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卷
【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长:周永生(回族)
副局长:云布奎(蒙古族)斯勤夫(蒙古族)孟传金 刘新
纪检组长:张秉龙
【概况】全年共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28.8万批、货值102.3亿美元,同比批次增长22.2%,货值下降12.8%。检出不合格货物219批、货值642万美元,批次、货值合格率均为99.9%。其中检验检疫出境货物8.1万批、货值25.7亿美元,批次、货值同比增长26.1%和42.5%,出口前五位的商品是硅铁、铁合金、番茄酱、重型汽车、毛衫。检验检疫入境货物20.7万批、货值76.6亿美元,同比批次增长20.7%,货值下降22.9%,进口前五位的商品是煤炭、铜精矿、铁精矿、木材、化肥。出入境人员卫生检疫373.5万人次;检测体检3.2万人次,发现病例2 835例,其中艾滋病6例,预防接种2.8万人;检疫交通工具:火车48.6万节,汽车102.7万辆,飞机11 130架次,集装箱16.4万标箱;旅贸查验90.8万人次、288.6万个货包,货值近3亿元人民币。
【商品质量管理】加强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全面掌握自治区进出口商品质量情况。以内蒙古地区重点进出口商品和食品农畜产品为重点,认真分析进出口商品的质量状况,对出口水果蔬菜、番茄酱、牛羊肉、味精、粮谷、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黄原胶、服装、鞋类、木制品、重型汽车、成套设备和进口松籽、原油、木材、煤炭、轮胎、其他矿产品等20余个大宗产品进行综合质量风险分析,掌握自治区进出口商品质量状况,为加强进出口商品质量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建立和完善了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分析制度,逐步建立以检验检疫覆盖率、不合格商品检出率、执法工作差错率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体系。
开展质量强国战略的政策研究和舆论宣传。配合国家质检总局研究“质量强国”战略的相关理论、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实施途径,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配合自治区政府召开了全区首次质量工作会议并设立主席质量奖,采取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质量统计分析、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等手段,推进“质量兴区”活动的实施。对全区28家进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进行调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非法出口假冒伪劣商品,加强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监管。配合自治区其他部门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受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的表彰。
【进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控】内蒙古局建立了进出口食品季报制度,将业务发展、监督管理、政策法规、企业诚信等情况及时收集汇总,及时分析研判内蒙古地区进出口食品政策和监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每季度向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报告一次,为自治区政府评估、调整进出口食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2011年4月,国务院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考评组对内蒙古局2009~2010年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考评,认为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在全面清查出口食品企业和原料基地、打击逃漏检过程中档案齐全、事实清楚,安排到位,对整顿工作的要求、实施过程、结果和总结清晰完整,给予满分的好评。
内蒙古局多次与蒙古国有关方面进行磋商,签署了“蒙古国油菜籽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制定集中查验方案,采取集中查验的方法,加强对首次进口蒙古国油菜籽的检验监管工作,确保了7批16 000吨蒙古国油菜籽的顺利进口,维护了境外种植企业的经济利益。
【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建设】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年内内蒙古局与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域化管理合作协议》,明确了企业、地方政府、检验检疫三方在建设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域化管理工作中的职责,确保出口螺旋藻的质量安全。针对内蒙古番茄酱、脱水红椒、胡萝卜、红干椒等产品在全国乃至国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种植面积和产量越来越大的实际,内蒙古局在通辽、赤峰、乌兰察布、巴彦淖尔、满洲里等地建立了出口基地备案区域化试点,并先后在赤峰市和巴彦淖尔市举办了两期良好农业规范知识培训班,100余家出口企业166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为企业标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内蒙古局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出口食品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出口食品企业添加剂使用情况档案,全面掌握添加剂使用情况;认真做好周报月报工作,及时上报相关信息。按照总局要求,认真做好台湾塑化剂事件应对工作,加大对台湾进口食品检验监管力度。
【疫病疫情防控】加强口岸放射性监测工作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从
