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所辖旗。“鄂托克”系蒙古语,意为“营”或“部”,旧时行政机构名。1980年分旗时,因地处鄂托克旗南部,故名鄂托克前旗。
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区交界处,毛乌素沙地的腹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7°19′~38°22′,东经106°20′~108°29′。东与乌审旗相连,南与陕西省定边县、靖边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接壤,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原陶乐县毗邻,北与鄂托克旗为邻。东西最大距离17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1千米,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方地形。总面积1.22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6个社区、68个嘎查(村)、332个农牧业社、1个自治区重点工业园区。旗人民政府驻敖勒召其镇,距市人民政府驻地康巴什区360千米。
鄂托克前旗是内蒙古最早开辟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呼、包、鄂、银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宁东、蒙西、陕北三大经济板块之间。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规划建设的10个重点工业园区中3个重点煤化工园区之一,是国家新规划的蒙陕宁能源化工“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毗邻,处于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接合部。
鄂托克前旗几千年来一直为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华夏民族相交流的边缘地区。距今14万年,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就有人类活动,他们生活在鄂尔多斯西南部的萨拉乌苏河(汉语名无定河)流域,被称为“河套人(鄂尔多斯人)”。据有关资料记载:夏、商、周时期,为游牧部落土方、鬼方、猃狁及狄等游牧地;春秋时代(前770—前476年),为义渠、朐衍、猃狁等游牧部落居地;战国时代(前475—前221年),义渠、朐衍等游牧部落活动于旗境,此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鄂托克前旗大部分地区成为匈奴族重要的活动区域;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派大将军蒙恬率兵30万北逐匈奴后,实行郡县制,旗境隶属秦国的北地郡;西汉时期(前206—25年),改隶上郡,在旗境置奢延县,西部一部分属北地郡朐衍县,并安置了匈奴休屠王、浑邪王归降的部落:东汉时期(25—220年),南匈奴入居美稷,旗境为其属部的驻牧地;三国、两晋时期(220—420年),旗境先后为匈奴、鲜卑、乌桓、羌等游牧民族驻牧;十六国时期(304—439年),后赵、前秦、后秦时为朔方郡辖地;(407年)赫连勃勃叛变后秦,建大夏国,都城设在无定河岸称为统万,旗境改属大夏幽州;北魏时(386—534年)始,魏太武帝先后攻灭大夏国、北燕和北凉,旗境东部隶属夏州阐熙郡的山鹿县,中部隶属西安州大兴郡,西部隶属薄骨律镇;西魏时(535—556年),分隶夏州化政郡、阐熙郡、西安郡、五原郡、灵州普乐部;北周时(557—581年),分隶夏州弘化郡、盐州五原郡、灵州灵武郡;隋朝时期(581—618年),西部属灵武郡,中部为盐川郡五原县地,东部属朔方郡长泽县;唐代(618—907年),西部属灵州回乐县,中部南境属盐州五原县,北境属宥州白池县,东部属夏州长泽县,唐安置大批归降突厥人于旗境;五代十国时期(907—979年),旗境西部地区由灵武节度使(也叫朔方节度使、灵盐节度使)管辖,其余地区为党项羌人占领;西夏(1038—1227)立国后,旗境属西平府东盐州和宥州南境,为党项羌人驻地;13世纪初,蒙古族从大漠草原上崛起,成吉思汗先后五次征西夏,西夏灭亡,宥州嘉宁(城川城址)被蒙古军破;元代(1206—1368)世祖封其第三子忙哥刺为安西王,置察罕脑儿城于乌审旗境内,鄂尔多斯的绝大部分地区归察罕脑儿管辖。后察罕脑儿多次易主,改变隶属关系,旗境西部属甘肃行省的宁夏府路灵州(朵儿灭站)辖地,东部为陕西行省延绥路绥德州所辖;明代(1368—1644)旗境隶属陕西行都司宁夏卫,成化之后,为鄂尔多斯部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次子拜桑固尔及其后裔的牧地;清代(1616—1911)在鄂尔多斯地区设伊克昭盟,下辖7旗,旗境称鄂尔多斯右翼中旗南境。
