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0卷  /  科技

2020卷

  • 气象事业  
  • 发布时间:10-15
  • 来源:
  •  

    【概况】 自治区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应急与减灾处(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观测与网络处、科技与预报处、计划财务处、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党组纪检组(审计室)、机关党委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直属事业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卫星遥感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影视宣传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防雷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经济信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截至2019年底,全区有气象台站119个,包括21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9个国家基本气象站、69个国家一般气象站。其中119个台站承担地面以及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观测,29个台站承担国家农业气象观测,39个台站承担雷电监测,12个台站承担高空观测,9个台站承担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10个台站承担数字化天气雷达观测,8个台站承担太阳辐射观测,8个台站承担酸雨观测,8个台站承担沙尘暴观测,4个台站承担牧业气象试验、4个台站承担大气成分监测、3个台站承担环境气象观测、1个台站承担农业气象试验、1个台站承担蔬菜气象试验。全区已建成2305个区域自动站(含自动雨量站)、143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内蒙古数据与应用中心挂牌成立,应用高分数据在森林草原火灾、黄河凌汛、农牧业等领域开展监测评估服务。截至2019年底,全区气象在职职工2975人。学历结构:博士22人,硕士483人,本科2155人。职称结构:高级职称521人(正研级30人、副研级491人),中级职称1338人。

    【气候概述】 2019年,内蒙古东部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偏高,中西部接近常年;降水量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全年共17站日出现极端气候事件,其中7站日极端高温、7站日极端降雨和3站日极端降雪。春季出现8次大范围的沙尘天气过程;春季—夏季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遭受旱灾;夏季全区各地暴雨洪涝、冰雹灾害频发;春末、秋初多地发生低温冷害和冻害。综合评价2019年气候年景为正常。

    【气候总体评价】 全区年平均气温在-3.6℃(图里河)~10.7℃(额济纳旗)之间,其中,呼伦贝尔市大部、兴安盟西北部、锡林郭勒盟东北部、乌兰察布市中部等地低于4℃,阿拉善盟、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大部、巴彦淖尔市南部、包头市东南部、赤峰市东部、通辽市大部等地高于8℃,其余地区在4℃~8℃之间。与历史同期(19812010年)相比,气温东高西低,锡林郭勒盟和以东大部地区偏高1℃~2.1℃(乌拉盖),以西大部地区接近常年。

    全区年总降水量在32毫米(额济纳旗)~756.5毫米(莫力达瓦旗)之间,阿拉善盟大部、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大部、鄂尔多斯市西北部、锡林郭勒盟西北部等地在200毫米以下,其中阿拉善盟西北部不足50毫米;其余地区均在200毫米以上,其中呼伦贝尔市中东部、兴安盟北部等地在500毫米以上,呼伦贝尔市东部和兴安盟西北部超过600毫米。与历史同期(19812010年)相比,除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巴彦淖尔市南部、乌海市、阿拉善盟东部等地偏少25%40.4%(伊克乌素)外,其余地区均接近常年或偏多25%2.2倍(拐子湖),其中阿拉善盟北部偏多1倍以上。

    全区年总日照时数为2092小时(五原县)~3605小时(巴彦诺尔公)。与历史同期(19812010年)平均值相比,呼伦贝尔市中东部、兴安盟北部、通辽市北部、赤峰市北部和东南部、锡林郭勒盟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阿拉善盟东部等地偏多100小时~632小时(鄂伦春旗),通辽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北部、鄂尔多斯市东北部、巴彦淖尔市南部、阿拉善盟东南部等地偏少100小时~1062小时(五原县),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

    【干旱灾害】 3月初—8月末,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持续干旱。据统计,受灾牧户5814人,受灾草场面积154万公顷,52840头只牲畜饮水困难。4月中旬—7月初,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出现旱灾。全旗受灾草场面积达125万公顷,受灾人口9685人,饮水困难人数500余人,饮水困难牲畜28.7万头(只)。6月末—7月初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地区发生干旱灾害,农作物受干旱死苗,草场未返青或返青后枯死,牲畜吃不饱。据统计,农作物成灾面积17万公顷,损失粮食40万吨,草场受灾面积47.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共计7亿元。入夏至9月初,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仅在6月末出现一次有效降水天气,牧草生长缓慢,据统计,受灾牲畜52.89万头,饮水困难大畜15.80万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00万元。

