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卷

  • 呼和浩特市  
  • 发布时间:10-20
  • 来源:
  •  

    【概述】 2019年,呼和浩特全市生产总值2791.5亿元,按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数据后的同口径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2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823.8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853.4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比例为4.129.566.4。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12.4%86.5%。人均生产总值89138元,比上年增长5.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1.0万人,乡村人口92.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59.6万人,女性人口154.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8万人,出生率为8.9‰;死亡人口1.4万人,死亡率为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

    年末,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43.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4.8%,医疗保健类上涨3.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7%,衣着类上涨2.5%,居住类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7%

    【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面实施乳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伊利、蒙牛两家乳企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700亿元;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环光伏四期建成投产、五期安装设备,金宇生物国际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实施大化工转型发展战略,久泰新材料年产10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加快建设,旭阳中燃焦化循环产业园项目顺利复产。服务业继续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6.4%

    内需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48个,完成投资600.7亿元。地铁1号线、国际农业博览园、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蒙古族学校等项目建成投用。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主体完工。十四中教学楼、市内供热管网互联互通等补短板惠民生项目开工建设。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新能源汽车和可穿戴智能设备等节能智能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1.8%22.2%,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5.2%,振华广场等商贸中心建成运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6.5亿元,增长2.7%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全年有效投资在稳增长中发挥突出作用,助推财政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增效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3.1亿元,剔除减税降费不可比因素增长9.5%;非税收入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15%,较上年下降0.74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9.5%。城镇和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9397元和18974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经济增长。

    【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3.6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万公顷,下降2.8%;粮食产量171.3万吨,增长10.4%。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23.31万公顷,增长7.9%,产量139.5万吨,增长16.7%;马铃薯播种面积3.36万公顷,下降33.1%,产量15.5万吨,下降26.4%;油料播种面积5.23万公顷,下降9.9%,产量10.9万吨,增长19.8%

    年末,全市牲畜存栏头数248.1万头(只),比上年增长7.5%。其中,大牲畜存栏26.6万头,下降6.0%;小牲畜存栏221.5万只,增长9.4%。肉类总产量12.1万吨,比上年增长6.4%。禽蛋产量3.1万吨,下降35.7%。牛奶产量151.6万吨,下降4.2%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0.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3.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下降9.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4.3%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发电量567.7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8%;饲料75.2万吨,下降16.2%;液体乳125.7万吨,下降10.8%;卷烟127.5亿支,下降5.6%;原油加工量423.5万吨,增长18.5%;烧碱24.3万吨,下降6.9%;单晶硅10.9万吨,增长61.2%;多晶硅0.2万吨,下降59.3%;原铝(电解铝)27.7万吨,增长1.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927.4亿元,比上年增长6.0%;利润总额228.8亿元,增长29.5%;亏损企业亏损额34.0亿元,增长6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100.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8%。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88家,比上年增加16家;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85.8万平方米,下降5.6%;竣工房屋面积197.5万平方米,下降11.5%;房屋建筑竣工率25.1%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0.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75.2亿元,比上年增长0.6%。商品房销售面积326.0万平方米,下降17.9%;商品房销售额327.4亿元,下降1.0%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3%;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增长2.3%;餐饮收入增长4.8%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6.0%;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下降5.7%;汽车类零售额下降11.6%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出口额63.5亿元,增长13.6%;进口额60.7亿元,与上年持平。

    【交通和邮电】 全年公路货运量11313.4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52.4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15.3万人,下降11.2%。公路客运周转量8.7亿人公里,下降12.8%。地铁1号线开通运行,2号线实现洞通轨通,金海路高架桥线上部分中心段、巴彦路高架桥部分段试通车,昭乌达哲里木路提升改造工程主体完工。成功创建“公交都市”,建成公交场站6座,新开通学生专线、社区线路等公交线路60条,建设“智慧便民候车室”100座,完成32个公交站点港湾停靠站改造,建设充电桩334个,500台新能源公交车全部到位。建设临时停车场2座,小区空置停车泊位实现部分开放,启动实施智慧停车平台建设,有效保障道路畅通。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03.3亿元,比上年增长78.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7亿元,增长2.6%;电信业务总量187.6亿元,增长89.8%。年末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56.1万户,移动电话459.3万户。