加强疫情监控针对年初俄罗斯后贝加尔地区突发的流行性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疾病,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加大对入境旅客的体温监测和医学巡查力度,对发热病人妥善处置;加强与俄罗斯有关方面的联系,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并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主动与地方医院联系处理疑似病例转送事宜;做好一线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工作。针对欧洲多个国家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例,紧急进行部署,强化口岸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防控工作,并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针对俄罗斯列宁格勒爆发非洲猪瘟疫情,做好应对工作。加强对国际疫区入境人员、外派出国劳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接种工作,先后检出6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加大查验力度,防止疫病疫情的传入传出各口岸先后查获旱獭皮6 000余张,马骨76吨,羊绒1 000多公斤,各种肉类2 700多公斤,猪肠衣500公斤,其他皮张2 300余张,各种植物种子100多公斤,对上述产品全部进行了退运和销毁处理。
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强化和完善境外预检和口岸熏蒸处理工作力度,力争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加强进境木质包装的检疫监管和除害工作,包头、赤峰等局先后从进境木质包装中检出活体线虫,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满洲里口岸首次截获十二斑花天牛和欧洲根小蠹。在赤峰地区检测到外来检疫性杂草。
【优化通关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促进地方外经贸企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制定的《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内蒙古局起草了《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努力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促进自治区对外贸易科学发展地对策思路,并专题向国家质检总局汇报。参与自治区关于加强与俄、蒙在资源领域战略合作的课题研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推动自治区扩大与俄、蒙在资源领域的合作作出积极贡献。促进巴彦淖尔市发展出口创汇型农业,番茄酱、葵花籽、脱水蔬菜等农产品出口创汇达5.5亿美元,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列全区之首。促进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梅花味精成功出口荷兰、墨西哥、菲律宾、南非、印度、加拿大等国,创汇62万美元,成为通辽地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包头局积极推动达茂旗马铃薯首次走出国门进入泰国市场。
加大对自治区特色产业扶持力度,积极拓展新的国际市场北方重汽生产的重型汽车首次出口俄罗斯、刚果和马拉维,创汇817万美元。包头局为确保中铁物总进出口有限公司购买的包钢焊接轨顺利发往塞拉利昂,加班加点检验,使得1.75万吨、货值1 500多万美元的钢轨按期出口。春节假期,赤峰局利用休息时间,完成了4 000吨进口铜精粉的检验任务。满洲里局为铁矿砂进口企业6次出具索赔证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0多万美元;乌兰察布办事处为化德县医院进口医疗设备成功挽回2万美元损失;包头局检出1台不合格进口医疗设备。根据进口铁矿石大幅度增加的实际,满洲里局组织开发铁矿石检验数据电子智能处理系统,实现数据传送、核对、汇总智能化和数据共享,减少重复劳动,加快出证时间。满洲里铁路口岸旅检通道率先实现了检验检疫和海关“一机两屏”查验模式。针对进口煤炭大幅度增加的实际,额济纳和乌拉特两局在自然环境恶劣、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工作量大、人员少的情况下,采取挖掘内部潜力,增强人员素质,对特定运输企业延长开放时间等手段的同时,对进口煤炭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并积极改造和增设货运通道,提高通关效率,缓减口岸压力,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赞扬。策克口岸将开通“进口煤炭传送带跨境传输”,在我国尚属首例,为确保此项进口运输模式顺利实施,额济纳局多次进行现地勘察,外出秦皇岛、天津等地调研,为“进口煤炭传送带跨境传输”顺利启用做好准备,被地方政府命名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殊贡献单位”。2011年从策克、甘其毛都口岸进口煤炭达到2 000万吨,货值1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63%,成为内蒙古口岸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大亮点。全年共进口铜精矿84.7万吨,货值16.4亿美元;铁精矿928.4万吨,货值12.3亿美元;木材1 238万立方米,货值19.5亿美元;化肥104.3万吨,货值4.1亿美元;木浆56.8万吨,货值4.3亿美元。预计全年口岸过货量将接近或突破6 000万吨,增长15%。针对番茄酱出口通关问题,内蒙古局积极与天津局进行磋商,为自治区番茄酱出口快速便捷创造有利条件。
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农产品、纺织品检验费减免政策,按照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要求。全年共计减免农产品、纺织品检验费538万元,切实为出口企业减轻了负担。
首次高质量完成进口澳大利亚种牛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为促进自治区畜牧业更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自治区农业部门今年先后三个批次从澳大利亚引进878头种牛,内蒙古局对此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局领导多次深入到隔离场检查指导工作,并在人、才、物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动检处和技术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口种羊数量大、隔离时间长、检测人员少、检测项目多、工作难度大、环境条件差的情况下,主动克服各种困难,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做好隔离检疫工作,共检测6种疫病5 268个项目,圆满完成了隔离检疫工作任务,受到了业主的高度赞扬,也展示了检验检疫对工作极端负责的良好形象。年内完成了供港活牛7 687头的检疫任务,完成了250头出口蒙古国奶牛隔离检疫任务。