    【沙尘天气】 2019年春季,全区出现8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比2018年同期少3次。44日,全区出现首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较历年同期偏晚48天,较2018年晚21天。全区因沙尘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86.7万元。

    8次沙尘天气过程中以51012日过程强度较强,全区共有67站、96站次出现浮尘、扬沙或沙尘暴天气。主要影响区域为阿拉善盟北部、巴彦淖尔市大部及兴安盟东北部、锡林郭勒盟西北部、包头市北部等地。此次过程导致阿左旗535人受灾,58207间房屋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7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5.66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6万元。

    【极端降水】 2019年共7站日出现极端降雨事件,较上年少38站日,其中拐子湖、那仁宝力格、希拉穆仁共3站超过历史极值。极端降雨事件出现时间为6月中下旬、8月上旬及9月上旬,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包头市及阿拉善盟地区。

    2019年,全区共14站日降雪量达到或超过极端降雪阈值,出现极端降雪事件,较上年多5站日,其中阿尔山市、东乌珠穆沁旗2站超过历史极值。出现时间为3月上旬、10月下旬和12月中旬,主要分布在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及阿拉善盟。

    【暴雨洪涝及冰雹】 5月末—9月初,全区频繁遭受暴雨洪涝、冰雹灾害,致使各地遭受不同程度经济损失。

    611日,通辽市库伦旗发生冰雹灾害,受灾面积3441公顷,成灾面积1351公顷,绝收面积4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59万元;623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出现短时强降水,部分苏木(镇)遭受洪涝灾害,此次灾害导致6722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093.33公顷,全部成灾,绝收面积3099.32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9579.79万元;624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据统计,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8512.33万元,其中道路交通损失1895.62万元,电力设施损失117.5万元;628日,赤峰市敖汉旗遭受风雹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1.7万公顷,另有49栋木耳大棚被损坏,全旗因灾造成经济损失约5745.23万元;712日,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部分乡(镇)出现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此次受灾人口3629人,1000余只牲畜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2517.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22.12万元;75日,通辽市库伦旗遭受洪涝灾害。据统计,此次灾害受灾人口2131人,农作物受灾总面积1116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5.12万元;82日,乌海市出现冰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天气。基础设施及农作物受损严重,各项损失约1115.36万元;8611日,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出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损坏房屋约100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0904.5公顷,堤坝损坏约800米,水毁桥涵32座,桥梁损坏8座,路基、路面损坏约50公里,直接经济损失达4749万元;82627日,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遭受大面积洪涝灾害,受灾耕地面积3.8万公顷,桥涵损毁47处,总经济损失共1.14亿元。

    【雷电】 2019年,全区发生两起造成损失的雷击事件,死亡1人。74日,锡林郭勒盟镶黄旗3头牛和1只羊遭雷击死亡,经济损失约4.2万元;716日兴安盟突泉县1人、61只羊遭雷击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1万元。

    【低温冷害及霜冻】 2019年,全区发生10余次低温冷害和霜冻灾害,发生时段集中在5月中旬和9月中下旬。51113日,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出现大风、沙尘暴、霜冻天气过程,造成全县玉米、葫芦、瓜类、蔬菜等作物1.3万公顷受灾,共造成经济损失659万元;512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出现霜冻天气,6个苏木镇出现低温冷冻灾情,19361人受灾,受灾面积1.2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99万元;51314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出现一次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受灾农作物6316.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00万元;916日,通辽市扎鲁特旗发生霜冻灾害,受灾人口2570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445公顷,成灾面积10335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03万元;918日,赤峰市敖汉旗发生冻害,受灾人口5089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5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2.1万公顷,绝收面积68.53公顷,农业经济损失7294.76万元;920日,兴安盟扎赉特旗遭受霜冻灾害,受灾人口87650人,受灾面积10万公顷,成灾面积5.6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772万元。

