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卷

  • 清水河县  
  • 发布时间:10-20
  • 来源:
  •  

    【概况】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最南端,地理坐标北纬39°35′~40°11′,东经111°21′~112°07′。县境东、南部以明代长城为界,与山西省右玉、平鲁、偏关三县区接壤;西部以黄河为界,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北临古力半几河和林格尔县相连;西北与托克托县交界。县城城关镇,北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11公里,西距准格尔旗薛家湾镇40公里,西北距托克托县城87公里,东距山西省右玉县城111公里,东南距山西省偏关县城92.5公里。全县境内南北最长85公里,东西最宽80公里,总面积2818.14平方公里。地形由东南向西北逐渐走低。全县平均海拔1374米,最高点为东南部北堡乡南柳沟村边马鞍山,海拔1833米;最低点为西南部老牛湾镇的老牛湾村,海拔915米。北部地势平缓,土质肥沃,地下水丰富,为县境内的主要产粮区。东南部丘陵起伏,森林覆盖率较高。全县森林覆盖率30.6%

    2019年,全县辖城关镇、喇嘛湾镇、宏河镇、老牛湾镇、窑沟乡、五良太乡、北堡乡、韭菜庄乡,下设103个村委会、6个社区、798个自然村。

    2019年底人口统计,全县总人口140950人,有22个民族,其中:汉族139147人,占全县总人口98.72%;蒙古族1398人,占全县总人口0.99%;满族154人,占全县总人口0.11%;回族117人,占全县总人口0.08%;其他民族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壮族、藏族、锡伯族、苗族、土家族、彝族、水族、哈尼族、瑶族、拉祜族、黎族、傈僳族、佤族、布依族、毛南族,共134人,占总人口0.09%

    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4亿元,同比增长6.7%。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7亿元、15.5亿元、3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0.9%2.7%,三次产业比重演进为122860,全县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9亿元,同比增长58.1%,增速居全市第二。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高速增长,首次突破5亿元大关,累计完成5.05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居全市第一。

    201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3亿元,同比增长2%。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29624元和9713元,同比分别增长7.6%9%

    【脱贫攻坚】 聚焦问题整改,聚力巩固提升。党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以及各类巡视检查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以自治区“十项清零达标”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加大攻坚力度。418日公告退出自治区级贫困县后,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剩余76170人贫困堡垒全部攻克,绝对贫困现象彻底消除。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35亿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69个、村集体经济项目23个,10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3万元以上;加大生态扶贫力度,直接带动1642人实现增收;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791388万元,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918个,贫困人口生产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全年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837人次,大病救治、重病兜底、慢病签约服务3073人,完成“四类人群”危房改造55户,易地搬迁10462400人全部入住新居,集中供水和自然村饮用水水质抽样化验全部合格,纳入低保贫困户11622129人,为667名困难残疾人发放补贴每人每月18元,贫困人口生活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3668户贫困户参与“三扶三增三提升”工程,占比96%63067人参与“孝扶共助”工程,占比81%,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明显增强。自治区派驻脱贫攻坚工作总队、市督导组坚持常态化督查检查,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力量。

    【环境保护】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为目标,以国家生态绿化重点工程为抓手,引进蚂蚁金服、房地产企业等社会方参与生态建设,完成造林面积1.8万公顷。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效控制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源,取缔“小散乱污”企业15家,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9天,较上年度增加19天;完成黄河、浑河、清水河、杨家川护利用岸界划定,常态化开展巡河工作,推进河湖清“五乱”,开工实施浑河河道治理工程;新增城区污水提升泵站3座,污水应收尽收,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着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580公顷;完成农用地膜回收0.62万公顷,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田0.1万公顷,县林草局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老牛坡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名录。

    【金融风险化解】 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强化金融风险防范,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同步推进。加大预期引导,强化新上项目债务风险评估,严控增量债务。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继续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化解隐性债务3.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71%;其中化解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9%,稳妥有效降低债务风险。