民国时期(1912—1949)改称鄂托克旗。民国初年,仍采用清时建制;民国二十四年(1935),城川地区蒙古族天主教教徒编为1个苏木,归鄂托克旗王府管理;民国二十八年(1939),在汉族聚居区三段地、二道川的葫芦素淖尔实行保甲制;民国三十一年(1942)普遍实行保甲制,旗境划为布拉格保、吉拉保、城川保、珠和保、查干陶勒盖保、三段地保、二道川保、董家地保8个保;民国三十三年(1944)设黑梁头保;民国三十四年(1945),黑梁头保与城川保合并。
1950年实行“废保建政”,牧区建努图克(即区)公所,农区、半农半牧区建区公所,全旗建立三道泉子区(布拉格)(五区)、三段地区(六区)、吉拉区(七区)、二道川区(八区)、城川区(九区)、珠和区(十区)、查干陶勒盖区(十一区)、北大池直属乡;1951年二道川区(八区)并入三段地区(六区);1953年鄂托克旗设有布拉格(五区)、北大池(六区)、吉拉区(七区)、城川区(九区)、珠和区(十区)、查干陶勒盖区(十一区);1956年撤区划乡,牧区撤销努图克区公所、嘎查政府,改建苏木、巴嘎;农区改建中心区、乡,辖布拉格、毛盖图、玛拉迪、吉拉、珠和、哈日根图6个苏木;农区调整为北大池中心区,下设北大池、三段地、二道川3个乡;城川中心区,下设章昂希里、包日陶勒盖、包日巴拉嘎苏3个乡,同年,各苏木乡建起了农牧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大池、二道川合并为二道川乡;哈日根图、玛拉迪合并为查干陶勒盖苏木;同年11月,区、乡、苏木一律改建为人民公社,在鄂托克前旗区域建有卫星(布拉格)、劳动(毛盖图)、万能(吉拉)、胜利(珠和)、幸福(查干陶勒盖)5个牧区人民公社和红旗、友谊2个农区人民公社;1961年从幸福人民公社析出玛拉迪人民公社;1962年从红旗人民公社析出二道川人民公社,同时增设三段地人民公社;1979年增设芒哈图人民公社;1980年8月鄂托克旗分设鄂托克前旗,以布拉格、毛盖图、玛拉迪、查干陶勒盖、吉拉、珠和、二道川、三段地、城川、芒哈图10个人民公社为鄂托克前旗的行政区域;1983年增设敖勒召其镇;1984年基层社队体制改革,牧区人民公社改为苏木,生产大队改为嘎查,小队改为牧业社;农区人民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小队改为林牧业社;全旗辖敖勒召其镇,三段地、二道川、芒哈图3个乡,布拉格、毛盖图、玛拉迪、查干陶勒盖、吉拉、珠和、城川7个苏木和1个牧场;1999年三段地乡改设镇;2000年芒哈图乡和上海庙牧场合并,设立上海庙镇;撤销吉拉苏木,原吉拉苏木的查干巴拉嘎素、塔奔陶勒盖、乌兰道崩3个嘎查划归敖勒召其镇;查干陶勒盖苏木、玛拉迪苏木合并成立昂素镇;2005年布拉格苏木并入上海庙镇,毛盖图苏木并入昂素镇,珠和苏木、城川苏木、二道川乡并入城川镇,三段地镇并入敖勒召其镇。至此,鄂托克前旗辖敖勒召其、上海庙、昂素、城川4个镇。
旗境地处鄂尔多斯高原相对沉降区,主要由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梁地两大地貌构成。地势从布拉格到三段地呈南北脊型,平均海拔1300米,最高点1550米,大部分地区在1300~1400米以上。地下水位2~3米。属中温带半干旱荒漠化草原气候,特点是寒暑交替,四季明显。春季风沙大,气候干燥;夏季降水集中,偶有阵发性冰雹灾害发生,常年干旱少雨。多年平均气温7.9℃,1月平均气温-9.3℃,极端最低气温-31.4℃;7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37.1℃。年平均日照时数2960.2小时,无霜期年平均173.8天,最长达212天,最短为143天。年平均降水量254.4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8月最多。境内无大的河流,仅有萨拉乌苏河(无定河)流经旗境南端。有大小湖泊几十个,还有许多泉眼。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煤炭储量142亿吨,远景储量500亿吨以上,煤炭年产量达1050万吨。煤炭主要分布在上海庙镇,与宁夏宁东煤田属同一煤系,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两种含煤地层同处一地,分布面积4000多平方千米。世界级整装天然气田苏里格气田60%以上分布在鄂托克前旗境内,已探明储量7000亿立方米,年产量达50亿立方米。石油分布面积2800平方千米,年产量达到1万吨。盐、芒硝、石膏、方沸石、优质紫砂陶土等储量丰富,湖盐、芒硝主要分布在二道川,湖盐储量为77万吨,芒硝储量为108万吨,矿床面积约28平方千米,年产芒硝3万吨。
