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卷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 ***
人大常委会主任:梁建果
旗 长:陈万荣(蒙古族)
政协主席:娜仁其其格(女 蒙古族 1月离任)阿拉腾其木格(女 蒙古族 1月任职)
武装部长:姬广鹏
政 委:张国儒
【概况】额济纳旗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陲,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最西端。地理坐标为北纬39°52' ~ 42°47' ,东经97°10' ~ 103°7'。东与阿拉善右旗相连,南、西与甘肃省酒泉市相连,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全长507.14公里。东风航天城和全区第三大陆路口岸策克口岸坐落在旗境内。2011年,全旗辖3个镇、3个苏木、1个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下设8个农业生产队),13个嘎查,5个社区。全旗共有7 628户、17 649人。其中,蒙古族5 589人,汉族11 783人,其他8个少数民族277人。
2011年,全旗生产总值完成39.9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5亿元,同比增长22.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13.2%。全旗财政收入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6.8%。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 958元,同比增长1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0 572元,同比增长15.4%。
【农牧业】坚持把生态畜牧业、特色种植业和沙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实施膜下滴灌面积7 000亩。农作物总播面积6.8万亩,牧业年度牲畜存栏8.8万头(只)。百亩棉花高产试验项目喜获成功,农畜产品绿色无公害认证申报工作顺利完成,万亩苁蓉基地建设顺利实施。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移民扩镇、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项目扎实推进。建成商住楼217套,扶持贫困农牧民226户756人。2010年度退牧还草工程全面完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资金8 121万元,惠及农牧民5 760人。落实国家惠农惠牧政策,通过“一卡通”累计发放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公益林补偿、燃油补贴、粮食直补等涉农涉牧补贴资金3 408万元,实施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18个,投资900万元,受益农牧民3 965人。
【林业】共完成工程造林3.04万亩(公益林补植补造2.04万亩、三北防护林0.5万亩、退耕还林0.5万亩)、义务植树10万株、四旁植树20万株、围栏封育9.58万亩(公益林封育6.58万亩、2010年度“三北”防护林工程封沙育林2万亩、退耕还林封育1万亩),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55万亩、灌溉林地12万亩,出圃苗木236.6391万株、育苗面积204亩(其中留床苗114.5亩、新育苗89.5亩)、容器苗7万株,采集种子4万公斤。
【水利】全年哨马营水文站过流天数241天、过站径流7.11亿立方米,过流天数增加3天、过站径流增加0.58亿立方米;狼心山水文站过流天数234天、过站径流5.81亿立方米,过流天数增加15天、过站径流量增加0.98亿立方米;全年向东居延海补水68天、入湖水量8 316万立方米,过流天数增加28天、入湖水量增加3 479万立方米。全年灌溉绿洲面积55.5万亩。其中,春季灌溉35.5万亩,夏秋季灌溉20万亩;全年累计灌溉饲草料地7万亩,灌溉林草地48.5万亩,增加灌溉面积2.5万亩。
春灌期间,共向东居延海两次补水486万立方米,实施黑河水量统一调度以后,首次实现东居延海春季两次进水,并且首次采用8、9、10月等3个月连调模式,为东居延海实现连续8年不干涸创造条件。东居延海水利风景区获得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
【湿地保护】居延海湿地恢复建设、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保护、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基础建设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建设投资5 123万元。
【工业】坚持依托园区,扶优助强、招商引资,促进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启动实施工业项目14个,园区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庆华——马克公司300万吨洁净煤、沃源公司30万吨多金属采选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三和公司110万吨盐硝开发及综合利用项目、中蒙煤炭公司300万吨洗煤、星晨煤业公司200万吨洗煤及清洁型热电联产循环经济项目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先后与山东省招远市和甘肃省玉门市缔结为友好旗市,为地区间的优势互补、携手发展和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奠定基础。全年引进国内资金9.2亿元,实施合作项目14个;签约项目3个,协议引资23.1亿元。全年实施地勘项目135个,资源勘查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全旗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奠定基础。
【城镇建设】实施集中供热三期、达来呼布镇达标饮用水厂和策克口岸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保障性住房、体育运动及文化艺术中心、新居延海公园绿化等工程开工建设。达来呼布镇市政道路、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开发和旧城区改造工程顺利实施。续建住宅小区7处,新增开发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全面提升城镇绿化、亮化、美化管护水平,市容市貌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环境保护】2011年,为民办实事10个项目中6个需做环评的有5个完成环境影响评价,52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34个项目完成环评手续,其余项目正在着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到环评审批率和“三同时”执行达100%。