    【气候与农业】 冬季,中西部地区气温偏低,对设施农业不利,果菜和叶菜类蔬菜生长速度减缓,影响产量形成;气温偏低不利于虫卵安全越冬,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利。后期中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出现降温降雪天气,有效增加土壤墒情,对春播生产极为有利。

    春季,农区热量条件充足、墒情适宜,总体利于作物播种和出苗,但大风沙尘天气对春播作业有不利影响,东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土壤耕作层墒情较差,给正值关键期的旱地农作物播种造成一些影响。5月初降水大部偏少,东部区旱地作物春播进度受到一些影响,中旬出现2次冷空气过程,对作物苗期生长和春播进度有一定影响,后期出现两次降温降水天气过程,东南部降水明显,利于改善土壤墒情,大部农区土壤墒情好于历年。

    夏季,6月下旬全区大部地区出现分布不均降水,尤其是中西部偏南农区雨量较充沛,有利于改善土壤墒情和缓解旱情,对作物健壮生长较有利。7月降水东多西少,上旬东部主要农区降水明显,及时有效地增加土壤水分,利于作物关键生长期的生长,西部地区受降水偏少影响,对旱地作物旺盛生长不利。8月初大部农区出现有效降水,土壤墒情较适宜作物后期干物质积累。此外,夏季局地性强对流天气频繁,局地冰雹、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使部分地区农作物受损。

    秋季,影响范围较大的霜冻天气主要发生在9月中旬,对部分晚熟作物形成造成一定不利影响。9月上中旬中西部农区降水偏多,影响部分已熟作物收晒,但为晚熟作物灌浆提供了较好的水分条件;东部区降水偏少,但前期土壤墒情较好,对晚熟作物灌浆影响不大。下旬全区降水偏少,对秋收作物收晒较为有利。总体来看,2019年全区农业气候年景为正常偏好。

    【气候与畜牧业】 冬季,中西部地区气温偏低,对牧区牲畜防寒保暖不利。1月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及中部偏西地区、锡林郭勒盟中部、阿拉善盟西部等地出现降雪,对牧区放牧出行略有不利;2月中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出现降温降雪天气过程影响牲畜正常出牧,加速了牲畜掉膘,不利于接羔保育工作。

    春季,3月初雨雪天气对牲畜正常出牧、接羔保育及饲养管理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但对改善春季土壤墒情、抑制牲畜疾病和沙尘天气发生起到积极作用;4月牧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热量条件充足,利于牧草返青,但是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土壤失墒加剧,墒情持续下滑,抑制牧草进入返青期。5月东南部降水明显,利于改善土壤墒情,农区大部土壤墒情好于历年。

    夏季初,中东部有效降水对牧区土壤增墒保墒作用明显,有利于返青后牧草快速生长;西部大部地区降水偏少,部分牧区无降水,温高雨少导致土壤墒情持续下滑,旱情发展迅速,不利于天然牧草生长发育。6月下旬,全区大部地区出现分布不均的降水,有效改善土壤墒情和缓解牧区的旱情。7月中旬降水过程有利于牧草生长发育。8月中旬后东部偏南、东北部偏西地区降水较多,不利于牧区牧草生长、干物质积累和牲畜抓油膘,特别是对打草晾晒工作影响较大。

    秋季,9月初东部牧区降水偏少,对牧草晾晒工作较有利;中西部牧区9月上中旬降水偏多,不利于牧草晾晒工作。10月全区大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霜冻、雨雪、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对牧区牲畜正常出牧、采食有一定影响,不利于牲畜保镖和饲草料的储藏工作,尤其对棚圈设施较差的一些牧户造成较大影响。11月全区大部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降水偏少或接近常年,气象条件有利于牲畜保膘保胎。总体来看,2019年全区牧业气候年景为正常偏好。

