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卷
【概述】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是由1950年12月19日成立的归绥市回民自治区而得名,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的西北部,东面与新城区、赛罕区交界,南面与玉泉区相邻,西面与金川经济开发园区、土默特左旗接壤,北面与武川县毗邻。地理坐标为北纬40°80′~41°08′,东经111°36′~112°30′,区境内最高海拔2081米。回民区辖区面积194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区面积48平方公里,是自治区面积最小的一个旗县区。全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镇,57个社区,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3万人,有回族、蒙古族、汉族、满族等23个民族,其中常住回族人口约2.4万人,约占全市回族总人口的53%,是回族聚居区。辖区内五大宗教场所俱全,共有宗教活动场所16处,信教群众近5万人,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委员会均驻于回民区。回民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回民区是首府的老城区、老工业区,突出表现为“三多、一差、一繁荣”(“三多”即破产企业多、下岗职工多、贫困人口多;“一差”即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差;“一繁荣”即传统商贸业比较繁荣),以中山西路为轴的首府商务核心区,素有“自治区商贸第一街”的美誉,是自治区商贸业最集中的地段,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5年居于全市第一、自治区前两位,是名副其实的商贸业大区。同时回民区也是全市重要的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中心,辖区内有内蒙古财经大学等12所大中专院校和呼和浩特市一中等公立中小学、幼儿园55所,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2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为代表的9家文化机构。
2019年,回民区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7%。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7%。
【脱贫攻坚】 2019年,回民区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全区59户、11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成效不断提升。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总要求,新建、加固7家贫困户住房,发放租房补贴4.32万元、教育补助6.475万元,为所有贫困人口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兜底报销住院医疗费用103.5万元。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构建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段家窑宇生乐丰园日光温室改造项目、元山子农业综合体项目顺利实施,带动贫困人口增收16.2万元。为47名贫困人口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发放补助26.46万元。
【环境污染防治】 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理念,着力打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保卫战。投资4700万元迁改的呼和浩特热电厂运煤专线投入使用,党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拆除1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7座,关停“散乱污”企业18家,完成VOC治理企业67家,累计替换清洁燃煤8519吨。严格监督在建工地落实“六个百分百”,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加强河道“五乱”治理,拆除河道及其周边“两违”建筑5.1万平方米。继续推动大青山前坡生态修复,回填土方7.9万立方米,种植各类苗木11万株(丛),霍寨沟矿山治理全面完成。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有效化解存量债务。加大工程审计力度,累计审减债务0.4亿元,停建、缓建政府投资类项目5个,债务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用活沉淀资金,合理安排土地收益,累计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4.82亿元,年度化债任务超额完成。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排查金融机构45家,立案调查2件,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营商环境优化】 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政务服务环境更加优化。深化“证照分离”改革,14382户企业和30763家个体工商户全部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优化公共服务办事流程,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各类证明一律取消。企业登记开办“一网通”服务平台正式上线,网上办理登记注册业务全面推开,开办时间由法定15天压缩至3天,便利度显著提升。启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确认首批103项集中办理事项清单。
【招商引资】 瞄准产业定位,聚焦商业综合体建设、棚户区改造等产城融合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大力扶持引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总投资200亿元的祥生文旅城项目正式落地,整体方案设计顺利完成,首批8宗36.4公顷土地完成挂牌出让。总投资30亿元的慧谷明昊和城中九著项目落地实施。
【服务业】 商贸业规模持续扩大,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稳固。振华广场项目进展顺利,购物中心已开业运营,新华广场改造及地下空间互联互通项目启动实施,中山西路黄金商圈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万惠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鼎瑞创丰二手车交易市场被评为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数量5个,位居全市首位。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屈臣氏内蒙古总部进驻金海工业园区,22家企业入驻金葫芦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园,金海创客空间投入运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乌兰夫纪念馆、蒙亮研发展示中心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复核验收,大青山野生动物园、莫尼山非遗小镇通过国家AAA级景区复核验收。全年接待游客25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1.67亿元。