    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立足“窑上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着力打造特色农牧业产业基地。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7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8.4万吨。小香米、黑黍子、胡麻等地标产品种植面积达7.73万公顷,建成小杂粮标准化基地0.1万公顷、农技推广示范田0.1万公顷、科技示范基地133.33公顷,成功打造蒙清五谷种植、蒙宏农业2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全县牲畜存栏589万头(只),牲畜出栏68.6万头(只)。新建肉羊扩繁场1处,昌隆、圣地、同源、颐康规模化养殖场分别新增生猪4000头、奶牛2600头、肉驴1300头、奶山羊1000只,养殖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实施高茂泉窑田园综合体、巴图沟智慧田园综合体、三岔河灵艺康养田园综合体、宏河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项目建设,成功申报国家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家、自治区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7家、自治区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认定家庭农牧场37家,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逐步构筑、新动能日趋壮大。

    【工业】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决心和定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原煤、建材、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产销两旺,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65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8%,预计新增规上企业6家。成功引进旭阳集团,打造焦化循环产业园,90万吨焦炭项目全面复产,煤化工循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恒源25万吨高岭土、蒙西10万吨高岭土生产线进入调试阶段,超牌三期20万吨耐火材料、5万吨偏高岭土项目完成技术方案调整,县城高岭土产能达75万吨,高岭土产业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天皓崔家梁石灰岩矿露天开采工程和年产50万吨砂石骨料生产线建成投产,蒙西年产100万吨砂石骨料项目进行设备安装,沙墕年产1000万吨建筑骨料项目即将挂牌出让矿权,万秋新型建材管项目即将试产,蒙鑫冶金项目全面复产,远方陶瓷氢氧化铝中试项目完成设备安装,三联化工迁建项目顺利推进,砂石、装配式建筑、化工、冶金产业应时而起。明阳5万千瓦风电供暖项目并网发电,中萃、远景、华时分散式风电项目获取指标2.5万千瓦,北方电力2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新能源产业呈现新气象,全年引进投资12.1亿元。

    【服务业】 把握发展机遇,推动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建老牛坡红色文化AAAA级旅游区,老牛坡扶贫产业园开工建设,泉寿湾生态旅游区投入运营,全年入境游客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3亿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年吞吐量4300万吨的十七沟物流园区一期建成运行,宏河镇鼎轩现代物流仓储中心完成主体建设,年吞吐量1500万吨的宏河物流园区已完成土地征收现代物流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将农村电商发展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年内实现农特产品网络销售额达3730万元。新设邮储银行、内蒙古银行清水河支行投入运营,金融机构产品日趋丰富,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7.4亿元,贷款余额30亿元,金融保障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城镇提升】 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坚持“补短板、增后劲”,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宜居宜业水平。编制完成《清水河县城关镇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城关镇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房屋征收3872平方米,中心区块、人行路、原二旅社等区域尾拆难题得到破解。体育路、人行路、人和街、大南沟桥建成通车,神池窑桥至蒙西道路主体工程完工,东出城口管网工程完成改造建成水冲厕所9座,城区旱厕实现清零;新增城区绿化面积0.5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2.1万平方米,集中整治城区主干道“蜘蛛网”,全面维修市政基础设施。开展房地产项目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治理,推进问题解决。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任务。窑湾便民市场完成改造,地产食品加工园建成投用。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县城。

    【乡村振兴】 规划发展集聚提升类村庄287个、城乡融合类村庄52个、特色保护类村庄16个、搬迁撤并类村庄440个。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2%。全县小型规模化养殖场达123家。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铺开,建成宏河镇垃圾处理厂、爱心家园小型污水处理厂及大批农村卫生厕所,建立起“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置机制,高标准完成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0个、示范乡镇1个。一批优秀人才返乡创业,选派112名产业指导员进村入户指导实施产业发展。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70人,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质量逐步提高。加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开展农民运动会等各类独具特色的农村文体活动,乌兰牧骑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惠民演出108场。

    【巩固农村发展基础】 冯家塔至老牛湾公路完成工程量的90%,新建农村公路819公里。全面开展大棚房、违建别墅、混凝土搅拌站违法用地清查整治工作,恢复农业设施超标用地0.34公顷;完成土地确权6.8万公顷,划定农业“两区”0.53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405.67公顷;完成电力农网改造170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8处,建成集雨水窖363眼,排查整改淤地坝安全运行181座,维修加固淤地坝8座。