【重点建设项目】确定2011年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52项。其中,新建项目33项,续建项目19项。已开工建设项目49项,完成投资21.2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策克——达来呼布镇一级公路、达来呼布镇二级客运站、一道桥——四道桥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策克——天鹅湖一级公路开工奠基。哈日布日格德音乌拉镇客运站和建国营至三座狐狸山公路建成。临河——哈密高速公路额济纳旗段、通勤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达来呼布镇——哈敦呼舒(哈达贺休),达来呼布镇——策克110千伏输变电线路建成投用。实施达来呼布镇、黑鹰山110千伏输变电站主变扩建增容工程。
【交通】全旗公路货运量累计完成871万吨,同比增长22%;公路客运量累计完成43.9万人(次)。铁路货运量累计完成151万吨,同比增长42%;铁路客运量累计完成2.4万人(次)。
【口岸贸易】进一步探索口岸管理体制建设,自治区级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已经阿拉善盟盟委、行署同意并报自治区待批。口岸边防检查站监护中队宿舍楼、报关厅、联检单位生活区等项目开工建设。浩通跨境皮带运输项目蒙方厂区建设工程完工。实施煤炭进出口通道扩建工程,维修维护境内外煤炭运输公路,煤炭进口通关能力进一步提高。在联检部门支持下,口岸进口原煤1 016万吨,实现贸易额7.1亿美元。策克口岸正在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旅游】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启动编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控制性规划。依托生态建设项目,对胡杨林、居延海、黑城等主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先后组团参加广州、西安、北京、义乌等地大型旅游宣传促销展会。以首个中国旅游日为契机,在呼和浩特举行额济纳旅游专场推介会,吸引呼市地区60余家旅行社和传媒代表参加。成功举办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五彩柽柳节,创演大型文艺晚会《黑河情韵》和实景剧《阿拉腾陶来》,额济纳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草原之星”旅游专列的开通进一步促进地区旅游业,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万人(次),同比增长28%;旅游综合收入达4.8亿元,同比增长42%。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的兴盛,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
【金融】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作用,与农业发展银行、方大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的合作领域、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全年成功融资2.3亿元,带动投资8亿元以上。全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家,社会融资和担保能力多元化格局初步建立。通过减税让利、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全旗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和发展质量得以提升。
【科技】内蒙古额济纳旗盛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额济纳旗首家自治区级民营科技企业。额济纳旗硕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牵头的“科技特派员蜜瓜产业创业链”被认定为“自治区第一批科技特派员创业链”。东风镇百亩棉花高产试验项目获得成功。
【教育】教育改革与资源整合步伐加快,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实施全旗中小学校舍安全续建工程,旗中学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蒙古族幼儿园开工建设。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地方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伙食全额补贴政策。完善贫困学生救助体系建设,在全盟率先建立爱心助学捐资长效机制,启动爱心助学金捐助活动,全旗干部职工、驻旗部队官兵、企业捐资100多万元。全旗3~5周岁适龄幼儿363人,适龄人口入园率94.49%;7~12周岁小学适龄儿童717人全部入学;初中13~15周岁适龄人口466人,已入学460人,纯入学率98.71%; 小学、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分别为0和0.37%;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0%,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8.45%。16~18周岁适龄人口高中纯入学率83.33%。开展各项扶困助学工作,为全旗100余名(春季100人,秋季104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5.8万元,为29名职业高中生发放国家助学金4万元;为112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争取资助金9 200元;为209名贫困大学生争取扶困助学补助资金53.45万元;为91名在外就读贫困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52.1万元。旗中学新校区教学楼、宿舍楼、科技实验楼和学生餐厅完工。启动新建蒙古族幼儿园。
【文化】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项,收集、整理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敖包》。建成草原书屋16个,完成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新增广播电视“户户通”270户,扩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鼓励民族民间艺人带徒授艺,举办陶布秀培训班一期,参训学员18人;深入校园进行民歌传唱,定期每周2课;举办中青年民歌培训班1期,参训学员30人;召开非物质遗产额济纳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题座谈会1次;举办民歌联谊会1次。完成《居延遗址保护规划纲要》、《黑城保护规划》的规划编制工作。5月28日,由国家长城办公室及各省区专家组成的验收工作组,对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调查工作成果进行验收,审查额济纳旗文物遗址点共231处,其中,关隘28处,单体建筑172处,相关遗迹31处。