【乡村振兴】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户厕改造完成328座,西乌素图等3个村设立公交场站,坝口子村大型便民市场投入运营,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完善提升乌素图杏园综合体,新植、补植林果苗木1万余株。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任务圆满完成。加大拆违力度,143座违建“大棚房”拆除完毕。
4月,积极扶持蒙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莫尼山非遗小镇建设。组织莫尼山非遗小镇参加2019年“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皮雕画《白文殊菩萨》获金奖;9月,组织蒙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莫尼山非遗小镇参加第六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由蒙亮公司设计的“日月同辉银首饰品系列”获“2019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生态文明建设】 大青山前坡生态治理工程,该项目建设工期自2017年起至2032年完成,工期15年。该工程主体绿化采取PPP合作模式,规划主体绿化面积为0.07万公顷,已完成产值13230.8849万元,施工面积383.47公顷。已栽植4~10厘米乔木12种,共计栽植28947株。
国土绿化九大工程“一带一屏”建设情况,累计栽植常绿乔木26686株、落叶乔木88772株、灌木丛8785丛,灌木篱5500平方米,共计完成绿化面积103.87公顷,主要以养护为主。已栽植杏树、李子、苹果树共计10.16万株,完成绿化面积112公顷。共计栽植及养护树木43万株;更新和新栽植“自治区党政年义务植树基地”树木2000株,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6次。
【城镇宜居建设】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1号线实现初期运营,2号线实现洞通轨通。巴彦淖尔路改造提升工程主线基本贯通,部分路段实现试通车。金海高架路中心段试通车,北三环快速路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基本形成。预备役师北路西段、果园东路建成通车,新兴巷等6条小街巷新建改造工程完工。西机务段、阿吉拉小区改造试点工程竣工,33个国有企业家属区“三供一业”物业管理移交维修改造项目基本完成。绿化养护道路106条、公园绿地40处、老旧小区100个,全年栽植苗木15.2万株(丛)。
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小府村、铁路小区等11个国开行棚改项目累计使用贷款资金49.52亿元,刀刀板、攸攸板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使用贷款资金、专项债券6.1亿元。刀刀板村养殖小区地块等5个棚改项目房屋征收工作基本完成,全年完成房屋征收面积14万平方米。什拉门更整村改造及回迁房建设进展顺利。青橙紫苑、咱家二期等9个“回迁难”“入住难”项目基本完工,6925户居民实现安居梦。198套廉租房分配入住。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以“三城同创”为抓手,持续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全年累计整治各类不文明行为325起,清理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约1.6万处,拆除大型户外广告设施8处。认真开展违建别墅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清理整治违建别墅18处。持续加大“两违”整治力度,依法拆除各类建筑物23万平方米。拆除旱厕116座,实现建成区“无旱厕”目标。新建5座垃圾转运站、64座公共厕所。推动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1100台垃圾收集车实现密闭化管理。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覆盖辖区所有机关单位、学校和266个居民小区,全市规模最大的垃圾分拣中心和首家垃圾分类展厅建成使用。
【教育教学】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总投资2500万元的厂汉板幼儿园新建工程、呼和浩特市八中操场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引进免费师范生12人。教育改革继续深化,22所民办幼儿园确认为普惠性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11所试点校园配餐和课后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小饭桌”管理等难题正在逐步解决。加强安全体系建设,校园安防实现“三个百分百”。校园周边乱象整治成效明显,取缔32家校外无证培训机构、6家无证幼儿园。
2019年,回民区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积极推动全区教育持续、均衡、和谐发展。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操场改造完成投入使用,回民区厂汉板幼儿园投入使用,搬迁回民区第三幼儿园至此,进一步改善回民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成立“回民区师生心理健康工作室”,指导和推动全区心理健康工作有序发展;贯彻“质量为本,两翼齐飞”方针,扎实推进内涵发展:凸显各学段教育重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体育项目普及,稳步推进体育健康发展,扎实开展艺术教育,不断深化美育内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文化】 聚焦“双一流”高等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25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争取科技项目资金281万元,3家公司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3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成提升改造,57个笼式足球场实现市场化运营,公共文化体育场地设施日趋完善。成功举办回民区第九届乌素图杏花节和综合运动会,组织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各类惠民演出和全民健身活动400余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乌素图召庙壁画修缮、赵北长城围封保护工程启动实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圆满完成。红十字、档案、防震减灾、粮食、工青妇残等事业稳步发展,双拥、外事侨务、国防动员、人防、地方志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文化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区综合运动会成功举办,全民健身热潮不断巩固。2019年,文化馆新增读书角、棋牌区、数字文化体验区。新增馆办团队4支,年底,馆办团队15支,包含舞蹈队、模特队、民乐队、合唱团、二人台艺术团、管弦乐团等。为开展好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文化馆深入基层调研,按照问卷调查所统计,2019年新增电子钢琴10台、古筝10台、竹笛20支。
