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公元1368~1643年
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
衮必哩克墨尔根济农病逝,其子吉能(诺颜达喇)嗣。
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
蒙古阿勒坦汗及兀慎娘子,在砖塔城(今呼和浩特市东白塔村西南)用牛2犋,耕地约五六顷,所种皆谷、黍、秫、糜等。后又用逃往蒙古地区汉人,开发丰州滩(今土默川)的农业,建立许多板升,使丰州滩逐步趋于半农半牧化。
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
蒙古博迪汗死。打来孙继汗位,称库登汗。
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
打来孙汗迫于来自右翼三万户的压力,率所部东迁至今西拉木伦河河套一带。
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
八月 阿勒坦汗统兵大举南下,以武力迫使明王朝答应通贡。由古北口入边,经怀柔直抵北京城下,明王朝大震,史称“庚戌之变”。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
明王朝先后在大同镇羌堡、宣府新开口堡以及延、宁开马市,与右翼土默特、鄂尔多斯和喀喇沁诸部进行互市交易。翌年(公元1552年),明王朝即关闭全部马市。
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
蒙古打来孙汗死。
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
图们即蒙古大汗位,称札萨克图汗。图们汗在位时,一度任命察哈尔万户的阿穆岱鸿台吉、喀尔喀万户的卫征索博亥、鄂尔多斯万户的彻辰鸿台吉、土默特万户的楚噜克、永谢布万户的诺木达喇古拉齐诺延为五执政,协调各部关系。
明穆宗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
九月 阿勒坦汗孙把汉那吉归附明王朝,促成了蒙古与明王朝的和平,史称“俺答封贡”。
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
五月 阿勒坦汗至大同得胜堡,受明王朝所封顺义王称号。此后,阿勒坦汗的领地即自称为“大明金国”。
同年 “俺答封贡”告成后,大同得胜堡马市立即开张,随后又陆续在大同新平堡、守口堡、宣府张家口、山西水泉营、延绥红山市、宁夏清水营、中卫、平虏卫、甘肃洪水扁都口、高沟寨等处开马市。今内蒙古地区与中原各地的马市贸易盛况空前。
明穆宗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
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市旧城区)破土兴建。
明神宗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
十月 库库和屯建成后,明王朝应阿勒坦汗之请,赐库库和屯名“归化”。阿勒坦汗派遣使官,携带鞍马、弓矢等,赴明王朝迎请佛像、经文、蟒缎等物。
明神宗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
阿勒坦汗赴青海仰华寺与达赖三世索南嘉措会面。时蒙古、藏、畏兀儿、汉等族10万余人参加法会,蒙古族有千人受戒,皈依藏传佛教。索南嘉措赠阿勒坦汗以“转干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尊号,阿勒坦汗赠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尊号。阿勒坦汗许愿回归化城后用宝石金银装饰释迦牟尼佛像,藏传佛教自此很快传遍整个蒙古地区。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印度医学和藏医学也随之传入蒙古地区。
明神宗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
阿勒坦汗命重译《佛说金光明权柄经皇》。
明神宗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
十二月 阿勒坦汗在归化城建寺,明王朝命名为“弘慈寺”(今呼和浩特市大召寺,亦称“银佛寺”)。
同年 阿勒坦汗病重,其部下欲废佛杀僧,被阿勒坦汗严行禁止。
明神宗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
十二月 阿勒坦汗在黄河滨汗帐内死,时年75岁(时合公元1582年1月)。
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
春 明王朝特派使节携名贵祭品前往吊唁阿勒坦汗。
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
闰二月 明王朝准黄台吉袭封顺义王,自号“乞庆哈”(彻辰汗)。
明神宗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
应阿勒坦汗遗族之请,三世达赖喇嘛启程赴土默特部。翌年(公元1585年)夏,三世达赖喇嘛至土默特部。
明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
十二月 顺义王黄台吉(乞庆哈)死。
同年 归化城延福寺建成(即今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
夏 顺义王黄台吉长子扯力克即位。
明神宗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
三月 三世达赖喇嘛为阿勒坦汗举行火葬仪式。
□ 明王朝准扯力克袭封顺义王,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