    【气象防灾减灾】 与应急管理、文旅、住建、大兴安岭林管局等部门加强合作,推进数据共享、应急联动和森林草原防扑火等工作。干旱决策气象服务材料获李克强总理批示。森林草原防扑火气象服务务实高效。1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服务精细。全年共发布各类预警信息8900余条,启动黄河、海河流域防汛应急响应,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重大活动保障】 自治区政府专题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工作,集结人影飞机6架,向胡春华副总理视频报告服务保障情况,北京市政府致函感谢,科研所被评为全国气象工作先进单位。作为组委会成员单位,成立了十四冬气象中心和现场气象服务团队,观测、预报、服务系统投入运行,圆满完成测试赛、夏季赛和部分正赛保障任务。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视察赛区气象中心并肯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余勇副局长指出:十四冬气象服务保障阶段性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达到预期目标,为冬奥积累宝贵经验。

    【人工影响天气】 2019年,全区增雨飞机作业216架次,飞行时长628小时03分,地面增雨作业924次,地面防雹作业776次,共发射炮弹25772发,燃烧烟条2105根,发射火箭弹4587枚。增雨影响区面积61.9万平方公里,增雨效果18.9吨;防雹保护区面积2.0万平方公里,防雹效益5.34亿元。

    【生态气象服务】 荒漠生态气象科研业务服务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评估报告得到自治区李秉荣副主席批示肯定,获中国气象局创新工作奖。乌梁素海生态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获批成立。召开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会,印发了“一湖两海”生态治理气象保障工作方案。围绕生态脆弱区、敏感区及重点生态工程,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作业。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保障获发改委立项支持。与生态环境部门业务合作机制更加完善。

    【助力精准脱贫】 中国气象局刘雅鸣局长连续2年深入突泉实地督导扶贫工作,宇如聪副局长现场指导“气象科技下乡走进突泉”活动,上下联动助力精准扶贫,突泉县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全区62个单位承担定点帮扶任务,69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组织开展了扶贫公岗和消费扶贫。敖汉小米、突泉绿豆等气候好产品认证促进贫困旗县农畜产品品牌化发展。

    【农牧业气象服务】 与农牧厅联合推进特色农牧业气象服务中心创建。优化完善自治区三级智慧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天赋河套·黄金农业种植带”气候认证助力河套地区绿色农产品输出基地建设。开展牛羊天气指数保险试点,积极开展政策性农牧业保险气象服务。

    【观测保障】 新建地面气象观测站95个。锡林浩特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运行,新建X波段天气雷达3部。呼和浩特、锡林浩特观象台被确定为国家气候观象台,锡林浩特国家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获批成立。全区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应用。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稳步推进,酸雨、日照实现自动观测。“天衍·内蒙古”实现业务运行。

    【预报预测】 网格预报准确率与城镇预报准确率持平,较现代化指标平均高3%。暴雨预警准确率85%,强对流预警提前量达48分钟。实况业务试点成果显著,在全国研究型业务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睿图模式应用能力持续提升,高分辨率短临数值预报产品实现10分钟滚动更新。建成1157天任意时段网格预测业务。

    【气象信息化】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上线试运行。依托“天镜·内蒙古”推进业务“全流程、全要素、全过程”统一监控。高性能计算峰值达348万亿次/秒,网络存储1.4PB。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更加完善。

    【科技创新】 累计争取和投入科研经费2700余万元,新增科研项目348个,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4个。完成各类科技成果156个。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检验评估系统通过准入认定,与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合作开展集合资料同化初值扰动方法研究。

    【党建工作】 自治区气象局被评为“直属机关党建先进单位”,2个单位分别被评为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和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3人获“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作为中直单位唯一代表在自治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工作经验向区直机关80家单位推广。全区气象部门各级党组织坚持四项举措贯穿始终,两批主题教育一体化推进,实现32个党组、214个基层党组织和2323名党员全覆盖,两批主题教育测评“较好”以上分别达100%97.9%

