承办2021·内蒙古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季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广播剧《老牛坡》和歌曲《红星闪耀的地方》获得呼和浩特市“五个一工程”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8个乡镇建成9处“四个一点”为老服务爱心餐厅,县老年养护中心、殡仪馆主体完工,为军烈属、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1883块,农民工欠薪追讨工作见成效。为农村居民发放暖心平价煤4.2万吨,切实保障农民温暖过冬。(徐雁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清水河县
  • 发布时间:07-05
  • 来源:
  • 【概况】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境最南端。整体位置处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为核心的西部经济腹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及首府向南开放的重要窗口,是两省三市三县交汇处。东南与山西省平鲁县、偏关县为邻,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相望,北连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全县总面积2818平方千米,辖4个镇、4个乡和1个工业园区,103个行政村、6个社区,798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3.74万人,常住人口76674人。2021年,清水河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9.33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45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1.38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0.50亿元,同比增长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515万元,同比增长3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3亿元,同比增长185.3%;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2592元,同比增长10.5%;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127元,同比增长6.6%。

    【乡村振兴】  57户“六类人员”开展危房改造,为家庭困难学生补贴资金484.13万元,57.3%的脱贫人口纳入低保,为全县11.08万农民缴纳防返贫险。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项目64个,发放小额信贷1572.5万元,为1321名脱贫人口设立公益岗位,易地搬迁群众全部纳入迁入地管理。全年总计拨付各级各类衔接资金1.56亿元。推进3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重点打造老牛坡、三十一号、高茂泉窑3个自治区级示范村,改造农村户厕4450座,完成供水保障建设维修工程48处、电力农网改造227千米,新建和维修公路95千米,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完成8个乡镇村庄规划,全县103个行政村划分122个网格配备247名专职网格员。鼓励和支持外出乡贤、人才返乡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60余人。

    【农牧业】  建设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奶牛核心育种场与国家胚胎工程中心,首批1500头优质种牛入场,奶产兴实现新突破。“蒙清农业”成功申报国家第七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高茂泉窑、巴图沟等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步伐。

    【工业效能】  有效应对能耗“双控”和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多重影响,全年开复工重点工业项目9个,完成投资15.3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总数22家,完成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34.8%。开工建设旭阳中燃年产300万吨焦炭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继续推进三联化工整体迁建项目。恒源年产2×20万吨煅烧高岭土一期、蒙西年产10万吨煅烧高岭土建成投产。推进绿盎粉煤灰年提取2万吨氢氧化铝中试项目,华银能源年回收拆解10万辆报废汽车建设项目建成投运。中萃能源15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大唐托电950兆瓦风电、广东风电300兆瓦光伏公园等5个新能源项目落地。

    【生态环境】  启动实施黄河重点生态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完成蚂蚁森林沙棘公益造林、草原修复治理、人工饲草基地等生态绿化5.6万亩,组织义务植树30万株。实施沿黄河废弃矿山综合治理项目,修复废弃无主矿山18处3.04平方千米。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6.7平方千米,开工建设15座大型淤地坝,完成5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50平方千米,八龙湾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见成效。

    【营商环境优化】  完成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设立“一窗受理、一事一办、帮办代办、跨省通办、办不成事反映”等窗口,建成“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落实企业开办“零”成本政策,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0.5个工作日,服务事项平均审批时限缩短80%以上。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我承诺”活动,兑现招商引资承诺资金1473.27万元。围绕绿色农产品加工、现代化工、清洁能源等6大优势产业,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全年累计签约项目42个、落地27个,完成投资18.02亿元,超额完成年内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文化旅游】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黄河、长城两大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项目储备库,老牛湾景区获中国互联网中心“年度最佳推广旅游胜地”称号,中国旅游报“亮丽内蒙古”整版刊登《打造黄河老牛湾四季皆美高质量发展旅游区》,完成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创建AAAAA级景区规划设计工作,老牛坡扶贫产业园(二期)建成投运,贾浪沟旅游区恢复运营,八龙湾小流域、石峡口生态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接待游客52.6万人次、收入1.84亿元,激发全域旅游新潜力。

    【民生保障】  全年民生领域累计投入1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04%。城镇新增就业1190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600余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完成红旗小学教学辅助用房、明德幼儿园和一中迁建主体工程建设,招聘教师20名,推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完成县医院发热门诊和传染病房改造工程,招聘5名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引进三级医院专家294人次坐诊,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承办2021·内蒙古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季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广播剧《老牛坡》和歌曲《红星闪耀的地方》获得呼和浩特市“五个一工程”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8个乡镇建成9处“四个一点”为老服务爱心餐厅,县老年养护中心、殡仪馆主体完工,为军烈属、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1883块,农民工欠薪追讨工作见成效。为农村居民发放暖心平价煤4.2万吨,切实保障农民温暖过冬。(徐雁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