【卫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实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健全,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东风镇卫生院、哈日布日格德音乌拉卫生院。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全旗6个卫生院、2个嘎查卫生室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自治区增补药物,药品销售全部实行零差率。
【就业和再就业】通过鼓励引导自主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公开考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等途径进一步扩大就业。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大学生就业问题。全年提供就业岗位2 000个,累计新增就业681人,其中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76人,农牧区转移就业405人。
【社会保障】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解决“五七工”人员的参保问题。“五院合一”综合大楼基本建成。为全旗城乡低保家庭发放低保金、副食补助、取暖费、临时性生活补贴等资金449万元,发放医疗救助、救灾资金197.7万元。
实施自治区级民生实事22项,盟级民生实事15项,旗级民生实事10项,投入资金6 660万元,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受益。新建廉租住房180套、9 000平方米,城镇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施牧区改水工程,解决468人安全饮水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标准和公益岗位人员工资待遇。
【公益事业】公益性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播控中心投入使用,额济纳博物馆布展基本完成。建成草原书屋16个,完成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新增广播电视“户户通”270户,扩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
【双拥共建】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顺利通过全国第四次“双拥模范城(县)”评比验收,第七次被自治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城(旗)”。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稳步推进创建 “平安额济纳”。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 ***
人大常委会主任:梁建果
旗 长:陈万荣(蒙古族)
政协主席:娜仁其其格(女 蒙古族 1月离任)阿拉腾其木格(女 蒙古族 1月任职)
武装部长:姬广鹏
政 委:张国儒
【概况】额济纳旗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陲,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最西端。地理坐标为北纬39°52' ~ 42°47' ,东经97°10' ~ 103°7'。东与阿拉善右旗相连,南、西与甘肃省酒泉市相连,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全长507.14公里。东风航天城和全区第三大陆路口岸策克口岸坐落在旗境内。2011年,全旗辖3个镇、3个苏木、1个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下设8个农业生产队),13个嘎查,5个社区。全旗共有7 628户、17 649人。其中,蒙古族5 589人,汉族11 783人,其他8个少数民族277人。
2011年,全旗生产总值完成39.9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5亿元,同比增长22.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13.2%。全旗财政收入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6.8%。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 958元,同比增长1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0 572元,同比增长15.4%。
【农牧业】坚持把生态畜牧业、特色种植业和沙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实施膜下滴灌面积7 000亩。农作物总播面积6.8万亩,牧业年度牲畜存栏8.8万头(只)。百亩棉花高产试验项目喜获成功,农畜产品绿色无公害认证申报工作顺利完成,万亩苁蓉基地建设顺利实施。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移民扩镇、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项目扎实推进。建成商住楼217套,扶持贫困农牧民226户756人。2010年度退牧还草工程全面完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资金8 121万元,惠及农牧民5 760人。落实国家惠农惠牧政策,通过“一卡通”累计发放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公益林补偿、燃油补贴、粮食直补等涉农涉牧补贴资金3 408万元,实施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18个,投资900万元,受益农牧民3 965人。
【林业】共完成工程造林3.04万亩(公益林补植补造2.04万亩、三北防护林0.5万亩、退耕还林0.5万亩)、义务植树10万株、四旁植树20万株、围栏封育9.58万亩(公益林封育6.58万亩、2010年度“三北”防护林工程封沙育林2万亩、退耕还林封育1万亩),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55万亩、灌溉林地12万亩,出圃苗木236.6391万株、育苗面积204亩(其中留床苗114.5亩、新育苗89.5亩)、容器苗7万株,采集种子4万公斤。