    (撰稿人:魏兴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气象事业  
  • 发布时间:10-15
  • 来源:
  •  

    【概况】 自治区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应急与减灾处(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观测与网络处、科技与预报处、计划财务处、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党组纪检组(审计室)、机关党委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直属事业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卫星遥感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影视宣传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防雷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经济信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截至2019年底,全区有气象台站119个,包括21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9个国家基本气象站、69个国家一般气象站。其中119个台站承担地面以及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观测,29个台站承担国家农业气象观测,39个台站承担雷电监测,12个台站承担高空观测,9个台站承担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10个台站承担数字化天气雷达观测,8个台站承担太阳辐射观测,8个台站承担酸雨观测,8个台站承担沙尘暴观测,4个台站承担牧业气象试验、4个台站承担大气成分监测、3个台站承担环境气象观测、1个台站承担农业气象试验、1个台站承担蔬菜气象试验。全区已建成2305个区域自动站(含自动雨量站)、143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内蒙古数据与应用中心挂牌成立,应用高分数据在森林草原火灾、黄河凌汛、农牧业等领域开展监测评估服务。截至2019年底,全区气象在职职工2975人。学历结构:博士22人,硕士483人,本科2155人。职称结构:高级职称521人(正研级30人、副研级491人),中级职称1338人。

    【气候概述】 2019年,内蒙古东部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偏高,中西部接近常年;降水量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全年共17站日出现极端气候事件,其中7站日极端高温、7站日极端降雨和3站日极端降雪。春季出现8次大范围的沙尘天气过程;春季—夏季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遭受旱灾;夏季全区各地暴雨洪涝、冰雹灾害频发;春末、秋初多地发生低温冷害和冻害。综合评价2019年气候年景为正常。

    【气候总体评价】 全区年平均气温在-3.6℃(图里河)~10.7℃(额济纳旗)之间,其中,呼伦贝尔市大部、兴安盟西北部、锡林郭勒盟东北部、乌兰察布市中部等地低于4℃,阿拉善盟、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大部、巴彦淖尔市南部、包头市东南部、赤峰市东部、通辽市大部等地高于8℃,其余地区在4℃~8℃之间。与历史同期(19812010年)相比,气温东高西低,锡林郭勒盟和以东大部地区偏高1℃~2.1℃(乌拉盖),以西大部地区接近常年。

    全区年总降水量在32毫米(额济纳旗)~756.5毫米(莫力达瓦旗)之间,阿拉善盟大部、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大部、鄂尔多斯市西北部、锡林郭勒盟西北部等地在200毫米以下,其中阿拉善盟西北部不足50毫米;其余地区均在200毫米以上,其中呼伦贝尔市中东部、兴安盟北部等地在500毫米以上,呼伦贝尔市东部和兴安盟西北部超过600毫米。与历史同期(19812010年)相比,除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巴彦淖尔市南部、乌海市、阿拉善盟东部等地偏少25%40.4%(伊克乌素)外,其余地区均接近常年或偏多25%2.2倍(拐子湖),其中阿拉善盟北部偏多1倍以上。

    全区年总日照时数为2092小时(五原县)~3605小时(巴彦诺尔公)。与历史同期(19812010年)平均值相比,呼伦贝尔市中东部、兴安盟北部、通辽市北部、赤峰市北部和东南部、锡林郭勒盟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阿拉善盟东部等地偏多100小时~632小时(鄂伦春旗),通辽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北部、鄂尔多斯市东北部、巴彦淖尔市南部、阿拉善盟东南部等地偏少100小时~1062小时(五原县),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

    【干旱灾害】 3月初—8月末,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持续干旱。据统计,受灾牧户5814人,受灾草场面积154万公顷,52840头只牲畜饮水困难。4月中旬—7月初,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出现旱灾。全旗受灾草场面积达125万公顷,受灾人口9685人,饮水困难人数500余人,饮水困难牲畜28.7万头(只)。6月末—7月初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地区发生干旱灾害,农作物受干旱死苗,草场未返青或返青后枯死,牲畜吃不饱。据统计,农作物成灾面积17万公顷,损失粮食40万吨,草场受灾面积47.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共计7亿元。入夏至9月初,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仅在6月末出现一次有效降水天气,牧草生长缓慢,据统计,受灾牲畜52.89万头,饮水困难大畜15.80万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00万元。

