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卷

  • 地震测报与防震
  •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长:包东健

    副局长:曹刚 张建业

    纪检组长:魏电信

    副局长:卓力格图(蒙古族)

    【概况】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发生ML1.0级地震542次,其中ML1.01.9级地震307次,ML2.02.9级地震195次,ML3.03.9级地震37次,ML4.04.9级地震2次,ML5.05.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是2011722日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 ( 北纬49°44,东经118°48)发生的ML5.1级地震,次大地震是2011831日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 ( 北纬40°08,东经100°56)发生的ML4.8级地震。以上地震次数统计均为可定位地震。

    【地震活动特征】

    地震频度2011年发生ML3.0级地震40次,与上年31次相比,地震活动频度有较大上升。其中,特别是2011年发生ML5.05.9级地震1次,2011年发生ML5.05.9级地震对ML3.0级地震频度上升有一定影响。而上年未发生ML5.05.9级地震。

    地震活动强度2011年发生的3ML4.0级地震显示,最大地震位于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震级为ML5.1级。次大地震位于西部地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震级为ML4.8级地震。2次震级大的地震分别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1138日内蒙古中部地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北纬42°00′,东经112°42′)发生1ML4.3级地震,相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强度较弱。

    强有感地震20117222252分,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北纬49°44,东经118°48′)发生ML5.1级地震。该地震发生在北东向呼伦湖断裂带上。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震感强烈,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有震感。震中位于偏远地区,未收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地震丛集、有序活动区2011年地震活动出现4个丛集活动区:阿拉善盟与甘肃交界地区,地震活动呈北东向条带分布状态;腾格里沙漠北地区地震呈丛集状态;乌海市至蒙宁交界地区地震呈丛集状态;呼和浩特至包头地区,地震活动呈东西向条带分布状态;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地区,地震活动呈北北东向条带分布状态。

    附: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度ML1.0级地震分布图

      

    【监测预报工作】722,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附近发生4.2级地震后,内蒙古地震局和呼伦贝尔市地震局迅速召开紧急会商会,分析震情、判定结果,及时向呼伦贝尔市政府通报地震情况,采取电视台现场采访等方式,第一时间向公众介绍震情和震后趋势初步意见,避免恐慌情绪的蔓延,维护了社会稳定。

    101719日,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在呼和浩特市召开2011年度全区地震趋势会商会。会议组织与会专家和分析预报人员对201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地震趋势判定、短临预报工作思路及重点监视区强化跟踪措施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确定蒙晋冀交界地区、临河-蒙宁交界地区等2个地震重点监视区和牙克石—扎兰屯地区1个值得注意的地区以及辽蒙交界地区、新巴尔虎右旗至海拉尔地区、兴锡交界地区等3个需要关注的地区。

    2010年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质量全国统评工作中,包头地震台获倾斜综合第一名,呼和浩特地震台获资料分析第二名,监测预报研究中心获台网速报第二名,乌加河地震台获资料分析第三名、重力潮汐第三名,赤峰地震台获气汞第三名。在2010年度强震动观测评比中,内蒙古地震局获强震动观测运行维护优秀奖和强震动观测记录优秀奖。

    【台网运行管理】作为全国试点单位,内蒙古地震局完成了前兆台网部分“九五”观测设备升级改造工作,将其并入“十五”观测网,进一步推进自治区前兆台网网络化、现代化进程,健全和完善了数字化观测体系。

    内蒙古地震局制定背景场项目管理制度,在临河、通辽分别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项目实施工作,印发了《关于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工程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组织机构及施工图设计的函》。

    完成东胜、集宁台的搬迁选址工作,呼和浩特地震台、百灵庙地震台的干扰事宜正在进一步协商中。

    【台网建设】在鄂尔多斯市新建展旦召苏木地震前兆观测台,增设了两项宏观观测手段,在呼和浩特市新建两口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井。

    对海拉尔地震台进行护坡修筑;宝昌地震台地电线路维修、测震摆房防渗透被覆处理,解决了观测洞室进水、受潮问题;锡林浩特地震台更新供电线路(采取地下掩埋铠装电缆方式);宝昌、乌兰花地震台进行防漏、保温维修处理。

