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卷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领导名录】
台 长:张兴茂
副台长:郭文秀 阿尔彬 赵慧华 吴向阳 樊晓峰 苏元龙
【概况】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于1950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发射功率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省级广播电台之一。内蒙古电台职工总人数为567人,其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为94人,(其中正高级41人,副高级53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为64人,全台蒙汉语八套广播节目和内蒙古广播网、内蒙古音乐网共同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广播节目体系。这八套广播节目初步构建起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现代化节目播出格局,八套节目全天播出时间累计达到183个小时。
【经济宣传】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宣传自治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报道。元月初,汉语新闻广播推出大型系列直播节目《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以翔实的内容回顾了“十一五”期间的巨大成就,并通过解读,引导人们了解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从3月开始对各地开展备耕春耕的情况进行了报道,绿野之声广播对河套小麦开播仪式进行现场直播。
3月,蒙古语广播开展“2011年西部牧区行”采访活动,报道西部牧区水利建设、春季休牧饲草料供应情况、国家和自治区对牧民的补贴资金落实等情况,为牧区发展做好舆论的服务与引导。
4月中旬,新闻中心、蒙古语广播、绿野之声广播共同组织了“广播记者春耕行”大型采访活动。整个活动历时近一个月,总行程超过一万公里,涉及自治区全部12个盟市,由两路记者共同完成。这次活动以贴近春耕一线为原则,报道组记者深入农区的田间地头,广泛关注我区春耕备耕各方面动态,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春耕一线的真实情况。
【“两会”报道】在全区“两会”报道中,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和手法,增强了报道的可听性、贴近性及深度和广度。蒙、汉语新闻节目两个联播开辟“直通两会”专栏,播发会议消息、评论、领导人的活动。同时推出两组系列报道“解读报告”、“两会关注”,邀请专家学者解读分析政府工作报告、对“十二五”规划(草案)中的关键词进行评析,围绕“两会”热议的话题进行深入报道。
在“两会”报道中突出做好自治区实施“富民强区”战略、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宣传报道。通过开设“富民强区”、“百姓谈民生”等专栏,宣传自治区积极贯彻“富民强区”战略、着力改善和解决百姓关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生动实例;宣传自治区2011年各项民心工程及其进展和落实情况。
全国“两会”期间,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在驻地设立多媒体直播间,音视频同时采制,突出音频、视频同步,广播、网络联动的立体报道模式,在各家媒体中领先一步。
内蒙古广播网特别策划制作了《 2011全国“两会”报道》专题页面,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把两会上的重大新闻,自治区代表团的重要活动,进行网上视频同步直播。这一手段的运用,使广播在两会的新闻报道中更加形象化、直观化。
【主题宣传】
庆祝建党90周年宣传报道新闻节目开办“身边的共产党员”“党史上的今天”“草原儿女赞”“创先争优进行时”“时代楷模”“新的伟大工程”等专栏。专题和文艺类节目也策划一些专栏,把建党90周年的宣传同各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蒙古语广播推出了系列报道《时代楷模》、《推进学习型党支部》专栏,在全区范围内选出几十名各个时期的共产党员,重温他们的革命故事,学习他们的崇高品德,弘扬时代精神。《新闻透视》节目开设专栏“追寻党的足迹”。新闻中心开设专栏“光辉历程·红色记忆”。汉语新闻综合广播《常青树》节目安排了系列访谈“红色回忆”,邀请老党员畅谈建党90周年来的风风雨雨。《开心点点》节目组“唱支童谣给党听——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童谣大赛获奖作品展播暨颁奖典礼”5月29日在呼和浩特举行。6月初,汉语新闻中心特别推出建党九十周年大型直播《党旗耀北疆》活动。
从6月20日开始,新闻广播推出系列报道“潮涌大草原” ,报道分“革命篇”、“建设篇”、“改革篇”、“发展篇”等四方面内容,21篇报道。 7月1日当天,新闻广播、新闻综合广播两个频率并机转播了党中央台对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直播实况,并推出24小时大型主题直播“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7月20日-8月20日,推出了由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发起,内蒙古广播联盟台、宁夏台、青海台、甘肃台、西藏台和新疆台共同参与的跨省区大型媒体采风活动“一路花儿一路歌”,此次活动,每天有一篇连线报道和录音新闻,共发稿件60多篇,现场直播8场。