    【沙尘天气】 2019年春季,全区出现8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比2018年同期少3次。44日,全区出现首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较历年同期偏晚48天,较2018年晚21天。全区因沙尘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86.7万元。

    8次沙尘天气过程中以51012日过程强度较强,全区共有67站、96站次出现浮尘、扬沙或沙尘暴天气。主要影响区域为阿拉善盟北部、巴彦淖尔市大部及兴安盟东北部、锡林郭勒盟西北部、包头市北部等地。此次过程导致阿左旗535人受灾,58207间房屋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7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5.66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6万元。

    【极端降水】 2019年共7站日出现极端降雨事件,较上年少38站日,其中拐子湖、那仁宝力格、希拉穆仁共3站超过历史极值。极端降雨事件出现时间为6月中下旬、8月上旬及9月上旬,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包头市及阿拉善盟地区。

    2019年,全区共14站日降雪量达到或超过极端降雪阈值,出现极端降雪事件,较上年多5站日,其中阿尔山市、东乌珠穆沁旗2站超过历史极值。出现时间为3月上旬、10月下旬和12月中旬,主要分布在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及阿拉善盟。

    【暴雨洪涝及冰雹】 5月末—9月初,全区频繁遭受暴雨洪涝、冰雹灾害,致使各地遭受不同程度经济损失。

    611日,通辽市库伦旗发生冰雹灾害,受灾面积3441公顷,成灾面积1351公顷,绝收面积4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59万元;623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出现短时强降水,部分苏木(镇)遭受洪涝灾害,此次灾害导致6722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093.33公顷,全部成灾,绝收面积3099.32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9579.79万元;624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据统计,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8512.33万元,其中道路交通损失1895.62万元,电力设施损失117.5万元;628日,赤峰市敖汉旗遭受风雹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1.7万公顷,另有49栋木耳大棚被损坏,全旗因灾造成经济损失约5745.23万元;712日,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部分乡(镇)出现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此次受灾人口3629人,1000余只牲畜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2517.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22.12万元;75日,通辽市库伦旗遭受洪涝灾害。据统计,此次灾害受灾人口2131人,农作物受灾总面积1116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5.12万元;82日,乌海市出现冰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天气。基础设施及农作物受损严重,各项损失约1115.36万元;8611日,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出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损坏房屋约100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0904.5公顷,堤坝损坏约800米,水毁桥涵32座,桥梁损坏8座,路基、路面损坏约50公里,直接经济损失达4749万元;82627日,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遭受大面积洪涝灾害,受灾耕地面积3.8万公顷,桥涵损毁47处,总经济损失共1.14亿元。

    【雷电】 2019年,全区发生两起造成损失的雷击事件,死亡1人。74日,锡林郭勒盟镶黄旗3头牛和1只羊遭雷击死亡,经济损失约4.2万元;716日兴安盟突泉县1人、61只羊遭雷击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1万元。

    【低温冷害及霜冻】 2019年,全区发生10余次低温冷害和霜冻灾害,发生时段集中在5月中旬和9月中下旬。51113日,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出现大风、沙尘暴、霜冻天气过程,造成全县玉米、葫芦、瓜类、蔬菜等作物1.3万公顷受灾,共造成经济损失659万元;512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出现霜冻天气,6个苏木镇出现低温冷冻灾情,19361人受灾,受灾面积1.2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99万元;51314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出现一次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受灾农作物6316.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00万元;916日,通辽市扎鲁特旗发生霜冻灾害,受灾人口2570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445公顷,成灾面积10335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03万元;918日,赤峰市敖汉旗发生冻害,受灾人口5089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5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2.1万公顷,绝收面积68.53公顷,农业经济损失7294.76万元;920日,兴安盟扎赉特旗遭受霜冻灾害,受灾人口87650人,受灾面积10万公顷,成灾面积5.6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772万元。

