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卷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王雪峰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成年
县 长:云 海(蒙古族)
政协主席:张占福
武装部长:张 富
政 委:陈源堂
【概况】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北麓,属呼和浩特市辖。全县总面积4 885平方公里,地形南山北丘,山地占41.9%,丘陵占50.4%,滩川占7.7%。县境东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卓资县,南连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和土默特左旗,西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固阳县相衔,北与包头市达茂旗接壤。全县设3个镇、5个乡,有5个社区,93个村委会,964个自然村。总人口17.6万人,有汉、蒙古、回、满等19个民族,其中,蒙古族4 555人。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6亿元,较上年增长13.9%,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亿元,同比增加6.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1亿元,同比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5亿元,同比增长14.4%。全县财政收入完成4.36亿元,同比增长18.3%。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 356元,较上年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355元,较上年增长7.3%。
【农业】武川县耕地面积217万亩,农作物主要有马铃薯、莜麦、小麦、荞麦、豆类、油料等。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99.2万亩,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70万亩,粮食总产量16.1万吨。全县60万吨马铃薯、小麦、莜麦、荞麦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0万吨马铃薯、1.2万吨莜麦获得绿色农产品认证。
推进“三个百万”生态农牧业富民工程和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完成中棚连片及庭院棚建设700亩,中棚建设规模累计达到1.2万亩,全部实现了节灌配套。进一步加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完成新建网室230亩;组培室生产试管苗800万株,微型薯生产50亩,产量达到1 500万粒;原原种扩繁原种2 000亩,产量500万公斤;原种扩繁一级种薯30 000亩,产量7 500万公斤;共推广马铃薯脱毒一级种薯51万亩。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年流转土地55.96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注重现代农民队伍建设,按照生产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巩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42家,成功组织科技培训3.2万人(次),农民的市场化组织程度和产业化发展意识明显提高。
【畜牧业】完成禁牧围栏工程20万亩,种植牧草42万亩。以典型示范为先导,重点扶持山林虫草鸡养殖产业,发展养殖示范村20个,辐射带动区域农户2 000多户,全年山林虫草鸡养殖规模达到30万羽。落实“225”工程示范户200户,肉羊出栏32.6万只,新建续建奶牛牧场8个。注重强化畜禽检疫免疫工作,产地检疫免疫达到100%。6月末全县牲畜总头数达到60.1万头(只)。
【水利】全年争取节水灌溉、安全饮水、水土保持、城镇供水、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项目建设资金6 504万元。新打各类机电井262眼,其中,深井193眼,大口井89眼,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完成节水工程1.5万亩,开工建设3处人饮工程和1处集中供水工程。照羊沟项目区重点工程、国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稳步推进。“一镇两带三线”生态建设供水工程共打成各类机电井24眼,安装太阳能提水系统15套,铺设供水管道24 000米。完成了南山生态园和青山广场的供水工程,建成高位蓄水池3个,加压泵站两处,配水管网31 600米,保证了各标段各工程的灌溉用水。投入资金122.5万元,新建中棚水利配套500亩,维修中棚水利设施1 200亩,铺设输水管道12.5千米。继续加强防洪抗旱减灾工作,落实防洪抗旱资金200万元,组织招标采购各类抗旱水泵211台,钻机一台,喷灌机组30套,软管及微喷带16.7万米,建成各类防洪坝9 975延长米。圆满完成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野外作业任务。
【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7亿元,同比增长36.7%;工业增加值完成24.83亿元,同比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8亿元,同比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17.4%。全年招商引资引进项目21项,实现到位资金25.54亿元,同比增长14%。开工实施投资1 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4个。冀东水泥年产水泥熟料320万吨、水泥200万吨的两期生产线和两台9 000千瓦余热发电机组全面投入运营;武兰水泥技改扩建项目完成投资1.9亿元;石材园区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总投资1.95亿元的永业腐植酸一期项目运行平稳;聚德鑫电解镍项目完成投资2.9亿元;华能新能源李汉梁、国电红山子和中国风电义合美项目实现并网发电35万千瓦;大唐大元山风电场一期4.95万千瓦工程开工建设;国电三期和中国风电二期正在筹备建设中;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塞宝燕麦、通桥商贸城等项目建成投产;伊鑫源肉业、蒙奇药业、瑞星畜产等项目正在建设;百莱茂马铃薯仓储物流、品珍公司羊绒絮片、城关农资等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准备开工建设。