交通之声广播策划的“红色之旅”系列自驾活动也在5月启动,活动以“听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唱一首红色歌谣、开展一次红色团队活动、吃一顿农家特色饭”为载体,使广大听众深入了解我区的红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经济生活广播制作的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歌曲展播——“聆听红色歌声”、音乐之声广播《音画草原》草原原创歌曲比赛如期推进。评书曲艺广播《空中剧场》节目推出《英雄儿女》、《巍巍昆仑》、《焦裕禄》、《开国大典》、《百色起义》等百部红色经典电影。绿野之声广播的“走近好支书”——寻访优秀基层带头人大型媒体行动,寻访了20位基层党支部书记。
文艺制作中心录制了以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40集长篇广播小说《乌兰夫》,百集革命题材的乌力格尔《内蒙古铁骑》,广播剧《麦新》、《邰忠利》等,这些节目在“七一”前后播出。
辛亥革命100周年庆祝活动宣传报道采用各种宣传报道形式,宣传了辛亥革命开启中国发展进步新纪元的伟大意义,通过报道相关座谈会、纪念会、文艺活动等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共同奋斗的光辉历史。
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前,新闻广播的《全区新闻联播》和《早间新闻联播》在显著位置重点推出系列综述《大放异彩,朝阳气象——我区文化事业步入大发展大繁荣的快车道》、《大力打造文化民生工程,惠泽各族群众》、《放歌时代,硕果累累》。着重介绍自治区大力推进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取得的成绩。
联合内蒙古广播联盟成员台及时推出《多彩内蒙古》系列直播活动,分东、西部两个直播组,深入到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等七个盟市,报道各地基层文化建设亮点,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推进内蒙古文化强区建设,到11月19日,共开展直播活动22场。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报道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完成了许多突破,在会场和部分基层设立直播间,同时在重要时段和重点节目中开设专栏,集中全面宣传报道党代会精神,展现基层党代表风采。从11月9日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召开预备会议开始到11月13日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议胜利闭幕,内蒙古电台播发相关报道586篇,制作特别节目20期,直播12场,圆满完成了各项宣传报道任务,为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走、转、改”活动】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建立采编播人员深入基层的联系点,做到“真下去、真深入、真转变”,做到“下基层有基地、人人有定点、天天有报道”。
记者在下基层中了解到今秋土豆滞销的情况后,新闻中心迅速作出反应,立即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到包头市达茂旗、呼市武川县采访报道,派出直播车到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对马铃薯促销供需对接会进行直播,在
【开展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关注锡林郭勒盟案件,发挥引导舆论稳定民心作用。5月11日和5月15日,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分别发生两起恶性刑事案件,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局台领导对于宣传工作的指示精神,从5月24日开始启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报道应急预案”,进入应急宣传报道状态。在此次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内蒙古电台正确引导舆论,合理表达民意,积极理顺民心,努力创造有利于案件依法办理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引导舆论、稳定民心的作用。
快速报道镶黄旗矿难。11月18日凌晨3点10分,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塬林煤矿发生顶板塌方事故,12人被困井下。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随即打响镶黄旗塬林煤矿顶板塌方事故抢险救援报道的战役。推出“生命大救援、我们在行动”特别直播节目,从18日到21日,前后方密切配合、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直播矿难救援全过程,彰显了广播突发事件报道的优势。在50多个小时的救援关键期,新闻广播安排现场直播报道三十多次,大时段直播三场,播发消息、连线、录音报道六十多条。在党中央台播发连线五条,录音报道四条,向上海、福建、广东、陕西等省台播发连线报道十几条。