    【气候与农业】 冬季,中西部地区气温偏低,对设施农业不利,果菜和叶菜类蔬菜生长速度减缓,影响产量形成;气温偏低不利于虫卵安全越冬,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利。后期中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出现降温降雪天气,有效增加土壤墒情,对春播生产极为有利。

    春季,农区热量条件充足、墒情适宜,总体利于作物播种和出苗,但大风沙尘天气对春播作业有不利影响,东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土壤耕作层墒情较差,给正值关键期的旱地农作物播种造成一些影响。5月初降水大部偏少,东部区旱地作物春播进度受到一些影响,中旬出现2次冷空气过程,对作物苗期生长和春播进度有一定影响,后期出现两次降温降水天气过程,东南部降水明显,利于改善土壤墒情,大部农区土壤墒情好于历年。

    夏季,6月下旬全区大部地区出现分布不均降水,尤其是中西部偏南农区雨量较充沛,有利于改善土壤墒情和缓解旱情,对作物健壮生长较有利。7月降水东多西少,上旬东部主要农区降水明显,及时有效地增加土壤水分,利于作物关键生长期的生长,西部地区受降水偏少影响,对旱地作物旺盛生长不利。8月初大部农区出现有效降水,土壤墒情较适宜作物后期干物质积累。此外,夏季局地性强对流天气频繁,局地冰雹、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使部分地区农作物受损。

    秋季,影响范围较大的霜冻天气主要发生在9月中旬,对部分晚熟作物形成造成一定不利影响。9月上中旬中西部农区降水偏多,影响部分已熟作物收晒,但为晚熟作物灌浆提供了较好的水分条件;东部区降水偏少,但前期土壤墒情较好,对晚熟作物灌浆影响不大。下旬全区降水偏少,对秋收作物收晒较为有利。总体来看,2019年全区农业气候年景为正常偏好。

    【气候与畜牧业】 冬季,中西部地区气温偏低,对牧区牲畜防寒保暖不利。1月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及中部偏西地区、锡林郭勒盟中部、阿拉善盟西部等地出现降雪,对牧区放牧出行略有不利;2月中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出现降温降雪天气过程影响牲畜正常出牧,加速了牲畜掉膘,不利于接羔保育工作。

    春季,3月初雨雪天气对牲畜正常出牧、接羔保育及饲养管理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但对改善春季土壤墒情、抑制牲畜疾病和沙尘天气发生起到积极作用;4月牧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热量条件充足,利于牧草返青,但是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土壤失墒加剧,墒情持续下滑,抑制牧草进入返青期。5月东南部降水明显,利于改善土壤墒情,农区大部土壤墒情好于历年。

    夏季初,中东部有效降水对牧区土壤增墒保墒作用明显,有利于返青后牧草快速生长;西部大部地区降水偏少,部分牧区无降水,温高雨少导致土壤墒情持续下滑,旱情发展迅速,不利于天然牧草生长发育。6月下旬,全区大部地区出现分布不均的降水,有效改善土壤墒情和缓解牧区的旱情。7月中旬降水过程有利于牧草生长发育。8月中旬后东部偏南、东北部偏西地区降水较多,不利于牧区牧草生长、干物质积累和牲畜抓油膘,特别是对打草晾晒工作影响较大。

    秋季,9月初东部牧区降水偏少,对牧草晾晒工作较有利;中西部牧区9月上中旬降水偏多,不利于牧草晾晒工作。10月全区大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霜冻、雨雪、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对牧区牲畜正常出牧、采食有一定影响,不利于牲畜保镖和饲草料的储藏工作,尤其对棚圈设施较差的一些牧户造成较大影响。11月全区大部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降水偏少或接近常年,气象条件有利于牲畜保膘保胎。总体来看,2019年全区牧业气候年景为正常偏好。

