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事记
值此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之际,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的《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问世了。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述,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记述了内蒙古地区从远古至今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人文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是《内蒙古自治区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把相关完整、扼要明朗的历史献给广大读者,在读者心目中树立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前程似锦的内蒙古形象。
编写《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具有时代的意义。俗话说,盛世修志。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光辉照耀下,在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共同努力下,全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90年代的今天,当我们步入时代的快车道,向着达小康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迈进时,要了解自己,也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我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上,内蒙古自治区有怎样的历史,又有怎样的现实,这是世人所关注的。《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将敞开这样的窗口,让全世界了解内蒙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总纂成梓《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是弘杨民族文化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硕果。她不仅可以给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国内外朋友和专门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查考内蒙古地区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事件的翔实资料,而且提供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区情教育的极好材料。
这部《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颇具特色。全书共分10个历史阶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采用了以编年体为主的编纂体例,从历史的长河中缓缓走来,在传世的典籍中娓娓道去,令人心领神会,一目了然。我粗略地翻阅了全书,认为有四大特点:一是完整性。《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比较全面地记述了内蒙古地区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大事、要事和新事。恩格斯说过,历史就是以重大事件为界碑的。记载大事、要事时,最忌遗漏,最怕零散。因此,编纂大事记,既要鲜明而翔实地记述历史事件,又要以一条历史主线贯通全文。这条主线虽然无形,但必须隐含在大事和要事之中,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印象,这一点本书是做得不错的。二是可读性。《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语言通畅,用词准确,史考可靠,记事明白,详略得当,既适合研究者作索引资料,又适合一般读者欣赏和阅读,于朴实无华中有所收益。三是知识性。《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是存储多种知识的大典,这里有自然、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人文、环境以及历史知识,等等。其内容丰富多彩,知识广博丰富,随时翻阅,开卷有益。四是实用性。《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不仅供人们学史、知史、用史,还可以供人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指导今天的工作仍不失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她是阅读和收藏的书林之奇葩,确实起到了应有的“资政、教育、存史”的重要作用。
江泽民总书记非常重视修志工作,特别提醒各级党政领导:“修志工作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各级党政领导要把修志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事业来抓,并切实抓好。”《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的编纂者,默默无闻地辛勤笔耕,历经12个春秋,方才完成了这部宏篇巨著的编纂任务。编纂者以对历史和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几经编辑、研讨、评审、补充、修改,最后定稿,终于把一部内容全面,史料翔实的《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奉献给了广大读者。编纂《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遵循厚今薄古,古为今用的原则是正确的。写法上注重了乘一总万,举要治繁,切入主题,不枝不蔓。《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编纂过程中突出了重、特、大、首、主、变、新等应有的特点,抓住那些规模大、意义大、影响大的事件进行了记述。这种科学、严谨、艰苦的工作精神,值得我们和后人学习和敬仰。《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的出版发行,无疑填补了内蒙古地区文化史上一项空白。
为此,我感谢《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的编纂者为建设团结、文明、富裕的内蒙古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也由衷地希望该书能够成为朋友们的无言挚友,为内蒙古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996年12月16日
值此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之际,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的《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问世了。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述,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记述了内蒙古地区从远古至今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人文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是《内蒙古自治区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把相关完整、扼要明朗的历史献给广大读者,在读者心目中树立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前程似锦的内蒙古形象。
编写《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具有时代的意义。俗话说,盛世修志。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光辉照耀下,在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共同努力下,全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90年代的今天,当我们步入时代的快车道,向着达小康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迈进时,要了解自己,也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我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上,内蒙古自治区有怎样的历史,又有怎样的现实,这是世人所关注的。《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将敞开这样的窗口,让全世界了解内蒙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总纂成梓《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是弘杨民族文化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硕果。她不仅可以给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国内外朋友和专门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查考内蒙古地区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事件的翔实资料,而且提供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区情教育的极好材料。
这部《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颇具特色。全书共分10个历史阶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采用了以编年体为主的编纂体例,从历史的长河中缓缓走来,在传世的典籍中娓娓道去,令人心领神会,一目了然。我粗略地翻阅了全书,认为有四大特点:一是完整性。《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比较全面地记述了内蒙古地区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大事、要事和新事。恩格斯说过,历史就是以重大事件为界碑的。记载大事、要事时,最忌遗漏,最怕零散。因此,编纂大事记,既要鲜明而翔实地记述历史事件,又要以一条历史主线贯通全文。这条主线虽然无形,但必须隐含在大事和要事之中,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印象,这一点本书是做得不错的。二是可读性。《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语言通畅,用词准确,史考可靠,记事明白,详略得当,既适合研究者作索引资料,又适合一般读者欣赏和阅读,于朴实无华中有所收益。三是知识性。《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是存储多种知识的大典,这里有自然、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人文、环境以及历史知识,等等。其内容丰富多彩,知识广博丰富,随时翻阅,开卷有益。四是实用性。《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不仅供人们学史、知史、用史,还可以供人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指导今天的工作仍不失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她是阅读和收藏的书林之奇葩,确实起到了应有的“资政、教育、存史”的重要作用。
江泽民总书记非常重视修志工作,特别提醒各级党政领导:“修志工作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重要工作。各级党政领导要把修志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事业来抓,并切实抓好。”《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的编纂者,默默无闻地辛勤笔耕,历经12个春秋,方才完成了这部宏篇巨著的编纂任务。编纂者以对历史和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几经编辑、研讨、评审、补充、修改,最后定稿,终于把一部内容全面,史料翔实的《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奉献给了广大读者。编纂《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遵循厚今薄古,古为今用的原则是正确的。写法上注重了乘一总万,举要治繁,切入主题,不枝不蔓。《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编纂过程中突出了重、特、大、首、主、变、新等应有的特点,抓住那些规模大、意义大、影响大的事件进行了记述。这种科学、严谨、艰苦的工作精神,值得我们和后人学习和敬仰。《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的出版发行,无疑填补了内蒙古地区文化史上一项空白。
为此,我感谢《内蒙古自治区志·大事记》的编纂者为建设团结、文明、富裕的内蒙古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也由衷地希望该书能够成为朋友们的无言挚友,为内蒙古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996年12月16日