同年 喀喇沁的阿尤喜固什创制了记写梵文、 藏文的特殊字母“阿里嘎里字母”,用以转写藏文借词。这种字母在翻译佛教经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神宗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
三世达赖喇嘛应喀喇沁部之请,赴喀喇沁部传教,在章古台地方圆寂。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
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诞生于阿勒坦汗孙松木儿台吉家中。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
蒙古图们汗死。
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
西藏三大寺院僧官、喇嘛赴土默特归化城席力图召,迎接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
□ 卜言台周(布延台吉)即蒙古大汗位,称彻辰汗。
□ 扯力克汗、三娘子讨请喇嘛传习经典,明王朝遣占班麻等4僧前往。此后,由席力图古希、巧尔齐等高僧将《波罗密心经》译成蒙文。继之,108部《甘珠尔经》也被译成蒙文。
□ 努尔哈赤率女真兵大败叶赫、哈达、乌拉、辉发、长白山朱舍里、长白山讷殷、蒙古科尔沁、锡伯、卦尔察等九部联军于古勒山下,史称“癸巳之战”。自此,开始了满洲与蒙古政治意义上的交往关系。
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
八月 扯力克汗、三娘子派专使率兵护送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入藏。
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
蒙古卜言台周(彻辰汗)死。
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
林丹即蒙古大汗位,时年13岁,称库图克图汗。
□ 迈达哩呼图克图至土默特坐床,掌蒙古佛教。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
四月 顺义王扯力克汗死。
同年 《阿勒坦汗传》成书。
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
正月初一日 努尔哈赤娶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之女为妻。自此,奠定了清代以满蒙政治联盟为基础的姻戚关系。
六月 忠顺夫人三娘子死。
十月 明王朝准卜石兔袭封顺义王,并封把汉比吉为忠顺夫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
六月 皇太极娶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博尔济锦氏为妻,后被清王朝尊为孝端文皇后。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太祖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
正月 努尔哈赤称汗,建元天命,国号金,史称后金。
七月十九日 后金汗(清太祖)努尔哈赤派兵征讨今黑龙江、精奇里江地区索伦各部(明代末期,居住在黑龙江流域一带的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被泛称为“索伦”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太祖天命四年(公元1619年)
十一月十二日 后金与蒙古内喀尔喀五部27贝勒在冈干塞忒勒黑盟誓。自此,满蒙关系由联姻阶段开始进入联盟阶段。
明熹宗天启二年后金太祖天命七年(公元1622年)
三月 后金在八旗满洲内设立蒙古旗。
明熹宗天启四年后金太祖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
二月 蒙古科尔沁部酋长奥巴与后金会盟。
五月 蒙古科尔沁部桑阿尔寨台吉以女适后金贝勒多尔衮。
明熹宗天启五年后金太祖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
二月 蒙古科尔沁部酋长斋桑以女适后金皇太极,皇太极将其女封为庄妃。此即清代著名的孝庄文皇后。
九月 蒙古林丹汗攻科尔沁奥巴部,后金出兵帮助奥巴解围。十一月,林丹汗不战而退,蒙古诸部与后金纷纷结盟。自此,林丹汗失去了蒙古“共主”的地位。
明熹宗天启六年后金太祖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
六月初一日 努尔哈赤与科尔沁台吉奥巴祭天盟誓,结为同盟,并封奥巴为土谢图汗。自此,科尔沁蒙古以婚姻为纽带,终于同满洲结成了巩固的政治同盟。
明熹宗天启七年后金太宗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
二月 林丹汗攻讨扎鲁特和巴林,促使两部投科尔沁。
七月 蒙古敖汉,奈曼部投附后金。
十一月 察哈尔部的昂坤投附后金。
十二月 黑龙江人(包括索伦人)首领向后金皇太极贡貂皮等方物。
明思宗崇祯元年后金太宗天聪二年(公元1628年)
林丹汗西进河套,征服土默特等部,占据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等部相继服属林丹汗。
□ 后金与内喀尔喀会盟,皇太极统军征察哈尔部,大掠而还。
明思宗崇祯二年后金太宗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
正月 皇太极命科尔沁、敖汉、奈曼、喀喇沁、内喀尔喀五部悉遵后金制度,将满洲八旗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组织形式推行到蒙古各部。
七月 喀喇沁、土默特等部遣使至后金。
九月 皇太极第一次以“盟主”的身份召集科尔沁、喀喇沁、敖汉、奈曼及内喀尔喀五部诸贝勒,征伐林丹汗。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