    【财政】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1亿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税收收入17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4.9%。国内增值税63.8亿元,下降1.0%;企业所得税22.1亿元,下降0.3%;土地增值税21.2亿元,增长74.4%;个人所得税8.4亿元,下降23.4%。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各类民生支出19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47.3%。城乡社区支出125.2亿元,增长149.9%;教育支出53.0亿元,增长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8亿元,下降10.5%;卫生健康支出25.6亿元,下降5.5%

    【金融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76.4亿元,比年初增长1.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391.6亿元,增长10.0%;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954.0亿元,下降7.1%。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513.8亿元,比年初增长6.6%。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433.0亿元,增长15.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7077.2亿元,增长5.0%。住户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340.9亿元,增长4.7%;中长期贷款余额1092.0亿元,增长19.4%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5.9亿元,增长18.1%;人身险保费收入104.9亿元,增长13.3%。全市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41.9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财产险保险赔付支出24.1亿元,增长6.3%;人身险保险赔付支出17.9亿元,增长12.1%

    【科技】 全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2%,争取国家及自治区支持资金1.5亿元,项目470项。年内专利申请量7038件,授权专利3492件。安排重大科技专项经费0.5亿元。

    【教育】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4所,招生人数7.0万人,比上年增长2.9%;在校生人数24.3万人,增长1.3%;毕业生人数6.4万人,与上年持平。普通中学115所,招生人数5.0万人,增长4.2%;在校生人数14.7万人,增长3.5%;毕业生人数4.4万人,下降4.3%。年末共有小学200所,招生人数3.6万人,增长12.5%;在校生人数18.6万人,增长2.8%;毕业生人数3.1万人,增长14.8%。幼儿园386所,在园幼儿6.9万人,下降4.2%2019年,制定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阳光分班”工作实施意见。全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所,引进党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

    【文化】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5个。全市拥有广播电视台7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4%,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45.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4%2019年,呼和浩特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框架基本形成。昭君文化节、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上项目分赛场比赛等文化活动、体育赛事成功举办。

    【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251个,其中医院106个,医院拥有病床18537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302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1571人。智慧医疗快速发展,市级远程会诊服务平台覆盖医疗机构33家,2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居民诊疗“一码通”,启动“智慧急救”体系建设。为乡村在岗教职工和医生发放补贴每人每年1万元。获批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改革试点。

    【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27个,体育馆9个,室内游泳池(馆)33个。2019年,加强对福利彩票公益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支出的监督管理。拨付彩票公益金1.6亿元,主要用于示范性老年公寓、精神康复医院等福利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场馆的建设、维护、维修和开展各项体育运动等公益性项目。

    【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8306元,比上年增长7.4%,全体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26182元,增长4.3%。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9397元,比上年增长6.1%;城镇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31118元,增长3.8%。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8974元,增长10.4%;农村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16279元,增长5.4%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1.7万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6.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3.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28.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1.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6.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4.4万人。

    年末,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75270户,受益人数122067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54305.1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9135户,受益人数13886人,发放低保资金8913.8万元;农村低保对象66135户,受益人数108181人,发放低保资金45391.3万元。

    全年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8.3万人,高校毕业生1.9万人实现就业。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筑业新开工工程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90%以上,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8.2%8.9%。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实现15连涨,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医疗费用实现政府兜底保障,实际报销比例达90%。社会救助做到应保尽保。退役军人综合服务体系全面建立。棚户区住房改造建成4004套,完成100.1%;为低收入群体和特殊人群配置公租房1397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6个。改造老旧燃气管线94.4公里、供热管网92.1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700万平方米。解决房地产办证难、入住难、回迁难遗留问题26.1万套。

    2019年,全市社会保障支出40.8亿元。呼和浩特市城镇低保补助标准由原来的670/人·月,提高到725/人·月,农村低保补助标准由原来的5616/人·年提高到6120/人·年。农村“五保”人员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的7320/人·年提高到7980/人·年,集中供养标准由原来的9672/人·年提高到9780/人·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困难家庭救助救济方面,下拨社会救助补助资金4.73亿元。其中,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资金4.08亿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0.57亿元,孤儿养育补助资金0.08亿元。下拨冬春救灾资金645万元,用于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冬春期间基本生活困难,全力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实施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提高到69元,共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1.69亿元。延续“关爱老年人、贫困人光明行”项目,为呼和浩特市户籍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筛查及实施白内障手术。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的要求,坚持市场为导向、问题为导向、民生为导向,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年共拨付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4263.4万元。以“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为目标投入810万元建设“智慧健康”信息化平台。投入5000万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数字化医学诊断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民群众普惠受益。

