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20卷  /  科技

2020卷

  • 草原研究  
  • 发布时间:10-16
  • 来源:
  •  

    【概况】 根据《中同农业科学院关于同意草原研究所内设机构和处级职数调整的批复》,201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重新调整内设机构为12个,其中,职能部门4个:综合(党办人事)处、科研管理处、财务管理处、成果转化与条件建设处;研究中心5个,即:草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中心、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利用研究中心、牧草安全生产与加工利用研究中心、草畜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研究中心、草地生态遥感与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支撑部门3个,即:牧草及草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测试中心、草业科技信息中心(期刊室)、后勤服务中心(内蒙古中农草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在职职工146人,其中,科技人才12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6人。承建有国家牧草改良中心1个,国家种质牧草中期库1个,国家种质多年生牧草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农村部草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呼和浩特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1个,中俄草地生态与可持续利用联合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微生物鄂尔多斯观测站1个和国家土壤质量观测站2个,农业农村部草原机械装备试验站1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1个,院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5个、野外试验基地6个。

    【科学研究】 新增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7项,累计经费达1672万元;获得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两项“科技基础资源”课题已批复立项;获批内蒙古自治区成果转化项目1项;建成3000亩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种子繁育田和5000亩高产优质人工草地;获得新品种4个、发明专利4项,发表SCI论文10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2篇,出版专著9部。

    【人才培养】 柔性引进荷兰皇家院士等国际知名专家2名,1人入选院青年英才工程、1人入选“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选拔1名所级青年英才,4名所级青年托举人才,1人被西藏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柔性引进为高层次人才,有效提升草地生态学研究力量。7人晋升为副研究员,3人晋升为研究员。选聘680后干部到管理岗位担任领导职务,选拔475后科研骨干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首席。公开招聘优秀青年人才15人充实到管理、科研、支撑岗位。组织参加农业部轮训3人次,组织干部培训13人次。组织5人参加了院支撑岗位人才的技能比赛。派出14名优秀人才,到国内高水平研究机构学习、借调、挂职。新增4名博士生导师和12名硕士生导师,有2名博士、4名硕士顺利毕业,另有1名博士被研究生院评为中期考核优秀、1人获得优秀班干部、2人获得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称号、1名尼日利亚留学生获北京市奖学金称号。累计组织参加各类学术活动60余次。

    【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创建“草原大讲坛”智库品牌并邀请刘旭院士和吴孔明院士做2期科技报告,邀请国内40余位名家学者来所做学术报告。分别与6家科研单位和高校、7个企业政府签订了13份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种质资源实物交换和信息共享,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期保存库向国内12个相关科研及教学单位提供种质资源242份。派出36人次赴14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参加国际会议并做主题报告13次,主题报告数量同期增长23%。从澳大利亚引进苜蓿牧草种质资源28份。选派2人赴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世界农用林中心(ICRAF)培训学习。派出1名博士赴美国开展为期1年的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工作。邀请国际著名的生态学家、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Wim H. van der PuttenPaul Christiann Struik、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查尔斯特大学Colin BrownDavid Kemp教授、澳大利亚苜蓿育种专家Alan、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观察中心主任Jiaguo Qi等来所考察交流。

    【科技兴农及扶贫】 组织2个团21人次赴“三区三州”扶贫点四川昭觉县和青海囊谦县开展科技需求调研,确定工作任务,并签订科技帮扶战略合作协议3份。研究所2019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成果转化项目1项,推动200公顷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种子繁育田和66.67公顷苜蓿制种基地项目落地。在临河引种31个青贮玉米品种,筛选出金岭67、北青贮1号、金岭17三个适宜品种,鲜草产量6.5/亩以上,粗蛋白含量7%以上,推广面积620公顷。筛选出适宜盐碱地栽培苜蓿品种3个,牧草成活率超过85%,盐碱地苜蓿产量480公斤/亩,平均蛋白含量18%以上,提出旱寒地区栽培品种3个、牧草保护栽培技术1套。通过评价,确定林纳、丹草、加燕1号为河西走廊地区适宜品种,干草产量1000公斤/亩以上;河套地区适宜品种为伽利略、加燕2号、陇燕1号,干草产量900公斤/亩。在15个地区完成“三闲田”燕麦种植栽培技术,筛选出不同栽培模式下燕麦适宜品种3个,其中燕麦复种鲜草亩产达1.2t,单季燕麦鲜草产量最高超过800公斤/亩,粗蛋白含量不低于6.5%。完成不同燕麦种植模式下成本效益分析,提出豆禾比为37的混播草地为适宜的混播组合,采用夏播马铃薯与秋播燕麦轮作模式,每亩土地年可实现收入4500元,显著增加农民收入。举办或联合举办各类培训班5次,培训技术人员和农牧民315人次。在达拉特旗开展了“2019年骑士农大培训班”,11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在呼和浩特市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举办植物分类学培训班,共计53个单位11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培训;举办苏尼特羊放牧补饲与休牧舍饲示范技术培训,培训农牧民52人;在西藏举办了农牧民牛羊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农牧民21人;在达拉特旗举办苜蓿田间管理培训班,培训农牧民及技术人员22人。

