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卷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200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开发区由6个经济功能区、1个镇组成,分别是:沙尔沁工业区、如意工业园区、金川工业园区、国家级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白塔空港物流园、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沙尔沁镇。
开发区基本形成6大支柱产业:以伊利集团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创维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阜丰、齐鲁制药、双奇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发酵和生物制药业;以众环数控、富特橡塑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爱迩电子材料、日月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利乐为代表的包装材料产业。
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始建于2002年3月。2011年,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开发区“八通一平”。开发区以乳业、化工、电力、新材料四大产业为主导,兼有建材、包装、光伏信息、生物医药、农牧业产业化等产业,并建有金融、商住、学校及科技城的现代化综合园区。
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
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始建于2002年6月,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2.21平方公里。2007年7月,通过国务院九部委联合验收组验收并于2008年1月封关运行。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封关正式运行以来,围绕培育“光伏产业双百亿工程”的思路,做大做强光伏材料、光通信、保税物流、羊绒加工贸易等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促进保税加工、保税贸易和保税物流协调发展,打造国际贸易总部基地;目前已有28家企业入驻出口加工区生产经营,企业类型有加工贸易企业、保税物流企业、贸易企业、货代公司、报关行等。
呼和浩特金桥经济开发区
呼和浩特金桥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9年。2001年,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设立为自治区级光伏材料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8.99平方公里,园区以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中海石油天野化工股份公司为主的石油化工产业、以内蒙古神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华夏聚光(内蒙古)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内蒙古晶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欧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的光伏产业已初具规模。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正在培育建设当中。电力、烟草、建材、印务产业日益发展壮大。
呼和浩特鸿盛工业园区
呼和浩特鸿盛工业园区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2006年4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设立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09年3月,由国家工信部确定为“呼包鄂”地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总体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鸿盛工业园区作为自治区的全国“两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紧紧围绕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成果转化,努力打造生态、绿色、环保型的以总部经济等为主的新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生物科技、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入园企业374家,安排就业人数7400余人。
呼和浩特金海工业园区
呼和浩特金海工业园区始建于2003年。2006年8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0.96平方公里。园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区回民区,地处新华大街和西二环交汇之处,是呼和浩特市“拉动城市向西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拥有主次干道三横八纵,给排水系统完备,通讯设施齐全。供电系统直接与电厂联接,拥有供电能力3.7万千瓦的南、北两个配电站,自备长11.056公里、年运输能力150万吨的铁路专用线,还有日供水能力1500吨的自来水供水网络,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市场秩序、诚信体系、社会治安状况、文明程度都有较高水平,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平台。园区以矿热炉、铝木窗为主导产业,入园购地企业38家,企业生产涉及机械、建材、纺织、服装、化工、食品、仓储十几个行业,实现就业人数3200余人。
呼和浩特裕隆工业园区
呼和浩特裕隆工业园始建于2000年。200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南方向。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现已全部建成。园区以水泥、纺织、火锅调料为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械制造产业、生物发酵产业,新型建材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和生物制造药业五大产业集群。园区现已实现给水、排水、供电、供暖、天然气等“十通一平”,现有入园企业65家,实现就业人数6152余人。
内蒙古托克托工业园区
内蒙古托克托工业园区是2003年开发建设的自治区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2006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是国家呼包银榆经济圈和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的重要产业区。园区规划面积65.8平方公里,驻园企业有50家,实现就业人数9456余人。近年来,托克托工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发挥水煤组合优势、电价比较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已形成电力、冶金、生物制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和“煤—电—高铝粉煤灰—氧化铝(水泥、陶粒)—铝硅钛合金材料深加工”“煤—甲醇(天然气)—芳烃(聚乙烯、聚丙烯)”“玉米—淀粉—原料药—成品药”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
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
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9年5月。2000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成为自治区级开发区。开发区地处自治区经济发达地区呼、包、鄂“金三角地带”;209国道纵穿区境,县境公路四通八达;南距和林格尔县城7.8公里,北端呼和浩特金桥——盛乐的金盛快速路直通开发区,仅16公里;呼杀高速穿越开发区东端并建有互通;南距丰准铁路38公里,北距航空港—白塔机场41公里,且均有国道、省道及高速公路相通。开发区规划面积为10.3平方公里,已基本形成或正在形成以下产业经济结构:以蒙牛乳业为龙头的乳制品加工业;以纷美无菌包、中士达包装等为依托的乳制品配套产业;以雨润食品、大牧场蒙餐、蒙羊肉业为龙头的肉制品加工业;以中粮可口可乐、燕京啤酒等为龙头的饮品加工业;以兆旺、铁骑、昭君、万世宝等公司为依托的绒毛加工业;以宇航人公司为龙头的高技术沙棘产业;以必威安泰公司、蒙牛赛科星生物繁殖技术公司、西部良种奶牛繁育中心、和林格尔现代牧业等为依托的畜牧高技术产业。
内蒙古武川经济开发区