全景式展示天宫一号发射情况。新闻中心两套节目——新闻广播、汉语新闻综合广播始终在全天新闻链条中密切关注相关内容。9月29日的早间《纵横118》节目制作了“时事热评——关注'天宫一号'发射”的特别报道,当晚做了特别节目,并直播发射情况。编辑们一方面整合记者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来最新动态报道,另一方面网罗各媒体所有与“天宫一号”相关的信息,权威解读“天宫一号”的奥秘。
【外宣工作】加强联络、协调机制,加大与党中央台和各盟市电台的信息沟通,调动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内蒙古电台驻盟市记者站,内蒙古广播联盟的优势,加强新闻资源共享,及时而有力地向全国乃至世界传播出内蒙古的声音。截至10月底,蒙汉语广播在党中央“两台”上稿300多条,其中,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提供专题节目11期。
【节目创新】继续推进频率专业化、节目类型化改革,加强品牌频率、品牌栏目和金牌播音员、主持人、金牌编辑、记者队伍建设,推进精品带动战略的实施,在蒙汉语新闻节目、专题节目、文艺节目制作和创新上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法,提高节目的影响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在第21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闻中心的《百强县和林格尔——民生之忧谁来解?》获得三等奖,在2009——2010年度内蒙古广播影视奖评选中内蒙古电台获一等奖8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7个,优秀栏目奖3个。
在全国八省区第25届蒙古语广播新闻、社教专题暨19届蒙古语广播播音主持人作品评析会上蒙古语广播选送的社教作品《回溯历史——古城寻踪大型系列报道》获得特别奖,新闻作品《疯狂的高利贷》获得一等奖,播音作品《牧民接羔》获得一等奖,《服务直播间》节目被评委优秀栏目。
提升文艺节目的原创能力和制作水平,逐步提升和完善制播分离的模式。文艺制作中心共创作录制了蒙古语原创歌曲78首,其中《故乡》、《走进草原》、《祝妈妈健康长寿》、《中华人民共和国母亲》等歌曲在专家审听验收中被评为A级。在乌力格尔的编创播录工作中也取得了突破,共录制了《内蒙古铁骑》、《八仙传》、《僧格林沁》、《穆桂英》等5部262小时的乌力格尔。在广播小说的录制方面改编录制了由自治区作者创作的《孔飞传》和《大漠祭》两部小说,共125集。录制完成了6部相声和10段好来宝。启动了大型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改编录制项目的一期工程。为庆祝建党90周年录制了累计超过100集的蒙汉语长篇小说《孔飞传》、汉语长篇小说《乌兰夫传》。
在全国八省区文艺节目评奖中,文艺制作中心创作的乌力格尔《沙格德尔》获得一等奖;广播小说《迷离》获得一等奖;相声《找对象》获得三等奖。
【提升科技应用能力】加强技术投入,扩大覆盖,提高质量。交通之声广播在完成盟市所在地、高速公路及省际大通道等国省道沿线45个站点同频播出的基础上,年内完成了在呼市和鄂尔多斯东胜区的扩容工程以及在呼市、包头、鄂尔多斯同频同步播出升级改造工程;调整了在赤峰、牙克石的布局,增加了翁牛特和牙克石两个站点,并补充了扎兰屯柴河旅游区发射覆盖点;汉语新闻综合广播完成了在呼市地区的调频播出;经济生活广播完成了在包头和鄂尔多斯东胜区两地的落地播出;评书曲艺广播在完成包头、额鄂尔多斯东胜区落地播出的同时又完成了在呼市地区的扩容工程。绿野之声广播扩大覆盖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提高安全播出管理和保障能力,完善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建立快捷、有效、准确的安全播出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据技术年度统计,全台九套节目共播出66 982小时,停播率为0秒/百小时。
【产业发展】采取内部市场化和外部市场代理相结合的混合经营模式,推行行业代理制。对外部代理公司,特别是跨省区合作的公司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内部市场化运作重点是依托频率资源拓展品牌广告,细分行业市场,增强策划创意水平,提高了创收能力。广告创收达到7 900多万元,超额完成了全年创收任务。
增强市场意识,尝试经营旅游、餐饮、LED等产业,年内开办了职工餐厅,投入建设了广播楼顶LED广告牌,拓展了创收渠道。发挥内蒙古广播民族文艺,包括音乐、文学、民歌、叙事诗等方面的创作、制作优势,着力开发具有浓郁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草原文化精品。
【队伍建设】开展首届“听评月”活动和第三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第二届编辑、记者、工程师、创收能收评选活动,激励争先创优,通过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引进和培养人才,促进节目内容和思路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在人员招聘、采购设备、人事安排等重大事项决策方面,始终坚持台务会集体领导制度,坚持运作过程实行民主监督,有效地避免了决策失误,进一步提高了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领导名录】