    【民生改善】 年初,确定的六项民生工程全部完成。民生事业累计投入9.47亿元,占到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53.06%,同比增长16.1%。清水河县第一中学迁建项目完成实验楼、图书馆等五栋楼主体建设。招聘特岗教师27人。落实班主任津贴,增加基础性绩效,提高教师待遇。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校园安全实现“三个百分之百”。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1.3%,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县医院儿科病房楼、暖泉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完工,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大三件、小三件”医疗设备。引进医疗专业人才8人。在全市率先开展县域医疗综合改革,县中蒙医院获评二甲专科医院。加快医联体建设,引进各类专家345人次,服务群众1.1万人次。开展猪瘟、鼠疫等疫情防控工作,健康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完成外装修。开工实施明长城徐氏楼、箭牌楼保护修缮工程。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体活动。组建清水河县融媒体中心。通过绿色通道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4人。安置转业士官5人。城镇新增就业13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3.49万人,发放创业贷款725万元。各项社会保障待遇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5291万元,累计支出各项社会保障资金3.75亿元。

    【社会稳定】 办结涉黑涉恶问题线索160条,完成重点行业乱点乱象整治703个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9%35.2%;基层司法所全部实现等级达标,群众信访批次、人次同比分别下降34.2%36.5%,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落实“两金四制”,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修订完善全县应急预案,公开招聘40名专业防扑火员,县乡村三级应急体系更加健全。实施园子湾、解放、落四坪少数民族聚居村人居环境整治,营造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浓厚氛围。

    【政务服务】 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动查摆解决问题211项,主题教育取得效果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设置政府组成部门25个。加快乡镇改革工作,挂牌成立党群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推进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社会体制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开展“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抓好自治区党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涉及政府整改问题3498条措施,已完成整改2177条措施,整改完成率达61.7%。启动县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实现“多规合一”。组建中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国有资本结构进一步优化;改组经园公司,推动工业园区实体化发展。将廉政建设贯穿工作始终,持续加强“阳光三务”信息公开,启动运行公务用车信息化监管平台,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编制服务和会计代理记账服务,制度机制不断完善。推进以宪施政、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市长热线、县长热线办结率100%

    (撰稿人:张全载 王瑞梅 吴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清水河县  
  • 发布时间:10-20
  • 来源:
  •  

    【概况】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最南端,地理坐标北纬39°35′~40°11′,东经111°21′~112°07′。县境东、南部以明代长城为界,与山西省右玉、平鲁、偏关三县区接壤;西部以黄河为界,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北临古力半几河和林格尔县相连;西北与托克托县交界。县城城关镇,北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11公里,西距准格尔旗薛家湾镇40公里,西北距托克托县城87公里,东距山西省右玉县城111公里,东南距山西省偏关县城92.5公里。全县境内南北最长85公里,东西最宽80公里,总面积2818.14平方公里。地形由东南向西北逐渐走低。全县平均海拔1374米,最高点为东南部北堡乡南柳沟村边马鞍山,海拔1833米;最低点为西南部老牛湾镇的老牛湾村,海拔915米。北部地势平缓,土质肥沃,地下水丰富,为县境内的主要产粮区。东南部丘陵起伏,森林覆盖率较高。全县森林覆盖率30.6%

    2019年,全县辖城关镇、喇嘛湾镇、宏河镇、老牛湾镇、窑沟乡、五良太乡、北堡乡、韭菜庄乡,下设103个村委会、6个社区、798个自然村。

    2019年底人口统计,全县总人口140950人,有22个民族,其中:汉族139147人,占全县总人口98.72%;蒙古族1398人,占全县总人口0.99%;满族154人,占全县总人口0.11%;回族117人,占全县总人口0.08%;其他民族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壮族、藏族、锡伯族、苗族、土家族、彝族、水族、哈尼族、瑶族、拉祜族、黎族、傈僳族、佤族、布依族、毛南族,共134人,占总人口0.09%

    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4亿元,同比增长6.7%。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7亿元、15.5亿元、3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0.9%2.7%,三次产业比重演进为122860,全县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9亿元,同比增长58.1%,增速居全市第二。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高速增长,首次突破5亿元大关,累计完成5.05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居全市第一。

    201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3亿元,同比增长2%。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29624元和9713元,同比分别增长7.6%9%