    【三大攻坚战】

    金融风险防控有力 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清偿民营企业账款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农村建设”直接相关工程类债务全部兑现。非法集资、非法放贷、非法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市场乱象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关键进展 制定实施支持武川县、清水河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入开展十项“清零达标”行动,产业、教育、医疗、旅游等扶贫工作持续深化,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武川县、清水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污染防治攻坚战稳步推进 淘汰禁燃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6台任务全部完成,推动禁燃区14万户居民使用洁净煤,秸秆综合利用率8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3.2%。班定营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启动建设,国控断面水质劣Ⅴ类水体全部消除,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成功获批第三批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封闭超采区内自备井74眼。完成二区四县一旗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危险废物实现100%安全处置;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75%

    【服务能力建设】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 呼和浩特市科创中心建成投用,新增各级各类研发机构26家、院士工作站1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0家。面向重点骨干企业实施科技专项72项。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7.25亿元,同比增长30.4%。专利授权量增长18.6%,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7.44件,均居全区首位。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用明显,全年服务农业科技园区、基地216个,科技培训20万人次。继续实施“人才新政九条”,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516人。“广纳英才·智汇草原”专项引进人才62人,培养高技能人才2573人。

    合作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京呼高铁开通运营,呼和浩特市正式进入高铁时代,融入京津冀城市圈。白塔机场国际(地区)航线11条,通达10个城市,国际旅客、国际快件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7.8%89.6%。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0个,到位资金200亿元。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通过海关总署实地验收。成功举办伦敦·呼和浩特经贸推介会,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中欧区域合作中方案例地区。全年新增外资企业17家,投资总额3.8亿美元;新增对外投资企业12家,投资总额3.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5%

    降成本力度持续加大 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惠民政策,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65亿元。拓展“助保贷”等融资渠道,为409家中小企业节约融资成本5000余万元。为69户电力多边交易企业降低用电成本6.2亿元,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制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50条政策。启动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工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全面开启“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全新审批模式,划转21个部门144项行政审批事项,建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85%26个部门323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只进一扇门”,15个部门15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信用呼和浩特”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提升至第18名。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 在全区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和全程电子化办照,企业办理证照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5834户,注册资本1014.5亿元。国企改革稳步实施,有序推进市属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基本完成,和林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

    【区域 城乡协同发展】

    呼包鄂乌协同发展稳步推进 挂牌成立呼包鄂及乌兰察布协同发展服务中心,34项协同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启动编制《准托清工业园区产业合作试点实施方案》,建立协同发展网站,呼包鄂乌一小时经济圈建设进程加快。

    和林格尔新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和林格尔新区“三年成型”目标基本实现,起步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金盛路提升改造工程南段建成通车,“两河一廊道”生态治理、核心区市政建设和生态绿化初见成效。全年共签约产业项目20个,完成投资13.8亿元。公安部一所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博奥内蒙古国家基因检测中心、清华同方服务器制造基地一期等项目顺利建成,中国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新区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农牧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171.3万吨,净增奶牛1.1万头。全年完成22万公顷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启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6万公顷,新增优势作物标准化生产面积4万公顷,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1.5%,奶牛规模化饲养率100%。清水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0家、家庭农牧场294个;新增3个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带头人1286人。呼和浩特—毛岱等13条农村公路开工建设。790个行政村实施工居环境整治。

    【宜居城市建设】

    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 出台《呼和浩特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试行)》,制定实施32项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建成投用,实现建成区城市管理信息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全面实施重点区域道路吸尘清洗作业,道路整洁优良率90%,安装扬尘在线检测设备143处。502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4座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建成投用,新增56辆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13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6.3%。四旁(零星)植树50.4万株。苗木产量11584万株。全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优良空气天数292天,比上年增加20天。

    启动“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建设行动 九大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等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成果显著,大青山自然保护区100家工矿企业全部退出,全年完成国土生态修复与治理3.7万公顷。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新增绿地面积83嘎,栽植苗木1720余万株(丛)。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5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02%

    (撰稿人:谢勇  孙志杰   徐曼雅  曹佳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呼和浩特市  
  • 发布时间:10-20
  • 来源:
  •  