    对中西部11个强震台、赤峰4个强震台、阿拉善盟及乌海的4个强震台进行常规现场检查。更换呼和浩特、萨拉齐台发生故障的调制解调器;紧固公地台的电话线路;安装彩钢顶棚解决沙海台观测室漏雨问题;更换大甸子台因受潮损坏的仪器电源、无线路由器;元宝山台由电话传输改为无线网络传输,赤峰境内4个强震台全部改为网络传输,通讯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吉兰泰台由电话传输改为无线网络传输;针对乌海台原有供电线路老化问题,委托当地进行改造。

    背景场项目已完成前期的土地预审工作、施工图设计工作,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土建工程。

    内蒙古自治区陆态网络项目完成总参测绘局、教育部、中科院、内蒙古气象局、内蒙古测绘局各外部委和本单位共16个基准站的光纤接入和路由器、NAS的安装调试工作。16个基准站自20109月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设备工作稳定,运行良好,20111月通过中国地震局在天津组织的设备安装验收,通过专家组评审,6月,项目通过中国地震局组织的财务验收。各GNSS观测站运行稳定、数据产出良好,已应用于全国构造环境监测和分析预报。

    内蒙古自治区分区域地震预测预警项目新建和改建的17个地下流体观测井及前兆台网中心建立的一个地下流体观测网运行稳定,已被分析预报人员运用于会商和研究。

    【监测预报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内蒙古地震局自筹资金,与广东省地震局合作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地震速报系统”完成硬件平台搭建工作。

    内蒙古地震局承担的《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现场应急反应信息系统》和《多功能多测项数字地下流体综合监测仪研制》项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的验收。

    内蒙古地震局选送的《基于PMC方法的内蒙古台网监测能力研究》和《河套地震带的应力场变化跟踪研究》2个项目通过了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司2012年度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初审,在星火计划申报中首次获得立项。

    【应急救援】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对应急指挥系统老化摄像头进行更换和维修;卫星设备进行重新定位及隔离度的测试,多次对卫星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对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和原有视频会议设备进行重新布线及连接安装及软件升级;针对应急指挥中心设备老化现象明显增多这一问题,对全部服务数据进行全面的备份和维护。

    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向自治区应急办提供应急管理机构、全区地震台站、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全区重大危险源(地震带、火山)等专业信息。

    推进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协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收集应急救援基础数据的文件,并向各盟市地震局下达有关任务要求。

    地震应急救援准备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应急预案》,对应急分类、响应级别、响应对策、应急职责、任务落实、应急程序、应急保障等方面工作进行了细化、实化,进一步明晰了应急职责、规范了应急流程、增强了处置效能。

    329,内蒙古地震局举行了地震应急集结演练,全体应急人员均在接到短信通知后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演练。

    915,内蒙古地震局参与了2011年全国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服务保障能力演练,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开展了武警救援队联动演练。在模拟地震现场进行了科学考察、震害快速评估、应急通信等科目的演练,按规定时限要求生成了前后方指挥部应急指挥图件、震中分布图、地震序列分布图等图件,并形成地震趋势判定、地震灾害预评估与应急辅助决策等报告。演练检验了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大厅及应急通信设备使用、地震信息发布、地震应急人员集结、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编组工作等方面的应急能力,并对12322公益服务热线短信、语音平台的应用进行了演练。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8月,内蒙古地震局成立应急救援处,确定工作职责,配备工作人员,制订了有关工作制度。

    重新修订《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地震应急工作流程》,从组织机构、应急准备、预警与处置、响应与救援等方面对在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开展地震事件和地震传言的预警、处置等活动进行了全面规定,将具体应急职责明确到人,规范了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流程。

    细化盟市地震局、台站和基层速报员的职责分工,指导灾情速报网建设,规范了灾情速报内容、方法和程序、地震灾情速报格式等内容,制定了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的地震灾情速报实施细则。

    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现场地震监测、震情趋势判断、灾情收集报送、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地震科学考察和新闻宣传等工作。