    【基地平台建设】 牧草及草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测试中心顺利通过机构资质认定和机构考核双认证评审,覆盖理化指标、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金属元素四大类200个检测项目。新增农业农村部授予的4个部级平台机构,提交鉴评报告87项,测试样品量达2500多份。新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长期科研基地1个,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微生物鄂尔多斯观测站1个和国家土壤质量观测站2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1个。联合各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西藏寒旱草原研究中心”“新疆山地草原研究中心”“荒漠草原生态研究院”等新型科研平台。

    【基础设施建设】 新增各类平台基建项目经费7107万元,其中获批5940平方米综合实验室基本建设项目1项,沙尔沁基地基建项目1项,农业农村部草地生态与修复治理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项目1项,国家农业微生物鄂尔多斯观测站建设项目1项。新建职工餐厅、改造研究生宿舍、新建老干部活动室,增加午休活动场地。清除垃圾、绿化空地、增设门禁、修建行道树、搭建车棚、扩建停车场等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彻底改善研究所所区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健全激励绩效分配,全所职工人均年收入比上年增长0.9万元。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草原所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年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组织各类文体活动近10次,获得省部级个人和集体荣誉8项。组织党员参加区直机关工委和中国农科院组织会议学习30余次,各类培训50余人次,组织党务干部培训6次。所长、书记带头做表率讲党课,党委委员提交5份党课报告,调研报告7份,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余次,发展党员2名,按时完成党费收缴工作。认真开展“两优一先”评选活动,评选优秀共产党员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名,1人次获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优秀党员表彰。全年为全所党员干部发放学习材料20余册,制作中心组学习汇编材料3套。开展应知应会测评40人次,结合主题教育学习内容和工作岗位实际撰写提交个人学习心得40余篇。打造草原所“六勤”精品文化,倡导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全所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蒙古马精神;塑造健康科研心态。针对研究所年轻职工居多,且午休时间长,研究所聘请瑜伽专业教练,利用午休时间,加强体质锻炼,提高科研人员健康工作、积极乐观向上心态。

    【纪检监督】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巡视反馈意见为指引,强化使命担当,坚持“刀刃向内”全面革新。制修订84项管理办法,开发了办公、财务、科研、人事办公系统,规范研究所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成立五个领域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所办企业、试验基地、学会协会、期刊编辑部、检测中心整治整改工作,制定《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关于进一步抓好五个领域专项整治整改工作方案》,逐项对照问题清单督察整改落实,形成风险防控监督长效机制。

    【群团工作】 2019年,召开职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工会。慰问困难、患病职工40余人次。为全所职工发放米面油票、玉米等福利,召开庆礼仪知识讲座、消防安全及健康知识讲座等全所大型活动近20余次。2人次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妇女工作先进荣誉,2人次获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青团员、团干部称号,1人次获自治区青年三创标兵荣誉,团支部获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组织举办“2019年新春茶话会”“离退休职工团拜会”“快乐健步行 奋进新时代”以及“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步走活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组织召开了“喜迎国庆同唱红歌”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荣誉】

    20191月,刘桂香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93月,刘雅学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妇女工作委员会评为20172018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妇女之友”;

    20193月,白春雨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妇女工作委员会评为20172018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妇女工作干部”;

    20195月,草原研究所团支部被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评为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 

    20195月,李鹏被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青联评为内蒙古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   

    20195月,王云锋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团委评为20162018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

    20195月,林常春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团委评为20162018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青团员;

    20197月,李元恒被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评为自治区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20199月,石红霄被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事局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一线优秀人物代表”;

    201912月,吴洪新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业务技术优秀个人;