图书馆服务读者进馆流通人23万人次,图书证办理人数3000余人,图书借阅流通量3万余册,利用流动图书服务车深入辖区内各社区开展全民阅读图书流动服务活动12次,建立4个基层图书馆分馆,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约3000余人次,并在回民区“两会”期间,充分利用馆内设施,在会场摆放电子阅读机、电子阅读卡、专题资料和图书,为“两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年初免费为部分文化站图书室充实2000册图书,在区创建文明城市时,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借给环河路办事处、海西路办事处各4000册图书,进一步提高馆内藏书流通率。
【卫生健康】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深入推进,成功打造6家“医联体”、4家“医共体”,开设9家名医工作室、5家中医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投资350万元的6家防保站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完成升级改造,成功创建自治区卫生应急示范区,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高。“衣食住行”领域市场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立案107件,办结率达100%。查办商标侵权案件12件,有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民生保障】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累计发放创业贷款26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8621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297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2996万人。低保提标政策落到实处,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25元和510元。政策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累计发放各类民政资金4773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1.38万人次。老年养护院提升项目投入运营,养老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建成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60个基层服务站,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积极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发放补助资金1013.4万元。
(撰稿人:赵利宏 王嘉韬)
【概述】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是由1950年12月19日成立的归绥市回民自治区而得名,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的西北部,东面与新城区、赛罕区交界,南面与玉泉区相邻,西面与金川经济开发园区、土默特左旗接壤,北面与武川县毗邻。地理坐标为北纬40°80′~41°08′,东经111°36′~112°30′,区境内最高海拔2081米。回民区辖区面积194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区面积48平方公里,是自治区面积最小的一个旗县区。全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镇,57个社区,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3万人,有回族、蒙古族、汉族、满族等23个民族,其中常住回族人口约2.4万人,约占全市回族总人口的53%,是回族聚居区。辖区内五大宗教场所俱全,共有宗教活动场所16处,信教群众近5万人,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委员会均驻于回民区。回民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回民区是首府的老城区、老工业区,突出表现为“三多、一差、一繁荣”(“三多”即破产企业多、下岗职工多、贫困人口多;“一差”即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差;“一繁荣”即传统商贸业比较繁荣),以中山西路为轴的首府商务核心区,素有“自治区商贸第一街”的美誉,是自治区商贸业最集中的地段,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5年居于全市第一、自治区前两位,是名副其实的商贸业大区。同时回民区也是全市重要的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中心,辖区内有内蒙古财经大学等12所大中专院校和呼和浩特市一中等公立中小学、幼儿园55所,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2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为代表的9家文化机构。
2019年,回民区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7%。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7%。
【脱贫攻坚】 2019年,回民区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全区59户、11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成效不断提升。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总要求,新建、加固7家贫困户住房,发放租房补贴4.32万元、教育补助6.475万元,为所有贫困人口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兜底报销住院医疗费用103.5万元。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构建市场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段家窑宇生乐丰园日光温室改造项目、元山子农业综合体项目顺利实施,带动贫困人口增收16.2万元。为47名贫困人口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发放补助26.46万元。