台 长:张兴茂
副台长:郭文秀 阿尔彬 赵慧华 吴向阳 樊晓峰 苏元龙
【概况】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于1950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发射功率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省级广播电台之一。内蒙古电台职工总人数为567人,其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为94人,(其中正高级41人,副高级53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为64人,全台蒙汉语八套广播节目和内蒙古广播网、内蒙古音乐网共同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广播节目体系。这八套广播节目初步构建起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现代化节目播出格局,八套节目全天播出时间累计达到183个小时。
【经济宣传】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宣传自治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报道。元月初,汉语新闻广播推出大型系列直播节目《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以翔实的内容回顾了“十一五”期间的巨大成就,并通过解读,引导人们了解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从3月开始对各地开展备耕春耕的情况进行了报道,绿野之声广播对河套小麦开播仪式进行现场直播。
3月,蒙古语广播开展“2011年西部牧区行”采访活动,报道西部牧区水利建设、春季休牧饲草料供应情况、国家和自治区对牧民的补贴资金落实等情况,为牧区发展做好舆论的服务与引导。
4月中旬,新闻中心、蒙古语广播、绿野之声广播共同组织了“广播记者春耕行”大型采访活动。整个活动历时近一个月,总行程超过一万公里,涉及自治区全部12个盟市,由两路记者共同完成。这次活动以贴近春耕一线为原则,报道组记者深入农区的田间地头,广泛关注我区春耕备耕各方面动态,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春耕一线的真实情况。
【“两会”报道】在全区“两会”报道中,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和手法,增强了报道的可听性、贴近性及深度和广度。蒙、汉语新闻节目两个联播开辟“直通两会”专栏,播发会议消息、评论、领导人的活动。同时推出两组系列报道“解读报告”、“两会关注”,邀请专家学者解读分析政府工作报告、对“十二五”规划(草案)中的关键词进行评析,围绕“两会”热议的话题进行深入报道。
在“两会”报道中突出做好自治区实施“富民强区”战略、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宣传报道。通过开设“富民强区”、“百姓谈民生”等专栏,宣传自治区积极贯彻“富民强区”战略、着力改善和解决百姓关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生动实例;宣传自治区2011年各项民心工程及其进展和落实情况。
全国“两会”期间,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在驻地设立多媒体直播间,音视频同时采制,突出音频、视频同步,广播、网络联动的立体报道模式,在各家媒体中领先一步。
内蒙古广播网特别策划制作了《 2011全国“两会”报道》专题页面,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把两会上的重大新闻,自治区代表团的重要活动,进行网上视频同步直播。这一手段的运用,使广播在两会的新闻报道中更加形象化、直观化。
【主题宣传】
庆祝建党90周年宣传报道新闻节目开办“身边的共产党员”“党史上的今天”“草原儿女赞”“创先争优进行时”“时代楷模”“新的伟大工程”等专栏。专题和文艺类节目也策划一些专栏,把建党90周年的宣传同各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蒙古语广播推出了系列报道《时代楷模》、《推进学习型党支部》专栏,在全区范围内选出几十名各个时期的共产党员,重温他们的革命故事,学习他们的崇高品德,弘扬时代精神。《新闻透视》节目开设专栏“追寻党的足迹”。新闻中心开设专栏“光辉历程·红色记忆”。汉语新闻综合广播《常青树》节目安排了系列访谈“红色回忆”,邀请老党员畅谈建党90周年来的风风雨雨。《开心点点》节目组“唱支童谣给党听——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童谣大赛获奖作品展播暨颁奖典礼”5月29日在呼和浩特举行。6月初,汉语新闻中心特别推出建党九十周年大型直播《党旗耀北疆》活动。
从6月20日开始,新闻广播推出系列报道“潮涌大草原” ,报道分“革命篇”、“建设篇”、“改革篇”、“发展篇”等四方面内容,21篇报道。 7月1日当天,新闻广播、新闻综合广播两个频率并机转播了党中央台对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直播实况,并推出24小时大型主题直播“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7月20日-8月20日,推出了由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发起,内蒙古广播联盟台、宁夏台、青海台、甘肃台、西藏台和新疆台共同参与的跨省区大型媒体采风活动“一路花儿一路歌”,此次活动,每天有一篇连线报道和录音新闻,共发稿件60多篇,现场直播8场。