内蒙古武川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3年6月。2006年5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14平方公里,位于104省道“呼—武”公路段28公里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区依托县域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特别是铁矿、石灰石、风化煤等资源),形成了“水泥建材、金属冶炼、新型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结构。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200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开发区由6个经济功能区、1个镇组成,分别是:沙尔沁工业区、如意工业园区、金川工业园区、国家级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白塔空港物流园、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沙尔沁镇。
开发区基本形成6大支柱产业:以伊利集团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创维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阜丰、齐鲁制药、双奇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发酵和生物制药业;以众环数控、富特橡塑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爱迩电子材料、日月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利乐为代表的包装材料产业。
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始建于2002年3月。2011年,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开发区“八通一平”。开发区以乳业、化工、电力、新材料四大产业为主导,兼有建材、包装、光伏信息、生物医药、农牧业产业化等产业,并建有金融、商住、学校及科技城的现代化综合园区。
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
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始建于2002年6月,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2.21平方公里。2007年7月,通过国务院九部委联合验收组验收并于2008年1月封关运行。呼和浩特出口加工区封关正式运行以来,围绕培育“光伏产业双百亿工程”的思路,做大做强光伏材料、光通信、保税物流、羊绒加工贸易等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促进保税加工、保税贸易和保税物流协调发展,打造国际贸易总部基地;目前已有28家企业入驻出口加工区生产经营,企业类型有加工贸易企业、保税物流企业、贸易企业、货代公司、报关行等。
呼和浩特金桥经济开发区
呼和浩特金桥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9年。2001年,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设立为自治区级光伏材料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8.99平方公里,园区以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中海石油天野化工股份公司为主的石油化工产业、以内蒙古神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华夏聚光(内蒙古)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内蒙古晶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内蒙古欧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的光伏产业已初具规模。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正在培育建设当中。电力、烟草、建材、印务产业日益发展壮大。
呼和浩特鸿盛工业园区
呼和浩特鸿盛工业园区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2006年4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设立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09年3月,由国家工信部确定为“呼包鄂”地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总体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鸿盛工业园区作为自治区的全国“两化融合”创新实验基地,紧紧围绕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成果转化,努力打造生态、绿色、环保型的以总部经济等为主的新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生物科技、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入园企业374家,安排就业人数7400余人。
呼和浩特金海工业园区
呼和浩特金海工业园区始建于2003年。2006年8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0.96平方公里。园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区回民区,地处新华大街和西二环交汇之处,是呼和浩特市“拉动城市向西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拥有主次干道三横八纵,给排水系统完备,通讯设施齐全。供电系统直接与电厂联接,拥有供电能力3.7万千瓦的南、北两个配电站,自备长11.056公里、年运输能力150万吨的铁路专用线,还有日供水能力1500吨的自来水供水网络,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市场秩序、诚信体系、社会治安状况、文明程度都有较高水平,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平台。园区以矿热炉、铝木窗为主导产业,入园购地企业38家,企业生产涉及机械、建材、纺织、服装、化工、食品、仓储十几个行业,实现就业人数3200余人。
呼和浩特裕隆工业园区
呼和浩特裕隆工业园始建于2000年。200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南方向。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现已全部建成。园区以水泥、纺织、火锅调料为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械制造产业、生物发酵产业,新型建材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和生物制造药业五大产业集群。园区现已实现给水、排水、供电、供暖、天然气等“十通一平”,现有入园企业65家,实现就业人数6152余人。
内蒙古托克托工业园区
内蒙古托克托工业园区是2003年开发建设的自治区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2006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是国家呼包银榆经济圈和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的重要产业区。园区规划面积65.8平方公里,驻园企业有50家,实现就业人数9456余人。近年来,托克托工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发挥水煤组合优势、电价比较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已形成电力、冶金、生物制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和“煤—电—高铝粉煤灰—氧化铝(水泥、陶粒)—铝硅钛合金材料深加工”“煤—甲醇(天然气)—芳烃(聚乙烯、聚丙烯)”“玉米—淀粉—原料药—成品药”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
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
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9年5月。2000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成为自治区级开发区。开发区地处自治区经济发达地区呼、包、鄂“金三角地带”;209国道纵穿区境,县境公路四通八达;南距和林格尔县城7.8公里,北端呼和浩特金桥——盛乐的金盛快速路直通开发区,仅16公里;呼杀高速穿越开发区东端并建有互通;南距丰准铁路38公里,北距航空港—白塔机场41公里,且均有国道、省道及高速公路相通。开发区规划面积为10.3平方公里,已基本形成或正在形成以下产业经济结构:以蒙牛乳业为龙头的乳制品加工业;以纷美无菌包、中士达包装等为依托的乳制品配套产业;以雨润食品、大牧场蒙餐、蒙羊肉业为龙头的肉制品加工业;以中粮可口可乐、燕京啤酒等为龙头的饮品加工业;以兆旺、铁骑、昭君、万世宝等公司为依托的绒毛加工业;以宇航人公司为龙头的高技术沙棘产业;以必威安泰公司、蒙牛赛科星生物繁殖技术公司、西部良种奶牛繁育中心、和林格尔现代牧业等为依托的畜牧高技术产业。
内蒙古武川经济开发区
内蒙古武川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3年6月。2006年5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14平方公里,位于104省道“呼—武”公路段28公里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区依托县域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特别是铁矿、石灰石、风化煤等资源),形成了“水泥建材、金属冶炼、新型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