做好普惠制产地证签证工作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免办等工作全年共签发普惠制产地证书2万份,签证金额5.88亿美元,同比增长5%和53.6%;签发一般原产地证书2 059份,签证金额3.66亿美元,同比增长19.7%和143%;签发区域优惠产地证书800份,签证金额1.67亿美元,同比增长21%和72.6%;累计为出口产品减免关税3 500万美元。
【自身建设】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把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和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践行承诺,以“为党旗增辉、为国检添彩”为主题,开展“佩戴党员徽章、亮明党员身份”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开展表彰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内蒙古局机关被自治区组织部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厅局,额济纳局党支部被总局树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内蒙古局保健中心主任孙志被树为全国质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丰硕,内蒙古局成功进入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行列,满洲里局被命名为国家级文明单位,内蒙古局保健中心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称号,并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先进单位。大力开展机关文化建设,促进机关内部和谐,在全国质检系统“质检颂歌献给党”文艺展演中,内蒙古局职工表演的“草原日出”舞蹈展现了优美的草原文化和局干部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以质取胜、创先争优”活动部署和开展窗口建设有关要求,在全局系统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服务窗口”、“窗口服务文明标兵”活动,把“五好”、“五带头”落到实处。在总局组织的检查评比中,内蒙古局机关、满洲里、二连浩特、包头等四个检务窗口单位荣获“文明服务窗口”荣誉称号。
积极稳妥地做好维稳工作要求全系统切实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干好自己的事”,为促进自治区和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做出应有贡献。一是紧急动员,搞好教育,确保干部职工思想高度统一;二是及时部署,严格管理,保证党中央和自治区有关要求及时全面落实;三是密切协同,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周边地区维稳工作;四是积极帮助维稳部队解决生活困难,及时组织人员慰问部队官兵,为部队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全区系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为自治区安全稳定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全面落实中组部和总局关于在“十二五”期间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精神,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年内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内蒙古行政学院检验检疫系统处级干部培训班,结合电子教育平台,对处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培训。此次培训班培训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形式之新在内蒙古局历史上尚属首次。按照总局有关教育培训平台建设的要求,起草了《内蒙古局教育培训电子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制定了学分管理制度,自行编写了100多万字的学习资料和1万多个试题,目前运行效果良好。
【实验室建设】年内召开了全区系统科技暨实验室管理工作会议,对优秀的科研项目、论文论著以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科研工作者地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内蒙古保健中心PCR实验室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保健中心艾滋病确证工作成效显著,顺利通过了卫生部临检中心能力验证,全年共确证6例HIV感染者。技术中心实验室2011年新申请确定了973个检测项目,使目前的检测项目总数达到了1 258个,为进一步适应检验检疫业务发展和检测市场需求奠定了良好基础。技术中心2010~2011年主持完成的布氏杆菌分子鉴别试剂及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等4项课题顺利通过成果鉴定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做大做强,促进检验检疫事业的更大发展。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大对事业单位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事业单位适应检验检疫业务发展和检测市场需求,提高检测能力,扩大业务范围,积极拓展社会检测业务,为事业单位的生存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1年以来,内蒙古技术中心、保健中心,满洲里技术中心、保健中心,二连浩特技术中心、保健中心,包头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保健中心,赤峰综合技术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的技术实力明显增强,业务量明显扩大,事业性收入明显增加,成为内蒙古检验检疫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2011年,内蒙古局技术中心共完成了3 631个样品、14 185个检测项目,出具检测报告1 396份。内蒙古保健中心出入境人员体检6 832人,社会体检人数达到了64 500人,同比增长24%。
