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井子遗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村的东北部,总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3000平方米。
该遗址由居住区、作坊区和墓葬区组成,文化堆积丰富。房屋平均4米以上,有的房叠压多达7层。整个遗址要素齐全,环壕围绕城墙,城墙环护着院落,城堡布局井然有序。
环壕和城墙环绕在整个遗址的外围。环壕平面大体呈椭圆形,南北长约190米、东西宽140米,剖面大体呈“V”字形,外壁呈斜坡状,内壁略呈阶梯状,壕内底部未见淤土痕迹,由此证明该环壕是一个干壕。城墙外侧坡度陡峭,与环壕内壁相连形成统一的斜面,城墙顶部至环壕底部最高落差达12米,为了使城墙更加坚固,个别地段采取了夯筑技术。环壕与城墙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且坚固的防御系统。
二道井子遗址是20世纪以来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器时代遗址。该遗址的发现,揭示出西辽河流域继红山文化之后,还形成过一个史前文化和社会发展高峰,对早期国家的出现、城市雏形的建立、阶级的分化等问题研究,都具有积极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不仅保持了自己独有的特点,还与中原夏商文明、同期的周边文化乃至欧业大陆草原文化都存在密切的交流。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形成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13年5月,二道井子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二道井子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十三五规划”重点保护150处大遗址。
二道井子遗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村的东北部,总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3000平方米。
该遗址由居住区、作坊区和墓葬区组成,文化堆积丰富。房屋平均4米以上,有的房叠压多达7层。整个遗址要素齐全,环壕围绕城墙,城墙环护着院落,城堡布局井然有序。
环壕和城墙环绕在整个遗址的外围。环壕平面大体呈椭圆形,南北长约190米、东西宽140米,剖面大体呈“V”字形,外壁呈斜坡状,内壁略呈阶梯状,壕内底部未见淤土痕迹,由此证明该环壕是一个干壕。城墙外侧坡度陡峭,与环壕内壁相连形成统一的斜面,城墙顶部至环壕底部最高落差达12米,为了使城墙更加坚固,个别地段采取了夯筑技术。环壕与城墙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且坚固的防御系统。
二道井子遗址是20世纪以来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器时代遗址。该遗址的发现,揭示出西辽河流域继红山文化之后,还形成过一个史前文化和社会发展高峰,对早期国家的出现、城市雏形的建立、阶级的分化等问题研究,都具有积极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不仅保持了自己独有的特点,还与中原夏商文明、同期的周边文化乃至欧业大陆草原文化都存在密切的交流。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形成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13年5月,二道井子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二道井子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十三五规划”重点保护150处大遗址。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