    121617日,武警部队副参谋长黄海辉、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率联合检查组对内蒙古自治区武警工化救援力量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联合检查组观摩了工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检查评估应急联动演练,对武警内蒙古总队工化救援力量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工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工作亮点: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组织领导机制保障有力;二是工作机制健全有效,能力建设成效明显;三是专业训练深入扎实,装备设施管理有序,特别是场地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联合检查组要求武警内蒙古总队和自治区地震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联动,警民融合,积极作为,加大对工化救援队的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强专业救援能力训练和培训。

    应急救援条件保障建设进一步落实《关于印发省级地震现场应急装备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震救发〔201178号)精神,为地震现场工作队更新和配备了通讯设备、手持GPS、数码摄像机、一体机等工作装备,提高了内蒙古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地震应急能力。

    地震应急救援行动内蒙古地震局处置了四子王旗3.8级、陈巴尔虎旗4.2级、阿拉善右旗4.8级等地震事件,第一时间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报送震情信息和受影响情况,及时向自治区领导提供决策部署建议。按照内蒙古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派出现场工作组,开展流动地震监测,组织震情分析会商,科学把握和判定震情趋势。

    【震害预防】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参加了全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85个学校开展了地震安评的Ⅳ级工作,进行了地震动参数复核。

    对全国新一代地震区划图初步成果和标准文本等,提出了修改意见。

    与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联合继续在全区开展二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考试工作。全区已有47人取得二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质证。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全年审批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143个,其中,国家地震安评委评审安评Ⅱ级工作报告5 个,内蒙古地震安评委评审138个。

    组织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考试报名工作。全区有7人取得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质证。

    根据中国地震局《关于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注册和单位资质重新认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完成了申报丙级资质单位的审查和重新认定工作。对申报的二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进行了公示和确认。全区已有1个单位取得甲级资质,1个单位取得乙级资质,4个单位取得丙级资质。

    活动断层探测乌海市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已正式开始实施;包头市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纳入了全市重点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初可研报告;赤峰市中心城区活动断层探测和震害预测工作已列入全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十二五”专项规划。

    防震减灾社会宣传教育57月,内蒙古地震局及各盟市地震局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山地震纪念日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在各盟市举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社区、进校园等科普宣传活动,并在相关报纸刊登防震减灾知识专版宣传内容。

    512,内蒙古地震局工作人员做客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节目,通过直播向听众介绍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并与主持人、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

    1216,内蒙古北方新报专版刊登了《大山里的地震台》,专题报道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的基层工作情况。记录了大山里的地震台以及工作人员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向广大读者介绍远离城市的基层地震台站及其工作人员,宣传防震减灾基层工作的艰辛。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赤峰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科普教育基地先后完成土建工作,经过布展,赤峰市、包头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正式开放,呼伦贝尔市科普教育基地布展也已进入实施阶段,预计2012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其他工作】13月组建了内蒙古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关于成立内蒙古地震局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函》)并制定了项目管理办法(《关于报送内蒙古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单位子项目管理办法的函》。

    82,向各盟市地震局印发《关于做好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的通知》,要求各盟市地震局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和任务计划,配合内蒙古地震局共同做好项目数据收集工作。

    85821,在巴彦淖尔市和通辽市分别组织召开了内蒙古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西部、东部片区启动会,详细介绍了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工作任务、实施计划、资金使用等。要求各盟市地震部门充分认识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加强资金管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并与12个盟市地震局签订了全区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数据收集责任书,启动全区基础数据收集工作。

    831,协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下发《关于做好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基础数据收集工作的通知》。同时,向各盟市地震局下发了《关于建设内蒙古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的通知》,为地方建设震害防御、应急救援服务系统,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10月~11月,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牵头,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科协联合开展了面向全区中小学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推选、考核和评审工作。对全区12个盟市申报学校进行了严格的审核,认定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四小学、巴彦淖尔市第二实验小学、乌海市海南区西卓子山学校、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小学等五所学校为201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112224日,举办了全区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视频培训会议,进一步明确盟市地震部门数据收集的范围、内容和方法,保证全区高效、有序完成项目数据收集任务。

    在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立法调研的基础上,与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沟通协调,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修订草案的4次修改,并初步征求了住建厅、发改委、财政厅、公安厅、国土资源厅、民政厅、卫生厅等7个主要部门的修改意见。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地震测报与防震
  •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长:包东健