土壤以风沙土为主,是前旗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另有黄绵土、灰钙土、栗钙土、棕钙土、草甸土、盐土、沼泽土分布。紫花苜蓿种植广泛,药材资源非常丰富,素有“药材之乡”的美称,是我国梁外甘草和天然麻黄的主要产地之一。编织类植物有乌柳、沙柳、红柳、芨芨草、沙竹等。野生动物有草兔、沙狐、沙鸡、黄鼠狼、马艾虎、刺猬等。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境内有古河套人遗址、宥州城、明长城等历史古迹和三段地工委、王震井、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等革命旧址。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自治区AAA级旅游景区1个。明长城经过旗西境45千米。有汉代、隋唐、西夏时代的古城遗址数座,较大的有唐宥州古城、白池县古城、兰池都督府古城遗址、喇嘛庙遗址,尚存的有阿日赖庙、特布德庙,还有过去的基督教教堂。
鄂托克前旗是革命老区之一,早在20世纪初,鄂托克前旗人民就在轰轰烈烈地组织“独贵龙”运动,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统治,焚烧了城川基督教堂,赶走了外国传教士。民国二十五年(1936),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三段地、城川一带建立了党组织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鄂尔多斯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三段地工委旧址的整修复原,记载着鄂托克前旗人民光荣的斗争历史。
鄂托克前旗交通便利,东乌铁路、蒙西——靖边、省级216线——察盐线2条省级公路过境。有县乡级公路32条。全旗公路总里程3539.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86.5千米,一级公路122.7千米,二级公路381.6千米,三级公路512千米,四级公路2355.9千米,等外公路80.7千米。
鄂尔多斯市所辖旗。“鄂托克”系蒙古语,意为“营”或“部”,旧时行政机构名。1980年分旗时,因地处鄂托克旗南部,故名鄂托克前旗。
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区交界处,毛乌素沙地的腹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7°19′~38°22′,东经106°20′~108°29′。东与乌审旗相连,南与陕西省定边县、靖边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接壤,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原陶乐县毗邻,北与鄂托克旗为邻。东西最大距离17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1千米,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方地形。总面积1.22万平方千米。辖4个镇、16个社区、68个嘎查(村)、332个农牧业社、1个自治区重点工业园区。旗人民政府驻敖勒召其镇,距市人民政府驻地康巴什区360千米。
鄂托克前旗是内蒙古最早开辟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呼、包、鄂、银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宁东、蒙西、陕北三大经济板块之间。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规划建设的10个重点工业园区中3个重点煤化工园区之一,是国家新规划的蒙陕宁能源化工“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毗邻,处于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接合部。
