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卷
【概况】 阿尔山市位于兴安盟北部,地理位置北纬46°39′36″~47°39′15″,东经119°28′23″~121°24′02″,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辖区内设有天池、白狼、五岔沟、明水河4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伊尔施4个街道办事处,公安户籍统计,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3332人,比上年减少1017人。由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苗族、壮族、鄂温克族等民族构成。其中,蒙古族人口7898人,同比下降1.4%,占总人口的18.2%;其他少数民族1892人,同比下降2%,占总人口的4.4%。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21.9∶13.4∶64.7。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826元,同比增长1.8%。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29人,比上年减少12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6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6%以内。全年发放小额贷款978万元。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84万元,比上年增长47.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14万元,比上年下降17.9%。其中:教育支出590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412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171万元,医疗卫生支出513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9910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032万元,公共安全支出545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37万元。
【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975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8.33%。粮食作物中,小麦播种面积7307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24.06%;大麦播种面积7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65%;马铃薯播种面积333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30.08%。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47533.83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9.78%。其中:小麦总产量29782.98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9.33%;大麦总产量20吨,比上年同期下降55.56%;马铃薯总产量(折粮)2026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0.21%。
全年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7万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机1243台。各种农机具1765(套),化肥施用量(折纯)2133吨,农用柴油1100吨,农药使用量36吨。
【畜牧业】 年末全市牲畜总头数158925头(只),比上年同期下降3.6%。其中:大牲畜存栏8241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9.7%;羊存栏147419只,比上年同期下降3.9%。全年肉类总产量3141吨,牛奶产量18.6吨,禽蛋产量151吨。
【林业】 全年完成营造林1066.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66.7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封山育林1000公顷,完成森林抚育1100公顷,完成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已垦林地退耕还林3333.3公顷。水土保持治理面积6433公顷。森林面积601586.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1.2%。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0%,销售率103.1%,比上年提高16.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2056万元,同比增长1.9%。
【旅游业】 全年游客接待量为260.14万人次,同比下降47.8%;全年实现旅游收入26.62亿元,同比下降56.2%。市旅游星级宾馆两家,全市旅游接待能力达16012张标准床位;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近43000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4000余人;有旅行社30家,旅游纪念品商店120家。
【环境保护】 累计出动382人次,对重点污染企业运行情况、排污许可证、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医疗废物等进行现场执法检查115家次,发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7份,下达处罚决定书7份,处罚金额203.3547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对全市所有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对医疗废物、医疗机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规范化监管、外排废水规范消毒,防止医疗废物造成的二次疫病传播,共出动312人次,出动车次93车次,开展现场检查112家次;其中,重点污染企业运行情况检查60次,排污许可证现场检查18次,饮用水源地现场检查8次,开展保护区检查8次,开展医疗废物检查32次。全市确定自然保护区1个,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38567公顷。
【人民生活】 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8794元,比上年增长3.7%;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8891元,比上年增长2.8%。全年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0987元,比上年增长3.4%。全年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2612元,比上年增长8.4%。
【社会保障】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8098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8836人。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9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64户、1685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94.94万元。(刘贺)
【概况】 阿尔山市位于兴安盟北部,地理位置北纬46°39′36″~47°39′15″,东经119°28′23″~121°24′02″,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辖区内设有天池、白狼、五岔沟、明水河4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伊尔施4个街道办事处,公安户籍统计,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3332人,比上年减少1017人。由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苗族、壮族、鄂温克族等民族构成。其中,蒙古族人口7898人,同比下降1.4%,占总人口的18.2%;其他少数民族1892人,同比下降2%,占总人口的4.4%。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21.9∶13.4∶64.7。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826元,同比增长1.8%。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29人,比上年减少12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6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6%以内。全年发放小额贷款978万元。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84万元,比上年增长47.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14万元,比上年下降17.9%。其中:教育支出590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412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171万元,医疗卫生支出513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9910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032万元,公共安全支出545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37万元。
【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975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8.33%。粮食作物中,小麦播种面积7307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24.06%;大麦播种面积7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65%;马铃薯播种面积333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30.08%。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47533.83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9.78%。其中:小麦总产量29782.98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9.33%;大麦总产量20吨,比上年同期下降55.56%;马铃薯总产量(折粮)2026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0.21%。
全年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7万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机1243台。各种农机具1765(套),化肥施用量(折纯)2133吨,农用柴油1100吨,农药使用量36吨。
【畜牧业】 年末全市牲畜总头数158925头(只),比上年同期下降3.6%。其中:大牲畜存栏8241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9.7%;羊存栏147419只,比上年同期下降3.9%。全年肉类总产量3141吨,牛奶产量18.6吨,禽蛋产量151吨。
【林业】 全年完成营造林1066.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66.7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封山育林1000公顷,完成森林抚育1100公顷,完成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已垦林地退耕还林3333.3公顷。水土保持治理面积6433公顷。森林面积601586.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1.2%。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0%,销售率103.1%,比上年提高16.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2056万元,同比增长1.9%。
【旅游业】 全年游客接待量为260.14万人次,同比下降47.8%;全年实现旅游收入26.62亿元,同比下降56.2%。市旅游星级宾馆两家,全市旅游接待能力达16012张标准床位;直接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近43000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4000余人;有旅行社30家,旅游纪念品商店120家。
【环境保护】 累计出动382人次,对重点污染企业运行情况、排污许可证、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医疗废物等进行现场执法检查115家次,发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7份,下达处罚决定书7份,处罚金额203.3547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对全市所有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对医疗废物、医疗机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规范化监管、外排废水规范消毒,防止医疗废物造成的二次疫病传播,共出动312人次,出动车次93车次,开展现场检查112家次;其中,重点污染企业运行情况检查60次,排污许可证现场检查18次,饮用水源地现场检查8次,开展保护区检查8次,开展医疗废物检查32次。全市确定自然保护区1个,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38567公顷。
【人民生活】 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8794元,比上年增长3.7%;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8891元,比上年增长2.8%。全年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0987元,比上年增长3.4%。全年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2612元,比上年增长8.4%。
【社会保障】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8098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8836人。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9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64户、1685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94.94万元。(刘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