    【气象防灾减灾】 与应急管理、文旅、住建、大兴安岭林管局等部门加强合作,推进数据共享、应急联动和森林草原防扑火等工作。干旱决策气象服务材料获李克强总理批示。森林草原防扑火气象服务务实高效。1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服务精细。全年共发布各类预警信息8900余条,启动黄河、海河流域防汛应急响应,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重大活动保障】 自治区政府专题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工作,集结人影飞机6架,向胡春华副总理视频报告服务保障情况,北京市政府致函感谢,科研所被评为全国气象工作先进单位。作为组委会成员单位,成立了十四冬气象中心和现场气象服务团队,观测、预报、服务系统投入运行,圆满完成测试赛、夏季赛和部分正赛保障任务。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视察赛区气象中心并肯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余勇副局长指出:十四冬气象服务保障阶段性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达到预期目标,为冬奥积累宝贵经验。

    【人工影响天气】 2019年,全区增雨飞机作业216架次,飞行时长628小时03分,地面增雨作业924次,地面防雹作业776次,共发射炮弹25772发,燃烧烟条2105根,发射火箭弹4587枚。增雨影响区面积61.9万平方公里,增雨效果18.9吨;防雹保护区面积2.0万平方公里,防雹效益5.34亿元。

    【生态气象服务】 荒漠生态气象科研业务服务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评估报告得到自治区李秉荣副主席批示肯定,获中国气象局创新工作奖。乌梁素海生态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获批成立。召开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会,印发了“一湖两海”生态治理气象保障工作方案。围绕生态脆弱区、敏感区及重点生态工程,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作业。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保障获发改委立项支持。与生态环境部门业务合作机制更加完善。

    【助力精准脱贫】 中国气象局刘雅鸣局长连续2年深入突泉实地督导扶贫工作,宇如聪副局长现场指导“气象科技下乡走进突泉”活动,上下联动助力精准扶贫,突泉县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全区62个单位承担定点帮扶任务,69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组织开展了扶贫公岗和消费扶贫。敖汉小米、突泉绿豆等气候好产品认证促进贫困旗县农畜产品品牌化发展。

    【农牧业气象服务】 与农牧厅联合推进特色农牧业气象服务中心创建。优化完善自治区三级智慧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天赋河套·黄金农业种植带”气候认证助力河套地区绿色农产品输出基地建设。开展牛羊天气指数保险试点,积极开展政策性农牧业保险气象服务。

    【观测保障】 新建地面气象观测站95个。锡林浩特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运行,新建X波段天气雷达3部。呼和浩特、锡林浩特观象台被确定为国家气候观象台,锡林浩特国家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获批成立。全区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应用。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稳步推进,酸雨、日照实现自动观测。“天衍·内蒙古”实现业务运行。

    【预报预测】 网格预报准确率与城镇预报准确率持平,较现代化指标平均高3%。暴雨预警准确率85%,强对流预警提前量达48分钟。实况业务试点成果显著,在全国研究型业务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睿图模式应用能力持续提升,高分辨率短临数值预报产品实现10分钟滚动更新。建成1157天任意时段网格预测业务。

    【气象信息化】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上线试运行。依托“天镜·内蒙古”推进业务“全流程、全要素、全过程”统一监控。高性能计算峰值达348万亿次/秒,网络存储1.4PB。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更加完善。

    【科技创新】 累计争取和投入科研经费2700余万元,新增科研项目348个,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4个。完成各类科技成果156个。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检验评估系统通过准入认定,与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合作开展集合资料同化初值扰动方法研究。

    【党建工作】 自治区气象局被评为“直属机关党建先进单位”,2个单位分别被评为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和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3人获“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作为中直单位唯一代表在自治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工作经验向区直机关80家单位推广。全区气象部门各级党组织坚持四项举措贯穿始终,两批主题教育一体化推进,实现32个党组、214个基层党组织和2323名党员全覆盖,两批主题教育测评“较好”以上分别达100%97.9%

    (撰稿人:魏兴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