【水利】全年哨马营水文站过流天数241天、过站径流7.11亿立方米,过流天数增加3天、过站径流增加0.58亿立方米;狼心山水文站过流天数234天、过站径流5.81亿立方米,过流天数增加15天、过站径流量增加0.98亿立方米;全年向东居延海补水68天、入湖水量8 316万立方米,过流天数增加28天、入湖水量增加3 479万立方米。全年灌溉绿洲面积55.5万亩。其中,春季灌溉35.5万亩,夏秋季灌溉20万亩;全年累计灌溉饲草料地7万亩,灌溉林草地48.5万亩,增加灌溉面积2.5万亩。
春灌期间,共向东居延海两次补水486万立方米,实施黑河水量统一调度以后,首次实现东居延海春季两次进水,并且首次采用8、9、10月等3个月连调模式,为东居延海实现连续8年不干涸创造条件。东居延海水利风景区获得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
【湿地保护】居延海湿地恢复建设、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保护、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基础建设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建设投资5 123万元。
【工业】坚持依托园区,扶优助强、招商引资,促进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启动实施工业项目14个,园区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庆华——马克公司300万吨洁净煤、沃源公司30万吨多金属采选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三和公司110万吨盐硝开发及综合利用项目、中蒙煤炭公司300万吨洗煤、星晨煤业公司200万吨洗煤及清洁型热电联产循环经济项目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先后与山东省招远市和甘肃省玉门市缔结为友好旗市,为地区间的优势互补、携手发展和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奠定基础。全年引进国内资金9.2亿元,实施合作项目14个;签约项目3个,协议引资23.1亿元。全年实施地勘项目135个,资源勘查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全旗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奠定基础。
【城镇建设】实施集中供热三期、达来呼布镇达标饮用水厂和策克口岸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保障性住房、体育运动及文化艺术中心、新居延海公园绿化等工程开工建设。达来呼布镇市政道路、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开发和旧城区改造工程顺利实施。续建住宅小区7处,新增开发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全面提升城镇绿化、亮化、美化管护水平,市容市貌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环境保护】2011年,为民办实事10个项目中6个需做环评的有5个完成环境影响评价,52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34个项目完成环评手续,其余项目正在着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到环评审批率和“三同时”执行达100%。
【重点建设项目】确定2011年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52项。其中,新建项目33项,续建项目19项。已开工建设项目49项,完成投资21.2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策克——达来呼布镇一级公路、达来呼布镇二级客运站、一道桥——四道桥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策克——天鹅湖一级公路开工奠基。哈日布日格德音乌拉镇客运站和建国营至三座狐狸山公路建成。临河——哈密高速公路额济纳旗段、通勤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达来呼布镇——哈敦呼舒(哈达贺休),达来呼布镇——策克110千伏输变电线路建成投用。实施达来呼布镇、黑鹰山110千伏输变电站主变扩建增容工程。
【交通】全旗公路货运量累计完成871万吨,同比增长22%;公路客运量累计完成43.9万人(次)。铁路货运量累计完成151万吨,同比增长42%;铁路客运量累计完成2.4万人(次)。
【口岸贸易】进一步探索口岸管理体制建设,自治区级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已经阿拉善盟盟委、行署同意并报自治区待批。口岸边防检查站监护中队宿舍楼、报关厅、联检单位生活区等项目开工建设。浩通跨境皮带运输项目蒙方厂区建设工程完工。实施煤炭进出口通道扩建工程,维修维护境内外煤炭运输公路,煤炭进口通关能力进一步提高。在联检部门支持下,口岸进口原煤1 016万吨,实现贸易额7.1亿美元。策克口岸正在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旅游】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启动编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控制性规划。依托生态建设项目,对胡杨林、居延海、黑城等主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先后组团参加广州、西安、北京、义乌等地大型旅游宣传促销展会。以首个中国旅游日为契机,在呼和浩特举行额济纳旅游专场推介会,吸引呼市地区60余家旅行社和传媒代表参加。成功举办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五彩柽柳节,创演大型文艺晚会《黑河情韵》和实景剧《阿拉腾陶来》,额济纳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草原之星”旅游专列的开通进一步促进地区旅游业,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万人(次),同比增长28%;旅游综合收入达4.8亿元,同比增长42%。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的兴盛,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
【金融】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作用,与农业发展银行、方大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的合作领域、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全年成功融资2.3亿元,带动投资8亿元以上。全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家,社会融资和担保能力多元化格局初步建立。通过减税让利、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全旗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和发展质量得以提升。