鄂托克前旗几千年来一直为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华夏民族相交流的边缘地区。距今14万年,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就有人类活动,他们生活在鄂尔多斯西南部的萨拉乌苏河(汉语名无定河)流域,被称为“河套人(鄂尔多斯人)”。据有关资料记载:夏、商、周时期,为游牧部落土方、鬼方、猃狁及狄等游牧地;春秋时代(前770—前476年),为义渠、朐衍、猃狁等游牧部落居地;战国时代(前475—前221年),义渠、朐衍等游牧部落活动于旗境,此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鄂托克前旗大部分地区成为匈奴族重要的活动区域;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派大将军蒙恬率兵30万北逐匈奴后,实行郡县制,旗境隶属秦国的北地郡;西汉时期(前206—25年),改隶上郡,在旗境置奢延县,西部一部分属北地郡朐衍县,并安置了匈奴休屠王、浑邪王归降的部落:东汉时期(25—220年),南匈奴入居美稷,旗境为其属部的驻牧地;三国、两晋时期(220—420年),旗境先后为匈奴、鲜卑、乌桓、羌等游牧民族驻牧;十六国时期(304—439年),后赵、前秦、后秦时为朔方郡辖地;(407年)赫连勃勃叛变后秦,建大夏国,都城设在无定河岸称为统万,旗境改属大夏幽州;北魏时(386—534年)始,魏太武帝先后攻灭大夏国、北燕和北凉,旗境东部隶属夏州阐熙郡的山鹿县,中部隶属西安州大兴郡,西部隶属薄骨律镇;西魏时(535—556年),分隶夏州化政郡、阐熙郡、西安郡、五原郡、灵州普乐部;北周时(557—581年),分隶夏州弘化郡、盐州五原郡、灵州灵武郡;隋朝时期(581—618年),西部属灵武郡,中部为盐川郡五原县地,东部属朔方郡长泽县;唐代(618—907年),西部属灵州回乐县,中部南境属盐州五原县,北境属宥州白池县,东部属夏州长泽县,唐安置大批归降突厥人于旗境;五代十国时期(907—979年),旗境西部地区由灵武节度使(也叫朔方节度使、灵盐节度使)管辖,其余地区为党项羌人占领;西夏(1038—1227)立国后,旗境属西平府东盐州和宥州南境,为党项羌人驻地;13世纪初,蒙古族从大漠草原上崛起,成吉思汗先后五次征西夏,西夏灭亡,宥州嘉宁(城川城址)被蒙古军破;元代(1206—1368)世祖封其第三子忙哥刺为安西王,置察罕脑儿城于乌审旗境内,鄂尔多斯的绝大部分地区归察罕脑儿管辖。后察罕脑儿多次易主,改变隶属关系,旗境西部属甘肃行省的宁夏府路灵州(朵儿灭站)辖地,东部为陕西行省延绥路绥德州所辖;明代(1368—1644)旗境隶属陕西行都司宁夏卫,成化之后,为鄂尔多斯部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次子拜桑固尔及其后裔的牧地;清代(1616—1911)在鄂尔多斯地区设伊克昭盟,下辖7旗,旗境称鄂尔多斯右翼中旗南境。
民国时期(1912—1949)改称鄂托克旗。民国初年,仍采用清时建制;民国二十四年(1935),城川地区蒙古族天主教教徒编为1个苏木,归鄂托克旗王府管理;民国二十八年(1939),在汉族聚居区三段地、二道川的葫芦素淖尔实行保甲制;民国三十一年(1942)普遍实行保甲制,旗境划为布拉格保、吉拉保、城川保、珠和保、查干陶勒盖保、三段地保、二道川保、董家地保8个保;民国三十三年(1944)设黑梁头保;民国三十四年(1945),黑梁头保与城川保合并。
1950年实行“废保建政”,牧区建努图克(即区)公所,农区、半农半牧区建区公所,全旗建立三道泉子区(布拉格)(五区)、三段地区(六区)、吉拉区(七区)、二道川区(八区)、城川区(九区)、珠和区(十区)、查干陶勒盖区(十一区)、北大池直属乡;1951年二道川区(八区)并入三段地区(六区);1953年鄂托克旗设有布拉格(五区)、北大池(六区)、吉拉区(七区)、城川区(九区)、珠和区(十区)、查干陶勒盖区(十一区);1956年撤区划乡,牧区撤销努图克区公所、嘎查政府,改建苏木、巴嘎;农区改建中心区、乡,辖布拉格、毛盖图、玛拉迪、吉拉、珠和、哈日根图6个苏木;农区调整为北大池中心区,下设北大池、三段地、二道川3个乡;城川中心区,下设章昂希里、包日陶勒盖、包日巴拉嘎苏3个乡,同年,各苏木乡建起了农牧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大池、二道川合并为二道川乡;哈日根图、玛拉迪合并为查干陶勒盖苏木;同年11月,区、乡、苏木一律改建为人民公社,在鄂托克前旗区域建有卫星(布拉格)、劳动(毛盖图)、万能(吉拉)、胜利(珠和)、幸福(查干陶勒盖)5个牧区人民公社和红旗、友谊2个农区人民公社;1961年从幸福人民公社析出玛拉迪人民公社;1962年从红旗人民公社析出二道川人民公社,同时增设三段地人民公社;1979年增设芒哈图人民公社;1980年8月鄂托克旗分设鄂托克前旗,以布拉格、毛盖图、玛拉迪、查干陶勒盖、吉拉、珠和、二道川、三段地、城川、芒哈图10个人民公社为鄂托克前旗的行政区域;1983年增设敖勒召其镇;1984年基层社队体制改革,牧区人民公社改为苏木,生产大队改为嘎查,小队改为牧业社;农区人民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小队改为林牧业社;全旗辖敖勒召其镇,三段地、二道川、芒哈图3个乡,布拉格、毛盖图、玛拉迪、查干陶勒盖、吉拉、珠和、城川7个苏木和1个牧场;1999年三段地乡改设镇;2000年芒哈图乡和上海庙牧场合并,设立上海庙镇;撤销吉拉苏木,原吉拉苏木的查干巴拉嘎素、塔奔陶勒盖、乌兰道崩3个嘎查划归敖勒召其镇;查干陶勒盖苏木、玛拉迪苏木合并成立昂素镇;2005年布拉格苏木并入上海庙镇,毛盖图苏木并入昂素镇,珠和苏木、城川苏木、二道川乡并入城川镇,三段地镇并入敖勒召其镇。至此,鄂托克前旗辖敖勒召其、上海庙、昂素、城川4个镇。