    (撰稿人:李元恒)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草原研究  
  • 发布时间:10-16
  • 来源:
  •  

    【概况】 根据《中同农业科学院关于同意草原研究所内设机构和处级职数调整的批复》,201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重新调整内设机构为12个,其中,职能部门4个:综合(党办人事)处、科研管理处、财务管理处、成果转化与条件建设处;研究中心5个,即:草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中心、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利用研究中心、牧草安全生产与加工利用研究中心、草畜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研究中心、草地生态遥感与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支撑部门3个,即:牧草及草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测试中心、草业科技信息中心(期刊室)、后勤服务中心(内蒙古中农草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在职职工146人,其中,科技人才12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6人。承建有国家牧草改良中心1个,国家种质牧草中期库1个,国家种质多年生牧草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农村部草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呼和浩特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1个,中俄草地生态与可持续利用联合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微生物鄂尔多斯观测站1个和国家土壤质量观测站2个,农业农村部草原机械装备试验站1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1个,院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5个、野外试验基地6个。

    【科学研究】 新增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7项,累计经费达1672万元;获得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两项“科技基础资源”课题已批复立项;获批内蒙古自治区成果转化项目1项;建成3000亩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种子繁育田和5000亩高产优质人工草地;获得新品种4个、发明专利4项,发表SCI论文10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2篇,出版专著9部。

    【人才培养】 柔性引进荷兰皇家院士等国际知名专家2名,1人入选院青年英才工程、1人入选“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选拔1名所级青年英才,4名所级青年托举人才,1人被西藏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柔性引进为高层次人才,有效提升草地生态学研究力量。7人晋升为副研究员,3人晋升为研究员。选聘680后干部到管理岗位担任领导职务,选拔475后科研骨干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首席。公开招聘优秀青年人才15人充实到管理、科研、支撑岗位。组织参加农业部轮训3人次,组织干部培训13人次。组织5人参加了院支撑岗位人才的技能比赛。派出14名优秀人才,到国内高水平研究机构学习、借调、挂职。新增4名博士生导师和12名硕士生导师,有2名博士、4名硕士顺利毕业,另有1名博士被研究生院评为中期考核优秀、1人获得优秀班干部、2人获得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称号、1名尼日利亚留学生获北京市奖学金称号。累计组织参加各类学术活动60余次。

    【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创建“草原大讲坛”智库品牌并邀请刘旭院士和吴孔明院士做2期科技报告,邀请国内40余位名家学者来所做学术报告。分别与6家科研单位和高校、7个企业政府签订了13份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种质资源实物交换和信息共享,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期保存库向国内12个相关科研及教学单位提供种质资源242份。派出36人次赴14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参加国际会议并做主题报告13次,主题报告数量同期增长23%。从澳大利亚引进苜蓿牧草种质资源28份。选派2人赴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世界农用林中心(ICRAF)培训学习。派出1名博士赴美国开展为期1年的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工作。邀请国际著名的生态学家、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Wim H. van der PuttenPaul Christiann Struik、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查尔斯特大学Colin BrownDavid Kemp教授、澳大利亚苜蓿育种专家Alan、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观察中心主任Jiaguo Qi等来所考察交流。

    【科技兴农及扶贫】 组织2个团21人次赴“三区三州”扶贫点四川昭觉县和青海囊谦县开展科技需求调研,确定工作任务,并签订科技帮扶战略合作协议3份。研究所2019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成果转化项目1项,推动200公顷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种子繁育田和66.67公顷苜蓿制种基地项目落地。在临河引种31个青贮玉米品种,筛选出金岭67、北青贮1号、金岭17三个适宜品种,鲜草产量6.5/亩以上,粗蛋白含量7%以上,推广面积620公顷。筛选出适宜盐碱地栽培苜蓿品种3个,牧草成活率超过85%,盐碱地苜蓿产量480公斤/亩,平均蛋白含量18%以上,提出旱寒地区栽培品种3个、牧草保护栽培技术1套。通过评价,确定林纳、丹草、加燕1号为河西走廊地区适宜品种,干草产量1000公斤/亩以上;河套地区适宜品种为伽利略、加燕2号、陇燕1号,干草产量900公斤/亩。在15个地区完成“三闲田”燕麦种植栽培技术,筛选出不同栽培模式下燕麦适宜品种3个,其中燕麦复种鲜草亩产达1.2t,单季燕麦鲜草产量最高超过800公斤/亩,粗蛋白含量不低于6.5%。完成不同燕麦种植模式下成本效益分析,提出豆禾比为37的混播草地为适宜的混播组合,采用夏播马铃薯与秋播燕麦轮作模式,每亩土地年可实现收入4500元,显著增加农民收入。举办或联合举办各类培训班5次,培训技术人员和农牧民315人次。在达拉特旗开展了“2019年骑士农大培训班”,11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在呼和浩特市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举办植物分类学培训班,共计53个单位11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培训;举办苏尼特羊放牧补饲与休牧舍饲示范技术培训,培训农牧民52人;在西藏举办了农牧民牛羊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农牧民21人;在达拉特旗举办苜蓿田间管理培训班,培训农牧民及技术人员22人。