    【概述】 2019年,呼和浩特全市生产总值2791.5亿元,按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数据后的同口径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2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823.8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853.4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比例为4.129.566.4。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12.4%86.5%。人均生产总值89138元,比上年增长5.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1.0万人,乡村人口92.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59.6万人,女性人口154.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8万人,出生率为8.9‰;死亡人口1.4万人,死亡率为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

    年末,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43.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4.8%,医疗保健类上涨3.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7%,衣着类上涨2.5%,居住类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7%

    【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面实施乳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伊利、蒙牛两家乳企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700亿元;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环光伏四期建成投产、五期安装设备,金宇生物国际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实施大化工转型发展战略,久泰新材料年产10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加快建设,旭阳中燃焦化循环产业园项目顺利复产。服务业继续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6.4%

    内需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48个,完成投资600.7亿元。地铁1号线、国际农业博览园、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蒙古族学校等项目建成投用。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主体完工。十四中教学楼、市内供热管网互联互通等补短板惠民生项目开工建设。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新能源汽车和可穿戴智能设备等节能智能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1.8%22.2%,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5.2%,振华广场等商贸中心建成运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6.5亿元,增长2.7%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全年有效投资在稳增长中发挥突出作用,助推财政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增效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3.1亿元,剔除减税降费不可比因素增长9.5%;非税收入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15%,较上年下降0.74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9.5%。城镇和农村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9397元和18974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经济增长。

    【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3.6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万公顷,下降2.8%;粮食产量171.3万吨,增长10.4%。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23.31万公顷,增长7.9%,产量139.5万吨,增长16.7%;马铃薯播种面积3.36万公顷,下降33.1%,产量15.5万吨,下降26.4%;油料播种面积5.23万公顷,下降9.9%,产量10.9万吨,增长19.8%

    年末,全市牲畜存栏头数248.1万头(只),比上年增长7.5%。其中,大牲畜存栏26.6万头,下降6.0%;小牲畜存栏221.5万只,增长9.4%。肉类总产量12.1万吨,比上年增长6.4%。禽蛋产量3.1万吨,下降35.7%。牛奶产量151.6万吨,下降4.2%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0.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3.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下降9.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4.3%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发电量567.7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8%;饲料75.2万吨,下降16.2%;液体乳125.7万吨,下降10.8%;卷烟127.5亿支,下降5.6%;原油加工量423.5万吨,增长18.5%;烧碱24.3万吨,下降6.9%;单晶硅10.9万吨,增长61.2%;多晶硅0.2万吨,下降59.3%;原铝(电解铝)27.7万吨,增长1.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927.4亿元,比上年增长6.0%;利润总额228.8亿元,增长29.5%;亏损企业亏损额34.0亿元,增长6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100.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8%。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88家,比上年增加16家;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85.8万平方米,下降5.6%;竣工房屋面积197.5万平方米,下降11.5%;房屋建筑竣工率25.1%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0.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75.2亿元,比上年增长0.6%。商品房销售面积326.0万平方米,下降17.9%;商品房销售额327.4亿元,下降1.0%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3%;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增长2.3%;餐饮收入增长4.8%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6.0%;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下降5.7%;汽车类零售额下降11.6%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出口额63.5亿元,增长13.6%;进口额60.7亿元,与上年持平。

    【交通和邮电】 全年公路货运量11313.4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52.4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15.3万人,下降11.2%。公路客运周转量8.7亿人公里,下降12.8%。地铁1号线开通运行,2号线实现洞通轨通,金海路高架桥线上部分中心段、巴彦路高架桥部分段试通车,昭乌达哲里木路提升改造工程主体完工。成功创建“公交都市”,建成公交场站6座,新开通学生专线、社区线路等公交线路60条,建设“智慧便民候车室”100座,完成32个公交站点港湾停靠站改造,建设充电桩334个,500台新能源公交车全部到位。建设临时停车场2座,小区空置停车泊位实现部分开放,启动实施智慧停车平台建设,有效保障道路畅通。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03.3亿元,比上年增长78.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7亿元,增长2.6%;电信业务总量187.6亿元,增长89.8%。年末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56.1万户,移动电话459.3万户。