【环境污染防治】 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理念,着力打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保卫战。投资4700万元迁改的呼和浩特热电厂运煤专线投入使用,党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拆除1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7座,关停“散乱污”企业18家,完成VOC治理企业67家,累计替换清洁燃煤8519吨。严格监督在建工地落实“六个百分百”,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加强河道“五乱”治理,拆除河道及其周边“两违”建筑5.1万平方米。继续推动大青山前坡生态修复,回填土方7.9万立方米,种植各类苗木11万株(丛),霍寨沟矿山治理全面完成。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有效化解存量债务。加大工程审计力度,累计审减债务0.4亿元,停建、缓建政府投资类项目5个,债务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用活沉淀资金,合理安排土地收益,累计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4.82亿元,年度化债任务超额完成。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排查金融机构45家,立案调查2件,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营商环境优化】 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政务服务环境更加优化。深化“证照分离”改革,14382户企业和30763家个体工商户全部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优化公共服务办事流程,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各类证明一律取消。企业登记开办“一网通”服务平台正式上线,网上办理登记注册业务全面推开,开办时间由法定15天压缩至3天,便利度显著提升。启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确认首批103项集中办理事项清单。
【招商引资】 瞄准产业定位,聚焦商业综合体建设、棚户区改造等产城融合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大力扶持引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总投资200亿元的祥生文旅城项目正式落地,整体方案设计顺利完成,首批8宗36.4公顷土地完成挂牌出让。总投资30亿元的慧谷明昊和城中九著项目落地实施。
【服务业】 商贸业规模持续扩大,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稳固。振华广场项目进展顺利,购物中心已开业运营,新华广场改造及地下空间互联互通项目启动实施,中山西路黄金商圈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万惠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鼎瑞创丰二手车交易市场被评为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数量5个,位居全市首位。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屈臣氏内蒙古总部进驻金海工业园区,22家企业入驻金葫芦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园,金海创客空间投入运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乌兰夫纪念馆、蒙亮研发展示中心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复核验收,大青山野生动物园、莫尼山非遗小镇通过国家AAA级景区复核验收。全年接待游客25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1.67亿元。
【乡村振兴】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户厕改造完成328座,西乌素图等3个村设立公交场站,坝口子村大型便民市场投入运营,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完善提升乌素图杏园综合体,新植、补植林果苗木1万余株。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任务圆满完成。加大拆违力度,143座违建“大棚房”拆除完毕。
4月,积极扶持蒙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莫尼山非遗小镇建设。组织莫尼山非遗小镇参加2019年“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皮雕画《白文殊菩萨》获金奖;9月,组织蒙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莫尼山非遗小镇参加第六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由蒙亮公司设计的“日月同辉银首饰品系列”获“2019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生态文明建设】 大青山前坡生态治理工程,该项目建设工期自2017年起至2032年完成,工期15年。该工程主体绿化采取PPP合作模式,规划主体绿化面积为0.07万公顷,已完成产值13230.8849万元,施工面积383.47公顷。已栽植4~10厘米乔木12种,共计栽植28947株。
国土绿化九大工程“一带一屏”建设情况,累计栽植常绿乔木26686株、落叶乔木88772株、灌木丛8785丛,灌木篱5500平方米,共计完成绿化面积103.87公顷,主要以养护为主。已栽植杏树、李子、苹果树共计10.16万株,完成绿化面积112公顷。共计栽植及养护树木43万株;更新和新栽植“自治区党政年义务植树基地”树木2000株,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6次。
【城镇宜居建设】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1号线实现初期运营,2号线实现洞通轨通。巴彦淖尔路改造提升工程主线基本贯通,部分路段实现试通车。金海高架路中心段试通车,北三环快速路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基本形成。预备役师北路西段、果园东路建成通车,新兴巷等6条小街巷新建改造工程完工。西机务段、阿吉拉小区改造试点工程竣工,33个国有企业家属区“三供一业”物业管理移交维修改造项目基本完成。绿化养护道路106条、公园绿地40处、老旧小区100个,全年栽植苗木15.2万株(丛)。