【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长:周永生(回族)
副局长:云布奎(蒙古族)斯勤夫(蒙古族)孟传金 刘新
纪检组长:张秉龙
【概况】全年共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28.8万批、货值102.3亿美元,同比批次增长22.2%,货值下降12.8%。检出不合格货物219批、货值642万美元,批次、货值合格率均为99.9%。其中检验检疫出境货物8.1万批、货值25.7亿美元,批次、货值同比增长26.1%和42.5%,出口前五位的商品是硅铁、铁合金、番茄酱、重型汽车、毛衫。检验检疫入境货物20.7万批、货值76.6亿美元,同比批次增长20.7%,货值下降22.9%,进口前五位的商品是煤炭、铜精矿、铁精矿、木材、化肥。出入境人员卫生检疫373.5万人次;检测体检3.2万人次,发现病例2 835例,其中艾滋病6例,预防接种2.8万人;检疫交通工具:火车48.6万节,汽车102.7万辆,飞机11 130架次,集装箱16.4万标箱;旅贸查验90.8万人次、288.6万个货包,货值近3亿元人民币。
【商品质量管理】加强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全面掌握自治区进出口商品质量情况。以内蒙古地区重点进出口商品和食品农畜产品为重点,认真分析进出口商品的质量状况,对出口水果蔬菜、番茄酱、牛羊肉、味精、粮谷、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黄原胶、服装、鞋类、木制品、重型汽车、成套设备和进口松籽、原油、木材、煤炭、轮胎、其他矿产品等20余个大宗产品进行综合质量风险分析,掌握自治区进出口商品质量状况,为加强进出口商品质量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建立和完善了检验检疫业务统计分析制度,逐步建立以检验检疫覆盖率、不合格商品检出率、执法工作差错率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体系。
开展质量强国战略的政策研究和舆论宣传。配合国家质检总局研究“质量强国”战略的相关理论、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实施途径,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配合自治区政府召开了全区首次质量工作会议并设立主席质量奖,采取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质量统计分析、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等手段,推进“质量兴区”活动的实施。对全区28家进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进行调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非法出口假冒伪劣商品,加强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监管。配合自治区其他部门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受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的表彰。
【进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控】内蒙古局建立了进出口食品季报制度,将业务发展、监督管理、政策法规、企业诚信等情况及时收集汇总,及时分析研判内蒙古地区进出口食品政策和监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每季度向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报告一次,为自治区政府评估、调整进出口食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2011年4月,国务院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考评组对内蒙古局2009~2010年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考评,认为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在全面清查出口食品企业和原料基地、打击逃漏检过程中档案齐全、事实清楚,安排到位,对整顿工作的要求、实施过程、结果和总结清晰完整,给予满分的好评。
内蒙古局多次与蒙古国有关方面进行磋商,签署了“蒙古国油菜籽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制定集中查验方案,采取集中查验的方法,加强对首次进口蒙古国油菜籽的检验监管工作,确保了7批16 000吨蒙古国油菜籽的顺利进口,维护了境外种植企业的经济利益。
【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建设】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年内内蒙古局与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域化管理合作协议》,明确了企业、地方政府、检验检疫三方在建设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域化管理工作中的职责,确保出口螺旋藻的质量安全。针对内蒙古番茄酱、脱水红椒、胡萝卜、红干椒等产品在全国乃至国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种植面积和产量越来越大的实际,内蒙古局在通辽、赤峰、乌兰察布、巴彦淖尔、满洲里等地建立了出口基地备案区域化试点,并先后在赤峰市和巴彦淖尔市举办了两期良好农业规范知识培训班,100余家出口企业166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为企业标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内蒙古局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出口食品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出口食品企业添加剂使用情况档案,全面掌握添加剂使用情况;认真做好周报月报工作,及时上报相关信息。按照总局要求,认真做好台湾塑化剂事件应对工作,加大对台湾进口食品检验监管力度。
【疫病疫情防控】加强口岸放射性监测工作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从