交通之声广播策划的“红色之旅”系列自驾活动也在5月启动,活动以“听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唱一首红色歌谣、开展一次红色团队活动、吃一顿农家特色饭”为载体,使广大听众深入了解我区的红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经济生活广播制作的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歌曲展播——“聆听红色歌声”、音乐之声广播《音画草原》草原原创歌曲比赛如期推进。评书曲艺广播《空中剧场》节目推出《英雄儿女》、《巍巍昆仑》、《焦裕禄》、《开国大典》、《百色起义》等百部红色经典电影。绿野之声广播的“走近好支书”——寻访优秀基层带头人大型媒体行动,寻访了20位基层党支部书记。
文艺制作中心录制了以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40集长篇广播小说《乌兰夫》,百集革命题材的乌力格尔《内蒙古铁骑》,广播剧《麦新》、《邰忠利》等,这些节目在“七一”前后播出。
辛亥革命100周年庆祝活动宣传报道采用各种宣传报道形式,宣传了辛亥革命开启中国发展进步新纪元的伟大意义,通过报道相关座谈会、纪念会、文艺活动等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共同奋斗的光辉历史。
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前,新闻广播的《全区新闻联播》和《早间新闻联播》在显著位置重点推出系列综述《大放异彩,朝阳气象——我区文化事业步入大发展大繁荣的快车道》、《大力打造文化民生工程,惠泽各族群众》、《放歌时代,硕果累累》。着重介绍自治区大力推进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取得的成绩。
联合内蒙古广播联盟成员台及时推出《多彩内蒙古》系列直播活动,分东、西部两个直播组,深入到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等七个盟市,报道各地基层文化建设亮点,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推进内蒙古文化强区建设,到11月19日,共开展直播活动22场。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报道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完成了许多突破,在会场和部分基层设立直播间,同时在重要时段和重点节目中开设专栏,集中全面宣传报道党代会精神,展现基层党代表风采。从11月9日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召开预备会议开始到11月13日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议胜利闭幕,内蒙古电台播发相关报道586篇,制作特别节目20期,直播12场,圆满完成了各项宣传报道任务,为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走、转、改”活动】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建立采编播人员深入基层的联系点,做到“真下去、真深入、真转变”,做到“下基层有基地、人人有定点、天天有报道”。
记者在下基层中了解到今秋土豆滞销的情况后,新闻中心迅速作出反应,立即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到包头市达茂旗、呼市武川县采访报道,派出直播车到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对马铃薯促销供需对接会进行直播,在
【开展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关注锡林郭勒盟案件,发挥引导舆论稳定民心作用。5月11日和5月15日,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分别发生两起恶性刑事案件,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局台领导对于宣传工作的指示精神,从5月24日开始启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报道应急预案”,进入应急宣传报道状态。在此次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内蒙古电台正确引导舆论,合理表达民意,积极理顺民心,努力创造有利于案件依法办理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引导舆论、稳定民心的作用。
快速报道镶黄旗矿难。11月18日凌晨3点10分,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塬林煤矿发生顶板塌方事故,12人被困井下。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随即打响镶黄旗塬林煤矿顶板塌方事故抢险救援报道的战役。推出“生命大救援、我们在行动”特别直播节目,从18日到21日,前后方密切配合、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直播矿难救援全过程,彰显了广播突发事件报道的优势。在50多个小时的救援关键期,新闻广播安排现场直播报道三十多次,大时段直播三场,播发消息、连线、录音报道六十多条。在党中央台播发连线五条,录音报道四条,向上海、福建、广东、陕西等省台播发连线报道十几条。