    副局长:曹刚 张建业

    纪检组长:魏电信

    副局长:卓力格图(蒙古族)

    【概况】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发生ML1.0级地震542次,其中ML1.01.9级地震307次,ML2.02.9级地震195次,ML3.03.9级地震37次,ML4.04.9级地震2次,ML5.05.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是2011722日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 ( 北纬49°44,东经118°48)发生的ML5.1级地震,次大地震是2011831日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 ( 北纬40°08,东经100°56)发生的ML4.8级地震。以上地震次数统计均为可定位地震。

    【地震活动特征】

    地震频度2011年发生ML3.0级地震40次,与上年31次相比,地震活动频度有较大上升。其中,特别是2011年发生ML5.05.9级地震1次,2011年发生ML5.05.9级地震对ML3.0级地震频度上升有一定影响。而上年未发生ML5.05.9级地震。

    地震活动强度2011年发生的3ML4.0级地震显示,最大地震位于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震级为ML5.1级。次大地震位于西部地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震级为ML4.8级地震。2次震级大的地震分别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1138日内蒙古中部地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北纬42°00′,东经112°42′)发生1ML4.3级地震,相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强度较弱。

    强有感地震20117222252分,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北纬49°44,东经118°48′)发生ML5.1级地震。该地震发生在北东向呼伦湖断裂带上。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震感强烈,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有震感。震中位于偏远地区,未收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地震丛集、有序活动区2011年地震活动出现4个丛集活动区:阿拉善盟与甘肃交界地区,地震活动呈北东向条带分布状态;腾格里沙漠北地区地震呈丛集状态;乌海市至蒙宁交界地区地震呈丛集状态;呼和浩特至包头地区,地震活动呈东西向条带分布状态;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地区,地震活动呈北北东向条带分布状态。

    附: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度ML1.0级地震分布图

      

    【监测预报工作】722,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附近发生4.2级地震后,内蒙古地震局和呼伦贝尔市地震局迅速召开紧急会商会,分析震情、判定结果,及时向呼伦贝尔市政府通报地震情况,采取电视台现场采访等方式,第一时间向公众介绍震情和震后趋势初步意见,避免恐慌情绪的蔓延,维护了社会稳定。

    101719日,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在呼和浩特市召开2011年度全区地震趋势会商会。会议组织与会专家和分析预报人员对201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地震趋势判定、短临预报工作思路及重点监视区强化跟踪措施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确定蒙晋冀交界地区、临河-蒙宁交界地区等2个地震重点监视区和牙克石—扎兰屯地区1个值得注意的地区以及辽蒙交界地区、新巴尔虎右旗至海拉尔地区、兴锡交界地区等3个需要关注的地区。

    2010年度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质量全国统评工作中,包头地震台获倾斜综合第一名,呼和浩特地震台获资料分析第二名,监测预报研究中心获台网速报第二名,乌加河地震台获资料分析第三名、重力潮汐第三名,赤峰地震台获气汞第三名。在2010年度强震动观测评比中,内蒙古地震局获强震动观测运行维护优秀奖和强震动观测记录优秀奖。

    【台网运行管理】作为全国试点单位,内蒙古地震局完成了前兆台网部分“九五”观测设备升级改造工作,将其并入“十五”观测网,进一步推进自治区前兆台网网络化、现代化进程,健全和完善了数字化观测体系。

    内蒙古地震局制定背景场项目管理制度,在临河、通辽分别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项目实施工作,印发了《关于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工程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组织机构及施工图设计的函》。

    完成东胜、集宁台的搬迁选址工作,呼和浩特地震台、百灵庙地震台的干扰事宜正在进一步协商中。

    【台网建设】在鄂尔多斯市新建展旦召苏木地震前兆观测台,增设了两项宏观观测手段,在呼和浩特市新建两口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井。

    对海拉尔地震台进行护坡修筑;宝昌地震台地电线路维修、测震摆房防渗透被覆处理,解决了观测洞室进水、受潮问题;锡林浩特地震台更新供电线路(采取地下掩埋铠装电缆方式);宝昌、乌兰花地震台进行防漏、保温维修处理。