    【基地平台建设】 牧草及草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测试中心顺利通过机构资质认定和机构考核双认证评审,覆盖理化指标、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金属元素四大类200个检测项目。新增农业农村部授予的4个部级平台机构,提交鉴评报告87项,测试样品量达2500多份。新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长期科研基地1个,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微生物鄂尔多斯观测站1个和国家土壤质量观测站2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1个。联合各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西藏寒旱草原研究中心”“新疆山地草原研究中心”“荒漠草原生态研究院”等新型科研平台。

    【基础设施建设】 新增各类平台基建项目经费7107万元,其中获批5940平方米综合实验室基本建设项目1项,沙尔沁基地基建项目1项,农业农村部草地生态与修复治理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项目1项,国家农业微生物鄂尔多斯观测站建设项目1项。新建职工餐厅、改造研究生宿舍、新建老干部活动室,增加午休活动场地。清除垃圾、绿化空地、增设门禁、修建行道树、搭建车棚、扩建停车场等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彻底改善研究所所区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健全激励绩效分配,全所职工人均年收入比上年增长0.9万元。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草原所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年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组织各类文体活动近10次,获得省部级个人和集体荣誉8项。组织党员参加区直机关工委和中国农科院组织会议学习30余次,各类培训50余人次,组织党务干部培训6次。所长、书记带头做表率讲党课,党委委员提交5份党课报告,调研报告7份,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余次,发展党员2名,按时完成党费收缴工作。认真开展“两优一先”评选活动,评选优秀共产党员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名,1人次获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优秀党员表彰。全年为全所党员干部发放学习材料20余册,制作中心组学习汇编材料3套。开展应知应会测评40人次,结合主题教育学习内容和工作岗位实际撰写提交个人学习心得40余篇。打造草原所“六勤”精品文化,倡导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全所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蒙古马精神;塑造健康科研心态。针对研究所年轻职工居多,且午休时间长,研究所聘请瑜伽专业教练,利用午休时间,加强体质锻炼,提高科研人员健康工作、积极乐观向上心态。

    【纪检监督】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巡视反馈意见为指引,强化使命担当,坚持“刀刃向内”全面革新。制修订84项管理办法,开发了办公、财务、科研、人事办公系统,规范研究所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成立五个领域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所办企业、试验基地、学会协会、期刊编辑部、检测中心整治整改工作,制定《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关于进一步抓好五个领域专项整治整改工作方案》,逐项对照问题清单督察整改落实,形成风险防控监督长效机制。

    【群团工作】 2019年,召开职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工会。慰问困难、患病职工40余人次。为全所职工发放米面油票、玉米等福利,召开庆礼仪知识讲座、消防安全及健康知识讲座等全所大型活动近20余次。2人次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妇女工作先进荣誉,2人次获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青团员、团干部称号,1人次获自治区青年三创标兵荣誉,团支部获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组织举办“2019年新春茶话会”“离退休职工团拜会”“快乐健步行 奋进新时代”以及“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步走活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组织召开了“喜迎国庆同唱红歌”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荣誉】

    20191月,刘桂香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93月,刘雅学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妇女工作委员会评为20172018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妇女之友”;

    20193月,白春雨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妇女工作委员会评为20172018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妇女工作干部”;

    20195月,草原研究所团支部被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评为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 

    20195月,李鹏被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青联评为内蒙古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   

    20195月,王云锋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团委评为20162018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

    20195月,林常春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团委评为20162018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青团员;

    20197月,李元恒被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评为自治区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20199月,石红霄被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事局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一线优秀人物代表”;

    201912月,吴洪新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业务技术优秀个人;

    (撰稿人:李元恒)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