【科技】内蒙古额济纳旗盛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额济纳旗首家自治区级民营科技企业。额济纳旗硕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牵头的“科技特派员蜜瓜产业创业链”被认定为“自治区第一批科技特派员创业链”。东风镇百亩棉花高产试验项目获得成功。
【教育】教育改革与资源整合步伐加快,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实施全旗中小学校舍安全续建工程,旗中学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蒙古族幼儿园开工建设。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地方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伙食全额补贴政策。完善贫困学生救助体系建设,在全盟率先建立爱心助学捐资长效机制,启动爱心助学金捐助活动,全旗干部职工、驻旗部队官兵、企业捐资100多万元。全旗3~5周岁适龄幼儿363人,适龄人口入园率94.49%;7~12周岁小学适龄儿童717人全部入学;初中13~15周岁适龄人口466人,已入学460人,纯入学率98.71%; 小学、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分别为0和0.37%;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0%,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8.45%。16~18周岁适龄人口高中纯入学率83.33%。开展各项扶困助学工作,为全旗100余名(春季100人,秋季104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5.8万元,为29名职业高中生发放国家助学金4万元;为112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争取资助金9 200元;为209名贫困大学生争取扶困助学补助资金53.45万元;为91名在外就读贫困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52.1万元。旗中学新校区教学楼、宿舍楼、科技实验楼和学生餐厅完工。启动新建蒙古族幼儿园。
【文化】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项,收集、整理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敖包》。建成草原书屋16个,完成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新增广播电视“户户通”270户,扩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鼓励民族民间艺人带徒授艺,举办陶布秀培训班一期,参训学员18人;深入校园进行民歌传唱,定期每周2课;举办中青年民歌培训班1期,参训学员30人;召开非物质遗产额济纳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题座谈会1次;举办民歌联谊会1次。完成《居延遗址保护规划纲要》、《黑城保护规划》的规划编制工作。5月28日,由国家长城办公室及各省区专家组成的验收工作组,对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调查工作成果进行验收,审查额济纳旗文物遗址点共231处,其中,关隘28处,单体建筑172处,相关遗迹31处。
【卫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实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健全,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东风镇卫生院、哈日布日格德音乌拉卫生院。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全旗6个卫生院、2个嘎查卫生室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自治区增补药物,药品销售全部实行零差率。
【就业和再就业】通过鼓励引导自主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公开考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等途径进一步扩大就业。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大学生就业问题。全年提供就业岗位2 000个,累计新增就业681人,其中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76人,农牧区转移就业405人。
【社会保障】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解决“五七工”人员的参保问题。“五院合一”综合大楼基本建成。为全旗城乡低保家庭发放低保金、副食补助、取暖费、临时性生活补贴等资金449万元,发放医疗救助、救灾资金197.7万元。
实施自治区级民生实事22项,盟级民生实事15项,旗级民生实事10项,投入资金6 660万元,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受益。新建廉租住房180套、9 000平方米,城镇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施牧区改水工程,解决468人安全饮水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标准和公益岗位人员工资待遇。
【公益事业】公益性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播控中心投入使用,额济纳博物馆布展基本完成。建成草原书屋16个,完成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新增广播电视“户户通”270户,扩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
【双拥共建】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顺利通过全国第四次“双拥模范城(县)”评比验收,第七次被自治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城(旗)”。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稳步推进创建 “平安额济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