    对中西部11个强震台、赤峰4个强震台、阿拉善盟及乌海的4个强震台进行常规现场检查。更换呼和浩特、萨拉齐台发生故障的调制解调器;紧固公地台的电话线路;安装彩钢顶棚解决沙海台观测室漏雨问题;更换大甸子台因受潮损坏的仪器电源、无线路由器;元宝山台由电话传输改为无线网络传输,赤峰境内4个强震台全部改为网络传输,通讯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吉兰泰台由电话传输改为无线网络传输;针对乌海台原有供电线路老化问题,委托当地进行改造。

    背景场项目已完成前期的土地预审工作、施工图设计工作,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土建工程。

    内蒙古自治区陆态网络项目完成总参测绘局、教育部、中科院、内蒙古气象局、内蒙古测绘局各外部委和本单位共16个基准站的光纤接入和路由器、NAS的安装调试工作。16个基准站自20109月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设备工作稳定,运行良好,20111月通过中国地震局在天津组织的设备安装验收,通过专家组评审,6月,项目通过中国地震局组织的财务验收。各GNSS观测站运行稳定、数据产出良好,已应用于全国构造环境监测和分析预报。

    内蒙古自治区分区域地震预测预警项目新建和改建的17个地下流体观测井及前兆台网中心建立的一个地下流体观测网运行稳定,已被分析预报人员运用于会商和研究。

    【监测预报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内蒙古地震局自筹资金,与广东省地震局合作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地震速报系统”完成硬件平台搭建工作。

    内蒙古地震局承担的《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灾害现场应急反应信息系统》和《多功能多测项数字地下流体综合监测仪研制》项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的验收。

    内蒙古地震局选送的《基于PMC方法的内蒙古台网监测能力研究》和《河套地震带的应力场变化跟踪研究》2个项目通过了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司2012年度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初审,在星火计划申报中首次获得立项。

    【应急救援】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对应急指挥系统老化摄像头进行更换和维修;卫星设备进行重新定位及隔离度的测试,多次对卫星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对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和原有视频会议设备进行重新布线及连接安装及软件升级;针对应急指挥中心设备老化现象明显增多这一问题,对全部服务数据进行全面的备份和维护。

    参与内蒙古自治区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向自治区应急办提供应急管理机构、全区地震台站、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全区重大危险源(地震带、火山)等专业信息。

    推进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协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收集应急救援基础数据的文件,并向各盟市地震局下达有关任务要求。

    地震应急救援准备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应急预案》,对应急分类、响应级别、响应对策、应急职责、任务落实、应急程序、应急保障等方面工作进行了细化、实化,进一步明晰了应急职责、规范了应急流程、增强了处置效能。

    329,内蒙古地震局举行了地震应急集结演练,全体应急人员均在接到短信通知后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演练。

    915,内蒙古地震局参与了2011年全国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服务保障能力演练,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开展了武警救援队联动演练。在模拟地震现场进行了科学考察、震害快速评估、应急通信等科目的演练,按规定时限要求生成了前后方指挥部应急指挥图件、震中分布图、地震序列分布图等图件,并形成地震趋势判定、地震灾害预评估与应急辅助决策等报告。演练检验了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大厅及应急通信设备使用、地震信息发布、地震应急人员集结、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编组工作等方面的应急能力,并对12322公益服务热线短信、语音平台的应用进行了演练。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8月,内蒙古地震局成立应急救援处,确定工作职责,配备工作人员,制订了有关工作制度。

    重新修订《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地震应急工作流程》,从组织机构、应急准备、预警与处置、响应与救援等方面对在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开展地震事件和地震传言的预警、处置等活动进行了全面规定,将具体应急职责明确到人,规范了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流程。

    细化盟市地震局、台站和基层速报员的职责分工,指导灾情速报网建设,规范了灾情速报内容、方法和程序、地震灾情速报格式等内容,制定了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的地震灾情速报实施细则。

    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现场地震监测、震情趋势判断、灾情收集报送、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地震科学考察和新闻宣传等工作。