全景式展示天宫一号发射情况。新闻中心两套节目——新闻广播、汉语新闻综合广播始终在全天新闻链条中密切关注相关内容。9月29日的早间《纵横118》节目制作了“时事热评——关注'天宫一号'发射”的特别报道,当晚做了特别节目,并直播发射情况。编辑们一方面整合记者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来最新动态报道,另一方面网罗各媒体所有与“天宫一号”相关的信息,权威解读“天宫一号”的奥秘。
【外宣工作】加强联络、协调机制,加大与党中央台和各盟市电台的信息沟通,调动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内蒙古电台驻盟市记者站,内蒙古广播联盟的优势,加强新闻资源共享,及时而有力地向全国乃至世界传播出内蒙古的声音。截至10月底,蒙汉语广播在党中央“两台”上稿300多条,其中,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提供专题节目11期。
【节目创新】继续推进频率专业化、节目类型化改革,加强品牌频率、品牌栏目和金牌播音员、主持人、金牌编辑、记者队伍建设,推进精品带动战略的实施,在蒙汉语新闻节目、专题节目、文艺节目制作和创新上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法,提高节目的影响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在第21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闻中心的《百强县和林格尔——民生之忧谁来解?》获得三等奖,在2009——2010年度内蒙古广播影视奖评选中内蒙古电台获一等奖8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7个,优秀栏目奖3个。
在全国八省区第25届蒙古语广播新闻、社教专题暨19届蒙古语广播播音主持人作品评析会上蒙古语广播选送的社教作品《回溯历史——古城寻踪大型系列报道》获得特别奖,新闻作品《疯狂的高利贷》获得一等奖,播音作品《牧民接羔》获得一等奖,《服务直播间》节目被评委优秀栏目。
提升文艺节目的原创能力和制作水平,逐步提升和完善制播分离的模式。文艺制作中心共创作录制了蒙古语原创歌曲78首,其中《故乡》、《走进草原》、《祝妈妈健康长寿》、《中华人民共和国母亲》等歌曲在专家审听验收中被评为A级。在乌力格尔的编创播录工作中也取得了突破,共录制了《内蒙古铁骑》、《八仙传》、《僧格林沁》、《穆桂英》等5部262小时的乌力格尔。在广播小说的录制方面改编录制了由自治区作者创作的《孔飞传》和《大漠祭》两部小说,共125集。录制完成了6部相声和10段好来宝。启动了大型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改编录制项目的一期工程。为庆祝建党90周年录制了累计超过100集的蒙汉语长篇小说《孔飞传》、汉语长篇小说《乌兰夫传》。
在全国八省区文艺节目评奖中,文艺制作中心创作的乌力格尔《沙格德尔》获得一等奖;广播小说《迷离》获得一等奖;相声《找对象》获得三等奖。
【提升科技应用能力】加强技术投入,扩大覆盖,提高质量。交通之声广播在完成盟市所在地、高速公路及省际大通道等国省道沿线45个站点同频播出的基础上,年内完成了在呼市和鄂尔多斯东胜区的扩容工程以及在呼市、包头、鄂尔多斯同频同步播出升级改造工程;调整了在赤峰、牙克石的布局,增加了翁牛特和牙克石两个站点,并补充了扎兰屯柴河旅游区发射覆盖点;汉语新闻综合广播完成了在呼市地区的调频播出;经济生活广播完成了在包头和鄂尔多斯东胜区两地的落地播出;评书曲艺广播在完成包头、额鄂尔多斯东胜区落地播出的同时又完成了在呼市地区的扩容工程。绿野之声广播扩大覆盖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提高安全播出管理和保障能力,完善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建立快捷、有效、准确的安全播出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据技术年度统计,全台九套节目共播出66 982小时,停播率为0秒/百小时。
【产业发展】采取内部市场化和外部市场代理相结合的混合经营模式,推行行业代理制。对外部代理公司,特别是跨省区合作的公司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内部市场化运作重点是依托频率资源拓展品牌广告,细分行业市场,增强策划创意水平,提高了创收能力。广告创收达到7 900多万元,超额完成了全年创收任务。
增强市场意识,尝试经营旅游、餐饮、LED等产业,年内开办了职工餐厅,投入建设了广播楼顶LED广告牌,拓展了创收渠道。发挥内蒙古广播民族文艺,包括音乐、文学、民歌、叙事诗等方面的创作、制作优势,着力开发具有浓郁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草原文化精品。
【队伍建设】开展首届“听评月”活动和第三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第二届编辑、记者、工程师、创收能收评选活动,激励争先创优,通过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引进和培养人才,促进节目内容和思路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在人员招聘、采购设备、人事安排等重大事项决策方面,始终坚持台务会集体领导制度,坚持运作过程实行民主监督,有效地避免了决策失误,进一步提高了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