旗境地处鄂尔多斯高原相对沉降区,主要由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梁地两大地貌构成。地势从布拉格到三段地呈南北脊型,平均海拔1300米,最高点1550米,大部分地区在1300~1400米以上。地下水位2~3米。属中温带半干旱荒漠化草原气候,特点是寒暑交替,四季明显。春季风沙大,气候干燥;夏季降水集中,偶有阵发性冰雹灾害发生,常年干旱少雨。多年平均气温7.9℃,1月平均气温-9.3℃,极端最低气温-31.4℃;7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37.1℃。年平均日照时数2960.2小时,无霜期年平均173.8天,最长达212天,最短为143天。年平均降水量254.4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8月最多。境内无大的河流,仅有萨拉乌苏河(无定河)流经旗境南端。有大小湖泊几十个,还有许多泉眼。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煤炭储量142亿吨,远景储量500亿吨以上,煤炭年产量达1050万吨。煤炭主要分布在上海庙镇,与宁夏宁东煤田属同一煤系,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两种含煤地层同处一地,分布面积4000多平方千米。世界级整装天然气田苏里格气田60%以上分布在鄂托克前旗境内,已探明储量7000亿立方米,年产量达50亿立方米。石油分布面积2800平方千米,年产量达到1万吨。盐、芒硝、石膏、方沸石、优质紫砂陶土等储量丰富,湖盐、芒硝主要分布在二道川,湖盐储量为77万吨,芒硝储量为108万吨,矿床面积约28平方千米,年产芒硝3万吨。
土壤以风沙土为主,是前旗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另有黄绵土、灰钙土、栗钙土、棕钙土、草甸土、盐土、沼泽土分布。紫花苜蓿种植广泛,药材资源非常丰富,素有“药材之乡”的美称,是我国梁外甘草和天然麻黄的主要产地之一。编织类植物有乌柳、沙柳、红柳、芨芨草、沙竹等。野生动物有草兔、沙狐、沙鸡、黄鼠狼、马艾虎、刺猬等。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境内有古河套人遗址、宥州城、明长城等历史古迹和三段地工委、王震井、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等革命旧址。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自治区AAA级旅游景区1个。明长城经过旗西境45千米。有汉代、隋唐、西夏时代的古城遗址数座,较大的有唐宥州古城、白池县古城、兰池都督府古城遗址、喇嘛庙遗址,尚存的有阿日赖庙、特布德庙,还有过去的基督教教堂。
鄂托克前旗是革命老区之一,早在20世纪初,鄂托克前旗人民就在轰轰烈烈地组织“独贵龙”运动,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统治,焚烧了城川基督教堂,赶走了外国传教士。民国二十五年(1936),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三段地、城川一带建立了党组织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鄂尔多斯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三段地工委旧址的整修复原,记载着鄂托克前旗人民光荣的斗争历史。
鄂托克前旗交通便利,东乌铁路、蒙西——靖边、省级216线——察盐线2条省级公路过境。有县乡级公路32条。全旗公路总里程3539.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86.5千米,一级公路122.7千米,二级公路381.6千米,三级公路512千米,四级公路2355.9千米,等外公路80.7千米。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