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小府村、铁路小区等11个国开行棚改项目累计使用贷款资金49.52亿元,刀刀板、攸攸板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使用贷款资金、专项债券6.1亿元。刀刀板村养殖小区地块等5个棚改项目房屋征收工作基本完成,全年完成房屋征收面积14万平方米。什拉门更整村改造及回迁房建设进展顺利。青橙紫苑、咱家二期等9个“回迁难”“入住难”项目基本完工,6925户居民实现安居梦。198套廉租房分配入住。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以“三城同创”为抓手,持续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全年累计整治各类不文明行为325起,清理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约1.6万处,拆除大型户外广告设施8处。认真开展违建别墅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清理整治违建别墅18处。持续加大“两违”整治力度,依法拆除各类建筑物23万平方米。拆除旱厕116座,实现建成区“无旱厕”目标。新建5座垃圾转运站、64座公共厕所。推动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1100台垃圾收集车实现密闭化管理。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覆盖辖区所有机关单位、学校和266个居民小区,全市规模最大的垃圾分拣中心和首家垃圾分类展厅建成使用。
【教育教学】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总投资2500万元的厂汉板幼儿园新建工程、呼和浩特市八中操场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引进免费师范生12人。教育改革继续深化,22所民办幼儿园确认为普惠性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11所试点校园配餐和课后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小饭桌”管理等难题正在逐步解决。加强安全体系建设,校园安防实现“三个百分百”。校园周边乱象整治成效明显,取缔32家校外无证培训机构、6家无证幼儿园。
2019年,回民区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积极推动全区教育持续、均衡、和谐发展。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操场改造完成投入使用,回民区厂汉板幼儿园投入使用,搬迁回民区第三幼儿园至此,进一步改善回民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成立“回民区师生心理健康工作室”,指导和推动全区心理健康工作有序发展;贯彻“质量为本,两翼齐飞”方针,扎实推进内涵发展:凸显各学段教育重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体育项目普及,稳步推进体育健康发展,扎实开展艺术教育,不断深化美育内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文化】 聚焦“双一流”高等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25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争取科技项目资金281万元,3家公司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3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成提升改造,57个笼式足球场实现市场化运营,公共文化体育场地设施日趋完善。成功举办回民区第九届乌素图杏花节和综合运动会,组织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各类惠民演出和全民健身活动400余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乌素图召庙壁画修缮、赵北长城围封保护工程启动实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圆满完成。红十字、档案、防震减灾、粮食、工青妇残等事业稳步发展,双拥、外事侨务、国防动员、人防、地方志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文化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区综合运动会成功举办,全民健身热潮不断巩固。2019年,文化馆新增读书角、棋牌区、数字文化体验区。新增馆办团队4支,年底,馆办团队15支,包含舞蹈队、模特队、民乐队、合唱团、二人台艺术团、管弦乐团等。为开展好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文化馆深入基层调研,按照问卷调查所统计,2019年新增电子钢琴10台、古筝10台、竹笛20支。
图书馆服务读者进馆流通人23万人次,图书证办理人数3000余人,图书借阅流通量3万余册,利用流动图书服务车深入辖区内各社区开展全民阅读图书流动服务活动12次,建立4个基层图书馆分馆,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约3000余人次,并在回民区“两会”期间,充分利用馆内设施,在会场摆放电子阅读机、电子阅读卡、专题资料和图书,为“两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年初免费为部分文化站图书室充实2000册图书,在区创建文明城市时,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借给环河路办事处、海西路办事处各4000册图书,进一步提高馆内藏书流通率。
【卫生健康】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深入推进,成功打造6家“医联体”、4家“医共体”,开设9家名医工作室、5家中医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投资350万元的6家防保站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完成升级改造,成功创建自治区卫生应急示范区,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高。“衣食住行”领域市场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立案107件,办结率达100%。查办商标侵权案件12件,有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民生保障】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累计发放创业贷款26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8621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297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2996万人。低保提标政策落到实处,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25元和510元。政策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累计发放各类民政资金4773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1.38万人次。老年养护院提升项目投入运营,养老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建成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60个基层服务站,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积极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发放补助资金1013.4万元。
(撰稿人:赵利宏 王嘉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