    【脱贫攻坚】 聚焦问题整改,聚力巩固提升。党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以及各类巡视检查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以自治区“十项清零达标”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加大攻坚力度。418日公告退出自治区级贫困县后,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剩余76170人贫困堡垒全部攻克,绝对贫困现象彻底消除。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35亿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69个、村集体经济项目23个,10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3万元以上;加大生态扶贫力度,直接带动1642人实现增收;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791388万元,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918个,贫困人口生产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全年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837人次,大病救治、重病兜底、慢病签约服务3073人,完成“四类人群”危房改造55户,易地搬迁10462400人全部入住新居,集中供水和自然村饮用水水质抽样化验全部合格,纳入低保贫困户11622129人,为667名困难残疾人发放补贴每人每月18元,贫困人口生活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3668户贫困户参与“三扶三增三提升”工程,占比96%63067人参与“孝扶共助”工程,占比81%,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明显增强。自治区派驻脱贫攻坚工作总队、市督导组坚持常态化督查检查,凝聚脱贫攻坚强大力量。

    【环境保护】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为目标,以国家生态绿化重点工程为抓手,引进蚂蚁金服、房地产企业等社会方参与生态建设,完成造林面积1.8万公顷。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效控制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源,取缔“小散乱污”企业15家,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9天,较上年度增加19天;完成黄河、浑河、清水河、杨家川护利用岸界划定,常态化开展巡河工作,推进河湖清“五乱”,开工实施浑河河道治理工程;新增城区污水提升泵站3座,污水应收尽收,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着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580公顷;完成农用地膜回收0.62万公顷,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田0.1万公顷,县林草局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老牛坡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名录。

    【金融风险化解】 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强化金融风险防范,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同步推进。加大预期引导,强化新上项目债务风险评估,严控增量债务。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继续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化解隐性债务3.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71%;其中化解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9%,稳妥有效降低债务风险。

    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立足“窑上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着力打造特色农牧业产业基地。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7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8.4万吨。小香米、黑黍子、胡麻等地标产品种植面积达7.73万公顷,建成小杂粮标准化基地0.1万公顷、农技推广示范田0.1万公顷、科技示范基地133.33公顷,成功打造蒙清五谷种植、蒙宏农业2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全县牲畜存栏589万头(只),牲畜出栏68.6万头(只)。新建肉羊扩繁场1处,昌隆、圣地、同源、颐康规模化养殖场分别新增生猪4000头、奶牛2600头、肉驴1300头、奶山羊1000只,养殖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实施高茂泉窑田园综合体、巴图沟智慧田园综合体、三岔河灵艺康养田园综合体、宏河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项目建设,成功申报国家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家、自治区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7家、自治区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认定家庭农牧场37家,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逐步构筑、新动能日趋壮大。

    【工业】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决心和定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原煤、建材、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产销两旺,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65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8%,预计新增规上企业6家。成功引进旭阳集团,打造焦化循环产业园,90万吨焦炭项目全面复产,煤化工循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恒源25万吨高岭土、蒙西10万吨高岭土生产线进入调试阶段,超牌三期20万吨耐火材料、5万吨偏高岭土项目完成技术方案调整,县城高岭土产能达75万吨,高岭土产业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天皓崔家梁石灰岩矿露天开采工程和年产50万吨砂石骨料生产线建成投产,蒙西年产100万吨砂石骨料项目进行设备安装,沙墕年产1000万吨建筑骨料项目即将挂牌出让矿权,万秋新型建材管项目即将试产,蒙鑫冶金项目全面复产,远方陶瓷氢氧化铝中试项目完成设备安装,三联化工迁建项目顺利推进,砂石、装配式建筑、化工、冶金产业应时而起。明阳5万千瓦风电供暖项目并网发电,中萃、远景、华时分散式风电项目获取指标2.5万千瓦,北方电力2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新能源产业呈现新气象,全年引进投资12.1亿元。