【生态建设】2011年是武川县“生态建设年”。一年中“一镇两带三线”生态建设工程共栽植各类乔灌木137万株;完成退耕还林人工造林3万亩、“三北”四期工程3.5万亩、天保工程围栏封育和人工造林8万亩。全县7.7万亩退耕地顺利通过国家退耕还林阶段验收。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公益林改革任务100.68万亩。城区绿化工程共完成栽植常绿树、阔叶乔木、亚乔木、灌木3.5万株、草花10万株、地被6.15万丛;昆都仑河公园等8个街心公园共栽植各类树木3.6万株、地被65万丛、种植草坪1万多平方米;城镇绿化面积达到393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35.5%。
【道路交通】扎实推进区域公路网络建设。呼武一级公路建设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后期通车准备;可镇—保元号油路续建工程竣工通车;西黑山至厂汉木台、可镇至干只汉、酒馆至耗赖腮、可镇至后营子、西红山至得胜泉、德胜营至吾素图、二份子至纳令河、得胜沟(酒馆)至哈拉哈少8条通村砂石公路全部竣工通车。委托内蒙古华通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分别对大豆铺至卜圪素、刘家小泉至圪奔、可镇至后营子、西黑山至厂汉木台、鸡嘴营至大水圪洞、保元号至卯独庆(保元号至小纳沁段)、耗赖山至大设进至等7条通村油路进行了公开招投标,7月开始施工,10月底全部竣工通车;全年完成4处危桥改造改线工程,全县黑色路面总里程达到647公里,“三横五纵”主体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县域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
【电力】厂汉木台乡、得胜沟乡35千伏输变电工程基本完工,二份子乡35千伏变电站、金三角开发区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就绪,全县农电网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
【旅游业】坚持建设文化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充分挖掘北魏重镇、龙凤之乡、隋唐摇篮、茶丝古道、红色胜地、绿色名县的文化内涵,着力打造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立体发展格局。修编完成《武川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南山历史文化生态创意产业园总体规划》,阴山博物馆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哈达门高原牧场、得胜沟红色旅游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家乐等民俗旅游有了新的发展。积极推进淖尔梁、卯独沁水库、牌楼馆及休闲农业观光园区旅游开发。《成成烽火》、《神奇武川》等影视文化作品相继面世,武川旅游文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 860万元。
【城镇建设】突出规划的主导地位,高标准、高起点修编完善了《武川县可镇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武川县城镇建设创意产业发展策划》,修订完善了《武川县城镇规划建设审批例会制度》,严格按照规划合理布置功能区,规范入驻项目。出台了《武川县可镇旧城区改造建设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按照城镇总体规划,坚持“旧区与新区协调发展、建新与改旧同步推进”的原则,对可镇旧城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搬迁改造,完成协议搬迁880户,兑现房屋货币补偿资金及产权调换折合金共2.42亿元;完成搬迁改造项目17项,改造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全年运作投入城镇建设资金20亿元,其中政府直接投资3.2亿元。完成了可镇腾飞大道、龙凤路延伸等9条市政道路建设改造和4个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全年新开工房地产项目20个,总面积149万平方米,其中新区净地开发项目3个,面积32万平方米。瑞兴商城投入运营,阳光小镇等4个住宅小区开始入住,世纪金城等16个商住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城区住宅小区现已发展到64个,楼房建筑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能力达到240万平方米。房地产交易中心、就业社保服务中心、长途汽车站、第三热源厂等民生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扶贫开发】全年共争取扶贫资金1 468.4万元,其中,国家及区、市财政扶贫资金675万元,社会帮扶资金793.4万元。落实整村推进扶贫项目5个,种养业产业化扶贫项目3个,老区产业化扶贫项目1个。帮扶资金重点用于贫困村春耕备耕、生态畜牧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乡村公路建设、救灾济困等。同时,各级包扶单位开展了捐资助学、送医送药、扶贫义诊慰问等活动。
【教育】全年投入义务教育保障资金1 927.8万元,完成5所学校7个单体校安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2011年高考三本以上987人,上线率71%,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中考上线1 300人,升学率97%。“两免一补”、助学贷款等工作有序进行。
【文化】在8个乡镇实施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利用文化资源共享设备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编纂出版武川文史第十六辑《武川民间故事》和《武川爬山歌集》。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建成“农家书屋”32家,在县武警中队建立“流动书屋”一处;全年组织下乡、进社区活动80场次。
【卫生】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医改五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报销上限和比例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115 247人,参合率达96.1%,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低保户、五保户参合农民参合费由民政部门代交,并且免除了低保户、五保户、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住院报销起付线。年内参合农民门诊报销96 220人次,门诊住院报销总额达到2 152.4万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严格执行药品统一配送、统一购销、统一价格。全年各乡镇卫生院配备国家基本药物和自治区增补药物品种约300种左右,19所卫生院基本药物采购额共计约380万元;95所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采购额共计约90万元。