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壮飞(1920—1986),男,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1941年毕业于伪满奉天(沈阳)农业大学林业专业。1949年2月,在热河省参加革命。
1949年初春,蔡壮飞怀着报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激情,背着行李步行到承德附近的双峰寺,途中动员3位农民和他一起,白手起家办起热河省第一个国营苗圃。他们借当地人家一间半房子,靠几把铁铣在河滩上开出80亩地,一半育松苗,一半种水稻,当年秋天就收获几十石稻谷和50余万株油松苗,自己又盖起5间瓦房。
1951年,他又创建大石庙苗圃。1952年,他到条件更差的赤峰苗圃(今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与人合作研制打埂作床器、杨树播种器、手推喷雾器、掘苗犁等十几种苗圃作业器械,有的提高工效几十倍。1957年,在国家林业部召开的北方十三省区现场会议上受到表彰。
为探索小叶杨大面积育苗的新技术,他进行“简化小叶杨育苗工序”的研究,创造出适合赤峰地区特点的抗旱排涝苗床和新的育苗工序,提高产苗量2倍多,使小叶杨播种树苗由二年出圃变为一年出圃,受到北方十三省区育苗现场会的赞许和表扬。1959—1960年,主持“白桦育苗造林试验”,获得成功。
蔡壮飞(1920—1986),男,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1941年毕业于伪满奉天(沈阳)农业大学林业专业。1949年2月,在热河省参加革命。
1949年初春,蔡壮飞怀着报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激情,背着行李步行到承德附近的双峰寺,途中动员3位农民和他一起,白手起家办起热河省第一个国营苗圃。他们借当地人家一间半房子,靠几把铁铣在河滩上开出80亩地,一半育松苗,一半种水稻,当年秋天就收获几十石稻谷和50余万株油松苗,自己又盖起5间瓦房。
1951年,他又创建大石庙苗圃。1952年,他到条件更差的赤峰苗圃(今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与人合作研制打埂作床器、杨树播种器、手推喷雾器、掘苗犁等十几种苗圃作业器械,有的提高工效几十倍。1957年,在国家林业部召开的北方十三省区现场会议上受到表彰。
为探索小叶杨大面积育苗的新技术,他进行“简化小叶杨育苗工序”的研究,创造出适合赤峰地区特点的抗旱排涝苗床和新的育苗工序,提高产苗量2倍多,使小叶杨播种树苗由二年出圃变为一年出圃,受到北方十三省区育苗现场会的赞许和表扬。1959—1960年,主持“白桦育苗造林试验”,获得成功。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