    【服务业】 把握发展机遇,推动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建老牛坡红色文化AAAA级旅游区,老牛坡扶贫产业园开工建设,泉寿湾生态旅游区投入运营,全年入境游客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3亿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年吞吐量4300万吨的十七沟物流园区一期建成运行,宏河镇鼎轩现代物流仓储中心完成主体建设,年吞吐量1500万吨的宏河物流园区已完成土地征收现代物流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将农村电商发展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年内实现农特产品网络销售额达3730万元。新设邮储银行、内蒙古银行清水河支行投入运营,金融机构产品日趋丰富,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7.4亿元,贷款余额30亿元,金融保障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城镇提升】 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坚持“补短板、增后劲”,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升宜居宜业水平。编制完成《清水河县城关镇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城关镇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房屋征收3872平方米,中心区块、人行路、原二旅社等区域尾拆难题得到破解。体育路、人行路、人和街、大南沟桥建成通车,神池窑桥至蒙西道路主体工程完工,东出城口管网工程完成改造建成水冲厕所9座,城区旱厕实现清零;新增城区绿化面积0.5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2.1万平方米,集中整治城区主干道“蜘蛛网”,全面维修市政基础设施。开展房地产项目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治理,推进问题解决。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任务。窑湾便民市场完成改造,地产食品加工园建成投用。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县城。

    【乡村振兴】 规划发展集聚提升类村庄287个、城乡融合类村庄52个、特色保护类村庄16个、搬迁撤并类村庄440个。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2%。全县小型规模化养殖场达123家。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铺开,建成宏河镇垃圾处理厂、爱心家园小型污水处理厂及大批农村卫生厕所,建立起“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置机制,高标准完成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0个、示范乡镇1个。一批优秀人才返乡创业,选派112名产业指导员进村入户指导实施产业发展。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70人,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质量逐步提高。加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开展农民运动会等各类独具特色的农村文体活动,乌兰牧骑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惠民演出108场。

    【巩固农村发展基础】 冯家塔至老牛湾公路完成工程量的90%,新建农村公路819公里。全面开展大棚房、违建别墅、混凝土搅拌站违法用地清查整治工作,恢复农业设施超标用地0.34公顷;完成土地确权6.8万公顷,划定农业“两区”0.53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405.67公顷;完成电力农网改造170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8处,建成集雨水窖363眼,排查整改淤地坝安全运行181座,维修加固淤地坝8座。

    【民生改善】 年初,确定的六项民生工程全部完成。民生事业累计投入9.47亿元,占到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53.06%,同比增长16.1%。清水河县第一中学迁建项目完成实验楼、图书馆等五栋楼主体建设。招聘特岗教师27人。落实班主任津贴,增加基础性绩效,提高教师待遇。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校园安全实现“三个百分之百”。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1.3%,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县医院儿科病房楼、暖泉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完工,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大三件、小三件”医疗设备。引进医疗专业人才8人。在全市率先开展县域医疗综合改革,县中蒙医院获评二甲专科医院。加快医联体建设,引进各类专家345人次,服务群众1.1万人次。开展猪瘟、鼠疫等疫情防控工作,健康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完成外装修。开工实施明长城徐氏楼、箭牌楼保护修缮工程。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体活动。组建清水河县融媒体中心。通过绿色通道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4人。安置转业士官5人。城镇新增就业13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3.49万人,发放创业贷款725万元。各项社会保障待遇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5291万元,累计支出各项社会保障资金3.75亿元。

    【社会稳定】 办结涉黑涉恶问题线索160条,完成重点行业乱点乱象整治703个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9%35.2%;基层司法所全部实现等级达标,群众信访批次、人次同比分别下降34.2%36.5%,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落实“两金四制”,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修订完善全县应急预案,公开招聘40名专业防扑火员,县乡村三级应急体系更加健全。实施园子湾、解放、落四坪少数民族聚居村人居环境整治,营造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浓厚氛围。

    【政务服务】 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动查摆解决问题211项,主题教育取得效果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设置政府组成部门25个。加快乡镇改革工作,挂牌成立党群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推进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社会体制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开展“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抓好自治区党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涉及政府整改问题3498条措施,已完成整改2177条措施,整改完成率达61.7%。启动县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实现“多规合一”。组建中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国有资本结构进一步优化;改组经园公司,推动工业园区实体化发展。将廉政建设贯穿工作始终,持续加强“阳光三务”信息公开,启动运行公务用车信息化监管平台,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编制服务和会计代理记账服务,制度机制不断完善。推进以宪施政、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市长热线、县长热线办结率100%

    (撰稿人:张全载 王瑞梅 吴涛)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