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了老百姓因购药带来的经济负担。为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X光机、心电机、B超机、生化分析仪等所需的医疗器械设备;为每所村卫生室配备了价值约1万元的医疗设备,完善了卫生服务网络,强化了服务功能。投资5 180万元,新建武川县标准化综合医院,占地面积52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设置病床200张。全面加强各类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严格传染病疫情报告和预警工作管理,有效开展了鼠疫、艾滋病、结核病、布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不断强化计划生育基础建设和利益导向机制,投入奖扶资金173.9万元;全年人口出生率为4.3‰,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
【体育】组织开展了“三·八”节妇女登山比赛、消夏文体活动、“健康进社区”、“全民健身日”等活动,承办了全市“健康杯”老年门球赛,组队参加了呼市九旗县区象棋和美式16式台球邀请赛。积极申报“武川县全民健身中心” 项目评审,目前环评、土地规划等前期工作已完成。
【社会保障】全年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救灾救济、医疗救助、贫困学生救助及优抚失业资金4 686.1万元,投入红十字会救助和捐赠建设项目资金126万元。全面落实就业援助等优惠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 53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 456人,就业困难对象3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转移农村劳动力3.42万人。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 020万元,匹配发放公益性岗位、灵活性就业和社保补贴1 144万元。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人均增资227.34元。按照政策规定,将符合条件的1 254名“五﹒七工”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年征缴城镇居民社会保险金12 515万元,支出9 851万元。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全部实行绩效工资,月人均增资726.23元,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完成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周转房及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13个,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农村危旧房改造142户,总面积5 680平方米。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发放各项惠农补贴资金1.5亿元,投入支农资金2.82亿元,农业保险理赔946万元,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民程度大幅提升。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王雪峰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成年
县 长:云 海(蒙古族)
政协主席:张占福
武装部长:张 富
政 委:陈源堂
【概况】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北麓,属呼和浩特市辖。全县总面积4 885平方公里,地形南山北丘,山地占41.9%,丘陵占50.4%,滩川占7.7%。县境东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卓资县,南连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和土默特左旗,西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固阳县相衔,北与包头市达茂旗接壤。全县设3个镇、5个乡,有5个社区,93个村委会,964个自然村。总人口17.6万人,有汉、蒙古、回、满等19个民族,其中,蒙古族4 555人。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6亿元,较上年增长13.9%,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亿元,同比增加6.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1亿元,同比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5亿元,同比增长14.4%。全县财政收入完成4.36亿元,同比增长18.3%。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 356元,较上年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355元,较上年增长7.3%。
【农业】武川县耕地面积217万亩,农作物主要有马铃薯、莜麦、小麦、荞麦、豆类、油料等。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99.2万亩,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70万亩,粮食总产量16.1万吨。全县60万吨马铃薯、小麦、莜麦、荞麦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0万吨马铃薯、1.2万吨莜麦获得绿色农产品认证。
推进“三个百万”生态农牧业富民工程和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完成中棚连片及庭院棚建设700亩,中棚建设规模累计达到1.2万亩,全部实现了节灌配套。进一步加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完成新建网室230亩;组培室生产试管苗800万株,微型薯生产50亩,产量达到1 500万粒;原原种扩繁原种2 000亩,产量500万公斤;原种扩繁一级种薯30 000亩,产量7 500万公斤;共推广马铃薯脱毒一级种薯51万亩。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年流转土地55.96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注重现代农民队伍建设,按照生产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巩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42家,成功组织科技培训3.2万人(次),农民的市场化组织程度和产业化发展意识明显提高。