    121617日,武警部队副参谋长黄海辉、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率联合检查组对内蒙古自治区武警工化救援力量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联合检查组观摩了工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检查评估应急联动演练,对武警内蒙古总队工化救援力量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工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工作亮点: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组织领导机制保障有力;二是工作机制健全有效,能力建设成效明显;三是专业训练深入扎实,装备设施管理有序,特别是场地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联合检查组要求武警内蒙古总队和自治区地震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联动,警民融合,积极作为,加大对工化救援队的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强专业救援能力训练和培训。

    应急救援条件保障建设进一步落实《关于印发省级地震现场应急装备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震救发〔201178号)精神,为地震现场工作队更新和配备了通讯设备、手持GPS、数码摄像机、一体机等工作装备,提高了内蒙古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地震应急能力。

    地震应急救援行动内蒙古地震局处置了四子王旗3.8级、陈巴尔虎旗4.2级、阿拉善右旗4.8级等地震事件,第一时间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报送震情信息和受影响情况,及时向自治区领导提供决策部署建议。按照内蒙古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派出现场工作组,开展流动地震监测,组织震情分析会商,科学把握和判定震情趋势。

    【震害预防】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参加了全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85个学校开展了地震安评的Ⅳ级工作,进行了地震动参数复核。

    对全国新一代地震区划图初步成果和标准文本等,提出了修改意见。

    与内蒙古自治区人事厅联合继续在全区开展二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考试工作。全区已有47人取得二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质证。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全年审批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143个,其中,国家地震安评委评审安评Ⅱ级工作报告5 个,内蒙古地震安评委评审138个。

    组织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考试报名工作。全区有7人取得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质证。

    根据中国地震局《关于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注册和单位资质重新认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完成了申报丙级资质单位的审查和重新认定工作。对申报的二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进行了公示和确认。全区已有1个单位取得甲级资质,1个单位取得乙级资质,4个单位取得丙级资质。

    活动断层探测乌海市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已正式开始实施;包头市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纳入了全市重点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初可研报告;赤峰市中心城区活动断层探测和震害预测工作已列入全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十二五”专项规划。

    防震减灾社会宣传教育57月,内蒙古地震局及各盟市地震局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山地震纪念日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在各盟市举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社区、进校园等科普宣传活动,并在相关报纸刊登防震减灾知识专版宣传内容。

    512,内蒙古地震局工作人员做客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节目,通过直播向听众介绍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并与主持人、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

    1216,内蒙古北方新报专版刊登了《大山里的地震台》,专题报道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的基层工作情况。记录了大山里的地震台以及工作人员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向广大读者介绍远离城市的基层地震台站及其工作人员,宣传防震减灾基层工作的艰辛。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赤峰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科普教育基地先后完成土建工作,经过布展,赤峰市、包头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正式开放,呼伦贝尔市科普教育基地布展也已进入实施阶段,预计2012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其他工作】13月组建了内蒙古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关于成立内蒙古地震局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函》)并制定了项目管理办法(《关于报送内蒙古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单位子项目管理办法的函》。

    82,向各盟市地震局印发《关于做好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的通知》,要求各盟市地震局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和任务计划,配合内蒙古地震局共同做好项目数据收集工作。

    85821,在巴彦淖尔市和通辽市分别组织召开了内蒙古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西部、东部片区启动会,详细介绍了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工作任务、实施计划、资金使用等。要求各盟市地震部门充分认识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加强资金管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并与12个盟市地震局签订了全区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数据收集责任书,启动全区基础数据收集工作。

    831,协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下发《关于做好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基础数据收集工作的通知》。同时,向各盟市地震局下发了《关于建设内蒙古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的通知》,为地方建设震害防御、应急救援服务系统,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10月~11月,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牵头,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科协联合开展了面向全区中小学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推选、考核和评审工作。对全区12个盟市申报学校进行了严格的审核,认定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四小学、巴彦淖尔市第二实验小学、乌海市海南区西卓子山学校、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小学等五所学校为201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112224日,举办了全区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视频培训会议,进一步明确盟市地震部门数据收集的范围、内容和方法,保证全区高效、有序完成项目数据收集任务。

    在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立法调研的基础上,与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沟通协调,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修订草案的4次修改,并初步征求了住建厅、发改委、财政厅、公安厅、国土资源厅、民政厅、卫生厅等7个主要部门的修改意见。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