    【财政】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1亿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税收收入17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4.9%。国内增值税63.8亿元,下降1.0%;企业所得税22.1亿元,下降0.3%;土地增值税21.2亿元,增长74.4%;个人所得税8.4亿元,下降23.4%。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各类民生支出19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47.3%。城乡社区支出125.2亿元,增长149.9%;教育支出53.0亿元,增长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8亿元,下降10.5%;卫生健康支出25.6亿元,下降5.5%

    【金融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76.4亿元,比年初增长1.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391.6亿元,增长10.0%;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954.0亿元,下降7.1%。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513.8亿元,比年初增长6.6%。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433.0亿元,增长15.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7077.2亿元,增长5.0%。住户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340.9亿元,增长4.7%;中长期贷款余额1092.0亿元,增长19.4%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5.9亿元,增长18.1%;人身险保费收入104.9亿元,增长13.3%。全市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41.9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财产险保险赔付支出24.1亿元,增长6.3%;人身险保险赔付支出17.9亿元,增长12.1%

    【科技】 全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2%,争取国家及自治区支持资金1.5亿元,项目470项。年内专利申请量7038件,授权专利3492件。安排重大科技专项经费0.5亿元。

    【教育】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4所,招生人数7.0万人,比上年增长2.9%;在校生人数24.3万人,增长1.3%;毕业生人数6.4万人,与上年持平。普通中学115所,招生人数5.0万人,增长4.2%;在校生人数14.7万人,增长3.5%;毕业生人数4.4万人,下降4.3%。年末共有小学200所,招生人数3.6万人,增长12.5%;在校生人数18.6万人,增长2.8%;毕业生人数3.1万人,增长14.8%。幼儿园386所,在园幼儿6.9万人,下降4.2%2019年,制定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阳光分班”工作实施意见。全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所,引进党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

    【文化】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5个。全市拥有广播电视台7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4%,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45.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4%2019年,呼和浩特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框架基本形成。昭君文化节、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上项目分赛场比赛等文化活动、体育赛事成功举办。

    【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251个,其中医院106个,医院拥有病床18537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302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1571人。智慧医疗快速发展,市级远程会诊服务平台覆盖医疗机构33家,2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居民诊疗“一码通”,启动“智慧急救”体系建设。为乡村在岗教职工和医生发放补贴每人每年1万元。获批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改革试点。

    【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27个,体育馆9个,室内游泳池(馆)33个。2019年,加强对福利彩票公益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支出的监督管理。拨付彩票公益金1.6亿元,主要用于示范性老年公寓、精神康复医院等福利基础设施建设,体育场馆的建设、维护、维修和开展各项体育运动等公益性项目。

    【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8306元,比上年增长7.4%,全体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26182元,增长4.3%。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9397元,比上年增长6.1%;城镇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31118元,增长3.8%。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8974元,增长10.4%;农村常住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16279元,增长5.4%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1.7万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6.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3.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28.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1.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6.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4.4万人。

    年末,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75270户,受益人数122067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54305.1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9135户,受益人数13886人,发放低保资金8913.8万元;农村低保对象66135户,受益人数108181人,发放低保资金45391.3万元。

    全年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8.3万人,高校毕业生1.9万人实现就业。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筑业新开工工程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90%以上,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8.2%8.9%。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实现15连涨,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医疗费用实现政府兜底保障,实际报销比例达90%。社会救助做到应保尽保。退役军人综合服务体系全面建立。棚户区住房改造建成4004套,完成100.1%;为低收入群体和特殊人群配置公租房1397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6个。改造老旧燃气管线94.4公里、供热管网92.1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700万平方米。解决房地产办证难、入住难、回迁难遗留问题26.1万套。

    2019年,全市社会保障支出40.8亿元。呼和浩特市城镇低保补助标准由原来的670/人·月,提高到725/人·月,农村低保补助标准由原来的5616/人·年提高到6120/人·年。农村“五保”人员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的7320/人·年提高到7980/人·年,集中供养标准由原来的9672/人·年提高到9780/人·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困难家庭救助救济方面,下拨社会救助补助资金4.73亿元。其中,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资金4.08亿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0.57亿元,孤儿养育补助资金0.08亿元。下拨冬春救灾资金645万元,用于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冬春期间基本生活困难,全力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实施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提高到69元,共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1.69亿元。延续“关爱老年人、贫困人光明行”项目,为呼和浩特市户籍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筛查及实施白内障手术。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的要求,坚持市场为导向、问题为导向、民生为导向,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年共拨付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4263.4万元。以“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为目标投入810万元建设“智慧健康”信息化平台。投入5000万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数字化医学诊断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民群众普惠受益。