【畜牧业】完成禁牧围栏工程20万亩,种植牧草42万亩。以典型示范为先导,重点扶持山林虫草鸡养殖产业,发展养殖示范村20个,辐射带动区域农户2 000多户,全年山林虫草鸡养殖规模达到30万羽。落实“225”工程示范户200户,肉羊出栏32.6万只,新建续建奶牛牧场8个。注重强化畜禽检疫免疫工作,产地检疫免疫达到100%。6月末全县牲畜总头数达到60.1万头(只)。
【水利】全年争取节水灌溉、安全饮水、水土保持、城镇供水、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项目建设资金6 504万元。新打各类机电井262眼,其中,深井193眼,大口井89眼,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完成节水工程1.5万亩,开工建设3处人饮工程和1处集中供水工程。照羊沟项目区重点工程、国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稳步推进。“一镇两带三线”生态建设供水工程共打成各类机电井24眼,安装太阳能提水系统15套,铺设供水管道24 000米。完成了南山生态园和青山广场的供水工程,建成高位蓄水池3个,加压泵站两处,配水管网31 600米,保证了各标段各工程的灌溉用水。投入资金122.5万元,新建中棚水利配套500亩,维修中棚水利设施1 200亩,铺设输水管道12.5千米。继续加强防洪抗旱减灾工作,落实防洪抗旱资金200万元,组织招标采购各类抗旱水泵211台,钻机一台,喷灌机组30套,软管及微喷带16.7万米,建成各类防洪坝9 975延长米。圆满完成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野外作业任务。
【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7亿元,同比增长36.7%;工业增加值完成24.83亿元,同比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8亿元,同比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17.4%。全年招商引资引进项目21项,实现到位资金25.54亿元,同比增长14%。开工实施投资1 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4个。冀东水泥年产水泥熟料320万吨、水泥200万吨的两期生产线和两台9 000千瓦余热发电机组全面投入运营;武兰水泥技改扩建项目完成投资1.9亿元;石材园区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总投资1.95亿元的永业腐植酸一期项目运行平稳;聚德鑫电解镍项目完成投资2.9亿元;华能新能源李汉梁、国电红山子和中国风电义合美项目实现并网发电35万千瓦;大唐大元山风电场一期4.95万千瓦工程开工建设;国电三期和中国风电二期正在筹备建设中;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塞宝燕麦、通桥商贸城等项目建成投产;伊鑫源肉业、蒙奇药业、瑞星畜产等项目正在建设;百莱茂马铃薯仓储物流、品珍公司羊绒絮片、城关农资等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准备开工建设。
【生态建设】2011年是武川县“生态建设年”。一年中“一镇两带三线”生态建设工程共栽植各类乔灌木137万株;完成退耕还林人工造林3万亩、“三北”四期工程3.5万亩、天保工程围栏封育和人工造林8万亩。全县7.7万亩退耕地顺利通过国家退耕还林阶段验收。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公益林改革任务100.68万亩。城区绿化工程共完成栽植常绿树、阔叶乔木、亚乔木、灌木3.5万株、草花10万株、地被6.15万丛;昆都仑河公园等8个街心公园共栽植各类树木3.6万株、地被65万丛、种植草坪1万多平方米;城镇绿化面积达到393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35.5%。
【道路交通】扎实推进区域公路网络建设。呼武一级公路建设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后期通车准备;可镇—保元号油路续建工程竣工通车;西黑山至厂汉木台、可镇至干只汉、酒馆至耗赖腮、可镇至后营子、西红山至得胜泉、德胜营至吾素图、二份子至纳令河、得胜沟(酒馆)至哈拉哈少8条通村砂石公路全部竣工通车。委托内蒙古华通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分别对大豆铺至卜圪素、刘家小泉至圪奔、可镇至后营子、西黑山至厂汉木台、鸡嘴营至大水圪洞、保元号至卯独庆(保元号至小纳沁段)、耗赖山至大设进至等7条通村油路进行了公开招投标,7月开始施工,10月底全部竣工通车;全年完成4处危桥改造改线工程,全县黑色路面总里程达到647公里,“三横五纵”主体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县域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
【电力】厂汉木台乡、得胜沟乡35千伏输变电工程基本完工,二份子乡35千伏变电站、金三角开发区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就绪,全县农电网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
【旅游业】坚持建设文化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充分挖掘北魏重镇、龙凤之乡、隋唐摇篮、茶丝古道、红色胜地、绿色名县的文化内涵,着力打造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立体发展格局。修编完成《武川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南山历史文化生态创意产业园总体规划》,阴山博物馆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哈达门高原牧场、得胜沟红色旅游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家乐等民俗旅游有了新的发展。积极推进淖尔梁、卯独沁水库、牌楼馆及休闲农业观光园区旅游开发。《成成烽火》、《神奇武川》等影视文化作品相继面世,武川旅游文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 860万元。