加强疫情监控针对年初俄罗斯后贝加尔地区突发的流行性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疾病,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加大对入境旅客的体温监测和医学巡查力度,对发热病人妥善处置;加强与俄罗斯有关方面的联系,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并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主动与地方医院联系处理疑似病例转送事宜;做好一线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工作。针对欧洲多个国家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例,紧急进行部署,强化口岸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防控工作,并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针对俄罗斯列宁格勒爆发非洲猪瘟疫情,做好应对工作。加强对国际疫区入境人员、外派出国劳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接种工作,先后检出6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加大查验力度,防止疫病疫情的传入传出各口岸先后查获旱獭皮6 000余张,马骨76吨,羊绒1 000多公斤,各种肉类2 700多公斤,猪肠衣500公斤,其他皮张2 300余张,各种植物种子100多公斤,对上述产品全部进行了退运和销毁处理。
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强化和完善境外预检和口岸熏蒸处理工作力度,力争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加强进境木质包装的检疫监管和除害工作,包头、赤峰等局先后从进境木质包装中检出活体线虫,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满洲里口岸首次截获十二斑花天牛和欧洲根小蠹。在赤峰地区检测到外来检疫性杂草。
【优化通关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促进地方外经贸企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制定的《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内蒙古局起草了《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努力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促进自治区对外贸易科学发展地对策思路,并专题向国家质检总局汇报。参与自治区关于加强与俄、蒙在资源领域战略合作的课题研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推动自治区扩大与俄、蒙在资源领域的合作作出积极贡献。促进巴彦淖尔市发展出口创汇型农业,番茄酱、葵花籽、脱水蔬菜等农产品出口创汇达5.5亿美元,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列全区之首。促进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梅花味精成功出口荷兰、墨西哥、菲律宾、南非、印度、加拿大等国,创汇62万美元,成为通辽地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包头局积极推动达茂旗马铃薯首次走出国门进入泰国市场。
加大对自治区特色产业扶持力度,积极拓展新的国际市场北方重汽生产的重型汽车首次出口俄罗斯、刚果和马拉维,创汇817万美元。包头局为确保中铁物总进出口有限公司购买的包钢焊接轨顺利发往塞拉利昂,加班加点检验,使得1.75万吨、货值1 500多万美元的钢轨按期出口。春节假期,赤峰局利用休息时间,完成了4 000吨进口铜精粉的检验任务。满洲里局为铁矿砂进口企业6次出具索赔证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0多万美元;乌兰察布办事处为化德县医院进口医疗设备成功挽回2万美元损失;包头局检出1台不合格进口医疗设备。根据进口铁矿石大幅度增加的实际,满洲里局组织开发铁矿石检验数据电子智能处理系统,实现数据传送、核对、汇总智能化和数据共享,减少重复劳动,加快出证时间。满洲里铁路口岸旅检通道率先实现了检验检疫和海关“一机两屏”查验模式。针对进口煤炭大幅度增加的实际,额济纳和乌拉特两局在自然环境恶劣、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工作量大、人员少的情况下,采取挖掘内部潜力,增强人员素质,对特定运输企业延长开放时间等手段的同时,对进口煤炭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并积极改造和增设货运通道,提高通关效率,缓减口岸压力,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赞扬。策克口岸将开通“进口煤炭传送带跨境传输”,在我国尚属首例,为确保此项进口运输模式顺利实施,额济纳局多次进行现地勘察,外出秦皇岛、天津等地调研,为“进口煤炭传送带跨境传输”顺利启用做好准备,被地方政府命名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殊贡献单位”。2011年从策克、甘其毛都口岸进口煤炭达到2 000万吨,货值1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63%,成为内蒙古口岸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大亮点。全年共进口铜精矿84.7万吨,货值16.4亿美元;铁精矿928.4万吨,货值12.3亿美元;木材1 238万立方米,货值19.5亿美元;化肥104.3万吨,货值4.1亿美元;木浆56.8万吨,货值4.3亿美元。预计全年口岸过货量将接近或突破6 000万吨,增长15%。针对番茄酱出口通关问题,内蒙古局积极与天津局进行磋商,为自治区番茄酱出口快速便捷创造有利条件。
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农产品、纺织品检验费减免政策,按照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要求。全年共计减免农产品、纺织品检验费538万元,切实为出口企业减轻了负担。
首次高质量完成进口澳大利亚种牛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为促进自治区畜牧业更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自治区农业部门今年先后三个批次从澳大利亚引进878头种牛,内蒙古局对此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局领导多次深入到隔离场检查指导工作,并在人、才、物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动检处和技术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口种羊数量大、隔离时间长、检测人员少、检测项目多、工作难度大、环境条件差的情况下,主动克服各种困难,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做好隔离检疫工作,共检测6种疫病5 268个项目,圆满完成了隔离检疫工作任务,受到了业主的高度赞扬,也展示了检验检疫对工作极端负责的良好形象。年内完成了供港活牛7 687头的检疫任务,完成了250头出口蒙古国奶牛隔离检疫任务。