    【三大攻坚战】

    金融风险防控有力 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清偿民营企业账款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农村建设”直接相关工程类债务全部兑现。非法集资、非法放贷、非法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市场乱象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关键进展 制定实施支持武川县、清水河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入开展十项“清零达标”行动,产业、教育、医疗、旅游等扶贫工作持续深化,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武川县、清水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污染防治攻坚战稳步推进 淘汰禁燃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26台任务全部完成,推动禁燃区14万户居民使用洁净煤,秸秆综合利用率8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3.2%。班定营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启动建设,国控断面水质劣Ⅴ类水体全部消除,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成功获批第三批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封闭超采区内自备井74眼。完成二区四县一旗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危险废物实现100%安全处置;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75%

    【服务能力建设】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 呼和浩特市科创中心建成投用,新增各级各类研发机构26家、院士工作站1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0家。面向重点骨干企业实施科技专项72项。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7.25亿元,同比增长30.4%。专利授权量增长18.6%,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7.44件,均居全区首位。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用明显,全年服务农业科技园区、基地216个,科技培训20万人次。继续实施“人才新政九条”,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516人。“广纳英才·智汇草原”专项引进人才62人,培养高技能人才2573人。

    合作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京呼高铁开通运营,呼和浩特市正式进入高铁时代,融入京津冀城市圈。白塔机场国际(地区)航线11条,通达10个城市,国际旅客、国际快件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7.8%89.6%。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0个,到位资金200亿元。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通过海关总署实地验收。成功举办伦敦·呼和浩特经贸推介会,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中欧区域合作中方案例地区。全年新增外资企业17家,投资总额3.8亿美元;新增对外投资企业12家,投资总额3.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5%

    降成本力度持续加大 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惠民政策,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65亿元。拓展“助保贷”等融资渠道,为409家中小企业节约融资成本5000余万元。为69户电力多边交易企业降低用电成本6.2亿元,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制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50条政策。启动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工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全面开启“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全新审批模式,划转21个部门144项行政审批事项,建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85%26个部门323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只进一扇门”,15个部门15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信用呼和浩特”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提升至第18名。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 在全区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和全程电子化办照,企业办理证照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5834户,注册资本1014.5亿元。国企改革稳步实施,有序推进市属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基本完成,和林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

    【区域 城乡协同发展】

    呼包鄂乌协同发展稳步推进 挂牌成立呼包鄂及乌兰察布协同发展服务中心,34项协同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启动编制《准托清工业园区产业合作试点实施方案》,建立协同发展网站,呼包鄂乌一小时经济圈建设进程加快。

    和林格尔新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和林格尔新区“三年成型”目标基本实现,起步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金盛路提升改造工程南段建成通车,“两河一廊道”生态治理、核心区市政建设和生态绿化初见成效。全年共签约产业项目20个,完成投资13.8亿元。公安部一所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博奥内蒙古国家基因检测中心、清华同方服务器制造基地一期等项目顺利建成,中国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新区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农牧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171.3万吨,净增奶牛1.1万头。全年完成22万公顷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启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6万公顷,新增优势作物标准化生产面积4万公顷,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1.5%,奶牛规模化饲养率100%。清水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0家、家庭农牧场294个;新增3个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带头人1286人。呼和浩特—毛岱等13条农村公路开工建设。790个行政村实施工居环境整治。

    【宜居城市建设】

    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 出台《呼和浩特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试行)》,制定实施32项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建成投用,实现建成区城市管理信息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全面实施重点区域道路吸尘清洗作业,道路整洁优良率90%,安装扬尘在线检测设备143处。502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4座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建成投用,新增56辆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13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6.3%。四旁(零星)植树50.4万株。苗木产量11584万株。全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优良空气天数292天,比上年增加20天。

    启动“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建设行动 九大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等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成果显著,大青山自然保护区100家工矿企业全部退出,全年完成国土生态修复与治理3.7万公顷。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新增绿地面积83嘎,栽植苗木1720余万株(丛)。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5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02%

    (撰稿人:谢勇  孙志杰   徐曼雅  曹佳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