【城镇建设】突出规划的主导地位,高标准、高起点修编完善了《武川县可镇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武川县城镇建设创意产业发展策划》,修订完善了《武川县城镇规划建设审批例会制度》,严格按照规划合理布置功能区,规范入驻项目。出台了《武川县可镇旧城区改造建设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按照城镇总体规划,坚持“旧区与新区协调发展、建新与改旧同步推进”的原则,对可镇旧城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搬迁改造,完成协议搬迁880户,兑现房屋货币补偿资金及产权调换折合金共2.42亿元;完成搬迁改造项目17项,改造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全年运作投入城镇建设资金20亿元,其中政府直接投资3.2亿元。完成了可镇腾飞大道、龙凤路延伸等9条市政道路建设改造和4个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全年新开工房地产项目20个,总面积149万平方米,其中新区净地开发项目3个,面积32万平方米。瑞兴商城投入运营,阳光小镇等4个住宅小区开始入住,世纪金城等16个商住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城区住宅小区现已发展到64个,楼房建筑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能力达到240万平方米。房地产交易中心、就业社保服务中心、长途汽车站、第三热源厂等民生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扶贫开发】全年共争取扶贫资金1 468.4万元,其中,国家及区、市财政扶贫资金675万元,社会帮扶资金793.4万元。落实整村推进扶贫项目5个,种养业产业化扶贫项目3个,老区产业化扶贫项目1个。帮扶资金重点用于贫困村春耕备耕、生态畜牧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乡村公路建设、救灾济困等。同时,各级包扶单位开展了捐资助学、送医送药、扶贫义诊慰问等活动。
【教育】全年投入义务教育保障资金1 927.8万元,完成5所学校7个单体校安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2011年高考三本以上987人,上线率71%,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中考上线1 300人,升学率97%。“两免一补”、助学贷款等工作有序进行。
【文化】在8个乡镇实施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利用文化资源共享设备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编纂出版武川文史第十六辑《武川民间故事》和《武川爬山歌集》。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建成“农家书屋”32家,在县武警中队建立“流动书屋”一处;全年组织下乡、进社区活动80场次。
【卫生】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医改五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报销上限和比例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115 247人,参合率达96.1%,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低保户、五保户参合农民参合费由民政部门代交,并且免除了低保户、五保户、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住院报销起付线。年内参合农民门诊报销96 220人次,门诊住院报销总额达到2 152.4万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严格执行药品统一配送、统一购销、统一价格。全年各乡镇卫生院配备国家基本药物和自治区增补药物品种约300种左右,19所卫生院基本药物采购额共计约380万元;95所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采购额共计约90万元。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了老百姓因购药带来的经济负担。为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X光机、心电机、B超机、生化分析仪等所需的医疗器械设备;为每所村卫生室配备了价值约1万元的医疗设备,完善了卫生服务网络,强化了服务功能。投资5 180万元,新建武川县标准化综合医院,占地面积52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设置病床200张。全面加强各类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严格传染病疫情报告和预警工作管理,有效开展了鼠疫、艾滋病、结核病、布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不断强化计划生育基础建设和利益导向机制,投入奖扶资金173.9万元;全年人口出生率为4.3‰,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
【体育】组织开展了“三·八”节妇女登山比赛、消夏文体活动、“健康进社区”、“全民健身日”等活动,承办了全市“健康杯”老年门球赛,组队参加了呼市九旗县区象棋和美式16式台球邀请赛。积极申报“武川县全民健身中心” 项目评审,目前环评、土地规划等前期工作已完成。
【社会保障】全年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救灾救济、医疗救助、贫困学生救助及优抚失业资金4 686.1万元,投入红十字会救助和捐赠建设项目资金126万元。全面落实就业援助等优惠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 53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 456人,就业困难对象3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转移农村劳动力3.42万人。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 020万元,匹配发放公益性岗位、灵活性就业和社保补贴1 144万元。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人均增资227.34元。按照政策规定,将符合条件的1 254名“五﹒七工”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年征缴城镇居民社会保险金12 515万元,支出9 851万元。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全部实行绩效工资,月人均增资726.23元,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完成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周转房及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13个,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农村危旧房改造142户,总面积5 680平方米。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发放各项惠农补贴资金1.5亿元,投入支农资金2.82亿元,农业保险理赔946万元,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民程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