做好普惠制产地证签证工作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免办等工作全年共签发普惠制产地证书2万份,签证金额5.88亿美元,同比增长5%和53.6%;签发一般原产地证书2 059份,签证金额3.66亿美元,同比增长19.7%和143%;签发区域优惠产地证书800份,签证金额1.67亿美元,同比增长21%和72.6%;累计为出口产品减免关税3 500万美元。
【自身建设】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把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和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践行承诺,以“为党旗增辉、为国检添彩”为主题,开展“佩戴党员徽章、亮明党员身份”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开展表彰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内蒙古局机关被自治区组织部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厅局,额济纳局党支部被总局树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内蒙古局保健中心主任孙志被树为全国质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丰硕,内蒙古局成功进入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行列,满洲里局被命名为国家级文明单位,内蒙古局保健中心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称号,并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先进单位。大力开展机关文化建设,促进机关内部和谐,在全国质检系统“质检颂歌献给党”文艺展演中,内蒙古局职工表演的“草原日出”舞蹈展现了优美的草原文化和局干部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紧紧围绕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以质取胜、创先争优”活动部署和开展窗口建设有关要求,在全局系统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服务窗口”、“窗口服务文明标兵”活动,把“五好”、“五带头”落到实处。在总局组织的检查评比中,内蒙古局机关、满洲里、二连浩特、包头等四个检务窗口单位荣获“文明服务窗口”荣誉称号。
积极稳妥地做好维稳工作要求全系统切实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干好自己的事”,为促进自治区和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做出应有贡献。一是紧急动员,搞好教育,确保干部职工思想高度统一;二是及时部署,严格管理,保证党中央和自治区有关要求及时全面落实;三是密切协同,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周边地区维稳工作;四是积极帮助维稳部队解决生活困难,及时组织人员慰问部队官兵,为部队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全区系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为自治区安全稳定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全面落实中组部和总局关于在“十二五”期间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精神,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年内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内蒙古行政学院检验检疫系统处级干部培训班,结合电子教育平台,对处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培训。此次培训班培训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形式之新在内蒙古局历史上尚属首次。按照总局有关教育培训平台建设的要求,起草了《内蒙古局教育培训电子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制定了学分管理制度,自行编写了100多万字的学习资料和1万多个试题,目前运行效果良好。
【实验室建设】年内召开了全区系统科技暨实验室管理工作会议,对优秀的科研项目、论文论著以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科研工作者地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内蒙古保健中心PCR实验室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保健中心艾滋病确证工作成效显著,顺利通过了卫生部临检中心能力验证,全年共确证6例HIV感染者。技术中心实验室2011年新申请确定了973个检测项目,使目前的检测项目总数达到了1 258个,为进一步适应检验检疫业务发展和检测市场需求奠定了良好基础。技术中心2010~2011年主持完成的布氏杆菌分子鉴别试剂及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等4项课题顺利通过成果鉴定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做大做强,促进检验检疫事业的更大发展。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大对事业单位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事业单位适应检验检疫业务发展和检测市场需求,提高检测能力,扩大业务范围,积极拓展社会检测业务,为事业单位的生存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1年以来,内蒙古技术中心、保健中心,满洲里技术中心、保健中心,二连浩特技术中心、保健中心,包头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保健中心,赤峰综合技术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的技术实力明显增强,业务量明显扩大,事业性收入明显增加,成为内蒙古检验检疫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2011年,内蒙古局技术中心共完成了3 631个样品、14 185个检测项目,出具检测报告1 396份。内蒙古保健中心出入境人员体检6 832人,社会体检人数达到了64 500人,同比增长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